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勘误表

合集下载

教材勘误表

教材勘误表

勘误表1.P.13,倒第9行,将“左”字改这“右”字。

倒第10行,将“右”字改为“左”字,将“左字改为“右”字。

2.P.14,表1-1在Form1与Label1之间加横线。

3.P.15,第五行改为“Text2.Text=”””。

4.P.24,倒第14行,将“WindowsState”改为“WindowState”。

5.P.26,倒第10行,名尾加冒号。

6.P.36,倒第9行,句中一对全角双引号改成半角双引号。

7.P.41,将“图”字改为“表”字,在“所示”后加“,”。

8.P.43,第9行,将“WindowsState”改为“WindowState”。

9.P.55,倒第20行,改为“Area=3.14*Radius*Radius”10.P.56,倒第7行,将“-298.66”改为“-298.67”。

11.P.57,第1行,将(B)”女”后的小于号改成大于号。

12.P.68,倒第3行,除去语句中间的“Tab(40);”。

13.P.69,倒第13行,将句中的“10”改成“11”。

倒12行“全角字符”前加“为”字。

14.P.73,第4行,改成“Area=3.14*Radius_out*Radius_out-3.14* Radius_in* Radius_in”15.P.75,删除倒第11行至倒第16行。

16.P.76,第18行,第19行中的“;”改为半角的“;”。

17.P.78,倒第6行,答案改为“10+20=030.00”18.P.86,第19行,在“多个”和“变量”之间加“分离的”。

第27行删除“,同时Case X*Y>0也是错误的”。

19.P91,第4行,改成“If x+y>z And x+z>y And y+z>x Then”20.P.96,倒第10行。

改为“Sub Command2_Click()”21.P.100,第3行的句尾加冒号。

22.P.106,第12行的句尾加冒号。

2012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修订勘误表[1]

2012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修订勘误表[1]
母公司处置对子公司的投资,如果没有丧失对该子公司的控制权(即没有导致处置子公司),也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将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将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当冲减留存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估计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如果涉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并且有确凿证据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进行处理;否则,应当作为非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P332
倒数第2-3行
在这两行之间增加:“3.《财政部关于执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09年年报工作的通知》(2009年12月24日财政部发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P365
倒数第17—18行
在“(七)或有事项”上方增加下列内容:
其中,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应当按以下格式和内容披露:具体表格参见本勘误表第8页。
P392
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改为:“其他综合收益”。同时删除:“1.2.3.和4.”各行格式及内容。
P74
倒数第1行
在下面增加:
“4.《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2010年7月14日财政部发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七章
P95
顺数第5行
将“固定资产”改为:“投资性房地产”
第九章
P127
倒数第14行
在“(一)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上方增加下据的方法来计量公允价值,而且要尽可能使用相关的可观察输入值,尽量避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中级财务会计-中财勘误表(2016.3更新) -428

中级财务会计-中财勘误表(2016.3更新) -428

页码错误P4三、1.按照会计管理的范围分,主要可分为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两种P58例14P59例16 ,2014年度,甲企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000*1%P75知识链接,通常情况下,对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

