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

合集下载

(2024修订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指南

(2024修订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指南

(2024修订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指南一、实验概述本实验指南旨在帮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实验,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

本册书中的实验均经过精心设计,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实验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实验器材与材料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请提前准备好以下器材和材料:1. 生物观察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

2. 地球科学实验器材:地球仪、地形模型、岩石标本等。

3. 物理科学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灯泡、电线等。

4. 实验材料:植物、动物、矿物、液体等。

5. 其他:笔记本、实验报告模板等。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每个实验都包括以下步骤:1. 实验准备:了解实验背景,明确实验目的,准备好实验器材和材料。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进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

3. 实验观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和现象。

4. 实验分析: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5.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安全与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2. 在实验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实验器材和材料,以免造成伤害或损坏。

3. 使用实验仪器时,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误操作。

4. 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要按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整洁,遵守实验室纪律。

五、实验报告模板以下是一个实验报告的模板,请根据实验内容和数据进行填写: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组别: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与材料: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2. 实验操作:3. 实验观察:4. 实验分析:5. 实验报告:五、实验结论:六、实验反思:希望这份实验指南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通用10篇)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通用10篇)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通用10篇)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新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表演和聆听,能够体会音乐情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演唱情绪活泼欢快的歌曲,并在学完歌曲后跟随老师根据声音准确唱出点名。

3、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并积极参与。

教学重难点:积极参与,能够表达歌曲内容、情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歌曲第二句、自制乐器、编排表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一些废旧物品:饮料盒、沙子、豆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师播放校园歌曲《去秋游》,生边听边律动进教室。

2、师操作多媒体,看有关郊游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3、“听!他们哼起了歌。

”师放《郊游》音乐,生结合图欣赏。

4、揭题:今天,我要带你们到大自然中走走、看看。

以类似的、熟悉的歌曲,以视觉、听觉的感触,初感大自然和郊游的气氛,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二、演唱活动。

(一)准备:组织排好队伍。

1.第一次听完整首歌:在教室周围排队的时候听音乐。

(二)出发:2、再听一遍整首歌:学生用手指指着旋律,教师用多媒体连接。

3、第三遍:学生原地行走或伴有手的摆动或简单节奏。

4.试着唱第一句和第二句,纠正音高和节奏。

5、“看!路上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锈”。

师边说边操作多媒体出示图片。

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师放第二句音乐,引导学生唱准音并声情并茂地歌唱带动学生的情感。

6、唱全曲:师问:“为什么来郊游?”“心情怎样?”生先跟伴钢琴唱,再与磁带伴奏唱。

7.通过声音看老师准确唱出点名。

(三)、到达:“到达目的的,你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想做的第一件事又是什么?”以“郊游“的过程为线索展开教学。

让学生在情景活动中熟悉歌曲。

唱好第一、二句的音准和节奏。

通过有感情地引导、演唱,从而解决“小难点”激发情绪,非常有感情的唱整首歌。

情境渲染,承上启下。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新版篇2一、教学目标:1、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教科版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全册

教科版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全册

教科版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全册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引导小学二年级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下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生活与科学- 学习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了解周围的事物属于生物还是非生物- 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2. 第二单元:动物世界- 学习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了解动物的分类和食物链- 探索动物的生存环境3. 第三单元:植物的奥秘- 学习不同植物的特征和种类-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探索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 第四单元:物体的性质- 学习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性质- 了解物体的材质和用途- 探索物体的变化与运动5. 第五单元:天地人和科学- 学习地球的形状、运动和自然现象- 了解人类和科学的发展历程- 探索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探索科学问题。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思考过程,评价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制作相关的科学作品,如模型、图表等,展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互相合作、交流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材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实验器材和材料4. 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以上是《教科版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全册》的概要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指向 南方
S
N
S
三、指南针
司南
• 指南针
指南针的构造。
三 、 指 南 针刻度盘
磁针
四 、 使 用 指 南 试着用指南针找一
找:校门在什么方向? 国旗在什么方向?我们
针 辨 别 方 向 教室的窗户朝着什么方
向?
再见
5 做一个指南针
• 第一单元 磁铁
• 很早以前,人们在寻找铁矿时,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矿 石,他们把这种矿石叫做磁石。
二、磁铁的磁 极与方向有关
• 探究:环形磁铁的磁极与方向有关吗?
方向纸根据实际方向 放好。
把架子放在方向纸的 中间。
轻轻扭动磁铁,认真 观察磁铁静止后磁极分别 指向哪个方向,做好记录。
不要晃动桌面。
二、磁铁的磁 极 与 方 向N N 有 关 SS
• 用不同形状的磁铁实验,得到的结论:
指向 北方
N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 册全册课件
一、课程导入
一、课程导入
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有磁性的物体。
一、课程导入
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有磁性的物体。
一、课程导入
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有磁性的物体。
二、磁铁能吸引什么 样的物体
在教室内找一找,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二、磁铁能吸引什么 样的物体
这些物体பைடு நூலகம்被磁铁吸引吗?
•第二单元 我们自己
人的感官主要有哪些?这些感官分别有哪些作用?
一、课程导入

