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
第十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第十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f5ca2cab14e852458fb57a9.png)
§10-2 VOCs污染预防
VOCs控制技术
1、防止泄漏为主的预防性措施
•替换原材料
•改变运行条件
•更换设备等
2、末端治理为主的控制性措施
一、VOCs替代
二、工艺改革
• 非挥发性溶剂工艺取代挥发性溶剂工艺;
•
石油及石化生产过程:回收利用放空气体。
三、泄漏损耗及控制
充入、呼吸和排空损耗示意图
限制较小。
用于催化燃烧的各种催化剂及其性能见表10-11
催化剂品种
Pt-Al2O3 Pb-Al2O3 Pb-Ni、Cr丝或网 Pd-蜂窝陶瓷 Mn、Cu-Al2O3 Mn、Cu、CrAl2O3 Mn-Cu、CoAl2O3 Mn-Fe-Al2O3 稀土催化剂 锰矿石颗粒
活性组分 含量
0.1~0.5 0.1~0.5 0.1~0.5 0.1~0.5 5~10 5~10 5~10 5~10 5~10 5~10 25~35 5~10 5~10 25~35
同理可求得T=649、7600C时所需的燃烧时间分别 为49s、0.2s。
4)燃烧与爆炸
燃烧极限浓度范围=爆炸极限浓度范围 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
100 cm a b m c1 c2 ci
cm -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 ci -i组分的爆炸极限
a, b, m -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浮顶罐,用于储存大量的高挥发性的液体。用于密封的浮顶盖浮在 液面上,液面以上没有空隙。液体注入或流出时顶盖随之上下浮动, 避免上面所讲述的呼吸损耗。但是这种密封方式(一般采用有弹性 的橡胶薄盖,类似于汽车上的雨刷)并不是完美的,仍然会有密封 损失。这张草图没有给出防雨雪装置和其他的细节。
转移损耗控制方法-阶段1控制
DB44 816-2010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
![DB44 816-2010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59a47c4360cba1aa811daf8.png)
GB/T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24409 汽车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HJ/T 1 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位装置 HJ/T 55 大气污染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汽车 automobile 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者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 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本术语还包括:a)与电力线相连的车辆,如无轨电车;b)整车整备质量超过 400 kg 的车辆。 3.2 表面涂装 surface coating 为保护或装饰车体,在其表面覆以膜层的过程。 3.3 烘干室 drying room 加热、烘烤使车体表面涂料产生聚合、干燥或固化的场所。 3.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在 101325 Pa 标准大气压下,任何沸点低于或等于 250℃的有机化合物,简称 VOCs。 3.5 标准状态 standard state 温度为 273.15 K,压力为 101325 Pa 时的状态。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标准值,均以标准状态下的干 空气为基准。 [GB 16297-1996,定义 3.1]
I
DB44/ 816-2010
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ppt课件
![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a88849a26925c52cc5bf49.png)
PPT课件
11
8.3 VOCs污染预防
VOCs控制技术分为两类
1)预防性措施 • 替换原材料 • 改进工艺 • 更换设备 • 防止泄漏
2)末端治理为主的控制性措施
PPT课件
12
8.3 VOCs污染预防
PPT课件
13
8.3 VOCs污染预防
一 高性能环保产品的替代
PPT课件
14
8.3 VOCs污染预防
2. VOCs排放源
• 天然源
• 1200 Mt (C),植 物生态功能性排 放,不可控源
PPT课件
• 人为源
• 人为生产生活中 的不完全燃烧过 程和涉及有机污 染物的挥发散逸 过程,化学组分 丰富。
4
8.1 VOCs定义及排放源
PPT课件
5
8.1 VOCs定义及排放源
3. VOCs的危害
影响大气的氧化性、二次气溶胶的形成和大气辐射 平衡等,对区域或全球气候环境问题有着重要影响;
射作用下发生反应的任何人为源和自然源排放的有机化合物。
PPT课件
2
8.1 VOCs定义及排放源
我国不同领域对VOCs定义也不同
《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447-2007): VOCs指在20℃条件下蒸气压大于或等于0.01 kPa,或在特定条件下 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PPT课件
1
8.1 VOCs定义及排放源
1. VOCs定义
国际上对VOCs并无统一定义
WHO:TVOCs,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的挥发性有机 化合物的总称。
EPA:除CO、CO2、碳酸、金属碳化物或碳酸盐之外的,任何能 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含碳化合物。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4ff7e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6.png)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这些排放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首先,工业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情况,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挥发性有机物的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不会造成过多的排放。
其次,工业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的密封性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泄漏;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降低排放;推广低挥发性有机物替代品,减少有机物的使用,降低排放量。
另外,工业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的排放治理体系,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治理和处理。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治理,如吸附、吸附分离、膜分离等技术,将挥发性
有机物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确保排放达标。
此外,工业企业还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影响。
综上所述,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排放,建立健全的排放治理体系,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共同努力,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为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voc管控实施方案
![voc管控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c4e1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8.png)
voc管控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VOCs排放,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并实施VOC管控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意义。