P87例2P9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P98例16-17P100例19P101例20P110例6 ,(6)2014年度P119-120例16,(1)、(2)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P120例17 追加投资日,甲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p137例8-11,借:制造费用4000贷:累计折旧4000 P160例14 (3)借:主营业务成本P171例4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p225例12-14,分录(2)营业外支出 30000p226例12-15,分录(2)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P247课堂思考:资产P235例13-2 (1)借:应收账款-乙企业1700 P241(2)序号④P243例13-10 倒数第7行 第2年确认的合同收入=5000000*71.43%-1200000=2 645 500元P248 3.确定递延所得税 第2行使用税率下学期p210六、的(二)的公式,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P237例13-6:(2)第二笔分录成本没有结转P183例11-7 (1)借:银行存款 298200应付票据贴现 1800贷:应付票据 300 000(2)借:财务费用 1200贷:应付票据贴现 1200(3)减:应付票据贴现 600应付票据净额: 299400(4)借:应付票据 30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0借:财务费用 600贷:应付票据贴现 600P28716笔分录: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1000;贷记:资本公积 11000P28827笔分录:借:销售费用 11000;贷记:银行存款10000p174教材表10-1下的分录中借:应付账款错误p213(二) 2.按支付付息的方式分类错误正确找错达人三、1.按照会计管理的范围分,主要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种王佳2014改2015,2015改20162015年度,甲企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00000*1%姜敏不要五五摊销法,改为分次摊销法将所有2013年改为2014年改为其他综合收益将所有2016年改为2015年将2018年12月31日改为2017年12月31日将2017、2018、2019年改为2016、2017、2018年(建议再版时,该题目,尽量简单,把债券换成股票投资,可以考虑把教材例题和练习册上的习题调换)(6)2016年度改为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建议再版时修改题目,明确投资日期, 处置日放在7月1日,增加处置当年的利润)追加投资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改成借:制造费用20000贷:累计折旧20000徐晓莉借:其他业务成本王艺萍“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王璐分录(2)营业外支出 29700分录(2)营业外支出 ——债务重组损失改为损失借:应收账款-乙企业11700王璐、、徐晓莉、金琪序号③王璐第2年确认的合同收入=5 000 000*71.43%-926000= =2 645 500元王璐、杨姗姗、钱成杰应改为适用税率王璐改成 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徐晓莉增加:借:主营业务成本50000,贷:委托代销商品50000例11-7 (1)借:银行存款 295 500应付票据贴现 4 500(300 000*6%*3/12=4500)贷:应付票据 300 000(2)借:财务费用 3 000贷:应付票据贴现 3000(3)减:应付票据贴现 1500金琪、张欣南应付票据净额: 298500(4)借:应付票据 30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0借:财务费用 1500贷:应付票据贴现 150016笔分录: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0000;贷记: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 110000方袁楠27笔分录:借:销售费用 11000;贷记:库存现金10000范丽杰应改为 应收账款应该改为按支付利息的方式分类潘雨虹。

《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勘误表

《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勘误表

以下是《中级财务会计》(978-7-115-24748-3,人民邮电出版社,吴学斌主编)第一版内容的勘误,本书第二次印刷将全部改正。

第55页:第4小题第1行“可得到20元”改为“可得到每件20元”第57页-15行:本行末尾加“假设该企业增值税率为17%,折扣不考虑增值税。

”第57页-4行:本行末尾加“该票据不带有追索权。

”第57页-6行:“2005年”改为“2009年”第71页第12行:“2 893 600”改为“2 880 000”第71页第13行:“2 893 600”改为“2 880 000”第73页第20行至21行:“662 000(662 000-652 79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9210元”改为“662 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9210元(662 000-652 790)”。

第73页-5行:“[例4.20]”后加“承例[4.19],”第83页-9行:“65 550”改为“230 000”。

第97页-1行:“272 000”改为“218 000”。

第98页第2行:“72 000”改为“18 000”。

第98页表5.2:列表题中“溢价摊销”改为“折价摊销”;表中“④=上期④-③”改为“④=上期④+③”第98页表5.2下第3行:“摊销溢价”改为“摊销折价”。

第99页第8行:“21 000万元”中“万”字去掉。

第100页[例5.13]第1行:“100 00股”改为“100 000股”。

第138页[例6.13]下会计分录第1行:“制造费用”改为“管理费用”。

第146页-9行:“8 000 000”改为“800 000”。

第156页-8行:“3月15日至11月10日”改为“3月31日至11月1日”。

第156页-5行:“2007年11月10日”改为“2009年11月1日”。

第201页-2行:“15 000”为改为“1 500”。

第202页[例9.24]下最后四行会计分录:两处“25 000”改为“22 500”;两处“75 000”改为“72 500”。

中级会计实务勘误

中级会计实务勘误

中级会计实务勘误第一部分勘误报告一、书名:中级会计实务1. 第四章第一节的第一款,“吸收兼并会计处理”应改为“收购兼并会计处理”。

2. 第七章第三节第十款“非正常收入”应改为“非正常支出”。

3. 第八章第二节第二款,“内部控制”中的“账务检测及审计程序”应改为“财务检测及审计程序”。

二、书名:中级会计实务1. 第三章第二节“会计调节中的准则”中的第三款,“会计政策”应改为“会计原则”。

2. 第四章第二节“会计核算”中的第八款,“报表输出”应改为“报表审计”。

3. 第四章第四节的第十一款,“审计风险”应改为“管理风险”。

第二部分修订内容一、书名:中级会计实务1. 第四章第一节的第一款,将原书内容“吸收兼并会计处理”修订为“收购兼并会计处理”;2. 第七章第三节第十款将原书内容“非正常收入”修订为“非正常支出”;3. 第八章第二节第二款,将原书内容“账务检测及审计程序”修订为“财务检测及审计程序”。

