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精品PPT课件
文化的定义 ——泰勒(Burnet Tylor)的初创
What has been termed the classic definition of culture was provided by the 19th-century English anthropologist Edward Burnett Tylor in the first paragraph of his Primitive Culture (1871):
中国文化史
绪论
一、关于文化
• 文化的定义至少已有上千种之多。 • 换言之,也就是文化本无可能精确定义。
• 本小节参看秦晖《文化无优劣,制度 有好坏》。
• 中国古代的概念: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
体——文物典籍。【书证】
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书
——(汉)刘向《说苑·指武》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西方语义系统中的“文化”
• 拉丁语和中古英语:Cultus, Cultive agrriculture, horticulture
• 1510年:Cultura mentis • 1852年:清教徒纽曼使用了"精神耕耘"(MENTAL CULTURE) • 十八世纪的法国:沃弗纳格和伏尔泰等,开始在法语中以一种完全
传播学派的定义
是若干文化特质或文化元素的集合,这种集合 体是从一个地域播散到另一地域,从一个社会传递到 e . . .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中国文化史导论》心得体会分享:了解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史导论》心得体会分享:了解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国文化史导论》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它不仅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还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首先,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从早期的夏商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再到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作者详细地介绍了每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发展变化。
这让我明白了中国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中。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磨难和挫折,以及中国文化在应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其次,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不仅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还对儒、道、佛等思想流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以及这些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同时,我也明白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差异,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最后,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通过对现代中国文化现象的深入剖析,让我认识到了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
总之,《中国文化史导论》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它让我了解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还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每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
评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是他在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执教时写的一部重要著作。
面对山河破碎和“亡天下”的危险,钱穆通过这部书,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来激发国人的斗志,重树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在这部著作中,钱穆对中国文化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解读。
他不仅历史,也紧密现实,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
他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增强了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敬意。
钱穆的学术生涯和思想体系非常复杂,他在治学过程中深受传统学术的训练和滋养。
在钱穆看来,中国传统学术的思路和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它有着自己的价值和贡献。
同时,他也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国传统学术思路和方法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指导。
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钱穆运用了民族文化史观来研究中国文化史。
他认为,民族、文化、历史是贯穿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线索,这三者相互、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钱穆也强调了中国文化中的“道”与“器”之间的和区别。
他认为,“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器”则是中国文化的表现和载体。
只有将“道”与“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是一部充满着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敬意的著作。
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史的内涵和价值,也可以更加坚定我们对中国文化自信和敬意。
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在历史文化的大潮中,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
本文将以此为蓝本,探讨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的文化思想。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令人瞩目。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详细阐述了这一点,指出中国文化涵盖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特色。
