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探究过程打造精彩课堂
完美的细节构造精彩的数学课堂
完美的细节构造精彩的数学课堂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生活中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巧克力的包装问题、数学运动会中的游戏问题等。
通过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一些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具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具可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展示数学中的一些有趣的定理和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数学的美妙之处。
4. 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 每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开始时,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打破课堂的沉闷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问题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些问题可以是一些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些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
3. 小组合作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在相互协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实验与观察在数学教学中,实验与观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操作,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地理解和认识。
5. 性质总结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问题的性质和规律,让他们在总结性质和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美妙与深刻。
聚焦细节,打造精彩的有效课堂
聚焦细节,打造精彩的有效课堂有效课堂的打造,除了需要我们更新教学观念,还需要我们通过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体现出来。
精彩的教学细节构成了精彩的课堂,它是教师智慧和理念的呈现。
一、深究文本细节,追求课堂的有效性在《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中,阿长是一个粗俗、地道的农村妇女,因为她对我好,所以我无法忘怀。
如果说全文的情感抒发是建立在以个人情感为衡量准绳的基础之上,那这种情感就显得狭隘和浅薄,为了体会得更深,我们必须要看看阿长的真正为人。
文章有一处细节描写很值得我们体味:阿长的睡相不好,以致于我无法安睡,因此我的母亲对她说:“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但是面对我母亲的提醒阿长的反应是“她不开口”。
我们想过没有,阿长为什么不开口?设想一下,还可以用其它两种方式来应对,一种是矢口否认,没有影响哥儿的睡觉;一种是立即回话,如“太太,您放心,下次不会这样了”。
矢口否认是不诚实,而立马回话是圆滑,因为后面紧接着写的是阿长的睡相还是照旧,说明她知道自己没办法改掉这个习惯,那么最能反应阿长为人方式的就是沉默不开口,从这个细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最本质的纯朴的阿长。
可见鲁迅对阿长的情感不仅仅是因为她对我的关爱,而且还因为她有着劳动人民最本质的一面:善良纯朴。
在这里作者对阿长的个人情感已上升成为对穷苦劳动人民的普遍情感。
二、采撷文本细节,体味语言文字的意蕴、情味和妙处在《老王》这一课中,老王是一个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善良淳朴品质的底层劳动者,而作者一家虽为高级知识分子,但对于老王那样的不幸者却给予了足够的关爱:照顾他的生意;不管他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知道他有夜盲症,女儿还送给他大瓶鱼肝油;载客三轮取缔后,还时不时地嘘寒问暖。
但文章的最后一句却写道:“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为什么最后以“愧怍”一词来表露内心深处的歉疚呢?这时我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再现老王送鸡蛋、香油的一幕。
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样例5]
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样例5]第一篇: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莱阳四中政治课题组一、设计意图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立足学生现实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在课程实施上,强调实践性和开放性;在关注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上述理念和要求,并与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和内容呈现方式相符合,是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二、主要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创设,问题引领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文字、音像、角色模拟等形式精心设置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旨在提供感性素材,创设探究氛围,引导探究方向,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是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释疑要求学生进入问题情境,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情境创设中设置的问题。
一般先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对自主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新的疑难问题,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或随机组合,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合作探究解决。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调控指导,平等交流,鼓励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新问题。
第三环节交流展示,成果共享自主合作探究后,由学生或小组代表向全体同学展示探究成果。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补充、质疑,并进行点拨、评价和鼓励。
第四环节提炼整合,巩固升华师生共同提炼观点,形成明确结论,构建知识体系,揭示内在联系,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和引导,以及在思考探究方法上的启迪。
在此基础上教师采取多种方式督促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理解巩固。
第五环节走进生活,学以致用1.选取典型材料,设计具有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运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认识。
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亲历探究过程
