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检查检查记录
道岔、线路检查记录本.doc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Vmax>160 正线160≥ Vmax>10 Vmax≦120 正线及到发其他站线项目线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轨距+2 +4 +6 +4 +6 +8 +6 +7 +9 +6 +9 +10 -2 -2 -4 -2 -4 -4 -2 -4 -4 -2 -4 -4 水平 3 5 8 4 6 8 4 6 10 8 11 高低 3 5 8 4 6 8 4 6 10 5 8 11 轨向(直线) 3 4 7 4 6 8 4 6 10 5 8 11 三角坑缓和曲 3 4 6 4 5 6 4 5 7 5 7 8 (扭曲)线直线和 3 4 6 4 6 8 4 6 9 5 8 10圆曲线注:①轨距偏差不含去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值)不得超过1456mm.②轨向偏值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值,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④专用线按其他站线处理。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Vmax>160正线160≥ Vmax>10Vmax≦120 正线及到发其他站线项目线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轨距+2+4+6+4+6+8+6+7+9+6+9+10-2 -2 -4 -2 -4 -4 -2 -4 -4 -2 -4 -4水平 3 5 8 4 6 8 4 6 10 8 11高低 3 5 8 4 6 8 4 6 10 5 8 11轨向(直线) 3 4 7 4 6 8 4 6 10 5 8 11三角坑缓和曲 3 4 6 4 5 6 4 5 7 5 7 8(扭曲)线直线和 3 4 6 4 6 8 4 6 9 5 8 10圆曲线注:①轨距偏差不含去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值)不得超过1456mm.②轨向偏值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04菱形道岔检查记录本

叉后端
甲股
轨
距
水
平
X
X
X
X
X
X
×
X
X
X
×
X
乙
股
轨距
水
平
X
X
X
X
X
X
×
X
X
X
X
X
其他及临时补修日期
甲股
轨
距
水平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乙
股
轨距
水平
×
×
X
X
×
X
X
X
X
×
X
X
其他及临时补修日期
④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⑤试车线道岔按正线道岔办理。
线名:站名:道岔编5型号:
检查日期
部位项目
前锐角举
上叉
钝角辙叉
钝角辙叉
后锐角辙叉
叉后端
叉心■1'
叉
前端
查照间隔
护背距离
前斗
F部
后二
於部
S照
间隔
护背距离
叉前端
叉心中
叉后端
叉前端
叉心中
查
阻)、、、
间
隔
护背距高
查照间隔
护
-InJ-距ι⅛
4
6
6
8
9
10
轨向
直线
4
6
6
8
9
10
支距
2
2
3
3
4
单开道岔检查记录簿

北 京 地 铁 5 号 线 轨 道单开道岔检测记录表编号:铺轨记—5 工程地点 太平庄车辆段 道岔编号 21 道岔类型 50kg/m 7号单开道岔 1检查人:记录人:北 京 地 铁 5 号 线 轨 道单开道岔检测记录表 编号:铺轨记—5工程地点 太平庄车辆段 道岔编号 22 道岔类型 50kg/m 7号单开道岔 1检查人:记录人:北 京 地 铁 5 号 线 轨 道单开道岔检测记录表 编号:铺轨记—5工程地点 太平庄车辆段 道岔编号 18 道岔类型 50kg/m 7号单开道岔 1检查人:记录人:单开道岔检测记录表 编号:铺轨记—5北 京 地 铁 5 号 线 轨 道工程地点 太平庄车辆段 道岔编号 19 道岔类型 50kg/m 7号单开道岔 1检查人:记录人:单开道岔检测记录表 编号:铺轨记—5北 京 地 铁 5 号 线 轨 道工程地点 太平庄车辆段 道岔编号 25 道岔类型 50kg/m 7号单开道岔 1检查人:记录人:单开道岔检测记录表 编号:铺轨记—5北 京 地 铁 5 号 线 轨 道工程地点 太平庄车辆段 道岔编号 26 道岔类型 50kg/m 7号单开道岔 1检查人:记录人:工程地点 太平庄车辆段 道岔编号 30 道岔类型 50kg/m 7号单开道岔 1北 京 地 铁 5 号 线 轨 道单开道岔检测记录表 编号:铺轨记—5检查人:记录人:北 京 地 铁 5 号 线 轨 道单开道岔检测记录表 编号:铺轨记—5工程地点 太平庄车辆段 道岔编号 32 道岔类型 50kg/m 7号单开道岔 1检查人:记录人:。
高速铁路道岔检查

高速铁路道岔检查一、作业目的为了掌握道岔状态,提高线路质量,及时发现线路病害,全面综合分析道岔病害形成的原因和有计划的安排修理工作,以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保证列车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的运行,确保旅客乘车舒适度。
二、作业组织1. 作业地点:XX站XX号道岔。
2. 作业内容:高速道岔检查作业。
3. 作业防护:设备所在工区、技术检测组。
4. 作业条件:利用综合维修天窗进行作业,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运统—46)内按当日天窗修计划所列项目、地点、时间及影响范围进行登记,现场作业负责人不低于工长。
