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组成及深度

合集下载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给水排水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给水排水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一、总则1.1 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1。

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1.3 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1.4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1。

5 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2.1 可行性研究2.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2.1。

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2。

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2.1。

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2.2 初步设计2.2。

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

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05s902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深度图样初步设计说明_secret

05s902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深度图样初步设计说明_secret

5 设计说明书5.1 设计依据5.1.1 ××××开发公司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该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5.1.2 ××××开发公司提供的本工程周围城市市政管道概况资料。

5.1.3 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

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 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14-87(1997年版)5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8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 9 《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1.4 本项目建筑、结构、采暖空调、电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

5.2 工程概况5.2.1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区×××中路北侧现有居住区内的空地上。

5.2.2 本工程由一栋高层综合楼和一栋机械停车库组成。

规划用地面积为3600m 2,其中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2128.752m ,其中地下为3188.552m ,建筑檐口(女儿墙)高度73.50m ;机械停车库总面积320m 2,高度6.0m 。

5.2.3 综合楼由地下二层设备机房及库房、地下一层超市、地上一至二层商场、三至四层办公室及五层至二十三层住宅等四部分组成;机械停车库为单层建筑。

5.3 设计范围5.3.1 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由本院设计。

5.3.2 本工程水表井与城市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城市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城市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史上最全给排水设计指南(精品)

史上最全给排水设计指南(精品)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部分1.1 总则建筑工程送审设计文件的深度应符合本规定有关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的要求及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有关建筑给排水专业的要求。

1.2 室内给水排水1. 图纸目录。

2. 设计说明及图例。

3. 设有给水排水管道的所有平面图。

4. 各种管道系统轴测图或系统原理图。

5. 必须的大样图、详图。

6.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1.3 室外给水排水1. 图纸目录。

2. 设计说明及图例。

3. 给水排水总平面图(冷水、热水、消防、雨水、污水、废水等)。

4. 设有水塔、水池的,应有水塔、水池管道平面大样图、剖面图或系统图及其它必须的详图。

5. 设有循环水构筑物的,应有循环水各构筑物的平面大样图、剖面图及系统图。

6. 设有污水处理的,应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及各构筑物的平面大样图、剖面图及详图。

7.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1.4 水泵房1. 图纸目录。

2. 设计说明及图例。

3. 平面图。

4. 剖面图。

5. 主要材料表。

6.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要求2.1 图纸目录1.新绘制图纸2.选用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2.2设计总说明1.设计依据简述:①初步设计遗留问题及处理意见的简要说明;②需要特殊说明的设计依据,如某部分是依据行业的规范(规程)等;③当有使用功能限制要求的建筑,应明确其使用功能;2.设计范围与工程概况简述,内容应突出建筑的规模、体积以及消防定性等。

3.确定冷、热水日用水量,水箱、水池容量,污水日排水量,雨水排水量,各个消防系统用水标准、消防总用水量、消防储水量。

4. 给水排水与消防各个系统设计概况简述。

5. 管材的选型及接口的作法。

6. 卫生器具选型与套用图集。

7. 阀门与阀件的选型。

8. 管道的敷设要求。

9. 防腐、防锈等处理方法。

10. 管道及其设备保温、防结露技术措施。

11.污水处理:如隔油池(器)、化粪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等的选型、处理能力、套用图集等。

给水排水部分基础工程设计文件

给水排水部分基础工程设计文件

给水排水部分基础工程设计文件基础工程设计文件是指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确定工程结构、设备和材料的基本要求、设计规范和质量标准等基础信息的文件。

