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主页建设管理办法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络建设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络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ee03fefab069dc50220181.png)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络建设方案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是一个满足数字、语音、图形图象等多媒体信息,以及综合科研信息传输和处理需要的综合数字网。
该校园网先后进行了三期较大的建设。
第一期采用A TM 技术组网,第二期采用了千兆以太网技术。
随着用户量不断增加(2001年平均达到15000个)、网络应用服务手段的丰富、音视频多媒体流应用的进一步普及,网络负载逐渐达到饱和,在上网高峰期网络速度明显变慢。
为了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的运行速度、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有力的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校园网在2001年底开始了第三期建设。
第三期建设前的校园网中心主干采用两台交换容量为48G的3Com核心交换机,彼此之间互为备份。
各楼栋交换机通过两条1000M(或100M)光纤线路分别与中心的两台核心交换机相连,且彼此互为备份,一旦主用连接出现故障,能立即自动切换到备份连接,整个网络有能力24小时不间断地对外和对内提供服务。
在校园网第三期工程中,增加了两台Cisco Catalyst 6509交换机,并且分别与原来两台CB9000之间建立千兆连接,共同形成第三层交换式骨干网,提供更高的带宽和冗余度;增加了若干二级节点三层交换机,并对原有A TM网络进行了改造,以扩大二级节点接入能力;增加了防火墙主机,进行负载均衡,克服网络瓶颈问题;配置了新的WWW、FTP、Email、BBS等服务器,增加服务资源;设置了代理服务器和高速缓存服务器,解决国际信息流量的存储和共享问题。
进行第三期建设之后的校园网对网络核心层和主要设备建立了冗余备份机制,提高了可靠性;防火墙系统结合计费、监测、病毒防护等方面的技术开发,确保了网络的安全;用户接入能力可达到5万以上;采用多种先进的网络技术、提供QoS保证,支持多种视频传输协议,完全能够适应远程教育和数字化校园的发展要求。
项目类别:大型校园网络系统/网络服务与应用集成/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校园网站建设管理制度
![校园网站建设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d75a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15.png)
校园网站建设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升学校形象,提高管理效率,制定本校园网站建设管理制度。
二、网站建设管理机构1.学校设立网站建设管理机构,负责校园网站的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工作。
2.网站建设管理机构应具备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三、网站建设准则1.网站建设应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发展规划,服务于师生和社会大众的需要。
2.网站建设应遵循信息安全和保密的原则,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3.网站建设应注重用户体验,提供简洁、清晰、易用的界面和功能。
4.网站建设应保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内容和技术,提高网站的质量和影响力。
四、网站建设流程1.网站建设前,需进行需求调研和规划,明确网站的目标和功能。
2.网站建设中,需进行网站设计和页面编排,确保设计美观、整洁。
3.网站建设后,需进行测试和修正,确保网站的正常运行和网页的正常显示。
4.网站建设完成后,需进行备案登记,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合法有效地进行运营。
五、网站内容管理1.网站内容应具有权威性和准确性,做到真实、完整、及时。
2.网站内容应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要求进行审核和发布。
3.网站内容应分类管理,以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4.网站内容应根据用户反馈和需求进行不断优化和更新。
六、网站安全管理1.网站应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保护网站免受黑客和病毒的攻击。
2.网站应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非法入侵和信息泄露。
3.网站应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络机制,及时响应黑客攻击等安全事件。
4.网站应备份重要数据和文件,确保网站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七、网站维护管理1.网站应定期进行性能监测和维护,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2.网站应定期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提高网站的性能和访问速度。
3.网站应设立管理人员,负责用户反馈的处理和网站问题的解决。
4.网站应建立用户交流机制,通过留言板、论坛等形式与用户进行互动。
大学网站建设与管理办法
![大学网站建设与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f82c5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2.png)
大学网站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网站建设与管理工作,确保网站的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XX大学校园网是教育科研网( CERNET )的接入单位,其使用和管理必须遵守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二条学校网站建设的原则是:统规划、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目标考核。
第三条 XX大学网站的发布用户原则上为校内各单位,用户必须依据本办法建设和管理网站,并接受学校网站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未经学校批准,学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XX大学××”或“江大××”在公众网注册域名、公众号、企业号和开办网站。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五条为切实做好学校网站管理工作,学校成立校网站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宣传部、信息化处共同组成。
第六条校园网站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方案审批、关系协调、条件保障以及考核奖惩。
