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长的必然选择 。朱甲羽通过对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变 J
动和经济增长 的实证分析 ,指出中部 地区第二产业发展水
・
这里 ,y 总产 出 ; ( = , ,… ,n 表示 第 f 为 置 i 1 2 ) 个部 门的产 出。将 ( )式对 时间求导 可得 : 1
收稿 日期 :2o 0 8一l 0—1 1
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 济增长 的基础 ,不同的产
业结构有 不同的整体效益 ,从而可以导致经济 以不同的速
度增 长 ;而 不 同速 度 的 经济 增 长 又 对 产 业 结 构 有 不 同 的 要
求 ,从 而促进产业结构 由低 级向高级演进 。因此产业结 构 是由经济发展 的现状所决定 的 ,产业结构必须要与经济发 展 的速度 以及社会经济总体水平 相适应 J 。 近年来我 国对于产业结 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 分别用不 同的指标衡量产
构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 实证分析 ,得 出我 国 自改革开放 以来产业结构调 整和经济增长 率的相
关关系。并对 两个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 明,我 国当前对 G P增长率贡献最大的 D 是 第二产业 ,其次是第三产 业;改革开放 以来的产业结构调 整主要 集 中在 第一产业 比重的减 少 和第三产业 比重的增加 ,这一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发展 。
平 不高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因此 ,促进第二产业 的发展
模 式从粗放 型向集约型转变 ,以及引导第 三产 业的尽快发 展 ,是实 现 中部 崛 起 的关 键 。罗 光 强 通过 对 湖南 省 15 92年 到 2 o 0 5年三次产业 的波动情 况与 国民经济的波 动 情 况进行实证研究 ,得出湖南省第二 产业 是影 响国民经济 整体波动的主要推动力量 ,第三产业还处于很低水 平 ,有 很大发展空间 ,第一产业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影 响一 直处 于 下降趋 势 ,第三产业的影响则逐年上升” 。 』 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产业 结构通过 优 先发展轻 工业 ,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者:郑蕊何珊王晓娟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18期内容摘要:本文基于结构偏离度改进视角测算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
首先统计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较高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较低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抑制经济增长。
其次构建了二者的计量模型,基于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和1998-2014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FGLS估计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吻合。
最后依据统计与实证结果,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合理化结构偏离度全面FGLS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识码:A引言探寻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早在新古典经济学时期,主流观点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是资本、劳动和技术等作用的结果,没有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做深入探讨。
胡晓鹏(2003)指出现实经济中各行各业的生产要素一直在流动,三次产业产值比例始终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提出并证明: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之一。
王智勇(2013)指出产业结构的变化及产业效率的提升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说法也存在分歧,干春晖等(2009)指出尽管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在逐渐减弱。
干春晖等(2011)在研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指出,产业结构变迁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并引入泰尔指数对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改进,发现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产业结构变迁中的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综上,为了探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先进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分析,由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预期假设,最后选取相应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作为控制标量,对预期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_朱晓华
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 实证分析
□朱晓华
[摘
邓宝义