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亲历探究过程摘要:如何渗透科学教学的教学理念,这是摆在广大科学教师面前的难题。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经历为途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亲历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发现,问题,探究,亲历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
因此,儿童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他们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如何渗透科学教学的教学理念,这是摆在广大科学教师面前的难题。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经历为途径。
科学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
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科学课程改革的成败。
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开始的。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
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可见这对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学生如果具有了这种能力,也说明他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就学习过程来说,产生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于达成学习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我以(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身经历探究过程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来自于实践活动的。
创设问题情景的途径有多种,总之是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
老师创设问题情景的办法就是设法让学生将要学习的概念与他们的经验建立联系。
打造“四有”数学课堂
浅议打造“四有”数学课堂作为新时代的小学一线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四有”:有趣、有理、有用、有魅力。
小学数学教学,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放飞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给学生一双探究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数学有魅力”。
一、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有趣”我们都知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兴趣对学生新知识的获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重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并由此作为数学教学设计起点,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1.精彩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我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并对学生进行鼓励、积极引导探索。
我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巧妙设计问题的:(1)你们了解哪些分数?(2)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纸,你打算怎么折成两部分?(3)选一个分数折一折,说说你是怎么折出来的?等等。
以上的问题设计是认识1/2后马上引导学生认识几分之几部分,虽然学生感到困难,但是学习的起点的确定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扩大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空间,提供学生“再创造”的机会,重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课堂交流的时间,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活化问题,激起学生兴趣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如:我在教学小数除法的时候,把枯燥的除法题编成了一道学生们最熟悉的购物的问题。
今年由于物价上涨,老师买豆角时,17元才买回2斤豆角,同学们知道多少元一斤吗?这是一道小数除法题,很多学生马上就能得出8.5元,可是8.5元是怎么算的呢?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打造精彩课堂赢得课堂精彩
生与课 已是物我两忘 , 生命 和灵魂 已经成为课堂的亮丽风景 。
五、 精彩课堂是用教材教
二、 课堂是教 师和 学生的共 同体 剖析 当今教学现状 , 尽 管我们走 在新课程 的路上 , 在全力探
精彩课堂 ,不能忘记师生亲历课 堂智 慧探 险的载体—— 教
索新课程的理念 , 但仍有不少人认为 , 课堂是属于教师的。不可否 材 , 我们必须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对于教材 , 它永远需要 我 认, 课堂离不开教师。 但从全方位看, 课堂既不专属于教师 , 也不专 们在切合学生实际 的基础上 , 进行开发 、 启迪 , 否则 , 教材反 而会
方。 只有打造精彩课堂 , 才是教师最真实 、 最朴实 、 最扎实的共同 导学生学 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大胆前行 的动力 。课 堂精彩不精
认知 , 从 而为国家 培养更多 的优秀人才 。
一
彩, 关键看学生学得好不好 ,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充分发挥 自己的潜能 , 施展 自己的才华 , 这样的课堂才更精彩 。
【 成7 r 新概念 】
【 才・ 智】
打造精彩课堂赢得课堂精彩
河南 许昌 ●魏焕玲
摘
要: 课 堂是教 师彰 显职 业生命力 的地方 , 如何打造精彩课 堂是每位教 师的职业追求。 只有打造精彩课 堂, 才是教
师最真 实、 最朴实、 最扎 实的共 同认知 , 从 而为 国家培养更 多的优 秀人 才。
关键词 : 精彩课 堂; 教学思想 ; 教 学现状 ; 人 才培 养
是 不可能精彩 的。只有朴实的课堂 , 才能使课 堂更茁 课堂是教师耕耘的 田园 ,课 堂是 彰显教师 职业 生命 力的地 新 的课堂 ,
注重自主合作探究,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注重自主合作探究,打造语文高效课堂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认为这是促进语文课堂高效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呢?本文将结合教学理论和实际经验,从教师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更容易展现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互相鼓励,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游戏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注重个性化的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学习优势和劣势,进而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并共同提高。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多样的教学资源,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主动选择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并与他人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选择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共同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造力。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注重反思和评价。