第七条校园网站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校各单位网站建设和信息安全的管理。
第八条宣传部负责网站的内容管理与日常监督。
第九条信息化处负责学校网站技术规范、安全规范的制定,为校内各单位提供网站虚拟主机空间托管服务,以及网站建设和维护过程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网站信息发布的责任人,对本单位发布的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合法性和运行负责,坚持“谁发布,谁负责”原则,同时,明确一名网络信息员具体负责本单位网站建设与管理工作。
各单位网络信息员接受宣传部和信息化处的管理。
第十一条各单位负责对网站信息进行实时维护,信息内容做到及时更新,网站应根据技术和应用终端变化作必要更新。
第三章网站的申请、建设和变更第十二条网站的申请和建设(一)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须准确填写《XX大学网站登记备案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对于托管服务器的部门还须填写《XX大学服务器(信息系统)托管申请表》(信息化处网站提供表格下载),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平台和基地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平台和基地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ebb30cdbe23482fb4da4cfe.png)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平台和基地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华中科技大学“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目标和任务第壹条“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是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第二条“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要建立新型的科研管理和学科组织模式,以利于整合优质资源,汇聚壹流人才,推动学科交叉,实现资源共享,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推动学科跨越式发展。
第三条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是建设“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重要的直接目标,是“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
第四条采取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措施,加强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汇聚不同学科的精英人才联合攻关,是“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要建立有效机制促进人才的流动和竞争,形成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氛围。
第五条加强科学研究和实验室的条件建设,为优秀人才和高水平学术团队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提供条件保障,是“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
要切实保证平台和基地的建设水平,体现先进性、前瞻性和实用性,能满足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实行共享,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平台、基地的成果产出率;要加强自筹配套建设经费的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和共建。
第六条“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要和争创国家实验室、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防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工作有机衔接,和国家及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有机衔接,要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为指导,突出优势,突出特色,突出重点。
大学校园门户网站管理办法(草案)
![大学校园门户网站管理办法(草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9c49d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2.png)
大学校园门户网站管理办法(草案)大学校园网经多年建设,已经在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方面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为加强校园网应用水平、提高我校门户网站的知名度和点击率,强力打造大学校园网的宣传平台,充分发挥学校进行网上宣传、网上教育、网络传递等作用,提高我校现代化管理的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办法,请遵照执行:总则第一条:大学门户网站是我校以校园网为依托,全面介绍我校党政、科研、教学活动等方面情况的internet门户,是我校唯一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校际网站。
第二条:目前校园门户网站暂包含15个一级栏目:学校概况、院系设置、管理机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学生活动、服务指南、211工程、风情、推荐栏目、校园网、科学研究、办公自动化、新闻综合、网络学院,以及63个二级栏目(略)。
管理办法第三条:静态网页部分:信息内容由校属各相关单位负责提供,内容的更新工作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
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的更新事项,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至少每学期每个部门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内都必须上报须更新的静态信息内容,即便没有要更新的内容,也必须做出文字说明,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单位信箱。
第四条:动态网页部分:1、校园快讯:校属各单位确定本单位信息发布负责人和联系方法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8585005),其信息发布负责人具有专门负责和使用本单位信息管理的权利,有权代表所在单位向网上发布本单位最新需告知全校的信息。