二、书名:中级会计实务1. 第三章第二节“会计调节中的准则”中的第三款,将原书内容“会计政策”修订为“会计原则”;2. 第四章第二节“会计核算”中的第八款,将原书内容“报表输出”修订为“报表审计”;3. 第四章第四节的第十一款,将原书内容“审计风险”修订为“管理风险”。

第三部分勘误补充为正确理解书本内容,在上述勘误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说明书本内容,让学生们能够更易理解,够朙述本书所学的内容,编者增补了以下内容。

一、书名:中级会计实务1. 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九款,补充添加的一款:“控制措施”,该款强调了政府对企业的控制需要控制措施。

2. 第五章第三节增补第十六款,“经营现金流量表”,用以反映企业营运时所涉及的收入、支出、现金流量变动情况,以此可以得到企业的财务及经营状况。

3. 第八章增补第四节“会计信息系统”,介绍了一个企业有效运行所需的办公自动化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2011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教材勘误 会计实务

2011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教材勘误 会计实务

2011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新教材变化情况(1)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3/14
2011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新教材变化情况(2)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5/14
2011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新教材变化情况(3)
2011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新教材变化情况(4)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7/14
2011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新教材变化情况(5)附表1: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9/14
*尾数调整1 260 000+0-1 190 281=69 719(元)
**尾数调整1 250 000+59 000-1 190 281=118 719(元)***尾数调整 1 260 000-1 260 000-9 719=-9 719(元)
表9-4 单位:元
*尾数调整1 260 000+0-1 414 173.45=-154 173.45,
**尾数调整1 250 000+295 000-1 414 173.45=130 826.55,
***尾数调整 1 260 000-1 260 000-(-214 173.45)=214 173.45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11/14
附表2
附表3
表9-6 单位:元
*尾数调整1 260 000+0-1 190 281=69 719,
**尾数调整1 250 000+59 000-1 190 281=118 719,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13/14 ***尾数调整1 260 000-1 260 000-9 719=-9 719
附件4。

170398+《中级财务会计》勘误表(1)[2页]

170398+《中级财务会计》勘误表(1)[2页]
反映此时存货的实际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2 000元;20×2年末,“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经转回一部分后有贷方余额500元,反映此时存货的实际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500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始终应当反映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实际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数额。当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实际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表示…
如发行股票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如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借:银行存款2 45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2 450
原稿件明显错误。请更正。
74
倒数第2行
计划成本为60 000元,…
本月购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 000元,…
90
倒数第10行
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数额确认为…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数额确认为…
94
例3-69下面一段的第2行起
反映此时存货的实际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2 000元;20×2年末,“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经转回一部分后有贷方余额500元,反映此时存货的实际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500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始终应当反映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实际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数额。当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实际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表示…
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净残值为40 000元(800 000×5%),…
238
例7-52的会计分录中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261
例8-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会计分录中
贷: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贷:预计负债----债务担保
431
倒数第4行
如发行股票、债券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如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1151中级财务会计6版教材及配套习题与案例勘误表2018.11.13

1151中级财务会计6版教材及配套习题与案例勘误表2018.11.13
2×18年12月31日
479页附表4-2
2×17年12月31日
2×19年12月31日
479页附表4-2
2×18年12月31日
2×20年12月31日
479页倒数第10行
2×16年12月31日
2×18年12月31日
479页倒数第3行
2×17年12月31日
2×19年12月31日
480页第5行
2×18年12月31日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3730
借:银行存款404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存款3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3200
借:银行存款36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3600
479页附表4-2
2×16年1月1日
2×18年1月1日
479页附表4-2
2×16年12月31日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51
借:其他债权投资——C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151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51
133页第2-3行
摊销利息调整(各年收到债券利息的会计处理略)以及
摊销利息调整以及
158页第12行
2×15年12月31日
2×18年12月31日
158页第27行
298页倒数第1行
2×20年12月31日
2×19年12月31日
299页表10-6下第2行
2×14年1月1日
2×19年1月1日
299页表10-6下第4行
专门借款2×14年应付利息金额
专门借款2×19年应付利息金额
299页表10-6下第12行
一般借款2×14年应付利息金额
一般借款2×19年应付利息金额