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离不开教师的不断反思和评价。
四步探究教学法流程
四步探究教学法流程四步探究教学法的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点燃激情这是四步探究教学的前奏曲,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础性准备。
前奏曲的演奏可以有多种方式,但至少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学习目标的定位与设计。
对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以及课程标准要求的各知识点应掌握的程度,结合课型及学科特点,进行定向设疑,为创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境提供方向和依据。
②民主情境的准备与营造。
在上课前,教师就要认真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突破口,精心准备,营造民主的、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
让每位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这样孩子们都有一种探究新知识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力。
为四步探究的成功,提供充分的情境保证。
③课堂导入的角度。
具体到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活动的兴趣。
一是知识的角度。
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角度引导学生纳入旧有知识轨道,从而为本次学习提供知识链接和基础。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六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这是一篇驳论文,再加上作者是鲁迅,文章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
其实我们在导课的时候就可以从知识的角度进行渗透,“同学们,刚才我在走廊上听到有人说我们班最缺乏团队精神,你们认同吗?”从而引发学生辩论反驳,同时相继板书“反方观点正方观点事例证明”这些关键词,观察时机点出驳论的特点导入课文学习,这样既轻松活跃又渗透了知识。
二是方法的角度。
其实知识和方法往往是不可分的,上述例子即是知识的角度导入,同时又是学习方法和阅读程序的点拨。
再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所有的课文都是以美轮美奂的景物描写、意蕴精湛的语言描述来表现多姿多彩的世界。
整个单元都要求学生在反复吟读的基础上品味、欣赏和揣摩精彩的句段和词语,这既是能力的训练点,同时也是该单元主要的学习方法。
课前教师要结合诵读活动展示、示范录音欣赏等形式将学生引入美文美读的情景,相继点明这是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一些朗读的基本要求,示范一些重音、节奏和停顿,从而为下文学习读文、品文提供方法。
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境 问题等 ) 。 ( 营造多元化互 动的课 堂交流 2 )
过去一直 认为 “ 教科书就是知 识” ,教 科 书的 内容 一 般 是定 论 、 共识 、公理 ,是教学中的一种 “ 标 准” 。教科 书与 “ 权威 性”几 乎成 了同义词。随着新课标的实施 。对 教 科 书 的 认 识 已 有 根 本 性 的 改 变—— “ 教科书是范例 ” 。即教科 书 是 一种 学 习资 源 。是 引导 学 生探 索 、研 究 、获 取知识 的学 习案例 。
索知识 、获取知识的方法 。这就要
求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 。促进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 科学探究 学
习 ” 是 实 现 这 一 转 变 的 重 要 的 手
移 、应用 、创造 的交流氛围中体验 知识形成 ,体现主体 意识 ,体现合 作 精神 。同时深刻理解知识 ,形成 自己的知 识体 系。 如 《 分子 结构》
以过程或方法为 目标创设 问题情境
( 如配制 一定 物质 的量浓度 溶液 ) , 以情感 、态度或价值观 为 目标 创设 问题情境 ( 如金属材料 的选 用或环
重 复前 人 的 实 验 ,坚信 前 人 的学
说 。就不能发 现氮气和氧气 。英 国 物理学家雷利 因未忽视前人 的误 差 而 为 发 现 稀 有 气 体——氩 奠 定 基 础。舍勒 、普 利斯特里信奉传统 学 说 ,虽然 制得 氧气 。但终 于没有 发 现它 。正 如恩格 斯指 出的:他们 被 传统学说所束缚 , “ 当真理 碰到鼻 尖 上 的时 候 还是 投 有得 到 真理 ” 。
亲 历 思 考 和 探 究 的过 程 ,领 悟 科 学
出问题 、解决 问题 的探索过程 。有 助于学生牢 固掌 握基 础知识 。逐 步
教学中的探索实践纪实(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始终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成长的关注,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记录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同行们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教学情境创设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我通过播放荷塘月色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感受文章的意境,从而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情境,拓展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
例如,在教授《月光下的凤尾竹》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是凤尾竹,我会对月光说些什么?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合作学习与探究1. 小组合作,共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我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授《草原》一文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分别从草原的景色、人物、情感等方面进行讨论,最后汇总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2. 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经常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授《背影》一文时,我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事迹,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融合1. 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授《背影》一文时,我通过展示朱自清先生的生平照片、作品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 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我通过播放荷塘月色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文章的意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后反思与改进1. 教学反思,不断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授《背影》一文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细节理解不够深入,于是我调整了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
三元五步 亲历探究式 科学教学模式
《放大镜》教学设计:
一、情景激趣,质疑导向 情景:公安人员现场找到纤维和指纹等等。 质疑:1、放大镜的作用? 2、放大镜的结构? 3、放大镜怎样使用?