颜色


形状

大小



光滑

粗糙

软硬

冷热

……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周围的物体2. 动物和植物3. 空气和水4. 常见材料5. 力与运动6. 电和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养成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变化、电和磁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物体、认识动植物、了解空气和水的性质、区分常见材料、探究力和运动关系、初步认识电和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放大镜、直尺、画笔、记录本、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动植物、自然现象等,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置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发表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章节名称。

2. 内容: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列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

3. 图表:绘制相关挂图、示意图,辅助说明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我们周围的物体:观察家里的物体,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动物和植物:观察并记录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空气和水:实验探究空气和水的性质,如溶解、浮力等。

(4)常见材料:收集不同材料,分类并说明其特点。

(5)力和运动:通过实验,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6)电和磁:制作简单的电路,观察电磁现象。

答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批改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小实验、观察研究,参加科普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同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

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设计意图】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开始,创设“小魔术”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

“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这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

“小魔术”、“小实验”等是孩子最喜欢看的,它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举动一:磁铁能吸收什么物体?(1)师:磁铁为何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

(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册的表格里。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3)学生进行探究举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举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设计意图】(三)活动二:哪些物体是铁做的?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汇报人:
202X-01-03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地球与宇宙科学物质的变化能量与能源
contents
目录
0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种子是植物繁殖的主要方式,通过种子可以生长出新的植物个体。
种子繁殖
孢子繁殖
无性繁殖
某些植物,如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通过分株、根茎、块根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如芦荟、草莓等。
海岸地貌
天文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工具,能够放大和聚焦远处天体的光,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
天文现象
天文现象包括日食、月食、流星雨、彗星和星座等。这些现象可以通过观测和解释来增进对宇宙的理解。
天体运动
天体运动是指宇宙中的星球、恒星和星系等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速度变化。天体运动受到引力和其他力的影响,形成了各种美丽的天文景观。
总结词
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类型之一,通过合成与分解反应可以实现新物质的制备和旧物质的转化。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物质的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简单物质转化为复杂物质的过程,而物质的分解则是指将复杂物质分解为简单物质的过程。合成与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类型之一,通过这些反应可以制备出新物质或实现旧物质的转化。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物质性质和实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如热分解法、电解法、光催化法等。
总结词
物质的溶解与分离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之一。
详细描述
物质的溶解与分离技术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化学工业中,溶解和分离技术被用于生产高纯度化学品和特种材料;在食品工业中,溶解和分离技术被用于提取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在环保工程中,溶解和分离技术被用于处理废弃物和废水等。因此,掌握物质的溶解与分离技术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了解春天的特点,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 第2章《动物的秘密》:探索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3. 第3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重要性,了解空气的性质。

4. 第4章《力和运动》:探索力的作用,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然,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空气、力的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植物的变化。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生长变化,并进行交流分享。

4.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空气实验,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点:气温上升、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

2. 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生存环境等。

3.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占据空间、支持燃烧等。

4. 力的作用:推、拉、提、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家附近的植物,记录它们在春天的生长变化。

答案:学生需根据观察到的植物,描述其生长变化,如发芽、开花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动物的特点,并说明它们如何适应环境。

答案:学生需根据教材所学,举例说明动物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观察其他季节的植物变化,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空气、力的概念。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指南(教科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指南(教科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指南(教科版)目标本教案指南旨在帮助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通过本教案指南,教师可以了解每个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教学单元一:生活中的水教学目标- 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 探索水的不同状态(液体、固体、气体)。

