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挑战与机遇:个人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挑战与机遇:个人工作总结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挑战与机遇:个人工作总结2023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培训也在加速转型。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和融合是带给我们教育培训者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承担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任务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走出了一条符合个人工作实践的发展之路。
一、挑战:互联网化背景下教与学的变革互联网化背景下教与学的变革是信息技术教育培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学习方式的革新成为了当下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线教育、移动学习等新模式对传统教育培训模式的冲击越来越大,过去单一的面对面授课已不足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在这一新形势下,我意识到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移动终端、社交媒体、在线课程、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可随时随地实现自主学习。
采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二、机遇: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前瞻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广泛性和前瞻性的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培训行业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信息技术的前瞻性也越发凸显。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培训提供了诸多机遇。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并处理海量的教学资料,实现全程电子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
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运用,可以更深入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实现个性化定制教育服务。
信息技术的前瞻性也为教育培训带来了更多机遇。
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为教育培训带来了新的可能。
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正在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在持续演化。
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到来,它必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教育培训也不会例外。
面对历史机遇的出现,我深入学习各种新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流程,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快速发展。
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更是备受关注和探讨。
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模式得以重塑和创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高效的学习体验。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1. 教育现状的分析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育界普遍认为,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
2. 教学改革的意义教学改革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1.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者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提升教学效果。
2. 教育信息化的新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三、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1. 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整合了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线上教学的新模式。
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2. 个性化学习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这种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开放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空间得到拓展,开放式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技术。
学生可以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是教育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创新。
这种模式将教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我个人认为,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而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出现将为教育领域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型的教与学模式,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题 ,同时 我们 也有 涉 及幼 儿 的课题 。我 们 现在在
教育信息化是 国民经济和 社会信息化的重 做 高教地 区云计 算 的调查 研究 ,高校 云计 算领 域 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形成全 在南京、浙江、上海 、北京、广州等地 的发展还 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我 是 非常快 的 。调 查过 程 中 ,有老 师提 到我 们 的基 国的教育信息化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 ,经过多 础 教 育 云计 算 发 展 得 也 非 常 快 ,但 是 我 们 要 强 年的努力 已经取得 了显著成就 。根据社会和经济 调 ,基础 教育 一 定要 实现 落地 ,不 要 只局 限于 云
对 中国教 育 的改革 与 发展 起到 积极 的推 动 作用 。 们 也 希 望像 苹 果 公 司 这 样 的 大 公 司 能够 为 我们 杜 占元 副 部 长在 4 月份 的 教育 信 息 化 会议 上 也 讲 提供 一 些公 共的 、私 有 云的 服务 ,让学 校 可 以应
道 ,教育信息化是处在开拓期的一项工作 ,没有 用 ,从而产生一些实际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让
学方式变革的高峰研讨会。重点在于将教育 、科 专 委 会 于2 0 0 9 年3 月 份 正式 成 立 ,汇 集 了 一批 经
技 以及 信 息技 术相 融合 ,落实 服务 。经 历 了教 育 过严格筛选的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家,以及走在 信 息 化 的全部 历程 ,今天 ,我 们说 教育 信 息化 的 教 育信 息化 建 设前 面 的教育 机 构 。 目前 重 点在做 春 天来 了 。中心 各个 主抓 信 息化 工作 的部 门共 同 个好 的平 台 ,这 就需 要企 业 给予更 多 的支 持 。
育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机构和群众性学术团体 ,是