要 ] 20 世 纪 80 年 代 以 来 , 市场 经济 主 导了 世 界范 围 内的 经济 体 制 改 革 大 潮 。 作 为 一 个 维 持了 30 多 年 经济 高 速 增长 的 发 展 中 国家 , 我 国 的 经济 发 展成 就 举 世 瞩 目 。 古 典 经济增长 理 论 观 点 认 为, 在均 衡价 格 的 假 设下 , 经济 总 量 的 增长是 由 资本积 累、 劳 动 力 增 加 和 技 术 进步 这 三 种因素 共 同 长 期 作 用的 结 果 。 但 是 , 我 国 的 经济 制 度 现 实 告 诉 我 们 , 均 衡价 格 这 一 传统 经济增长 理 论 的 假 设 在 当前 的社 会 主 义 市场 经济 中 并 不 成 立 。根 据 结构 主 义 的 观 点 , 在资源 配置 最 优 的 假 设 前 提 并 不 成 立 的 情况 下 , 我 们 需 要 着 重 考 虑 经济结构 变 化 对经济增长 的 作 用 。本 文 简 要 阐 述 了自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我 国 产业 结构 的 演进 过 程 , 即 三 大 产业的 发 展过 程 , 并 结 合 对 1990 年 至 2009 年 这 20 年 的相关 数 据 的科 学 应用和 处 理, 重 点研究了 产业 结构 调 整 对经济增长 的 影响 , 并 通过 建 立 回归 方 程测算 了三 大 产业 对经济增长 的 贡 献 。
Enterprise Economy 2013 年第 7 期 ( 总第 395 期 )
132
我 国 产业 结构对经济增长 影响 的实 证 分 析
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提高 。 ( 二 ) 产业 结构 变 动 的 阶 段 分 析 本文把我国从 1952 年到现在的三大产业结构按照 不同结构类型划分成若干段 。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内在动因影响实证分析
行对数化 处理 。据此 ,可 以建立 以下两个
模型 。
产业结构合理化演变模型 :
L N ( T L | ) =a 。 +0 c L N ( T L . . . ) +o ( , L N ( A )
+a 3 L N ( K ) +o 【 4 L N( L ) +u
(二 )模 型 的设 定
考虑到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连续性 的
过程 , 其 往 往 受 到 自身 已有 状 况 的影 响 。 因
此 ,本文 以各主要 内在动 因为白变量 ,分
别 以产 业 结 构 的合 理 化 和 高 级 化 为 因 变量 建 立 分 布 滞 后 一 期 方 程 ,来 考 察 这 种 影 响 作 用 。 为 了减 少 异 方 差 性 ,先 对 各 变量 进
资本 、劳动力和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源 泉 ,它们的 变动也必然是导致产业结构演 变的主要 内在动 因。这是 由于 :首先技术 进步一方面创造新产 品、开拓新领域 ,从 而使新产业不断 出现 ;另~方面也创新工
艺 ,推 动 现 有 产 业 不 断优 化 升 级 。其 次 劳
一
合理化程度; Y表示产值;L 表示就业;I 表
本 文采用 1 9 7 9 — 2 0 1 0年 区间的样本
数据 ,来研 究 主要 内在 动 因 对我 国产 业 结
) I n
式中, T L 为 泰 尔 指 数 ,表 示 产 业 结 构
构演变的影响。所有数据均来源于 《 中国
统计 年鉴 2 0 0 1 、2 01 1 》 ,其 中 各 变 量 数 据 的选 择 及 处理 如 下 :
4) 分别表示弹性系数,a 、 1 3 表示 常数 项 ;A 。 表示科技成果登记数 ;K . 表示 资本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柳州市为例
Em pi i a n l ss o l to s p b t e n u t i l r c lA a y i f Re a i n hi e we n I d s r a
S r c u e a d Ec n m i r w t t u t r n o o cG o h
经 济 增 长 在 物 质 形 态 上 指 的 是 一 个 国 家 在 一 定 时 间 内 生 产 的 产 品 和 劳 务 总 量 的 增 加 ,在 价 值 形 态 上 是 指 一 定 时 间 内 国 民 收 入 的 增 加 。 国 民 收 入 的 增 长 是 第 一 、 、 产 业 共 同 增 长 的 结 果 。 产 业 结 构 二 三 是 指 生 产 要 索 在 各 产 业 部 门 之 间 的 比 例 构 成 和 它 们 之 间 相 互 依 存 、 互 制 约 的 联 系 , 映 着 经 济 发 展 相 反 的 方 向 和 总 体 水 平 。 在 现 代 经 济 发 展 中 , 个 国 家 一 和 地 区 的 经 济 发 展 过 程 , 仅 表 现 为 经 济 总 量 的 增 不 长 , 与 产 业 结 构 的 变 化 息 息 相 关 。 不 同 的 产 业 结 还 构 具 有 不 同 的 整 体 效 益 , 而 导 致 经 济 以 不 同 的 速 从 度 增 长 。 合 理 的 产 业 结 构 能 够 使 各 类 产 业 按 一 定 比 例 协 调 发 展 , 进 技 术 经 济 的 进 步 和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促 的提高 , 时还 决定 着 经济 增 长 的质量 。 同 柳 州 作 为 广 西 最 大 的 工 业 城 市 , 负 着 在 广 西 肩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图 1 GDP 与各产业散点分布图
通过散点图可观察出:Y 和自变量 X1,X2,X3 分别存在
线性相关关系,故其模型表达式为:
Y=β1+β2 X1+β3X2+β4X3+et
式中:Y 表示为国内生产总值,解释变量 X1、X2、X3 分
别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值。βi 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
增长中的权数;βiXi 则代表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
(二)模型的建立 利用统计软件,对表 1 中数据处理,得到 GDP 与各个产 业增加的散点分布。如图 1 所示:
一、引言 2015 年,伴随全球经济回暖,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稳步推 进的背景下,GDP 年增长率为 6.9%,略低于 2014 年,但依然 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一系列 的世界奇迹,经济总量连续攀升,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与 此同时,产业结构也经历了改善,与之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克 服了“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发展中遇到的老问题。 通过研究产业结构中的存在的矛盾与问题,针对调整和优化产 业结构,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 脚步,如何有效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攻坚克难,逐渐受到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的重点关注, 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了多项有关政策,调结构,促改革,谋发展, 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项疑难杂症。 二、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多研究产业结构转变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转变作为重要变量来区分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经济 发展,也是后发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Chenery et al.,1989)。众多因素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有:一是 技术更新速度不同步,导致各个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协调;二是 在不同发展阶段,每个国家主导产业不尽相同。众所周知,一 方面,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会对生产、消费、投资产生直接性 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发展的进程当中,产业生产率 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而产生的结构红利促进了经济的持 续增长(Peneder,2002)。此外,也会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其 他问题。 就文献而言,运用协整理论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 是目前学界主流方法。国内研究这类问题的学者大多数都采用 类似的方法,来研究产业结构与 GDP 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最新相关结论认为第二、第三产业是经 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三、数据和模型的建立 (一)数据的搜集 本文使用到的数据为 1980 到 2015 年国内生产总值及第一、
中国产业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 9 0 运用 2 16 ) 7个变量定义 了 1 0个基本过 程来描述 经济 发 展中结构转换 的一般 过程 , 出: 济总量 的增长依 赖 得 经 结 构的转换 ; 在一定 条件 下 , 产业结 构 的转换 率越 高 , 经 济总量的增长率越 迅速 ; 发展 中 国家的增 长进 程 理解 把
为了体现产业结构变动所反 映的产业 间技术效率 差 异 及其 导致 的资源流动 , 文从 产业 间投 资结构 转变这 本
一
和经济发展 阶段 差异 的关 键 因素。在此 基础 上 , 拉克 克 ( 9 0 通过 多个 国家不 同时期三次产业劳 动投 入和总产 14 ) 出的 比较研究发现 : 随人均 国民收入 的提高 , 伴 就业 人 口 由第一产业 向第二 产业 转移 , 并进一 步向第三 产业转 移。
该 结 论 被 称 为 配 第 一克 拉 克 定 律 。 此 后 , 兹 涅 茨 运 用 库 现 代 经 济 统 计 方 法 研 究 了 各 国产 值 份 额 与 就 业 份 额 的 大 量 统计 资 料 , 一 步 验 证 了 配 第 一克 拉 克 定 律 。 钱 纳 里 进
新 的视 角和投入与产 出相 结合 层面 , 我 国产 业结构 对
引 言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0 2—2 8 (0 0 0 8 0 2 1 )8—06 0 0 1— 2 进 步因素对 比 , 度量 了产业 结构 变迁 对 中国经济 增长 的
贡献。
一
、
早在 1 7世纪 , 古典 政治经济学的创始 人威廉 ・ 配第
(6 2 就 发 现 产业 结 构 的不 同是 造 成 世 界 各 国 收 入 水 平 17 )
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贵阳市为例
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贵阳市为例
胡婷 贵州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本文通过从贵阳1997年至2008年的三次产业发展状况以及GDP的增长情况入手, 采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 对贵阳市在不同的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结合贵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点, 而一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2. 8%左右, 平均拉动经济0. 33个百分点;
第二个阶段: 2005年—2008年。在这4年间, 第一产业是基本保持平 衡, 而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 直
到2008年, 两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基本持平, 分别为48. 67%、 49. 36%, 拉动经济增长5. 65和8. 95个百分点, 成为贵阳市经济快速增长的
1299、0. 4855和0. 4084。也就是说, 贵阳市的经济增长中, 第一产业的
产出量每增加1%会使国内总产值GDP增加0. 1299%, 第二产业的产出量
每增加1%会使国内总产值 增加0. 4 85 5%, 而第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 加
1%则 会使该地区的国内总产值 增加0. 4 08 4%。由 此可见, 在三次 产业
D- W值为2. 1468, 这说明方程( 6) 中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 即方程的
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成立的, 该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较高, 可以用
估计出来的方程( 6) 来分析贵阳 市的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
根据方 程( 6 ) 可以 看出: 贵阳市 三次产 业的产 出弹性 分别为0 .