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如器物、建筑、服饰等,更渗透到精神文化层面,如哲学、道德、艺术等。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是对中国文化史的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探讨,通过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让读者对中国文化的演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书中首先对中国文化的起源进行了介绍,指出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等。
这些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中还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秦始皇的统一中国、汉武帝的文化政策等等。
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
在书中,我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尊重长辈、重视孝道等等。
这些传统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文化的演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其独特的特点和传统价值观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
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我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尊重长辈、重视孝道等等,这些传统价值观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适应了时代的需求,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精神支柱。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我对中国文化的演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其独特的特点和传统价值观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我也更加热爱和珍惜中国传统文化,希望能够为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中国文化史导论》是一本以中国文化史为主题的专业著作,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全面梳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对中国文化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书中,作者对中国文化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阐述,包括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和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全面分析,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作者还对中国文化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人物和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评价,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中国文化史画卷。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财富,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诗词歌赋、绘画艺术、传统戏曲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世界文化史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同时,中国文化史中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作品,如孔子、孟子、李白、杜甫、苏轼、王羲之等,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史中的瑰宝。
通过阅读《中国文化史导论》,我对中国文化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文化史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话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
在书中,作者对中国文化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阐述,使我对中国文化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书中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见解,对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和探讨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史导论》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和探讨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
第八章 文艺美术与个性伸展 1、隋唐复兴之盛运:经济文物较之秦汉过之不及【152】,论起政治,相权划分为三机构执掌:中书省司发命之权,门下省司审覆之权,尚书省司执行职权.其政治组织法典为《周礼》《唐六典》。在赋税方面,汉代只做到轻徭薄赋,唐代则进一步已做到为民制产。汉人眼光常注意于裁抑兼并,唐代则进一步注意到田亩之平均分配。【156】对待商业:汉代为裁抑,唐为放任主义,培植低层经济,而对高层的则较为宽大与自由。在兵役上:汉是寓兵于农,通国皆兵的兵农合一制。唐是寓农于兵,选农训兵制.实行府兵制,从而较汉制有几个优点,其一:唐府兵常军训,训练易于更精熟。其二,军队素质易于提高,其三更易活动,其四,大多数民众则可以毕生不是兵革了。【157】2、科举制度选权皆由公开的考试标准而决定的,中央公开考试然而偏重于诗赋一项。3、唐代科举制度,同样为宋、元、明、清四代所传袭,这是建筑中国近代政治的一块中心大柱石,中国近代政治全在这制度上安顿,同时亦是近代中国文化机体一条大动脉。4、唐代社会概括:唐代社会早已到了一个内在安富外观尊荣的地位。中国文化在秦汉时代已完成其第一基础,即政治社会方面一切人事制度之基础,在隋唐时代则更进而完成其第二基础,即文学艺术方面一切人文创造的基础,这在孔子书里特别提出的仁与礼之两字,即包括了此一切.【165】5、唐代文学艺术之发展以及唐代佛教之蜕变:从唐代有禅宗新佛教之创始,一面是佛教思想内部起革命,直接影响到宋儒道学运动,把中国思想界的领导权再从佛教完全转移到儒家的手里来,另一面是中国社会之日常人生再由宗教庙宇里的厌世绝俗、严肃枯槁、再回到日常生活自然活泼的天趣中来,这便开辟了文学、艺术一条新道路.6、文学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发源甚早,但到唐代,有他发展的两大趋势:一由贵族阶级转移到平民社会,二由宗教方面转移到日常人生。古代的文学是应用于贵族社会的多些,而宗教方面次之,古代的艺术则用于宗教方面者多些,而贵族社会次之,但一到唐代全都变了,文学、艺术全都以应用于平民社会的日常人生为主题,这自然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显著大进步。【170】中国艺术中最独特而重要的厥为书法,唐代南帖北碑渐渐合流,但南方的风格平民社会日常人生的气味到底占了优势,从唐以后,字学书品遂为中国平民艺术一大宗,而帖书占了上风。画:唐代时虽亦有南北合流之象,唐人风气也还以南方作风为正宗,平民意味与日常风格逐渐占上风,而贵族与宗教的色彩则日见淡薄,因此仙释人物画逐渐转而为山水、花鸟,壁画与石刻渐而转为纸幅尺素。【171】7、诗文字画四项,全要到唐代,勉完全成其为平民社会和日常人生的文学和艺术,而唐人对此四项的造诣,亦都登峰造极,使后代人有望尘莫及之想。诗人如杜甫,文人如韩愈,书家如颜真卿,画家如吴道云。禅宗便是由宗教回复到人生的大呼号,由是一切文学艺术如风起云涌,不可抑勒,而终成为一个平民社会日常生活之大充实。汉代对于政治、社会的种种计划,唐代人对文学艺术的种种趣味,这实在是中国文化史上两大骨干。 政治社会体制安定了人生的共通部分,文学艺术陶写满足了人生的独特部分,中国后代人常以汉唐并称,这就是一个主要的意义。