5. 作业主体单位:设备所在工区、技术检测组。
6. 作业人员组织:驻调度所及车站联络员各1人,现场防护员1人,现场作业负责人1人,作业人员1~5人。
三、作业标准1. 检查水平时,道岔直股以直内股钢轨顶面为标准股,导曲线以下股钢轨顶面为标准股,另一股钢轨顶面较基准股钢轨顶面高时差值为“+”号,反之为“—”号。
2. 轨距、水平、支距记录差值,查照间隔,护背距离以及其间隔尺寸按实数记录。
3. 分析时对照标准无差错、无漏项,判断正确。
4. 记录的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检查日期、字迹齐全清晰。
四、作业程序(一)作业准备1.作业防护:(1)维修作业时(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模式)须在调度所设驻站联络员、车站设驻站联络员、现场设现场防护员,在调度所、车站(线路所)同时进行登记(销)记,并由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签字。
利用对讲机联系,现场用手持双面红色警示信号灯防护。
(2)驻所防护员提前120min(驻站防护员提前90min)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上登记,与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核对、确认相关登记内容,并填记《高速铁路驻所(站)防护员手册》。
(3)驻调度所及车站联络员必须对上道人数、上道检查维修地点、作业内容、使用工具等在《高速铁路驻所(站)防护员手册》上逐一登记。
(4)调度命令下达后,驻所防护员通知驻站防护员,各驻站防护员通知各作业组现场防护员。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一、 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
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 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 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范围划分: (见下图)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确定: (见下图)确定基准股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 + ;反之,当基准股低于非基准股时, 水平为负“一。
靠近车站靠近车站前 端后 端甲股 乙股四、复式交分道岔轨距水平检查的顺序及地点五、复式交发分道岔开口、支距、动程、矢距、正矢等项目的检查位置: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向为导曲线后部。
在前后两锐角辙叉的跟端,分别量取其后开口的中点;于该两中点之间拉一弦线(即长轴线)为基准线,以短轴与该弦线的交点为支距原点0,分别量取甲股导曲线前后部及乙股导曲线前、后部各支距点的支距,如下图所P60AT12号餃就■ I K ■■.1 ・ I I I *・・!■" 1 I I ■■■■■■IL I I {JP60AT12号复交道岔irBaniiiiiBBaiiiiiiiianiiiiiiiii六、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及其记录表1、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应根据现场检查的实际地点正确点对应到记录表上填写。
2、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表(见附表)线路工技师实作:1题:检查复式交分道岔考核准备:1、设备准备:9号或12号复式交分道岔1组2、工、量、刃、卡具准备3、其它准备:配合人员2人考核内容及要求:技术要求:符合《线路修理规则》和《工务安全规则》中的有关要求。
操作程序的规定:⑴准备作业:⑵设备检查:⑶病害圈画。
考核时限:准备时间5分钟。
操作时间:9号复式交分道岔检查65分钟,12号复式交分道岔检查70分钟。
线路工技师实作:2题:检查普通单开道岔考核准备:4、设备准备:9号或12号复式交分道岔1组5、工、量、刃、卡具准备6、其它准备:配合人员2人。
单开道岔检查8.3

三、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的检查方法及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标准(一)单开道岔检查道岔的手工检查方法分精细检查和重点检查。
精细检查时要求每根岔枕检查,重点检查是按要求位置检查。
这里介绍的是重点检查内容。
1.轨距、水平检查位置基本原则:先直后曲,顺时针行走。
先直后曲是指在导曲线部分,如果同时要测量直股和曲股的轨距、水平时,为避免记录时出错,所以先量直股,后量曲股;顺时针行走是指在辙叉部分检查时,为保证道尺的活动端位于护轨轮缘槽内,当右手拿道尺时,应按顺时针方向测量,比如右开道岔就应该先量直股,后量曲股。
(1)普速道岔(P43、50及P609#道岔)道岔轨距的检查一般为17处(如表一),但在各轨距递减处,应每隔1m检查1处,如发现递减率不合格或超限时,应在道岔检查记录簿记事栏内予以记录说明。
道岔轨距(包括水平)的检查位置如图:道岔检查记录站名道岔编号钢轨类型P 道岔类型(2)专线4128 P60AT12号单开道岔(木枕)其检查位置的特点是:逢接必量。
与普速9号道岔相比,在尖轨中前增加一处,共18处。
在导曲线部分逢接头必须下尺测量。
1 2 3 4 5 7 9 111413 156 810 12181716道岔检查记录站名钢轨类型P(3)SC330 P60AT12号单开道岔检查位置(4)P60AT12号可动心轨提速道岔(SC325)按轨枕编号下尺,直曲股下尺位置不对称。
