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性质的化学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电导性、热导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金属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建筑、电子、冶金、汽车等。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铁(Fe)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化合物主要有氧化铁、硫化铁、碳酸铁等。
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的固体物质,在建筑和石材制作中常用作颜料。
硫化铁是一种黑色的矿石,常用于制备铁和钢。
碳酸铁是一种白色的结晶物质,常见于自然界中的石灰岩和大理石。
铜(Cu)是另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化合物主要有氧化铜、硫化铜、碳酸铜等。
氧化铜是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在电子和电器制造中常用作导电材料。
硫化铜是一种蓝色的矿石,常用于制备铜和铜合金。
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的结晶物质,常见于自然界中的矿石和矿山。
铝(Al)是一种轻便耐腐蚀的金属元素,其化合物主要有氧化铝、氯化铝、硫酸铝等。
氧化铝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物质,在建筑和电子制造中常用作绝缘材料和搅拌器。
氯化铝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用于制备有机化合物。
硫酸铝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用于制备矾石和其他铝盐。
锌(Zn)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其化合物主要有氧化锌、硫化锌、氯化锌等。
氧化锌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物质,常见于生活用品和化妆品中。
硫化锌是一种白色的矿石,常用于制备锌和锌合金。
氯化锌是一种无色的固体,常用作催化剂和腐蚀抑制剂。
钠(N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化合物主要有氯化钠、碳酸钠、亚硝酸钠等。
氯化钠是一种无色的晶体,是普通食盐的主要成分。
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常用于制备碱性溶液和中和酸性物质。
亚硝酸钠是一种无色的晶体,常用于食品加工和防腐剂。
钢是一种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常用于建筑和制造业。
除了碳,钢中还可以含有其他金属元素,如锰、铬、钼等。
这些金属元素能够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
总结起来,常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有铁(氧化铁、硫化铁、碳酸铁)、铜(氧化铜、硫化铜、碳酸铜)、铝(氧化铝、氯化铝、硫酸铝)、锌(氧化锌、硫化锌、氯化锌)、钠(氯化钠、碳酸钠、亚硝酸钠)等。
专题一高考常考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用途

高考常考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用途(含有机)专题一F: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HF可腐蚀玻璃Cl:是黄绿色气体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NaClO具有漂白性,是漂白液的有效的成份,“84”消毒液的有效成份ClO2是医学上常用的水消毒剂,漂白剂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漂粉精的主要成份S: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强的脱水性S2O32-+H+=SO2+S+H2OS淡黄色固体,易溶于CS2H2S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N:NH3可作制冷剂N2经常作保护气NO2是红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气体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a: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Na2O2淡黄色固体,具有漂白性,可作供氧剂NaHCO3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3 H2O2 用作漂白剂,消毒剂Al: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主族金属单质Al2O3耐火材料 Al(OH)3医用中和胃酸剂的一种KAl(SO4)2明矾作净水剂,水解生成Al(OH)3也可以吸附色素Cu:铜盐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 CuSO4易溶于水,常用来配制电解液和农药Si:SiO2是酸性氧化物,实验室盛NaOH试剂瓶用胶塞H2SiO3凝胶经干燥脱水,可制“硅胶”干燥剂,也可作催化剂载体人工制造分子筛(铝硅酸盐)主要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Na2SiO3(泡花碱)可用作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等原料SiC俗称金刚砂,用作砂纸、砂轮磨料石英砂主要成份SiO2有机物性质及用途(一)常见有机物的俗名聚2甲基1,3丁二烯(聚天然橡胶异戊二烯)电石气乙炔CH≡CH天然气、沼气、坑甲烷CH4道气甘油丙三醇C3H5(OH)3三硝酸硝化甘油C3H5(ONO2)3甘油酯蚁酸甲酸HCOOH35~40%的甲HCHO福尔马林醛水溶液醋酸(冰醋酸) 无水乙酸CH3COOH硬脂酸十八酸CH3(CH2)16COOH或C17H35COOH软脂酸十六酸CH3(CH2)14COOH或C15H31COOH聚甲基丙有机玻璃烯酸甲酯*甘氨酸氨基乙酸H2N—CH2—COOH*丙氨酸α氨基丙酸(二)常考有机物的用途1.乙烯——果实催熟剂、有机合成基础原料2.乙二醇用于内燃机抗冻3.甘油用于制硝化甘油,溶剂,润滑油4.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5.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6.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业、医药工业等7.消毒杀菌:氯气,漂白粉(水消毒);高锰酸钾(稀溶液皮肤消毒),酒精(皮肤,75%)碘酒;苯酚(粗品用于环境消毒,制洗剂,软膏用于皮肤消毒);甲醛(福尔马林用于环境消毒)等;ClO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初三化学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解析

初三化学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解析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
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存在着众多的化学元素。
每种元素都有着独特的性质和各自的用途。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初三化学课程中常见的一些化学元素进行性质和用途的解析。
1. 氧气(O):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符号为O。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空气中的一部分。
氧气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支持燃烧的特性,氧气被广泛用于焊接、氧化反应和火箭燃料。
此外,氧气也是生物体呼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 氢气(H):氢气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化学符号为H。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氢气具有极高的可燃性,常被用作燃料和能源。
氢气还可用于金属焊接、氢化反应和氢气燃料电池等领域。
此外,氢气还被用作导弹、气球和宇航器的推进剂。
3. 氮气(N):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符号为N。
氮气在空气中占据了最大的比例。