给水排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以下是一份关于给水排水部分基础工程设计文件的范例,供参考:一、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XXX建筑项目1.2项目地址:XXX1.3建筑总层数:XX层1.4使用功能:办公/住宅/商业等1.5设计单位:XXX设计院1.6委托单位:XXX建设集团1.7设计要求: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二、给水系统设计要求2.2设计水压:按照当地供水公司的供应压力确定2.3设计水流量:根据每层的使用功能、人口密度和设备需求确定2.4设计管径:根据设计水流量和管道输送能力计算确定2.5设计防排水堵塞措施:采用合适的防止堵塞的管材和设备,设置合适的排污口和检查井等三、给水系统管道布置及材料选择道和支管道的走向和位置3.2管道材料选择:根据系统要求和预算确定适用的管材,如PVC、PE、铸铁等3.3阀门和连接件选择:根据系统要求选择适用的阀门和连接件,如球阀、蝶阀、法兰等四、给水系统水泵及设备选型4.1设计要求:根据建筑楼层高度、水流量和压力要求确定水泵的选型和数量4.2设备布置: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确定水泵房的位置和设备布置4.3水泵选型: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要求选择适用的水泵,考虑到节能、维护等方面因素4.4控制系统:设计水泵的自动控制系统,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五、排水系统设计要求5.2设计坡度:根据各层的排水设备高度和要求确定排水管的坡度5.3设计排水量:根据每层的使用功能、人口密度和排水设备需求确定5.4设计排水堵塞措施:采用合适的防止堵塞的排水设备和排污口等六、排水系统管道布置及材料选择分排水管道和支排水管道的走向和位置6.2管道材料选择:根据系统要求和预算确定适用的排水管材,如PVC、铸铁、陶瓷等6.3排气装置设计:根据系统的排水坡度和长度确定适当的排气装置七、排水系统排水设备选型7.1设备要求:根据不同的排水设备(如马桶、洗手盆、浴缸等)的使用要求确定选型和数量7.2设备布置: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确定各个排水设备的位置和布置八、其他要求8.1安全要求:给水排水系统要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采取合适的防火、防漏电措施8.2维护要求:给水排水系统要便于维护和修理,设有合适的检修门和检查井等以上是一份关于给水排水部分基础工程设计文件的范例,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项目、要求和规范进行细化和补充。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某城市给水厂初步设计二、课程设计内容1.给水厂设计的用水量分析与总用水量计算,或由教师给定的水量作为本设计的设计水量。

2.根据取水河床断面水位,设计吸水井和一级泵房。

3.根据所给水质情况,进行工艺比选,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4.根据混凝实验结果选用混凝剂并决定其投量(也可参考设计手册比照相似情况选用),设计计算溶药池、溶液池的溶积、设计投药系统及药库并进行相应的平面布置。

5.设计计算混合池(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或澄清池),并在设计说明书中绘出它们的工艺流程图(单线图)。

并绘出其中一个单体构筑物工艺图(3号工程图,根据设计时间需要,如果设计时间不够,可以不画)。

6.设计计算滤池(包括根据筛分资料,将滤料改组成所需d10=0.50mm,K80=1.8或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并绘出工艺图(3号工程图)。

7.设计计算加氯间、氯库。

清水池的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15%计算。

8.水厂平面图的布置,设计计算各构筑物之间的联接管道(包括水头损失值)及高程图的设计。

9.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图(3号工程图)。

10.水厂的工程概预算及经营成本分析。

11.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的编制。

三、基本资料(1)设计规模20__年该市现状人口37.5万,根据该市城市总体规划,20__年城市口为50万人,(内插计算)20__年为42.42万人。

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以20__年的387L/cap.d为基数,20__年~20__年城市用水年均增长率按2%计,则20__年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定额为435L/cap.d,20__年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定额为510L/cap.d。

表1序号123项目年份现状或规划人口(万人)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定额L/cap.d供水普及率(%)表21 20__年42.424359920__年505101序号12345678910项目年份20__年20__年备注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cap.d) 规划人口(万人)综合生活用水(万m/d)工业企业用水(万m/d)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万m3/d)管网漏损水量(万m3/d)未预见水量(万m/d)消防用水(万m3/d)供水普及率(%)最高日城市用水量(万m3/d)33317442.427.384.92+51.852.831.410.2899.0018.312045010.206.80+52.043.812.280.32100.0025.46生活/城市综合=4:6(3+4+5)×20%(3+4+5)×10%(3+4+….+7+8)×10注:水厂设计水量应按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加上水厂的自用水量计算,自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5%算。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二部分:排水工程(住建部2013年版)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二部分:排水工程(住建部2013年版)

第二篇排水工程第一章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1 概述1.1 说明工程项目建设目的和提出的背景,并简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及文件组成等。

1.2 编制依据1.2.1 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立项的主要文件和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及批复文件。

1.2.2 有关的方针政策性文件。

1.2.3 业主的委托书或中标通知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书。

1.2.4 城市总体规划及专业规划文件。

1.2.5 工程地质评价报告。

1.2.6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

1.2.7 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必要时)。

1.2.8 其他必要的文件、会议纪要等。

1.3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4 编制原则1.5 编制范围1.5.1 合同(或协议书)中所规定的范围。

