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遥感

合集下载

遥感器的工作原理

遥感器的工作原理

遥感器的工作原理遥感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从远距离获取和记录地球表面及大气的信息。

而遥感器则是实现遥感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主要功能是用于探测和记录地球物体的特定信息,如光谱、热辐射等。

遥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接收、传感和转换,下面将详细解释其工作原理。

1. 接收信号遥感器首先需要接收来自地球表面的辐射信号或反射光,并将其转换为传感器可以处理的电信号。

这个过程通常使用摄像机或接受器完成,其原理是光学原理。

例如,可见光摄像机利用透镜将光聚焦在感光元素上,然后感光元素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2. 传感作用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光谱信息进行解析和提取。

例如,通过光学传感器可以识别不同波长的光谱,并记录下它们的强度和分布。

这样,遥感器可以收集到有关地表特征、气象状况等多种信息。

3. 信号转换接收和传感之后,遥感器会将收集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数据存储、信号处理和分析。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使用模数转换器(ADC)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数字化的数据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存储和处理。

除了以上的基本工作原理之外,不同类型的遥感器还有各自独特的工作原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遥感器类型及其工作原理:1. 光学遥感器光学遥感器是最常见的遥感器类型之一,它主要使用光学原理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光学遥感器是相机。

相机通过透镜将光聚焦在感光元件上,并记录下光强度和颜色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生成地图、监测植被生长等。

2. 热红外遥感器热红外遥感器主要用于探测和记录目标物体的热辐射信息。

它利用感应装置来检测目标物体所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样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监测火灾等。

3. 毫米波雷达遥感器毫米波雷达遥感器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进行测量的遥感器。

它通过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来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和速度。

这种遥感器通常用于地球观测、气象监测等领域。

4. 激光雷达遥感器激光雷达遥感器利用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来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高度等信息。

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

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

光学遥感与雷达遥感的区别光学遥感:光学遥感即可见光遥感,是指传感器工作波段限于可见光波段范围(0.38——0.76微米)之间的遥感技术。

电磁波谱的可见光区波长范围约在0. 38~0.76微米之间,是传统航空摄影侦察和航空摄影测绘中最常用的工作波段。

原理:各种地物(例如某种土壤、岩石和作物)都具有不同的原子和分子结构,它们吸收、反射光的能力也不一样,也就是说,它们对不同的光谱波长具有各不相同的吸收率和反射率。

此外,高于绝对温度零度的物体自身要辐射,它的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也各不相同。

由此,而感知成形、像、谱、色。

把遥感所获得的地物光谱信息与已知地物的光谱数据比较,就可预测地物的种类和群体地物的组合。

采用的波段为近红外、多光谱;是接收自然辐射能的被动方式,属于被动遥感;一般只能在白天成像;其成像是采用中心投影;采用多种平台,飞机、卫星、航天飞机皆可。

遥感获得的信息常受到各种因素(如大气中的成分、地物表面不规则形状、熔凝程度、湿度)的影响,因此常带有宏观特点。

雷达遥感:是传感器的工作波长在微波波谱区的遥感技术,是利用由传感器发射微波波束再接收由地面物体反射或散射回来的回波,藉以识别、分析地物,提取地物所需的信息。

常用的微波波长范围为0. 8~30厘米。

其中又细分为K、Ku、X、G、C、S、Ls、L等波段。

微波遥感的突出优点是具全天候工作能力,不受云、雨、雾的影响,可在夜间工作,并能透过植被、冰雪和干沙土,以获得近地面以下的信息。

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陆地资源调查和地图制图。

微波遥感的特点:1. 全天候、全天时;2. 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性;3. 对冰雪、森林、土壤有穿透能力;4. 对海洋遥感有特殊的意义;5. 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微波雷达可探测出目的物体的较细节的特征,通过对比数据库,可以分析出目标到底是什么。

紧缩场:可以让球形电磁波变成平面电磁波。

被动接收机的灵敏度大大高于主动接收机的灵敏度。

光学遥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光学遥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光学遥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1. 光学遥感的工作原理光学遥感是利用光的电磁波进行地球观测和信息获取的一种技术。

它基于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通过测量和分析地球表面反射、散射、吸收等光学特性,从而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光学遥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发射与接收光学遥感系统通常由卫星、飞机或无人机搭载,并通过发射器发射光束,照射到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的物体会对光进行吸收、反射或散射。

部分光束经过物体后反射回遥感系统。

1.2. 传感器遥感系统中的传感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用于接收反射回来的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传感器通常包括光谱传感器和光学成像传感器。

光谱传感器可以测量光的不同波段的能量分布,光学成像传感器则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光学图像。

1.3. 数据处理和分析接收到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模数转换后,会进入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过算法和模型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来获得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

比如,通过对不同波段的光谱反射率进行分析,可以提取出地表特征、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信息。

2. 光学遥感的应用光学遥感在地球科学、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2.1. 地质勘探光学遥感可以用于地质勘探,通过分析地表的光谱反射率和光学形态,可以确定地下矿产资源的类型和位置。

光学遥感在矿物勘探、矿产资源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 环境监测光学遥感常用于环境监测,可以监测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植被退化等环境问题。

通过分析光谱数据,可以获知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范围,从而帮助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措施。

2.3. 农业光学遥感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植被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农作物生长状态的监测、土壤养分的评估和农业灾害的预测。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农民进行精确施肥、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4. 城市规划光学遥感可以提供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关键信息。

