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第二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0921
令C10与L8谐振 简化电路
前提条件
RL=Re1
网络Ⅱ:表格中第五个结构
➢ 取 Qe2 = 2、C10 = 10 pF,C10与L8谐振,L8 = 0.1 μH ➢ 要求 Re2<Re1,设 Re2 = 35 ➢ C0=0,XC11=XC1=-Qe2Re2=-70,C11=14.2pF ➢ XC12=Xc2=-82.75,C12=12pF,XL9=XL=133.4,L9=0.133 μH
C7、8
RL=Re2
X s 39.55 Rs 20.1
➢ C7、8→XC1,L7→XL,C9→XC2,Qe3=3,C0→Xs,Re=Rs ➢ Re (20.1 Ω) < RL (35 Ω),满足前提条件 ➢ XC7、8=-20.75 Ω,C7、8=47.9pF ➢ XC9=-40.65 Ω,C9=24.5pF ➢ XL7=77.58 Ω,L7=0.077μH
利用串、并联阻抗转换公式,可以导出各种滤 波匹配网络的元件表达式。
例 1:图 2-3-7(a)为 T 型滤波匹配网络,要求与 Re 和 C0 串接阻抗匹配,求各元件表达式。
解:将 T 型网络分割成两个串接的 L 型网络,图 中 XC1 XC 1 // X L1 。再对这两个 L 型网络进行分析
XC 2 Q2 RL
XC1
XC 1
//
X L1
Re Qe1 Qe2
C2与RL串-并转换 并联谐振
C1与Re’ 并-串转换 串联谐振
例1 是否有第二种计算方法?
例 2:图 2-3-8 示 型滤波匹配网络,要求与 Re、 C0 的并接阻抗匹配,求各元件表达式。
图 2–3–8 形滤波匹配电路
1、将 XC2 和 RL 的串接阻抗转换为 Xp2 和 Rp2 的并接阻抗:
资料:第 2 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练习
第 2 章谐振功率放大器1.LC串联谐振回路品质因数下降,频带变宽,选择性变差。
2.LC并谐振电路谐振时,感抗与容抗都为零,所以回路呈纯电阻特性。
( ╳ ).3.谐振功率放大器1)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若使其工作在过压状态,应保持其它参数不变,将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增大(√ )2)丙类谐振功放外接负载开路不会造成晶体管损坏(╳)3)丙类谐振功放作为集电极调幅时,应工作于过压状态(√ )4)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串、并两种馈电方式对应的直流通路不同(╳)4.在高频放大器或振荡器中,由于某种原因,会产生不需要的振荡信号,这种振荡称为( B )。
A、间谒振荡B、寄生振荡C、高频振荡D、频率占据5.高频功率放大器输入、输出调谐回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频功率放大器原来工作于临界状态,当谐振阻抗增大时,工作于______状态,i c出现______。
丙类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不失真是由于______。
高频功率放大器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匹配;选频;抑制不需要的分量;过压;双峰;选频回路的作用;欠压;过压;临界)6. 丙类功率放大器工作在欠压状态,随着负载谐振电阻R P的增大而向临界状态过渡时, 放大器的交流输出电压V cm将 B 。
A) 减小 B) 增大 C) 略有增大 D) 略有减小7.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于欠压区,若基极电源V BB中混入50Hz市电干扰,当输入为高频等幅正弦波时,其输出电压将成为 D 。
A) 调频波B) 等幅正弦波 C) 直流信号按50Hz正弦变化的波 D) 调幅波8.某谐振放大器工作在过压状态,现要调整使之工作到临界状态,若其他参数不变,可以增加负载R e来实现。
( ╳ )9.为什么高频功放一般在乙类、丙类状态下工作?为什么通常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答:为了提高效率,一般选择在乙类或丙类下工作;但此时的集电极电流是一个余弦脉冲,因此必须用谐振电路做负载,才能得到所需频率的正弦高频信号;另外,谐振回路还能实现阻抗匹配。