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模式浅析
总而言之, 学科情感培养要讲究自 然而巧妙的引导, 要使 情感培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 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让 ,
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说教的、 生硬的教育, 只是在学习和利用 网络的过程中, 拓展了自己的视野, 开阔了自己的胸怀而已。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特长, 加强自 身的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有 机地进行情感培养, 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每一个教师的 使命。
题— 分组研究— 确定选题— 自主学 习— 发布学 习
的指导者, 绝不是主宰者, 学生已从过去被动的信息接受器
变为主动的信息处理者,他们不再是仅从单一信息源— 教师那里获得信息,而是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与学习内容
相关的信息。可以这样说, 信息社会中的学习能力是生存、
求知 、 做人 、 沟通 、 完善与发展 自我的必备素质 , 学习将成为
13 2
育只是政治或文史类学科的任务。 其实不然, 信息技术课也 能渗透立志教育。其一, 可结合计算机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的 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知道我国 计算机技术还很薄弱(用的
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 芯片是美国的、 许多软件都是英文
版的), 让学生看到差距, 产生危机感;其二, 向学生介绍我国 和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实况, 提供我国购 买软件的(尤其是付给微软的)信息;其三 通过学习使用国
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人,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已成为目 前 教育技术发展领域中最重要 、 最活跃的组成部分。CAI系统 具有高度的集成性、 控制性、 交互性和时效性, 能全方位、 多 角度地描述教学主体对象, 化繁杂为简单, 化抽象为具体, 化 呆板为生动, 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疏通思维障碍, 促进教学信息量的有效流通, 创设一个加速完成教学任务的 环境, 对优化教学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其意义深远。 根据学 生的特点, 借助CAI课件系统, 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可精心 设计出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法, 如播放教学、 情境教学 、 模拟 示动、 技能训练、 自学辅导、 网络交互等 ,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 选择、 优化组合 、 综合运用 , 可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 以 实现因材施教 , 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利用CAI系统的诊断 评价、 反馈强化的功能, 可建立计算机题库, 促进学校“ 无纸 化” 考试工作的开展 , 有效地进行课堂练习和测验考试 , 及时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 和认知水平, 以合理调整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普及,加快了学校信息 化的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建设步伐 , 结合实际, 不断探索在多 媒体教学环境下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新模式, 是新信息技 术环境下信息教育的宗旨。 以校园网络为核心 、 各类专业计 算机虚拟实验室的投人建设,也为各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应 用奠定了基础 , 为教学从“ 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 向“ 心” 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积极探讨适合学校实际、 充分利用信息工具和数字化、 网络化信息资源进行教学, 进 一步优化理论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 确实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同时,给学 生也带来了不少全新的学习模式 , 其中, 网络学习是最富时 代意义的学习方式。从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可看到网络学 习的众多意义, 网络学习是一种典型的自主性学习, 是构建 学习化社会的主要手段 , 它将成为终身学习的主要形式 , 在 信息时代若不善于终身学习则意味着丧失发展的前景。网 络学习是一种典型的自 主性学习, 所谓 自 主性就是要做学 习的主人 , 自己主宰 自己的意志 、 情绪 , 主宰 自己的学习 目 标、 内容, 自己的选择能力, 主宰 主宰自己的学习环境、 合作 伙伴, 它是锻炼个人意志和自主能力的最佳手段或场所。 网 络学习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形式,学习不再限于某种 特定的形式, 它将创造一种崭新的、 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 , 是融个体化和合作化于一体的学习, 个性化的学习, 它将使 学生的学习兴趣 、 优势天赋和创造能力得到极大的发挥 , 同 时, 在虚拟的合作中, 互帮互助, 能者为师, 既是知识和信息 的求知者
学校教育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学校教育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学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听课,缺乏互动和交流。
而现在,教学方式已经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研究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研究。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教学工具,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视听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知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
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研究和教学。
在我校,我们也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
我们提倡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
同时,我们也积极推行信息化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我们也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相信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研究方式则是指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认知、行为、情感和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行为方式是研究方式的载体,而认知和情感表达了研究方式的实质内涵。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研究方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研究方式,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研究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基础。