光学器材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

光学器材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

光学器材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光学器材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一、光学遥感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光学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光学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探测的一种遥感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获取目标的各种信息,如光谱、形态、温度等,并通过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识别和监测地表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等。

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人类的科学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和军事侦察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二、光学器材在光学遥感技术中的应用1. 光学相机的应用光学相机是光学遥感技术中最常用的器材之一。

它利用透镜和光敏材料记录光线的信息,可以获取地表目标的图像。

光学相机具有成像清晰、分辨率高、获取数据快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地表长时间系列变化监测、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

2. 高光谱成像仪的应用高光谱成像仪可以同时获取多个波段的光谱信息,可以对地表目标进行精细的光谱分析。

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土壤质量评估、植被覆盖变化监测等。

通过高光谱成像仪获取的数据,可以对地表目标进行准确的分类和识别。

3. 激光雷达的应用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对地表进行测量和观测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激光束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可以获取地表目标的高程信息。

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等特点,在地形测绘、地表变形监测、城市三维建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4. 红外热像仪的应用红外热像仪可以通过探测地表目标的红外辐射来获取目标的温度信息。

它可以用于测量地表目标的温度分布,对地表物质的热性能进行研究。

红外热像仪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水资源调查等领域。

5. 双目立体相机的应用双目立体相机可以同步获取地表目标的左右视场图像,并通过计算机算法进行立体匹配,从而获取目标的三维形态信息。

双目立体相机在地貌研究、城市三维建模、立体导航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三、光学器材在光学遥感技术中的未来发展趋势1. 多传感器的融合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将多个不同类型的光学传感器结合起来,融合应用于光学遥感技术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遥感技术方法范文

遥感技术方法范文

遥感技术方法范文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等在地面上进行观测和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它以其高效、高精度的特点,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规划等领域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遥感技术方法。

一、光学遥感技术光学遥感技术是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等电磁波段的能量来获取遥感信息。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光学传感器获取地表物质反射或辐射的信息,进而实现地物的识别、分类、量化等目标。

光学遥感技术主要包括航空摄影、卫星影像采集和数字图像处理等环节。

二、雷达遥感技术雷达遥感技术是利用雷达波的特性来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

雷达波可以穿透云层和地面,对地表物体进行有效探测和测量,可以获取地表的高程、形态和物质分布等信息。

雷达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地形测绘、陆地遥感、冰雪观测等领域。

三、红外遥感技术红外遥感技术是利用红外辐射波段的特性来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

红外辐射波段对大气和云层等的穿透性较强,可以获取地表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征等信息。

红外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火灾监测、空气污染监测、地表温度测量等领域。

四、多光谱遥感技术多光谱遥感技术是利用不同波段的光学传感器获取地表物体的光谱信息,通过分析光谱反射特性来识别地物类型、判别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状况等。

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物体在不同波段上的反射率,进而进行多光谱影像融合和光谱特征分析等。

五、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技术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获取地表物体的雷达回波信息,并通过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等方法生成高分辨率的雷达影像。

合成孔径雷达具有天气无关性和较高的地面分辨率,广泛应用于军事、测绘和海洋等领域。

这些遥感技术方法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并对地球表面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决策、应急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卫星观测能力的提高,遥感技术在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光学遥感常用基础知识_V1.0_20110314

光学遥感常用基础知识_V1.0_20110314

光学遥感常用基础知识1. 遥感与摄影测量概述遥感Remote Sensing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的分类(1)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船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等。

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于航空器上,主要是飞机、气球等。

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于环地球的航天器上,如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火箭等。

光学和雷达都属于航天遥感范畴。

航宇遥感:传感器设置于星际飞船上,指对地月系统外的目标的探测。

(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05~0.38μm之间。

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在0.38~0.76μm之间。

因受太阳光照条件的极大限制,加之红外摄影和多波段遥感的相继出现,可见光遥感已把工作波段外延至近红外区(约0. 9μm)。

在成像方式上也从单一的摄影成像发展为包括黑白摄影、红外摄影、彩色摄影、彩色红外摄影及多波段摄影和多波段扫描,其探测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因此我们常见的光学遥感属于可见光遥感范畴。

红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76~1000μm之间。

微波遥感:探测波段在1mm~10m之间。

雷达属于微波遥感范畴。

多波段遥感:指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3)按传感器类型分主动遥感: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

我们常用的雷达属于主动遥感范畴。

被动遥感:被动遥感的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

我们常用的光学属于被动遥感范畴。

(4)按记录方式分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的目标电磁辐射信号可转换成(数字或模拟)图像。

非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的目标电磁辐射信号不能形成图像。

(5)按应用领域分可分为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等。

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方法介绍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图像和数据来获取地理信息,为测绘工作提供了高度精准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遥感方法,以便读者对测绘中的遥感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光学遥感方法光学遥感是利用地球表面反射、辐射和散射的光的方法进行测量。

光学遥感主要包括多光谱遥感和高光谱遥感。

多光谱遥感通过多个光谱波段获取地表信息,可以对不同物质进行识别和分类。

高光谱遥感则是在光谱范围更广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可以获取更详细的地表特征。

二、雷达遥感方法雷达遥感利用微波信号来获取地表信息。

雷达遥感可以穿透云层和地表植被,适合于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测绘工作。

雷达遥感可以提供地表形态、地表类型和物质分布等信息,对于地形和土地利用的测绘具有重要意义。

三、热红外遥感方法热红外遥感是利用地表物体的辐射能量进行测量与分析的方法。

地表物体的辐射能量与其温度相关,通过测量和分析地表的红外辐射能量,可以推断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等特征。