1. 目标,建立健全的VOC管控体系,实现VOCs排放的减少和控制,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 意义,VOCs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VOC管控是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VOCs排放标准和管控政策,明确排放限值和管控措施,加强对VOCs排放的监管和执法。
2. 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更新设备,减少VOCs 排放。
政府可以给予技术改造的补贴和支持,推动企业积极参与。
3. 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对VOCs管控政策和技术的宣传,提高企业和公众对VOCs排放危害的认识,推动全社会参与VOCs管控工作。
4. 监测和评估,建立VOCs排放监测体系,对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放异常情况。
5. 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鼓励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引导其向清洁生产、低排放方向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6. 惩罚和奖励机制,建立健全的违法惩罚和合规奖励机制,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奖励和表彰。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VOCs排放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执法机制,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2. 完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VOCs排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高排放标准和管控要求,推动VOCs管控工作不断深入。
3. 强化技术支持,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更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VOCs排放控制水平。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VOCs管控政策和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VOCs排放危害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管控的良好氛围。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d6f63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3.png)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主要包括了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监测要求、排放限值和排放控制要求等内容。
首先,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监测要求,标准规定了监测的对象和监测的方法,确保了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全面监测和准确监测。
其次,标准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限值进行了明确规定,不同行业和不同工艺的生产企业都有相应的排放限值,以确保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在可控范围内。
另外,标准还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控制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了对排放源的采取控制措施、排放源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等内容,以保证排放源的持续符合标准要求。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实施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监测和限值的规定,可以有效减少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降低空气污染物的含量,改善大气质量。
其次,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控制要求,可以促使企业加强对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管理和控制,减少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标准的实施也可以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在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企业应增强环保意识,加大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治理力度,积极采取各项控制措施,减少排放量。
社会各界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支持和监督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总之,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实施对于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应共同努力,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为环境保护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834ff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e.png)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首先,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主要针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
领域的排放源进行规范。
针对不同的排放源,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以达到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目的。
这些标准和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其次,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依靠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各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进行了严格规定。
同时,政府部门还会对排放源进行监测和检测,对不符合标准的排放源进行处罚和整改,以保证排放控制标准的有效实施。
除了法律法规的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提供了技术
支持。
各种先进的排放控制设备和技术不断涌现,可以有效地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例如,采用低挥发性有机物材料、加强设备密封性、改进工艺流程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地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实现排放控制标准的要求。
此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的实施还需要企业和社会的积极参与。
企业
应当加强环保意识,自觉遵守排放标准,积极采取减排措施,推动绿色生产。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关注大气环境质量,提倡低碳生活,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共同维护清洁的空气环境。
综上所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通