注:1、曲股尖轨竖切中部(距离尖轨尖3064mm)轨距为1442mm(尖轨尖及竖切起点处轨距均为1435mm);其他处轨距为1435mm。
2、提速道岔的尖轨、心轨采用AT轨制造,除尖轨、心轨轨顶刨切部分外,不存在构造水平,因此,水平的检查地点与轨距的检查地点相同。
2.水平基准股:一般以直外股和导曲线上股为基准股,即直外股和导曲线上股高为正。
3.方向、高低用10m弦测量直外股的方向、高低。
高低=板厚-(测量结果+1)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提速道岔(SC325)检查记录簿站名道岔编号全面检查人重点检查人审查人(四)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mm)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表6.2.2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作业验收为0,经常保养为2mm,临时补惨为3 mm;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m。
60道岔12号提速的检查记录

60道岔12号提速的检查记录岔12号提速检查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查人员:XXX检查地点:岔12号检查目的:检查岔12号提速改造后的运行情况,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检查内容:1.线路检查-检查岔道的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破损或变形。
-检查道岔边托、边板、股道轨枕、道岔轨枕等固定设施是否完好。
-检查道岔的锁闭装置、弓形机构、道岔机构等是否正常运行。
-检查道岔处的道岔机、信号机、电缆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信号检查-检查信号设备的安装是否牢固,信号灯是否亮起。
-检查信号机的指示是否准确,信号间隔是否合理。
-检查信号机的接触器、电源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3.电气设备检查-检查道岔电机、道岔机、道岔检测器等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接触网、配电设备等供电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检查电缆、绝缘子等电气设施是否完好。
4.安全设施检查-检查岔道周围的防护栏杆、防护网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好。
-检查信号灯、报警设备等安全设施是否正常工作。
5.运行记录分析-通过查阅运行记录,分析岔12号提速后的运行情况,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检查是否有列车出轨、信号故障等相关报告。
检查结果:经过详细的检查,岔12号提速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良好,各项设备工作正常,符合安全要求。
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故障报告。
建议:1.继续定期检查和维护岔12号,确保其持续稳定运行。
2.加强人员培训和操作规范,提高运行安全性。
3.注意对岔12号的日常巡视,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问题。
总结:岔12号提速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良好,各项设备工作正常,符合运行要求。
通过本次检查,进一步确保了岔12号的安全可靠运行。
建议持续加强对岔12号的巡视和维护工作,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行。
道岔检查记录12号

尖轨尖端相错量(mm)≤10
1
滑床板密贴1mm
0.5
直尖轨密贴+0.5
曲尖轨密贴+0.5
技术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Βιβλιοθήκη 监理工程师:道岔编号:
导曲线 导曲线 中 1435
型号:
12#单开道岔(合成枕)
辙叉部分 叉心前 叉心中 直 1435 曲 1435 叉心后 直 1435 曲 1435
检查日期:
道岔全长 37.8
P值 3150
备注
后 1435
直 1435
曲 1435
错牙、错台(mm)≤0.5 接头 头尾接头相错量(mm)≤15 轨缝实测平均值与设值差(mm)±2
道 岔 检 查 表
站名:
转辙部分 前顺 检查项 坡终 目 点 尖轨 尖端 处 尖轨 中 尖轨跟端 直 293.8 检测值 轨距 水平 检查值 轨向 计划 实测 水平 计划 实测 支距 检查项 目 直 轨距 ±2 辙跟 设计 曲 实测 0 0 1 0 -1 0 2 1 1 1 80 42 65 80 42 65 0 0 -1 0 293.8 295 379.3 476.3 584.7 704.6 835.9 978.7 前 80 中 42 后 65 前 80 中 42 后 65 1133.1 1226.5 护轨轮缘槽宽度 直护(+3/-1) 曲护(+3/-1) 检测 轨向 水平 10m弦 曲 295 前 1435 直线 中 1435 后 1435 前 1435
道岔检查