信息发布负责人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作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学校网络中心不再担负为各单位提供向主页发布消息的工作任务。
2、专题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国内新闻、财经新闻等栏目由网络中心专人负责完成每日更新。
(每次更新3・5条以上)3、教师备课资源库:由学校网络中心专人负责更新和维护,欢迎全校各个学科的老师提供素材。
4、其他栏目的信息提供请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阅读。
第五条:信息发布:“校园快讯”是学校向外发布全校性信息的窗口,由于校内信息来源广泛,发布内容多样,就其发布及其审核过程规定为:全校性的信息由学校党委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作为联合信息发布单位,确定专门的信息发布人,重要信息的发布不得超过12小时;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工会、教务处、科研处、211办公室、研究生院、学校各部门及各院、系、部的信息发布,由各单位指派专门人员负责,向网络中心申办“用户名”及“密码”,重要信息的发布不得超过24小时。
学院网站建设管理规章制度
![学院网站建设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afb5e0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c.png)
学院网站建设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学院网站建设管理,提高学院网站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保护学院网站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学院的所有网站建设、管理、更新和维护工作。
第二章学院网站建设管理要求1. 学院网站的主要功能是向师生员工及社会公众提供学术信息、学院动态、教学教学资源及其他相关信息。
学院网站应该具有良好的界面设计、信息查询功能和网站安全性,并且保持及时更新。
2. 学院网站应该明确网站管理责任人,负责网站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期检查网站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反馈问题。
3. 学院网站应该设立监督机制,定期对网站内容进行审核,确保网站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校园网站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学院规章制度,不得发布违法信息、淫秽信息、虚假信息等内容。
第三章学院网站建设管理流程1. 学院网站建设前期准备(1)确定网站建设目标和定位,确定网站主要内容和功能,明确网站使用人群。
(2)确定网站建设团队,包括项目负责人、程序开发人员、美工设计人员等。
(3)编制网站建设方案,包括网站结构、设计风格、内容分类、技术实现等。
2. 学院网站建设阶段(1)根据方案进行网站主页、二级页面、三级页面的设计和开发。
(2)确定网站技术平台和服务器,进行网站核心功能的开发和测试。
(3)网站内容的录入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3. 学院网站投入运行阶段(1)网站上线前的测试工作,包括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测试等。
(2)网站上线后的监督管理,定期检查网站运行情况,及时更新网站内容。
(3)网站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包括网站备份、安全防护、系统维护等。
第四章学院网站管理责任1. 学院网站管理员应当严格遵守学院网站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
2. 学院网站管理员应当定期检查网站运行情况,及时处理网站问题,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3. 学院网站管理员应当加强对网站内容的审核,确保网站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厦门大学主页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厦门大学主页建设管理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22016604e87101f69e31954d.png)
厦门大学主页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进一步发挥厦门大学主页(,以下简称“学校主页”)展现我校形象、服务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主页的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主页的建设和管理,学校各单位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学校主页建设应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学校建设成就,展现学校良好形象,充分体现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第四条学校主页设中、英文两种版本。
学校主页的建设目标为:版面规划合理(栏目齐全,布局合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图文并茂);内容全面、及时、准确;运行稳定、安全、可靠;访问高速、便捷。
第五条学校主页的建设和改版(一)学校主页建设由学校办公室统一协调,党委宣传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信息与网络中心是主页的建设维护单位。
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指定一位部门领导分管主页建设工作,并指派专人负责主页的建设和日常维护,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主页中文版由学校办公室负责整体规划,对栏目设置、风格特色、页面布局、主题色调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组织设计和开发,并将建设方案报请校领导批准。
- 1 -(三)主页英文版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整体规划,对栏目设置、风格特色、页面布局、主题色调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学校办公室协助组织设计和开发,并将建设方案报请校领导批准。
(四)信息与网络中心负责协助学校办公室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做好主页中、英文版的策划、设计、实施、测试、运行等工作,提供主页开发、运行等所需的技术支持。
(五)学校办公室可根据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学校主页的建议和意见,以及校园信息化的建设需要等,提出对学校主页的改版请求,报请相关校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学校主页的内容管理(一)学校主页中文版内容的更新和维护根据主页内容的类别分别由不同部门分工负责。
