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湘教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一、认知目标1.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2.分析理解我国海洋资源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3.举例说明当前我国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途径二、自主学习1.生物资源(1)发展条件优越:海域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2)海洋生物资源丰富①四大海产:_______、小黄鱼、_______、乌贼。

②四大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最大是________. (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资源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__、紫菜、________、扇贝、牡蛎、鲍鱼。

2.矿产资源:______、______、滨海矿砂等。

3.化学资源(1)种类:现已确定有________种元素.(2)海盐:①北方盐区:__________盐场(最大)、_________的北方盐区海盐产量占海盐总产量的85%。

②南方盐区:_________盐场、________盐场.4.保护:“蓝色国土”(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措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共同探究(一)思考回答:我国生物资源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二)我国近海渔业衰竭的原因是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污染造成的。

请谈谈你的治理措施。

(三)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有哪些?(四)保护“蓝色国土”需要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五)做73页活动题并说明原因。

四、拓展练习1.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A.长芦盐场、黄渤海渔场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D.莺歌海盐场、黄渤海渔场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B.大黄鱼、对虾、带鱼、墨鱼C.紫菜、虾、扇贝、鲍鱼D.牡蛎、鲍鱼、带鱼、乌贼3.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地区是()A.渤海,南海沿岸B.渤海,黄海沿岸C.黄海,南海沿岸D.渤海,东海沿岸4.下面方式中不属于海洋空间开发的是()A.海滨浴场B.海底隧道C.海底导弹基地D.向海洋排污5.保护海洋资源的正确途径是()A.控制沿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B.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C.尽可能多的捕捞近海鱼类D.烧掉海洋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以防止污6.2004年6月1 H起我国在南海部分海域实行2个月“休渔期”的目的是()A.防止海水污染的恶化,保护海洋环境B.让渔船渔网得到修补,以便更好地捕捞C.实施分期管理,提高捕鱼产量D.控制捕鱼数量,实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7.目前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是开发海洋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 D.化学资源8.保护海洋资源应做到(多选题)A.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B.捕养结合C.加强近海捕捞强度,控制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D.防止海洋污染9.关于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题)A.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盐大国B.我国最大的盐场是位于山东和河南边界的长芦盐场C.我国近海石油资源相当丰富,并在渤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开采石油D.我国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居世界首位10.在各种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源危害最大的是A.农药化肥 B.工业废水 C.石油污染物 D.海岸垃圾11.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中:①渔汛来临,增加捕捞船队,最大限度地增加捕捞的产量;②每次渔汛都要严格控制渔获物的大小和数量,保证鱼有休养生息的机会;③大力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④严格禁止近海捕捞;⑤防止海洋污染,其中组合正确的是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补充资料:(1)近海的富营养化现象来自哪些污染方式?(2)无机氮、无机鳞的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及近海地区,会引起哪些后果?【答案】会引起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当浮游植物死亡时分解消耗掉大量溶解氧,致使鱼类窒息而死。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海陆分布、地理位置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对其认识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理解海洋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种类及开发利用现状,学会分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2.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我国实际情况为例,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3.准备海洋资源的相关资料,以便于学生查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让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方法。

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
1.海洋资源种类:请列举五种我国常见的海洋资源,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2.海洋资源分布:请绘制一幅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标出主要的经济鱼类区和油气区。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请举例说明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4.海洋资源保护:请列举五种海洋资源保护的措施,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2.辅助材料:收集海洋资源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直观展示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3.实验器材:准备模拟海洋资源的实验器材,如模型、样品等,以便进行实验教学。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操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3.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我国海洋资源的实际情况,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课本内容,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基本情况,了解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我将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简要介绍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如渔业养殖、海上油气开采等。
4.海洋资源保护:列出海洋资源保护的措施,如休渔期、海洋保护区等。
5.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通过图示或文字,展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策略。
6.学生互动部分:设计一些与海洋资源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2: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3: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结合中国海域图自主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保卫“蓝色国土”的意识。

学习重点:认识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学习难点: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大海是生命之源,它不仅美丽,而且富饶。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国的海洋资源状况。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师:我国的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海延伸到12海里,管辖的海域延伸到200海里,达300万平方公里。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我们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板书)1.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①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②沿海大陆架宽广。

③海水温度适宜。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图3-28)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墨鱼)3.你知道我国的四大渔场吗?其中哪个渔场最大?请从“地理图册”P37页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其中舟山渔场最大,地处东海,有利条件还有:陆地江河汇入带来的丰富饵料;从低纬北上的暖流和从中高纬南下的寒流交汇带来了大量的暖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

东海被誉为“天然鱼舱”。

4.我国海水养殖业及其品种有哪些?产量占海洋水产的1/3,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师:海洋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同时还蕴藏有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阅读教材P80图3-30“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及教材P79~80文字资料,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认识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 阅读教材P80图3-30“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认识中国主要海洋渔场和盐场的分布及名称。