几种道岔的静态检查一、普通9号(含AT9号)、12号道岔的检查(一)、轨距检查位置及标准(见表一)顺号检查部位轨距标准(mm)说明9号道岔12号道岔1 前顺坡终点1435 1435 检查位置:基本轨接头2 尖轨尖端1450 14453 尖轨中1444 14424 尖轨跟端(直)1439 14395 尖轨跟端(曲)1439 14396 导曲线部分前(直)1435 1435 检查位置:距离尖轨跟端1.5m处7 导曲线部分前(曲)1450 1445 检查位置:距离尖轨跟端3m处8 导曲线部分中(直)1435 1435 检查位置:曲股接头处9 导曲线部分中(曲)1450 1445 检查位置:曲股接头处10 导曲线部分后(直)1435 1435 检查位置:从最后一个支距点向前量4m处11 导曲线部分后(曲)1450 1445 检查位置:从最后一个支距点向前量4m处12 叉心前(直)1435 143513 叉心前(曲)1435 143514 叉心中(直)1435 1435 检查位置:叉心宽10—40mm处,同时检查查照间隔、护背距离15 叉心中(曲)1435 1435 检查位置:叉心宽10—40mm处,同时检查查照间隔、护背距离(二)、水平的检查1、普通道岔尖轨按标准高出基本轨6mm,所有叉心翼轨都有堆高,尖轨中和叉心中两处不检查水平。
2、普通道岔尖轨跟端高出基本轨6mm,有的混凝土岔枕普通道岔导曲线上股有6mm的超高,检查时要以此为标准。
3、尖轨尖端及以前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股,尖轨跟端及以后以内两股和叉心为基准股,基准股高为正,反之为负。
(三)、方向的检查直股外股道岔全长和直股内股辙叉趾端至尖轨后1.5m以及道岔前后各50m范围均可检查。
(四)、高低的检查与方向检查范围相同,只是普通道岔内直股距尖轨跟端2m范围不得放弦。
(五)普通道岔《道岔检查记录簿》格式见《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部令发布)第160页。
道岔、线路检查记录本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注:①轨距偏差不含去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值)不得超过1456mm.②轨向偏值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值,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④专用线按其他站线处理。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注:①轨距偏差不含去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值)不得超过1456mm.②轨向偏值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值,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④专用线按其他站线处理。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作业验收为0,经常保养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值,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④尖轨尖处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⑤专用线道岔按其他站线道岔办理。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作业验收为0,经常保养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值,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④尖轨尖处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⑤专用线道岔按其他站线道岔办理。
道岔检查记录簿站名______ 道岔编号_________ 型号_________道岔检查记录簿站名______ 道岔编号_________ 型号_________线路检查记录簿正线____km至__km 站线______股道曲线半径____m 超高____m 顺坡率____%线路检查记录簿正线____km至__km 站线______股道曲线半径____m 超高____m 顺坡率____%线路检查记录簿济南铁路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务段____________车间____________工区年月日线路检查记录簿济南铁路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务段____________车间____________工区年月日固定性道岔检查记录簿济南铁路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务段____________车间____________工区年月日固定性道岔检查记录簿济南铁路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务段____________车间____________工区年月日。
道岔检查

3、基本轨接头至尖轨中部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股,以后以内两股和辙叉心为基准股,基准股高为正,反之为负。
(三)、方向的检查
可在外直股全长范围以及内直股尖轨跟部至辙叉趾端范围内检查,当开通直股时,可延伸至尖轨中部放弦检查内直股方向。一般主查外直股,兼查内直股并延伸至道岔前后各50m范围。
(四)、高低的检查
与检查方向的范围相同。
(五)AT12号道岔检查记录簿可以使用普通的《道岔检查记录簿》
三、12号固定型提速道岔的检查
(一)、轨距检查位置及标准(见表三)
12号固定型提速道岔轨距检查位置及标准(表三)
顺号
检查部位
标准轨距
(mm)