1.5.2 经双方商定的有关内容和范围。

1.5.3 委托其他单位专门研究的项目或有关专题。

1.6 结论及主要经济指标简述设计规模、主要工艺、项目组成等主要工程内容及经济指标。

2 城市概况2.1 城市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系、气象、雷电、水文、工程地质、地震、水文地质等)。

2.2 城市性质及规模(城市历史特点、城市性质、建成区面积、行政区划、人口、社会经济简况等)。

2.3 城市总体规划概况(规划年限、规划面积、规划人口等)。

2.4 城市给水排水或再生水现状(包括城市水域污染概况)与存在的问题。

2.5 城市给水排水或再生水近、远期规划概况(包括城市或区域给水排水或再生水专业规划)。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 城市现状排水或再生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不利影响。

3.2 城市总体规划、排水或再生水专业规划实施提出的要求。

3.3 国家或地方对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发展提出的要求等。

3.4 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4 方案论证4.1 排水体制论证结合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及规划等情况,论证城市(或区域)所应采取的排水体制。

4.2 排水、再生水系统布局论证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分期建设、流域环境保护治理、再生水需求等要求,结合设施现状,提出几个可能的系统工程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择优推荐方案,列出方案的系统示意图。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初步设计)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初步设计)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初步设计3.1 一般要求3.1.1 初步设计文件1 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 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 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3.1.2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

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 设计文件目录。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6 概算书(可另单独成册)。

注: 1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2另外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图纸总封面的要求见4.1.2条。

3 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3.2 设计总说明3.2.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 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2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等的文号或名称。

3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 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 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 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1 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 分期建设(应说明近期,远期的工程)的情况。

3 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3.2.3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 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设计原则。

3 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3.2.4 总指标1 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指标。

2 其他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3.2.5 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1 有关城市规划,红线、拆迁和水、电、蒸汽、燃料等能源供应的协作问题。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要求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要求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要求初步设计文件应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供,若为多家设计单位联合设计的,应由总包设计单位负责汇总设计资料。

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说明、资料和图纸等部分。

文件须装订成A3文本图册(大图可折成A3规格),并加盖建设方、设计方、报建人、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图章。

设计文件上签字、盖章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结构工程师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文件应按:透视效果图、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人员名单(签名、盖章)、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项目的历次批文复印件、设计总说明、分专业说明、分专业图纸等顺序装订(含设计概算)。

各专业图纸须签字齐全。

文件的质量、内容和深度要符合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建筑工程除按建设部《关于批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通知》(建设〔1992〕102号)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一)设计说明部分应包括:总说明及建筑篇、结构篇、给水排水篇、电气篇(强电、弱电)、空调与通风篇、消防篇、人防篇、环境设计与保护篇、劳动安全篇、概算篇等各专业篇章说明。

l、设计总说明应包括:设计依据(各种文件、法规、地理、气候条件)、工程概况、工程设计的范围及规模、设计的特点及指导思想、交通组织及停车、园林绿化布置及指标、消防、环保、职业安全卫生、人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室内外装修标准、设备、电气系统标准及用量组成、外部市政条件、节水节电等措施、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结构选型及特点、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总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概算投资额,水、电、建材消耗量)等。

2、建筑篇说明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场地条件及总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交通环境设计、功能布局、水平及垂直交通设计、单位平面、立面、剖面设计,地下室及屋面防水措施、门窗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地面建筑基底面积、覆盖率、容积率、绿地率等)。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给排水初步设计部分)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给排水初步设计部分)

给排水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1 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工程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器材表、计算书(计算书是内部作业文件,当主管部门组织设计文件审查要求提供计算书时,应按要求提供相关的计算书,计算书不属于必须交付的设计文件,但应按本规定的要求,编制并归档保存)。

1.2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1)摘录初步设计总说明(建筑或总图专业编写)所列批准文件和依据性资料中与本专业设计有关内容;2)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3)设计依据的市政条件;4)建筑和有关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和有关资料.2 工程概况:工程项目位置,建筑防火类别,建筑功能组成、建筑面积(或体积)、建筑层数、建筑高度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指标,如旅馆的床位数,剧院、体育馆等的座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数和住院部的床位数等。

3 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汁资料,说明用地红线(或建筑红线)内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由本专业技术审定的分包专业公司的专项设计内容;当有其他单位共同设计时.还应说明与本专业有关联的设计内容。