热红外遥感在城市规划、农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四、LiDAR技术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技术是利用激光光束测量地表特征和物体距离的一种技术。

通过向地面发射激光光束,再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可以获取地表和地物的三维空间信息。

LiDAR技术在地形测量、建筑物立面建模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空间数据。

五、微波遥感方法微波遥感利用不同频率的微波波段进行测量,可以突破光学遥感在云层、雨雪等气象条件下的限制。

微波遥感可以获取地表的形态、地表覆盖、土壤湿度以及海洋动态等信息。

微波遥感在农业、水资源和气象预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多样化。

不同的遥感方法在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

通过光学遥感、雷达遥感、热红外遥感、LiDAR技术和微波遥感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为测绘工作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为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光学现象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光学现象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光学现象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远程感知方法。

它利用各种传感器,如卫星、飞机和无人机,将能量辐射转化为可用的数字数据,以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而在遥感技术中,光学现象的应用研究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学现象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现象,包括反射、折射、散射等。

这些现象在遥感技术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提供丰富的地表信息。

首先,反射现象是遥感技术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遇到界面时部分或全部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在遥感技术中,通过测量地表反射的光谱特征,可以获取地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信息。

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反射率,通过分析反射光谱可以确定地表上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这种基于反射的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环境监测等领域。

其次,折射现象也在遥感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在遥感技术中,折射现象被用于测量大气中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等参数。

通过测量大气中光线的折射率变化,可以推断大气中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这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散射现象也为遥感技术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

散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由于物体表面的不规则性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在遥感技术中,通过测量地表散射的光谱特征,可以获取地表的粗糙度、形态和结构等信息。

这对于地质勘探、城市规划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以上三种光学现象,遥感技术还可以利用光的吸收现象来获取地表信息。

吸收是指光线在传播过程中被物质吸收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遥感技术中,通过测量地表吸收的光谱特征,可以获取地表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浓度信息。

这种基于吸收的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探、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

综上所述,光学现象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利用光的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可以获取地表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布等信息。

光学遥感 标准

光学遥感 标准

光学遥感标准
光学遥感的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如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几何精度等。

具体标准取决于应用领域和观测目标。

在空间分辨率方面,根据观测对象的尺度,可以选择不同的空间分辨率。

例如,对于大尺度的全球观测,可能需要较低的空间分辨率,而对于小尺度的目标或区域观测,则需要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在光谱分辨率方面,不同波段和光谱范围的观测数据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

例如,可见光波段可以提供地表覆盖和植被状况的信息,红外波段可以提供地表温度和热辐射的信息。

在辐射分辨率方面,遥感器应该能够区分不同地物之间的辐射差异,以获取更准确的地表信息。

在时间分辨率方面,不同卫星轨道和观测周期决定了遥感数据的时间分辨率。

对于动态变化的观测目标,需要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来捕捉其变化。

在几何精度方面,遥感数据的几何定位精度和几何校正精度对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应用非常重要。

此外,光学遥感还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重复性。

例如,数据格式标准、元数据标准、辐射定标标准等。

总之,光学遥感的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观测目标来制定。

现代航天技术中的光学遥感成像技术及应用研究

现代航天技术中的光学遥感成像技术及应用研究

现代航天技术中的光学遥感成像技术及应用
研究
随着人类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的航天技术成为了人类探索天空的有力工具。

而光学遥感成像技术则是现代航天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光学遥感成像技术简介
光学遥感成像技术是指利用光学传感器对地球的大气、陆地、海洋等进行观测和监测,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目标检测、提取和识别的一种技术。

光学遥感成像技术主要根据不同波段光的散射、透过特性进行探测拍摄,其中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等波段。

二、光学遥感成像技术应用
1. 海洋环境监测:光学传感器的高时空分辨率有助于监测海水的色度、悬浮物浓度、海洋生物及底质状况等。

2. 气象观测:能够及时监测大气状况,并预测天气变化。

3. 林业资源管理:光学遥感成像技术可以远程监测森林生态环境,检测野火、林业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林业资源管理提供帮助。

4. 土地利用规划:利用光学遥感成像技术可以获得不同时间段
的土地利用数据,制定土地规划和管理政策。

三、光学遥感成像技术发展趋势
1. 多波段遥感技术:多波段融合技术可以使得数据更加全面,
提高图像质量。

2. 大数据技术:光学遥感成像技术可以获取海量数据,大数据
处理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和精度。

3. 人工智能技术:光学遥感成像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图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分类等目的。

四、结论
光学遥感成像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遥感成像技术也在不断
的创新和升级,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发展。

简述光学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大概过程

简述光学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大概过程

简述光学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大概过程光学遥感影像预处理是获取高质量遥感数据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涉及数据获取、几何校正、大气校正、降噪和图像增强等一系列处理过程,为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提供清晰、准确的数据基础。

在本文中,将以序号标注的方式,简述光学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大概过程,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1. 数据获取光学遥感影像预处理的第一步是获取原始影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遥感卫星、无人机或其他航空平台。

在获取数据之前,需要考虑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特征,以确保数据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2. 几何校正几何校正是将原始影像数据与地理参考系统对齐的过程。