过依靠法律法规的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地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人类创造更加清洁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希望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210910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8.png)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政策(XXXX XXXX XXXX 31号公告,基本建立重点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体系;到XXXX,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将在从原材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基本减少。
2,源和过程控制(6)在石油炼制和石化行业,鼓励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以提高原油的转化和利用效率。
防治设备及管道部件、工艺废气、废气燃烧塔(火炬)、废水处理等过程产生的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包括:1。
适用于易泄漏的设备和管道部件,如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
·应制定LDAR (LDAR)计划,定期检测并及时修复,以防止或减少跑、冒、滴和泄漏现象;2。
生产装置排放的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工艺废气应优先回收,不能回收(或不能完全回收)的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紧急情况下排放的气体可被引入燃烧塔(火炬),并在充分燃烧后排出。
3。
废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废气应在达到排放标准前进行收集和处理(7)在煤炭加工和转化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转化,重点是识别和调查工艺装置和管道部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泄漏的易发部位,制定防止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泄漏的措施和应对紧急事件。
(8)防止油类(燃料和溶剂)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的技术措施包括:1。
储油罐、加油站和油轮应当配备相应的油气收集系统,储油罐和加油站应当配备相应的油气回收系统;2。
油(燃料油、溶剂等。
)储罐应采用高效密封的内(外)浮顶储罐。
当使用固定顶储罐时,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气体通过封闭的排气系统输送到回收设备。
3。
油(燃油、溶剂等)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承运人(汽车油轮、铁路油轮、油轮等。
)在装载期间,以密封的方式收集并运输到回收设备,也可以返回到储罐或发送到气体管道。
(9)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的涂料、油墨、粘合剂、农药等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1。
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_危害与控制
![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_危害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fad6c5777232f60ddcca1ce.png)
2009年第8期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危害与控制韩国良应用技术挥发性有机物VOC (Volatile Organic Com -pounds )是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pa的一类有机物,其沸点在50℃至250℃,在常温下可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是室内空气中三种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挥发性有机物和醛类化合物)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
主要成分有: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
在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中常用VOCS 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来表示。
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是指“利用Tenax GC 或Tenax TA 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物”。
一、来源与危害。
TVOC 的来源一部分在室外,主要来自工业废气、光化学污染和交通运输所产生的汽车尾气等;而在室内,是由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办公用品散发出来及人类日常活动所产生的。
如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黏合剂、壁纸、地毯等;生活中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办公用品中的油墨、复印机、打字机等;人类日常活动中的取暖、空调、烹调及吸烟和人体排泄物等等。
室内TVOC 的来源比室外要复杂,特别是目前房屋装修的普遍化和大量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及电器的使用,使相对密闭的室内环境遭受有机化合物污染的程度比室外严重得多。
1979—1985年美国EPA 对650个家庭居室中的11~19种VOC 的浓度、个体接触量等参数进行了跟踪测定,研究表明“室内VOC 的浓度高于室外”。
TVOC 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等,并且大都以微量和痕量水平出现,所以容易被人们忽视。
但它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会影响人的皮肤和黏膜,对人体产生急性或慢性的损害,而且有些化合物还具有基因毒性。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71c86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5.png)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概述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以确保对VOC排放的有效控制和监管。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可能产
生VOC排放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工业生产、加工制造、涂装喷涂、化工等行业。
重要性
VOC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
其
排放不仅会导致空气污染,还可能对大气层臭氧层造成破坏。
因此,制定VOC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护环境和人
民的健康。
主要内容
1. VOC排放监测与评估:建立监测体系,对VOC排放进行实
时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排放水平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2. 技术措施与管理: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如使用低VOC含量的原材料和替代产品,优化工艺流程,减少VOC排放。
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维护、操作规范等。
3. 排放限值和处罚措施:根据不同行业和污染源的特点,制定合理的VOC排放限值,并设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以强化对违规排放行为的惩罚力度。
4. 培训与宣传: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VOC污染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通过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VOC污染的相关知识,促进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参考法规和标准
