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弹性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

悬架弹性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
悬架弹性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

悬架弹性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

Ξ

张立军 余卓平

(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 上海,200092)

摘要 为了分析研究橡胶元件减振隔振的机理,在线性假设的前提下,用复刚度表示悬架弹性元件的刚度,在车身车轮双质量1 4车振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悬架系统中的橡胶弹性支承元件影响的1 4车振动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详细论述了橡胶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总体影响,指出其能减小车身部分固有频率附近的传递系数,增大车轮部分固有频率附近的传递系数,明显改善高频段的隔振性能。

关键词 悬架 橡胶支承元件 驻波效应 隔振中图分类号 U 27011 T P 53

引 言

为了隔离来自路面不平度的冲击,并起到隔声方面的作用,在汽车的悬架系统中采用的橡图1 轿车复合式后悬架总成像胶元件

胶弹性元件主要包括:减振器活塞杆与车身之间的上、下轴承环、螺旋弹簧上端的橡胶衬垫、减振器下端吊耳的橡胶件以及缓冲块。图1所示为某轿车复合式后悬架总成结构及其中使用的橡胶元件。目前,国外不断有新型的橡胶减振元件问世,说明国外已经掌握了这方面的先进技术,并且实用化。而在国内,人们对于轿车悬架减振橡胶元件的选型和设计与国外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在线性假设的前提下,利用所建立的考虑橡胶元件影响的新型悬架模型,分析研究橡胶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机理。这对于深入了解汽车悬架用橡胶元件减振隔振的机理,逐步实现悬架系统橡胶元件的自主开发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第22卷第2期2002年6月 振动、测试与诊断Jou rnal of V ib rati on,M easu rem en t &D iagno sis

V o l .22N o.2

Jun .2002

Ξ

1 研究模型

橡胶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具有内部摩擦的阻尼特性。可利用复刚度表征橡胶在单一方向的弹性特性,即橡胶元件的刚度为

K 3

=K +j h =K (1+j Γ)

(1)其中:K 为橡胶弹性元件的单向位移动刚度(同向动刚度);h 为反映橡胶材料阻尼特性的正交动刚度(即结构阻尼系数);Γ为橡胶元件的损耗因子。图2 研究用悬架1 4车振动模型

如图2所示,在汽车车身和车轮双质量1 4车振动系统(简称振动系统b )的基础上,可建立考虑悬架系统中橡胶弹性元件影响的新型的悬架系统振动模型——橡胶支承双质量1 4车振动模型(以下简称振动系统

a )。新型模型是结合悬架结构中橡胶元件的实际安装位置,在车身车轮双质量振动模型的相应位置引入橡胶元件的模型形成的。下面利用四端参数的方法对该线性振动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根据四端参数原理[1]

,可推出上述两种振动系统的振动方程。

对于振动系统a ,

F s

s

β=

Α

11Α

12Α21

Α22

F z z

β

(2)

对于振动系统b ,有

F s

s

β=Α′11Α′12Α′21Α′22

F z z

β

(3)

其中:F s ,s

β为地面输入力和加速度;F z ,z β为车身质量输出力和加速度;Α11=1-m t Ξ2K 32+j Ξm t (j ΞK 31-C Ξ2)(K +K 33)

j ΞC (K K 31+K K 33+K 31K 33)+K K 31K 31

;Α12=j Ξ(m +m t )-m m t Ξ2

j Ξ

K 32+(j ΞK 31-C Ξ2)(K +K 3

3)j ΞC (K K 31+K K 33+K 31K 33)+K K 31K 3

3

;

Α21=

j Ξ

K t +j ΞC ′+K t +j ΞC ′-m t Ξ2

K t +j ΞC ′

j Ξ

K 32+j Ξ′m t (j ΞK 3

1-C Ξ2

)(K +K 3

3)j ΞC (K K 31+K K 33+K 31K 33)+K K 31K 33

Α22=1-

(m +m t )Ξ2

K t +j ΞC ′

+

j Ξm -

jm m t Ξ3

K t +j ΞC ′j Ξ

K 32+j Ξm t (j ΞK 31-C Ξ2)(K +K 33)j ΞC (K K 31+K K 33+K 31K 33)+K K 31K 3

3

221振 动、测 试 与 诊 断 第22卷

Α′11=1-

m t Ξ

2

K +jC Ξ

;

Α′12=j Ξ(m +m t )-jm Ξ

3

K +jC Ξ

;

Α′21=

j ΞK t +jC ′Ξ+j Ξ

K +jC Ξ

;

Α′22=

-m Ξ2

K t +jC ′Ξ

+1-

m t Ξ

2

K t +jC ′Ξ

1-

m Ξ

2

K +jC Ξ

显然,如果假设橡胶弹簧的刚度为无穷大,即K 31=K 32=K 3

3=∞,则橡胶弹性连接转化为刚性连接,振动系统a 转化为振动系统b 。

由于车身质量作自由振动(F z =0)[1],所以得到振动系统A 中车身加速度z β对路面加速度输入s

β的传递特性为z ¨s ¨=1

Α22

= 1

1-(m +m t )Ξ2K t +j ΞC ′+j Ξm -jm m t Ξ3

K t +j ΞC ′j ΞK 32+j Ξm t (j ΞK 31-C Ξ2)(K +K 33)j ΞC (K K 31+K K 33+K 31K 33)+K K 31K 3

3

(4)相应的,振动系统b 中车身加速度z β对路面加速度输入s

β的传递特性为z βs β=122=1

-m Ξ2K t +jC ′Ξ+1-m t Ξ2K t +jC ′Ξ1-m Ξ

2

K +jC Ξ

(5)2 橡胶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

通过分析对车身加速度对路面不平度加速度输入的振动传递特性,可以评价振动系统的

隔振特性。图3所示为振动系统a 和振动系统b 的振动传递特性的比较。由图可知,两种系统的传递特性的形状基本相似,但存在以下明显的差别:

图3 振动系统a 和振动系统b 的振动传递特性对比

(1)在车身部分固有频率f 0附近,振动系统a 的传递系数小于振动系统b ;

(2)在车轮部分的固有频率f t 附近则是振动系统b 的传递系数小于振动系统a ;

(3)在频率高于30H z 的高频段,振动系统a 的隔振性能要远远优于振动系统b ,而且改善程度随着频率的升高而愈加显著。

上述的对比结果说明:橡胶弹性支承元件在车身和车轮两部分固有频率附近和高频段都引起了悬架系统隔振特性

3

21第2期张立军等:悬架弹性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

的明显变化。从影响结果来看,橡胶弹性元件基本不损害汽车的振动平顺性,却可以大大改善悬架对高频振动的隔离能力,有利于噪声控制。另外,从曲线2和3可知,橡胶弹性元件的内部阻尼能够使得传递系统进一步降低,但降低的程度很小。