来可以 看出, 工 业产值 每增加 1 %, 贵 阳市的 国内生产 总值将 增加0 .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L Y 35 1 7 + 0 4 4 n 1 O4 5 9 n n = .0 5 02 5 3 L X + .9 2 L X 4
增长 是 由技术进 步 ( 经济制 度的变迁 ) 含 贡献 的。考虑不同产业结构对生产影 响的 函数 Y F( . ,A o其中 ,Y表 = X ,X X 示国内生产总值 , i , k) X(=1 2 表示第
l 业 的 产 业 量 ;A表 示 经 济 的制 度 和 技 术 产
=
(3 75 ) 3 751
+ 8 4 4 n3 09 2 6A ( 0 8 4 LX6 .9 59 R 1 0 + )
(65 6 3 8. 0) 8
(519 9 5 64 6 (21 86 1 4 6 )( 9 0 2 ) 2 9 9 )
0.66 2 97Ln X3
09 9 9 R = .9 9 7 D. : .6 2 8 9 9 1 O9 9 8 W 19 1 9
与济长互系实研 经增相关 的证 究
◆ 中 图分 类 号 :F 1 文 献标 识 码 :A 24
数据均取用 《 中国统计年鉴 》 2 0 上的 ( 0 9)
内容 摘要 :在 一 定技 术 奈 件 下 ,经 济通
过 专 业 化 和 社 会 分 工 会 形 成 一 定 的 产
1 会导致 国内总产值 增长 05 0 2 %; % 7 3 0
业 结 构 , 而 产 业 结 构 在 一 定 意 义 上 又
决 定 了 经 济 的 增 长 方 式 。经 济 增 长 主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各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传统产业过度发展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则能提高经济增长率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国家可以促进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升级,加强创新驱动型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其次,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而产业结构调整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国家能够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并促进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为国家提供更多的投资和资源,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产业结构调整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种问题和难题也会随之出现。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导致一定的失业风险。
随着一些传统产业衰退,相关就业岗位会减少,可能导致一些工人流失。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还需要克服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分配纠纷。
由于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和保护主义的蔓延,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可能会受到限制。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参考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
以中国为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是近年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研究指出,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国家推动转型升级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问题。
因此,中国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积极的关联性。
中国政府的努力使得高技术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产业结构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作者:盛宝柱李健平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2年第08期摘要:通过计算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表征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基于2008~2017年中国30省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同时,提高政府支出,合理引入外资,提高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劳动力水平同样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产业结构;合理化;经济增长一、引言产业结构不仅影响地区经济增速,也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潜力。
产业结构优化是辨别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异的一个核心因素,也是后发国家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减缓,伴随着“中等收入陷阱”,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去产能”、资源环境逐渐恶化等问题。
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促使结构性及体制性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逐渐衰退。
因此,如何優化产业结构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二、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刘伟通过生产函数,计算中国三次产业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得出中国应当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的结论;吴风庆采用偏离份额法,实证检验了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认为中国当前的产业结构配置不利于经济发展;朱慧明等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中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一部分来自产业结构调整;蒋振声等采用预测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实证,认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徐冬林采用Chenery模型研究产业结构的影响,认为需求变化会带动产业结构变化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刘志彪等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经济增长。
上述研究均表明产业结构的变迁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影响,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诸多学者主要是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少从产业结构变迁是否合理的角度研究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向高级化、服务化、知识化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也是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否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了解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涵、演变过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
我们将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我们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理论层面看,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从实践层面看,本文的研究将为我国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决策支持。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实证模型以及具体的分析过程,并逐一展示实证结果。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文献综述在经济学领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话题。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实证分析,为我们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证据。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上。
钱纳里和塞尔昆(1989)在其经典著作《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中提出了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模型,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罗斯托(1960)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的六阶段理论,强调了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式 中 , 和 是 常 数 , 白噪 声 。 s是
格兰杰因果关 系检验在考察序列 是否是序列 Y产生 的
增长也 会带来产业 结构 的相应变动 。但 我 国学者 的研究 基
原 因时采用这样的方法 : 先估计 当前 的 Y值被 其 自身滞后期 本 是建立在逻辑推理 和规范分 析之 上的 , 种关 系的真实 望值所能解释的程度 , 这 然后验证通过 引入序列 的滞后值 是 性 尚需 严 格 的 实 证 支 持 。本 文试 图 运 用 时 间 序 列 经 济 计 量 否可 以提高 Y的被解释 程度。如果是 , 则称 序列 是 Y的格 分析方法 , 对我 国制定产业 结构 变动和实 际经 济增长 的关 系 兰杰成因 ( r gr as) 此时 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 显 G a e C ue , n 进行实证分析 , 为我 国的产业结 构政策提供理 论分析 和实 证 著性 。相应地 , 还应该 考虑 问题 的另 ~方面 , 即序 列 Y是 否 检验 的依据。 是 的 格 兰杰 成 因 。在 E i s . 里 , vw 1 e 3 计算 如 下 的 双 变量 回
验 当 { 和 } 统 计 上 是 平 稳 序 列 时 , 果 变 量 过 去 Y} 在 如
Hale Waihona Puke 三、 量选择和样本数据说 明 变
产业结构变量是指 国民经济各 个产业 ( 门) 间的组 部 之
Y = ∑ d。 Y一 ∑卢 , s。 一 +
. .