第二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2、并/串转换:
Rp Rs Rp Rs = ---------- ; Xs = -------1 + Qe 2 Xp
P99
T 型滤波匹配网络
P100
Π 型滤波匹配网络
丙类谐振功放直流供电
一、集电极供电 1、串馈(电源电路、谐振负载、功放管串联)
+ Vcc ICQ↓ ICQ + ic = Ic↓
PD V C C I C 0 1 2V 3 2 m A 3 8 4 m W PO Re 1 2 V cm I c1m PO PD V cm I c 1 m 1 1V 54m A 297 m W 384m W 7 7 .3 4 % 1 2 204 1 1V 5 4 m A 2 9 7 m W
负偏压↓(VBB↑)→ Ic↑→ 进入饱和区↑→ 电流凹陷
图2–2-6
基极调制特性
输入幅度增加时 Ic 的情况
IC IC IC IC
0
t
0
t
0
t
0
t
Vbm 增 大
Vbm↑→ Vcm↑→ 进入饱和区↑→ 电流凹陷
图 2 – 2 - 9 放大特性
滤波匹配网络
作用: 选频滤波:负载仅获得基频功率(或所需要的某次谐波功率),滤除其它成份; 阻抗匹配:外接负载 RL 经网络变换为功放管所需负载 Re。
2 2
须通过匹配滤波电路将实际负载 RL 转换成丙类谐振功放的最隹负载 Re。 功率性能:
电源出力:PD = Vcc Ico ( Ico 是 Ic 中的直流成分 ) 1 输出功率:Po = --- Vcm Ic1m 2 管耗:Pc = PD – Po Po 功放效率: = ---PD
第二章谐振功率放大器
第二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第一节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第三节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第四节 高频功率放大器
2
谐振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用谐振系统作为匹配网络的功率放 大器,一般在丙类工作,主要应用在无线电发射机中,用 来对载波信号或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特点:效率高,频带较窄
当Vbm一定,VBB自负值向
正方向增大,
集电极电流脉冲不仅宽度 增大,而且还因vBEmax增大 而使其高度增加,因而IC0 和Ic1m(相应的Vcm)增大
,结果使vCemin减小,放大
器由欠压进入过压状态。
19
3、放大特性
放大特性是指VBB、VCC和Re一定,放大器性能随vbm变化的特性。
固定VBB、增大Vbm和上述 固定Vbm、增大VBB的情况 类似,它们都使集电极电流 脉冲的宽度和高度增大,放
22
讨论: 并馈电路优点: ①回路一端处于直流地电位,谐振电容上无高压(安全/易安装)。 ②回路对高频信号,一端直接接地,工作稳定。
并馈电路缺点: 扼流圈Lc处于高频高电位,对地分布电容大,直接影响回路谐 振频率的稳定性。(串馈电路优缺点,与并馈相反)
基极偏置电路:
23
(a)电路的基极偏置电压由VCC通过RB1、Rb2分压提供,
如图2-3-5 RL怎么与R0和C0(功率管的分布电容)的串接或并接阻抗相匹配
28
先讨论常用的串、并联阻抗(2-3-6)转换公式
根据等效原理,令两者的端导纳(阻抗)相等, 1 1 1 且 Qe XS RP RS XP R P jX P R S jXs
2 2 R X 2 S S R P R S ( 1 Q e) 串联→并联的阻抗公式: R S
谐振功率放大器(2)
由于集电极谐振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频率 s上,所以它对 iC中
的基波分量呈现最大阻抗,且为纯电阻,称之为谐振电阻,在高Q值回
路中,
Re
L 2 2 0r
RL
Lr Cr RL
Cr CCt tCCL为L 回路总电容,
0 s
1
为回路谐振角频率,
LrCr
Qe
0Lr
RL
1 为回路有载品质因数。
0Cr RL