(a )阻尼比对振动系统a 的影响 (b )阻尼比对振动系统b 的影响图4 减振器阻尼对两种系统传递特性的影响比较图4所示为减振器阻尼比对两种系统传递特性的影响比较。由图中可以看到:对于振动系统b ,阻尼比对降低车身固有频率处共振峰值和降低高频段隔振特性的效应相反,即振动系统b 的振动隔离特性在整个频段对阻尼的变化都很敏感。而对于振动系统a ,在低于30H z 的低频段内

阻尼比对传递特性的影

响与振动系统b 相同。但在更高频段,传递特性与减振器阻尼的变化基本无关。这说明,悬架系统

中的橡胶弹性元件可以降低系统隔振特性在高频段对减振器阻尼变化(例如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阻尼变化等)的敏感性,有利于降低对减振器的设计要求。

以上阐述的是悬架中所有橡胶弹性元件对悬架振动特性影响的总体结果,可以为悬架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为了加深对各个橡胶元件的了解,下面讨论各个橡胶元件对系统特性影响的情况。

3 各个橡胶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

图5(a )所示为减振器活塞杆与车身之间的橡胶轴衬元件对振动系统的传递特性的影响。它在车轮固有频率附近及高频段,特别是高频段对系统的传递特性产生影响。在车轮部分固有频率附近,刚度增大有利于降低峰值;但在高频段,减小橡胶弹簧的刚度有利于改善系统的隔振性能。

图5(b )所示为减振器吊耳橡胶元件对振动系统的传递特性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减振器吊耳橡胶元件的刚度变化对振动系统的传递特性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图5(c )所示为螺旋弹簧橡胶衬垫的刚度变化对振动系统的传递特性的影响。它只对系统在车身部分的固有频率附近的传递特性发生影响,减小螺旋弹簧橡胶衬垫的刚度可以使系统在该频率范围内的传递系数下降。

421振 动、测 试 与 诊 断 第22卷

(a )减振器上端橡胶元件的影响 (b )减振器吊耳的影响 (c )螺旋弹簧橡胶衬垫的影响

1——忽略橡胶元件刚度;2——考虑橡胶元件复刚度;3——考虑橡胶元件复刚度(刚度相对2减半)

图5 各个悬架橡胶元件对悬架系统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螺旋弹簧上部橡胶衬垫刚度的变化会引起系统在车身部分固有频率附近传递特性的变化,降低其可以使传递系数下降;

(2)影响振动高频段的隔振性能的主要是减振器活塞杆与车身之间的橡胶轴衬元件,降低其刚度可以大大改善高频段的隔振性能,但会稍稍损害车轮固有频率附近的隔振特性;

(3)减振器吊耳橡胶元件对振动系统的传递特性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4 橡胶元件对螺旋弹簧驻波效应的作用

实际上,汽车悬架系统中的螺旋弹簧有一定质量,存在驻波效应。根据四端参数的原理,利图6 螺旋弹簧端部橡胶元件对螺旋弹簧驻波效应的抑制作用

用前述振动模型,得到考虑螺旋弹簧的驻波效应时的悬架振动系统的车身加速度对路面加速度输入的幅频特性的仿真计算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在高于一定频率的高频范围内,悬架的螺旋弹簧会发生驻波现象,并对系统的高频段的隔振性能产生不利影

5

21第2期张立军等:悬架弹性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

响(曲线1)。但螺旋弹簧端部的橡胶衬垫结构可以有效抑制螺旋弹簧的驻波效应,如果增大橡胶元件的内部阻尼系数,驻波峰值将进一步下降(曲线2和3),但该橡胶元件会导致驻波峰值频率的变化。

5 结 论

在线性假设的条件下,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关于橡胶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悬架系统中橡胶元件的综合作用效果为:减小在车身部分固有频率附近的传递系数;增大在车轮部分的固有频率附近的传递系数;明显改善在频率高于30H z的高频段的隔振性能,而且改善程度随着频率的升高而愈加显著,有利于隔离高频固体波动。

(2)在通常讨论汽车振动平顺性的频段(即低于30H z)内,

橡胶元件不改变减振器阻尼对

传递特性的影响作用。但在更高频段,橡胶元件使得系统的隔振特性不受减振器阻尼变化的影响。

(3)螺旋弹簧上部橡胶衬垫可以降低系统在车身部分固有频率附近的传递特性,而且刚度越小越有利。

(4)影响振动系统高频段的隔振性能的主要是减振器活塞杆与车身之间的橡胶轴衬元件,降低减振器活塞杆与车身之间的橡胶轴衬元件的刚度可以大大改善高频段的隔振性能。

(5)减振器吊耳橡胶元件对振动系统的传递特性影响很小。

(6)螺旋弹簧上部橡胶衬垫可以有效抑制悬架系统螺旋弹簧的驻波效应,而且橡胶元件的内部阻尼系数越大越有利。

以上的结论都是在线性假设的条件下分析得到的,对非线性情况需另作深入分析。

参 考 文 献

1 严济宽.机械振动隔离技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

2 张立军.弹性支承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1999

3 余志生主编.汽车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第一作者简介:张立军 男,1972年3月生,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汽车系统动力学和汽车振

动、噪声的研究。曾发表“发动机振动引起的车内噪声控制研究”(《振动、测试与诊断》2001

年第21卷第1期)等论文。E2m ail:tjun i-zhanglijun@https://www.360docs.net/doc/3312561160.html,

621振 动、测 试 与 诊 断 第22卷

051Jou rnal of V ib rati on,M easu rem en t&D iagno sis V o l.22

M ea surem en t of Rotor V ibra tion i n Nonorthogona l Fram e

L iao M ingf u Z hao Chong chong Y u X iao

(In stitu te of M on ito ring and Con tro l fo r Ro tating M ach inery and W indtu rb ines,

N o rthw estern Po lytechn ical U n iversity X i’an,710072,Ch ina)

Abs tra c t In p ractice,the tw o tran sducers m easu ring ro to r vib rati on s som eti m es can no t be m oun ted in m u tually p erp endicu lar directi on s becau se of the restricti on of m ach ine structu re.