作为一种稳定的化学元素,氮气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和金属加工等领域。
此外,氮气还可用于气体灭火系统和保护气体。
4. 碳(C):碳是地球上存在最为丰富的元素之一,化学符号为C。
碳具有很高的化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作为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碳在生物体的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碳还可用于制造石墨、活性炭、钢铁和制备电池等。
5. 金(Au):金是一种具有珍贵价值的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Au。
金通常呈现金黄色,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由于其稀缺性和饰品的价值,金被广泛用于珠宝、硬币和饰品制造。
此外,金还在电子器件和医疗器械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以上仅列举了一小部分常见的化学元素,每种元素都有着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了解和理解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领域,进而提高我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总结起来,化学元素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化学反应和应用中的作用,而使用合适的化学元素可以有效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它们是理解和研究物质及其性质、变化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元素的基本概念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元素通常以符号表示,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元素的主要特征包括:1. 原子结构:元素的所有原子都具有相同的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壳。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也是元素的标识符。
2. 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
元素可以通过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来形成化合物。
3. 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熔点、沸点等。
每个元素都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可以用于元素的鉴别和分离。
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构成了地壳、大气、生物体等各种物质。
元素的丰度以及元素的性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新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合物的特征包括:1. 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比例是固定的。
2. 化学性质:化合物具有与原子不同的化学性质。
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元素或与其他化合物形成新的化合物。
3. 物理性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可以与组成它的元素的物理性质不同。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如沸点和密度。
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水、盐、糖等。
化合物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如药物、塑料、合成纤维等。
三、元素和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应用元素和化合物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基础科学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的研究是化学科学的基础。
通过对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结构和反应机理,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
2. 材料科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制备各种材料的基础。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中两个基本概念。
元素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种类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组成的物质。
本文将对元素和化合物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元素的定义和性质元素是指由同一种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纯物质。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并由一系列化学符号表示,如氧元素的符号为O,碳元素的符号为C。
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原子量、原子半径、密度等。
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中原子质量的平均值,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例如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原子半径则是指元素的原子中心与最外层电子之间的距离,不同元素的原子半径有差异。
元素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物质质量,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包括元素的活性、化合价等。
元素的活性是指元素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可以用元素在反应中的易失去或获得电子来衡量。
化合价是指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所能提供或接受的电子数目,可以通过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处的氧化态来表示。
二、化合物的定义和性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的组成比例是固定的,它们的性质通常与组成它们的元素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了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2O,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包含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化学式还可以表示化合物的结构,例如甲烷的化学式为CH4,表示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溶解性等,这些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化学性质包括化合物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例如酸碱性、氧化性等。
三、元素和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元素和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例子:1. 元素的应用:金属元素如铁、铜、铝等被广泛用于制造建筑材料、汽车、电器等。
元素化合物知识总结

元素化合物知识总结一、概述元素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在化学中,元素化合物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元素化合物的特点、分类到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二、元素化合物的特点1. 化学成分稳定:元素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经过化学反应,通过共价键和离子键等键结合成分子或离子。