一
、
引 言
近年来 , 产业结构 变动在我 国经济增 长 中的作 用 已引起 我 国学者的重视 , 并形成了大量 研究文献 。国内学者几乎一 致认为 , 产业结构 变动有助于 经济增 长 , 而不 同阶段 的经 济
计量经济学——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例分析
3、计量经济学检验 ⑴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检验在这里采用Frisch综合分析法,检 验模型各解释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问题:
①通过做简单回归得到下表:
回归方程 Y1=9.4776+0.1292 X1 Y2=3.6885+0.5537 X2 Y3=2.5273+0.6727 X3 Tα 8.49 5.87 2.30 Tβ 0.62 10.95 7.18 R^2 0.01 0.81 0.65 DW 0.94 0.79 0.44
三、模型参数估计
运用eview3.1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表一中的数据进行线性 回归,对所建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下图。(图1)从估计结 果可得模型:
Yt=0.6902+0.1869X1+0.4564X2+0.2875X3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06/12 Time: 16:41 Sample: 1 30 Included observations: 30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 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t=α+β1X1+β2X2+β3X3+µi (i=1,2,3)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X2、X3分 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 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 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βi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 长中的权数;βi Xi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µi表 示随机误差项。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 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 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本文应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对全国以及京沪粤鄂四省市1978-2010年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和阶段性波动特征。
在湖北,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相互促进,但是这一作用在其他发达地区却并不明显。
关键词:产业结构高级化经济增长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政策建议引言产业结构转变是衡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
对于我国及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学者并没有一致性的结论。
刘伟、张辉(2008)以及干春晖等(2009)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但他们指出这种“结构红利”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正在逐步减弱。
而吕铁(2002)在研究我国制造业的过程中,发现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结构红利”并不显著。
付凌晖(2010)采用产业高级化指标作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指标,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却并不显著;闫海洲(2010)根据长三角、江浙沪三地的产业结构层次系数,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区域差异和趋势趋同的特征;王延军等(2011)采用结构变化K 值和Moore结构变化值测量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指出产业结构转变不是我国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波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余子鹏(2011)借助数理模型研究湖北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指出引导第三产业向高技术、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三大产业之间的耦合,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本文在付凌晖(2010)对全国数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对全国及北京、上海、广东、湖北四省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提出政策建议。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的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产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演变的过程。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X3 R—s quared
O.2 49 45 3
0.0 25755
9。53l 861
O.000O 9.530734
0. 996363
Mea n dependent VAR
A us e — q a e 99 4 dj t d R s u r d 0. 59 4
S.B of regressi on 0.052784 Sum s quared resi 0。072439 de Log li ke1i hood 47.82492
S D d pe d n R 。 _ e n e t VA
AK AIK E i nfo cri teri on Sch rz wa cri teri on F—stati sti c