1、情况介绍类信息(如“学校概况”、“机构设置”等栏目的内容)。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办事服务体系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办事服务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ac990dd967ec102de3bd89b4.png)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办事服务体系作者:王士贤等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20年第29期华中科技大学以信息化“十个一”工程建设为契机,经过开展流程再造等活动,按照“让信息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理念,建设了以网上办事大厅为主体的线上“一站式”服务信息平台。
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理念,以“师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建设了线下“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线上线下一体,构建了智慧办事服务体系,师生获得感明显增强。
多措并举推动流程建设通过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实现办理业务集中学校将网上办事大厅和信息门户等进行深度集成,建成统一的办事服务入口,方便师生在网上查找办事事项并在线办理。
首先,将网上办事大厅集成到信息门户首页,师生在信息门户首页的网上办事大厅待办中心,查看并处理网上办事大厅的待办事宜。
通过与基础数据库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个人基础信息自动填充,避免重复填写,用户只需要填写少量与业务办理相关的信息,节省用户填表时间,解决用户“填表繁、反复填”的痛点。
通过共享和集成,师生仅需通过网上办事大厅这一个入口即可办理各类事项,避免在校内多个系统中查找和切换。
与每个流程相关的业务系统进行深度集成。
师生在填写表单前,网上办事大厅通过调用业务系统接口或数据,作为判断流转节点的依据而自动填充表单,流程办结后,网上办事大厅将办理结果等数据再通过基础数据库同步到业务系统的数据库。
建设移动应用和双消息驱动模式在学校微信号“华中大微校园”中设立“网上办事大厅”栏目,将网上办事大廳的所有办事流程进行移动化处理,师生可在移动端在线办理事项,管理人员也可在移动端进行审批、处理。
与学校统一通讯平台集成,使得所有流程在提交到下一节点时,系统就会自动同步以微信、短信形式推送待办通知。
用户通过点击消息中心的待办通知,系统将会自动跳转至相应的审核办理页面或查看办理进度的界面,帮助用户完成各项审批事项,显著提高了办事效率。
短信和微信的双消息驱动,确保师生和在校工作人员不漏掉网上办事大厅的任何重要通知,同时可进行快速处理。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习操作指南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习操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77f2a72b0717fd5370cdc50.png)
第五章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习操作指南本章将介绍我校网络教育的学习方法、学习流程以及与学务有关的内容,方便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参考。
如何利用平台进行网络学习登录我院主页()下载《远程教育平台学生用户手册》《远程教育平台学生用户手册》的内容对你顺利适应网络学习至关重要。
可直接到下载园地中下载。
它将重点教会你如何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这一平台将伴随你在学院学习的全过程,使用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你能否顺利进行各项必须的操作,如提交作业、查看考试成绩,以至于最后的学位申请(专升本学生)等等。
上网认真浏览首页中“学习导航”和“教学园地”栏目中的相关内容,这些对你更好的学习都是很有帮助和指导作用的。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领教材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询问课程表在哪里?什么时候开学?可见有的同学接受了多年传统教育,一下子还不适应网络学习的灵活性。
你必须经常关注我院网络平台首页面“教学园地”里的有关内容和通知,明确如何利用好网络学习的灵活性,顺利完成课程学习,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考虑下列因素:所学课程的门数、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作业提交日期、考试日期、每周可用于学习的时间等等。
当然学习的计划也不用精确到几分几秒,那样死板的计划就无法实现,所以建议你计划每周需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同时也方便检查自己是否按时完成每周的计划,需要对下周的计划做哪些调整。
你制定的学习计划可以和同学、老师及家人交流看看是否可行。
如何开始学习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学习中心老师会告诉你登录平台的账号和密码,以此进入到我院平台学习,要制定学习计划,有效地进行学习,无需等到某个特定的时间。
因为网络学习是远程学习的一种形式,以自学为主。
应该知道你还有数以百计的同学和你一起同时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
对于刚刚开始网络学习的你,我们给出以下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第一,课程的学习要从认真阅读网站首页每门课程的学习指导开始,然后快速浏览一遍教材,明确课程的内容结构,每门课程的光盘中(课件)都有教学大纲,你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然后根据教师讲解一部分一部分学习,如果发现课件光盘和教材的内容有不同之处,应该以老师串讲的内容为准(串讲具体时间请在网上查询)。
高校门户网站建设方案
![高校门户网站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8baf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7.png)
高校门户网站建设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门户网站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宣传学校形象、提供校内外信息、服务师生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以我们学校为例,提出一份高校门户网站建设方案,以期为其他高校门户网站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前期准备高校门户网站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网站建设的目标和定位。
明确网站宣传的主要内容,如学校新闻、校园活动、招生信息等。
其次,需充分调研其他高校门户网站,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以优化我们的网站建设方案。
同时,确定网站的技术选型、服务器托管方案等。
二、设计与布局门户网站的设计与布局是决定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注重网站的整体美观性和用户友好性。