- 学习如何节约用水。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中的水,如水杯、水壶、水龙头等。

2. 比较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 进行水的蒸发实验,观察水蒸发后的变化。

4. 进行节约用水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评估方法-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 学生对节约用水的理解和提出的建议。

教学单元二:天气变化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季节变化。

- 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 探索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2. 制作天气变化记录表,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3. 进行气温变化的实验,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4.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评估方法- 学生的天气记录表和描述。

- 学生对天气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单元三: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 学习如何种植和照料植物。

- 探索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根、茎和叶。

2. 进行植物的种植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学习正确浇水和施肥的方法。

4.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评估方法- 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记录。

- 学生对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单元四: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不同的分类方法。

- 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动物。

- 探索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外形和特征。

2. 进行动物的分类实验,根据特征将动物进行分类。

3. 学习动物的饮食习性和生活环境。

4.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新版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件教材

新版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件教材


3.我还想知道

4.我在本节课
一定

做的不好,下次
测试反应快慢
一、聚焦
你玩过翻拍手的游戏吗?
A
请一位同学来和老师玩一下吧!
一、聚焦
两人一组,每人拍对方5次,
B
请记下自己胜利的次数。
一、聚焦
C 请你说一说胜利的次数。
二、探索:比一比谁抓的次数多
做一个“反应速度尺”
做一个“反应速度尺”
如何拿尺子呢?
摸一摸 摸一摸胳膊、手、小腿等部位, 感觉皮肤下面有什么。
活动手册第12页
把手的样子和 观察到的内容 画下来。
听一听
听一听对方的腹部和背部, 哪里有声音?
体验
研讨
刚才我们用了哪几种方 法观察身体?
想一想:我们身体里还有 哪些你想研究的部分?
量一量
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我们 的身体。
量一量
通过感官来发现
小学科学
全册精品PPT课件
第一单元 磁铁
1.磁铁能吸引什么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3.磁铁的两极 4.磁极与方向 5.做一个指南针 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第二单元 我们自己
1.观察我们的身体
2.通过感官来发现
3.观察与比较
4.测试反应快慢
5.发现生长
6.身体的“时间胶囊”
(每一课都提供精美可编辑的课件!)
研 讨 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那些方面?
身体力量更强了;反应速度更快了; 记忆能力更好了;学习能力更强了; ……
拓 展 1.听家长讲一讲:
有关我们成长的故事;对我们成长的希望。
2.小调查
身体的“时间胶囊”
想一想
写下关于身体的什么信息呢?

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最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班级:任课教师:单元课程1.1磁铁能吸引什么课时备注2.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2.3磁铁的两极第一单元2.4磁极与方向磁铁2.5做一个指南针2.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2.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2.1观察我们的身体2.2通过感官来发现第二单元XXX我们自己2.4测试反应快慢2.5发现生长2.3观察与比较2.6身体的“时间胶囊”1.1磁铁能吸引什么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①科学知识目标: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6.5磁铁有磁性,可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6.5.1磁铁能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描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②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简要讲述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③科学态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作出猜测,尝试多角度、多方法认识事物。

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磁铁》中的第一课,首要通过“磁铁能吸引甚么样的物体”这个问题来举行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胆的猜想、实验探讨等得出磁铁能吸引铁质材料的物品,在拓展材料中又得出磁铁还能吸引镍和钴,终究培养学生能将运用磁铁巧妙灵活的解决生活中问题。

二.研究目标1.通过教师指导、小组讨论等方式,能够大胆的猜测出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2.通过教师的引导、实验探究等方式,能够正确说出磁铁能吸引铁质材料的物品。

3.结合实际,能够运用磁铁巧妙灵活的解决生活中问题。

三.研究重难点1.研究重点能够正确说出磁铁能吸引铁质材料的物品。

2.研究难点结合实际,能够运用磁铁巧妙灵活的解决生活中问题。

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多媒体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沙子、橡皮、尺子、铅笔等)、磁铁等。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的】1.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磁铁可以吸引铁一类的物体2.根据已有的经历,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测和预测;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通过屡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3.感受对磁铁进展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通过屡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4.知道在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是用铁做的;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认识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教学难点:通过屡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组: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以及其他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硬币、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提醒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1.出示钓鱼套件,提问:谁想来试一试?邀请1-2个学生上台体验。