-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法》
- 《工业VOCs排污标准》
- 《涂料行业VOCs排放限值标准》
- 《化学品和化工工艺企业VOCs排放限值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初步建议,具体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详细制定和完善。
《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f41b9bed4d8d15abe234e84.png)
空气
饱空和气
纯液体
纯液体
二、挥发与溶解
VOCs的溶解度与其排放和控制密切相关
族
直链烃 环烃 芳烃
醇
酮
醚 酸
部分VOCs在水中的溶解度(25℃)
化合物
正戊烷
异己烷 环己烷 苯甲 苯乙
苯 甲醇、乙醇 正
丙醇、异丙醇 乙二醇 丁醇 环己醇 丙酮 丁酮
甲基异丁基酮
二乙醚 二异丁醚 甲酸 乙 酸 正丁
乙苯
2.7
46
5.4
三、VOCs的排放与来源
VOCs排放源可分为天然源和人为源 天然源主要来自于植被排放 代表性物种:异戊二烯、α-蒎烯、β-蒎烯、甲基丁烯醇
银杏,异戊二烯
油松,单萜
三、VOCs的排放与来源
分部门
中国2007
美国2011
欧盟27国2011
排放量 所占比例 排放量 所占比例 排放量 所占比例
二、VOCs的影响
O3 SOA
烷烃
烯烃
芳香烃 羰基化合物
NOx
OH
O3 NOx
HO2
OH
活
性
组
NOx
NOx
分
二、VOCs的影响
臭氧生成潜势(OFP)
臭氧生成系数MIR 光化学臭氧产生潜势POCP
OFPi
MIR i
VOC i
POCPi
Mean O3,i Mean O3,base case Mean O3,ethylene Mean O3,base case
酸
摩尔质量,g/mol
72 86 84 78 92 106 32、46 60、60 62 74 100 58 72 100 74 102 74 88
《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2)
![《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2)](https://img.taocdn.com/s3/m/8f846f9f284ac850ad024284.png)
i组分的物料平衡:F ·z i= (1 -f ) F·y i+ f ·F·x i
气液平衡关系yi= mi ·x i代入上式得:
xi
zi
(1 f )m i
f
zi
mi (1 mi) f
由
n
yi
zi
(1 f )
n
f
/ mi
zi mi mi (1 f )
f
xi yi 1 和上式可得f、xi、yi。
mi
po i il
P
中压下,气相为真实气体,当物系分子结构相近时,液相可视为理想溶液
i 1 ,������il, ������iv 取为
1
所以:
mi
fo il
fivo
一、冷凝原理与工艺
冷凝工艺
净化气体
VOCs气体
冷凝器
冷凝的有机物
冷却剂
制冷设备
工艺特点:
适于废气体积分数10-2以上的有机蒸气,回收效率:80%~95%; 常作为其他方法的前处理。
368
1.4
9.5
45.5
308
甲醛
7
73
87.5
913
3.7
10.2
114
314
乙醛
4
57
73.3
1045
6.2
15.9
256
656
氯乙烯
4
22
104
573
9.7
12.8
392
517
丙烯腈
3
17
66.2
375
1.1
6.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管理制度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fc05e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9.png)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管理制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们在常温下易于挥发进入大气中。
这些化合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许多潜在威胁,包括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臭氧层损坏以及空气污染相关疾病的发生。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VOCs 排放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首先,一个完善的VOCs排放管理制度应该强调源头管理。
这意味着在生产和工业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低挥发性化合物或者替代物。
例如,工业部门可以引入更环保的溶剂替代品,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与排放。
监管机构也应当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VOCs的排放量。
其次,监管机构应该制定针对VOCs管理的法规和标准,并确保企业严格遵守。
这包括限制VOCs排放的浓度和数量,以及规定必须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技术要求。
此外,监管机构还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对企业的VOCs排放及其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法规要求。
第三,培训和教育是VOCs排放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管机构应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使企业和从业人员了解VOCs 排放的危害性以及控制和减排的方法。
此外,还可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公众对VOCs排放问题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减排行动。
最后,建立一个监督和应对机制也是VOCs排放管理制度的关键。
监管机构应具备足够的执法能力和监测能力,以确保企业的VOCs排放符合相关法规。
对于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应采取合适的惩罚措施,并督促其改正。
同时,应对突发的VOCs排放事件做好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措施遏制和处理排放事故,减少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
综上所述,一个科学、有效的VOCs排放管理制度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源头管理、法规和标准、培训和教育以及监督和应对机制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VOCs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
继续完善VOCs排放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执行力度,并推进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以实现更全面、严格和可持续的VOCs排放管理。
内科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10章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
![内科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10章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0d210c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c.png)
催化燃烧实际上为完全的催化氧化,即在催化剂作用下,使废气中的有害可燃组分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由于绝大部分有机物均具有可燃烧性,因此催化燃烧法已成为净化含碳氢化合物废气的有效手段之一。
与其他种类的燃烧法相比,催化燃烧法具有如下特点:催化燃烧为无火焰燃烧,安全性好;要求的燃烧温度低,故辅助燃料消耗少;对可燃组分浓度和热值限制较小;为使催化剂延长使用寿命,不允许废气中含有尘粒和雾滴。
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可用普通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示,每摩尔燃料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烧热,单位为kJ/mol。热化学方程式是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计燃烧装置的依据。