首先,选择鲜明而符合学校形象的色彩搭配,使网站一目了然。
其次,合理规划网站的版块,确保信息展示的清晰和有序。
设计简洁明了的导航栏和搜索功能,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采用响应式设计,使网站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均能良好显示。
三、内容管理高校门户网站的内容管理应注重精细化和时效性。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内容管理团队,负责整理、更新和发布网站的内容。
内容更新要及时,将学校的最新动态、通知和活动等第一时间展示给师生。
同时,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设置栏目分类,包括学术研究、师资力量、学生组织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四、功能模块高校门户网站的功能模块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行规划。
首先,我们可以设置师生通讯录,方便校园内部人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其次,可以建立在线报名系统,便于学生进行各类培训、志愿者活动等报名。
另外,还可以开设在线论坛或博客,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此外,安排在线考试系统、资源共享平台等功能模块,使门户网站成为一个集信息查询、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五、安全与维护高校门户网站的安全与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要确保网站的反黑客攻击能力和数据的安全性。
华中科技大学互联网站
![华中科技大学互联网站](https://img.taocdn.com/s3/m/f417b7a76bec0975f465e28d.png)
网站负责人签字: 日期:
学校二级单位
或校机关部处
审查意见
上述网站由本单位建设管理,网站负责人为本单位在编在岗职工。经审查,本表填写内容真实准确。经审查,本表填写内容真实准确。
单位负责人签字: 日期: (单位公章)
华中科技大学互联网站
网站名称
网站域名
学校
网站备案号
网站
主办单位
网站负责人
变更事项
类别
1.网站名称
2.网站域名
3.网站IP地址
4.网站类别
5.网站简介
6.主办主管பைடு நூலகம்位
7.网站负责人信息
8.网站联络人信息
9.服务器放置地
10.前置审批或专项审批事项
变更事项
类别序号
原备案信息
备案变更信息
网站
负责人
声明
本人声明以上内容真实准确,并承担网站管理责任,依法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
2、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联系电话:87544990,电子邮箱:beian@,地址:东五楼327室。
3、网络与计算中心联系电话:82668837。
(本栏应由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信息化工作分管领导签字,并盖单位公章。)
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
受理
受理意见
复核意见
受理人:
受理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网络与计算中心处理
(网站域名或IP地址变更时,由网络与计算中心予以相应处理)
备注
说明:
1、依据《华中科技大学互联网站管理办法》(校信息化[2014]2号),利用学校互联网络域名或互联网IP地址设立互联网站(含网络信息系统),其相关备案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在相关变更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履行备案变更手续。
985工程平台和基地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doc
![985工程平台和基地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doc](https://img.taocdn.com/s3/m/824275c6bceb19e8b8f6bad1.png)
华中科技大学“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目标和任务第一条“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是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第二条“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要建立新型的科研管理与学科组织模式,以利于整合优质资源,汇聚一流人才,推动学科交叉,实现资源共享,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推动学科跨越式发展。
第三条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是建设“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重要的直接目标,是“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
第四条采取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措施,加强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汇聚不同学科的精英人才联合攻关,是“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要建立有效机制促进人才的流动和竞争,形成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氛围。
第五条加强科学研究和实验室的条件建设,为优秀人才和高水平学术团队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提供条件保障,是“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
要切实保证平台和基地的建设水平,体现先进性、前瞻性和实用性,能满足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实行共享,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平台、基地的成果产出率;要加强自筹配套建设经费的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共建。
第六条“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要与争创国家实验室、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防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工作有机衔接,与国家及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有机衔接,要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为指导,突出优势,突出特色,突出重点。