这种结合使化合物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2. 物理性质多样:各种元素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溶解度、密度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元素化合物的用途和特点。
3. 化学性质活泼:元素化合物根据其成分和结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这使得元素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元素化合物的分类根据元素的性质和结合方式,元素化合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无机化合物:由无机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氧化物、氯化物、硫化物等。
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冶金、建筑、电子等各个领域。
2. 有机化合物:由碳元素和其他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烃、醇、酮等。
有机化合物是生命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日用品等领域。
3. 金属化合物: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
金属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等领域。
4. 有机金属化合物:由有机基团和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铜化合物等。
有机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四、元素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1. 医药领域:许多药物是由元素化合物构成的,如硫酸镁、偏钙软骨素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用于治疗疾病、促进人体健康。
2. 日用品领域:元素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产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洁精等。
这些化合物提供了清洁、消毒和美化等功能。
3. 农业领域:农业中的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等产品往往含有元素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环境保护领域:元素化合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金属元素是化学元素中的一类,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金属元素的一般性质、常见化合物及其应用。
一、金属元素的一般性质1. 密度大:金属元素的原子通常比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大,因此金属元素的密度较大。
2. 导电性好:金属元素的电子排列松散,因此电子容易自由移动,并在外界电场作用下形成电流。
3. 导热性好:金属元素的电子容易自由移动,在受热后能迅速传递热量。
4. 可塑性高:金属元素由于具有金属键,使得金属元素之间的结构松散,因此可以轻松改变形状。
5. 有延展性:金属元素的原子间有较强的金属键,因此可以拉成线、锻成薄片或制成其它形状。
二、常见金属元素和其性质1. 铁(Fe):是最常见的金属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常见的铁化合物有氧化铁(Fe2O3)、碳酸铁(FeCO3)等。
2. 铜(Cu):是一种优良的导电金属,广泛用于电缆、电器等。
常见的铜化合物有氧化铜(CuO)、硫酸铜(CuSO4)等。
3. 铝(Al):具有较轻的质量和良好的导电性,被广泛用于制造包装材料、航空器件等。
常见的铝化合物有氧化铝(Al2O3)、硫酸铝(Al2(SO4)3)等。
4. 锌(Zn):是一种常见的防腐金属,广泛用于防腐涂层和电池。
常见的锌化合物有氧化锌(ZnO)、硫酸锌(ZnSO4)等。
5. 镍(Ni):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广泛用于不锈钢和电池。
常见的镍化合物有氧化镍(NiO)、硫酸镍(NiSO4)等。
三、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应用1. 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广泛应用于陶瓷、建筑材料、磁性材料等。
例如,氧化铁(Fe2O3)被用于制造磁铁。
2. 金属盐类:金属盐类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医药和农业等领域。
例如,硫酸铜(CuSO4)被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处理剂。
3. 金属合金:金属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例如,不锈钢中加入了镍(Ni),提高了抗腐蚀能力。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经过化学反应组成的物质。
常见元素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贵金属元素。
它们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用途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如铁、铜、铝、钠等。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良好的电子和热能传导介质。
金属元素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通过加工制造成各种形状。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为阳离子,形成带电离子的化合物。
例如,氯化铜(CuCl2)和硫酸铁(FeSO4)都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金属元素常用于制造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电子产品等。
非金属元素是指不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如氧、氮、硫、炭等。
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不良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非金属元素常出现在化合物中的阴离子形式,如氧化钠(Na2O)和二氧化碳(CO2)。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物化性质,有些具有毒性(如氰化物),有些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如纯硫)。
贵金属元素是指具有珍贵和稀缺性的金属元素,如金、银、铂等。
贵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不易被氧化和腐蚀。
贵金属元素常用于珠宝制造、电子产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例如,金(Au)常用于珠宝制造,银(Ag)常用于制作餐具和漆器。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由组成元素的种类、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键决定。
例如,水(H2O)是由氢和氧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水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高的沸点和熔点、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
另一个例子是二氧化碳(CO2),它是由碳和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二氧化碳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点,是大气中的重要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除了水和二氧化碳,还有许多常见的化合物,如盐(氯化钠、硝酸钠等)、酸(硫酸、盐酸等)、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以及有机化合物(乙醇、乙酸等)。