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教材勘误及答疑

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教材勘误及答疑

11、教材第78页例3-9,在融资租赁资本成本的计算中,要不要考虑折旧抵税等问题?
答:在精确计算中,确实要考虑折旧抵税等问题,但由于融资租赁业务中涉及所得税的环节较多,计算较复杂,本教材对此作了简化处理,即在融资租赁资本成本计算中假设不考虑所得税。

12、教材第82页例3-14和第85页例3-18中有关DOL的计算,利用简化公式(第82页第4段)计算DOL时,基期指的是上一年,还是本年?
答:基期指的是上一年。

13、教材第83页倒数第5段第2行的“固定融资租赁费”是指租金,还是指未摊销融资费用?
答:一般指融资租赁合同中规定的固定租金。

14、教材第100页中倒数第3行进口从属费不包含进口增值税吗另外,在计算标准设备购置费用时,增值税可以抵扣吗?
答: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我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国际上通用的消费型增值税。

因此,进口从属费不包括进口增值
税。

计算标准设备购置费用增值税也不用考虑。

16、教材第114页第9行的税后净现金流量计算公式为什么要减利息?
答:因为税后净现金流量=税前净现金流量-所得税,而由息税前利润计算所得税时,自然要减去利息。

即:
所得税=(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税率
17、教材第137页(2)中的折现总费用比较法,折旧作为非付现费用,为何还要在题目中考虑折旧及折旧抵减所得税额?
答:本题方法是计算付现费用现值谁小,折旧不同会影响每期付现费用。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勘误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勘误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勘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勘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勘误中级经济法1、第46页倒数第7行乙为甲个人债务的债务人,应为乙为甲个人债务的债权人。

2、第51页倒数第6行丙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应为丙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

3、第103页[例4 5]中,b选项应为:甲公司于2000年5月30日向乙公司支付60万美元,2001年4月28日支付60万美元。

4、第94页第8行中2003 应为2004 。

5、第76页倒数第5行哪一项应为哪几项。

6、第92页倒数第3行报关公司登记机关应为报送公司登记机关。

中级会计实务1、第35页倒数第9行的234000元应为23400元;2、第36页的第2行234000应为23400;3、第36页第3、4行的分录应为:借:库存商品13000贷:主营业务成本130004、第47页第10行借:原材料也可以为借:库存商品。

5、第52页倒数第4行公式中的现金折扣去掉。

6、第132页第15行2002年1月1日应改为2001年12月31日。

7、第135页倒数第7行制造费用应改为营业费用。

8、第206页第11行的800万元应为600万元。

9、第323页倒数第12行2002年12月31日应为2003年12月31日。

10、第320页第13行把将未发生的或有支出作为结清债务当期的资本公积。

改为未支付的或有支出一般应转入资本公积。

但是,如果债务重组时,债务人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并计入重组当期营业外支出的,其后未支付的或有支出作为增加当期营业外收入(以原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债务重组损失金额为限),其余部分再转作资本公积。

11、第438页倒数第9行财务费用应为41500元。

初级会计实务第184页第1行中的20230应为20300,119340应为119410 初级经济法教材整体没有什么变化,主要是修改了一些错误。

已有05年初级经济法教材的考生可以继续使用05年初级经济法教材进行复习。

2010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勘误

2010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勘误

2010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勘误1、教材第17页例2-2的答案中,贷方的股本是否应改为实收资本?答:教材第17页例2-2的答案中,贷方的股本应改为实收资本。

2、期末存货计量中提到的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相关税费具体是指什么?答:相关税费具体是指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如可能发生的消费税等。

3、教材第19页第18行是“(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但在考试大纲中第11页第5行是“用于出售的材料”,哪一个是正确的?答:考试大纲第11页第5行“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包括了教材第19页“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中的第(1)和第(2)种情况,两者并不矛盾。

4、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而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时,材料存货是应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还是成本计量?答: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如果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材料存货也应按照成本计量;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如果产成品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但是材料的价格并未下降(材料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材料应以成本计量。

5、教材第27页例3-1在计算成本时,进项税额肯定是算在货款里一起支付的,不可能另外支付吧?答:教材第27页例3-1中,货款5000000元是指不含增值税的货款,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0元另外注明。

6、在固定资产那一章中关于高危行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为什么全部作为累计折旧呢?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4301 专项储备”科目。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07中级职称教材错误汇总