组织实施第七条立项与启动:(一)“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项目经教育部专家组论证并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复后立项。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e5b7558f5f61fb73666e2.png)
需求分析---- 现有网络采用ATM主干,其传输速率为155Mbps。
随着校园网用户数目与新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网上多媒体及远程教育应用的展开,对校园网主干带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希望:新的校园主干采用具有第三层交换功能的千兆位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以满足广大用户的各种要求。
新的主干建设应能保护校园网的已有投资,要求与原有ATM校园网实施最佳连接,并提供新校园网的管理方案与管理策略。
新的主干设备应能满足10,000用户接入访问的要求。
支持IP多目广播(Multicast)与服务质量(Qos)或服务类型(CoS),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
支持虚拟网络(VLAN)。
网管软件应具备对接入层交换设备进行远程可操作的能力(如在网络中心对接入交换机进行针对端口IP过滤条件的远程设置)。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是一个满足数字、语音、图形图象等多媒体信息,以及综合科研信息传输和处理需要的综合数字网,并能符合多种网络协议,体系结构符合国际标准或事实上的国际工业标准(如TCP/IP),同时能兼容已有的网络环境。
---- 先进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将保证处理数据的高效率、系统工作的灵活性、网络的可靠性,技术上的先进性也使系统的扩充和维护变得十分简单。
---- 可靠性-网络骨干线路的冗余备份、网络核心设备的冗余备份和电源冗余备份等方面保证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的可靠性。
---- 开放性和可扩充性-主干网络设备的选型及其模块、插槽个数、管理软件和网络整体结构,以及技术的开放性和对相关协议的支持等方面,来保证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扩充性。
---- 可管理性-网络管理基于SNMP,并支持RMON和RMON2,以及标准的 MIB。
利用图形化的管理界面和简洁的操作方式,合理的网络规划策略,提供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
一体化的网络管理使网络日常的维护和操作变得直观,便捷和高效。
---- 安全性- 内部网络之间、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之间的互联,利用VLAN/ ELAN 、防火墙等对访问进行控制,确保网络的安全。
学院网站建设规章制度范本
![学院网站建设规章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69630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8.png)
学院网站建设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院网站的建设与管理,规范学院网站内容发布和信息传播,提高学院网站的信息服务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院网站是学院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是学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师生提供信息服务、传播学院文化、展示学院风采的重要职责。
第三条学院网站建设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二)坚持信息服务与学院事业发展相结合,助力学院各项工作;(三)坚持网站内容更新与维护的规范化、制度化,确保网站信息安全;(四)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网站的功能与性能,满足师生需求。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学院成立网站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网站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组成。
第五条领导小组设立网站管理员,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网站管理员应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定期更新网站内容,确保网站信息安全。
第六条各部门、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网站栏目的内容更新与维护,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及时。
第三章网站内容与信息发布第七条学院网站内容应包括学院概况、新闻中心、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学生工作、信息公开等栏目,以满足师生及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第八条网站内容发布应遵循以下规定:(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积极传播正能量;(二)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发布虚假信息;(三)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应符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尊重原作者权益;(四)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发布安全管理,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第四章网站安全与维护第九条学院网站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网站安全稳定运行。
网站管理员应定期对网站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第十条网站管理员应加强用户权限管理,严格执行信息发布审核制度,防止未经审批的信息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信息化〔2016〕3号
关于印发《华中科技大学主页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全校各单位:
现将《华中科技大学主页建设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
行。
华中科技大学 2016年3月7日
华中科技大学主页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华中科技大学主页(以下简称"主页")是学校重要的对
外形象宣传窗口和信息发布平台。
为建设管理好主页,根据《华中科
技大学信息化管理工作条例》(校发〔2014〕6号)、《华中科技大学互联网站管理办法》(校信息化〔2014〕2号)、《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办法》(校信息化〔2015〕7号)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主页分为中文版和英文版,对应的域名分别为