In th is case,the in terp retati on and descri p ti on of the m easu red vib rati on s w ill no t rep resen t the true ro to r vib rati on s,com p ared to tho se in o rthogonal fram e.In th is p ap er,the descri p ti on of m o ti on of a ro to r in a non2o rthogonal fram e is discu ssed,w h ich reveals a sign ifican t defo rm ati on of the in terp retati on of the ro to r m o ti on.T he tran sfo rm relati on sh i p betw een non2o rthogonal fram e and o rthogonal fram e is estab lished,w ith w h ich the vib rati on s m easu red in non2o rthogonal fram e can be easily tran sfo rm ed in to o rthogonal fram e,as in general,the vib rati on s of a m ach ine are evaluated in o rthogonal fram e.In th is w ay,tw o tran sducers in the sam e tran sverse p lane are allow ed to be m oun ted in any arb itrary radial directi on s.It is suggested how ever that the angle betw een tw o tran sducers be kep t w ith in25°~155°.T h is resu lt p rovides an obvi ou s conven ience fo r in stallati on of tran sducers in p ractice.A n exp eri m en tal verificati on show s that the tran sfo rm is feasib le and reliab le.

Ke yw o rds nono rthogonal o rthogonal tran sducers ro to r vib rati on

I nf luence of Ela stom er ic Elem en ts on Veh icle Suspen sion

V ibra tion Character istics

Z hang L ijun Y u Z huop ing

(D epartm en t of A u tomo tive Engineering,Tongji U n iversity Shanghai,200092,Ch ina)

Abs tra c t A new m odel of a quarter of a veh icle,including the elastom eric elem en ts in its su sp en si on system is u 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ach elem en t on the vib rati on tran s m issib i2 lity of the system.A nalytical resu 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effects of the elastom eric elem en ts are:①reducing the tran s m issib ility around the veh icle body natu ral frequency;②increasing the tran s m issib ility around the veh icle w heel natu ral frequency;and③decidedly i m p roving the vib rati on iso lati on at the range of h igh frequency.

Ke yw o rds veh icle su sp en si on elastom eric elem en ts standing w ave effect vib rati on iso lati on

车辆悬架振动分析

车辆悬架系统振动研究概述 关键词:振动悬架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车辆振动的相关知识,对其做了简明的分析,由于篇幅有限故只重点介绍了与车辆悬架相关的知识。根据不同结构悬架的特点,分别介绍与其相关的振动研究内容和成果。 引言 悬架系统是提高车辆平顺性(乘座舒适性)和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减少动载荷引起零部件损坏的关键,。自7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基于振动主动控制的主动/半主动悬架系统。引入主动控制技术后的悬架是一类复杂的非线性机、电、液动力系统,其研究进展和开发应用与机械动力学、流体传动与控制、测控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为此,关于车辆悬架系统振动的研究比较困难,但是其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一、车辆悬架系统简介 悬架系统的作用主要是连接车桥和车架,传递二者之间的作用力和力矩以及抑制并减少由于路面不平而引起的振动,保持车身和车轮之间正确的运动关系,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悬架系统一般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装置等组成。其中,弹性元件的作用是承受和传递垂直载荷,缓冲并抑制不平路面所引起的冲击。按弹性元件分类包括钢板弹簧悬架、螺旋弹簧悬架、扭杆弹簧悬架以及气体弹簧悬架。钢板弹簧是1根由若干片等宽但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组合而成的近似等强度的弹性梁,多数情况下由多片弹簧组成。多片式钢板弹簧可以同时起到缓冲、减振、导向和传力的作用,可以不装减振器而用于货车后悬架。螺旋弹簧用弹簧钢棒料卷制而成,常用于各种独立悬架。其特点是没有减振和导向功能,只能承受垂直载荷。扭杆弹簧本身是1根由弹簧钢制成的杆,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悬架的摆臂上。气体弹簧是在1个密封的容器中冲入压缩气体,利用气体可压缩性实现弹簧的作用。气体弹簧具有理想的变刚度特性。气体弹簧有空气弹簧和油气弹簧2种。

悬架参数的确定1

第三节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一、悬架静挠度c f 悬架静挠度c f ,是指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Fw 与此时悬架刚度c 之比, 即c f =Fw /c 。 汽车前、后悬架与其簧上质量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因现代汽车的质量分配系数ε近似等于1,于是汽车前、后轴上方车身两点的振动不存在联系。因此,汽车前、后部分的车身的固有频率n1和n2(亦称偏频)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c1、c2为前、后悬架的刚度(N /cm);m1、m2为前、后悬架的簧上质量(kg)。 当采用弹性特性为线性变化的悬架时,前、后悬架的静挠度可用下式表示 111c g m f c = 2 22c g m f c = 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g=981cm /s 2 )。 将1c f 、 2c f 代入式(6—1)得到 分析上式可知:悬架的静挠度c f 直接影响车身振动的偏频n 。因此,欲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必须正确选取悬架的静挠度。 在选取前、后悬架的静挠度值1c f 和2c f 时,应当使之接近,并希望后悬架的静挠度2c f 比前悬架的静挠度1c f 小些,这有利于防止车身产生较大的纵向角振动。理论分析证明:若汽车以较高车速驶过单个路障,nl /n2<1时的车身纵向角振动要比n1/n2>1时小,故推 荐取2c f =(0.8~0.9) 1c f 。考虑到货车前、后轴荷的差别和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取前悬架的静挠度值大于后悬架的静挠度值,推荐2c f =(0.6~0.8) 1c f 。为了改善微型轿车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有时取后悬架的偏频低于前悬架的偏频。 用途不同的汽车,对平顺性要求不一样。以运送人为主的轿车对平顺性的要求最高,大客车次之,载货车更次之。对普通级以下轿车满载的情况,前悬架偏频要求在1.00~1.45Hz ,后悬架则要求在1.17~1.58Hz 。原则上轿车的级别越高,悬架的偏频越小。对高级轿车满载的情况,前悬架偏频要求在0.80~1.15Hz ,后悬架则要求在0.98~1.30Hz 。货车满载时,前悬架偏频要求在1.50~2.10Hz ,而后悬架则要求在1.70~2.17Hz 。选定偏频以后,