学生钓着鱼后在教室里绕一圈展示。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答复后引出磁铁。

2.出示各种各样的有磁铁物品图片,学生随机说说这些物品的作用。

3.出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引导概括: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4.提醒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二、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预设20分钟〕1.小组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组织反响,师生一起将大家提出的物体进展分类,按磁铁能吸、不能吸分成两类,记录在黑板上〔有争议的物体写在中间〕。

2.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材料准备: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1〕说明实验步骤:1.编号;2.预测;3.实验;4.记录〔2〕各组领检测器材,按老师要求统一编号,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里。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磁铁一、磁铁能吸引什么1、吸铁石,学名叫磁铁,磁铁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天然的磁铁又叫磁石。

2、磁铁能吸引含有铁一类(如:铁、钴、镍)物质的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磁性。

3、常见的不同形状的磁铁:4、下面这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吗?①水龙头(铁制);②木片;③铜导线;④易拉罐;⑤砖块;⑥长尾夹;⑦玻璃球;⑧沙子;⑨一杯水;⑩卡纸;⑪石头;⑫铁钉和螺丝钉(铁制);⑬橡皮;⑭塑料尺;⑮铅笔;⑯橡皮筋;⑰回形针能被磁铁吸引的:①⑥⑫⑰不能被磁铁吸引的:②③④⑤⑦⑧⑨⑩⑪⑬⑭⑮⑯由此发现:只要物体是由铁制成的或是其中含有铁的成分就能被磁铁吸引。

铁属于金属类,可以被磁铁吸引,但不是所有金属都能被磁铁吸引,比如:铜、铝、金、银……等。

除此之外,木头、塑料、橡胶、黏土、玻璃……等也不能被磁铁吸引。

5、硬币能被磁铁吸引吗?(1)1元都能被磁铁吸引(2)1角、5角只有部分能被磁铁吸引(3)分币都不能被磁铁吸引科学家研究磁铁时,测试过很多材料,他们发现磁铁不但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镍和钴。

6、要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有什么方法?方法一:利用磁铁可以吸引铁,但不能吸引木屑的特点来拾起回形针。

方法二:利用水的浮力,将木屑和回形针的混合物倒入水中,木屑会浮起来,回形针会沉入水底,倒掉水和木屑,剩下的就全是回形针了。

二、磁铁怎样吸引物体1、要让下图的铁质小车动起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①直接接触:用拉力驱动、用推力驱动、用电动机驱动。

②不直接接触:风力驱动、磁力(即磁铁的吸引力)驱动。

2、磁铁隔着一定距离或一些薄的非金属材料(如:薄玻璃、薄木板、薄塑料板、薄布料……等)仍然能吸引铁质小车,使小车动起来。

这是因为磁铁产生的磁力会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如果磁铁隔着太厚的材料,或是距离铁质小车太远,就很难吸引小车并让小车动起来了。

三、磁铁的两级1、条形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强,中间磁力最弱。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无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2个磁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书整体编写思路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教科版小学科一学教科书进行了修汀。

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为了体现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挖掘科学探究中的思维和认知发展过程,将新课标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条目以最优的方式组织到一起。

这种组织形式能够在一个较长的学习时间内,以富有包容力的学习情境将散落在不同主题下的具体知识围绕一个更为核心的概念重新编织。

用同一个概念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用逐渐发展的概念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这种组织形式也符合科学探究的整体性、过程性特点。

学生可以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探究,经历探究的全过程,体会探究与发现之间的关系,发展对某一科学概念更深人的理解。

它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地将某一跨学科概念在各领域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

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是借鉴学习周期的策略,将探究活动的组织过程显性化,使师生不必再去识别过程,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理解活动的意义以及注重它们的联结上来。

修订后教科书中的每一课一般都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

在实际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

板块划分的目的在于强调它们在探究活动中的功能和在意义联结中的作用。

1聚焦聚焦板块、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描述问题情境,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1-2个学生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与前一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联系,体现课程的连贯性。

2.探索探索板块包括前概念测查、预测、探究计划的制订、收集信息、组织和呈现证据以及形成初步解释。

这一板块通常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列出可供选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有关的第二手资料和数据呈现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等。

3.研讨研时板块呈现的是学生在交流、讨论、论证时所应围绕的关键问题。

这一板块一般以疑问句的形式指导学生抓住主题学习的核心,陈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证据支撑自己的解释,在个人论证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论证以达成共识。