高考化学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

元素及其化合物1、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部分,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知识特点是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实验和计算的载体,其信息量大,反应复杂,常作为综合试题的知识背景或突破思维的解题题眼。
2、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必须先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部关系,方法是:“抓重点,理关系,用规律,全考虑”。
①抓重点:以每族典型元素为代表,以化学性质为抓手,依次学习其存在、制法、用途、检验等“一条龙”知识,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②理关系:依据知识内在联系,按单质→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盐的顺序,将零碎的知识编织成网络,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做到滴水不漏③用规律:用好化学反应特有的规律,如以强置弱等规律,弄清物质间相互反应。
④全考虑:将元素化合物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理解,从而达到解综合试题时能将所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信手拈来。
另一方面是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本学科理论、计算或跨学科知识间的外部关系,采取的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
①分析:将综合试题拆分思考。
②综合:将分散的“点”衔接到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块”中。
③抽象:在分析综合基础上,提取相关信息。
④具体:将提取出的信息具体化,衔接到综合试题中,从而完整解题。
(一)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⑴常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F、O、Cl、N、Br、I、S、P、C、Si、H。
⑵元素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区别: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影响其强弱的结构因素有:①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吸引电子能力越强;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③最外层电子数: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越多,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但由于某些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是以强列的共价键相结合(如N N等),当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形成原子,表现为单质的稳定性。
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⑶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其应用元素的非金属性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其应用课件

K5=K1·K2/(K32·K4)= 107> 105
(4)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或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 。
(5)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的离子方程式。
ClO- + H2O + SO2 ═ SO42- + 2H+ + Cl-
。
(6)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Cl2的离子方程式。
2Fe2++2Br-+2Cl2===2Fe3++B①r②2+HH2CC4OOC33- l-
。 HCO3- +H+
CO32- +H+
③HClO
ClO- +H+
(7)S将OS2+O2C和l2C+l22混H合2O,==漂=4白H+性+减S弱O24的⑤-④ ⑤+原CH=a2①2CC因COO+33l(+(-②用sC) a-2离+③+2子CC×OlO2方32-。--=(④aC程qa)C+式OC3a表↓2++(2a示Hq)C)lO。
Na2CO3+Ca(OH)2===CaCO3↓+2NaOH 。
(3)向NaOH、Na2CO3、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入少量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O_H__-_+__H_+_=_=_=__H_2_O_;__C_O__23_-_+__H_+_=_=_=_H__C_O_- 3_;__H_C_O__-3_+__H_+_=_=_=__H_2_O_+__C_O__2_↑____ 。
Fe(OH)2制备常用方法:
方法一:有机覆盖层法将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 插到液面以下,并在液面上覆盖一层苯或煤油(不能 用CCl4),以防止空气与Fe(OH)2接触发生反应,如图 1所示。
干货---最全的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每族一篇,共8篇,成系列)

化学干货-----各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1)第IA族冯芳芳氢1.单质氢气的用途:氢气在工业上有许多重要应用:化学工业-合成氨;石油裂解加氢、煤炭的加氢液化、油脂加氢固化、塑料合成,无机有机精细化工合成等等;冶金工业-钢铁冶金,铁矿石直接氢还原制海绵铁,然后在氢氛中直接炼钢、钨钼等希有金属冶炼等。
以上这些应用大概用掉了世界氢产量的90%。
这些用途依赖于氢的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是其他物质所不能替代的。
氢气还有一些其他少量用途,例如充装氢气球、无线电元件的烧氢、科学实验中的还原性载气或还原性保护气氛、原子核科研中作为靶核或核反应产物的检定介质等。
2. 氢在能源方面的应用:氢气属二级能源,需要用另一种有效能源从水中制取。
但由于它燃烧后生成水,不会污染环境,成为21世纪非常有前途的无污染能源之一。
它具有以下优点:l)原料来源于地球上贮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
2)氢气燃烧时发热量很大,其燃烧热为同质量石油燃烧的三倍。
作为一种动力燃料,氢气在许多方面比汽油和柴油更优胜,用氢的发动机更易发动,特别是在寒冷的气候里。
3)氢气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它燃烧后生成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4)有可能实现能源的贮存,也有可能实行经济、高效的输送。
锂1. 单质锂的用途:锂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如锂和锂合金是一种理想的高能燃料。
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
LiBH4是一种很好的贮氢材料。
锂在核动力技术中将起重要作用,它是较理想的反应堆传热介质,热容量大(接近水)、液态范围宽(453.5~1615K)、粘度小、比重小、蒸气压低。
63Li、73Li被中子轰击都可得到氚,63Li与氚可以进行热核反应,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堆可以用氚和锂作燃料。
锂合金也是良好的轻质结构材料。
在金属熔炼中常用Li作除气剂,除去溶解在熔融金属中的氮气和氧气。
2. 锂的化合物的用途:a. 铌(或钽)酸锂: 锂的铌酸盐和钽酸盐是著名的激光材料。