第 2 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 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 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三个最主要的技术指标。
输出功率(大) 效率(高)
非线性失真(小)
因此,高频功放常采用效率较高的丙类工作状态,即晶 体管集电极电流导通时间小于输入信号半个周期的工作状 态。 同时,为了滤除丙类工作时产生的众多高次谐波分量, 采用LC谐振回路作为选频网络,故称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 电路。
Rs
1
RL Qe2
Re
Qe
RL xp
xs Rs
xs Rs
RL 1 0 Re
xs Re Qe xp RL Qe
ii π形匹配网络设计 定义:用两个同性抗和一个异性抗连接成π形网络。 结构:
设计实现的条件 (a) 变换原则
π型变成二个L形 第二个 L 形把 RL 变换为假想电阻 Rs 第一个 L 形把 RS 变换为匹配电阻 Re
基极馈电电路
一、集电极馈电(串馈、并馈)
若功率管 C-E 结、 VCC 、 LC回路三者是串联(或并联),则称为 集电极串馈(或并馈)电路。
集电极串、并馈电路形式
串并馈电电路的异同点:
i 共同点: 供电效果相同,即具有相同的直流通路。 ii 不同点: 并馈:LC 回路两端均是直流低电位端,且有一端接地; 串馈:LC 回路两端均是直流高电位端,且没有一端接地; 馈电附加元件( LC 、 CC ) 并馈: LC 、 CC 加在LC 回路高电位端,造成分布参数并 到LC 回路上,影响频率稳定。 串馈: LC 、 CC 加在LC 回路低电位端,不影响频率稳定。
第二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2-2-1)
① 由式 2-2-1 确定 vBE 和 vCE: 先设定VBB、Vbm、VCC、Vcm 四个电量数值,并将ωt 按等间隔 (ωt = 0º ,±15º ,±30 º,……) 给定不同的数 值,则 vBE 和 vCE 便确定(图 a)。
②由输出特性画 iC:根据不同间隔上的 vBE 和vCE 值,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以 vBE 为参变量)找到对应的动态 点,由此可以确定 iC 值的波形,其中动态点的连线称为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线。
③ 后果:加到基极 上的最大反向电压(VBB -Vbm)可能使功率管发 射结反向击穿。
在维持输出功率 的条件下,一味地减 管子导通时间来提高 可采用开关工作的谐振功率放大器——丁类。
集电极效率的做法往往是不现实的。为进一步提高效率,
2.1.2 丁类和戊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1. 丁类简介 (1) 电路 Tr 次级两绕组相同,极性相反。 T1 和 T2 特性配对,为同型管。
用途:对载波或已调波进行功率放大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在谐振功率放大器中,它的管外电路由直流馈电电 路和滤波匹配网络两部分组成。
2.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1. 电路组成
ZL —— 外接负载,呈阻抗性,用 CL 与 RL 串联等 效电路表示。 Lr 和 Cr ——匹配网络,与 ZL 组成并联谐振回路。 调节 Cr 使回路谐振在输入信号频率。 VBB——基极偏置电压,设置在功率管的截止区, 以实现丙类工作。
① 欠压状态:随 VCC 减小,集电极电流脉冲高度 略有减小,因而 IC0 和 Ic1m 也将略有减小,Vcm( = ReIc1m) 也略有减小。
② 过压状态:随 VCC 减小,集电极电流脉冲的高 度降低,凹深加深,因而 IC0、Ic1m、Vcm 将迅速减小。
谐振功率放大器详解
Re
= ω02 Lr 2
RL
=
Lr Ct RL
式中, Ct
=
CrCL Cr + CL
—— 回路总电容
Qe = ω0 Lr / RL —— 回路有载品质因数
(2) 对非基波分量 谐振回路对 iC 中的其它分量呈现的阻抗均很小,平 均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产生的电压均可忽略。
结论:回路上仅有由基波分量产生的电压vc,因而 在负载上可得到所需的不失真信号功率。