检查位置
说明
1
尖轨前顺坡终点
1435
1号岔枕
基本轨接头处
2
7
连接部分前(曲)
1435
检查位置:曲基本轨接头
8
连接部分中(直)
1435
检查位置:连接部分中间接头处,直、曲
股均无接头时,内轨中间处
9
连接部分中(曲)
10
连接部分后(直)
1435
检查位置:内股配轨(与叉心连接)中间
处
11
连接部分后(曲)
12
叉心前(曲)
1435
检查位置:叉心前接头处
13
叉心中(曲)
道岔检查
几种道岔的静态检查
一、普通9号(含AT9号)、12号道岔的检查
(一)、轨距检查位置及标准(见表一)
普通9号(含AT9号)、12号道岔轨距检查位置及标准(表一)
顺
号
检查部位
轨距标准(mm)
各种铁路道岔检查详细教程(含菱形、复式交分)

(一)普通单开道岔检查方法一、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编号检查地点说明1 尖轨前顺坡终点S基2 尖轨尖端S尖3 尖轨中部S尖中4 尖轨跟端直股S跟直5 尖轨跟端曲股S跟曲导曲线起点处6 尖轨跟端后直股S直(前)距跟端1.5米7 导曲线前部S导曲(前)距导曲线起点3米8 导曲线中部S导曲(中)9 直股中部S直(中)10 直股后部S直(后)11 导曲线后部S导曲(后)距导曲线终点4米12 辙叉曲股前S叉曲(前)13 辙叉曲股中S叉曲(中)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14 辙叉曲股后S叉曲(后)15 辙叉直股后S叉直(后)16 辙叉直股中S叉直(中)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17 辙叉直股前S叉直(前)二、道岔上轨距加宽递减三、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标记设置示意图(二)菱形道岔检查方法菱形道岔的检查除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内容要求除外,还必须检查前后锐角辙叉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以及叉心中的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钝角辙叉前、后半部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和叉心中的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
编号检查地点说明1前锐角辙叉叉后端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2 叉心中3 叉前端4钝角辙叉前半部叉后端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5 前半部叉心中6 后半部叉心中7 后半部叉后端8后锐角辙叉叉前端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9 叉心中10 叉后端(三)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一、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
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范围划分:(见下图)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确定:(见下图)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反之,当基准股低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负“—”。
四、复式交分道岔轨距水平检查的顺序及地点序号检查地点测点实际轨距尺寸水平备注9号12号测点9 121 甲股前锐角辙叉跟S1 1435 1435 H1 02 甲股前锐角辙叉中S2143591-48143591-48××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五、复式交发分道岔开口、支距、动程、矢距、正矢等项目的检查位置: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向为导曲线后部。
道岔检查

道岔检查(手工)(2010-11-25 15:59:44)转载标签:杂谈创建学习型班组邯工质检学习材料项目评价标准扣分标准1 .作业准备(1)工具:道尺、L 型轨道卡尺、卷尺、弦线、直尺、石笔、料具不全少一件扣5 作红白油漆、毛笔、线路检查记录本(选用)。
分(2 )校对量具:对道尺、L 型轨道卡尺进行检查核对(道尺未校扣2 分,未检查业必须定期由计量部门进行检定,保持量具准确);弦线长度应扣5 分大于20 m,应有20 m 和10 m 中央点标记程(3)驻站联络员与工地防护员对讲机联络,工地设置移动停不规范扣5 分,未遵车手信号防护,防护设好后可进行检查。
作业中遵守本线、邻守一次扣10 分序线来车避车规定2 .检查道岔测方向、高低不准确(1)目测方向和高低:检查人跨站在距道岔直外股20~50 m一处扣2 分,记录不一侧线路钢轨上目测或弦测道岔方向,再用轨道卡尺或弦测测准确一处扣1 分量道岔轨向;俯身于钢轨上看轨头下颚纵向水平延长线上的凸凹,目测线路高低。
并在《线路检查记录本》上的“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的对应位置作好记录漏一项扣5 分(2 )在检查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查其他项目(轨枕、接头、钢轨伤损、联结零件、空吊板、浮离道钉、线路外观等)的病害情况,如有超限和其他危及行车安全的处所,填写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顺序、距离不均匀,(3)检查轨距和水平:在规定的检查点上按“先轨距,后水记录不正确一次扣1 平”的顺序逐点检查并记录在“轨距、水平、三角坑”栏内,分,伤损未标记、不随即用石笔或油漆写在相应的钢轨内侧轨底面上。