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研究方式忽视了发现和探究的价值,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因此不能获得好的研究效果。
相反,自主探究和合作研究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激发研究动机,从而取得较好的研究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此你什么看法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此你什么看法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知识得以迅速传播、积累、分析、组合和存储、再现,从而给人们以更多的手段来利用、获取并再次开发知识,因而知识的增长速度在信息时代极为迅猛。
目前,大家都在使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个说法,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发现获得的知识越多,价值就越大。
技术已经改变了全球劳动力的本质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给教育和学习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是深远的、根本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教育的革命”。
这些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教育本身产生的变革:1. 改变了学校教育条件和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一方面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最先进的生产工具,同时改变着教育形态,课程与教材更加智能化、群体化、综合化、多元化和系统化。
例如,利用电子载体的可读写性、可存储性,使新教材能实现对教师和学生教与学过程的记录,学习历史的动态追踪和评价,即时的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可以实现“专家诊断”式的教材、“智能化”的教材。
2. 引发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都环绕着传授知识这个中心展开。
但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掌握知识比不上获取知识的能力重要,我们逐渐认识到,树立创新实践教育的思想观念,全面实施创新实践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创新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催生创新的需求,才能产生创新的动力。
3.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模式到信息时代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按年龄、成绩分组,分学科定时学习,是一种集体化、无个性的个体学习行为;而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则主要是交互式、启发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式学习,可以混合分组,更注重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方式方法革新了,枯燥的学习方式改变了,立体、高效地传输信息,使教学更为高效。
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研修中,我们听取了___教授的《了望世界教育变革风云》的讲座,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深远影响。
它不仅转变了教育改革的环境,而且促进了教育改革伴随人的终身,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革。
在以下几个方面,我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一、信息技术转变了教育改革环境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到来,各种现代化教学方式不断涌现。
最初是投影机、录音机、语音室以及四机一幕进教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信息传递的过程。
后来,卫星的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到教学上,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促成了“个别化教学”,为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更加方便,并产生了“小组合作研究”这种现代教学形式。
90年代后,和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为教学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和更加丰富灵活的形式。
教学不再局限于班级教学和小组研究,而是出现了“虚拟教育”、远程教学、交互式研究等一系列教育新概念。
这些变化引起了教育领域的一场大变革。
二、信息技术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
通过教师的讲授、板书及多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
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控制。
但是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在信息时代,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研究的指导者、合作者、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和教育的研究者。
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研究活动的设计和开发,学生应由被动的知识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研究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基于教学改革和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并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得教育教学更加灵活、多样化和高效。
具体来说,这种新型教与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探究式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等。
•使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如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线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
•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如视频课程、微课、游戏化学习等。
•加强师生交流,如使用在线讨论区、即时通讯工具等。
总的来说,基于教学改革和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并为教师提供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
但同时,这种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差异较大、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在实施基于教学改革和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时,应该考虑如何平衡使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和可能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网络安全。
另外,在实施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4)数学实验的设计
(5)实验总结与成果展示
用一个简单的asp下载系统建一个 网站,这个网站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 将自己课堂上设计的几何画板课件传上 来,也可以把自己在家里设计的课件上 传,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
提高学生的兴趣与成就感