2. 集电极电流 ic
若忽略基区宽度调制效应及管 子结电容的影响,则在输入信号电 压 vb (t ) = Vbmcosωst 的作用下, 根据 vBE = VBB + vb (t ) = VBB + Vbmcosωst , 在静态转移特性曲线 (ic~vBE)上画 出的集电极电流波形是一串周期重 复的脉冲序列,脉冲宽度小于半
个周期。用付里叶级数可将电流 脉冲序列分解为平均分量、基波 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之和,即
iC = IC0 + ic1 + ic2 + ⋅ ⋅ ⋅ ⋅
= IC0 + Ic1mcosωst + Ic2mcos2ωst + ⋅ ⋅ ⋅
3. 输出电压 vo (1) 对基波分量 由于集电极谐振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频率上,因而 它对 iC 中的基波分量呈现的阻抗最大,且为纯电阻,称 为谐振电阻,在高 Q 回路中,其值 Re 近似为
在谐振功率放大器中,它的管外电路由直流馈电电
路和滤波匹配网络两部分组成。
2.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1. 电路组成 ZL —— 外接负载,呈阻抗性,用 CL 与 RL 串联等 效电路表示。 Lr 和 Cr ——匹配网络, 与 ZL 组成并联谐振回路。调 节 Cr 使回路谐振在输入信号 频率。
谐振功率放大器 (2)
vBE VB(E o)n vBE VB(E o)n
可编辑ppt
7
2. 图解分析法
vvCBEEVVCBCBVVbcm mccoosstt
设定VBB、Vbm、VCC、Vcm四个值→画动态 线(交流负载线)→画集电极电流波形
可编辑ppt
8
作图过程:(描点法)取点 t0o,1o5 ,3o0 确定
vBE, vCE 的值→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确定动态点→画动态线→
负载特性 性能特点 调制特性
放大特性
直流馈电
电路组成
实用电路
匹配滤波网路
功率放大 调幅 线性放大 限幅
可编辑ppt
3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一、原理电路
C
+
vb
-+ -
VBB
L
ZL
-+
VCC
结构特点:(1)功率管丙类
工作 (调 VBB在截止区)
+
(2)负载:谐振回路,其
vc
中L、C为匹配网络,ZL 为外接负载。调C使回
问题:1 过压状态下,i C 为什么出现凹陷? 2 为什么讨论 i C 的波形变化?
可编辑ppt
11
三、性能分析
1、负载特性
VBB、Vbm、VCC一定,放大器性能随Re变化的特性。
VBB、VCC一定→Q点一定,Vbm一定→ 一定→iC宽度一定
VBB、Vbm一定→vBEmax一定
欠压 Re↑→Vcm↑→从欠压→临界→过压→ i↓→C Ic1m↓IC0↓
载波信号:vb(t) Vbmcos ct
等效集电极电源电压
LC调谐在 c 上,则 vo(t)Vcm (t)cocst
调幅波
第2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2、 基极的调制特性 、
●
定义: 定义:若
不变, 不变,放大器随
的变化特性。 的变化特性。
画出调制特性曲线
●
结论: 结论:
改变 VBB欲想有效控制 Vbm实现 基极调制, 基极调制,则放大器应工作在欠压 状态; 状态; 基极调制特性是实现基极调幅 基极调制特性是实现基极调幅 的原理依据。( 。(因基极调幅非线性 的原理依据。(因基极调幅非线性 失真大;需激励信号功率大; 失真大;需激励信号功率大;所以 一般不采用) 一般不采用)
Rs = Rp (1+Qe2 ) Xp Xs = < Xp 1 (1+ 2 ) Qe Xs Rs < Rp
Rp = Rs (1+Qe2 ) > Rs 1 X p = X s (1+ 2 ) > X s Qe Rp Qe = Xp
Qe =
2.3.3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 . • 采用不同的馈电电路和滤波匹配网络 , 采用不同的馈电电路和滤波匹配网络, 可以构成谐振功放应用实例 • 图2-3-9 • 图2-3-10 • 图2-3-11
匹配网络: 匹配网络:对输出匹配网络的要求
●
将外接R 转化成功率管集电极要求的匹配负载R 将外接 L 转化成功率管集电极要求的匹配负载 e 选出基波分量,滤除谐波分量 选出基波分量, 将功率管给出的信号功率高效率的传送到外接负载上