比重 开始 下 降 , 随经 济 的 发 展 开始 提 升 。 又 近年 来 , 经济 的进 一步 发展 , 二产业 比 随着 第 产 业 经 济 学理 论 表 明 , 业 结 构 与 产 重开 始逐 渐 稳 定 。可 见 , 我 国第 二产 业是 在 经 济 增 长 的 关 系极 为 密 切 , 一 定 条件 在 拉动 经 济 发展 的 主导 力量 。 下, 产业 结 构 是 经 济增 长 的 基础 , 促 进 是 3 、第 三 产 比重 不断 提 升 。随 着 人们 经 济增 长 的根 本 因素 之 一 , 经 济 增 长 而 消费需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第三产业对 将 产 业 结 构 发 生 相应 的 变化 。 本文 用模 经济 的贡 献 作 用越 来 越 明显 , 随着 经济 的 发 型 实 证 法研 究 了我 国产 业 结 构 与 经 济增 展 , 占 G P的 比重 有 可 能超 过其 他 产业 , 其 D 长的 关 系 。 济增 长又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 科学技 对经 济增 长有 更 明显 的作 用 。 术 的创 新 导致 新 兴产 业 的 出现 , 新 兴产 业 而 【 键词 】 关 又是 支撑 经济 增 长 的主 导 力量 , 学技 术 的 科 二 、产 业结构 对经济增长的模型 实证 产 业 结 构 ;经 济增 长 ; 关 系 ;实 证研 究 发展 引起 产业结 构 的转换是 经济 增长 的根本 分 动力。因此, 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转换 任何一 个旧家 或地 的经 济增长都 伴 随 首先选取 中国统计年鉴20  ̄中17 08 98 的这 种结 构效 应 与经 济增 长卞要 依靠技 术进 着产业结构渊整的不断深化 , 产业结构是影响 20 年的数据 , 07 运用 E E XC I软件通过计 步的趋势是一致的。 经 济增 长的 f 分币 要的 因素之 ‘ , 产业结构 向 算获得 , 在各指标计算 时原数据 以亿元为单 3 存现 代 化经 济 发展理 论 巾 , 济增 长 、 经 更加 俞理 的 J , 资源的更 加有 效配 位 , G 数 对各 项指 数 进 行平 减 , 促使 螯 用 Dt指 再取 主要 表 现 为两 个方 面 , 足= 民生 产总 值等 …. 国 置, 从而 促进经 济 的增 长。 反过 来 , 济总量 对 数 。 经 总量 的增 长 , 是产 业结 构的转 换 , 两个方 -一 这 的高增 长也会 导敛 广业结 构 的高 变换 。 : 其 次 , 建模 型 : 构 面 是相 互 作用 的 。在 一 定 条件 下 , 经济 增 长 T GDP c I X +bl1 n a n 1 IX2十dnX 3 £ + 达 到一 定水平 , 投 资将会 面增 加 , 产 社会 新 我 国产 业结构 的演变及特征 其 中 , D 为同 内生 产总 值 , , , 3 G P X1X2X 业的成长就会扩尺, 产业结卡 的转换率也必 句 改 革开放 以 来 , 围绕着 发眨 的丰题 , 分别为第一产业 , 我国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的生产 然提 高 , 产业结 构 的转换 率越 高 , 济总量 而 经 小断调整产 结构, 实现 r产业结构 经济 总值 , 为常 数 , 为 随机误 差 项 。 C 的增 长就 越迅 速 。 增 K的双向Ⅱ动。我国产I结构的演变皋本 l l , 可 知 :模 型 的估 计 结 果 表 明方 程 的整 4 、产 业结 构 的 凋整 优化 促进 经济 的增 呈 现 以 下特 征 : 体拟 台 较好 , 显著 性也 比较高 。第 三产 业 的 长 。 代经 济增 长的 一 个明 变化 是社 会 分 现 l 、第 ‘  ̄ 莺下 降 。这 个 比重 在 伞 产 出弹性最 高 达到0 29其 次是第 二 产 l为 ?: L I- kL . , 4 f l , 工 的细化 , 产业部 门的增 多 , 化与 一体化 专业 世界的 大 国绛 济 f 已经 苒 比较 低的 。 } l 0 1 1最 低 是第 三产 也为 0 1。 .6 , .6 趋 势加 强 , 产、 占勾 使 卡 的协 调效 应 在经 济增 2 第 一 J的 比币有 丌有 降 , 、 产 存调 整 【 f l 长 中 的作用 n益 明 显 。 代 经济增 长对 于 技 现 不断改变并逐渐稳定。 95 存l 午经济同落后 三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的一般 关系 9 术创新的依赖性加强 , 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 用 v1 E— n 对 植 珏! 行 Ol I 讲 f鲁 ,l 、一 乖 溃 同 I lS 举I 言 晕 加 下 . J, =f l 圣 长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由产业结构的关联状 态决定 , 冈此产业结构的倜整是经济增长的 Vari able Coe ffici ent Std Erro r t— St atiSti C Prob.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以惊人的速度展现在全球面前。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一、政策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政府一贯重视经济增长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尤为明显。
首先,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铁、机场和港口,这些设施的建设加快了货物和人员的流通速度,有效地提高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
其次,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宽松导致了资金的迅速增长,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支持。
同时,货币政策的紧缩能够防止通货膨胀并提高人民币对外汇的竞争力,进而促进出口。
最后,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种制度和政策的调整极大地增加了出口的丰富性和数量。
二、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增加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力支持,更多的人开始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
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是机械设备难以替代的,人力资源的优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的影响不单是在个体上的,而是对整个社会经济都有影响。
人力资本的增长不仅有利于劳动力就业和创新活动,还有利于科技创新、创新培训的发展等,进而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
三、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进步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在新的技术进步中,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对经济增长影响巨大。
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为各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改善,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技术进步也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中国的实体经济更为活跃,非常有利于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