它涉及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和投影转换等步骤。

几何校正的目的是消除影像中的空间畸变,使其能够准确地表示地球表面的特征。

3. 大气校正大气校正是消除大气散射对遥感影像的影响。

大气校正的目标是校正影像中的大气影响,以恢复地表反射率的真实值。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使用大气校正模型和气象数据来估算和修正大气散射。

4. 降噪降噪是为了提高影像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去除不必要噪声的操作。

常用的降噪方法包括平滑滤波、小波变换和空间域滤波等。

降噪过程的目的是减少影像中的噪声和杂乱信息,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解释性。

5. 图像增强图像增强是为了改善影像的观感效果而进行的一系列处理。

常见的图像增强方法包括对比度拉伸、直方图均衡化和空域滤波等。

图像增强的目标是突出影像中的特定信息,使其更容易被人眼识别和解释。

总结起来,光学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大概过程包括数据获取、几何校正、大气校正、降噪和图像增强。

通过这些处理步骤,原始的遥感影像数据可以被处理成高质量、准确的数据,为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

个人观点和理解:光学遥感影像预处理是获取高质量遥感数据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遥感应用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预处理的过程中,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是两个关键的步骤。

几何校正可以消除影像中的空间畸变,使其能够精确地表达地球表面的特征。

遥感的成像原理

遥感的成像原理

遥感的成像原理遥感是利用从地球表面资源搜集到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解释的科学与技术。

遥感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感知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图像和可量化的信息。

遥感的成像原理涉及到电磁辐射、能谱分析和图像处理等方面,并可分为光学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

首先,光学遥感是指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等电磁波段所携带的信息进行遥感数据获取和分析。

光学遥感系统由感光器件(如摄像机、相机)、目标物、大气等三个要素组成。

目标物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经大气层传播到感光器件上,感光器件记录下来的光谱信号被压缩成数字图像。

这些数字图像经过进一步处理和分析,以获取目标物的空间分布、类型、形状、结构和光谱等信息。

其次,热红外遥感利用目标物的热辐射进行数据获取和分析。

热红外遥感系统由热成像器件、热辐射目标和大气等三个要素组成。

热辐射经过大气传播到热成像器件上,记录下来的红外图像被处理和分析,以了解目标物的温度、湿度、构成、热量分布和热交换等信息。

此外,微波遥感是通过感知和分析微波信号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微波遥感系统由微波传感器、目标物和大气等要素组成。

微波信号通过目标物及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透射传播并被微波传感器记录下来。

通过将微波信号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目标物的表面形貌、湿度、冰雪覆盖、植被覆盖、土壤含水量等信息。

遥感的成像原理基于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与目标物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感知和记录电磁波的能量和特定频段的反射、发射、散射等现象,实现对地球表面信息的探测和提取。

通过传感器记录的电磁谱信息,可以判断目标物的特性和状态,并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农作物估测等领域。

总之,遥感成像原理涉及电磁辐射、能谱分析和图像处理等多个方面,通过感知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图像和可量化的信息实现对地球表面的探测和分析。

不同波段的遥感技术有其独特的应用领域和特点,综合各种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球的全面观测与监测。

光学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探索

光学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探索

光学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探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光学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光学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器、卫星等载体,通过对地面反射和辐射能的接收与测量,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可以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和解译,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并为测绘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与支撑。

下面我们来探索一下光学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具体应用。

首先,光学遥感技术常被用于地形测量与地图制作。

在过去,人们进行地图制作时常常要走遍目标地点,采集大量的地面实地数据。

而光学遥感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借助遥感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的大范围高分辨率影像,可以直接用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生成,从而利用三角测量等方法,获得目标地区的详细地形信息。

同时,通过对影像进行解译,可以快速获取地方的河流、湖泊、道路等地理要素,为地图制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其次,光学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研究对于未来的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光学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大范围的高分辨率影像,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城市的发展和土地利用情况。

通过对影像进行解译,可以快速提取出城市中的建筑、道路、绿地等信息,有助于评估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同时,光学遥感技术还可以利用多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通过比较两个时间点的影像,可以揭示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光学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与环境监测方面也有重要应用。

资源调查是指对地表及其下地下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而环境监测则是指对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光学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实现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快速调查和监测。

例如,通过对森林、湖泊、土地利用等遥感影像的解译与分析,可以了解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状况。

同时,光学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对大气、水体等环境参数的测量,实现环境的监测。

这些信息对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综述及发展趋势

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综述及发展趋势

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综述及发展趋势摘要:遥感测绘技术不仅是我们获得地球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方式,而且是我们解决全球无图区、困难区测绘的重要手段。

测绘卫星具非常强的立体测绘功能,以立体化角度来观测地面目标的物理特性与几何属性。

而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以及具有光学传感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最为常见。

关键词: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未来发展;发展趋势;高分辨率一、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项:测绘相机与时间同步技术、卫星定轨定姿技术、影像压缩和质量评价技术、几何定标和立体测图技术。