从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看中国文化的安足感与包容性
从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看中国文化的安足感与包容性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阐释了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传统和“安、足、静、定”的内在精神。
在作者看来,由于自然环境因素,中国逐渐形成了比较发达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重视土地,自给自足,顺应天时,这些特点使得农耕文化注重向内求索,重视安定与长久的发展,钱穆将这一态度称为“安足感”。
标签: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安足感;包容性引言:中国文化是以华夏文明为基础,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
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经受挫折而愈加坚韧,究其原因,离不开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所阐释的中国文化的安足感与包容性。
本文以《中国文化史导论》为基础,从中国文化的起源、国家凝成和民族融合以及中华民族的民族观与宗教观等章节,梳理本书对于中国文化特性与内涵的阐释,挖掘中华文化的安足感与包容性。
一、源于农耕文化之安足感(一)中国农业的起源新石器时代是全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时代,在这一时期人类的许多成就中,最为重要的是农业发明。
人类借此得以从根本上改变了在旧石器时代被动依赖自然的局面,从而使生产发展获得突破性的进步和质的飞跃,为最终进入文明时代打下坚实的基础。
世界上迄今已知的主要古代文明都是植根于各自地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的基础之上,中国更是如此。
地形复杂、有着纵横交错的水系,土壤与水源是农业的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山脉与丘陵作为天然的屏障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免受外敌侵扰,在这种环境下,人类文化逐渐萌芽。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农业的起源,主要包括南方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北方粟作农业的发明,并由此奠定中国后来几千年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
(二)农耕文化的特性促进安足感的形成《吕氏春秋·审时》有言:“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1],意在说明作物生长依赖于天、地、人的协调配合以及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
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所体现的对传统文化的固守与对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
通过对钱穆先生在该书中的观点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如何在坚守传统的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从而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文章将首先概述《中国文化史导论》的主要内容和钱穆先生的文化观,接着分析钱穆先生如何在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中寻求创新,最后探讨他对中西文化融合的看法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通过这一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钱穆先生的学术贡献,以及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固守传统的文化观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深入地探讨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固守传统的必要性。
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价值观和信仰。
在钱穆先生看来,固守传统并不意味着僵化不前,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继续传承和发展。
他提倡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传统文化,既要深入研究和理解传统,又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新的生命力和内涵。
钱穆先生特别强调了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他认为,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爱、礼义、忠诚等价值观,是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关键因素。
这些价值观不仅在过去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钱穆先生也指出了固守传统可能带来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如果过分固守传统,可能会导致文化的自我封闭和排斥。
因此,他主张在固守传统的也要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实现文化的多元共融。
钱穆先生的固守传统的文化观是一种既尊重历史又面向未来的文化态度。
他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倡在传承中发展,在固守中创新。
这种文化观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文化史导论上PPT课件
中国疆域的变化
• 秦汉帝国建立后,“中国”领域放大,包括东南至于海、西北达于流沙的朝廷管辖 的广阔区间。
•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大体奠定中国疆域范围:北起萨彦岭,南至南海诸岛,西 起帕米尔高原,东极库页岛,约1260万平方公里。
• 19世纪中叶以后,西东列强攫取中国大片领土,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使领土 避免更大损失。今日中国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 三位。
• 1367年,朱元璋命徐达北伐讨元,其檄文有“驱 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 近代,“中华”逐渐成为指认全中国的文化符号。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1902 年):“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 中华也。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 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
第21页/共44页
• 综论之,“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 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 治中心地。