07中级职称教材错误汇总

教材错误汇总(转贴)《中级会计实务》(P42P58P157P159P160P206P213)第三章P42例3-4有误,正确的做法应是:(1)2007年1月1日确定购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增值税额、保险费、装卸费等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2 106 000 ×3.7908+7 000=7 990 424.8(元)借:在建工程7 990 424.8未确认融资费用2 546 575.2贷:长期应付款l0 530 000银行存款7 000(2)2007年度发生安装费用50 000元借:在建工程50 000贷:银行存款50 000(3)确定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信用期间的分摊额:表3-1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单位:元日期分期付款额确认的融资费用应付本金减少额应付本金余额(1)(2)=期初(4)×10%(3)=(1)-(2)期末(4)=期初(4)-(3)2007.1.17983424.802007.12.312106000798342.481307657.526675767.282008.12.312106000667576.731438423.275237344.012009.12.312106*********.40 1582265.603655078.412010.12.312106000365507.841740492.16 1914586.252011.12.312106000191413.75 1914586.250合计105300002546575.207983424.80(4)2007年1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结转工程成本、支付款项借:在建工程798 342.48 [(l0 530 000-2 546 575.2)×10%]贷:未确认融资费用798 342.48借:固定资产8 838 767.28 (7 990 424.8+50 000+798 342.48)贷:在建工程8 838 767.28借:长期应付款2 106 000贷:银行存款 2 106 000(5)2008年l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l0 530 000-2 106 000)-(2 546 575.2-798 342.48)]×10%= 667 576.73(元)借:财务费用667 576.73贷:未确认融资费用667 576.73借:长期应付款2 106 000贷:银行存款 2 106 000(6)2009年l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l0 530 000-2 106 000×2)-(2 546 575.2-798 342.48-667 576.73)]×10%= 523 734.40(元)借:财务费用523 734.40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23 734.40借:长期应付款2 106 000贷:银行存款 2 106 000(7)2010年l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l0 530 000-2 106 000×3)-(2 546 575.2-798 342.48-667 576.73-523 734.40)]×10%=365 507.84(元)借:财务费用365 507.84贷:未确认融资费用365 507.84借:长期应付款2 106 000贷:银行存款 2 106 000(7)2011年l2月31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支付款项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2 546 575.2-798 342.48-667 576.73-523 734.40-365 507.84=191 413.75(元)借:财务费用191 413.75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91 413.75借:长期应付款2 106 000贷:银行存款 2 106 000P58例3-12答案应:(1)答案没有问题(2)应是:营业厅的累计折旧金额=1800000×3%×8=432000(元)借:在建工程1368000累计折旧432000贷:固定资产1800000(3)应是:旧电梯的账面价值=200000-200000/1800000×432000=152000(元)(4)答案没有问题(5)分录应是:借:固定资产1567000贷:在建工程1567000第八章P157第6、7行中的第一个“出”应是“入”;倒数第1、2行中的第一个“出”改为“入”。

《中级财务会计》勘误表汇编

《中级财务会计》勘误表汇编

《中级财务会计》勘误表汇编《中级财务会计学习指导》勘误表2009年12月20日备注:各章练习勘误另附中级财务会计指导书各章练习题答案(2009年12月20日)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A 4.A 5.D 6.B 7.D 8.B二、多项选择题:1.BCD 2.BCD 3.BCD 4.ACD 5.CD 6.ACD 7.ABC 8.ABC三、判断题 2.4.6.7.(√) 1.3.5.8.9.10.(×)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A 2.A 3.C 4.A二、多选:1.AB 2.BC 3.ABC 4.AD三、判断题2.(√) 1.3.(×)四、业务题1.2004年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库存商品13000台(1)其中有合同定购的10000台:可变现净值=10000×(合同售价1.5—相关税费0.1)=14000(万元);账面成本10000×1.4=14000(万元)因账面成本=可变现净值,无跌价损失不计提跌价准备。

(2)其中无合同定购的3000台:可变现净值=3000×(市场售价1.4—相关税费0.1)=3900(万元);账面成本3000×1.4=4200(万元)因账面成本4200万元>可变现净值3900万元,差额300万元为跌价损失,应计提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000贷: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000(每台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 000 000÷3 000=1 000元)2.销售商品时的会计分录:(1)2005年3月6日销售有合同定购的10000台:借:银行存款 17550万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万应交税费——增(销)2550万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00万贷:库存商品 14000万(2)2005年4月6日销售无合同定购的100台:借:银行存款 140.4万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万应交税费——增(销)20.4万借:主营业务成本 130万存货跌价准备 10万(100台×1000元/台=100 000元)贷:库存商品 140万第三章习题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 200-950)-150=100(万元)。