1、测绘相机与时间同步技术三线阵测绘相机是由三个独立 CCD摄像机组成的,三个 CCD摄像机保持正视、前视、后视特定的交会角度构成。

卫星运行期间,三个测绘相机随意扫描都将获得三个不同角度并且相互重叠的影像。

只有测绘相机镜头质量优良,内方位元素稳定,才能维持高精度的三维测量。

测绘卫星通过三线阵测绘相机进行扫描摄像,分毫之间的差异都将导致定位几米的差距,导致测绘影像的定位精度明显下降。

因此,测绘卫星应当适当添加具有高效载荷时间、高精度的系统,确保卫星在CCD推扫摄影上的时间保持一致,从而满足测绘任务的相关要求。

2、卫星定轨定姿技术在利用航天遥感影像对地面进行精密定位时,为确保其测量精度、姿态方面的准确度,往往还需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辅助。

若不能在区域内设置控制点,则无控制点摄影测量技术的优势就难以突显。

三线阵测绘卫星在无控制点摄影测量时要符合三个条件,从而最终实现立体测量工作与定位目标任务。

一是要利用仪器设施对卫星运行轨道进行了位置测定,给出了三个外方位位置要素;二是应利用三线阵测绘相机对地面进行推进扫描,获得三个重叠的航带影像;三是对卫星姿态进行了三个外方位角的测定。

GPS接收机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卫星轨道的仪器,星敏感器、红外姿态测量仪等仪器是最常见的卫星姿态测量设施。

3、影像压缩质量评价技术随着测绘卫星成像技术不断增强,遥感测绘技术不断优化,影像数据的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传输渠道限制,目前只能对影像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光学遥感分类

光学遥感分类

光学遥感分类
以下是 8 条关于光学遥感分类的内容:
1. 主动光学遥感和被动光学遥感,这可不一样哦!你想想看,主动的就像是我们主动去寻找东西,比如雷达遥感,它自己发出信号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多牛啊!像探测地形地貌不就常用它嘛!而被动光学遥感呢,就像是在默默感受外界的光,像我们用相机拍照一样,接收自然界的光线来获取信息呢,卫星监测很多就是用这种呀!
2. 高光谱遥感,哇塞,这简直就是光学遥感里的一个大宝贝!它就像一个超级敏锐的小侦探,可以分辨出极其细微的光谱差别。

比如说在农业上,能精准分析作物的生长状况呢!这难道不厉害吗?
3. 多光谱遥感啊,就像是拥有多个“眼睛”,可以同时捕捉到不同波长的光信息呢!在环境监测中就能大展身手,快速发现哪里有污染问题,是不是很神奇?
4. 光学遥感的分类里,还有对地遥感呢!它就像是地球的专属摄影师,专门拍摄地球的各种“美照”,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各种情况呀!交通规划不也得靠它嘛?
5. 水下光学遥感呢,这可是潜入水下的秘密武器呀!可以探索水下那些神秘的世界,发现一些我们平常看不到的东西呢!海洋研究里可少不了它呢!
6. 大气光学遥感呀,就像给大气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能清楚知道大气的成分和状况呢!天气预报不就得依靠这个嘛!这多重要啊!
7. 林业光学遥感,对于森林来说那可是保护神一样的存在呢!能监测森林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这不就是在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嘛!
8. 医学光学遥感呢,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它在医疗领域也有大作用哦!就像医生的另一双眼睛,可以更好地诊断病情呢!这是不是让人很惊喜呀!
我的观点结论是:光学遥感分类真的好丰富好神奇,每个分类都有着独特的用处和价值,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啊!。

遥感卫星原理

遥感卫星原理

遥感卫星原理
遥感卫星原理是利用卫星携带的遥感仪器,通过接收地球表面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号,将其转化为数字图像数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技术。

遥感卫星主要包括光学遥感卫星和微波遥感卫星两种类型。

光学遥感卫星通过记录地球表面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等电磁波信号,来获取地表特征和信息。

这些光学传感器一般包括摄像头、相机和光谱仪等,可以获取不同波长的影像数据。

光学卫星工作原理是通过遥感仪器将接收到的光谱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放大、处理和传输,最终生成可视化的图像。

光学遥感卫星的分辨率高,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地表图像,但受天气、云层和夜晚等因素的影响。

微波遥感卫星则是利用微波辐射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获取地表信息。

微波遥感卫星通过接收地表反射、散射的微波信号,并通过散射光谱和极化特性等来获取地表特征。

微波遥感卫星的数据可以穿透云层和大气,对于地表特征的探测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能力。

微波卫星的分辨率相对较低,但却能提供连续的数据,适用于全球监测、大范围观测等应用。

无论是光学遥感卫星还是微波遥感卫星,其原理都是通过接收地球表面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将其转化为数字图像数据,并进一步分析处理以提取地表信息。

这些卫星不仅可以获取地表形状、地物类型、植被覆盖程度等可见信息,也可以获取地表温度、大气成分、海洋表面变动等不可见信息。

这些数据在环境监测、农业、地质勘探、城市规划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光学遥感技术复习大纲2022

光学遥感技术复习大纲2022

光学遥感技术复习大纲2022第一章绪论1、遥感的定义,遥感技术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遥感器收集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达到对物体进行识别和监测的全过程。

2、遥感有哪几种主要分类?1)按遥感对象分类2)按应用空间尺度分3)按遥感平台分类4)按电磁波波谱分类3、遥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大体经历三个阶段:常规航空摄影阶段、航空遥感阶段和航天遥感阶段4、试述光学遥感的主要应用1、在国防军事方面,光学遥感已成为军事侦察与军事作战的重要手段(1)可见光遥感已成为对地侦察和打击评估的重要手段和方法(2)微光遥感已成为全天候观察和监视重要手段和方法(3)红外遥感已成为对空监视和战略预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4)紫外遥感系统利用“日盲”特性迅速准确的探测和跟踪到攻击目标(5)高光谱遥感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是:进行目标识别、地雷探测、搜索营救等,识别伪装方面,他能够根据目标与伪装物或者自然物不同的光谱特性发现真正目标2、遥感在农业和林业的应用(1)资源调查。