3.了解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多种多样的有利条件。

4.知道中国海盐和海底石油的开发利用状况,理解海洋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并且强调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保护,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续表)海洋资源的保护二、海洋资源的保护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81页图文资料,完成下表内容。

教师小结。

2.小组探究(1)读教材第81页“阅读”材料,说一说什么是赤潮、赤潮的形成及危害。

(2)完成教材第81页“活动”。

拓展作业:搜集有关钓鱼岛的图文资料,了解钓鱼岛周围丰富的海洋资源。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洋里有多种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量的化学资源,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但还有很多的资源没有被发现和利用,这就需要我们勇于探索、认真学习,为人类寻找出更多的资源。

同时要加强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和我们生活的环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还认识到了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四大盐场,知道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也了解到了我国的海洋矿产资源和化学资源。

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人类应该保护我们的海洋,保护我们的地球。

教学反思海洋资源这一课主要是通过知识、图表的前后联系,列表归类,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就如何培养和树立学生的海洋意识,本课教学中设计了几段影片,以促进学生对海洋的热爱和向往。

由于我国人民的现实生活条件的区别,学生对海洋的直观感受存在很大差异。

如何让未见过海洋的学生了解海洋的特点,仅凭一节课是不容易达到目的的。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资源的保护”2部分内容,海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海洋息息相关。

海洋运输成本低,目前我国80%以上的对外贸易通过海路。

如果海洋安全得不到保证,我们的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也得不到保障。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大问题,主要也依靠海洋。

基于以上考虑,虽然海洋资源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要求,但为了促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确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编写者特意安排了本节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了解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及开发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使学生认识到依靠科技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向海洋进军的雄心壮志;通过理解保护和保卫“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过程与方法】熟练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事物,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提高学生阅读及分析能力。

通过知识的扩展,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①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②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难点:海洋的化学资源。

◆课前准备课件及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图片导入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讲述】蛟龙号的海试成功,对于我们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那同学们都了解哪些海洋资源呢?(让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指导提问】通过昨天的预习,课本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丰富的海洋资源?【学生回答】1、生物资源,2、矿产资源,3、化学资源(一)生物资源:【指导提问】1、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就有3000多种,那么,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呢?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学生回答】1. (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2)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3)海水温度适中。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章节课题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保护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流程与知识点师生双边活动个性化修改一、温故互查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解决措施是什么?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其解决措施是什么?二、情境导入设问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哪些海产品呀?(学生回答)这些都属于海洋中的生物资源,除此以外,海洋资源还有哪些类型呢?三、明确目标四、设问导读(一)阅读课本79页第1-3段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发展海洋资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气候入手分析)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展示图片)3、我国四大渔场分布在哪里?1.师生探究台湾岛上布袋盐场形成的气候条件?2.探究: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的成因。

探究方法:查阅资料,了解渤海西海岸的海域环境,从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分析成因。

从地图中标注位置。

4、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产量的多少?主要品种有什么?拓展:我国四大渔场的形成(教师讲解世界著名渔场的形成原因)(二)指导学生阅读79-80页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哪些?2、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主要化学资源有哪些?3、我国开发利用的盐场主要分布在哪儿?4、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化学资源的开发有方式什么不同?(三)阅读81页课文,让学生思考:1、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什么严峻问题?2、造成局部海域海洋环境污染加剧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哪儿?3、赤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视频播放赤潮对海洋的危害)4、我国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渔业资源的衰竭?(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对海洋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进行总结。

五、自学检测:完成随堂练习选择题1-8题小组长负责整合合作探究的成果,形成结论,并记录成员主要的疑问。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分析我国生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的原因。

3.了解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及其开采方式的差别。

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理解和保护“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

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难点海洋的化学资源。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有人说:我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有哪些?回答:我国领土还包括领海面积,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回答: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课件展示:我国沿海分布图,复习四大海区和太平洋的位置。

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除了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外,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可归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这一片宝贵的海洋国土,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将成为我国开发利用的新领域。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海洋去探宝。

板书:我国海洋资源讲授新课同学们平时吃什么海产品?用到什么海产品?你们知道它们产自哪里吗?引入知识点一:多样的生物资源(自学指导)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9 页,完成下列问题:(时间 5 分钟)1 、我国为什么海洋生物资源丰富?2 、主要的鱼类有多少?3 、我国四大著名的海产是什么?(出示相关图片)4 、我国四大渔场分布在哪里?(在地图上落实位置)5 、海水养殖产量占世界产量的多少?主要的品种有什么?出示相关的图片知识点二:丰富的矿产[ 问] 海洋有哪些矿产资源?1 、石油和天然气。