《中级财务会计》勘误表汇编(doc 29页)

《中级财务会计》勘误表汇编(doc 29页)

《中级财务会计》勘误表汇编(doc29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中级财务会计》勘误表(2009年12月20)《中级财务会计学习指导》勘误表2009年12月20日备注:各章练习勘误另附中级财务会计指导书各章练习题答案(2009年12月20日)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A 4.A 5.D 6.B 7.D 8.B二、多项选择题:1.BCD 2.BCD 3.BCD 4.ACD 5.CD 6.ACD 7.ABC 8.ABC三、判断题2.4.6.7.(√) 1.3.5.8.9.10.(×)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A 2.A 3.C 4.A二、多选:1.AB 2.BC 3.ABC 4.AD三、判断题2.(√) 1.3.(×)四、业务题1.2004年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库存商品13000台(1)其中有合同定购的10000台:可变现净值=10000×(合同售价1.5—相关税费0.1)=14000(万元);账面成本10000×1.4=14000(万元)因账面成本=可变现净值,无跌价损失不计提跌价准备。

(2)其中无合同定购的3000台:可变现净值=3000×(市场售价1.4—相关税费0.1)=3900(万元);账面成本3000×1.4=4200(万元)因账面成本4200万元>可变现净值3900万元,差额300万元为跌价损失,应计提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000贷: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000(每台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 000 000÷3 000=1 000元)2.销售商品时的会计分录:(1)2005年3月6日销售有合同定购的10000台:借:银行存款 17550万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万应交税费——增(销)2550万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00万贷:库存商品 14000万(2)2005年4月6日销售无合同定购的100台:借:银行存款 140.4万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万应交税费——增(销)20.4万借:主营业务成本 130万存货跌价准备 10万(100台×1000元/台=100 000元)贷:库存商品 140万第三章习题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 200-950)-150=100(万元)。

264905 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版) 勘误20191121[2页]

264905 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版) 勘误20191121[2页]

勘误本书P70,【例5-3】中(3)2×16年12月31日,确认持有丙公司债券利息收入时:借:应收利息 1 000 000贷:投资收益943 396.23[25 000 000×4%/(1+6%)]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6 603.77(943 396.33×6%)应为(943 396.23×6%)本书P86,第21行:“下会计处理提示中暂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后应加上做会计分录为: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债券面值)——利息调整(借贷之差,或贷记。

利息调整的计算方法与债权投资相同)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分次付息时)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实际支付的金额)或: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债券面值)——利息调整(借贷之差,或贷记)——应计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到期一次付息时)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实际支付的金额)本书P149,【例7-4】中“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账户应为“资产处置损益——无形资产处置利得”账户,“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账户应为“资产处置损益——无形资产处置损失”账户。

)2.第五章自测题参考答案中四、业务处理题习题二2.编制会计分录:(1)购入债券时:借:债权(持有至到期改为债权,下同)投资——面值(成本改为面值,下同)900 000 ——利息调整75 000贷:银行存款975 000(2)每年末计算应计利息及投资收益时:2×14年末:借:债权(持有至到期改为债权)投资——应计利息72 000贷:债权(持有至到期改为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3 500投资收益58 5002×15-2×18年末的会计分录略。

(3)到期收回本息时:借:银行存款 1 260 000贷:债权(持有至到期改为债权)投资——面值(成本改为面值)900 000——应计利息360 000本书P163,倒数第14行“辞退福利”前应加上序号“(三)辞退福利”;本书P177,【例8-20】中“(2)大华公司收到投资时: ”应为“2)大华公司收到投资时:”。

图书内容勘误建议表

图书内容勘误建议表
7
倒8
萬元
萬元
請將本表傳真或郵寄至本會:傳真號碼:(02)
會址:台北市10053中正區忠孝東路2段100號305室
謝謝您對本書的仔細閱讀與建議!
讀者姓名:;聯絡電話或E-mail信箱:書
名:稅務會計實務題型題庫;版本:第2009年11月 版
頁 次
題 號
行次
字 數
前(倒)數
建議修正文字
原文字(錯誤)內容
(600,000)
(400,000)
更正
143
BIC06
18
倒12
BIC06—3(A)
BIC06—3(B)
更正
151
BNC03
30
9
BNC03—1(D)
BNC03—1(C)
更正
165
VFC02
10
1
(A)101,000
(A)96,000
168
VFC02
27
倒21
VFC02-2【D】
VFC02-2【A】
更正
168
VFC02
33
倒7
95,000
100,000
更正
169
VFC02--3
3
10
-95,000元=101,000元
-100,000元=96,000元
請將本表傳真或郵寄至本會:傳真號碼:(02)
會址:台北市10053中正區忠孝東路2段100號305室
謝謝您對本書的仔細閱讀與建議!
讀者姓名:;聯絡電話或E-mail信箱:
備 註
12
TE13
7
倒11
(A)乙甲丙
(A)乙丙甲
更正
14
TE33