四、资源环境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资源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同时又是抑制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分析一、关键信息1、产业结构调整的定义与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济增长质量的衡量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经济增长质量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预期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引言1、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随着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不断演变和优化,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2、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经济增长质量不仅关注经济总量的增加,更强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创新性、协调性以及社会福利的提升。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1、传统产业结构理论包括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定理等,阐述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11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内容和应用12 霍夫曼定理的局限性和发展2、新经济增长理论与产业结构调整强调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因素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1、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11 技术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12 政策支持对产业升级的引导和促进2、新兴产业培育培育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
21 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22 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3、产业融合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31 产业融合的形式和案例分析32 产业融合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五、经济增长质量的衡量指标1、经济效益指标如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全要素生产率等。
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s还是结构变化值( , 国现 阶段的产业结构高度都 相 当 )我
于发达国家工 业化 加速时期 的 结构 高度。根 据 20 《 05年 中
程度和城市化水平等 。对三大产业建立如下计量方程 :
Y=y + +ylY =G +alX 1 3I l O l n+口IX I n 2 n+a1X3 n 3  ̄ n
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 , 经济总量的增长 也会促使产业结构 的加速演进。文章以 19" 20 90- 04年的统计数 据为样本 , 分 析 了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 的变化 , 利用计量经济学模 型, 对影 响三大产业 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 出相关结论 。 得
[ 关键词 】 经济增长 ; 产业结构 ; s 实证分 析 ss p;
而对 于第 三产业 , 出水 平主要 由市 场的需 求决定 , 产 通过数 据分析 , 影响第三产业 的因素 主要有居 民的收入水平 , 教育
改革开放 以来 , 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以市场经 济为取向 的
改革措施 , 经济取得 了巨大发 展, 业结 构也 发生了较 大的 产
变化 。从 比较经济史 的角度看 , 以我 国 目前的三 大产 业结构 状态 和发 达 国家经济 史进 行 比较 , 无论 是 结构 的相 似 系数
从图 1中可以看出 , 17 年 以来 , 自 98 第一产业 的比重 在
其中 ,l表示 国 内生 产总值 , 1 y, 3 , y, 2 y 分别表示第 一 ,
逐步下 降 , 20 到 04年第 一 产 业 比重 仅 占 国 民生 产 总 值 的
1 .%; 5 2 第二产 业 比重一 直 相对 稳定 , 占据 主导 地位 , 且 到 20 年第二产业的 比重 超过 了 5 % ; 00 0 第三产业从 17 98年 2 .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2012级管理学院会计系1班申路平)摘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问题,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本文采集1981年至2013年的统计数据,基于Eviews,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而得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找出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三大产业经济增长多元线性回归可持续发展目录:0引言 (2)1问题提出 (3)2数据说明 (3)3模型设定 (5)4参数估计 (7)4.1建立工作文件 (7)4.2导入数据 (7)4.3估计参数 (8)5模型检验 (10)5.1经济意义检验 (10)5.2统计推断检验 (11)5.3计量经济学检验 (12)5.3.1解释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12)5.3.2随即扰动项序列相关检验 (13)5.3.3随机扰动项异方差性检验 (17)5.3.4随机解释变量问题 (21)5.3.5Granger因果检验 (21)5.4回归模型的其他函数形式 (23)6结论 (23)7建议 (25)8参考文献 (26)9致 (26)0引言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反过来,经济的增长也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如何跳出现有的产业框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今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1问题提出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就是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转移的过程。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有机统一。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供求失衡,而且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劳动和资本使用的收益差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转移与流动,改变市场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总产出的增加。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或国家发展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会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根据我国2014年统计数据,第一、第二产业增速均低于全年GDP增速,唯有第三产业高出全年GDP 7个百分点。
虽然第三产业增加值连续两年超过第二产业,但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仅为48.2% 。
