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教材内容的整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在这里主要讲述了四个内容:(1)西方文化发展的脉络,从希腊、罗马的文化缘起到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力。(2)西方国家历史的发展脉络。比如说我们中国人非常清楚我们自己的历史主线“宋元明清等”,那么学习了这一章节,同样应该了解西方国家历史的发展脉络。但这一历史更迭的线索并非我们讲课的重点,在这条线索里我们要重点了解的是西方中世纪的社会情况。(3)伊斯兰文明的缘起与辉煌。(4)文化的多样性。

[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

这一课首先应讲清一条线索即:西方文化缘起、传递的脉络。可以在欧亚大陆的地型图上作一番演示:来自东方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文明影响到地中海东部地区,形成古希腊文化,罗马征服希腊,希腊又从文化上征服了罗马,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展,古罗马文化在欧洲地方扎根,虽然有之后的日耳曼人国家的建立,但由于日耳曼人最初是一个不认识字的民族,因此罗马文化再次有了因袭、继续的可能,并把这种影响力延续至今。

课文可作三部分处理。(1)古希腊文明(2)古罗马文明(3)解释西方文化之根,即上面所说的线索。

希腊文明部分可处理成两段论。(1)希腊文明的早期阶段——爱琴海文明。(2)城邦文明的情况。

爱琴文明可以由米诺斯神话导入,讲考古发现展示古文明的成就,由文明的湮没过渡到成邦文明。

城邦文明部分首先要解说清楚城邦的来由、特点,可以借助巴尔干半岛地形图、雅典卫城图。

重点推介的雅典与斯巴达采用思考题的方式来探讨。

问题设计:假设学生穿越时光隧道来到2700多年前的希腊的土地上,有两个居住点A和B (影射雅典和斯巴达),说明各自的地理情况,请学生选择并假想你可能会发生的生活情况。

题目设计的用意在于让学生从地理、人文条件去明白古希腊人的选择(商业文明或农耕文明),并由各自的生活方式所引导所形成的人性的、政治生活的特点(希腊的政治生活民主化和斯巴达的军事化)

古罗马文明的介绍也分两部分:(1)罗马的从无到有,从一个小城邦到大帝国。这一阶段罗马经历了王政时代和共和时代,其中一些知识点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我完成,比如“罗马军团”的内容可以用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提前查找,用图片、课件的方式在课上演示。(2)罗马帝国时期,这一部分主要讲帝国繁荣,即为灭亡作铺陈,也为文化说原因。

西方文化之根主一要讲清楚希腊、罗马文化各自擅长的领域,提一提因由和成就;二要讲清楚本文开头提到的线索,这里可以利用课本插图3-18、3-19,只是再加进一张帕特农神庙的图,线索就立刻跃然图上了。

[第二课基督教文明与欧洲中世纪]

这课书讲清两点。(1)西方国家历史发展线索(2)欧洲中世纪社会情况。

西方国家的历史演变可以简单化处理:

•文化的源泉——古希腊

•罗马帝国(欧洲的统一)

•西罗马灭亡、欧洲的分裂、众多日耳曼人的国家

•查理曼帝国的统一

↓•

查理曼帝国分裂、形成欧洲近代主要国家的雏形

欧洲中世纪社会情况书本内容主要涉及五个阶层:国王、教会、封臣、农奴、城市,和四种制度:封建制度、采邑制度、教会制度、行会制度,彼此之间关系复杂,教学处理上可以简单化。要求学生提前收集资料以小品剧的方式表现国王与封臣的关系、封建主与农奴的关系以及国王与教会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了解有助于以后对西方工业革命成功的种种认识。

[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分两部分(1)伊斯兰文明的缘起(2)伊斯兰文明的成就与巨大影响力。

文明的缘起部分需要介绍产生的历史背景,讲一讲欧亚时局、半岛的历史机遇(商道改变)、历史人物的作为。

成就部分需要介绍文化璀璨的因由(因为帝国)、特点。利用书本插图如3-31,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

请你猜猜这张古地图可能是哪个时期哪个地区的人作的?

观察这张图的圆心位置在哪里,可能是哪个城市,为什么这样画?反映了什么观念?

这张图还有什么特别之处(非洲)?为什么?

当时的人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地图,反映了什么?

[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这一课线索清晰。第一组图片说明文化传播的特点,外来文化要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和本土文化相结合、因地制宜。比如佛教在发源地印度因为佛教观念、气候条件而形成的寺院外观,传到中国受中国的气候条件、伦理观念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及至到日本即与中国的同又不同。第二组图片说明异质文化的不同或者说文化的多样性。第三组图片说明了文化的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