XXXX年会计指南勘误

XXXX年会计指南勘误

XXXX年会计指南勘误2010年《中级会计实务·应试指南》勘误【按章节排序】【按页码排序】【按时间排序】1、位置:【第17章】【第304页】304页第1题第(5)事项【勘误日期:2009-11-1714:14:00】原题:① 题干中“2004年”②题干中“2006年”③310页左侧答案(5)中“2006年”更正:①2006年②2008年③2008年2、位置:【第11章】【第198页】198页左侧判断题【勘误日期:2009-11-3011:55:00】判断题答案最后增加下面内容:12.√3、位置:【第3章】【第34页】34页上面表格3中最后两笔分录【勘误日期:2009-12-7 13:39:00】原题:借:长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借:管理费用等(本期应确认的租金费用)贷:长期待摊费用(倒挤)银行存款等(期末支付的金额)更正: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借:管理费用等(本期应确认的租金费用)贷:预付账款(倒挤)银行存款等(期末支付的金额)4、位置:【第6章】【第109页】109页单选题第24题答案及解析【勘误日期:2009-12-1417:17:00】原题: 24.C【解析】处置50%投资后,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 400万元,其中包括成本1 750万元,原确认的损益调整200万元,原确认的其他权益变动450万元。

20×9年5月8日甲公司应分得的利润300(2 000×15%)万元超过乙公司账面可供分配利润中属于甲公司享有的部分200万元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会计处理为:借:应收股利 300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投资收益 100更正:24.A【解析】处置50%投资后,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 400万元,其中包括成本1 750万元,原确认的损益调整200万元,原确认的其他权益变动450万元。

20×9年5月8日甲公司应分得的利润300(2 000×15%)万元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勘误表第二章1.P35票据利息的会计处理其中:“企业应在到期前的各会计期末,对持有的带息商业汇票按权责发生制计提利息,借记“应收票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应为“企业应在到期前的各会计期末,对持有的带息商业汇票按权责发生制计提利息,借记“应收利息”,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2.P36 【例2-9】其中:“借:应收票据7 800贷:财务费用7 80020×3年3月1日票据到期,南方公司收回票款票据到期金额=234 000+234 000×10%×6/12=245 700借:银行存款245 700贷:应收票据241 800财务费用 3 90020×3年3月1日,如南方公司不能收回票款借:应收账款245 700贷:应收票据241 800财务费用 3 900 ”应为:“借:应收利息7 800贷:财务费用7 80020×3年3月1日票据到期,南方公司收回票款票据到期金额=234 000+234 000×10%×6/12=245 700借:银行存款245 700贷:应收票据234 000应收利息7 800财务费用 3 90020×3年3月1日,如南方公司不能收回票款借:应收账款234 000贷:应收票据234 0002013年应收的票据利息=234 000×10%×2/12=3 900借:应收利息 3 900贷:财务费用 3 900第三章1.P56 先进先出法“表3.2 存货明细表存货类别:存货编号:计量单位:件存货名称:甲材料货币单位:元”应为“表3.2 存货明细表存货类别:存货编号:计量单位:件存货名称:甲材料货币单位:元”。

2. P57 后进先出法其中:“表3.3 存货明细表存货类别:存货编号:计量单位:件存货名称:甲材料货币单位:元”应为“表3.3 存货明细表存货类别:存货编号:计量单位:件存货名称:甲材料货币单位:元”。

3.P57后进先出法其中:“后进先出法下使用实地盘存制,期末存货成本可以从最早进货的那一批次往后推算:期末存货成本=600×10+200×12=8 400(元)。

通过计算发现,二者结果并不相同,这是由于二者“后进”的含义并不一致。

后进先出法比较符合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但易于被管理层操纵存货的入库顺序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取消了该种方法。