第5页/共44页
•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 ,即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与“四方”对称, 初义京师的“中国”又有多种引申。
• 一如诸夏列邦; • 二如国境之内; • 三如中等之国; • 四如中央之国,等等。 • 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与“四夷”对称的诸夏义的“中国”。
第10页/共44页
中国国名的演变
• 我国古代多以朝代做国名。 • 如汉代称“汉”、“大汉” ,唐代称“唐国” 、
“大唐” ,清代称“清国” 、“大清” 。 • 外人也往往以我国历史上强盛的王朝相称。如秦、
汉、唐。 • 日本长期称中国人为“秦人”,称中国为“汉
土” 、“唐土” ,江户时称中国人为“明人”、 “清人” 。此外,印度称中国为“支那” ,意 谓“文物之国” ;希腊、罗马称中国为“赛里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书评
本期关注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书评
于大海
【摘 要】《中国文化史导论》以“文化”和“文明”为线索,分别以横向空间和纵向时间为轴心详细叙 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同时利用中西比较的方法,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以及“特殊的发展 规律”[1]。 【关键词】钱穆 《中国文化史导论》评介
(二)中国文化的发源 钱穆先生指出:“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 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 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并将人类文化分为三类,即“游 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中国文化自起 源就走在“独自发展的路径”①,自然脱离不了自然环境的 影响。与印度、巴比伦、埃及等文化相同的是文化的起源 都依赖于水源。中国文化最大的不同是起源于特别大面积 的土地上。 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钱穆先生认为黄河本身并不适 用于农业灌溉或交通运输。中国文化并非发生在黄河流域, 确切的说是依赖于黄河的各条支流,而非黄河本身。同时 进一步指出,中国文化的摇篮是每一条支流的两岸及其流 进黄河时的三角地带,也就是“汭”。在此基础上,通过 列举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发源地进一步验证了他的“理论”。 我们可以认为从地理环境的视角出发对中国文化史开 展研究是钱穆先生的特点。我们也应该认同客观的地理条 件对于一个民族文化产生是有重大影响的。中国文化能够 区别于其他文化,走在“独自发展的路径”上,与中国特 殊的地理环境也是不无关系的。 (三)中国民族与中国文化的“四个时期” 钱穆先生在《导论》一书中指出,文化是在不断的“时 间演进”、“历史演进”中形成的。“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②, 要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必须要用“历史的眼光”③。《导 论》一书所谈及的文化涵盖了从上古到“现代”④。钱穆先 生将其分为“四个时期”: 一,先秦时期,中国民族完成了融合统一的“基业”。 华夏族处于主要地位,同时不断吸收融合诸如南蛮、北狄、 东夷西戎等其他民族而形成的一个“更大的中国民族”。 这个时期可以比作西方的“宗教与哲学时期”。在此期间, 中国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这也是中国文化发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的思考与感悟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的思考与感悟《中国文化史导论》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文化的历史和发展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首先,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我了解到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使得它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其次,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书中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
我从中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独特的魅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如何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最后,我意识到中国文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作为中国人,我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
只有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
总之,《中国文化史导论》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视和自豪于我
们自己的文化。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文化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中国文化史导论》书评
《中国文化史导论》书评第一篇:《中国文化史导论》书评《中国文化史导论》作者:钱穆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 1994-6-1内容简介: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
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
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
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
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书评:近期看了一些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书,恕我涉猎有限,我现在能得到的初步结论只是——真正对中西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不在当代,在思想最为活跃的上世纪初。
真正的中西文化研究大师恐怕还属上个世纪的一拨文化人——梁漱溟、林语堂、钱穆等等。
他们有着深厚的国文(化)功底,在国门初开经受不同文化的冲击时,对双方异同的体认有其深刻。
加上认真、专注的态度,容易上到一个高度。
在这本《中国文化史导论》中,钱穆断言,在学术思想史上,中国无论怎样发展,恐怕难以超越先秦,在政治体制上,中国无论怎样发展,恐怕难以超越汉唐成规;在艺术成就上,日后的中国恐怕也难以超越宋明高度了。
如果将上世纪初至今也作类似的分期的话,至少我们可以说,在思想活跃与学术成就(至少是文化等国学上),我们当下恐怕很难超越上世纪初的高度了。
道理上说,中国从来不缺“纵横家”,他们涉猎广泛,在某些方面颇有造诣,但更擅长的,是将多个领域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并加以传播,而他自己正在这样的过程中成就了自己。
在经历了多年经济受辱而内心自卑的时日,迎来经济腾飞之际,看看这本书更容易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加深对中国的认同。
实际上,这本书也奠定了中国文化史的一种体例。
之前在看文化方面的书,常有所得,偶有所悟,深感欣慰。