4 建筑室外给水设计。

1)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方位、接管管径及根数、能提供的水压;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地质及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及净化处理:工艺;说明各构筑物的工艺设计参数、结构型式、基本尺寸、设备选型、数量、主要性能参数、运行要求等;2)用水量: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量、生产用水水量、其他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房、水景用水,道路浇洒、汽车库和停车场地面冲洗、绿化浇洒和末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等)、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景、平均时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3)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压分区供水的情况及设备控制方法;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调节设施的容量、材质、位置及加压设备选型;如系扩建工程,还应简介现有给水系统;4)消防系统:说明各类形式消防设施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法等;5)中水系统: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及处理设施、设备选型,并宜绘制水量平衡图;6)雨水利用系统:说明雨水用途、水质要求、设计重现期、日降雨量、日可回用雨水量、日用雨水量、系统选型、处理工艺及构筑物概况;7)循环冷却水系统:说明根据用水设备对水量和计量、水质、水温、水压的要求,以及当地的有关气象参数(如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等)选择采取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组成、冷却构筑物和循环水泵的参数、稳定水质措施及设备控制方法等;8)当采用重复用水系统时,应概述系统流程、净化工艺并绘制水量平衡图;9)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3月前言根据建设部建质设[2002]07号文,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参编,对《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组成及深度》进行修编。

专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防洪、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及投资估算和概(预)算文件。

修编的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三部分。

在修编过程中,总结了设计单位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中的做法和经验,征求了有关主管部门和设计单位的意见,对1993年建设部城建司发布的《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中设计文件组成和深度进行了修编,以保证设计质量,使设计文件规范化。

本规定由国家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负责解释。

其中:燃气、热力网工程由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城市轨道工程由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包琦玮李艺郄燕秋傅连合刘德昭李永威冯继蓓冯爱军陈奇法俞惠文邓昭瑜建设部文件建质[2004]16号关于颁布《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通知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为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确保市政公用工程设计质量,我部组织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单位)等单位编制了《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经审查,现批准颁布,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原《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组成及深度》同时废止。

附件: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四年一月二十九日建设部办公厅秘书处2004年2月2日印发目录目录 (3)一、总则 (5)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 (5)三、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7)1-1、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7)1-2、给水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4)1-3、给水工程施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23)2-1、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29)2-2、排水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33)2-3、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41)3-1、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46)3-2、城市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50)3-3、城市道路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54)4-1、城市桥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57)4-2、城市桥梁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60)4-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64)5-1、城市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66)5-2、城市隧道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69)5-3、城市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73)6-1、城市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76)6-2、城市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79)6-3、城市防洪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84)7-1、燃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87)7-2、燃气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92)7-3、燃气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99)8-1、热力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104)8-2、热力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09)8-3、热力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15)9-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120)9-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33)9-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74)10、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编制深度 (212)一、总则1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总则1.0.1 为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各阶段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对于一般工业建筑(房屋部分)工程设计,设计文件编制深度除应满足本规定适用的要求外,尚应符合有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注:工业项目设计文件的编制应根据工程性质执行有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1.0.3 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应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技术要求简单的民用建筑工程,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且合同中有不做初步设计的约定,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

1.0.4 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具体应执行第2、3、4章条款):1 方案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注:对于投标方案,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标书要求;若标书无明确要求,设计文件深度可参照本规定的有关条款。

2 初步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

3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对于将项目分别发包给几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文件相互关联处的深度应当满足各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1.0.5 在设计中宜因地制宜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和地方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目录或施工图设计说明中注明被应用图集的名称。

重复利用其他工程的图纸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用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足新设计项目的需要。

1.0.6 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足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1.0.7 本规定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具有通用性。

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设计,执行本规定时应根据项目的内容和设计范围对本规定的条文进行合理的取舍。

1.0.8 本规定不作为各专业设计分工的依据。

本规定某一专业的某项设计内容可由其他专业承担设计,但设计文件的深度应符合本规定要求。

如何进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如何进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如何进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第一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原则与内容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原则水资源是十分重要、又很特殊的自然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中,水质水量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发生变化。

为了促进城市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如何选择用最低的基建技资和最少的经营管理费用,满足各用户用水要求,避免重复建设,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考虑到城市发展、人口变化、工业布局、交通运输、供电等因素,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根据国家法规文件编制(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保证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①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优先保证城市生活用水,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究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②开发水资源必须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研究。