对伤损钢轨正确扣1 分应按《修规》标准,在相应的钢轨内侧轨底面上做好轻伤、轻伤有发展、重伤标记。
尖轨、可动心轨处检查时,不得将手脚伸入其中,尖轨转动时应将道尺及时拿出支距尺放置位置不正(4 )检查支距:轨距水平检查完后,随即用支距尺在规定检确,错、漏一处扣1 查点上逐点检查支距,填写在记录本右侧支距栏里分错、漏一处扣2 分(5)检查轮缘槽:用小直尺检查护轨平直部分、辙叉心轨轮缘槽宽度及尖轨动程和尖轨尖端密贴情况未按规定撤除扣5 分3 .撤除防护分线路检查完毕,人员、料具撤出限界以外后,撤除防护4 .分析将检查数据,对照《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标准进行分析,超过经常保养标准的在相应数据上打“√”,分析标准用错扣10 超过临时补修标准的在相应数据上打“×”。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一、准备工作1、预先填写“道岔检查记录薄”中的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和检查日期及检查人。
2、确认道尺、支距尺是否在计量部门鉴定的合格期内,如不在合格期内可向考评员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3、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的轨距尺寸是否偏差大于±1mm。
超过允许偏差时进行调整。
二、基本作业1、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进行作业。
2、在距道岔约30~50米处左右处,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
如发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
3、目视完轨向高低后,回到检查的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即道岔前接头处,正反道尺校正其水平是否误差大于±1mm,误差大于±1mm时,作调整)。
4、检查步骤: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
检查轨距时,大于1435mm为“+”,小于1435mm时为“-”号;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号。
(1)、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
在距基本轨前端部100mm范围内。
(2)第二处:尖轨尖端处。
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
(此处轨距加宽43、50—9 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10mm,即1445mm)。
(3)第三处:尖轨中。
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宽43、50—9 为9mm 即1444mm;43、50—12 为7mm即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夹道尺,影响工作,损坏道尺。
(4)尖轨跟曲股。
在导曲股轨端100mm范围内,不能在尖轨上。
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349mm,水平在导曲外股处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5)第五处:尖轨跟直股。
在尖轨跟曲股对应处。
(此处轨距加宽亦为4mm即1349mm,水平在直内股上亦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考虑。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是工务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多年以来,总认为其很简单,没有成册的必要。
今年上半年北京局春季技术比武,通过现场选手的表现,我才发现自己其实相当然的认为是错误的。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不是不需要培训,而是很有必要。
工务线路工班长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能系统的完成道岔的全面检查与评定,是科学评判道岔质量的关键。
编写本手册的出发点,就是让工班长通过这本手册,能按《修规》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规范检查道岔,并依据检查结果,给出正确的评判。
本手册总结归纳“三往返、八节点、全项目、流水检查法”,掌握这一方法,就能确保在25分钟之内,通过来回三次,将八大类全部项目检查完,道岔评定要求的全部项目。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是线路工技能考评和日常考核中的一项基本项目,同时也是工务工班长必须熟练掌握并应用的基本技能。
本节主要讲述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与评定,并通过实例讲解在检查与评定中,应重点关注的事项。
一、考核总时限正式检查时间为20分钟。
计时从正式操作开始,到操作完毕结束。
