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系统全面的基础建设,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我院课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特制订本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和评审学院各项课程建设的质量达标工作。

一、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1.本评审指标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订而成。

2.院级课程建设要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以教材、教学文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为内容进行,力求达到“七个一”的标准要求。

即:一个符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目标的课程体系;一个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课程教学大纲;一套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一套灵活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科学适用的考核形式;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一系列满足实践教学需求,体现应用为目的的硬件设施条件、实训项目。

3.院级精品课程是指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

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系统性、适用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评审两部分,分别用百分制记分。

总分为综合评审得分折算70%与特色评审得分折算30%后之和。

本评价指标体系涵盖院级精品课程和院级课程标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按A等级指标进行评审,院级课程建设按B等级指标进行评审。

5.评审为合格、不合格两类,不合格的项目给予院内黄牌警告,一般可给予1年时间的整改期,整改期内院里不再拨给建设经费,所需经费由系二级管理经费中列支,并重新进行评审。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牡丹江医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1.课程建设1-1 课程建设总体规划*1-2 措施与保障 *2.教学队伍2-1 主讲教师*2-2 教学梯队2-3 队伍建设2-4 教师风范.教学内容3-1 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33-2 课程改革 *3-3 课程内容 *3-4 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条件4-1 教材建设与选用*44-2 实践教学条件4-3 网络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与手段5-1 教学方法55-2 教学手段 *5-3 考试改革.教学效果6-1 同行评价*66-2 学生评价* 7. 课程特色1二、课程评估指标内涵与评估等级标准一级二级指标指标观测点标准A C说明1-11.课程建设院(系)总体规划 *课程1-2建措施与保障 * 设思路、规划经费投入制定了科学的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定位准确,思路明确,并有具体的实施计划。

有与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相配套的措施,有经费投入,执行情况好,成效显著。

课程负责人为副教授以上,担任主讲教有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思路较为明确,有实施计划。

有措施,执行情况较好。

担任主讲教师的副教授、教授总体规划包括全面建设规划,校级精品课程、合格课程建设规划(含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建设规划)。

1.结构指教师的规模、年龄、2.2-1主讲教师 *2-2职称、学术与教学水平队伍结构师的副教授、教授≥60%,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显著,有市级以上科研和教改项目,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授课有特色。

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校际交流活跃;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和科研立项的人占该课程教师人数 50%以上,课程组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普遍反映水平高,教≥40%,学术水平较高,有校级以上科研和教改项目,教学水平较高,授课有一定特色。

结构合理,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和科研立项的人数占该课程教师人学历、学位、职称、学缘及知识结构情况。

2.发展趋势良好指有学科带头人,形成学术梯队。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部学科评估是指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与监控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估工作而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主要涉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管理四个方面,下面将对这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育教学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课程建设指标:包括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完整性、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结构合理性等方面。

2.教学团队建设指标:包括教师队伍构成、专业背景、学历学位、教学能力等方面。

3.教学资源指标:包括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室条件、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

4.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包括教学效果、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满意度等方面。

二、科学研究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水平指标: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影响力等方面。

2.科研团队建设指标:包括团队规模、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等方面。

3.科研经费指标:包括科研经费的充足性、使用情况等方面。

4.科研机构建设指标:包括实验室设施、科研平台等方面。

三、社会服务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实训指标:包括实习实训基地的数量、质量、合作机构等方面。

2.实践教育指标:包括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

3.社会服务活动指标:包括与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合作项目数量、质量等方面。

4.社会影响力指标:包括学科的社会认可度、学科成果的应用等方面。

四、管理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管理指标:包括学科建设领导机构、人员与资源配置等方面。

2.质量管理指标:包括教师及学生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与监控等方面。

3.资金管理指标: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等方面。

4.信息化管理指标:包括学科建设信息化水平、数据管理等方面。

以上是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指标体系的制定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河南省高等学校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表

河南省高等学校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表

河南省高等学校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表一)
河南省高等学校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表二)
评估等级说明:
评估结果用等级状态表达式表示,即V=aA+bB+Cc+Dd,其中A、B、C、D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a为A级状态分值和,b为B级状态分值和,c为C级状态分值和,d为D级状态分值和,a+b+c+d=100。

通过状态分值确定评价等级。

优秀的标准是:a≥80,d<10;
合格的标准是:a+b+c≥80。

[注1]在评估标准中,只给出A级和C级标准,介于A级、C级之间即为B级,低于C级标准即为D级。

[注2]论文篇数折算方法如下:一篇论文,公开发行刊物为1篇,核心期刊或报刊转载为2篇。

[注3]课堂教学质量评估80分以上为良好。

校系领导对教务处工作满意程度的调查,可按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种程度设计调查表。