汽车振动分析试题1

2008年振动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题(20分) 1、在图示振动系统中,已知:重物C 的质量m 1,匀质杆AB 的质量m 2,长为L ,匀质轮O 的质量m 3,弹簧的刚度系数k 。当AB 杆处于水平时为系统的静平衡位置。试采用能量法求系统微振时的固有频率。 解: 系统可以简化成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以重物C 的位移y 作为系统的广义坐标,在静平衡位置时 y =0,此时系统的势能为零。 AB 转角:L y /=? 系统动能: m 1动能:2 1121y m T = m 2动能:2222222 22 222)3 1(21))(31(21)31(2121y m L y L m L m J T ====? ω m 3动能:2322 323 33)2 1(21))(21(212 1y m R y R m J T === ω 系统势能: 2 21)21(21)21( y k y g m gy m V + +-= 在理想约束的情况下,系统的主动力为有势力,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因而有: E y k gy m gy m y m m m V T =+ +-++= +2 212 321) 2 1(2 12 1)2 13 1(2 1 上式求导,得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E y m m m k y '=+ + +) 2 131(4321 固有频率和周期为: ) 2 131(43210m m m k + + = ω 2、质量为m 1的匀质圆盘置于粗糙水平面上,轮缘上绕有不可伸长的细绳并通过定滑轮A 连在质量为m 2的物块B 上;轮心C 与刚度系数为k 的水平弹簧相连;不计滑轮A ,绳及弹簧的质量,系统自弹簧原长位置静止释放。试采用能量法求系统的固有频率。 解:系统可以简化成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以重物B 的位移x 作为系统的广义坐标,在静平衡位置时 x =0,此时系统的势能为零。 物体B 动能:2 212 1x m T = 轮子与地面接触点为速度瞬心,则轮心速度为x v c 2 1= ,角速度为x R 21=ω,转过的角度为x R 21= θ。轮子动能: )83(21)41)(21(21)4 1( 2 12 1212 122 21212 2 12x m x R R m x m J v m T c =+= + = ω 系统势能: x

四自由度汽车振动影响分析

四自由度汽车振动影响分析 一、汽车振动问题分析 汽车振动的分析研究是为了提高汽车平顺性,汽车平顺性是指汽车过程中能保证乘员不致因车身振动而引起不舒适和疲乏感觉,以及保持运载货物完整无损的性能。汽车平顺性是影响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原因,而平顺性的主要就是依靠汽车减振来保证,汽车振动日益成为汽车研发和性能提高的关键所在。 在了解了汽车振动的危害之后,就需要人们研究振动问题,掌握振动机理,消除振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振动规律指导汽车的研发。汽车振动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有路面等级对汽车振动影响、车速对汽车振动影响、悬架参数对汽车振动影响。 二、汽车四自由度系统建模 图2.1四自由度汽车模型 考虑汽车纵向角振动时悬架对车身激振影响就必须至少将汽车振动系统简化为如图所示的一个四自由度平面振动模型。在这个振动模型中,要求车辆相对于纵垂面完全对称,并且左右车轮下的路面不平度完全一样,则认为车辆是在纵垂面上振动。把车身简化为质量为m,绕质心的转动惯量为觉得平面刚体;把前后车轴(包括轮胎)的质量简化为二个质量点m1,m2;前后悬架刚度为左右两侧刚度之和用k1,k2表示,而前后悬架减震器的阻尼系数为左右两侧之和用c1,c2表示:kt1和kt2为轮胎刚度,ct1,ct2为轮胎阻尼,它们也为两侧之和。

为了研究悬架与车身连接点处悬架振动对车身的激励,必须首先列出整个振系的振动微分方程组。为此根据分析动力学中的粘滞阻尼力的拉格朗日方程: . ..Z Z Z Z R U T T dt d ??- =??+??-? ??? ? ????)1.2( 式中:T ——振动系统的总动能; U ——振动系统的总位能; R ——振动系统的总耗散函数; 对四自由度平面振动模型其总动能为: 2.2 22.112.2.2 1 212121z m z m J z m T +++=θ)2.2( 总位能为: 22222111222211)(21 )(21)(21)(21q z k q z k z b z k z a z k U t t -+-+-++--= θθ )3.2( 总耗散能为: 2 .2.222 .1.112...22...1)(21)(21)(21)(21q z c q z c z b z c z a z c R t t -+-+--+--=θθ )4.2( 将三式代入拉格朗日方程求出系统振动的微分方程组整理成矩形式为: . . .. Q C Q K KZ Z C Z M t t +=++)5.2( 其中: ?? ??? ?? ?? ???=2100 0000000000m m J m M ?? ??? ?? ?????+--+--++---+-+=2222 1 111212 2 2121 21212 10 0t t k k b k k k k a k k b k a k b k a k b k a k k k b k a k k k K

悬架系统特性之刚度分析

悬架系统力学特性 悬架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转向时,由于悬架系统的存在,使得车身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出现侧倾,从而造成左、右车轮的垂直载荷分配不均,引起左、右两侧车轮的地面附着力的变化,而其将对车辆操纵稳定性带来影响,因此,悬架分析又是操纵稳定性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悬架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刚度上。以下主要分析典型扭杆悬架的刚度特性。 扭杆悬架 扭杆悬架的特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单位质量变形能大。 扭杆弹簧在A处,垂直纸面向里 (一)参数说明: 1)d-扭杆直径; 2)L-扭杆工作长度; 3)a-平衡肘长度; 4) α-平衡肘的初始安装位置与水平线的夹角; 5)α-负重轮受力后平衡肘的与水平线的夹角,规定在水平线以下为正,水平线以上为负。

(二)受力分析 平衡肘在受到垂直方向的力P 作用时,扭杆一端从0α位置变到了α位置,则在扭杆上作用的扭矩为M : cos M Pa α = 设在扭矩M 作用下,扭杆的扭角为: 0M L G J θαα=-= 式中,J 为扭杆断面的极惯性矩,对实心圆杆有:4 4 0.132 d J d π=≈;G 为扭杆材 料的切变弹性模量(对钢,74530.5~79433.8G M P a =)。 由上两式可得: () 0cos G J P La ααα -= 由于刚度是力对位移的微分,所以要求刚度,还得需要确定位移。 负重轮行程为: ()0sin sin f a αα=- 则可得扭杆悬架的线刚度为: ()022 1cos x dP tg dP G J d m df df La da ααααα--=== 把J 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得: ()402 2 132cos x tg G d m La ααα πα --= 当0α=时,即平衡肘处于水平位置,此时可得 402 32x G d m La π= (三)扭杆悬架刚度特性的影响因素 1)扭杆直径d 的影响,d 越大,刚度越大; 2)扭杆工作长度L 的影响,L 越长,刚度越小; 3)平衡肘长度a 的影响,平衡肘越长,刚度越小;