二、燃烧工艺
1、直接燃烧Leabharlann 直接燃烧是把废气中可燃有害组分当作燃料直接燃烧。因此,该方法只适用于净化含可燃有害组分浓度较高的废气,或者用于净化有害组分燃烧时热值较高的废气。
1、接触冷凝
接触冷凝是指在接触冷凝器中,被冷凝气体与冷却介质(通常采用冷水)直接接触而使气体中的VOCs组分得以冷凝,冷凝液与冷却介质以废液的形式排除冷却器。接触冷凝有利于强化传热,但冷凝液需进一步处理,常用的冷凝设备有喷射塔、喷淋塔、填料塔和筛板塔。
2、表面冷凝
表面冷凝也称间接冷却,冷却壁把冷凝气与冷凝液分开,因而冷凝液组分较为单一,可以直接回收利用。常用的间接冷凝设备有列管冷凝器、翅管空冷冷凝器、喷淋式冷凝器及螺旋板冷凝器。
一、冷凝原理
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不同的饱和蒸气压。对应于废气中有害物质的饱和蒸气下的温度,成为该混合气体的露点温度。也就是说,在一定压力下,某气体物质开始冷凝出现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即为露点温度,简称为露点。因此,混合气体中有害物质的温度必须低于露点,才能冷凝下来。在衡压下加热液体,液体开始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简称泡点,冷凝温度一般在露点和泡点之间,冷凝温度越接近泡点,则净化程度越高。通常也可用压缩法使气态有害物质在临界温度下临界压力下变成液态,从而除去或回收有害物质,但由于费用较高,目前很少使用。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整治方案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6d7ba5b307e87100f69628.png)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整治方案浙江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方案一、总体思路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源头控制和污染治理综合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下同)污染。
坚持将VOCs污染整治与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相结合科学制定VOCs污染重点行业分类整治方案开发推广应用重点行业最佳可行技术(BAT)和最佳环境实践(BEP)确保VOCs高效净化有效推进VOCs减排。
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污染整治分阶段完成全省VOCs污染整治任务确保有组织排放、厂界无组织监控浓度和周边环境质量达标大幅度减少VOCs污染引发的信访投诉。
建立健全VOCs污染监测预警与监管体系全面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二、整治范围我省13个主要VOCs污染行业全部纳入此次整治的范围(见附件1)根据这13个主要行业VOCs污染物排放量排序确定化工、涂装、合成革、纺织印染、橡胶塑料制品、印刷包装、化纤、木业、制鞋、生活服务业等10个行业为此次整治的重点行业;根据重点行业的区域分布确定__、__、__、__、嘉兴、__、__、__等8个城市为此次整治的重点地区;根据VOCs污染物减排需求确定全省“第一批” VOCs 治理项目43个。
四、主要任务(一)优化空间布局 1.优化产业布局。
进一步深化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优化调整VOCs排放产业布局。
在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生态敏感区和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实行强制性保护禁止新建VOCs污染企业并逐步清理现有污染源。
在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和海岸生态防护带等生态功能区实施限制开发。
积极推动VOCs排放重点行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严格各类产业园区的设立和布局。
各类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应按照《关于全面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开展规划环评通过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确保区域、行业发展整体规模、布局等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国家层面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文件、环保政策、排放标准汇总
![国家层面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文件、环保政策、排放标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a534d4cad02de80d4d84030.png)
1、《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 2013年 第31号)
2、《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公告 2014年 第55号)
3、《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环发[2014]177号)
4、《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6-2013)
2、《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
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在石化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限时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在原油成品油码头积极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完善涂料、胶粘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3.全面开展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
加大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力度,2013 年底前重点控制区全面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工作,2014 年底前一般控制区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建设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平台试点,实现对重点储油库和加油站油气回收远程集中监测、管理和控制。
4.大力削减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三)加大落后产能淘汰,优化工业布局
淘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类行业落后产能。
淘汰200 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淘汰废旧橡胶和塑料土法炼油工艺。取缔汽车维修等修理行业的露天喷涂作业,淘汰无溶剂回收设施的干洗设备。禁止生产、销售、使用有害物质含量、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超过200 克/升的室内装修装饰用涂料和超过700克/升的溶剂型木器家具涂料。淘汰300 吨/年以下的传统油墨生产装置,取缔含苯类溶剂型油墨生产,淘汰所有无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回收/净化设施的涂料、胶黏剂和油墨等生产装置。淘汰其它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严重、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削减和控制无经济可行性的工艺和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Beijing (JESH. 2005)
8
一、VOCs的定义与排放源
4. VOCs的环境影响
O3
SOA
烷烃
NOx
OH O3
烯烃
芳香烃
羰基化合物
OH
活 性 组 分
HO2 NOx
NOx
NOx
汽车尾气
涂料
油品挥发
燃煤
清洗
生物质燃烧 天然源
9
本章主要内容
一.VOCs的定义与排放源 二.蒸气压及蒸发 三.VOCs污染预防 四.燃烧法控制VOCs污染 五.吸收法控制VOCs污染 六.冷凝法控制VOCs污染 七.吸附法控制VOCs污染 八.生物法控制VOCs污染
20
外墙涂料-溶剂型
木器涂料-水性 木器涂料-溶剂型 装饰涂料-水性 装饰涂料-溶剂型
N.A.