•储量•目前在南海开采的形势,适当拓展知识面。

2 、砂矿床有多少?主要的品种。

191个,总探明储量达16亿多吨,矿种多达60多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资源有锆石、钛铁矿、石英砂。

知识点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 自学指导]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2 页,完成下列问题:1 、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有哪些?•提取的化学元素:海盐、镁、溴、碘等。

地理: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地理: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授课日期课题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课型新授教目标1使生认识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和非生物资,开发利用海洋资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开发海洋资的重要性。

2使生了解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渔场分布。

3使生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资开发利用、分布状况。

4使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重点难点1认识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

2使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具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图,我国沿海主要渔场分布图。

教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过程步骤[] 教师活动生活动时间一二新课导入大海是生命之,它不仅美丽,而且富饶。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

讲授新课1.丰富的海洋资1丰富的海洋资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有6500多个岛屿,海洋有丰富的水产资、石油资、海盐资、海洋能。

[]2开发利用海洋资的意义海洋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向海洋进军,让海洋资眼务于人类,对我国经济的发请同们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回答:(1)我国从北向南濒临哪几个近海?(2)你认为我国海岸线的长度是长还是短?大陆架的分布是否宽广?根据课文中介绍的我国鱼类、虾、蟹、贝、藻、海洋石油、海洋能、滩涂等数据,我们可以分析、概括出我国海洋资十分丰富的特点。

535步骤教师活动生活动时间[] 三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1我国发展海洋水产的有利条件[]2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它是多种经济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处,每年有小黄鱼、墨鱼、带鱼等几次大鱼汛。

3.海盐和海底石油为什么我国北方海域产盐多,南方海域产盐少?(从地势、气候两方面分析)。

我国最大盐场在哪儿?(长芦)4.海洋资的保护1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2防止海洋污染【小结】以海洋资为开发对象,以各种先进的技为手段,在海洋进行各项经济活动将是21世纪的工作之一。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合集五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合集五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2.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5.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与否,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人格(绿色人格)”。

【重点、难点】1.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2.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方法】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与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学生活动] 找朋友激发学生兴趣生物资源海盐矿产资源蟹化学资源石油二、明确目标多媒体明确目标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丰富的海洋资源A.生物资源[学习任务一] 1.阅读P79页前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多种海洋生物资源生长繁殖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3)我国海水养殖的品种有哪些?四、精讲点拨知道我国的四大渔场吗?其中哪个渔场最大?结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过渡]海洋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同时还蕴藏有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B.丰富的矿产资源[学习任务二] 1.阅读P79页五、六两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我国沿海地区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它们的储量怎样?[过渡]我国有多种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那么化学资源呢? C.化学资源 [学习任务三]:1.阅读P80页,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有哪些?(2)我国海盐的主要产区在哪儿?为什么?著名的盐场有哪些?五、拓展延伸1.海洋里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而且还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海浪、潮汐、风能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海洋资源这一块,可能还处于较为陌生的状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海洋资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

3.课堂讲授: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5.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本册教材中关于海洋资源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海洋资源作为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学生可能对其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掌握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

2.难点: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直观展示海洋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海洋资源的动画短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交流,分析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4.成果展示: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5.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6.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海洋资源的问卷,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中国的海洋资源1.种类:渔业、矿产、能源、旅游等2.分布:沿海地区及海洋内部3.开发与利用:适度开发、可持续利用4.重要性:支撑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民生5.保护措施:加强立法、执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展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docx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docx

第三章第四节中国海洋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知道海洋屮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2)理解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4)记住我国主要的渔场,最大的渔场一一舟山渔场。

(5)记住我国四犬盐场,最犬的盐场一一长芦盐场和近海油的分布。

(6)了解我国在开发海洋资源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2.能力培养:通过读图,分析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的四大渔场、四大盐场和近海油田的分布。

教学难点: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讲、议、练结合。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土地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一种。

其中荒漠和沼泽也属于土地资源。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土地资源的特点。

(讲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P66),人们在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中都离不开土地。

(板书)一、人多地少1、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提问)请大家根据下列儿个问题,阅读课本P66的内容(1)中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几位?人均土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多少?(2)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讲解)中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由于中国人口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o所以可以看出“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P66)。

(板书)2、“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练习)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66活动1、2题(讲解)(1)中国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但山区面积比美国多,而且干旱、高寒地区分布广,所以耕地总面积比美国少,再加上人口远比美国多,所以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2)虽然印度陆地面积明显小于中国,但平原和平缓的高原分布广阔,而且印度人口目前没有中国多,所以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都多于中国。