在水源不足地区应当限制城市规模和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的发展。

③给水工程的建设必须建立在水源可靠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就近水源。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净水工艺和水厂平面布置,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少拆民房。

新建水厂应配套建设,除备用能力和根据城市规划对建设场地及施工复杂部位留有发展余地外,不宜在工艺设计参数上再留有挖潜余地。

管网的输配水能力应与水厂建设规模相适应。

④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应依靠科学进步,推广先进的处理工艺,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尽量降低能耗,降低药耗,减少水量漏失。

⑤城市供水应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制定节约用水发展规划。

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资源,严格控制污染,保护水资源的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①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目标等确定城市供水规模。

②根据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用水要求、功能分区,确定水源数目及取水规模。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要求内容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要求内容

初步设计文件容和深度要求:初步设计文件应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供,若为多家设计单位联合设计的,应由总包设计单位负责汇总设计资料。

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说明、资料和图纸等部分。

文件须装订成A3文本图册(大图可折成A3规格),并加盖建设方、设计方、报建人、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图章。

设计文件上签字、盖章应符合《中华人民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国注册结构工程师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文件应按:透视效果图、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人员(签名、盖章)、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项目的历次批文复印件、设计总说明、分专业说明、分专业图纸等顺序装订(含设计概算)。

各专业图纸须签字齐全。

文件的质量、容和深度要符合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建筑工程除按建设部《关于批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通知》(建设〔1992〕102号)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一)设计说明部分应包括:总说明及建筑篇、结构篇、给水排水篇、电气篇(强电、弱电)、空调与通风篇、消防篇、人防篇、环境设计与保护篇、劳动安全篇、概算篇等各专业篇章说明。

l、设计总说明应包括:设计依据(各种文件、法规、地理、气候条件)、工程概况、工程设计的围及规模、设计的特点及指导思想、交通组织及停车、园林绿化布置及指标、消防、环保、劳动保护、职业卫生、人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室外装修标准、设备、电气系统标准及用量组成、外部市政条件、节水节电等措施、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结构选型及特点、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总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概算投资额,水、电、建材消耗量)等。

2、建筑篇说明容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场地条件及总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交通环境设计、功能布局、水平及垂直交通设计、单位平面、立面、剖面设计,地下室及屋面防水措施、门窗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地面建筑基底面积、覆盖率、容积率、绿地率等)。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建质[2008]216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划委、城乡建设交通委),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为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确保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我部组织中南建筑设计院(主编)等单位编制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经审查,现批准颁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原《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OO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前言本规定依据建设部建质质函[2007]69号文“关于印发《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通知”修编,旨在配合贯彻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93号令)。

本规定与2003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适用范围增加了援外工程设计,删减了投标方案设计。

——增加了建筑节能设计内容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补充、细化抗震设计、结构安全等设计深度的要求,尤其是设计说明、设计详图方面的要求。

——根据近几年积累的钢结构设计经验,增加、细化了钢结构设计深度要求。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大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负责解释。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训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一、总则1.1 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1.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1.3 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1.4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1.5 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2.1 可行性研究2.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2.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2.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2.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2 初步设计2.2.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1、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试行)川水函〔2009〕1165号