优点: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实验、探究、发现
将成为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影响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方式:
思维导图的运用
信息技术使用现状:
现状: 替代黑板部分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辅助 “教”
目标: 实验、探究、发现 将成为为重要
的学习方式
辅助 “学”
实验
探究 发现
对信息技术要求比较高, 绝大部分教师难以驾驭
把握平衡
多媒体教学的所有特点都是双刃剑
把握好纸笔运算、推理、作图与信息技术的使 用之间的平衡
数学实验:
积极开展“数学实验”—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开展探究活动
四、软件的使用 (一)常用软件使用技巧
■excel
数据处理$的使用,
ctrl+`的使用,
f9的使用(显示公式部分内容),
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
课堂
黑板+粉笔+教具
教案
电子教案
资源积累
网络
丰富的、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强调实践、操 作和探究行为,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重视合作交流、情感体验的“活动式教学” 将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并制定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之后,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产生了一系列的冲击。
标签: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多媒体非正式学习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中,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产生了一系列的冲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最优化,切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建立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一、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理论基础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则是盲目的实践。
因此,我们讲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式的变革。
理论要先行,理论要为实践做指导。
有了理论的指导,那么我们的实践变革就不那么盲目空洞了。
20世纪兴起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所以,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成为指导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式变革的理论基础。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现在的教学系统中,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第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信息化,从而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教育理论、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料可以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形式呈现,使得教学内容多元化。
信息技术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信息、最灵活的方式和最佳的效果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听课、搜集资料、请教问题等,打破了时空的界限限制,使教育形式更加开发化。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决定学习的内容及顺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具有鲜明的自主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个人的习惯和技能,选择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如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等。
这些教学形式和手段能根据教学内容,从文字、图表、动画、声音等多个角度去刺激学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同时,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各个国家都把发展信息化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比如美国启动了“国家教育技术工程”,欧盟发布了“信息社会中的学习:欧洲教育创新行动规划”,新加坡推出了全国教育信息化计划,马来西亚启动了多媒体走廊计划,我们国家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等。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了信息技术了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维普资讯
22-1 (第3 ̄圜日囝曰 0  ̄J 期总 1 ) 0 W0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 信 技 与 科 程 整 ,进 与 方 嘲 量 强 息 市 学 课 嘲 合促 教 学 式 变
。
◆ l| _ |
。 _ ● |0 j l 0 | j |l 。_ | 夏 长青 王 玉春
一
、
色 ,深 入 到 虚 拟 的 网 络 世 界 当 中 ,进 行 网 上 购 物 、应 聘 、 导 游 ,感 受 运 用 英 语 交 际 的 乐 趣 。 2 ,注 重 运 用 , 养 能 力 数 学 教 师 刘 红 霞 在 讲 授 数 列 培 知识 时 , 重数学 在实 际生 活 中的运用 , 高学 生学 习数学 注 提 课 的 兴 趣 。她 运 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结 合 医 疗 制 度 改 革 , 引 导 学 生 计 算 出 父 母 的 医 疗 保 险 账 户 中 第 一 年 、 二 年 、 三 第 第 年 … … 的 医疗 保 险 金 , 后 由学 生 自 己 总 结 出 数 列 公 式 。 然 学 生 在 信 息 技 术 环 境 下 , 学 学 习变 得 轻 松 自如 。 节 课 充 分 数 这 体 现 了 “ 识 的 形 成 过 程 ” 于 波 老 师 在 讲 授 ( XC L公 式 知 。 E E 与 函数 的 应 用 》 节 课 时 , 数 学 知 识 与 信 息 技 术 整 合 , 一 把 指 导 学 生 运 用 电子 表 格 计 算 自己 和 本 班 同 学 标 准 分 的 教 学 内 容 , 大 地 激 起 了学 生 的 兴 趣 , 圆 满 完 成 了 信 息 技 术 课 自 极 既 身 的 教 学 任 务 , 扩 充 了 学 生 的 知 识 , 高 了 学 生 对 数 理 统 又 提 计 知识 的认 识 和 进 行 统 计 计 算 的 能 力 。 3 .释疑 解 惑 ,指导 学 习 袁洪 波老师 在讲授 《 国 内 美 战 》 课 时 , 立 了 课 节 资 源 库 , 括 相 关 的 文 字 资 料 、 片 一 建 包 图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Scratch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Scratch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教与学方式的转变Scratch软件的出现给信息技术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推出的编程工具,是适合于小学生学习编程和交流的工具和平台。
在Scratch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游戏模块最为感兴趣,而游戏作品的创作更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但是,经过教学发现,学生的Scratch游戏作品多数处于模仿阶段,缺乏自己的思想,在创作时不知该从何入手,在教师给出案例时学生能将作品完成,但是对于自由创作阶段缺乏自己的想法。