b. LiH: 在有机合成中作还原剂。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2、氢氧化物性质FeCl2FeCl3颜色浅绿色黄色与碱溶液FeCl2+2NaOH = Fe(OH)2↓+2NaCl FeCl3+3NaOH= Fe(OH)3↓+3NaCl相互转化2FeCl2+Cl2 = 2FeCl3 2FeBr2+Br2 = 2FeBr3 主要表现:还原性2FeCl3+Fe = 3FeCl2 2FeBr3+Fe = 3FeBr2表现:氧化性检验遇KSCN不显血红色,加入氯水后显红色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遇KSCN显血红色用途净水剂等印刷线路板等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2+HCl+H2O=Al(OH)3↓+NaCl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锂钠钾钙锶钡铜紫红色黄色紫色砖红色洋红色黄绿色蓝绿色10、合金: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 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二) 氯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2、氯气的性质与非金属反应H 2+Cl 2 2HCl ;H 2+Cl 2 2HCl (爆炸)H 2O +Cl 2HCl+HClO制漂白液 Cl 2+2NaOH==NaCl+NaClO+H 2O制漂白粉 2Cl 2 +2C a (O H )2==CaCl 2 +C a (C l O )2 +2H 2O与指示剂反应的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实验室制法MnO 2+4HCl (浓)△MnCl 2 +Cl 2 ↑+2H 2O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AgNO 3溶液 Ag ++Cl ―==AgCl ↓(白色)(三) 硫、氮 1、二氧化硫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 密度 气味无色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化学性质酸性与水反应方程式SO 2+H 2OH 2SO 3与碱的反应SO 2+2NaOH==Na 2SO 3 +H 2O Na 2SO 3+SO 2+H 2O==2NaHSO 3SO 2+NaOH==NaHSO 3漂白性 漂白原理: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加热后恢复原来颜色 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只变红,不褪色 曾学过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吸附漂白:活性炭 氧化漂白:HClO 、O 3、Na 2O 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 2SO 2 + O 2 === 2SO 3 与氯水反应 SO 2 + Cl 2 +2H 2O == H 2SO 4+2HCl氧化性与硫化氢反应 (归中反应)SO 2+2H 2S == 3S ↓+2H 2O2、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浓硫酸浓硝酸相同点与Cu 反应 Cu+2H 2SO 4(浓)△CuSO 4+ SO 2 ↑+2H 2O Cu+4HNO 3 (浓)==C u (N O 3)2 +2NO 2 ↑+2H 2O 3Cu +8HNO 3(稀) == 3C u (N O 3)2 +2NO↑+4H 2O 与木炭反应 C +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C+4HNO 3(浓)△CO 2↑+4NO 2↑+2H 2O与铁铝反应 常温下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存放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 不同点① 吸水性——干燥剂 ②脱水性——蔗糖变黑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1:3)3、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
化学中的元素化合物

化学中的元素化合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元素化合物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元素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元素以确定的比例和方式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一、元素化合物的丰富性元素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最广泛存在的化合物之一,它们存在于空气、水、土壤、生物体等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中。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在地壳中,铁、铝、硅、钙、钾等元素以氧化物、硅酸盐、磷酸盐的形式存在。
二、元素化合物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常见的分类方式:1.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1)离子化合物:由正、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2)共价化合物:由化合物中原子共用一对或多对电子形成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甲烷等。
(3)金属化合物:由金属原子、金属离子或金属离子与非金属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如铝的氧化物、铜的氧化物等。
2. 根据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1)酸:含有氢阳离子的物质,如硫酸、盐酸等。
(2)碱:含有氢氧阴离子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
(3)氧化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铁、二氧化硅等。
(4)盐:由酸根或碱根与金属阳离子或阳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三、元素化合物的制备为了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通常需要进行制备。
以下是常见的元素化合物制备方法:1. 直接合成:直接将化合物中需要的元素加热,使它们结合形成化合物。
例如,氧气和氢气可以直接合成水。
2. 间接合成:需要经过化学反应才能生成所需的元素化合物。
例如,制备氢氧化钠可以采用氯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方法。
3. 气相法:采用气相反应来制备元素化合物。
例如,制备一氧化碳可以在适当的温度下,将氧气和一定量的碳反应。
四、元素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元素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主要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各种物质的合成和转化通常就离不开元素化合物的应用,例如,石油化工、无机化工等。
初中化学常见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解析

初中化学常见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解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常常学习到各种各样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进行解析。
一、氧化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铝等。
氧化铁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其性质稳定,常呈红褐色。
氧化铁可用作制作磁性材料和颜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妆品、染料等领域。
氧化铝是一种具有高熔点和优良绝缘性能的物质,被广泛用于制造陶瓷、电解电容器等。
二、酸酸是指能够产生阳离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
硫酸是一种无色、腐蚀性很大的液体,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硫酸可用于制造肥料、制药、石膏等,同时也用于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催化剂。
盐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强酸性。
盐酸在工业中广泛用作清洗剂、废水处理剂等。
三、碳酸盐碳酸盐是由碳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或碱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碳酸盐有碳酸氢钠、碳酸钙等。
碳酸氢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酸性和腐蚀性。