(2)资源监测(3)作物估产(4)病虫害监测预报3、地学应用(1)地质构造(2)岩石(3)矿床勘探4、海洋方面:利用遥感可测定海岸地形、浅海海底地貌、方向、流速、海面温度、浮游生物区和生物量、盐分、水质等5、水文方面6、环境方面:水污染、大气污染、地表污染、地震、火山活动等的监测7、测绘方面:制作地形图、校正更新现有地图、制作影像地图第二章1、光学遥感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有哪些?各有那些特性?(1)紫外线:紫外线的波长为0.01~0.4μm,主要源于太阳辐射。

由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被吸收,只有0.3~0.4μm的紫外线能部分的穿过大气层,但散射严重。

因大多数地物在该波段的反射较小,仅部分地物如萤石和石油等在此波段可以表现出来(2)可见光:在此波段大部分地物都具有良好的亮度反差特性,不同地物在此波段的图像易于区分(3)红外线:红外线波段较宽,在此波段地物间不同的反射特性和发射特性都可以较好地表现出来,因此该波段在遥感成像中有重要的应用。

遥感的基本概念

遥感的基本概念

遥感的基本概念一、遥感学科的定义遥感学科是利用卫星、飞机和其他远程感测装置来记录、分析和利用地球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科学。

它的基本内容是利用机械或电子手段,收集、传输和处理地面、海洋和大气中可见和不可见的各种光学和非光学物理信号,以便研究和识别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

二、遥感的基本概念1. 光学遥感:利用可见光和红外光(约 0.4 - 14μm)从发射至接收设备之间传递的信息,捕获、存储和识别地面物质、状态及其变化,以及由此推断出的表面特征,有助于观测、监控、识别及理解地表环境。

2. 毫米波/微波遥感:利用地表到太空大气之间被激发的电磁波,对地表的多种物质进行远程侦测,以及分析电磁波在有限空间及有限时间内接收到的强度,以此来获取地表物质的表面特征。

3. 雷达遥感:是利用从地面或航空器发出的电磁脉冲信号,通过探测地表反射回来的毫米波和微波的强度,来获取信息的方法,是在室外环境中进行物体成像的有效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地形特征、植被状况、土壤、气候等。

4. 核子遥感:是指利用放射性物质在地表表面被吸收、反射、衰减和散射,信号被接收设备捕获,有助于观测地表的资源特征,包括土壤、植被、气候、岩石结构等。

三、遥感应用1. 资源调查:利用遥感观测技术,可以准确地测量资源的分布、分布状况、数量等,有助于发现对政府和企业有利的资源,有助于优化资源利用。

2. 环境研究: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综合测量、调查和监测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对于环境保护和规划有明显的优势。

遥感可以用来识别和监测全球变暖、土地污染、森林砍伐等环境问题,确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并且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

3. 农业观测: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农田及植被的状况,确定气候对作物的影响,从而为农民提供决策依据,准确测量作物的产量,指导农民有效耕种。

4. 灾害监测:利用遥感可以快速发现灾害的发生,例如洪涝、地震、飓风、海啸、森林火灾等,从而及时发出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光学遥感

光学遥感

地球资源卫星以搜集地球资源和环境信息为主??子星座”号载人轨道飞船上拍摄了地面照片,发现其中具有丰富的地球资源和环境信息后就开始发展“地球资源卫星计划”陆地卫星”的遥感数据已广泛用于土地森林和水资源调查、农作物估产、矿产和石油勘探、海岸勘察、地质与测绘、自然灾害监视、农业区划、重大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以及对环境的动态监测等陆地卫星遥感卫星-海洋卫星美国于1978年发射的“海洋卫星”A号(SEASAT-A)可见光遥感器,接收和记录了相当数量的遥感数据光学遥感-光学遥感被动方式主要包括研究地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情况和地物自发辐射的情况;主动方式主要利用激光或雷达发射的微波照射地物,研究反射回来的辐射能的强度和波长分布。

遥感获得的信息常受到各种因素(如大气中的成分、地物表面不规则形状、熔凝程度、湿度)的影响,因此常带有宏观特点。

照相照相是最常用的遥感手段,也是遥感初期所使用的主要手段。

最初使用黑白胶片,以后发展到使用彩色胶片和彩色红外胶片。

遥感照相和测量照相在采用胶片和胶片显影处理上有所不同,前者用低γ(反差系数)值,后者用高γ值;前者是为了获得层次丰富的影像,后者是为了获得对比显明的影像。

由于拍摄环境、摄影平台运动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误差,遥感照相除了作几何修正之外,还要作辐射修正,才能对校正过的照片进行判读和测量。

多光谱照相是指在几个或十几个窄的光谱波段内同时拍摄同一地区的地物,因此可获得不同波段的一组黑白照片。

对不同波段的照片进行组合处理,如光学彩色合成、电视与计算机的彩色合成与密度的彩色分割,用颜色突出信息,使得科技工作者更易判读和解译图像,从而获得所需要调查的地物与现象。