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Scratch游戏作品的创新性呢?在Scratch 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教与学方式因如何转变,接下来,谈一谈个人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选择有趣的教学主题是游戏创新的基础好的主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确自己将在什么样的主题范围内进行探究,同时,在完成主题的同时,又达成了知识与技能目标,提高了应用能力。
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发现同一类别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它们的指令代码也类似,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因此在游戏主题的选择中,根据作品的性质,我主要从迷宫类,射击类,益智类这三方面来进行选取。
分类作品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进行游戏的创新。
在利用Scratch教学中,学生对迷宫类和射击类的游戏最感兴趣,做出很多有意思的作品,如下表。
游戏类别作品名称迷宫类汽车比赛穿越迷宫王牌飞行射击类打地鼠大鱼吃小鱼接苹果射击游或弹球游戏.益智类小猫出题四则运算石头翦刀布在迷宫类别中,我主要选择了“迷宫游戏”这个主题来进行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迷宫游戏”的学习,创作出了很多有创意的延伸作品,如“王牌飞行”,“汽车比赛”等。
在进行射击类主题游戏教学时,通过创作引导单、的方式让学生能创作出相关的作品。
如在弹球游戏中,让学生在完成弹球例子后,根据“引导单”创作出了“打砖块”,“快乐篮球”等作品。
益智类别主题游戏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都非常感兴趣,在教学中先只讲了加法练习,很多同学再完成后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加法、除法、和乘法的作品设计。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方式改变之我见
教学篇誗教育技术在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学校的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现在,学校信息化媒体日益发达,不仅有传统的多媒体,又有触控一体机,还有用于iPad 平板教学的无线网络、电子书包等。
现代化的教学媒介,要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教学未动,理念先行。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理念首先要转变。
当下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是考虑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而不仅仅只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所以,教师的起点是学生,终点也是学生,教师所起的作用应该是调用信息媒体,如多媒体、触控一体机等信息化设备,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冲击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强化学生的学习感受,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充当的角色将由传统教育的台上表演者退出,转为幕后策划者、幕前引导者、台前纠错者和对学生表演的评价者。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与设备,进行形象性教学。
课堂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波动,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信息化媒体等多种方式及时予以引导、纠正,将学生拉回至正确的轨道上来。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他们的学法、学习行为做出指导,通过实时监控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非影响学习的行为,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有效、高效。
二、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首先要突破个人学习的限制,通过自学、群学、讨论交流、展示汇报等方式来完成新型的知识学习和学习技能的培养。
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是以多媒体、触控一体机等现代信息化媒介的呈现、展示为平台,以小组学习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师生的帮助下进行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
教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定位、学习内容的设定、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手段的引导、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成果的检测、学习效果的评定等一系列学生层面的掌控,都必须在信息化环境下做出准确、细致和系统的思索和决定。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文摘: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学校班班通工程的实施,给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带来的巨大的挑战,而教师作为教学系统的前沿指挥者,必须拿起教育信息技术的武器,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积极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体制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定位和重塑学习资源角色变化在当今信息化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发生新的变化。
教育信息技术整合与利用是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完成课改目标,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
这种整合是一种方式的根本变革,在这场变革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和学生信息素质的提升,所以必将导致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和重塑。
一、教师角色变化与自我更新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极其不平等的关系:讲什么内容,老师决定;怎么讲,老师决定;学生成绩怎么样,还是老师决定。
多年来,教师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思维,不注重学生的自己想法,总是把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见解给予否定,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则表现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具体表现是:①教师将成为有意义问题的设计者;②信息海洋的导航者;③情境观察的指导者;④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导者和评价者;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先行学习者。
其次,教师的自我更新尤为重要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就是实现信息化的教育,教师要成为一个信息化的指导者,必须能够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的方法,把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开发课程和资源,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的一般规律外,又能熟练而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学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进而为学生开发学习资源。
