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都有些什么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上都有些什么效应?

一、温室效应

指各种温室气体(如CO2、N2O、CH4等)对地面长波辐射强烈吸收或散射回地面,从而使大气和地面增温的现象。温室效应的直接结果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在各种温室气体中,以CO2的温室效应最为显著。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工农业的发展,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CO2不断增加;同时因人类对森林等绿色植物破坏日趋严重,使植物吸收、固定的CO2迅速减少,大气中的CO2含量明显上升。

模拟结果表明,当大气中CO2浓度加倍时,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将会上升1.5℃~4.5℃。

其中极地高纬度地区温度升高幅度更可达5℃以上。

二、热岛效应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天消耗大量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加之CO2的温室效应,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得城市宛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热岛效应”。当大范围的大气环流运动微弱时,会形成城市热岛环流。研究这种现象对城市规划建设卫星城和工业用地布局具有指导意义,一般会考虑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三、绿岛效应

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区,气温的日较差比较大,降水稀少。而沙漠中的绿洲地带,由于土壤湿度大、蒸发和植物蒸腾到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多,空气湿度较大,降水相应增多;

由于含水较多土壤的热容量比较大,加上蒸发、蒸腾作用对热量的调节,土壤温度和近地面气温的日较差明显变小。林地和草地的这种可以降低近地面温差、提高近地面大气相对湿度,通过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而产生的影响就叫绿岛效应,又称绿洲效应。

四、沙漠化效应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时,则可能导致严重的沙漠化。。由于地表植被层和由沙石组成的裸露地面二者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相差很大(前者为15%~20%,后者为35%~40%)。当地表植被被破坏时,地面反射率明显增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减少。尽管沙石比热小,在阳光照射下地面增温强烈,但因空气中云量极少,大气逆辐射微弱,地面散失的热量很多。在缺少平流热量输入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热量平衡,空气盛行下沉运动,以压缩增温。由于下沉的气流十分干燥,缺乏降水,使得气候进一步变干,从而导致地表植被的进一步减少,形成沙漠化效应。

五、湖泊效应

在湖泊及其周围,由于湖泊与周围地区地面存在热容量差异,导致局地性大气环流和小气候的产生。当太阳照射时,由于湖面升温较之周围地面缓慢,大气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大气将湖面蒸发的水汽输送到周围地区形成降水,因而湖泊周围地区空气湿度较大,降水较多。

六、封冻效应

大洋表面因低温结冰而产生的种种环境效应叫做封冻效应。从理论上讲,大洋表面出现封冰现象将产生的效应包括:①阻断了洋流,影响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从而导致中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冷;②增大了大洋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使得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引起气候变冷;③缓解了大洋水汽的蒸发,气候变得干燥;④隔断了水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变换,海水含氧量减少,海洋生物生产率大大降低。

七、焚风效应

沿水平方向运行的气流遇到地形阻挡后,在山地迎风坡绝热爬升,大气中水汽随着气温的下降而凝结成云,此后,大气按湿绝热递减率降温,逐渐形成降水,即地形雨。越过山顶后,在背风坡气流顺坡而下,大气按干绝热递减率下沉压缩升温,水汽难以凝结,降水稀少,形成雨影区。由于背风坡大气比较干燥,干绝热温度变化率比湿绝热温度变化率大,气温声速上升,形成沿着背风坡向下吹的既干且热的风,往往容易导致可燃物发生燃烧现象,叫做焚风效应。一般会引起山地背风坡森林发生火灾,对山地植被类型的形成及生态特征、土壤类型和形成都有一定影响。这种现象在我国西南峡谷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八、狭管效应

大气运行经过山间峡谷地带时,因风速加快、风力加大而引起的一系列地理环境效应,称为狭管效应。如冬季北方冷气流沿着西伯利亚山间南北纵列的谷地吹袭,风力加急形成烈风,加剧了严寒程度,使得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的“寒极”。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由于北临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加上近十年来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北方强冷空气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北方强冷空气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在这一区域引起狭管效应,使该地区成为目前中国北方强度最大的沙尘暴策源地。

2.地理滞后效应

地理滞后效应又称地理滞后作用、地理迟滞效应,是指地理系统对输入因素的非及时反应(左大康,1990)。自然方面,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不是一二年内可以立竿见影的。社会方面,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民素质,对发展经济的效应,要经过十年、二十年才能见端倪。经济建设中和规划工作中,不少争论的难题,往往与地理滞后作用有关。短期行为的表现是忽视地理滞后作用。

3.焚风效应:风越过高山后,温度会上升很多,而且极干燥,象火焰焚烧一样。从而形成迎风坡与背风坡。

6.柯氏效应:大气中空气流动的方式并非单纯南北向,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会驱使北半球移动的物体或流体沿运动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则向左偏。

“嚼味”高考题,把握“关键词”

贵州省石阡县石阡中学祝廷远

学生拿到高考题通常不知从何处下手,不知题目所问,就不知所答。那么,复习时辅导教师应关注近年高考试题,辩别试题考向。思考学生面对高考题是否能命中题意?学生有没有这种解答能力?我通过“嚼味”高考题,把握“关键词”来实施这一复习目标,达到良好效果。

一、“嚼味”高考题

高考复习时,讲练一些有“嚼头”的高考题题目,因为这些题目源于书本,又不超大纲,有利于提高学生复习效益。只有对高考题的“嚼”,才会领悟高考的味道,达到做好高考题的目的。例如:(2012

年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

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

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

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行为动词)这些国营农场(行为条件)的分布规律(行为对象),分析(行为动词)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行为条件)的有利条件(行为对象)。(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品棉销售(行为条件),请解释(行为动词)原因(行为对象)。(3)说明(行为动词)该区域商品棉生产(行为条件)的现实性(行为对象)。(4)分析(行为动词)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行为条件)的影响(行为对象)。

判断我国境内图示区域在哪里,可能有多种方法。要求学生头脑要有清晰的空间概念,我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数。只能先从经度纬度,判定大概区域。此题虽无法从海陆位置认定,四周未临海,可推理大概在内陆地区,还要结合地形地势河流才能认定为塔里木盆地。从地形入手。须知,我国地形区中,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只有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位置最西,跨经度73°E以东,73°E以西。40°N从中部穿过,当然,对新疆政区图要熟悉。国省界线,区域基本特征:如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沙漠广布,河流流向从四周流向中心,河流少,多季节性时令河等基础知识熟习,判断起来就容易得多。学生学习时须具备灵活的基础知识,较好的分析习惯和冷静沉着的思考能力。

回答(1)题可以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源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国营农场的分布应沿河流(湖泊)绿洲或地下水源丰富的山麓地带。该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应主要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照充足,温度高,光合作用强,质量好,单产高。绿洲有灌溉水源,保证棉花生长。

回答(2)题应主要分析其有利社会经济条件,这里是我国最大长绒棉基地,品质优良,需求大,市场广阔,而棉花易储存,易运输,距消费市场较远,交通成本高,价格经济因素不是主要因素,而随着交通条件改善,棉区生产摆脱市场地域限制。

回答(3 )题生产的现实性。问的问题是是否可行?存在问题应是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其突出,气候干旱,水资源有限。

回答(4)题,从整体性的原理来分析,大规模种植,过度消耗水资源,将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水资源短缺,将会导致荒漠化、绿洲消失,生态恶化,过量使用灌溉用水,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地次生盐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