(过渡)中国的土地资源类型是比较齐全的,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中国的海洋资源》优教学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中国的海洋资源》优教学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优教学案【学习目标】1.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丰富的海洋资源1.中国海洋生物资源(1)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2万多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2)中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大陆架渔场几乎占世界已开发大陆架渔场面积的l/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中国的四大渔场,其中_________最大。

(3)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1/3以上,主要品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中国海洋石油资源中国近海蕴藏有大量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且不断有新的____________被发现。

3.中国海洋矿产资源中国滨海______储量十分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中国化学资源从海水中提取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元素,是中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

中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都有海盐生产,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为著名。

二、海洋资源的保护【拓展阅读】我国四大渔场及形成北部湾、黄渤海渔场的形成条件:位于大陆架水域,水浅,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所以形成渔场。

南海沿岸渔场的形成条件:位于大陆架;沿岸有河流(珠江)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中国的海洋资源设计说明本节课我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首先从视频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展示成果,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四大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的分析和海洋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结合相关资料,理解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中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4.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激发保卫“蓝色国土”的决心,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1.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中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难点:1.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模块模块四、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掌握了我国的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掌握了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四大盐场;知道了我国海洋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六、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对海洋资源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海陆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关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掌握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2.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使学生深刻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表、案例资料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如海滨风光、海洋生物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吗?它们是如何分布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讲解、展示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教材提供的案例,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措施。

新版湘教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新版湘教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一、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资源的保护”2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海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海洋息息相关。

海洋运输成本低,目前我国80%以上的对外贸易通过海路。

如果海洋安全得不到保证,我们的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也得不到保障。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大问题,主要也依靠海洋。

基于以上考虑,虽然海洋资源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要求,但为了促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确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编写者特意安排了本节内容。

在“丰富的海洋资源”部分,教材正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状况,安排了“中国四大海产”、“海洋石油钻井平台”2幅图片和“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1幅地图。

“活动”1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并分析四大盐场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以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活动”2引导学生讨论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学习下一个内容作出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海洋资源的保护”部分,教材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一些严峻问题及其危害,扼要讲述了保护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海洋污染的危害,教材安排了“赤潮”的“阅读”材料。

“活动”安排了较为开放的任务,引导学生就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进行探究、交流。

这个“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训练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表达交流等多方面能力,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确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提纲一、丰富的海洋资源1.生物资源(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地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海水温度适中(2)四大海产和四大渔场(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2.矿产资源(1)近海油气资源丰富(2)滨海砂矿资源丰富3.化学资源(1)开发利用方式(2)主要盐场分布二、海洋资源的保护1.面临主要问题(1)海洋灾害频繁(2)局部海域环境污染(3)近海渔业资源衰竭2.保护海洋资源(1)加强保护力度(2)防止海洋污染(3)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四、教学建议【丰富的海洋资源】教学导入:方案①:视频导入:20XX年6月27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 000米级海试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分析我国生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的原因。

3.了解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及其开采方式的差别。

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理解和保护“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

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难点
海洋的化学资源。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有人说:我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有哪些?
回答:我国领土还包括领海面积,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回答: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课件展示:我国沿海分布图,复习四大海区和太平洋的位置。

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除了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外,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可归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这一片宝贵的海洋国土,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将成为我国开发利用的新领域。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海洋去探宝。

板书:我国海洋资源
讲授新课
同学们平时吃什么海产品?用到什么海产品?你们知道它们产自哪里吗?
引入知识点一:多样的生物资源(自学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9 页,完成下列问题:(时间 5 分钟)
1 、我国为什么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2 、主要的鱼类有多少?
3 、我国四大著名的海产是什么?(出示相关图片)
4 、我国四大渔场分布在哪里?(在地图上落实位置)
5 、海水养殖产量占世界产量的多少?主要的品种有什么?出示相关的图片
知识点二:丰富的矿产
[ 问] 海洋有哪些矿产资源?
1 、石油和天然气。

•储量
•目前在南海开采的形势,适当拓展知识面。

2 、砂矿床有多少?主要的品种。

191个,总探明储量达16亿多吨,矿种多达60多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资源有锆石、钛铁矿、石英砂。

知识点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 自学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2 页,完成下列问题:
1 、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有哪些?
•提取的化学元素:海盐、镁、溴、碘等。

2 、我国的盐场主要主要分布在哪里?
•海盐:长芦、莺歌海等(在图上落实位置)
3、海洋空间的利用
(1)海洋空间按利用目的可分成哪五类?
(2)海洋空间按海洋工程结构可分成哪几类
老师进行小结。

(并出示相关的图片)
知识点四:保护“蓝色国土”
1 、出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 1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问题有哪些?
海洋灾害频繁(台风、海啸);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强;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 2 )造成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 3 )赤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4 )我国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近海渔业资源?
2 、老师进行小结,并出示相关的图片,对伏季休渔进行适当的解释。

课堂小结。

出示视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