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是信息化教育中的关键环节。
(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活动只有用教育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活动,才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建构知识体系。
信息技术新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思考
Q ! M O 生 T 蔓! H E R Q L A N ! 2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信息技术新 环境 下教与学模式的思考
刘 阳 姜 雪 吴延 国 李 辽宁 楠 于李丽 1 1 2 4 9 9) ( 辽 宁省铁 岭市西丰县第一中学 铁岭
【 摘 要】 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讲授是学校最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 , 是实现学校教育 目的和任务的 基本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信息技
术环 境 下 ,运 用 现代教 育理论 和现 代教 育技 术 ,通过 对教 与 学过 程和教 与学 资源 的设计 、开发 、利 用 ,以 实现教 与 学效果 的 最优化 。 【 关键词 】自主学习的培养;教学模式的创新 ;信息技术环境 引 言 :进入 二 十一 世纪 ,社 会 竞争 日益 激烈 ,这 就 要求 教育 必 须适 应 驭和 应用 现代 教 育技 术 的能力 。 竞 争 的需 要 ,尽快 培养 出与时代 相 适应 的具 有现 代 素质 的 新型 人才 。而 探 3 . 2教 学方 法 改革 究现代化的教学新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新型人才的关键 。 教 学软 件研 制 的 目的 是服 务于 教学 ,提 高教 学 质量 。课 堂 教学 是 素质 随 着 新课程 改 革不 断 深入和 推 进 ,在信 息技 术 环境 下教 育 教学 模式 发 教 育 的主 阵地 。如 何加 快 素质 教育 进程 的 步伐 ? 以多媒 体课 件 的应 用 为切 生 了深 刻 的变 化 ,从 新课 程 目标上 讲 ,体 现 了 “ 以人 为本 ”的价值 观 ,树 入 点 ,将 手段 改 革与 方法 改革 有机 结合 。具体 应用 形式 是 多媒 体组 合 课堂 立了 “ 为 了每 个 学生 的发 展 ”的基 本理 念 。信 息化 的教学 环境 应运 而 生 , 教学, 即利 用多 媒体 计算 机 并和其 他教 学媒 体 有机 结合 共 同参与 课堂 教 学 , 特 别 是计 算机 技 术 、数字 音像 技 术 、网络 技术 及 多媒 体技 术 的现代 信 息技 以达 到优 化课 堂 教学 效果 ,提 高 课堂 教学 效率 。这 种 教与 学模 式使 教 学更 术走 进 了新 课堂 ,改变 了我们 的教 学环境 、丰富 了 学校 的教 学资 源 。所 以 加 形 象 、直 观 、新颖 、 生动 ,易 于教 学双 方情 感 交流 。演 示 教学 既使 传 统 作为 教师 要 利用 信息 技 术促 进学 生 主体地 位 与作 用 的充 分发 挥 ,把教 育信 教 学 方式 的优 势得 以发 扬 ,又 弥补 了传 统教 学媒 体 的不足 。 息化 与 素质 教育 有机 的 融合 一起 来 ,把信 息 技术 与各 学科 教 学有 机整 合起 4 信息 技术 环境 下教 与学 方式 在课 程 中的 作用 : 来 ,努 力构 建信 息技 术环 境下 教 与学方 式 的新模 式 。 4 . 1激 发学 生主 动学 习 的兴趣 1 信 息技 术环境 下 课堂 教与 学方 式的 新模 式 教 育家 苏姆 林斯 基 曾说 过 : “ 学习 兴趣 是学 习 活动 的重 要动 力 。 ”学 目前 ,大 部分 教师 受传 统 教学 论 的影 响比较 深 ,还 是 习惯 于传 统 的教 习 兴趣 是学 生 基于 自己的学 习 需要而 表 现 出来 的一 种认 识倾 向,它 在学 生 与 学模 式 :复 习回 顾一 导入 新课 一讲 解新 课一 巩固 新知 一布 置作 业 。但是 , 的 学 习中 具有 重要 的 作用 。开 始 学习信 息 技术 课时 学 生往 往怀 着好 奇 、兴 随着 新课程 的开 展 ,传统 的教 学模 式 已不 能适 应新 课程 的教 学, 必须 从理 奋 的心 理 ,但 随着 学 习 内容 的深入 ,有 的内容 需要 机械 重 复地 训练 ,有 的 论 上和 实 践 中加 以探 索 ,找 出适 合新课 程 需要 的新 型教 与 学模 式 ,并 通过 内容枯 燥 无味 难度 大 ,这样 学 生 的学 习热 情就 会慢 慢 降下 来 。根据 建 构意 教 学 去应 用和 改进 它们 。 义 新 的学 习理 论 ,教 师应 由知 识 的传授 者 、灌 输 者转 变 为学 生主 动建 构意 新 的教 与学 理念 要求 在 教学 活动 要让 学生 通过 独立 的思 维活 动 ,从 中 义 的 帮助 者 、促进 者 , 要充分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帮助 他们 形 成 正确 的 “ 发 现 ”概念 ,归纳 总 结,在 探 究 中去主 动发 现 事物 的规 律 。这 样 的方式 学 习动机 。因此 ,在 信 息技术 环 境下 教师 要采 取 灵活 多样 的教 学 方式 ,激 符合 了学 生 的认 知特性 , 有 利于 发 展学 生的 思维 ,有利 于培 养 学 生的个 性 。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和 主动探 索 的愿望 。 基本 要 求是 以先进 的教 学理 论 为指 导 ,充分 发挥 现 代教 育技 术 的优 势 ,实 4 . 2 培养 学 生主 动参 与意 识 现 教学 各要 素 关系 的转 变 ,实现 素质 教 育 的总 目标 。在 信 息技术 环 境下 , 在 网络 环境 中 ,学 生们 在教 师 的组 织和 引导 下一 起 讨论和 交 流 ,共 同 以计 算 机 为核 心的 现代 媒体 为教 与 学新 模 式提供 了理论 基 础和新 的 教学 环 建 立起 学 习群 体并 成 为其 中的一 员 ,先 内部 协 商 ,然 后 相 互协商 ,小组 讨 境 。现 代教 学 媒体 是 与多媒 体 计算 机 、教 学网 络 ,校 园 网和 因特 网相连 一 论 、交 流 ,对 当前 问题 提 出各 自的 看法 、论 据及 有 关材 料 ,并对 别 人 的观 点 作 出分析 和 评论 ,通 过这 样 的协 作学 习环 境 ,教 师和 每位 学 生 的思维 与 体 ,发 挥 多媒 体计算 机 的人机 交 互 、创 新 情境 、相 互协 作作 用 的 。 2 信 息技 术对 学生 学 习行 为能 力的 影响 智 慧 就可 以被 整个 班集 体 所共 享 。在研 讨交 流 中 ,要求 学 生善 于表 达 所观 现 代 的教 与学 模 式是 在信 息 技术环 境 下有 机介 入课 堂 中 的教 与学 ,加 察 到 的结 果 ,对一 些 有争 议 的 问题 ,可 以表 达 不 同的 意见 ,对 有疑 问的地 快 了课堂 教 与学 的改 革 步伐 ,改 革 了课 堂 教学 内容 ,优化 了课 堂 教与 学 的 方 ,通过 研讨 可 以把 每个 学生 所看 到 的所 想到 的集 中起 来 ,集 思广 益 ,使 环 境 。使 学 生 的独 立 思考 意识 明显加 强 ,参与 机会 明显增 多 ,学 生 由原来 学 生 对事 物有 一个 全 面 的认识 ,从而促 进 思维 的 发展 ;在 研讨 中 学生 可 以 的被 动接 受 改为 独立 思 考 、主动 探究 ,在 获取 知 识 的 同时 ,发展 了 思维 , 自由表达 观 点 ,或 阐 明 自己的观 点 ,或赞 同 与驳 斥他 人 的观 点 ,学生 踊 跃 掌握 了科 学 的学 习方 法 ,提 高 了运用 知 识分 析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增 强 了 发言 ,想 互 补充 ,相 互 启发 ,从 感性 认 识发 展到 理性 阶段 的认 识 。培 养 , 创新 意识 和创 新 能力 。 学生 主动 参 与意识 。 4 . 3锻 炼学 生 自主学 习 的能 力 2 . 1在 信息 技术 环境 下 的教 学 ,调动 了学 生思 考 的主动 性和 积极 性 。 在信 息 技术 环境 下 ,教 师利 用 网络 的软 件和 硬件 资 源进 行教 学 ,让 学 古语 云 : “ 学起 于 思 ,思源 于 疑 。 ”学 生 的各种 思 维活 动都 是 从提 出 疑 问 开始 的 。不动 情感 的脑 力 劳动 ,就 会带 来疲 倦 。只 有 问题 的提 出才 是 生在 计 算机 上 收集信 息 ,或 者分 组 讨论 ,协 作交 流 , 同时交 待任 务情 景 , 产 生 高 昂情 绪 ,激 发 思维 的导 火索 。 因此 ,在 教 与学 中 ,我们 借助 多媒 体 利 用计 算机 出现 迅速 和 反馈 及时 的功 能 , 提 供化 难 释疑 、强 化应用 的 目的。 的声光 色 形 的特 点 ,结合 教学 内容 ,激 发 学生 兴趣 和产 生疑 问,使 学 生始 放 手让 学 生 自行练 习 ,学 生 出现疑 难 问题 ,可 用 电子举 手 ,教 师通 过监 视 终 保 持积 极 、主动 的 状态 思考 问题 、解 决 问题 ,在 过程 中极大 的培 养 学生 管 理功 能 ,选 定有 疑难 问题 的部份 学 生,组 成 一个特 定的 学 习小组 , 学生 思考 的主 动性 和积 极性 。 可 以利 用 语 音对 话 ,B B S 论 坛 ,留 言簿 、公 告 栏等 展开 讨论 ,进行 经 验交 2 . 2 在信 息技 术环 境 下教 学 ,训练 了学 生思 维 的广 阔性 。 流 ,教师 同 时也 可接 受学 生 的咨询 ,指导 学 生解疑 ,提供 帮助 。对学 生进 思维 的广 阔性 是指 学 生从 多角度 ,多方面 的 思考 问题 ,想 出多种 解 法 , 行 “ 手把 手 ”的 辅导 ,利 用广 播 功能 ,可 以对 典 型错 误在 小组 或 全班 进行 得 到结 论 的品质 。 教学 中我 们利 用 多媒 体具 有人 机对 话 ,反 复演 示 ,及 时 广播 ,迅 速 进行 纠 正 ,以引起 学 生注 意 ,对 有创 造性 的 见解 在小 组或 全 班 反 馈 等 特 点 , 引 导 学 生 从 多 角 度 、 多 方 面 来 思考 问 题 , 使 学 生 在 品 尝 广播 后进 行 表扬 或 肯定 , 以供 同学学 习和 借 鉴 。这种 让 学生 自主 学 习 的教 “ 乐” “ 甜 ”的过 程 中 ,调动 思维 ,使 它发 出灿