N.A. 750 N.A. N.A.
三、VOCs污染预防
2. 工艺改革
非挥发性溶剂工艺取代挥发性溶剂工艺:如流化 床粉剂涂料和紫外平版印刷术 涂装工艺:浸涂、流涂、滚涂、电着涂装、喷涂 (气雾式、无气式、静电式) 石油及石化生产过程:回收利用放空气体
15
本章主要内容
一.VOCs的定义与排放源 二.蒸气压及蒸发 三.VOCs污染预防 四.燃烧法控制VOCs污染
五.吸收法控制VOCs污染
六.冷凝法控制VOCs污染
七.吸附法控制VOCs污染
八.生物法控制VOCs污染
16
三、VOCs污染预防
VOCs控制技术
预防性措施
末端控制技术
氧化分解
回收 生物过滤 浓缩 膜分离 吸收
WHO:熔点低于室温,沸点在50~260 ℃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US EPA: 除CO、CO2、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之外,任何能 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含碳化合物
DB11/447-2007:20℃ 条件下蒸气压大于或者等于 0.01kPa,或者 特定条件下具有相应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
3
一、VOCs的定义与排放源
工艺改进
生物降解 产品替代 泄漏控制 氧化
生物滴滤
生物洗涤
热氧化
催化氧化
吸附
17
三、VOCs污染预防
1. 高性能环保产品的替代
溶剂型涂料与水性涂料的组成对比
18
三、VOCs污染预防
1. 高性能环保产品的替代
部分行业环保型产品的可替代性
行 业 环保型产品 高固体涂料 水性涂料 粉体涂料 UV固化涂料 水溶性油墨 UV固化油墨 醇溶性油墨 水基型粘接剂 热熔型胶粘剂 反应型胶粘剂 碱液、乳液等 产品结构现状
1. VOCs的定义
NMVOC (Non-methane VOC):非甲烷挥发性有 机物 SVOC (Semi-volatile organic carbon):半挥发性 有机物
OVOC (oxygenated VOC):含氧挥发性有机物
HC(Hydrocarbon):碳氢化合物(烷烃、烯烃、 芳香烃和含氧烃) NMHC(Non-methane hydrocarbon):非甲烷总烃
P>P0 剧烈沸腾,并冷 容器内部压力=P0 却直到P=P0 P=P0
沸腾,沸腾速度 容器内部压力=P0 依赖于输入容器 的热量 容器内部压力<P0
剧 烈 沸腾 , 通 过通 风 口排出气体
沸腾,沸腾速度依赖 于输入容器的热量 , 通 过通风口排出气体 容器顶空大部分被蒸 气饱和
14
P<P0 液体缓慢汽化
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
本章主要内容
一.VOCs的定义与排放源 二.蒸气压及蒸发 三.VOCs污染预防 四.燃烧法控制VOCs污染 五.吸收法控制VOCs污染 六.冷凝法控制VOCs污染 七.吸附法控制VOCs污染 八.生物法控制VOCs污染
2
一、VOCs的定义与排放源
1. VOCs的定义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are liquids or solids that contain organic carbon (carbon bonded to carbon, hydrogen, nitrogen, or sulfur, but not carbonate carbon as in CaCO3, nor carbide carbon as in CaC2, CO, or CO2), which vaporize at significant rates (room temperature vapor pressure is greater than 0.01 psia).
pi -纯组分i的蒸气压
气相 p1,p2,…pc x1,x2,…xc 液相
P -总压
稀溶液中的组分能较好地服从拉乌尔定律,且溶液越 稀越准确 思考题: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的区别?