●
●
设计LC匹配网络的基本依据 设计 匹配网络的基本依据——串并支路阻抗变换公式 匹配网络的基本依据 串并支路阻抗变换公式
3、 集电极调幅与基极调幅 、
() a) 集电极调幅电路:VCC t 集电极调幅电路: ( )=VCC +vΩ t ;丙类谐振功放的 集电极调制特性是实现集电极调幅的原理依据
第2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2 2
iC
iC
2
ic1
iclm
iCmax
t
0
2
2
t
输出近似为不失 真的余弦电压
第2章谐振功率放大器
如果将高 Q 值负载回路调谐在信号的 n 次谐波上, 则输出的将是该n次谐波电压,此时电路变成为n倍 频器。即
ucn = IcnmRecos nωt = Ucnmcos nωt
当参数UBB 、 Ub m 、 UCC和Ucm ( Re )选定后,动特性曲 线便确定了。该动特性曲线和相应ic波形可以通过ωt 三个特
殊取值下的交点C 、 A 、 D画出,即
第2章谐振功率放大器
C点:ωt =0 时,uBE= uBEmax=UBB+Ubm与 uCE=uCEmin= UCC - Ucm的 交点;iC= iCmax
iC
uBE=UBB+ Ubmcosωt
uBE
A点:ωt = θ时, uBE= UBE(on)与 uCE= UCC -Ucmcosθ的交点, ic=0
D点:ωt = 180o时,
i Cmax
C
u BEmax
ωt =0
Ubm
0
UBE(on) A U CC u CEmin
D
uCE
ωt =θ
0
UBB
θ
ωt
0
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
1. 谐振功放在近似条件下的图解—动特性曲线
2. 谐振功放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判别 3. 谐振功放主要性能指标的估算方法
第2章谐振功率放大器
低频功放和谐振功放所放大的信号区别
u
U S ( )
低频 功放
谐振功率放大器
谐振功放旳放大特征
图 2–2–9 放大特征
(1)谐振功放作为线性功放 为了使输出信号振幅 Vcm 反 应输入信号 Vbm 旳变化,放大器 必须在 Vbm 变化范围内工作在欠 压状态。
图 2–2–10 (a) 线性功率放大器旳作用
(2) 谐振功放作为振幅限幅器(Amplitude Limiter) 作用:将 Vbm 在较大范围内旳变化转换为振幅恒定旳 输出信号。 特点:根据放大特征,放大器必须在 Vbm 旳变化范围 内工作在过压状态,或 Vbm 旳最小值应不小于临界状态相 应旳 Vbm 限幅门限电压。
(3)基极调幅原理电路
图 2–2–8 基极调幅电路
VBB (t ) VBB0 v (t ) —— 基极偏置电压 使 Vcm 按 VBB(t) 旳规律变化,放大器工作在欠压状态。
三、放大特征
1.含义 当 VBB、VCC 和 Re 一定, 放大器性能随 Vbm 变化旳特征。
2.特征
固定 VBB,增大 Vbm 与上 述固定 Vbm 增大 VBB 旳情况类 似,它们都使 iC 旳宽度和高 度增大,放大器由欠压进入过 压,图 2–2–9(a)。
谐振功率放大器旳分析
(1)求动态点,画波形
设定 VBB、Vbm、VCC、Vcm ,
将 t 按等间隔(t = 0º, 15º,
30º, ) 给定数值,由 vBE VBB Vbmcost vCE VCC Vcmcost
便可拟定 vBE 和 vCE (图 a)。
图 2–2–1 谐振功率放大器旳近似分析措施(a)
小,因而 Vcm(= ReIc1m)和 Po(
I
2 c1m
Re
)近似线性增大,而
第二章谐振功率放大器PPT学习教案
A//
B wt
Vce
VBB
Vcc↑→Vcemin=(Vcc-Vc1m)↑→(过压→欠压)
Vc1m
ic
ic
ic
Ic1m
ic
Ico
wt
过压 → 临界→ 欠压
过压 欠压 Vcc
Vc1m
Vcc↑ Ic1m ↑ Vc1m ↑ Ico ↑
Ic1m ↑慢 Vcc↑ Ico ↑慢
Vc1m ↑慢
Vc1m Vcc
结论:要使输出信号幅度Vc1m↑↓,放大器应工作在 过压状态,通过控制Vcc↑ ↓→ Vc1m↑↓,实现集电 极调幅电路。
XC1/
XL1/ RL
Xc2 RLQe2 RL RR(Le 1 Qe21)1
X c1
X/ c1
//
X
/
L1
X X /
RP 2
R(L 1Qe22)
L1
P 2 Qe 2
Qe 2
X /
Re/
c1
Qe1
RP2 Qe1
R(L 1Qe22)