4拓展拓展板块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活动建议,以便他们在课外开展进一步的探究,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及其他新的情境,或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进行联系。

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

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

为了使教科书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支持教师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我们希望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包括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维度:课程内容划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和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小学六年学习科学的时间也被区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

为了落实新课标的各项要求,我们在本书中对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进行了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目标表述的新变化。

根据新课标确定的18个主要概念,我们同新课标一样以陈述句的方式表述了它的各级目标。

这种命题式的表述方式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深入理解,也便于区分各个学段教师应该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应该理解到什么程度。

因此,希望教师能够从科学概念和学习进阶两个方面深人理解和把握每一个单元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既不要任赢高,也不能随意降低。

二、带领学生经历连贯的、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活动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认识和看待自然世界是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

几十年以来,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丰富有效的经验。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研讨和论证这个环节仍然很薄弱,还不善于把学生学习科学的各项活动联结成一个相互关联、不断推进的整体;希望教师在使用修订后的教科书的过程中,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读懂、读好我们的学生小学科学课堂上进行的应是“儿童的科学”,即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也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学习进阶是新课标三个学段划分的依据,对教科书的编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对教科书的编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对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特别是从207年秋季起,科学课的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关注我们,研究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属于他们“自己的研究”。

四、用好教科书提供的教学工具好的科学课需要用心设计的教学工具提供支持。

教科版科学教科书提供的支持工具有:《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包括学生个人活动记录、观点和看法、拓展活动等)、科学词汇(帮助学生学习科学地表达)、班级记录表(记录班级讨论的结果、积累不断增加的事实和证据为反思学习过程提供证据)、科学阅读(延伸学生的认识,扩展认识的视野)和“科学家这样做”专栏(科学家的故事、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科学史资料)。

这些教学工具本身也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希望它们能够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的内容与结构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

“磁铁”单元的学习是有良好学习基础的。

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他们对磁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本单元教学的起点。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了整个单元。

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将在高学段一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滋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

这个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人,主要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完成两个学习任务:一是在运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的活动中,结合已有的经验,认识到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在一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学生将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一单元概述磁铁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到新奇,如磁铁能吸住一些物体,两块磁铁有时候会吸在一起,有时候会相互推开。

玩磁铁的过程中,学生对磁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是进行本单元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1-2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

5.1.1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5.1.2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6.5.1.1举生活中常用的不同外形的磁铁。

6.5.1,2描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6.5.1.3知道指南针中的小磁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6.5.2.1说出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

6.5.2.2知道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17.2认识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

18.3.1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以上学习内容,指向了5个不同的主要概念,包括物质科学领域中的“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尹“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作产品的活动”。

对于2年级学生而言,学习这5不同的主要概念,关键在于体验。

学生需要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互相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为建构这些主要概念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共7课,以“磁铁之间及其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为主要学习线索,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包括磁铁对周围『的哪些物体会作用,磁铁与铁制物体之间如何产生相互作用,磁铁与磁铁之间如何产生相互吸引作用等,从而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磁铁的应用。

第1课“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从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开始,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猜测,在此基础对一各种材质的物体进行检测,并概括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从而初步认识到磁铁具有磁性。

寻找教室中的铁制物体、分离木屑和回形针等活动,则加深了学生对“磁铁具有磁性”这一概念的理解第2课“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从“使小车运动需要力(推力、拉力)”的体验活动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磁铁在不直接接触小车的情况下如何拉动小车,认识“磁铁能隔着一段距离吸铁”;在小车与磁铁之间放置不同材质、不同厚薄的物体后,学生将通过观察磁铁是否还能吸引小车,认识到“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进而体会到“磁力可以穿透一些物体”。

第3课“磁铁的两极”,主要引导学生探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

借助回形针和铁粉盒,学生可以观察到条形磁铁两端吸弓}回形针和铁粉的能力更强,由此得出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从而建立磁极的概念。

通过判断蹄形磁铁的磁极,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磁铁有两个磁极”第4课“磁极与方向”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指向性和具有南北两极。

通过水平放置一块能自山转功的条形磁铁以及悬挂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在学生在重复测试中可以发下磁铁具有指示南北的特性,以及磁极与方向之间的关系。

通过指南针的观察与使用,学生可以认识到“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这一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