13
二、蒸气压及蒸发
2. 挥发与溶解
挥发是挥发性有机物进入大气环境的重要途径
蒸汽压和标准大气压下VOCs的行为
蒸气压 与大气相通的容 P 器内 密闭且无 通风口容器内 密闭有 通风口容器内
溶剂型涂料比例约为 65% ,以低 固体分为主;水性涂料比例约 22%,粉末涂料比例约13% 水性油墨和UV固化油墨比重很少, 基本均为溶剂型油墨。 溶剂型胶粘剂比例约为7%,甲醛 含量高的水基型“三醛胶”比重 仍为40% 不使用有机溶剂
19
涂 料
印 刷
粘 接
金属清洗
三、VOCs污染预防
1. 高性能环保产品的替代
mi V i
i
yi M i Vm,g
yi M i i -排出空气 -VOCs混合物中组分i的浓度 i M i -组分i的摩尔质量 Vm,g
m,g
i
-组分i的排放量
M i -组分i的摩尔质量 yi -排出空气中VOCs的摩尔 yi -排出空气中VOCs V 的摩尔分率
Vm,g
汽油挥发/汽车尾气/ 溶剂使用 汽油挥发/汽车尾气/ 1,2,4-三甲基苯 溶剂使用
7
一、VOCs的定义与排放源
3. VOCs的排放与来源
柴油车 汽油车
汽油挥发
液化石油气 机动车
汽油挥发
液化石油气 溶剂涂料 溶剂涂料 化工 石油精炼 未知 干洗 (a) Guangzhou (Atmos.Environ., 2008) 未知 沥青 石油精炼 干洗
-混合气体的摩尔体积
-混合气体的摩尔体积
i m xii pi M xi piiM P yii i V i P V P RT RT
p
m
xi pi M i P x pM i i i P RT RT
23
三、VOCs污染预防
3. 蒸发散逸控制
呼吸损耗
24
三、VOCs污染预防
二、蒸气压及蒸发
2. 挥发与溶解
VOCs的溶解度与其排放和控制密切相关
部分VOCs在水中的溶解度(25℃)
族 直链烃 化合物 分子量/g.mol-1 溶解度/wt% 72 0.0038 正戊烷 86 0.00095 异乙烷 84 0.0055 环烃 环己烷 78 0.18 芳烃 苯 92 0.052 甲苯 106 0.020 乙苯 醇 甲醇、乙醇 32、46 互溶 正丙醇、异丙醇 60、60 互溶 62 乙二醇 互溶 同族的有机物溶解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小 74 7.3 丁醇 100 4.3 环己醇 58 酮 难溶VOCs 丙酮 互溶 可以采用相分离和滗析法去除 72 26 丁酮 100 1.7 甲基异丁基酮 易溶的 VOCs 适合用洗涤法脱除 74 6.9 醚 二乙醚 102 1.2 二异丁醚 74 24.5 酸 甲酸 88 7.7 乙酸 116 0.7 正丁酸
VOC和弱光化学氧化性VOC两类。
5
一、VOCs的定义与排放源
3. VOCs的排放与来源
分部门 固定燃烧源 中国 排放量 所占比例 排放量 5,500 28.3% 5.9% 5.7% 6.8% 17.6% 9.7% 6.4% 28.9% 24.2% 0.3% 100.0% 1,545 217 1,773 429 3,846 1,576 346 6,289 美国 10.7% 1.5% 12.3% 3.0% 26.6% 10.9% 2.4% 43.5% 0.0% 100.0% 欧盟27国 1,285 181 663 698 3,599 1,459 155 1,890 1,677 917 9,388 13.7% 1.9% 7.1% 7.4% 38.3% 15.5% 1.7% 20.1% 17.9% 9.8% 100.0%
3. 蒸发散逸控制
呼吸损耗
LB 0.191 M P /100910 P
0.68
D1.73 H 0.51 T 0.45 C KC
其中LB—固定储罐的呼吸排放量,Kg/年; M—贮罐内蒸气的分子量; P—在大量液体状态下,真实的蒸气压力,Pa; D—贮罐直径,m; H—平均蒸气空间高度,m; △T—一天之内的平均温度差,℃; C—用于小直径罐的调节因子,直径在0-9m之间的罐体, C=1-0.0123(D-9)2;罐径大于9m时,C=1; KC—产品因子,原油取KC =0.65,其他有机液体取1.0。 据此估算,10000m3原油储罐,在温差10℃,罐体利用率 95%的情况下,静止储存的呼吸损失量约为5.0t/年。
10
二、蒸气压及蒸发
1. 蒸汽压
蒸气压是判断有机物是否属于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依据 温度越高,蒸气压越大
11
二、蒸气压及蒸发
1. 蒸汽压
克劳休斯-克拉佩龙(Clausius-Clapyron)方程
lg p A B T p -平衡蒸气压,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