”应为“后进先出法下使用实地盘存制,期末存货成本可以从最早进货的那一批次往后推算:期末存货成本=600×10+100×12+100×15=8 700(元)。

通过计算发现,二者结果并不相同,这是由于二者“后进”的含义并不一致。

后进先出法比较符合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但易于被管理层操纵存货的入库顺序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取消了该种方法。

”。

4.P63 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其中:“【例3-12】南方公司的股东以原材料向其投资,经投资各方协议约定的价值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则该企业会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83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000贷:股本100 000 ”应为“【例3-12】南方公司的股东以原材料向其投资,经投资各方协议约定的价值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则该企业会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85 47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 530贷:股本100 000 ”。

5.P68 发出原材料的核算其中:“(2)15日,购入A材料借:材料采购7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 750贷:银行存款87 750”应为“(2)15日,购入A材料借:材料采购7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 750贷:应付票据87 750 ”。

6.P83 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其中:“(1)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或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还应按不能抵扣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2)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或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例3-32】南方公司按照实际成本法对存货计价,在20×2年12月31日的存货清查中发现M材料盘亏200件,单位成本为60元。

经查明原因如下:由于计量收发差错造成的损失1 000元;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4 000元,其中仓库保管人的责任损失2 000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7 000元,经与保险公司交涉后,由保险公司理赔4 000元。

会计处理如下:”应为“(1)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或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还应按不能抵扣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2)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或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例3-32】南方公司按照实际成本法对存货计价,在20×2年12月31日的存货清查中发现M材料盘亏200件,单位成本为60元。

经查明原因如下:由于计量收发差错造成的损失1 000元;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4 000元,其中仓库保管人的责任损失2 000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7 000元,经与保险公司交涉后,由保险公司理赔4 000元。

会计处理如下:”。

第四章固定资产1.P87 4.“工程物资”科目其中:““工程物资”科目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价值,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等。

该科目的借方反映取得上述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反映领用上述物资的成本,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为工程购入但尚未领用的各种物资成本。

本科目应当按照“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工器具”设置明细账。

”应为““工程物资”科目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价值,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等。

该科目的借方反映取得上述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反映领用上述物资的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为工程购入但尚未领用的各种物资成本。

本科目应当按照“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工器具”设置明细账。

”。

2. 1.P87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其中:“【例4-1】南方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4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8万元,发生运输费0.5万元,款项通过银行全部付清。

设备的入账价值=400 000+0.5*7%=400 35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8 000+0.5*93%=72 650(元)借:固定资产400 3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2 650贷:银行存款473 000”应为“【例4-1】南方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4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8万元,发生运输费0.5万元,款项通过银行全部付清。

设备的入账价值=400 000+5000*93%=404 65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8 000+5000*7%=68 350(元)借:固定资产404 6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2 650贷:银行存款473 000 ”。

3.P88外购固定资产其中:“3.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期限”应为“3. 企业超过正常信用期限购买固定资产”。

3.P97年数总和法其中:“表4.3 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单位:元”应为“表4.3 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单位:元”。

第五章无形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1.P111内部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其中:“(1)5月份研究阶段发生差旅费等费用: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00 000——资本化支出500 000贷:银行存款400 000原材料300 000应付职工薪酬100 000”应为“(1)7月份研究阶段发生差旅费等费用: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00 000——资本化支出500 000贷:银行存款400 000原材料300 000应付职工薪酬100 000”。

2.P113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中:“(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摊销”应为“(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

”3.P120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其中:“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即以历史成本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计价基础。

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按期(月)计提折旧或摊销。

折旧或摊销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取得的租金收入,借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应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即以历史成本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计价基础。

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按期(月)计提折旧或摊销。

折旧或摊销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取得的租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

”。

4.P125例5.28其中:“【例5.28.】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一栋自用写字楼及另一栋开发的写字楼改变用途对外出租,转换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自用写字楼的账面原值为8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300万元,已提取的减值准备为100万元。

转换日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450万元。

开发的写字楼成本为1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

自用写字楼的转换处理: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写字楼) 4 500 000累计折旧 3 000 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 000 000贷:固定资产——厂房8 00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 000”应为“【例5.28.】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一栋自用写字楼及另一栋开发的写字楼改变用途对外出租,转换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自用写字楼的账面原值为8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300万元,已提取的减值准备为100万元。

转换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450万元。

开发的写字楼成本为1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

自用写字楼的转换处理: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写字楼) 4 500 000累计折旧 3 000 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 000 000贷:固定资产——写字楼8 00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0 0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