《放大镜》教学设计:
二、猜想假设 制定计划 猜想:放大镜的作用?放大镜的结构? 研究计划: 1、器材:想观察什么? 2、分工:观察者?记录者? 3、制定程序:①放大镜的结构;②怎样 正确使用;③观察物体。
“三元五步
亲历探究式”
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所在,这是科 学课程标准对科学课提出的明确要求。但 是纵观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却有太 多不尽人意之处,存在着明显的误区,主 要表现在重知识的传授而轻探究的过程。
1、科学课教学任务的繁重。 2、科学教具(学具)的准备不足。 3、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方式简单。
《放大镜》教学设计:
五、延伸拓展 运用创新
拓展:①看看烧杯、水滴、等物品有放 大的作用没有?为什么? ②回家后,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创新:进行一些小制作,运用放大镜。
教学流程:二、猜想假设,制定计划。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 伟大的发现。” 学生带着猜想去验证。
计划是整个探究活动的总揽,有助于活 动的顺利进行。 应该考虑:实验的目的、 实验的器材、实验的程序、实验的分工。 除了观察实验外,大部分的实验采取对比 实验。
(例《放大镜》)
教学流程(三)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二、模式结构图
三、操作说明(一)
模式中的“三元”指教师、学生(学习小组)、 学具教具。 教师:平等中的首席。激趣、释疑、监管、引领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充分活起来,动起来
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生动的课堂
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生动的课堂
首先,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需要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课堂需求,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
假设我们正在教授生物课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1. 生动真实的图片和视频: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精美的图片和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播放鲸鱼的群集画面、金鱼的繁殖过程、蝴蝶的生命周期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物之美。
2. 有趣的生物实验:生物实验是让学生最直接参与的方式之一。
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例如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种植观察植物生长等等。
这些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体、更深入的生物知识。
3. 互动课堂游戏:除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外,我们可以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关于动植物分类的游戏,让学生分组竞赛,通过对于不同动植物进行分类,帮助他们巩固分类知识点。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一堂生动精彩的课堂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积极互动、提出问题、交流想法,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
让学生亲历知识呈现——关于实验教学在地理课堂中高效运用的探索
境 整体 性 的实 验 ,通 过实 验理 解 地理 环 境各 要 素 的相 互 作 用 ,并 注意 地理环 境整 体性概 念 中 “ 状 ”和 “ 现 变化 ”
两 方 面 的 内涵 。
本 次课 例 研究 选取 湘教 版 高 中地 理 教材 必修 一 《 . 32 自然 地理 环 境 的整 体性 》 为载 体 ,将 “ 验 教学 在 地 理 实
素 相 互 联 系 和 相 互 作 用 。 如 我 国 西 北 内 陆 地 区 地 理 环 境 整体性 。
步 骤 二 :教 师 用 洒 壶 将 2 0 l水 在 距 离 土 堆 顶 部 0m 2c 0 m的 高度 上在 相 同时 间 内 ( 分 钟为 宜 )淋 至没 有草 1
皮保护 土 现 ”定 为 本次 课 例
研 究 的主题 。本次 课例 研 究 的 目的在 于 全面 探 索实 验 教
学 在 地 理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时 机 及 效 率 .发 现 课 堂 教 学
中实 验 教 学 运用 方 面存 在 的 问题 ,通 过 更 新 教学 设 计 , 使 执 教老 师 能熟 练 运用 实 验促 进 教学 效果 和 学生 掌 握 知 识 的提升 。在 整 个教 学设 计 中 ,注 重 培养 学 生 主动 参 与 课 堂 实验 的动 手能 力 ,通 过合 理 和高 效 的引 导 。帮 助 学 生 建 立 主动 观察 知识 呈 现 并通 过 实验 过程 快 速理 解 和 提
教 !彳研 修 。 莹 搽 究 f 开 敢
让 学 生 亲 历 知 识 呈 现
÷ -
美寸受验教学莓鹕理 | -_ | 熏I 效 粥捧l | 。 遥 |零
课堂教学环节的五要素
课堂教学环节的五要素教育质量是学校追求的永恒主题,课堂永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掌控好自己的主阵地需要做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下面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谈谈课堂教学环节的五要素。
一、课前准备什么是“课前准备”呢?说起来好象每一位老师都能谈出几点来,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前准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媒体…。
.现在,“备课”一词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感的生命过程,对这样的一个过程,“备课”就显得比较简单,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准备又是一个理想的心理预期。
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本化,是用文本形式展示的教学蓝图。
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预设越完美,给呈现留的余地就越少,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在教学设计理论中,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的认识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大致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物理”系统(传统的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复杂个“生命系统”。
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线性的渐进过程,把教师的教学要素视为决定性因素,把教学过程视为刚性的过程,以追求教学“效率"为原则。
在这重观点中是不具备成长的观念的。
新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难以预料,具有不确定性,教学设计应该不应是完全预测的、精确的、而应是一般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话语,进行师生交流,这样,必然导致教学过程的不确定状态。
教学设计应该是宽松的、灵活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当在学生的挑战(质疑、不解、发问……)中使教学计划不断生成和实现。