碳酸氢钠可用于烘焙食品时的发酵剂,同时也用作饮料的酸味剂。
碳酸钙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主要用作建筑材料、填料、牙膏等。
四、氯化物氯化物是由氯离子和金属或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氯化物有氯化铁、氯化钠等。
氯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结晶体,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溶解性。
氯化铁可用于制造染料、木材防腐剂等。
氯化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溶解性。
氯化钠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制盐、医疗等领域。
五、硫化物硫化物是由硫离子和金属或非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硫化物有硫化钠、二硫化碳等。
硫化钠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硫化钠可用于制造制革、橡胶、染料等。
二硫化碳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性。
二硫化碳广泛应用于橡胶工业、农药生产等。
总结起来,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具有丰富的性质和广泛的用途。
通过学习这些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化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一定的比例按化学方式结合而成。
每种元素和化合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元素和化合物的一些常见性质。
元素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1.密度:元素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
元素的密度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元素的重量。
2.熔点和沸点: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沸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不同元素的熔点和沸点各不相同。
3.电导率:电导率是指物质导电的能力。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差的导电性能。
4.热导率:热导率是指物质传导热能的能力。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好的热导率,传热速度较快。
化学性质:1.反应性:元素的反应性是指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倾向。
一些元素具有很高的反应性,例如钠和氟,而其他元素则具有较低的反应性。
2.氧化还原能力:元素的氧化还原能力是指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接受或失去电子的能力。
一些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例如氧气和氯气。
3.酸碱性:元素可以显示酸性、中性或碱性。
酸性物质具有低pH值,碱性物质具有高pH值,而中性物质具有中间的pH值。
4.可燃性:一些元素具有可燃性,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燃烧或爆炸。
例如,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以形成易燃的爆炸物。
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组成、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组成: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
化合物的性质受到其组成元素的影响。
稳定性:化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其成键方式和成键能力。
共价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离子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电荷引力结合在一起。
离子化合物通常比共价化合物更稳定。
化学性质:1.化学反应:化合物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导致化合物的分解或生成新的化合物。
2.反应活性: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取决于其结构和成键方式。
一些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以轻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其他化合物则具有较低的反应活性。
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解释

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解释化学元素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广泛应用的一类物质,它们以其特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生产、工业、医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进行解释。
一、氢(H)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H。
氢的特性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的密度很低,但它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例如氢化物和水等。
氢气的主要用途是用于氢气球和火箭燃料,以及用于氢燃料电池。
二、氧(O)氧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八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O。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们日常饮用的水中就含有氧。
氧的化学性质稳定,易于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氧气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呼吸和营养代谢,同时也用于医学和工业领域。
三、氮(N)氮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N。
氮气是一种没有味道、颜色和毒性的气体。
氮的化学性质比较不稳定,但能形成很多有用的化合物,例如氮肥和硝化菌等。
氮气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保护食品和淹没电子器材,同时也用于医学和工业领域。
四、碳(C)碳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六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C。
碳是地球上最普遍的元素,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
碳的性质稳定,可以形成很多有用的化合物,例如石油和生物质燃料等。
碳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化学、能源和生物领域,例如石墨烯和钻石等产品。
五、钠(Na)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十一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Na。
钠的物理性质是白色金属,易被氧化。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氧、水、酸和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钠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制取晶体玻璃和合成化学品等。
六、氯(Cl)氯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十七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Cl。