汽车悬架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

第四章汽车悬架设计 悬架是保证车轮或车桥与汽车承载系统(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具有弹性联系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车身位置等有关装置的总称。 悬架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缓和汽车驶过不平路面时所产生的冲击,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为此必须在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提供弹性联接,依靠弹性元件来传递车轮或车桥与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向载荷,并依靠其变形来吸收能量,达到缓冲的目的。采用弹性联接后,汽车可以看作是由悬挂质量(即簧载质量)、非悬挂质量(即非簧载质量)和弹簧(弹性元件)组成的振动系统,承受来自不平路面、空气动力及传动系、发动机的激励。为了迅速衰减不必要的振动,悬架中还必须包括阻尼元件,即减振器。此外,悬架中确保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所有力和力矩可靠传递并决定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的位移特性的连接装置统称为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决定了车轮跳动时的运动轨迹和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以及汽车前后侧倾中心及纵倾中心的位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抗纵倾能力。在有些悬架中还有缓冲块和横向稳定杆。 尽管一百多年来汽车悬架从结构型式到作用原理一直在不断地演进,但从结构功能而言,它都是由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在有些情况下,某一零部件兼起两种或三种作用,比如钢板弹簧兼起弹性元件及导向机构的作用,麦克弗逊悬架(McPherson strut suspension,或称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中的减振器柱兼起减振器及部分导向机构的作用,有些主动悬架中的作动器则具有弹性元件、减振器和部分导向机构的功能。 根据导向机构的结构特点,汽车悬架可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大类。非独立悬架的鲜明特色是左、右车轮之间由一刚性梁或非断开式车桥联接,当单边车轮驶过凸起时,会直接影响另一侧车轮。独立悬架中没有这样的刚性梁,左右车轮各自“独立”地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或构成断开式车桥,按结构特点又可细分为横臂式、纵臂式、斜臂式等等,各种悬架的结构特点将在以下章节中进一步讨论。 除上述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外,还有一种近似半独立悬架,它与近似半刚性的非断开式后支持桥相匹配。当左右车轮跳动幅度不一致时,后支持桥中呈V形断面并与左右纵臂固结在一起的横梁受扭,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扭转弹性,故此种悬架既不同于非独立悬架,也与独立悬架有别。该弹性横梁还兼起横向稳定杆的作用。 按照弹性元件的种类,汽车悬架又可以分为钢板弹簧悬架、螺旋弹簧悬架、扭杆弹簧悬架、空气悬架以及油气悬架等。 按照作用原理,可以分为被动悬架、主动悬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半主动悬架。 如前所述,汽车悬架和悬挂质量、非悬挂质量构成了一个振动系统,该振动系统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并进一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车速、燃油经济性和运营经济性。该振动系统也决定了汽车承载系和行驶系许多零部件的动载,并进而影响到这些零件的使用寿命。此外,悬架对整车操纵稳定性、抗纵倾能力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在设计悬架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通过合理设计悬架的弹性特性及阻尼特性确保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具有较低的振动频率、较小的振动加速度值和合适的减振性能,并能避免在悬架的压缩伸张行程极限点发生硬冲击,同时还要保证轮胎具有足够的接地能力; (2)合理设计导向机构,以确保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所有力和力矩的可靠传递,保证车轮跳动时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不会过大,并且能满足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要求; (3)导向机构的运动应与转向杆系的运动相协调,避免发生运动干涉,否则可能引起转向轮摆振;

关于汽车振动的分析

关于汽车的振动的分析 汽车振动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具有质量、弹簧和阻尼的复杂的振动系统。汽车振动源主要有:路面和非路面对悬架的作用、发动机运动件的不平衡旋转和往复运动、曲轴的变动气体负荷、气门组惯性力和弹性力、变速器啮合齿轮副的负荷作用、传动轴等速万向节的变动力矩等。 在汽车工程中,多数振动是连续扰动力,而其他一些则是汽车承受的冲击力和短时间的瞬态振动力。振动又可分为周期性的和随机性的,发动机旋转质量的不平衡转动是周期振动的典型例子,而随机振动主要是由路面不平引起的。所有质量--弹性系统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如果作用于系统的干扰频率接近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就会发生共振现象。因此即使自身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系统,装配到汽车上时仍有可能产生振动问题,这就要求在设计阶段准确建立系统模型及运动方程,分析自由振动特性和受迫振动响应,研究控制振动的方法。 汽车振动按照频率范围可分为: 1、影响行驶平顺性的低频振动:它产生的主要振源由于路面不平度激励使得汽车非悬挂质量共振和发动机低频刚体振动,从而引起悬架上过大的振动和人体座椅系统的共振造成人体的不舒适,其敏感频率主要在1-8Hz(最新的研究表明:当考虑人体不同方向的响应时可到16Hz)。对于乘员其评价指标一般是:针对载货汽车的疲劳降低工效界限和针对乘用汽车的疲劳降低舒适界限,或直接采用人体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进行评价;对于货物其评价指标是:车箱典型部位的均方根加速度。由于该指标于人体生理主观反映密切相关,因此试验和评价往往采用测试和主观评价相结

合。 2、车身结构振动和低频噪声:大的车身结构振动,不仅引起自身结构的疲劳损坏,而且更是车内低频结构辐射噪声源。其频率主要分布在20—80Hz 的频带内。由两方面引起:(1)激励源;主要有:道路激励、动力传动系统尤其是动力不平衡和燃烧所产生的各阶激励、空气动力激励;(2)车身结构和主要激励源系统的结构动力特性匹配不合理引起的路径传递放大。当前对于低频结构振动和噪声分析研究的方法有:计算预测分析,(1)基于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取得结构固有振动模态参数对结构动力学特性进行评价,通过试验载荷分析得到振动激励并结合结构动力学模型计算振动响应;(2)基于有限元和边界元的系统声学特性计算和声响应计算。试验分析:(1)各种结构振动和声学系统的导纳测量和模态分析;(2)基于实际运行响应的工作振型分析;(3)基于机械和声学导纳测量的声学寄予率分析; 3、各种操纵机构的振动:操纵机构的振动主要是因为其安装吊挂刚度偏低或自身结构动力特性不当或车身振动过大而产生,它不仅容易使驾驶者疲劳严重时可能使操纵失控。对于这些振动各企业都有相应得评价和限值规定。最为典型的是方向盘(线性)振动(转向管柱振动),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方向盘及管柱安装总成与车身振动或其它激励源发生共振;另一重要的振动现象是行驶过程中的方向盘旋转振动(即:方向盘及转向轮摆振)。其产生的原因是:行驶过程中转向轮的跳动与自身的转动而产生的陀螺效应引起转向轮的波动并被转向结构放大从而引起方向盘旋转振动。 4、空气声:车内空气声是由于隔声吸声措施不当从而使得动力传动

机动车振动分析期末深刻复知识题(车辆工程专业用)