颜色可以与地物相同,即真色;也可以与地物不同,即假色。

例如针叶树和阔叶树在可见波段都是绿色的,但在红外波段反射率却不相同,两个波段的同影物照片进行彩色合成或红外波段的同幅照片的密度分割,就可以得到截然不同的两种颜色,将针、阔叶树分辨出来。

遥感技术原理

遥感技术原理

遥感技术原理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它可以获取地表的物理、化学、生态等多种信息,为地球科学、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那么,遥感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呢?光学遥感原理光学遥感是指利用光学传感器获取地表信息的遥感技术。

它的原理是利用地表反射、散射、吸收等光学特性,通过光学传感器接收地表反射的光信号,进而获取地表信息。

光学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的颜色、纹理、形状等信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城市规划等领域。

雷达遥感原理雷达遥感是指利用雷达传感器获取地表信息的遥感技术。

它的原理是利用雷达波束向地表发射电磁波,接收地表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进而获取地表信息。

雷达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的高度、形态、物质组成等信息,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海洋监测、军事侦察等领域。

红外遥感原理红外遥感是指利用红外传感器获取地表信息的遥感技术。

它的原理是利用地表物质的热辐射特性,通过红外传感器接收地表发出的红外辐射信号,进而获取地表信息。

红外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的温度、湿度、植被生长状态等信息,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领域。

总结遥感技术的原理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遥感技术可以获取不同的地表信息。

光学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的颜色、纹理、形状等信息;雷达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的高度、形态、物质组成等信息;红外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的温度、湿度、植被生长状态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地球科学、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遥感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发展综述——514104001459鞠乔俊摘要:遥感卫星在近十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无论在国民经济建设、减灾防灾与地图测绘,以及军事测绘与情报收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图、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和地理信息服务等领域。

本文对高分辨率成像卫星发展,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军事应用与民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高分辨率成像卫星及其应用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发展1引言遥感(Remote sensing)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种技术。

而遥感器用于探测或感测不同波段电磁波谱的发射、反射特性。

遥感卫星的问世,使人类研究地球、认识地球的观点从地面、低空扩展到太空,从而可以对地球进行连续、快速、综合和大面积的详细观测,更全面、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地球及其周围环境,对国计民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遥感卫星也叫对地观测卫星,有光学成像卫星和雷达成像卫星2种,前者携带可见光、红外和多光谱等遥感器,最大优点是分辨率高;后者携带合成孔径雷达等遥感器,最大优点是可以全天候工作。

自1999年美国太空成像公司发射世界首颗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IKONOS以来,一度披着神秘面纱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日益为普通百姓所熟悉,而且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几乎任何人或国家都可以购买世界任何地区的商业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网上浏览所在城市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所带来的巨大军事与经济效益,引起全球民用与军事应用领域的高度重视,出现了各国竞相研究开发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及其应用技术的热潮,在短短的7年内有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技术不断扩散的发展趋势。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不断发展及技术的扩散,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新的机遇是可利用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面临的挑战是大量公开、不加限制地出售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如何有效地保护国家安全利益提出了新的课题。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影像数据资源的日益丰富极大地促进了其应用领域的扩展,在军事与民用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潜力。

近年来,美国、欧空局、法国、加拿大、日本、印度及俄罗斯等国都在制定本国的空间对地观测发展计划,与此同时,我国通过“十五”、“十一五”和863等国家科技项目,全面推动对地观测领域的技术发展。

2发展背景约十年前,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及其影像分析与应用技术都属于涉及国家安全的高度机密,军事部门拥有绝对的管理与使用权,尤其在美苏对抗的冷战时代,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更是彼此相互进行军事侦察与军事打击目标定位和地形图绘制的主要手段,当时美苏两国几乎垄断了这一技术。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对全球安全形势与未来国家安全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调整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有关政策。

1994年,美国克林顿总统发布行政命令,解除了对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控制,允许商业部门进入这一领域,并将扶持美国高分辨率商业卫星工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国策。

1999年1米分辨率的IKONOS 卫星的发射标志着商业高分辨率卫星时代的到来。

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相继发动了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在这两场局部战争中,美军购买了数亿美元的高分辨率商业卫星影像。

鉴于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2003年,美国发布了新的美国商用遥感政策,明确地将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纳入到国家影像体系之中,美国政府明文规定各部局要充分利用商业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美国这一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扶持美国商业高分辨率卫星产业,促进这一技术与应用的进一步的发展,以民养军,以获得最大的经济与军事效益。

同时,美国的政策也客观上促进了全球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发展。

3国内外高分辨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3.1 国外发展现状美国的Landsat卫星是世界上最早的地球资源卫星,Landsat-1于1972年发射,随后在1975年和1978年又相继发射了Landsat-2和Landsat-3。

这三颗卫星上装有返束光导摄像机HRV和多光谱扫描仪MSS,分别有3个和4个谱段,分辨率为80m。

Landsat系列卫星在持续对地观测、获取全球变化信息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法国SPOT系列卫星,成功地为各种相关应用提供遥感数据,在民用对地观测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SPOT系列卫星在轨运行的是2、4和5号卫星。

SPOT系列卫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具备侧视成像和立体观测能力、星座运行方式和快速回访能力等方面。

加拿大的Radarsat系列是微波遥感在对地观测领域进入实用的重要标志。

德国“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是民用和商用高分辨率雷达成像卫星,也是世界首个高精度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系统,分辨率优于1米,现广泛用于农林管理、地质调查、海事监测等。

