学术成果的价值实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国家社科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的评审方式,到了终评阶段,评审组组长对申报人有具体的了解。关键环节在于通讯评审,在通讯评审环节,一个申报课题组5个专家打分,匿名评审。要求每个人入围的比例不能超过25%。如何设计课题、怎么把课题表填好,显得十分重要。

国家社科基金,一共26个学科。各个学科有自己的分配评审部门。课题申报人在选择申报课题时,没有必要和课题指南完全对应,自选课题需要课题的精心设计,“不要为申报而申报”,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设计,选题的时候,要和自己的专业定位相关,要和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身份相关。课题评审专家看重的,除了选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作为课题牵头人,以前做过什么,例如发表过的文章、所获得奖项。课题设计非常重要。

进入终评阶段,毕竟还要淘汰三分之一。申报者一定要投本专业的。对于相同的课题,在终评阶段,靠对你的熟悉程度。这是年度申请。

重大招标,整个过程都是专家组来评。社科处,有必要把历年申报成功的案例挂到网站上供参考。

国家社科基金走出去。现在国家社科基金鼓励走出去,这对于掌握国际话语权有着重要意义。今天我希望我们的学者,要把自己的研究站在全球的高度来设计。

国家社科基金每年评审两次“中华学术外语项目”,这个项目目前的资助项目费是最高的。每一个项目的最高资助额度是30万。申请的规则是“反映中国内容的原创性作品”、同时要求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认可的国际上有影响的出版

公司拿到出版合同,这是必备条件。常年申报,每年评审两次。这个课题的组织申报是靠规划办系统,比如由华大社科处组织申报,到省社科规划办,再到国家社科规划办;还有一个方向是,直接交出版社(国内目前认定的不到20家)。出版社中拿到资助较多的,有社科文献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出版社,到国家广电总局的“经典中国翻译工程”;还有一个外宣办的中华文化走出去项目评审,这个个人不能申报,需要通过出版社去申报,每年资助的量比较大。目前在走出去翻译资助的项目上。

国家社科基金还有另外一个项目,叫后期资助,没有获得过教育部、中国社科院的课题资助,就可以去申报后期资助,视同为国家社科基金的课题。后期资助的申报方式,一个是通过社科规划办,另一个是全国的16家出版社,可以直接申报,通过出版社申报的,不用专家推荐,由出版社直接推荐,比例比自己的申报的比例高。通过出版社申报的中标比例,是20%-23%左右,而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比例在50%左右。

最后一项,大家最应该关注的,国家到目前为止,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奖项,改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已经编辑出版四年,社科文献出版社是主要的出版单位之一。《文库》有规则,不分是否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只要已经形成成果的,要有全稿,一年评审一次,常年申报。2014年申报后,国家社科规划办要给每一位作者颁发证书,前两年颁发证书的时候,会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话。列入《文库》的图书,文史哲占的比重大。华侨大学可以有意识的去争取,去利用好这些平台,更好的实现成果价值。

第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有三大方向给予出版资助。第一,古籍出版。大部分是通过出版机构进行申报。第二,少数民族类出版。第三,每年3.5亿,资助大型的文献资料,市场价值较低,要求80%初稿完成。对于前期有成果积淀的,可以考虑申报此类项目。

第三,今天我们的出版活动、学术研究活动的价值实现,需要符合国际出版的学术规范。国家新闻出版标准的起草工作已经开始,现在正在进行,今年年底将全方位的推广实施。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标准是借鉴美国芝加哥的比较多,美国心理学会、美国语言学会标准等,建议华大学者即将出版的几套书,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行文方式、注释、引文、叙述方式需严格按照这个规范进行,希望大家的成果出版能够和国际学术出版对接起来。建议国际关系研究院的艺术代刊就按这个国际标准来。在国际出版领域,有几个规则:第一,中文写作的东西完全照搬翻译的,是不允许的;第二,这个时代没有人写长文章长书,中文转化为英文,就是50%左右的页码。建议,博士论文经过精心修改,应该经过深入修改,进行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规定,博士论文完结三年后,修改量必须超过三分之一以上。

确定自己的学科定性很重要:是做人文科学的、还是做社会科学的,是基础理论性成果、还是应用对策性成果,一定要有严格的区分;这个产品是写成专著?还是研究报告集?还是学术论文,都需要提前的精心的设计,因为规则不一样。一定要在自己做研究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自己的成果、

目标,现有的研究环境,申报平台,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最终实现成果价值的最大化。刊物都选择有影响力的期刊,图书的出版也一样。图书的出版,实际上是为自己的成果提供了一个升值的平台,能够得到的,是进一步的学术训练,一定不要轻易的对自己的成果做一般性的处理。

杨楹的总结:

现代是一个学术研究需要筹划、需要设计、需要精心运作的时代,而不是简单的、粗糙的状态,他又给我们介绍了社科项目的类型和申报路径。在我们的省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的申报中,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路径,这个路径我们要充分利用起来,这就使得我们的项目获得量、研究的层次和平台得到提升。

我们很多学科与学术界的联系非常紧密,与学术大家的交往非常频繁,对我们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我曾经说过五个层次:认识、认知、赞同、赞赏。这是一个人的世界,相关的人需要认识。当前在各个学院还存在一些有问题的申报思路和申报理念。

外语学院王文傅:学校出版图书的评价机制是什么样的?我们要往哪些出版社去出,我们不清楚。

杨楹:作为一个学者,熟知该领域的出版社、期刊的具体情况是天分。

谢寿光:学术评价。

在中国近几年,关于学术评价问题的反映非常强烈,首先是文献的引用率、转引率,这是在国际上本不是作为学术

评价的标准,但目前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可以取代的方式。那么,流量统计的结果,比如南京大学CSSCI就成为对期刊进行考核的办法。关于出版社,当年,新闻出版总署是评过优秀出版社、良好出版社,08年有分级。但是其以经济效益为导向也存在很多弊端。

全世界的学术评价中,最重要的是同行评价。现在国内已经有一些高校如清华北大武大南大等,对无论是学术期刊还是出版社,各专业教授投票,按学科投,不是所有的,搞文学的只能投文学类的,文学的出版社有哪些,期刊有哪些,只能投这些,最后又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人文社科的出版社,武大评出的有:中华书局、商务、社科文献、三联……将来社科处可以理出这样的评价结果,对大家进行指引。

用引用率来评价,有很多弊端。中国社科院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成立了一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现在他们也在设计方案,也在做,但要形成公认不容易,所以,唯一可行的办法:本学科同行专家评审,这是在全世界都可行的。华大可以,本校的教授和本专业的教授,大家列出一部分期刊、出版社来投票。

出版社的评价要分类进行,同行进行。因为本行当的专家对相关问题有共识的。现在的专业出版社、综合出版社。

杨楹:我提一个问题,你刚才说到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技术性环节,有一个麻烦的问题,什么选题,是国家需要的,什么选题是本专业最抢眼的。这是一个专业契合度的问题。谢:我们对待指南的态度,《指南》我们不能完全不参照,但是不要完全去贴,一定要从自己的专业特长出发。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