及至真正深入阅读以后,发现自己所得、所悟别人早已涉猎,不足为奇。
第二篇: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读《中国文化史导论》之《弁言》——结合现实谈当代中国文化大二时一次去图书馆,偶然看到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出于钱穆的大名我就借来看了,但是发现当中的《弁言》写得非常好,这次阅读让我对文化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理解。
(必读)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钱穆“文明”、“文化”两辞,皆自西方移译而来。
此二语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
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
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
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
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即如近代一切工业机械,全由欧美人发明,此正表明了近代欧美人之文明,亦即其文化精神。
但此等机械,一经发明,便到处可以使用。
轮船、火车、电灯、电线、汽车、飞机之类,岂不世界各地都通行了。
但此只可说欧美近代的工业文明已传播到各地,或说各地均已接受了欧美人近代的工业文明,却不能说近代欧美文化,已在各地传播或接受。
当知产生此项机械者是文化,应用此项机械而造成人生的形形色色是文明。
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来。
由欧美近代的科学精神,而产出种种新机械、新工业。
但欧美以外人,采用此项新机械、新工业的,并非能与欧美人同具此项科学精神。
再举一例言。
电影是物质的,可以很快流传,电影中的剧情之编制,演员之表出,则有关于艺术与文学之爱好,此乃一种经由文化陶冶的内心精神之流露,各地有各地的风情。
从科学机械的使用方面说,电影可以成为世界所共同;从文学艺术的趣味方面说,电影终还是各地有区别。
这便是“文化”与“文明”之不同。
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
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
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
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
游牧文化发源在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在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在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
三种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三种文化型。
此三型文化,又可分成两类。
游牧、商业文化为一类,农耕文化为又一类。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
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于是而遂有强烈之“战胜与克服欲”。
1中国文化史导论
• 一般而言,与生产力直接相关的物质文化,更新 一般而言,与生产力直接相关的物质文化, 较快, 较快,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作为社会规范和行为 定势,则带有较浓厚的保守性格。 定势,则带有较浓厚的保守性格。 • 在精神文化里,富有个性色彩的社会意识形态 在精神文化里, 各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及文学、艺术思潮) (各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及文学、艺术思潮) 比较活跃,新旧更替快; 比较活跃,新旧更替快; •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背景和基础的社会心理,比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背景和基础的社会心理, 如潜藏在大众历史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如潜藏在大众历史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思维方式所构成的“民族性格” 思维方式所构成的“民族性格”,因为是一种感 性直觉的“潜意识” 集体无意识” 性直觉的“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难以被 自觉把握和运作,具有顽强的稳定性和延续力。 自觉把握和运作,具有顽强的稳定性和延续力。 文化的深层结构) (文化的深层结构)
• • • • • • • • •
2、华夏 华指文化灿烂,“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 夏就是“雅” 华夏就是古代中国人相信比较文明的地方,这就是“天下” 3、中华 中国与华夏的简称 更突出文化意义 起初指汉族及汉族文化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逐渐成为中国各民族 的统称
二、文化
• 自从有了“文化”一词以后,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给它下 了不少于260个定义。 •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 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 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 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 文明与文化多混用 •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 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文化的等等, 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文化的等等,所以大致把 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 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 • 而文化则较多地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宗教、 而文化则较多地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宗教、 风习等。 风习等。这样的理解其实是学术界的共识
中国文化史导论 简体
中国文化史导论简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本文将从人类的视角,以自然流畅的方式,介绍中国文化史的概况。
一、古代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中国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
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人们开始发展农业,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文化。
此后,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后来的文化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古代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倡导和谐、礼仪、忠孝等价值观念。
这些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