1、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试行)川水函〔2009〕1165号

1、集中供⽔⼯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试⾏)川⽔函〔2009〕1165号四川省村镇集中供⽔⼯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试⾏)总则1. 综合说明2 项⽬区概况及项⽬建设的必要性2.1项⽬区⾃然概况2.2项⽬区社会经济概况2.3供⽔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4项⽬建设的必要性2.5项⽬区供⽔规划及供⽔范围3 ⼯程建设条件3.1区域⽔资源概况3.2地质情况3.3建筑材料3.4对外交通、通讯情况3.5组织机构及配套资⾦落实情况3.6群众参与情况4 设计依据和原则4.1 设计依据4.2 设计原则5 ⼯程规模5.1供⽔范围、供⽔对象及设计⽔平年5.2需⽔量预测5.3供⽔规模的确定6 ⽔源选择6.1⽔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6.2⽔源论证6.3⽔源的确定7 ⼯程总体布置7.1总体布置原则7.2供⽔系统⽅案⽐较7.3⽔源及取⽔⼯程7.4输⽔线路选择及管材选择7.5净配⽔⼚总体设计8 ⼯程设计8.1⼯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8.2取⽔构筑物设计8.3输⽔管(渠)道设计8.4净(制)构筑物8.4.1混合设计及絮凝剂投加⽅式8.4.2反应池设计8.4.3沉淀池设计8.4.4过滤池设计8.4.5消毒设计及投加⽅式8.5调节构筑物设计8.6配⽔⼯程及⼊户⼯程设计8.7加压泵站及机电设备设计8.8⽔⼚及附属构筑物设计8.9建筑设计8.10结构设计8.11供配电设计8.12⾃动控制、仪表及通讯设计8.13⽔质检验仪器及设备9 概算投资与⽔价分析9.1⼯程投资概算9.2筹资⽅案9.3⽔价分析10 ⼯程施⼯10.1施⼯组织10.2主要建筑物施⼯⽅法10.3施⼯总进度10.4质量和进度的保证措施11 环境影响、⽔⼟保持及⽔源保护10.1环境影响10.2⽔⼟保持10.3⽔源保护12 ⼯程管理11.1建设管理11.2运营管理13附录13.1附件13.2附图总则1. 为适应村镇供⽔⼯程建设要求,加快⼯程前期⼯作进度,规范⼯程设计,确保村镇供⽔⼯程设计质量,依据《⽔利⽔电⼯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和《村镇供⽔⼯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等有关规程规范,结合我省村镇供⽔⼯程特点和实际,特编制《四川省村镇集中供⽔⼯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及说明》(以下简称《提纲》)。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1.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算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1.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算

第十一篇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编制深度1投资估算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防洪工程、燃气工程、热力工程、环境卫生设施工程投资估算的文件组成、编制办法及深度,应按建设部颁发的《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文)文件执行。

园林和景观工程投资估算的文件组成、编制办法及深度可参照《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文件执行。

1.1投资估算文件组成1.1.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1.2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及使用外汇额度。

1.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投资估算分析。

1.1.4钢材、水泥(或商品混凝土)、锯材、沥青及其沥青制品等主材需用量。

1.1.5主要引进设备的内容、数量和费用。

1.1.6资金筹措、资金总额的组成及年度用款安排。

1.2投资估算编制说明应包括的内容:1.2.1工程概况:包括建设规模、工程范围,并明确工程总投资估算中所包括和不包括的工程项目费用。

如有几个单位共同编制时,则应说明分工编制的情况。

1.2.2编制依据:具体说明投资估算编制所依据的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使用的定额、主要材料价格和各项费用取定的依据及编制方法。

1.2.3征地拆迁、供电供水、考察咨询等费用的计算。

1.2.4有关问题的说明:投资估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3投资估算编制内容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如图1.3所示:建筑工程费第一部分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建设投资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建设项目总投资预备费用价差预备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图1.3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图1.3.1建筑工程费1主要构筑物和管道铺设的工程费用估算应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设计规模、工艺流程、建设标准、设备选型和主要工程套用相应的估算指标、概算指标、概算(综合)定额或类似工程的实际投资资料进行编制。

无论采用何种指标或资料,都必须将其价格和费用水平调整到工程所在地估算编制年度的实际价格和费用水平,并结合工程建设条件和特点、按照指标使用说明对实物工程量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组成及深度一、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计划任务书)、设计委托书、资源报告(可行性研究)及选厂报告等的批准机关、文号、日期、批准的主要内容,设计委托单位的主要要求。

2.主要设计资料资料名称、来源、编制单位及日期(除有关资料外,一般包括水源利用、用电协议、卫生防疫部门的意见书等)。

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目前城市现状和规划发展,概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气象、水文、环境污染等有关情况。

4.现有给水工程概况现有水源(包括工业自备水源),净水厂、管网等设施的利用程度、供水能力、实际供水量、水质、水压、生活用水量标准、普及率及存在问题。

(二)设计概要1.总体设计(1)工程规模根据设计任务书确定近、远期用水量,选用的生活用水量标准,工业耗水量标准,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等。

确定取水枢纽的规模,增压泵站,输水管(渠)道规模,水厂(或净水厂)规模。

(2)水质及水压要求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达到水质要求的措施及论证。

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消防时的水压要求。

(3)水源选择提出当地各种水源情况,包括地面水、地下水的水文、水文地质资料、水质资料、卫生防护条件、水资源利用分配情况等。

通过水源方案论证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给水水源。

(4)给水系统选择根据总体规划、建设周期、自然条件结合现有给水设施,提出方案进行比较,从技术经济和耗用能源、主要材料等全面权衡,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择优选择推荐方案,列出方案的系统示意图。