规定时间内提前不加分,超1分钟扣0.5分,总超时5分钟停止作业(根据道岔整体状态,在考核过程中,时间或增加或缩短,一般在20~40分钟间)。
二、考核评分关键项点1、考评人数:不少于3人。
2、评分点:(1)、几何尺寸的检查记录全面正确。
(2)、检查项目齐全、检查顺序井然有序。
3、评分规则与总分方法:(1)、各项配分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
(2)、考评员各自打分,取平均值为总分。
第一部分单开道岔检查的准备及要求一、准备工量器具序名称数量规格备注1轨距尺112支距尺133方尺134单开道岔记录本1或记录纸1、25石笔1超限标记1、26笔11、27钢卷尺15m1、28扭力扳手1接头39弦绳1大于10m2、310木折尺11、211直钢尺1150mm1、212塞尺11、213超高板1万能道尺时可不携带114扒镐1315检查锺13二、单开道岔检查评定技术要求(1)、道岔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等几何尺寸检查,以及岔枕状态、道床脏污情况,尖轨、基本轨伤损,零配件缺少失效,警冲标、标识及电务附属设备等病害的检查。
道岔铺设允许偏差检查记录表 (2-1)

曲尖轨与直基本轨间顶铁间隙
C
缝隙≤0.5
13
曲尖轨各牵引点前各一块台板
B
缝隙≤0.5
14
曲尖轨轨底与其余滑床台
C
缝隙≤1.0,不得
连续出现缝隙
15
转辙器部分最小轮缘槽65mm
A
≥0
16尖轨限位器两ຫໍສະໝຸດ 缝隙偏差B士0.5
17
直尖轨固定端支距
B
士1
18
曲尖轨固定端支距
B
士1
19
直尖轨跟端支距
B
土1
20
杭长铁路客专江西段
道岔铺设允许偏差检查记录表(2-1)
编号:
标段名称
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道岔型号
道岔位置
道岔产地
序号
检查项目
特性分类
允许偏差(mm)
检查情况
检查结论
1
道岔始端轨距
B
士1
2
尖轨尖端轨距
A
土1
3
直线尖轨轨头切削起点处轨距
A
土1
4
直尖轨篑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
A
缝隙≤0.2
5
直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处密贴
B
缝隙≤0.8
6
直尖轨工作边直线度
A
密贴段0.2,全长
1.5
7
直尖轨与曲基本轨间顶跌间隙
C
缝隙≤0.5
8
直尖轨各牵引点前后各一块滑床台板
B
缝隙≤0.5
9
直尖轨轨底与其余滑床台
C
缝隙≤1.0,不得
连续出现缝隙
10
曲尖轨篑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
A
7号道岔检查记录

线路名称
线别
站名
道岔编号
道岔型号
检查人
记录人
日期
检查
பைடு நூலகம்项目
转辙部分
导曲线部分
辙叉部分
前顺坡终点
尖轨尖端处
尖轨中
尖
轨
跟
端
直线
导曲线
叉
心
前
叉
心
中
叉
心
后
查
照
间
隔
护
背
距
离
直
曲
前
中
后
前
中
后
直
曲
直
曲
直
曲
直
曲
直
曲
轨距
轨距
误差
水平
误差
Х
Х
Х
Х
Х
Х
Х
支距
误差
支距1
支距2
支距3
支距4
支距5
支距6
支距7
支距8
终点横距
162
269
403
564
751
965
1156
1600
轮槽
误差
尖轨开口
尖轨动程
尖轨跟端轮缘槽
护轨平直段轮缘槽
辙叉平直段轮缘槽
直
曲
直
曲
直
曲
直
曲
直
曲
水平
高低
尖轨与基本轨离缝
尖轨与基本轨高差
尖轨与滑床板离缝
备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线路检查记录
轨号
位置
接头
小腰
大腰
小腰
其他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小腰
其他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线路检查记录
轨号
位置
接头
小腰
大腰
小腰
其他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线路检查记录
轨号
位置
接头
小腰
大腰
小腰
其他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线路检查记录
轨号
位置
接头
小腰
大腰
小腰
其他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线路检查记录
轨号
位置
接头
小腰
大腰
小腰
其他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线路检查记录
轨号
位置
接头
小腰
大腰
小腰
水平
线路检查记录
轨号
位置
接头
小腰
大腰
小腰
其他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Biblioteka 水平轨距水平轨距
水平
线路检查记录
轨号
位置
接头
小腰
大腰
小腰
其他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线路检查记录
轨号
位置
接头
小腰
大腰
小腰
其他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道岔检查检查记录
轨距
水平
高低
备注
1
岔前
2
尖轨尖端
3
尖轨中
直
曲
4
尖轨跟端
直
曲
5
前三
直
曲
6
导曲中
直
曲
7
后四
直
曲
8
岔心前
直
曲
9
查照间隔
直
曲
10
岔后
直
曲
11
岔心前
直
曲
线路检查记录
轨号
位置
接头
小腰
大腰
小腰
其他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轨距
水平
线路检查记录
轨号
位置
接头
小腰
大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