Qe1
当Re≈RL时,Xc1→∝ → C1→0 难实现, Re不宜接近RL。 已知Re、Co、Rl、Qe1就可求得 各元件表达式。
X Re(1Qe21)
c1
Qe1 RRL(e 1Qe21)1
Co
XL1
Re
XC1/
Re/= RP2
XL1/ XP2
并联谐振 Re/
Co
XL1
RP2
Re/
Re
XC1/
XC1/
Re/
Co
XL1
XS1
串接 RS1
XS1
RS1
Co
XL1
【第2章】谐振功率放大
线性电路的非线性指标
1dB压缩点:是指当增益比线性放大时的增益下降 1dB所对应的输入信号幅度 或功率)值。
线性电路的非线性指标
• 三阶互调(交调)失真(输入端有两个频率接近的信号) 当器件的三次方项及更高次项不能忽略时,三次方项 产生的组合频率分量,通常位于信号带内,不能分离。 它们由两个频率较近的输入信号的相互调制(相乘)引 起的失真, 常用三阶交调截点IP3表示。
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划分:
• 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的选频电路作 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调谐功率放大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 • 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宽 带匹配电路,因此又称为非调谐功率放大器。
谐振功率放大
主要技术指标:输出功率、效率、非线性失真
2.1 概述
1. 射频功率放大的必要,提高放大效率的需求
1 2
21- 2
1 2
2 2-1
2.3 LC并联谐振回路
谐振(resonance)是正弦电路在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物理现象,
指含有R、L、C的一端口电路,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端口电压、电流同相 位的现象时,称电路发生了谐振。 一、LC回路典型应用举例 1. 谐振功率放大器中的LC回路
相频特性应用 频率/相位变换 可变电抗
有载回路
R0 Q0
L C
C1
Rp R0 / / RS / / RL
C
L
IS
.
RS
C
R0
L
RL
( a)
信号源
( b)
负载
空载品质因数
R0 Q0 0 L
R ' R0 / / RS / / RL QL 0 L 0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改变 VBB 欲想有效控制 Vbm
实现基极调制,则放大器应工作在欠 压状态; 基极调制特性是实现基极调幅的 原理依据。(因基极调幅非线性失真 大;需激励信号功率大;所以一般不 采用)
调制特性曲线
③ 集电极调幅与基极调幅 调制特性是晶体三极管调幅电路的基本特性 ()= t VCC +v () t ; a) 集电极调幅电路: VCC 丙类谐振功放的集电极调制特性是实现集电极调幅的原理依据。
第 2 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 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 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三个最主要的技术指标。 输出功率(大) 效率(高) 非线性失真(小)
因此,高频功放常采用效率较高的丙类工作状态,即晶 体管集电极电流导通时间小于输入信号半个周期的工作状 态。 同时,为了滤除丙类工作时产生的众多高次谐波分量, 采用LC谐振回路作为选频网络,故称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 电路。
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2.2.1 近似分析方法
准静态分析法 假设一: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端均接有谐振回路,且具有理想的滤波 特性。所以,基极和集电极电压均为余弦,其管外特性方程为
vBE VBB Vbm cos t vCE VCC Vcm cos t