(5)输水线路选择水源距净水厂距离较远时,对输水线路选线、管径(断面)、条数、管渠材料、设置加压泵站级数的方案做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推荐方案的理由,列出线路方案示意图。

2.取水构筑物设计阐述地面水取水枢纽、进水构筑物或地下水水源地、取水井的设计原则及方案比较,并说明各个构筑物的结构类型、设计数据、基本尺寸、设备选型、台数与性能、运行要求、起吊设施和卫生防护措施等。

地面水取水构筑物并说明设计标准、防冰凌、防水草、防淤积及岸坡保护措施以及对航运的影响等。

3.输水管渠设计阐述采用方案管渠走向、长度、管径(断面)、管渠材料、埋设深度、防腐措施、,输水隧洞穿越铁路、公路及过河方式,加压泵站位置、布置和机组设备选型,防止水锤措施等。

4.净水厂(配水厂)设计(1)说明净水厂(配水厂)位置、占地面积、净水工艺选择、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原则。

(2)按流程顺序说明各构筑物的方案比较或选型工艺布置,主要设计数据、尺寸、构造材料及所需设备选型、台数与性能、卫生安区措施。

(3)说明净水药剂的选择及其用量、搅拌方式、投配方式、计量设备,加药间的尺寸、布置及其所需设备类型、台数与性能,卫生措施。

(4)说明采用的消毒方式,加药点、设计用量、接触时间、加药设备和计量设备,消毒间的布置和尺寸、安全措施。

(5)根据情况说明排泥水及冲洗水的排放或回收措施,对排放水体的环境影响,污泥处置方法。

(6)简要说明厂内主要辅助建筑物及福利设施的建筑面积及其使用功能。

(7)说明厂内给水管及消火栓的布置,排水管布置及雨水排除措施,道路标准,绿化设计。

5.配水管网设计说明管网布置考虑的因素,管网计算的平差成果(附计算示意图)、最大工作压力、最小工作水头(地面以上)。

配水干管的直径、长度、走向,管道穿越铁路、公路及过河方式,加压泵站布置和机组设备选型,调节水库或水库的位置、容量、标高和型式。

6.建筑设计(1)说明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或使用功能确定的建筑平面布置、层数和层高。

对室内热工、通风、消防、节能所采取的措施。

(2)说明建筑物的立面造型、装修标准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辅助建筑物及职工宿舍的建筑面积和标准。

7.结构设计(1)工程所在地区的风荷、雪荷、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冰冻深度、一般采用的地震基本烈度或震级、对场地的特殊地质条件(如软弱地基膨胀土、滑坡、溶洞、冻土、采空区、抗震的不利地段等)应分别予以说明。

(2)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生产需要所确定的使用荷载,土壤允许承载力,抗震设计烈度等,阐述对结构设计的特殊要求(如抗浮、防水、防爆、防震、防蚀等)。

(3)阐述主要构筑物和大型管、渠结构设计的方案比较和确定,如结构选型、地基处理及基础型式。

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设置,为满足特殊使用的结构处理,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

(4)必要时应概述对重要构筑物、管渠穿越河道等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法。

8.采暖、通风设计(1)说明室外主要气象参数,各构(建)筑物的计算温度,采暖系统的形式及其组成,室内外供热管道敷设方式,采暖热媒、采暖耗热量,节能措施以及空调设施的选择。