另外,道家思想和佛教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历代帝王、文人、士人都对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通过书籍、艺术、建筑等形式,将中国的文化精髓传承下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四、文化的影响与交流中国文化不仅影响了东亚地区,也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欧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吸纳了外来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体系。
五、当代文化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现代中国文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与时代变革的需求。
音乐、电影、时尚等领域的发展,展示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多样性与活力。
在中国文化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与探索。
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温和、包容的特点,以及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
通过了解中国文化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中国文化史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情感的史诗,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史,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的独特魅力。
让我们共同探索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
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全面阐述了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他特别注重从历史的角度探讨文化,认为“中国文化,表现在已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
5展读《中国文化史导论》,在钱穆先生的笔下,一幅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壮丽画卷在读者眼前缓缓呈现,其中钱穆先生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分析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一、客观比较中西方文化将中国文化的发展放到与西方文化相比较的坐标系中加以评说,是《中国文化史导论》的鲜明特点。
钱穆先生对比指出,在观念上,西方人常以义务与权利相对立;中国人则以义务与自由相融和,18即天人合一。
6在文化进向上,西方是“由精华集聚的一小中心点慢慢向外散放”;而中国则是“由大处着墨,先摆布了一大局面,再逐步融凝固结,向内里充实”。
167在文学上,西方“是站在人生前面的,他常领导着人生使之更往前趋”;而中国“好像是站在人生后面的,他常使读者获得一种清凉进退的意味”。
171钱穆先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准确地点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钱穆先生客观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的地位并不重要。
究其原因,第一,中西思想习惯不同;第二,文化产生环境不同;第三,科学才能表现不同。
202-207钱穆先生的分析颇为客观,中西方不同的习惯、文化背景,确实造成了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有比较发达的近代科学。
这也说明,虽然钱穆先生一向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但他并不是一个文化复古主义者。
二、主张坚守传统文化,融会中西文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第十章“中西接触与文化更新”中,钱穆先生主张融会中西文化。
钱穆先生指出,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人面临的问题是,“第一: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
第二: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以安足为终极理想的农业文化之精神斫丧或戕伐了。
”192-193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长在人文政教,短在自然科学。
中国文化是一个开放型体系,非常具有包容力,它对外来的异质文化总是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去加以吸收和融合,因此对西方近代科学的吸收并不会损伤中国文化原有的活力与生机。
中国文化史导论 和中国史纲
中国文化史导论和中国史纲
《中国文化史导论》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
《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之后,专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项所作之导论,与《国史大纲》合读,可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
《中国史纲》是一部把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浓缩成一个清晰明了的大纲的著作,简洁明了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读者会觉得好像走进了一个精彩绝伦、美轮美奂的历史画卷。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一)简介:《中国文化史导论》,作者钱穆。
本书以文明、文化两辞为主干,以时间、空间为轴心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其中亦不乏中、西两方文化的对比。
此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彼时国内征战不休,民心惶惶,随着外来势力一同入侵的,还有外国的文化。
在此背景下,崇洋媚外以及民族自信心极度低落或许也是钱老著述此书的原因之一。
'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
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
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
'——《中国文化史导论》如今西化严重,诚然中国文化或历史当中确有不堪之处,但一味的疑古、西化形成了一个问题,即: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其自信心不断在降低,对中华文明自身的认同感不断在降低。
我们自认为缺乏信仰,是由于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曾走过的路产生了怀疑,对我们的根源产生了动摇。
既然钱老把文化比作'人',有骨有肉血脉相连,那么须知人的一生势必有高峰低谷不一而足在遇到困境,情绪低落,而外部环境又险恶的境地下,势必容易怀疑自己,怀疑从前的价值观念。
难道从前的推崇或信仰确然不若他人吗?难道举国努力的一切竟是痴妄吗?诚然,很有可能之前坚守的道路就是存在着误区,但都知抱怨、发泄等负面情绪决难让人再往前走出一步。
因此便如钱老在书中所提及的:一、人类自身内部的天性(可理解为自身能力、才华等先天属性)。
此谓'性'.二、人类外部所遭逢的环境,关乎时机、地位、四周人物与事态所形成之形势。
此谓'命'.三、自己考量自身素质与外部形势,而选择其动静进退之态度。
此谓'道'.思考上述三个方面能给人以提醒,使自身于困顿中理出大致头绪,而不似抱怨哀嚎,初尚能吸引他人注意,久之便无人过问。