假设二:管子的特性用输入和输出静态特性曲线表示,忽略其高频 效应。(注意:将输出特性曲线上的参变量通过输入特性曲线由 iB 转 换成 vBE 。)
2
2.1.3 倍频器
1.倍频器类型 晶体管倍频器(几十MHz以下)
参量倍频(100兆周以上)
2.晶体管倍频原理电路及其特点 ①电路与丙类谐振功放相似 ,不同点在于 Lr Cr 谐振在 n 1 L C r r 上。 ②特点:谐振在 ns 上, n 不宜过大,否则电流太小; LC选频网络 选出 ns 分量,滤除大于或小于 ns 的分量,要求滤波条件苛刻。 n 一般采取2或3,不宜过大。 高的倍频可以用 n 个二倍频或三倍频电路级连。
集电极串、并馈电路形式
串并馈电电路的异同点:
i 共同点: 供电效果相同,即具有相同的直流通路。
ii 不同点: 并馈:LC 回路两端均是直流低电位端,且有一端接地; 串馈:LC 回路两端均是直流高电位端,且没有一端接地; 馈电附加元件( LC 、 CC ) 并馈: LC 、 CC 加在LC 回路高电位端,造成分布参数并 到LC 回路上,影响频率稳定。 串馈: LC 、 CC 加在LC 回路低电位端,不影响频率稳定。
b) 基极调幅电路
VBB (t ) VBB v (t )
丙类谐振功放的基极调制是基极调幅的原理依据。
三、放大特性 定义:若VCC、VBB、Re不变,放大器随Vbm变化特性。
画出放大特性曲线
结论: 欲想改变Vbm有效控制Vcm实现放大,则放大器应工作在欠压状态; 它可以放大高频等幅波(载波、调频波、调相波)。 欲想改变Vbm,使Vcm基本不变实现限幅,则放大器应工作在过压状态。
Re 不变,放大器随
变化的特性。
Re 由小增大时,放大器由欠压进入
过压状态,相应的 iC 由余弦脉冲变为 中间凹陷的脉冲波。 Ic1m、IC0在欠压区下降慢,在过压区明显
下降;Vcm变化趋势却相反。 结论:如果 Re 的取值使管子工作在临界 状态,则 P C 较小, o 最大, C 较大, P 放大器接近最佳性能。通常将相应的值 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匹配负载,用 Reopt 表示。 负载特性
xs1 、 xs 2 、 xp
结论:
R 实现条件: R
e L
1 Q 1
2
e2
;
Qe 2 不是唯一的选择,可以合理组合,使 已知 RL 、 Re 确定,但 Qe1 、
k 达到最佳状态、所以滤波性能好,得到了广泛应用。
谐振功放应用实例 例一 50 MHz,25W 谐振功放
例二 160 MHz,10W 谐振功放
vCE vCC vcm cos st
vce Vcm cos st
(其中
Vcm I c1m Re
)
在此,谐振回路起到了选频和阻抗匹配的双重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可以采用开关工作的谐振功率放大器,即丁类 谐振功率放大器。
2.1.2* 丁类和戊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丁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电路及其波形
二、调制特性 ① 集电极调制特性 Vbm 、 Re 不变,放大器随 VCC 的变化特性。 定义:若 VBB 、
结论: 欲想改变 VCC 能有效控制 Vcm 实现 集电极调制,则放大器应工作在过压状 态; 集电极调制特性是实现集电极调幅 的原理依据。 调制特性曲线
② 基极调制特性 VCC 、 Re 不变,放大器随 VBB 的变化特性。 定义:若 Vbm 、
1 IC 0 iC d t 2 1 I c1m iC cos td t
所以,iC 脉冲越宽,高度越高,I C 0 和 I c1m 就越大, iC 出现 凹陷时,凹陷越深,I C 0 和 I c1m 就越小。
2.2.3 四个电压量对性能影响的定性讨论
一、负载特性 定义:若 VBB Vbm 、VCC 、
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在谐振功率放大器中,其管外电路由直流馈电电路和滤波匹配网络 两部分组成。
2.3.1 直流馈电电路
馈电原则:对直流呈短路 对基波分量呈现最大阻抗 对其他谐波分量基本呈现短路 按电流流通路径划分馈电电路形式
集电极馈电电路 基极馈电电路
一、集电极馈电(串馈、并馈) 若功率管 C-E 结、 VCC 、 LC回路三者是串联(或并联),则 称为 集电极串馈(或并馈)电路。
iii
T形匹配网络设计 定义:用两个同性质的电抗与一个异形电抗连接成T形网络 结构形式:
设计与实现条件:
a) 设计原则