让科学实验课堂高效而灵动
让科学实验课堂高效而灵动科学实验课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来探索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许多学校的科学实验课堂存在效率低下、缺乏灵活性等问题。
如何让科学实验课堂更高效、更灵动,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为了让科学实验课堂更高效,教师需要精心准备实验内容和实验器材。
在实验前,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并且进行高效的实验布置,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教师还要做好实验风险评估,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通过高效的准备工作,可以提高实验课的开展效率,让学生更好地专注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科学实验课堂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理解科学知识,提高实验课的实效性。
实验课堂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性的实验内容和活动,增加课堂的灵动性。
科学实验课并不是一味的严肃和枯燥,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活动、科普小知识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邀请学生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让他们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实验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科学实验课堂需要注重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科学知识。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实验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主动探索,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和理解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
在实施以上措施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科学实验课堂更高效而灵动,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资源,让他们在实验教学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让科学实验课堂更高效而灵动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学校的支持,相信科学实验课堂将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亲历历史的足迹——历史探究教学方案
亲历历史的足迹——历史探究教学方案导言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探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自身的位置。
而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知识点的灌输为主,学生无法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创新的历史探究教学方案,旨在通过提供亲历历史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能力。
一、项目背景历史探究教学方案的提出源于对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的反思。
过去,学生通常通过课本和讲述来学习历史,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
这种被动学习模式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决定打破传统模式,引入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历史过程中,通过实地参观、实物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历史,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教学内容1. 定制实地考察计划在历史探究教学方案中,我们首先会制定详细的实地考察计划,计划包括选取合适的历史遗址、博物馆以及相关活动等。
通过亲自走访历史遗址,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留下的痕迹,体会历史人物的生活环境和历史事件的影响。
2. 制作实物模型为了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我们会引入实物模型制作的环节。
学生将通过模型制作的过程,深入了解历史建筑、古战场等重要场所的结构和布局,并能够通过操作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3. 借助现代技术进行研究在历史探究教学方案中,我们还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比如使用互联网搜索、数据分析、虚拟实境等技术,来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历史研究。
通过引入这些技术,学生可以更广泛地获取历史信息,进一步拓宽视野,并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在历史探究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
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共同完成制作实物模型、进行历史研究等任务。
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分享经验,激发彼此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2. 开放性问题我们强调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的重要性。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
实施探究教学、铸就数学课堂的精彩
实施探究教学、铸就数学课堂的精彩发表时间:2020-12-30T15:32:00.9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作者:周合顺[导读]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深入,探究式教学逐渐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与青睐周合顺苍南县马站小学摘要: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深入,探究式教学逐渐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与青睐,并发挥出了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
那么,应该如何将探究教学和小学数学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呢?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并从肯定学生主体地位、巧妙设置课堂疑问、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实施;探究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教学的策略、结构和体系,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探究式教学符合新课标的全新理念和要求,能够保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所以,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顺应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把握全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积极推进探究式方法的全面运用,以引领小学数学课堂的高速前进。