:和。
第三条 主页的建设管理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职责清晰
,更新及时"原则。
主页设计应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展示学校水平。
第二章 主页栏目及内容
第四条 中文版主页的主要栏目、子栏目和主要内容包括:
学校概况:学校简介、历史沿革、学校领导、组织机构等;
院系设置:学校各院(系)列表;
师资队伍:学校人才及师资情况;
教育教学: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
;
学科建设:重点学科、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
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等;
科学研究:科研机构、科研管理、校企合作等;
招生就业:本科生招生、研究生招生、留学生招生、继续教育招
生、本科生就业、研究生就业等;
合作交流:国际会议、科技合作、国际交流;
文化生活:校园生活、服务信息、讲座论坛、校园风光、校园地
图等;
通知公告:学校各类重要通知、公告等信息;
学校新闻:学校要闻、综合新闻、学生学者学术、专题专栏等;
快速访问:根据学生、教职工、校友、访客等不同身份分别设置
常用的网站或信息的链接。
第五条 英文版主页的主要栏目包括About、Admission、
Academics、Research、Faculty、Internationalization、Alumni等。
中英文主页栏目和内容的设置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调整。
第三章 建设与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第六条 中文版主页建设与管理相关部门及其职责如下:
1.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
(1)统筹主页建设及其信息技术安全;
(2)会同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协调校内各单位在主页建设中的关系;
(3)保障主页建设及后期运维所需经费。
2.网络与计算中心
(1)负责主页系统的技术实现;
(2)负责主页服务器及其运行环境的管理与维护;
(3)负责运维支持与安全技术保障。
3.党委宣传部
(1)负责主页的栏目设置、页面设计;
(2)负责审核主页各栏目内容更新;
(3)保障主页信息内容安全;
(4)负责主页的新闻及专题内容编辑更新。
4.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1)主页通知公告的审核发布管理;
(2)主页建设维护工作的协调配合;
(3)负责提供学校概况中学校简介、学校领导和组织机构栏目中页面的内容。
5.国际交流处
负责提供主页的合作交流栏目中国际交流页面的内容。
6.校史研究室
负责提供历史沿革栏目页面的内容。
7.科学技术发展院、人文社会科学处、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
(1)负责提供科学研究栏目页面的内容;
(2)负责提供合作交流栏目中的科技合作页面的内容。
8.人事处
(1)负责提供院系设置、师资队伍、博士后流动站等栏目页面的内容;
(2)负责提供教职工页面中快速访问的链接网站。
9.学科建设办公室
负责提供学科建设栏目页面的内容。
10.教务处
负责提供本科教育栏目页面的内容。
11.研究生院
(1)负责提供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就业等栏目页面的内容;
(2)负责提供学生页面中研究生快速访问的链接网站。
12.学生工作处
(1)负责提供本科生招生、本科生就业等栏目页面的内容;
(2)负责提供学生页面中本科生快速访问的链接网站。
13.国际教育学院
(1)负责提供留学生教育、留学生招生等栏目页面的内容;
(2)负责提供学生页面中留学生快速访问的链接网站。
14.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1)负责提供继续教育学生招生栏目页面的内容;
(2)负责提供学生页面中远程与继续教育学生快速访问的链接网站。
15.校友工作与对外联络办公室
负责提供校友页面中快速访问的链接网站。
16.其他职能部门及二级单位
根据本单位所负责业务,负责提供相关页面的内容。
第七条 英文版主页的设计、栏目、内容及部门分工由国际交流
处负责;系统支持与环境保障由网络与计算中心负责;建设经费保障
由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负责。
英文版主页相关栏目和内容的分工如下:
学校办公室负责提供about页面相关内容;校史研究室负责提供
about页面有关学校历史history页面相关内容;科学技术发展院、人
文社会科学处负责提供research页面相关内容;人事处负责提供
faculty页面相关内容;教务处负责提供academics页面相关内容;国
际教育学院负责提供admission页面相关内容;校友工作与对外联络办公室负责提供alumni页面相关内容;其他职能部门及二级单位负责提
供英文版主页相关页面内容。
相关单位负责提供英文版主页内容对应
的中文材料,国际交流处负责组织编译。
第四章 系统管理与内容更新
第八条 主页系统的服务器及网站群平台系统由网络与计算中心
负责管理;中文版主页的后台内容管理系统由宣传部负责;英文版主
页的后台内容管理系统由国际交流处负责。
宣传部和国际交流处可根
据工作需要,在后台内容管理系统中为相关单位建立管理账号,赋予
相应权限。
第九条 主页内容更新流程如下:
1.校内相关单位在所负责的主页页面需要更新时,向宣传部、国
际交流处提出更新要求,并按照格式提供资料;
2.宣传部、国际交流处审核后,负责完成主页资料的上传更新等
工作。
必要时,宣传部、国际交流处将更新材料报学校领导审批。
第十条 各相关单位应经常关注本单位所负责页面的内容,及时
提出更新要求,并提供更新资料,保障本单位所负责页面内容合法合
规、真实有效和准确及时。
第五章 保密工作要求
第十一条 根据"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要求,各单位在提供
主页材料时应严格审查程序,防止出现任何涉密内容。
涉密内容的认
定由学校保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一旦出现网页泄密事件,按照"谁提
供、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追究责任。
第六章 日常监控与应急管理
第十二条 为保证主页正常运行,应做好日常监控工作。
党委宣
传部和国际交流处分别负责校中文版主页和英文版主页内容的日常监
控,网络与计算中心负责主页的网站群系统及运行环境安全的日常监
控。
第十三条 当发现主页内容有误或不恰当时,党委宣传部和国际
交流处应及时进行修正。
当主页遭到恶意篡改时,网络与计算中心应
立即查找分析技术原因、修补漏洞并保障后续正常运行,党委宣传部
和国际交流处应立即将页面内容恢复为正确内容。
必要时,按照《华
中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试行)》进行处置。
第十四条 各相关单位应指定本单位主页资料提供人员以及审核
人员,并且确保二者为不同人员。
主页服务器、系统等日志及相关操
作记录应保留至少六个月备查。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此前发布的有关文件规定
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本办法由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负
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