T形 两个L形 第二个L形 第一个L形
若串臂为两个同性电抗,则并臂分成 两个同性电抗
若串臂为异性电抗,则并臂分成两个异性电抗
假想电阻Rp 匹配电阻 RS
b) 设计方法:已知 RL、Re ,求
2.2.2 欠压、临界和过压状态 讨论 VBB、Vbm 、VCC 一定时,改变 Vcm 对集电极电流脉冲波形及
数值的影响。 集电极电流脉冲的宽度主要取决于 VBB和 Vbm 的大小,当 VBB 和 Vbm 一定时,集电极电流脉冲的宽度近似一定,几乎不随 Vcm 的大小而变化。 但波形的形状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功率与效率
2(VCC - 2VCE(sat) ) 1 P0 = VLm I Lm 2 2 RL 2VCC PD VCC I 2 (VCC 2VCE(sat) ) RL 2VCE(sat) P0 1 ηC (VCC 2VCE(sat) ) 1 PD VCC VCC
工作状态的划分方法
结论:
动态线由一根曲线(因负载是电抗性质)与一根线段构成, 动态
线与横轴交在小于VCC地方(因导通角小于180度 ); 集电极电流是一串余弦脉冲(或一串凹陷脉冲);
过压状态电流出现凹陷原因是集电极负载是谐振回路所致。
根据傅立叶级数理论, iC 中的平均分量 I C 0 和基波分量振幅 I c1m 分别表示为
本章着重讨论丙类谐振功放的工作原理、动态特性和 电路组成。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Lr 、 Cr :输出并联谐振回路(作用:选频与阻抗匹配) C1 、 C2 :高频旁路电容与隔直作用
vBE VBB vb VBB Vbm cos st
为了实现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 VBB应设置在功率管的截止区内 (通常为负值)。 在静态转移特性曲线上画出的集电极电流波形是周期性的脉冲序 列,其宽度小于180度。利用傅立叶级数的理论,将其分解为平均分量 (直流)、基波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之和。即
iC IC 0 ic1 ic 2
IC 0 Ic1m cos st Ic 2m cos 2st
甲、乙、丙三种工作状态下的转移特性分析
由于集电极谐振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频率 s 上,所以它对 iC 中 的基波分量呈现最大阻抗,且为纯电阻,称之为谐振电阻,在高Q值回 路中,
第一个 L 形把 RS 变换为匹配电阻 Re
(b) 设计方法已知:RL、Re ,求 X s、X p1、X p2
结论:
RL 实现条件: (1 Qe21 ) 1 ; Re
已知 RL 、Re 确定,但 Qe1 、Qe 2 不是唯一的选择,可以合理组合
使 k 达到最佳状态的匹配网络,所以π型网络得到广泛应用。
Rp
Rp = Rs (1+Qe2 ) Rs X p = X s (1+ Qe = Rp Xp 1 ) Xs 2 Qe
X Qe = s Rs
③ 常用匹配网络设计 i L 形匹配网络 定图所示L形网络,已知 RL及Re ,且 RL > Re ,求xs、xp)
二、基极馈电(串馈、并馈) 若功率管的发射结、vi、VBB三者是串联(或并联),则称为基 极串 馈(或并馈)电路。 常用基极馈电电路
自给反偏压电路的作用 放大器中引入自给反偏压是稳定工作点。 丙类谐振功放引入基极自给反偏压是稳定工作状态,克服非线性失真。 振荡器中自给偏压的作用是稳定输出电压的振幅。 切不可在乙类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或线性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中 加自给反偏压电路,否则可能导致非线性失真。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近似分析方法
动态线由一根曲线(因负载是电抗性质)与一根线段构成, 动态线 与横轴交在小于VCC地方(因导通角小于180度),集电极电流是一串余弦 脉冲。 用傅立叶级数对集电极脉冲电流进行分解,求出其平均分量 I C 0 和 基波分量振幅 I c1m ,进而求得 集电极谐振回路谐振电阻 直流电源提供功率 输出信号功率 集电极耗散功率 集电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