一、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探究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主体,要想促进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就必须要保证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和学习机会。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根本上去转变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等落后思想,真正地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肯定并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尝试与学生展开经常性的沟通、互动和交流,营造自由且宽松的课堂氛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思考、学习和探究的空间,能够主动地发表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和质疑,真正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实现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认识百分数》时,据笔者调查发现,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以知识讲解为主,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而留给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少之又少,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甚至使学生们产生了消极的学习心理。
搭建探究学习的舞台 课堂因体验而精彩(沐风教育)
搭建探究学习的舞台课堂因体验而精彩---观看《三角形边的关系》感受及《认识周长》教学精彩片断我认真观看了赵娜莎老师主讲的《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精彩至极,尤其是探究性学习被赵老师在这节课中发挥的淋漓尽致,结合这个模块讲座的认真学习,我认为这节课颇好:1、只有问题的巧妙设计,才能将探究进行到底:赵老师在学生们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从不同颜色和长度的四根小棒中任意取三根小棒代替三条线段看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老师说“是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并将结果记录下来”,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当大家都对黄白绿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时,老师没有放过,而是提出问题:“为何这一组却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当学生们对黄白红三根小棒能不能围成三角形的结论有分歧时,赵老师继续提出问题:“同学们再次摆一摆,看能不能摆成三角形?”由此我认为正是由于赵老师每次探究问题的巧妙设计,使得学生在小组探究之后都表达着自己的见解,便就有不同的答案呈现出来,直至在同学们的不断探讨、争辩中不但将结果唯一化,而且得出最重要的结论,学生们正是在这样的不断探究活动中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步步的提升。
2、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有序的解决。
当学生说到最后一种情况:黄、白、红三个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另一个组的同学说不能时,赵老师就说:“看来呀,这一组数据可能有争议,是吧,有的同学说行,有的说不行,那没关系,一会我们大家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再来研究它……”先解决大家都认为的黄、白、绿不能组成三角形的原因,之后再让学生继续探究、摆一摆看黄、白、红三根小棒到底能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并分析出原因。
赵老师处理的可谓精彩,直接调控问题的解决顺序,先易后难,把难解决的、分歧大的问题还抛给学生进行探讨解决,进一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自己深挖思维的空间,这样更高效的利用了课堂时间。
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一、引言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着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的定义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在探究式教学中,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各种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来探究和理解课程内容。
三、探究式教学的优点探究式教学具有以下优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合作和创造性思维。
四、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技巧在探究式教学中,老师需要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实践技巧来进行引导和帮助。
以下是几个实践技巧:1. 设定探究目标在探究式教学中,老师需要设定一个明确的探究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将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学生需要知道他们的探究行动是有目的性的。
2. 建立探究团队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建立一个探究团队。
3. 提供探究工具在探究式教学中,老师需要为探究团队提供必要的探究工具,如实验室设备、图书资料等。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活动。
4. 鼓励学生创新在探究式教学中,老师需要鼓励学生发挥创新能力,设计新颖、有创意的探究活动。
这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5. 提供反馈和调整在探究式教学中,老师需要及时地提供反馈和调整,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进一步提升探究效果。
五、案例分析以某一化学实验为例,介绍探究式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
实验名称:制备氧化亚锡实验目标: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历探究过程打造精彩课堂
摘要】以往我们的数学课堂,学生并没有真正亲
历学习的过程. 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
合作交流,教师就会“一锤定音” . 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感知、去思考、去交流,把课堂
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创造出课堂的精彩.