氯的物理性质是黄绿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氯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氢和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氯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处理水和制取各种有机化合物等。
七、铁(Fe)铁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十六个元素,其化学符号是Fe。
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磁性。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及其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元素,元素是一种由原子组成的纯净的物质,它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以被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半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一些深入探讨。
一、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是指元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其中包括元素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等)和化学性质(如化合价、化合能、反应性等)。
比如,氧气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可以起到氧化剂的作用,而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则比较稳定,能够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或共价键。
二、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金属元素是一类在化合物中往往以阳离子形式存在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等特点。
金属元素在工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铝元素可以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等机械设备,铁元素可以用于制造钢铁、铸件等物品。
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非金属元素是指化合物中通常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对较为活泼,并且不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质。
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如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
非金属元素在生活、工业、科学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氮元素可以用于制造肥料、氧气可以用于医疗领域。
四、半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半金属元素是一类介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元素,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都比较特殊。
比如,硅元素既可以表现出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如可形成硅酸盐),又可以表现出金属元素的性质(如导电、导热等)。
半金属元素在半导体、光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化学课件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返回导航
重要性质
应用
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备粗硅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用作杀菌消毒剂、漂白剂
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
食盐中的加碘物质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用作保护气
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密度小
可用于填充飞艇、气球
草木灰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氨
二者不能混合施用
续表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备考导航】
1.掌握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氯、氮、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结合实例认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
返回导航
重要性质
应用
、是可溶的含氮化合物
用作氮肥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
检验输送的管道是否漏气
具有漂白性
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
硅酸钠的水溶液黏结力强、不易燃烧
用作黏合剂、防火剂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用于人工降雨
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用作制冷剂
续表
返回导航
题组训练 练典题 提能力
03
1.(2022·湖南高三模拟)臭碱(主要成分是Na2S)、纯碱是两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S在空气中易被氧化B.臭碱和纯碱都属于碱C.电解Na2S溶液时,在阴极有烧碱生成D.热的纯碱溶液可清洗餐具表面的油污
√
返回导航
解析:选C。A.石墨具有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作用力很小,易发生相对滑动,导致它的质地柔软,可以起到很好的减摩作用,可用作润滑剂,故A错误;B.单晶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与空穴可传递电子有关,与其熔点高无关,故B错误;C.青铜是铜\|锡合金,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易于锻造,所以古代用青铜铸剑,故C正确;D.含铅化合物可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可用作电极材料,与含铅化合物颜色丰富无关,故D错误。
硫族元素与硫族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硫族元素与硫族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硫族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位于16族的元素,包括硫(S)、硒(Se)、碲(Te)和石碱金(Sg)。
这些元素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同时在人类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硫族元素的性质硫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它们都是多价元素,能够形成不同的化合物。
硫族元素的化合价范围广泛,例如硫的化合价为-2、+2、+4、+6,而硒和碲的化合价则更加广泛。
硫族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较强,它们可以和氧、卤素、氢等元素形成化合物。
硫族元素的物理性质也有一些共性。
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硫和碲可形成单质结构,硫的分子式为S8,碲的分子式为Te8,而硒则存在与多种同素异形体。
硫族元素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比如硫、硒和碲的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其中硒-75用于放射性示踪剂,碲-127用于X射线和γ射线探测器。
二、硫族化合物的性质硫族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称为硫族化合物。
硫族化合物的性质多样。