(2)计算总热负荷量,确定水锅炉设备选型(或其它热源),供热介质及参数的确定。

锅炉用水水质软化及消烟除尘措施。

简述锅炉组成,附属设备的布置。

通风系统及其设备选型,降低噪音措施。

9.供电设计(1)说明涉及范围及电源资料情况。

(2)电源及电压:说明电源电压,供电电源,备用电源的运行方式,内部电压选择。

(3)负荷计算:说明用电设备种类,并以表格表明设备容量,计算负荷数值和自然功率因数,功率因数补偿方法,补偿设备的数量以及补偿后功率因数结果。

(4)供电系统:说明负荷性质及其对供电电源可靠程度的要求,内部配电方式,变电所容量、位置、变压器容量和数量的选定及其安装方式(室内或室外)。

备用电源、工作电源及其切换方法,照明要求。

(5)保护与控制:说明采用继电保护方式,控制的工艺过程,各种遥测仪表的传递方法,信号反映、操作电源等的简要动作原理和联锁装置,确定防雷保护措施,接地装置。

(6)泵房操作以及变配电建筑物的布置:结构形式和要求。

(7)计量:说明安装作商业计量及生产管理用的各类仪表。

10.仪表、自动控制及通讯设计(1)说明仪表、自动控制设计的原则和标准,仪表、自动控制测定的内容,各系统的数据采集和调度系统。

(2)说明通讯设计范围及通讯设计的内容,有线及无线通讯。

11.机械设计(1)说明所选用标准机械设备的规格、性能、安装位置及操作方式,非标准机械的构造型式、原理、特点以及有关设计参数。

(2)说明维修车间承担的维修范围,车间设备的型号、数量布置。

12.环境保护(1)水源地及净水厂(配水厂)的环境评价。

(2)净水厂排泥(或铁泥)废水的处理、回收措施,泥(或铁泥)的处置方法。

(3)排放水对环境(或排放水体)的影响。

(4)锅炉房消烟除尘措施,预期结果。

(5)降低噪音措施。

(三)人员编制及经营管理1.提出需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定员指标。

2.提出年总成本费用,并计算每一立方米的制水成本费用。

3.单位水量的投资指标(计算方法见第三章第九)。

4.安全措施。

5.关于分期投资的确定。

(四)对下一阶段设计要求1.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是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2.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的资料和勘测要求。

二、工程概算书内容要求见(概(预)算文件组成及深度)。

三、主要材料及设备表提出全部工程及分期建设需要的三材和其它主要设备材料的名称、规格(星号)、数量等(以表格形式列出清单)。

四、设计图纸初步设计一般应包括下列图纸,根据工程内容可增加或减少。

1.总体布置图比例一般采用1:5000~1:25000,图上表示出地形、地物、河流、铁路、公路等,标出坐标网、方位,绘出现有和设计的给水系统,列出主要工程项目表。

2.枢纽工程图(1)平面图:水源地、净水厂、配水厂等枢纽工程。

比例一般采用1:200~1:500,图上表示出坐标轴线,等高线,风玫瑰(指北针)、四周尺寸,绘出现有和设计的构筑物及主要管渠、围墙、道路及相关位置,列出构筑物和辅助建筑物一览表和工程量表。

(2)工艺流程断面图采用比例竖向1:100~1:200,表示出生产流程中各构筑物及其水位标高关系,主要规模指标。

(3)主要管渠平、总断面图采用比例一般横向1:1000~1:2000,纵向1;100~1:200,图上表示出原地面标高、设计地面标高。

管渠底标高、埋深、距离、坡度、接口型式,并注明管径(渠断面)、管渠材料、穿越铁路、公路、河流、交叉管渠的标高,并注明交叉管渠的标高、管径(渠断面)、泄水管、连通管等的位置。

纵断面图下有管道平面图,平面图中表示出地形、地物、道路,、管渠平面位置、转角度数坐标,平面和纵断面相互对应,末页列出工程量表。

3.主要构筑物工艺图采用比例一般1:100~1:200,图上表示出工艺布置、设备及管道等安装尺寸、相关位置、标高(绝对标高),列出主要设备一览表,并注明主要设计技术数据。

4.主要构筑物建筑图采用比例一般1:100~1:200,图上表示出结构形式、基础做法、建筑材料、室内外主要装修。

门窗等建筑轮廓尺寸及标高,并附技术经济指标。

5.主要辅助建筑物建筑图如综合楼、车间、仓库、车库等,可参见上述要求。

6.供电系统和主要变、配电设备布置图表示变电、配电、用电起动保护等设备位置、名称、符号及型号规格。

附主要设备材料表。

7.自动控制仪表系统布置图仪表数量较多时,绘制系统控制流程图,当采用微机控制时,须绘制微机系统框图。

8.通风、锅炉房及供热系统布置图9.机械设备布置图采用比例1:50~1:200,图上表示出工艺布置,设备位置,标注主要部件名称和尺寸,提出采用的设备规格和数量。

非标机械设备总装简图,采用比例1:5~1:20,图上注明主要部件名称,外廓尺寸及传动设备功率。

仅供个人参考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