教师、学生评价可按同样方法操作。

[注4]在校生对课程建设质量满意程度的调查,可按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种程度设计调查表。

[注5]抽测由评价组组织命题、阅卷。

[注6]设置特色项目旨在鼓励和促进评估对象在工作中创造特色,多出经验,提高质量。

特色项目应为:本指标体系未包含,或已包含但优秀特别明显,在校、省、国家获奖、推广,或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特色项目由评估对象申报,专家审定。

在评估工作中,其状态分值为校级1—2A,省级3—4A,国家级5—6A;特色项目数不受限制,分值可以累加。

特色项目分值不计入总分值,供确定等级时参考。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课程建设评估总表
评估时间:年月日专家组长签字:。

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评价标准评价等级(K i)A级C级A B C D1.0 0.8 0.6 0.41. 教学队伍(20分)*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8分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责任心强,教学能力符合教学要求,教学经验丰富。

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4分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教授、副教授≥50%,35岁(含)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70%。

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教授、副教授≥30%,35岁(含)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50%。

1.3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8分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

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3项。

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2项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受过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近五年获校级以上教学奖≥2项。

2. 教学内容(25分)*2.1课程内容10分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应用性强,把应用性知识和技术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突出基础性与应用性。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

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前设课程与后续课程安排合理,教学内容衔接自然。

2.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7分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组织,教书育人效果明显。

2.3实践教学8分设计出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成效。

实践环节安排合理,学生动手能力增强,达到与理论课程教学相互促进的效果。

3. 教学条件(15分)*3.1教材及相关资料5分自编有反映本校特色的教材,建立完善的动态性、立体化教材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指导书完备。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概述随着各个行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为了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各企业和组织必须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的课程建设,而课程建设评估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就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和。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多个评估指标的综合性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建设评估的关键基础,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能够指导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评估结果。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程建设评估的重点,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部分。

教学过程应该包含教师教学的方法、课程内容、学生反馈等多方面内容,能够全面反映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3. 教师能力教师能力是课程建设评估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学经验、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等多个方面。

4. 学生学习成果学生学习成果是课程建设评估的最终目的,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果等多个方面来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包括:1. 明确评估目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评估方法,以便筛选出合适的评估指标,并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统一标准和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并要求评估人员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骤,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3. 重视反馈和改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在评估结果反馈和改进方面进行重视,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改进评估指标和方法。

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包括:1. 考虑课程特点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需要考虑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便更加客观地评估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2. 改进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需要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并不断改进课程建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湖南科技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情况表

湖南科技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情况表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项目序号主要观测点评估标准(K i)评估方式满分值(M i)评价结果(A、B、C、D)A(1.0)C(0.6)教学队伍20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5分)1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教师风范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课程负责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主讲(指导)教师具有相应中级及以上职称。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能为人师表、从严执教,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

调查相关教师、学生,查看有关信息资料。

5第1 页分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6分)2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知识结构合理,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所占比例≥60%;老、中、青教师呈合理的梯队;根据课程需要合理配备辅导教师与教辅人员。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能够团结协作;学历结构基本合理,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所占比例≥40%;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能基本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

查看教学人员配置情况及人员信息资料。

4 3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明显的实际效果。

有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具体措施,实际效果不明显。

查看培训计划与实施效果。

2第2 页1-3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4教研教改活动能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近三年课程组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或校级重点教改立项数≥1项。

能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近三年课程组获得校级及以上教改立项数≥1项。

查看实物、活动记录、总结等。

4第3 页(9分)5教改成果与教学成果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成果显著。

近三年课程组完成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或校级重点项目≥1项;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或校级一等奖)、教学表彰≥1项;或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1篇/5人。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近三年课程组完成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项;或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或教学表彰≥1项;或公开发表教改教研论文≥1篇/5人。

混合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

混合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

混合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1.混合课程设计。

根据混合教学设计单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

1)课程整体设计。

包括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及混合教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学习单元的划分。

2)课程单元设计。

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学习评价等设计。

2.混合课程在线部分建设。

发布课程基本信息、,以“学习单元”组织“章节内容”,建设在线教学资源,设计在线教学活动。

1)课程信息。

包括课程维护、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以及课程说明和单元导学信息。

2)教学单元。

按照课程的章节内容划分学习单元及子单元,设计每个单元的导学信息,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