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应用,教与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变。
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随着数字化教育工具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变得更加个性化、灵活和多样化。
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教育软件等方式进行学习。
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新型教与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对于促进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为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出现,正在为教育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研究这一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出现,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习效果。
新型教与学模式可以促进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定制化的学习计划和资源,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对于教育改革和创新有重大意义。
新型教与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可以为教育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其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方面的优势和价值。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一、信息技术让媒体与教学结合的更加紧密通过这次研修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了信息技术这一门科目。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
自从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走进课堂,电子笔在电子白板上随意书写、修改、缩放、拖曳,教学所需的图片、动画视频、色彩声音等,信手拈来,这是对沿袭已久的“黑板+粉笔+板擦”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性突破,也是对多媒体技术的升级提高。
与传统的多媒体课堂相比,利用电子白板教学,教师不再是“鼠标的点击者”和“放映员”,学生也不用再当“录音机”和“观众”。
教师省却了在电脑操作台、大屏幕和学生之间来回走动,教师把电子笔当作鼠标,把电子白板当屏幕,随意对投射到白板上的地理信息进行书写填注、描绘缩放,直接面对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节奏,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了课堂互动生成,使课堂教学更加流畅和谐。
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把黑板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进行了有效整合,功能强大。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会学生学习,对于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的信息技术课来说,是最佳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方式转变,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把枯燥的理论上得轻松风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工具、新技术,我们常说:技术搭台,教学唱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王本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刻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纲要》让我们明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营造一种理想的教育环境,这种环境兼有能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迅捷方便的信息获取、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展示个性的协作交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能力等优势。
它必将带来新课程改革中新的课堂呈现方式,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体现,真正实现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合作、探究”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的构建。
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教学结构以由过去的“以教师为
中心”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一、教学内容由“单一”转向“多元”
过去,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仅仅依靠教材。
所谓触类旁通,旁征博引也不过是教学方法的微变而已。
如今,信息社会的到来,各种学习资源俯拾皆是,尤其是网络资源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信息的载体已由单一的印刷载体发
展为多媒体。
电影、电视、广播、光盘以及网络,无时不在丰富着现代人们的生活。
尤其是在电视和互联网,其海量的信息资源,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直观、形象、有趣。
并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
就拿电视来说吧,因其快捷、方便,适合学生的节目亦愈来愈多,知识竞赛、体能挑战、野外探险等既适合儿童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又弥补了大多学生因枯燥的校园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心灵的空虚,成为学生的课外学习的主要途径。
曾有近一年的时间《蓝猫淘气三千问》,将学生课余生活填充得满满的,除开其动画的影响力不谈,更主要的是该剧融知识性、娱乐性、人文性于一体,让学生在与蓝猫一同轻松愉快的旅途中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锻炼了勇气,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体验着成长的快乐。
互联网的加入更是掀起了一场新的学习革命。
小学生也不例外。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校就完成了学校局域网的改造,住处技术课程的开设,不仅让学生懂得了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更是将学生引入到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一互联网。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也使得多媒体不再只是过去课堂上教师为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的简单的画面展示,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与制作的互动平台,伴随着人们对网络认识的提高,“上网就是打游戏、影响学习”的狭隘观念也在逐渐改变,引导学生向网络学习已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