印度于1988年发射了第一颗遥感卫星IRS-1A,随后又陆续发射了多颗遥感卫星。

其中,IRS-P6 (ResourceSat-1)的全色波段分辨率为 5.8m,而IRS-P5(CartoSat-1)的全色波段分辨率可达2.5m。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高分辨率遥感航天器技术发展迅速,光学成像卫星的地面像元分辨率已达0.1m,雷达成像卫星的分辨率达到0.3m。

美国、法国、俄罗斯、以色列、韩国和印度等多个国家也都已拥有本国独立研制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沙特、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阿尔及利亚等国也都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发射了自己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美国、欧洲的在轨军用、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主要特点及应用情况如下,主要参数见表1:表1 国外在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3.2 国内发展现状CBERS卫星是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其性能指标与SPOT-1和Landsat-4相近。

第一颗卫星CBERS-1于1999年10月发射,随后又陆续发射了它的后继星。

CBERS卫星CCD传感器的地面分辨率为20m,可满足1:10万比例尺的制图要求;WFI传感器的地面分辨率为256m,可用于大面积的对地观测。

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已成功发射和即将发射共10余类,近百颗自行研制的卫星。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气象、海洋、资源等多个系列的遥感卫星体系,遥感卫星发展正由试验阶段进入应用阶段,取得了长足进步。

尽管如此,我国在遥感器性能、数据品种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主要在轨遥感卫星的应用情况见表2。

表2 我国遥感卫星应用现状近年,我国也在积极研制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例如,2012年4月18日,我国首颗民用宽幅带、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资源一号02C星正式在轨交付给国土资源部;2012年7月30日,我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正式投入使用;2012年9月29日,我国为委内瑞拉研制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1号上天,这是我国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和在轨交付服务。

不远的将来,我国将发射更先进的资源一号03星、04星。

此外,我国重力卫星、雷达卫星和资源三号后续卫星研制也已列入相关计划,以实现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地理信息获取,为国家基础测绘提供稳定可靠的卫星数据源保障。

4高分辨遥感卫星的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在军用和民用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从原理上讲,军用遥感卫星与民用遥感卫星大同小异,主要差别是在使用的谱段和对地面分辨率的要求不同。

军用遥感卫星主要在可见光或近红外谱段成像,分辨率优于1米,因此,军用遥感卫星大部分都是高分辨率卫星,只有少数用于普查的军用遥感卫星因运行轨道较高,以便提高时间分辨率,但空间分辨率会稍低。

一般来讲,分辨率约2米的民用遥感卫星可称为民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民用遥感卫星主要在多光谱成像,以便识别地面各种特征,其分辨率有高有低。

目前,商业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最大用户仍然是军事与政府部门。

美军相关法规规定,美军事测绘管理机构——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统一负责全军商业卫星影像的购买、处理、开发与分发任务。

NGA 购买的商业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主要用于情报分析研究,以及平时基础测绘数据与战时面向任务数据的生产,以弥补军事卫星影像资源的不足。

从2000年至今,NGA已耗资数十亿美元购买商业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仅在2003年9月与2004年9月,NGA 就分别与数字全球和轨道影像公司签署了4年价值达10亿美元的购买QUICKBIRD与ORBVIEW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合同。

美国政府在资金与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由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资源的日益丰富,影像的获取更加便捷,使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在民用领域的应用有了飞速的发展,除传统的测绘应用外,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如在城市规划、道路建设以及旅游等领域都有了新的发展。

5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世界各国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领域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将有更多的高分辨率卫星发射入轨,可以利用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资源也将越来越丰富。

与此同时,人们也对卫星的性能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5.1 提高空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一直是对地观测卫星特别是军事侦察卫星的主要指标。

回顾历史,自从人类发射第一颗遥感卫星以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遥感卫星的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

提高空间分辨率无疑将提升对地面小尺寸目标的识别能力。

发展高分辨率卫星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我国应加速高分辨率卫星的研制工作,保持我国在侦察卫星领域的上游位置。

5.2 提升时间分辨率在当前的遥感卫星观测任务中,大多数观测目标都是动态变化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而需要不断提高遥感卫星观测的时间分辨率。

采用多颗卫星组网是目前提高时间分辨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将采用单星模式工作的卫星按照一定的相位要求布放,形成多星工作模式,可对目标进行不间断观测,提高全球覆盖能力,缩短数据更新时间。

5.3 全天时、全天候成像能力目前,美国、俄罗斯、法国等侦察卫星大国都在拥有高分辨率侦察卫星的同时,积极发展全天时、全天候成像能力。

有报道称美国某光学卫星的红外分辨率优于1m、德国某SAR卫星地面分辨率达到1m。

我国也应及早实现高分辨率红外、SAR成像能力,实现全天时、全天候探测。

5.4 提高卫星的敏捷性国外的新一代卫星系统都在卫星设计上强调姿态机动能力。

高敏捷性可使卫星的观测范围增大、重访时间缩短,并且能实现单轨立体成像。

高敏捷性结合高速成像器件还能大幅提高卫星的图像采集量。

美国的商用高分辨率卫星目前及未来最大的用户是情报机构和军方,在发展更新换代的卫星系统时都着重强调了卫星的敏捷性,充分体现了该能力对军事及国防应用的重要性,以及现有卫星系统在这方面能力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