3)教学资源。

基于每个单元设计教学资源,文件格式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PPT课件等。

4)教学活动。

基于每个单元设计教学活动,包括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教学笔记、个人资源、试题试卷库、课程作业与在线测试的布置与批改、教学播课及随堂建议。

3.混合教学实施(在线部分)。

教师完成在线资源建设与在线活动设计后关键在于推动混合教学实施。

对于混合教学实施的评估分为在线部分和课堂部分。

混合教学实施(在线部分)主要评估教师的在线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包括教师线上发布课程通知、在线教学活动的组织、对学生的在线提问进行解答、批改课程作业,学生线上学习时间、完成作业及测试情况、答疑讨论区的发帖回帖情况等。

4.混合教学实施(课堂部分)教师需要将在线教学与面授教学有机结合,设计课前、课中、课后混合式的教学安排,把握线上线下课时分配。

教学督导通过课堂观察,对混合教学的线下部分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线上下线下是否有机结合、线下部分是否发挥优势等。

5.学生混合教学效果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自我评估混合课程的网络学习部分、课堂学习部分的学习效果,并对混合教学的有效性和满意度进行评价。

混合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混合课程验收表如表2所示。

盐城师范学院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

盐城师范学院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
0.5
选用优秀教材。使用效果好。
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培养目标要求的教材,或采用自编教材,使用效果较好。
优秀教材是指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十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对自编教材,要提供两位(至少有一位是校外同行专家的)评定意见及校外使用者的反映意见。
3.1.2
教学参考资料及教学文件
教学有一定启发性,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教学手段*
4.2.1
多媒体教学条件
1.0
有使用多功能、多媒体等教育技术的教学资料(课件、录音、录像等)。能配合教学需要,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达到20%以上。
有相应的教学媒体,以及多媒体等教育技术的教学资料(课件、录音、录像等)。
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青年教师(≤35周岁)中,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60%。
结构合理,青年教师(≤35周岁)中,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达40%-50%。
结构指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学缘等情况。
1.2.2
师资培养情况
0.4
有符合课程建设规划、目标明确的师资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有中青年教师培养的规划和具体措施,执行情况较好。
1.3
教师风范
1.4.1
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1.0
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为人师表,从严执教,教书育人;遵守教学纪律,无教学事故;团结协作好。
教师履行岗位职责,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无严重教学事故;
团结协作较好。
2.教学内容
2.1
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
2.1.1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与评价指标

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与评价指标

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与评价指标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与评价指标一、引言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其要求和评价指标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相结合的角度,全面评估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与评价指标,并探讨相关主题内容。

二、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1. 专业特色鲜明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中,首要考虑的是课程的专业特色。

课程应该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突出专业特点,体现学科的创新性和前沿性,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2. 教学理念先进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入是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要求。

课程应该体现出先进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3. 教学资源丰富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等,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的教学资源应该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4. 教学团队优秀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教学团队具备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国际化的教学视野。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学术探索和实践活动。

三、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评价指标1. 教学效果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中,教学效果是关键指标之一。

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术成就、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情况。

2. 学生满意度学生满意度是评价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指标。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反映了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对于改进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教学成果教学成果是评价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包括课程的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和教学成果等方面的评估。

教学成果直接反映了课程建设的实际效果和质量,是评价课程建设的关键指标之一。

四、总结与展望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和评价指标是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及内涵

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及内涵
5分
学生
评价
学生评价意见
学生评价材料真实可靠,结果优良,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好,学习兴趣高,收获大。
5分
综合
效益
综合
效益
课程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有力地支持了学生科研、学科竞赛、考研等工作,对专业、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分
课程
特色
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与众不同之处。
建立了课程网站,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并经常更新;网站运行良好,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5分
教学
管理
课程管理制度
课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切合实际,执行良好,保障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分
教学效果
15

同行
评价
校内外专家评价和声誉
证明材料真实可信,评价优秀;有良好声誉。
2分
成绩
考核
考核方法合理,考试试题科学,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核,并对考试结果进行认真、客观分析。
5分
教研
教改
教学研究和改革
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能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并取得实际效果(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发表了高质量的教研教改论文)。
10分
课程网页与网络教学
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及内涵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mi权重ki1008060402课程建设总体设计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与思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将课程性质和学校系院学科专业实际相结合制订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及内涵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评估标准