1. 圆筒质量m 。质量惯性矩o J ,在平面上在弹簧k 的限制下作纯滚动,如下图所示,求 其固有频率。 2. 下图示的弹簧质量系统,两个弹簧的连接处有一激振力t P t P ωsin )(0=的作用,求质量 m 稳态响应的幅值。 3. 建立如下图所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并求稳态响应。 )(t 2 x x m 11x k (t P 22x k x m )x -

4. 如下图所示等截面悬臂梁,梁长度为L ,弹性模量为E ,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为I ,梁材料密度为ρ。在梁的a 位置作用有集中载荷)(t F 。已知梁的初始条件为零。求解梁的响应。(假定已知第i 阶固有频率为i ω,相应的模态函数为)(x i φ,∞=~1i ) 5. 两个均匀刚性杆如图所示,具有相同长度但不同质量,使用影响系数法求系统运动方程。 t A ωsin 1=

6. 如下图所示量自由度系统。(1)求系统固有频率和模态矩阵,并画出各阶主振型图形;(2)当系统存在初始条件??????=??????0210)0()0(x x x 和?? ????=??????00)0()0(21x x 时,试采用模态叠加法求解系统响应。 7. 如下图所示等截面梁,长度为l ,弹性模量为E ,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为I ,梁材料密度为ρ。集中质量m ,卷簧刚度1k ,直线弹簧刚度2k 。写出系统的动能和势能表达式,系统质量阵和刚度阵表达式。 y x l c x 2 k b x 1 k a x m

8 物块M质量为m1。滑轮A与滚子B的半径相等,可看作 质量均为m2、半径均为r的匀质圆盘。斜面和弹簧的轴线均 与水平面夹角为,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又m1 g>m2 g sin滚子B作纯滚动。试用能量法求:(1)系统的微分方程;(2)系统的振动周期。 9 在右图示系统中,质量为m1、半径为R的匀质圆盘,可沿水 平面作纯滚动。质量不计的水平直杆AB用铰链A、B分别与圆 盘A、匀质直杆BC连接。杆BC长为L,质量为m2,在B连 接一刚度系数为k的水平弹簧。在图示的系统平衡位置时,弹 簧具有原长。试用能量法求:(1)系统的微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2)系统的微振动周期。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悬架结构形式的选择 汽车的悬架主要有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左右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与车架连接;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左右车轮用一根整体轴连接,再经过悬架与车架连接。 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的优缺点对照见表1: 表1 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的优缺点对照 所以前后轴都用非独立悬架。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可以可以方便维修,制造成本也低。 目前在客车上普遍应用的是空气弹簧做弹性元件的悬架。悬架是连接车身和车轮之间一切传力装置的总称,主要由空气弹簧,减振器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弹性元件用来传递垂直力,并和轮胎一起缓和路面不平引起的冲击和振动,减振器将振动迅速衰减。导向机构用来确定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的运动,传递除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矩和力。 空气弹簧与机械弹簧悬架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护车辆不受振动和路面冲击振动的影响。但是,机械弹簧悬架也可能加强振动,因为一些小的来自路面的跳动都可能引起共振。而空气弹簧消除振动的性能从而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乘坐柔软性和舒适性是机械弹簧悬架系统所无法比拟的。机械弹簧悬架的吸振相差太大,在俯仰摆动时,机械弹簧悬架的减振效果更差,只有空气弹簧悬架的25%。 空气悬架在客车的应用上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空气弹簧可以设计的比较柔软,可以得到较低的固有振动频率,同时空气弹簧的变刚度特性使得这一频率在较大的载荷变化范围内保持不变,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空气悬架的另一个优点在于通过调节车身高度使大客车的地板高度随载荷的变化基本保持不变。 空气弹簧的优点 1.性能优点:由于空气弹簧可以设计得比较柔软,因而空气悬架可以得到较低的固有振动频率,同时空气弹簧的变刚度特性使得这一频率在较大的载荷变化范围内保持不变,从而

汽车用空气弹簧垂向弹性特性分析与计算.

机械2008年第8期总第35卷设计与研究?9? ———————————————— 收稿日期:2008-04-13 基金项目:湖北省武汉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00710321089) 汽车用空气弹簧垂向弹性特性分析与计算 黄卫平,鲍卫宁 (江汉大学机电与建工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 摘要:空气悬架系统主要由空气弹簧、推力杆、高度控制阀、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等组成,空气弹簧是空气悬架系统的核心部件,空气弹簧具有理想的弹性特性,载荷越大弹簧刚度越大;空气弹簧自振频率低,通用性较好,能适应不同载荷和工作高度;空气悬架系统由于有良好舒适性在商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空气悬架设计时,合理选择空气弹簧结构型式,确定气囊的工作高度、承载能力,可获得极其柔软的弹簧特性,空气弹簧垂向特性对于整车平顺性匹配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空气弹簧弹性理论的分析,讨论了空气弹簧垂向刚度和自振频率的计算方法,旨在寻求空气弹簧与整车匹配的基本。以城市客车设计为例,探讨了空气弹簧载荷确定、空气弹簧型号选择、刚度匹配设计基本方法,并指出空气弹簧设计匹配注意基本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匹配空气弹簧刚度,空气悬架可以获得良好综合特性。关键词:空气弹簧;弹性特性;非线性;匹配设计 中图分类号:U463.3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316(200808-0009-03 The elastic characteristic computation of the automobile air spring HUANG Wei-ping,BAO Wei-ning

(School of Electromechanical &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Jianghan University,Wuhan 430056,China Abstract :Introduced the automobile with the air spring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and the elastic characteristic of air spring,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for stiffness and natural frequency are derived,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match design of the city bus air suspension system, the analysis and match design is carried out, the suggestion about how to select air spring to match the automobile suspension is also given . Key words:air spring;elasticity characteristic;non-linearity ;suspension design 空气弹簧诞生于上世纪中期,早期主要用于机械设备隔振。1944年,通用和法尔斯通公司首次实现了在客车上的应用;1947年美国的普尔曼车上首次使用了空气弹簧的悬架系统;1951年,美国NEWAY 公司的独立总成成为世界上第一款批量应用的空气悬架系统,因通用性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迅速占领北美市场。欧洲则遵循另外一条道路,各自开发适合自己车型的空气悬架系统。由于空气悬架具有良好的性能,使其在汽车悬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国外高级大客车几乎100%使用空气悬架;重型载货车上空气悬架的占有率也达到了85%;大约80%的拖挂车使用空气悬架;空气悬架在轻型 车辆上的应用目前虽然只占市场份额的10%,预测到2008年将达到40%;部分轿车也逐渐装备了空气弹簧悬架。 1 汽车空气悬架结构 空气悬架系统主要由空气弹簧组件、推力杆、高度控制阀、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等组成,如图1所示。它以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实现其弹性作用的。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能够随载荷和道路条件变化进行自动调节,不论满载还是空载,整车高度几乎没有变化,可以大大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10?设计与研究机械2008年第8期总第35卷