以硫为例,它与氧形成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等气体,这些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毒。
此外,硫化氢(H2S)是硫族元素中氢的化合物,具有刺鼻的恶臭味。
硫族化合物在生物体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硫在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化合物中起到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同时,硫化物在生物体系中参与了许多重要的代谢反应,例如硫酸盐起到维持酸碱平衡等生理功能。
三、硫族元素与化学应用硫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 化学工业中,硫在制备硫酸、硫酸盐、硫醇等重要化学物质中起到关键作用。
硫酸广泛用于制药、矿产冶金、塑料、橡胶等行业。
2. 硫族元素在材料学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例如硫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光电导器件等。
3. 生物医学领域,硒是许多酶的重要成分,参与多种生物代谢过程,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作用。
此外,硒辅酶是维生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硫族元素还广泛用于农业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专练11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1.(2011·天津理综,1)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正确的是( ) A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B .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C .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D .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2.(2010·北京理综,9)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的量
B .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的生成
C .③中选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
D .为确认CuSO 4生成,向①加水,观察颜色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氯水通入SO 2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B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会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 .Na 、Mg 、Fe 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 2和对应的碱
D .浓硫酸、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将木炭氧化为二氧化碳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CO 2通入BaCl 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 2,产生沉淀
B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 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 .向AlCl 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NaHSO 4溶液,沉淀消失
D .除去FeCl 2中少量的FeBr 2,加入适量氯水;再加四氯化碳萃取分液 5.下列变化(现象)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存放浓度均变小
B .将单质铁和铜分别与单质硫加热反应均生成低价硫化物(FeS 和Cu 2S)
C .在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在盛有锌粒和稀硫酸的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气体的速率均加快
D .将氯化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蒸干,然后灼烧,最后均得到白色固体 6
A.B .①②③
7.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事实8.X 能互换)不可能是( )
A .C 和O 2
B .SO 2和NaOH 溶液
C .Cl 2和Fe
D .AlCl 3溶液和NaOH 溶液
9.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框图中的氯碱工业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量的过程
B .过程②中结晶出的MgCl 2·6H 2O 要在HCl 氛围中加热脱水制得无水MgCl 2
C .在过程③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 .过程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 2-4、Ca 2+、Mg 2+、Fe 3+
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BaCl 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10.标准状况下,往100 mL 0.1 mol·L -
1的FeBr 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
50%的Br -
被氧化。
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
A .0.224 L
B .0.336 L
C .0.448 L
D .0.672 L 1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节约能源,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C .棉、麻、丝、毛的燃烧产物都只有CO 2和H 2O
D .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12.一定量的Fe 和Fe 2O 3混合物投入2 mol·L -
1 250 mL 的HNO 3溶液中,反应完全后,无固体剩余,
生成1.12 L NO 气体(标准状况),再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1 mol·L -
1的NaOH 溶液,要使铁元素全部沉淀下来,所加NaOH 溶液的体积最少是( )
A .450 mL
B .500 mL
C .400 mL
D .无法确定
13.在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析出的金属是( )
A .Cu 和Ag
B .Ag
C .Cu
D .Cu 和Fe
14.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
(MFe 2O x 3<x <4,M =Mn 、Co 、Zn 或Ni ,在该盐中均显+2价)由铁酸盐(MFe 2O 4)经高温与氢气反应制得,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SO 2、NO
2
等
)转化为其单质除去,转化流程如图。
关于此转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MFe 2O 4在与H 2的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
B .MFe 2O 4与MFe 2O x 的相互转化反应均属 于氧化还原反应
C .MFe 2O x 与SO 2反应中MFe 2O x 被还原
D .若4 mol MFe 2O x 与1 mol SO 2恰好完全反应,则MFe 2O x 中x 的值为3.5
15):
A .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
B .加入混合物9.2 g 时盐酸过量
C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
1 D .15.7 g 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答案
1.A2.D3.D4.C5.B6.A7.C8.C9.D10.A11.B12.A13.B14.C 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