教学内容的丰富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改革了以往课堂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单一信息呈现方式,多媒体以其真实的学习情境,丰富的学习资源为课堂上学生开辟一个互动生
成的空间,教师一人讲,学生众人听的课堂格局已不复存在,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将还给学生。
l、由接受性学习转向建构式的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当为学习主体参与创设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环境和条件主动获取知识。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特别是资源的共享和交互式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对书本的简单记忆转移到对知识、信息资源的搜索和利用,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分析,建构起对某一知识的认识。
在实施课程改革变的过程中,信息
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2、学生由依赖性学习转移到自主性学习。
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使得教材内容得以延伸和拓展。
过去知识信息只能从老师和教材那里获取,今天,网络技术为各学科的教学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其主要功能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与信息处理能力,《院子里的悄悄话》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课文以“年轮”为主题,让学生明白了树木是怎样依靠年轮来记录年龄、指示方向和记录气候的道理。
虽然课文以有趣的对话方式呈现,但学生对“老槐树”的话仍不求其解,在教师在引导下学生能过上网查资源,并将有关资料做成“树木——人类的朋友”为题的多媒体课件,涉及内容广泛,大多从了解树木构建及特别的角度出发,有议论的、有说明的、还有
童话的,尤其是学生还设计了一个论谈话题L:当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你怎样让树来帮助你?这正是课文中的难点,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通过交流的方式,将文中难题迎刃而解。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已不仅仅是课本中的知识,而更多的是与人协作、交往的技能。
最难得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知识与能力都是学生自主构建的结果。
由此可见,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学习资源的结构不再是线性的文体结构了,而是非线性的超文本结构。
它使得学生在学习同一知识内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
3、学生由课内学习转向课外学习。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校己不再是学生知识信息的唯一来源。
跨越式的校外学习是尊重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
儿童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远远地去在校门之外,怀着纯而又纯的愿望来到学校,关注学习的生活世界,跳出学校的的围墙进行超越学校围墙学习,从本质上课是优质学习资源的共享,也是学习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主体体现。
三、教学方式由“传授’转向“引导”
信息技术环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由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1、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这种指导和帮助主要体现在使学生能够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学会意义建构的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进行跨越式学习、学习超越课堂的学习。
一句话,引导
帮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2、信息媒体由教师辅助教学的工具,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视听媒体主要是作为创设教学情的道具,被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为、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新课程提出了信息技术及学科整合的要求,多媒体计算机也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学生的学习需求亦不断增长。
单纯的课堂学习已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数字化多媒体以其更具人性,更符合人的思维的个性,应用过程及应用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合理性和及时性等技术优势,成为学生寻求拓展学习的主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和挖掘数字化信息媒体的这些优势。
使他们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
3、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由显性行为转变为隐性行为。
“显性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隐性行为。
有人会问,学生可以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可以与环境相互作用进行意义构建学习,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跨越式自主学习,教师还起什么作用呢?实际上,教师的作用仍十分重要,仍然在起着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主导作用,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己。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看不到教师更多的活动,听不到教师更多的讲授,却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师的作用和存在。
当学生在授课前对所学内容作调查式汇报时,是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当学生沉浸于画面的联想与表达时,是教师对学生参与过程与方式的设计;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之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
是教师对学生的反思学习的设计。
当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媒体展示时,是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教学的过程以活动板块呈现,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不厌其烦的问已被巡视,通过教师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活动代替。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内容的诠释与感悟不再是教师独体的活动,而是师生交流生成结果;教学过程的呈现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效果不再只是学生掌握了多少课本知识,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哪些自主学习的方法与技能。
这也正是新课堂教学的要求。
2005年1月《石首教育科研》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