精心预设的脚印步走着,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关键词】探究;交流;反思;自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
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
和应用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过
程是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 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没有独立思考
能力的学生,将摆脱不了对老师、同学的依赖心理,无法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更难养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绝不能省略学生“自主思考”这个关键的教学环节,也绝不能让“自主思考”匆匆走过场. 哪怕距离答案只有一步之遥,也要让学生自己去走
比如:在一节练习课上,为消除学生解题的障碍,教师
在出示习题时,尽可能地把问题分解得多、细、碎,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 而老师的“好心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吗?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是比较准确、到位的,但正是由于教师课前考虑的太“到位” ,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忽略了学生整体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抑制了学生的发展. 学生解答某一习题,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完整、具体的问题.
、把交流的机会让给学生
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
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差异时,教师就应该耐心地等一等,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允许学生暂且保留这种差异,给他们交流的机会. 当他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思维不断地被激活,经验不断地被唤醒,在不断地冲突、碰撞中,自然消除困惑,豁然开朗例如在教学口算45 + 23 等于多少时,教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把自己的方法推荐给全班同学. 交流中,同学们说出了很多的算法. 如:(1)40 + 20 = 60,5 + 3 = 8,60 + 8 = 68;(2)5 + 3 = 8,40 + 20 = 60,8 + 60 = 68;(3)45 + 20 = 65,65 + 3 = 68;(4)45 + 3 = 48,48 + 20 = 68. 交流完毕,这位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立刻比较哪种方法方便,而是让学生说说你喜欢的方法,为什么?事实
有些方法很难简单地判断优劣,对于每个学习个体而言,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 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整理、修正与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与发展. 而我们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智力强项,为更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
、让学生拥有一个反思的过程
课堂上,当学生回答出现差错时,教师发出权威性的话
语,以一言而改之. 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学生能接受吗?现在错误已经出现,怎样让学生来发现错误,从而自觉改正错误呢?等一等,别急着抛出你正确的结论,把完整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请给学生一个反思的过程吧
四、逐步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不是一蹴
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
曲折的过程. 因此,课堂上,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下的理念告诉我们:“每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 每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求同步提高. 每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求相同的规格. ”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更应不吝啬对“学困生”的等待. 在等待空间里,给予适时点拨,恰当评价,真诚鼓励. 这是一种尊重,尊重个性化的差异;这是一种信任,相信每名学生都愿意学习、能学习,也有学习的潜力挖掘. 特别是“学困生”,当他们在课堂回答
壳时,他们的自尊心像含羞草,教师若不能等待,而马上
替换学生回答,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长期的失败体验,的自卑感. 因此,当“学困生”在课堂回答卡壳时,教师要立刻分析,他是掌握知识和方法欠缺,还是思维没能达到应有水平,或者是缺乏自信进取精神,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给予恰到好处地点拨,让他觉得自己在老师心中有一席之地,他那里充满阳光般的温暖,是再生的地方,从而让上进心与日俱增,让回答的心花开得灿烂
会让他们形成“我处处都不如人”和“我反正什么都学不好”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需要我们多给
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就会多一些自主探索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对问题的深思和熟悉;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
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和体验,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学会等待,你的心中就装下了班里的每一名学生;
学生学会了探究、反思,你的课堂就充满了灵魂和活力. 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必将迎来精彩、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