这或许是读史其中一种意义所在。
身为一名中国人已无可更改,现在学做外国人,你有多少岁就晚了多少年。
钻入这类问题,就是在说自己投胎没有投好,无深究的意义,总的来讲仍是怀疑自己,都怀疑到自己为何出生了,也把自身的无能推却到出身那里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代码:10052学生学号:S110426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期论文《中国文化史导论》书评姓名:马楠年级: 2011级研究生院系单位: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课程名称:西北民族志专题研究任课教师:张亚辉完成日期:2012.1.25学生姓名马楠专业民族学研究方向论文题目评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成绩评语任课教师:年月日评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摘要:《中国文化史导论》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撰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之一。
本文不拟对钱先生这部著作作全面评述,仅就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按照书中的思路和逻辑的顺序,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融合,家国同构的政治观等问题作一些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中国文化史中西方文化家国同构中国文化史导论》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撰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之一。
《中国文化史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最早是1948年由上海正中书局出版的,但书中的内容却是1940年上半期写成的,即写于抗日战争时期。
那时家离国破,河山沦丧。
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亡国灭种的危险。
他希望通过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来振奋民族精神,唤醒国人爱国热忱。
所以《导论》不仅在字里行间透露着钱穆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感情,而且也蕴含着深切的现实关怀。
此书是钱穆对中国文化研究的纲领性和奠基性的著作,他在序中称:“迄今四十六年来,余对中国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1可见此书在钱穆整个学术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书中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主要包括:中国文化之地理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独特的中国文化性格、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古代中国的国家民族宗教等观念、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等等重大问题。
在论述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钱穆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对中西文化予以了系统的比较,在对比中捕捉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价值,并主张偏重于人文科学的中国文化应该积极向偏重于自然科学的西方文化学习,以应对在西方文化浪潮冲击下日益严重的文化危机。
本文不拟对钱先生这部著作作全面评述,仅就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按照书中的思路和逻辑的顺序,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融合,家国同构的政治观等问题作一些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一、文化观钱穆对中国文化的阐释,集中表现为他的中国文化观。
关于文化的本质,“五四”以来,学者们意见不一。
胡适区分文化与文明,认为先有文明,然后才有文化。
他指出:“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2。
”他反驳了西洋文明为唯物的、东方文明为精神的这种“东方民族夸大狂的病态心理”,认为凡文明都是人心思智力运用自然界的质与力的作品,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精神的或单是物质的。
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易言之,凡人类心能所开创,历代积累起来,有助于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业绩,都叫做文化。
3”梁漱溟指1见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P1.2胡适.我们州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J].现代评论(4卷).1926(7).3桨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出“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4'他们都吃一种大文化关,把文化界定为生活方式。
贺麟认为,“文化就是经过人类精神陶铸过的自然。
5”他缩小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上升到哲学层面。
与上述诸家的文化解释相比,钱穆先生在一开篇就明确地指出了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对于文化与文明的概念,他基于这样的信念,“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生活而言,文明可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身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6钱穆对文化的探讨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从文化与人生关系角度把握文化,提出文化就是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文化,“文化尽管必需在每一个个人人生上表现,但个人人生究竟无法超脱文化而存在。
文化规范着个人人生,指导着个人人生,而有其超越于每一个个人人生之外之上的客观存在。
这一种存在,即是文化学的对象”7。
他所理解的生命是一种群体的生命,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向前伸展、不断成长,揭示了文化即是人的类生活,群体人生的特征。
其二是通过对文化与文明的比较,进一步探讨了文化的内涵。
他认为,“文化”偏重于内,属于“内心精神”,而“文明”偏重于外,属于文化的外化、物化。
他说:“‘文明“文化’两辞,皆自西方造译而来。
此二语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
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言。
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
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
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在他看来,近代一切工业机械,全是由欧美人发明的.这就表现了近代欧美的文化精神。
而这些机械发明后,可以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去使用,但是,世界各地模仿制造机械,只是接受了近代欧美文明,而不是近代欧美文化。