2数据说明以下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年份国生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增长率(%)第一产业增长率第二产业增长率第三产业增长率1981 4891.6 1559.5 2255.5 1076.6 5.2 7.0 1.9 10.41982 5323.4 1777.4 2383.0 1163.0 9.1 11.5 5.6 13.0 1983 5962.7 1978.4 2646.2 1338.1 10.9 8.3 10.4 15.2 1984 7208.1 2316.1 3105.7 1786.3 15.2 12.9 14.5 19.4 1985 9016.0 2564.4 3866.6 2585.0 13.5 1.8 18.6 18.2 1986 10275.2 2788.7 4492.7 2993.8 8.8 3.3 10.2 12.0 1987 12058.6 3233.0 5251.6 3574.0 11.6 4.7 13.7 14.4 1988 15042.8 3865.4 6587.2 4590.3 11.3 2.5 14.5 13.2 1989 16992.3 4265.9 7278.0 5448.4 4.1 3.1 3.8 5.4 1990 18667.8 5062.0 7717.4 5888.4 3.8 7.3 3.2 2.3 1991 21781.5 5342.2 9102.2 7337.1 9.2 2.4 13.9 8.9 1992 26923.5 5866.6 11699.5 9357.4 14.2 4.7 21.2 12.4 1993 35333.9 6963.8 16454.4 11915.7 14.0 4.7 19.9 12.2 1994 48197.9 9572.7 22445.4 16179.8 13.1 4.0 18.4 11.1 1995 60793.7 12135.8 28679.5 19978.5 10.9 5.0 13.9 9.8 1996 71176.6 14015.4 33835.0 23326.2 10.0 5.1 12.1 9.4 1997 78973.0 14441.9 37543.0 26988.1 9.3 3.5 10.5 10.7 1998 84402.3 14817.6 39004.2 30580.5 7.8 3.5 8.9 8.4 1999 89677.1 14770.0 41033.6 33873.4 7.6 2.8 8.1 9.3 2000 99214.6 14944.7 45555.9 38714.0 8.4 2.4 9.4 9.8 2001 109655.2 15781.3 49512.3 44361.6 8.3 2.8 8.4 10.3 2002 120332.7 16537.0 53896.8 49898.9 9.1 2.9 9.8 10.4 2003 135822.8 17381.7 62436.3 56004.7 10.0 2.5 12.7 9.5 2004 159878.3 21412.7 73904.3 64561.3 10.1 6.3 11.1 10.12005 184937.4 22420.87598.1 74919.3 11.35.2 12.1 12.22006 216314.4 24040.103719.5 88554.9 12.75.0 13.4 14.12007 265810.3 28627.125831.4 111351.9 14.23.7 15.1 16.02008 314045.4 33702.149003.4 131340.0 9.65.4 9.9 10.42009 340902.835226.157638.8 148038.0 9.24.2 9.9 9.62010 401512.8 40533.6187383.2 173596.0 10.44.3 12.3 9.82011 473104.0 47486.2220412.8205205.9.34.3 10.3 9.42012 519470.1 52373.6235162.0 231934.5 7.74.5 7.9 8.12013 568845.256957.249684.4262203.87.74.0 7.8 8.3表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4年年鉴3模型设定分别绘制Y与X1、X2、X3的散点图。
由散点图,Y 与X1的线性关系不是很明显,但Y 与X2、X3的线性关系显著。
根据相关计量经济理论和对我国国生产总值和各产业产出值的搜集,本文利用1981年至2013年间的统计数据,决定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模型表达式为:μβββαiiiiiXXXY++++=332211其中: Y----表示国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表示第一产业的年增长率 X2---表示第二产业的年增长率 X3---表示第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μi--表示随机误差项可近似认为,表明国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
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4参数估计4.1建立工作文件4.2导入数据4.3估计参数运用Eviews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对所建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如下:从回归分析结果可得模型:X XXY 3212841.04529.01832.08065.0+++=其残差值、实际值、拟合值图形如下:5模型检验5.1经济意义检验1)α=0.8065,表示当三大产业保持原有规模,我国GDP仍能增加0.8065个百分点。
这种结果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合理。
2)β1=0.1832,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加0.1832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1832,符合经济现实。
3)β2=0.4529,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加0.4529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4529,符合经济现实。
4)β3=0.2841,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加0.2841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2841,符合经济现实。
综上,该模型符合经济意义,检验通过。
5.2统计推断检验1)拟合优度检验①样本决定系数R^2的值越接近1,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好;反之,R^2的值越接近0,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差。
由参数估计回归结果可得,样本决定系数R^2=0.9649>0.8,拟合优度良好。
②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因解释变量为多元,使用调整的拟合优度,以消除解释变量对拟合优度的影响。
调整后的R^2=0.9613>0.8,拟合程度仍然很好,即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绝大部分离差做出了解释。
2)方程显著性检验由模型可知总离差平方和TSS的自由度为32(n-1),回归平方和ESS的自由度为3,所以,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29(n-k-1)。
H0:βi=0 H1:βi≠0在H0成立的条件下,统计量F=(ESS/k)/(RSS/(n-K-1))=266.0999而在α=0.05,n=33,k=3时,查表得F0.05(3,29)=3.93<266.0999,拒绝原假设,接受H1,认为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3)变量显著性检验H0:βi=0 H1:βi≠0在H0成立的条件下,统计量Ti=(ββii-ˆ)/S(βˆi)分别为4.023、15.510、7.044在α=0.05,n=33,k=3时,查表得T0.025(29)=2.045,故Ti >T0.025(29)=2.045,拒绝原假设,接受备选假设,认为βi显著不为0。
4)除此之外,将p 值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比较,可以更为迅速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