优质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及申报书

优质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及申报书

附件2A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优质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指标 二级指标指标 主要观测点 分值 评 估估 标标 准准得 分 A (1.01.0))C (0.60.6))教学队伍队伍 1414分分 *1-1课程负责人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4分 课程负责人师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授该课程两轮以上,发表过关于该课程的教改论文,出版了相关教材,主持课程建设的能力强。

程建设的能力强。

课程负责人能为人师表、从严执教,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能力主持课程建设。

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与人员配置 4分 全体任课教师师德好、全体任课教师师德好、责任感强、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3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7070%%(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青年教师中硕士及以上比例达到上比例达到353535%。

%。

%。

全体任课教师能够团结协作;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基本合理,高级职称比例达到理,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0202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5050%(专%(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青年教师中硕士及以上比例达到1515%。

%。

%。

1-3教学研究与改革教研教改活动活动3分 能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近三年课程组获得省部级以上教改立项数≥1项。

项。

能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近三年课程组获得校区级以上教改立项数≥改立项数≥11项。

项。

教改成果和教学成果3分 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成效显著,近三年课程组完成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上教改项目≥11项,或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或发表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人均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人均11篇以上。

上。

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近三年课程组完成校区级以上教改项目≥级以上教改项目≥11项,或受过校区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或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人均文人均0.50.50.5篇以上。

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 1 -
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一、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课程评估包括以下基本要点: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与考核手段;
3.课程教学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4.教材的选用与编写;
5.教师队伍。

二、课程评估计分方法及标准 课程评估计分公式为1
i i
i M m k ==
∑ ,满分100。

其中i m 为第i 项指标的评分系数,其取值为(1.0,0.0)i m ∈, 1.0i m = 时说明该项得满分;i k 为该指标的分值,其值指定。

课程评估结论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标准如下: 优秀:85M ≥ ,且所有的0.4i m > ,不存在mi ≤0.2的情况;
良好:70≤M<85,且mi=0.4的个数不超过3个,mi ≤0.3的不超过1个; 合格:60≤M<70; 不合格:M<60
- 2 -
- 3 -
- 4 -
- 5 -
- 6 -。

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一、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课程评估包括以下基本要点: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与考核手段;3.课程教学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4.教材的选用与编写;5.教师队伍。

二、课程评估计分方法及标准
课程评估计分公式为M mK ,满分100。

其中m i为第i项指标的评分系数,其取值为m i - (1.0, 0.0) ,m i =1.0时说明该项得满分;k i为该指标的分值,其值指定。

课程评估结论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标准如下:
优秀:M 一85,且所有的m i 0.4 ,不存在mi < 0.2的情况;
良好:70W M<85,且mi=0.4的个数不超过3个,mi < 0.3的不超过1个;
合格:60< M<70;
不合格:M<60
三、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牡丹江医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1.课程建设 1-1 课程建设总体规划* 1-2 措施与保障* 2.教学队伍 2-1 主讲教师* 2-2 教学梯队 2-3 队伍建设 2-4 教师风范
3.教学内容 3-1 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 3-2 课程改革* 3-3 课程内容* 3-4 实践教学环节 4.教学条件 4-1 教材建设与选用* 4-2 实践教学条件 4-3 网络教学环境 5.教学方法与手段 5-1 教学方法 5-2 教学手段* 5-3 考试改革 6.教学效果 6-1 同行评价* 6-2 学生评价* 7. 课程特色
二、课程评估指标内涵与评估等级标准
2欢迎下载。

3欢迎下载。

4欢迎下载。

5欢迎下载。

6欢迎下载
一、总则
㈠课程是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

课程评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课程评估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贯彻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方针。

㈡本课程评估的指标分为两级,一级指标包括以下6项:(1)课程建设;(2)教师队伍;(3)教学内容;(4)教材;(5)教学方法
与手段;(6)教学效果。

二级指标有18项,其中核心指标为10项(带*号)。

㈢本指标的评估分为4个等级: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

本指标体系只给出A、C两级标准,介于A、C之间为B级,达不到C级为D级。

对二级指标评判,有2个观测点的必须2个达到A方可评为A;3个观测点的必须2A、1B方可评为A。

4个观测点的必须3A、1B方可评为A。

㈣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为校级优质课程的必要条件:
1、18项二级指标中,D级为零,并有特色项目;
2、18项二级指标中,A≥13项;
3、10项二级核心指标,A级≥8项。

㈤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为校级合格课程的必要条件:
1、18项二级指标中,D级≤1项;
2、18项二级指标中,A+B≥10项;
㈥本评估方案中的有关数据,除特殊说明外,一般填报、统计最近3年的数据
7欢迎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