车辆蛇形运动稳定性及运行振动分析

车辆蛇形运动稳定性及运行振动分析 1、车辆蛇形运动稳定性 具有一定他面形状的轨道轮对即使沿着平直轨道运转,受到微小激扰后就会产生一种振幅保持现状或继续增大直道轮缘受到约束的特有运动,此时轮对向前滚动一面横向往摆动,一面又绕铅锤中心来回转动,其轮对中心轨迹呈波浪形,称蛇形运动,当激扰消失而剧烈的蛇形运动不能收敛时,则称蛇行失稳。表面上轮对并未受到钢轨的纵向或横向位移激振,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激振动,试论对对钢轨的相对运动产生了内部激振力,由这种激振力维持轮对相对运动,由机车牵引力提供的非振动能量由于轮轨间的自激机制转换为蛇形运动的能量。当车辆运行到某速度时车辆系统中的阻尼无法消耗这种能量。蛇形运动就失稳,该速度就称为蛇形失稳临界速度,轮轨间的蛇形运动是由等效斜率的踏面产生的,这种踏面避免轮对的轮缘始终贴靠在轨侧运动而采取的自动取中措施,正是这种取中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失稳的动力。在纯粘着滚动假设条件下,由锥形踏面轮对与钢轨间的几何关系可以推导出一个无约束自由轮对的蛇形运动频率W w及波长L w的公式,之后又推出了轴距为2L w的刚性二轴结构转向架的蛇形波长L t及蛇形频率W t的相关公式。W w = 2πv/L w,L w =2πbr×1/λe2, W t =2πv/L t,影响蛇形运动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1轮对定位刚度,2轮对踏面等效斜率λe,3蠕滑系数,4转向架固定轴距,5中央悬挂装置。 2、车辆运行振动分析 车辆垂直振动,城市轨道车辆的转向架通常采用二系悬挂,力求在有限的空间获得柔性,研究表明,车辆的两个自由度简化的垂直振动系统有两个自振频率,低频P1与总静挠度f st有关,而高频P2除与静挠度有关外,还与刚度及车体质量和簧上部分质量之比有关。低频对应的振动型为车体与构架做相同振动,而高频振动对应车体与构架做反向振动,车体以低频振动为主,而构架则以高频振动为主干线客车及地铁轻轨车辆的两系垂直总挠度通常均在160mm以上。当中央系采用空气弹簧时,空气弹簧空气有弹簧的静挠度值可达200mm—300mm 。因此,车辆低频振动一般在1Hz左右,使车辆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减缓了轮轨冲击力对车体的影响。当车辆在中央及轴箱弹簧悬挂处并联阻尼器后,阻尼可以吸收车辆振动能量以衰减振动,具有阻尼的简化系统同样有两个自振频率,并各自对应一定的型,在阻尼不大的情况下,它们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均与无阻尼系统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相似。设置阻尼可以衰减车辆振动,一般阻尼设置在静挠度较大的中央悬挂,以有效设置车体振动,通过分析不同阻尼及一、二系弹簧静挠度比下的车体响应加速度振幅与激振频率的关系,可得到阻尼过大可以有力的抑制低频共振区的振动,但是车体高频振动加速度反而增大。阻尼过小则低频共振峰突起,而高频振动不大。

悬架系统KC特性综述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表3侧向力加载试验测试参数及定义 侧向力加载测试参数定义 侧向力变形轮胎接地点侧向力和车轮中心侧向变形 侧向力转向轮胎接地点侧向力和车轮转角 侧向力外倾轮胎接地点侧向力和车轮外倾 轮胎侧向刚度轮胎侧向变形和侧向力关系 接地点侧向力变形轮胎接地点侧向力和侧向力变形关系 的是研究车轮受到回正力时悬架系统的性能。试 验如图4所示。加载范围:每个轮胎上轮胎接地 面加载+/一150Nm。表4为回正试验主要测试图5纵向力加载试验示意图参数及定义。 图4回正力矩试验示意图 表4回正试验测试参数及定义 l回正试验测试参数定义II回正力矩转向轮胎接地点同正力矩和车轮转角关系ll回正力矩外倾轮胎接地点回正力矩和车轮外倾角关系I 2.5纵向力试验 同时同向对两轮加载纵向力。主要测试悬架系统在受到纵向力之后的性能,试验如图5所示。在进行纵向力试验时由于受到轮胎和托盘表面摩擦力的制约,纵向力很难加载到较大范围,悬架变形只能在线性范围内很难到达非线性区域。所以为了考察非线性区域特性,需要通过夹具将车轮和托盘固定,从而满足大纵向力加载的要求。纵向力试验主要测试参数及定义见表5。 2.6转向系统几何测试 手动转动方向盘,测量转向主销各参数。加载范围:车轮转动+/一50。主要测试结果见表6。 上海汽车2009.08 表5纵向力加载试验测试参数及定义 纵向力加载测试参数定义 制动力或牵引力变形轮胎接地点纵向力和车轮中心纵向变形 制动力或牵引力转向轮胎接地点纵向力和车轮转角 制动力或牵引力后倾轮胎接地点纵向力和后倾角 制动力外倾轮胎接地点纵向力和车轮转角关系 制动力抗点头和 轮胎接地点纵向力和垂向力关系 牵引力抗抬头 表6转向系统几何测试参数及定义 转向系统几何测试参数定义 主销后倾角车轮转角和主销后倾角关系 主销内倾角车轮转角和主销内倾角关系 主销内倾内置量车轮转角和轮胎接地点纵向变形 主销后倾偏置量车轮转角和轮胎接地点侧向变形关系主销拖距车轮转角和胎接地点变形关系 3K&C参数评价 以某车型开发为实例,对前、后悬架主要K&C特性参数的最优设计范围进行概括,见表7和表8,分K和C两个方面。 上面关于某轿车前后悬架K&C参数的最优设计范围,主要基于所开发的特定车型。该结果对其它车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具体车型还需要具体对待。 4结语 本文对影响整车操纵稳定性的悬架K&C特性进行了论述。阐述了K&C试验方法及所测试 ?21?万方数据