因为,产生机械的是文化,应用机械而造成人生形形色色的是文叫。
文化可以产生文明,文明却不一定能产生文化。
二、中西方文化两种类型说钱穆的中西方文化是两种类型文化的提法,在《导论》中成形地得以体现。
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钱穆先生把它归功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具有很强的环境决定论倾向。
钱先生认为人类文化,穷其根源,最先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尤其是气候、物产的相异,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引生出种种观念、信仰、兴趣、行为习惯、智慧发展方向乃至心理上、性格上的种种不同。
由此种种不同,而引发出文化精神的截然相异。
基于这一理解,钱先生在《导论》中把人类文化分为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三种类型。
这三种文化就其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言,实际上又可并归为农耕文化和游牧商业文化两大类型。
钱先生认为中国文化在文化类型上属于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
他说中国文化植根于农村,是在黄河流域这块土地上以农业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由于农耕民族与耕地相连,其生活方式是安守田土,依时而行。
因此,在农业社会中生长的民族,“一向注重向内看”,不求空间扩展,“惟望时间之绵延”,其文化以固守本土、安定守成、质朴厚重、沉着稳健、崇尚和平为其特征。
与“但求安足”的中国农耕文化相反,西方文化则属于典型的“惟求富强”的商业文化。
这种文化与发源于草原高原地带、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一样,起源于“内不足”。
这种“内不足”的经济状态促使他们不断地向外寻求、征服,以“吸收外面来营养自己”,因此商4梁漱溟.东方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5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P278.6见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P1.7钱穆.文化学大义[M]台北:正中书局,1983.业文化比较注意空间的拓展和武力的征服,有强烈的战胜欲和克服欲,其文化以流动进取、崇尚竞争、内部团结、富有战斗性、侵略性和财富观念为其特征(详见《导论》第14~16页的相关论述)。
在钱穆先生看来,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即在于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之不同,中西文化的其他不同特点都是在这一根本差异的基础上衍演和发展起来的。
比如在宇宙观上,由于中国文化是在平原农耕地带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在土地上发展生产,就必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天的关系。
因此长期在农耕文化氛围中生长的中国人常常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的一体,主张人与天地万物融合贯通。
由于中国文化主张天人交贯,“求循人以达天”,于是又形成了顺乎自然、行乎自然的人生观,这集中表现为中国人希望自觉地尊崇自然,顺应自然,力求将人生投入大自然中,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生息相处。
钱先生说中国文化所讲的自然,乃是生命化、精神化的自然,人生是自然化、艺术化的人生,自然建立在人生中,人生又包蕴在自然中,表达自然即为表达人生,因此中国文化演进的趋向和途辙必然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生之艺术化”(详见《导论》第四章《文艺美术与个性伸展》的有关论述)。
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顺乎自然的有情人生观相反,西方文化“注重向外看”,比较偏向于先向外探寻自然,因而他们看世界时,常常是处于两体对立的状态,“其内心深处,无论其为世界观或人生观,皆有一种强烈之对立感。
其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因此而形成其哲学心理上之必然理论则为内外对立”(《导论·弁言》第2~3页,又见《导论》第18~19页的有关论述)。
所以,西方文化在宇宙观、人生观明显表现出了天人对立、役使天地的倾向。
再如就学术而言,西方学术重区分、学术贵分门别类,宗教、科学、哲学、文化、艺术等皆各自独立发展。
比如近代西方科学、艺术、宗教分而为三,而宗教与科学则为两极。
中国学术则重融通,一切学问皆会通合一,融为一体(参见《导论》第224~226页的论述)。
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即在于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之相异,由此而形成了中西文化在宇宙观、人生观、思维方式和学术上等方面的不同。
由此,钱先生得出了“中西双方的人生观念、文化精神和历史大流,有些处是完全各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导论》第20页)的结论。
钱先生的这一结论实际上是针对全盘西化论的主张而提出来的。
西化论者在比较中西文化异同时,只看到了中国固有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时代落差,过分注重和强调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向,忽略了对民族文化个性差异的分析,因而认为中国西文化的差异是“古今之异”,是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
钱先生通过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他认为中西文化之异并非时间上的“古今之异”,恰恰相反,中西文就的根本差异在于文化类型的不同,在于农耕文化度商业文化的相异。
鉴于此,钱先生在比较中西文化异同时,多从中西文化各自的民族性着眼进行比较,进而强调世界上各种不同体系的文化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这样便肯定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民族性以及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殊价值。
这实际上坚持了文化发展的多元论,是对西方文化中心说和全盘西化论的一种回应和反动,旨在以此来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
既然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他们各自具有起平等的、独特的价值,那么就决不能简单地把西方的价值取向、思维形为方式和所经历的道路看成是人类文化唯一正常的模式去衡量和评估其他文明。
从这种文化发展的多元观出发,钱穆先生极力反对用西方的概念来硬套和强解中国的学术思想,反对以西方文化的一元发展模式来衡定和取舍中国文化,力主站在中国自己的文化立场上,用中国人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研究中国文化。
三、家国同构的政治观在钱穆看来,人类文化精神的差异根本上是由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而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精神。
根据钱穆的说法,中国文化精神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安分守己的趋向于和平的文化,此种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演进逻辑,与西方文化并无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