悬架弹性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

悬架弹性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 Ξ 张立军 余卓平 (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 上海,200092) 摘要 为了分析研究橡胶元件减振隔振的机理,在线性假设的前提下,用复刚度表示悬架弹性元件的刚度,在车身车轮双质量1 4车振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悬架系统中的橡胶弹性支承元件影响的1 4车振动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详细论述了橡胶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总体影响,指出其能减小车身部分固有频率附近的传递系数,增大车轮部分固有频率附近的传递系数,明显改善高频段的隔振性能。 关键词 悬架 橡胶支承元件 驻波效应 隔振中图分类号 U 27011 T P 53 引 言 为了隔离来自路面不平度的冲击,并起到隔声方面的作用,在汽车的悬架系统中采用的橡图1 轿车复合式后悬架总成像胶元件 胶弹性元件主要包括:减振器活塞杆与车身之间的上、下轴承环、螺旋弹簧上端的橡胶衬垫、减振器下端吊耳的橡胶件以及缓冲块。图1所示为某轿车复合式后悬架总成结构及其中使用的橡胶元件。目前,国外不断有新型的橡胶减振元件问世,说明国外已经掌握了这方面的先进技术,并且实用化。而在国内,人们对于轿车悬架减振橡胶元件的选型和设计与国外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在线性假设的前提下,利用所建立的考虑橡胶元件影响的新型悬架模型,分析研究橡胶元件对悬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机理。这对于深入了解汽车悬架用橡胶元件减振隔振的机理,逐步实现悬架系统橡胶元件的自主开发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第22卷第2期2002年6月 振动、测试与诊断Jou rnal of V ib rati on,M easu rem en t &D iagno sis V o l .22N o.2 Jun .2002 Ξ

adams悬架性能分析

Adams/car的悬架分析(Suspension Analyses),共提供悬架38种性能。对所有悬架均提供: ? Aligning Torque - Steer and Camber Compliance //单位回正力矩的转角或外倾角 ? Camber Angle //外倾角 ? Caster Angle //后倾角 ? Dive Braking/Lift Braking //制动点头/制动抬头 ? Fore-Aft Wheel Center Stiffness //悬架纵向刚度 ? Front-View Swing Arm Length and Angle //前视图(虚拟)摆臂长度和角度 ? Kingpin Inclination Angle //主销内倾角 ? Lateral Force - Deflection, Steer, and Camber Compliance // ? Lift/Squat Acceleration //抬头(一般指启动时前悬架抬升,后悬架压缩) ? Percent Anti-Dive Braking/Percent Anti-Lift Braking //(前悬架)防点头/(后悬架)防抬升

? Percent Anti-Lift Acceleration/Percent Anti-Squat Acceleration // ? Ride Rate //悬架动刚度 ? Ride Steer //悬架转向性能 ? Roll Camber Coefficient //侧倾轮倾系数(车身侧倾时车轮侧倾角与车身侧倾角的比值) ? Roll Caster Coefficient // ? Roll Center Locatio n //侧倾中心位置 ? Roll Steer //Ride steer is the slope of the steer angle versus the vertical wheel travel curve. Ride steer is the change in steer angle per unit of wheel center vertical deflection due to equal vertical forces at the wheel centers. Positive ride steer implies that the wheels steer to the right, as the wheel centers move upward. ? Side-View Angle // The side-view angle is the wheel carrier side-view rotation angle. It is positive for a clockwise rotation, as seen from the left side of the vehicle. ? Side-View Swing Arm Length and Angle // The swing arm is an imaginary arm extending from the wheel's side elevation instant center of rotation to the wheel center. For front suspensions, the sign convention is that when the instant center is behind the wheel center, the swing arm has a positive length. For rear suspensions, the sign convention is the opposite: when the instant center is ahead of the wheel center, the swing arm has a positive length. The angle of the swing arm is the angle it makes to

国产汽车行走系统的特点分析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国产汽车行走系统的特点分析 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 汽车运用技术 学号: 201023385068 学生姓名: 许弯 指导教师: 胡溧 日期: 2013.5.25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各业都进入到了一个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21世纪的我们,年轻充满朝气与活力,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选择汽车时,它的动力性,操作方便性,行驶舒适性,平稳性,安全性肯定是我们选择的重要要素。但我们最关注的肯定是汽车的行驶性能,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以及行车中的安全性。 本文就是从实际出发,细致的分析我国几种汽车行驶系统特点,让人们无论从感官上还是直观上都能更好的去了解汽车,为暂时还没车的一族提供可靠的参考,同时也为有车一族解决一些平时我们行驶路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国产汽车行驶性能特点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market competition, the industry has entered a more fierc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w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young and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as the young generation we choose car, its power, convenient operation, ride comfort, stability, safety is our choice of important elements. But we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is the running performance, because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our driving and riding comfort, and security of traveling.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China's automobile driving system features several detailed analysis, to let people from both the sensory or intuitive is better able to understand the car, to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 for the family temporarily not cars, but also for the car owners to solve some of the usual we travel journey may encounter problems. Keywords: Domestic Cars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悬架特性对操稳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探讨

悬架特性对操稳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探讨 作者:刘红领杨亚娟 1 概述 由于汽车在随机性、快速性和机动性等方面的优点,目前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随着汽车占有率的日益提高,公路交通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汽车操纵稳定特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轻便性,而且也是解决高速车辆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性能。汽车操稳特性的研究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其首要研究的问题是具有怎样运动规律和行驶性能的汽车容易为不同的人所接受,其次是需要研究优化方法来提高汽车的操稳特性。 目前国内对汽车操稳性能问题研究的文章很多,但一般都集中在整车操稳理论、试验方法研究,而基于悬架K&C性能分析进而预测、优化并改进整车操稳性能的分析方法研究较少。汽车的不足转向度是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在汽车概念设计阶段,通过悬架在各种工况下的K&C性能分析,可计算分析整车的基本动力学特性,协助完成目标设定、目标改进和整车操稳性能优化提升等工作。 本文最终以奇瑞某车型为例,分析并研究改变悬架的K&C特性(主要改变悬架的侧倾转向和侧向变形转向梯度)对整车不足转向度的影响,并在整车操稳性能的优化改进中进行了验证。 2 基本理论 悬架的K&C性能是汽车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基础,为了满足来自汽车市场的各种各样的技术需求,悬架K&C分析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Kinematics研究悬架和转向系统的几何空间位置运动特性,不考虑质量或力的影响;Compliance是由于力的作用而引起的变形,如弹簧、稳定杆、衬套和部件的受力变形。通过悬架K&C性能的分析改进,可为整车性能的提升提供支持。 2.1 侧倾转向 当汽车车厢侧倾时,由车厢侧倾所引起的悬架运动会导致车轮转向。由于簧载质量的侧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