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金泰尔的正义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麦金泰尔的正义观
1、恢复古希腊规则正义与德性正义的相统一的传 统,并且德性正义更为重要。 在麦金太尔看来,正义规则无论多么周全,如果人们
不具备良好的德性或道德品格的话,也不可能对人的行
为发生作用,更不用说成为人的行为规范了。 “在美德与规则之间,有另一种非常关键的联系,因 为只有对于拥有正义美德的人来说,才可能了解怎样运 用规则。”——麦金泰尔
理论渊源: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1、社群概念: 亚里士多德把社群(城邦)界定为“达到某种共同的善 的目的而组成的关系或团体”。社群特征: 第一,社群必须是由平等、相似而又不同的成员组成;第二 ,社群成员之间必须有共同分享的基础;第三,巩固社群、 使之维持不坠的要素有两个,即友爱和公正或说正义。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我们确认生成的城邦先 于个人,就因为【个人只是城邦的组成部分】,每一个隔离 的个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 【才能大家满足其需要】。
三、什么是美德伦理
(一)“美德伦理”是指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 个人在与其独特的社会身份和“人伦位格”( 为父、为母、为邻、为友„„)直接相关的道 德行为领域(方面)所达成的道德卓越或者优 异的道德成就。 (二) 美德伦理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体性和自主 性;美德伦理具有对文化环境的独特依赖性; 美德伦理与个体的道德目的有着根本性的内在 价值关联。
“如果说正义是社会政治制度的首要美德或最高成
就,那么这一制度美德的成就首先是以国民是否具有 或是否能够成就正义的德性为前提条件的”;而且,“ 从道德伦理的层次来看,个人行为动机的正义性是影 响、甚至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正义力量的重要因素” 。——万俊人 因此,社群主义能够恢复古希腊的正义传统,重新
将德性与正义结合起来,并认识到个人美德的重要性,
4、正义论 (1)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不仅指正义的规则、秩序, 还指正义的能力、品德。人有关于正义的规则知识是一 个方面,更重要的必须要有遵守正义的能力和品德; (2)“人如果离世绝俗,就无法实践其善行,【勇敢、
节制、正义、明哲】诸善德实际上就包含在社会的公务
和城邦的活动中。因此,正义的产生必须同整个城邦的 政治活动相联系,离开了城邦的生产实践活动,人类的一 切德性就丧失了存在的前提。
3,国家中立带来的危机
建立在自由主义原则上的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主要功能 是保护个人最大限度的选择自由和机会均等,政府或国家的 职能相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制度而言本身就显得较为薄弱,这
种政治体制的重点在于扩大公民个人的自由活动范围,而设
法限制国家和政府的活动范围。 俞可平指出的,“如果说20世纪前半期国家职能比起过 去曾大大加强的话,那么在20世纪晚期的资本全球化形势下 ,国家职能又开始弱化,这表现在国家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 的干预日益减少,福利制度遇到严重危机等方面。
(二)西方现代规范伦理学的困境 麦金泰尔: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社会中占主导 地位的以自由主义为基本价值取向、以理性主义 为基本方法所构建的普遍主义规范伦理学已经彻 底失败。 规范伦理学强调行为规则、外在约束。它企 图为人类社会制定一套普遍适用的伦理规则,以 规范人们的行为,由此忽略了个体的内在情感与 差异。美德伦理学正是重视行为者的品德而为规 则的尊重奠定一种主体基础。
美德伦理与社群主义 ——以麦金泰尔为人物代表
yan撒哈拉的雪
一、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
阿拉斯代尔·查莫斯·麦金泰尔(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1929年1月12日-)出生于 苏格兰,哲学家,在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哲学史 和神学等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主要著作:《伦理学简史》1966; 《德性之后》(另译为《追寻美德》)1981; 《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1988; 《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索观点》1990; 《依赖的理性动物:人类为何需要道德》1999; 《伦理学和政治学》2006; 《生活的伦理学》2009
1,个人主义盛行 社群主义者所面对的是一个文明高度发展而道德却严重 弱化的自由主义社会,以功利和权利为基础的道德理论己 取代了以往德性概念在社会中的角色,社群本身的价值已 渐渐消失,个人过分自主、社会责任丧失的趋势正威胁到 社会的稳定和完整。 2,道德的缺失 在价值地位上德性被推到了社会生活的边缘,无足轻重; 在价值尺度上,缺乏统一的德性标准,尺度个人化;在道德 实践中各不相同的道德观念混杂,无序混乱。
(三)它以品德、美德和行为者为研究中心。 美德伦理学认为,做具有美德的人比做符合道德 规范的事情更为根本。 麦金泰尔:即使正义的规则制定的再好,但是对 于那些毫无正义之心的人来说毫无意义。
(四)道德的基本问题是: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 观念基础:道德之为道德,在于一个人的品质,只 有具备了内在的品质,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只有 有道德的人才能有道德的行为。 • 理论模式:如何实现自我完善。
四、我们为何仍然需要美德伦理
(一)道德生活现实:现代社会“公共化的转型 ” 私人领域——熟人领域——不断萎缩、淡化 公共领域——陌生人领域—不断扩张、延伸 • 现代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传统的家庭、 邻里、村落而向陌生的公共生活领域展开。
•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期待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交往假设都非常不同。 • 熟人社会看重德性;陌生人社会强调规则。
3、美德论 (1)亚里士多德直接把伦理学定义为“研究德性的科学
”,并把德性定义为人的品质。他写道:“人的德性就是
种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 (2)个体美好的德性要到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最高 善就是最完满的德性实践活动”,“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 践活动”,“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必然是快乐的”。
至少相对于自由主义是一大进步。
2、麦金太尔对普遍正义的批判
包括正义原则在内的所有道德或政治原则和观念都有其历史 传统,任何重要的观念和范畴本质上都是历史的; 关于正义观念的证明和争论都与其历史起源相关,是对其历
史意义的肯定、否定或引申;
正义以及关于正义的观念在历史和现实中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正义在内的所有道德和政治原则都是“传统构成的”, 是产生于现实的,而不是先验的,也不会产生于罗尔斯的“ 原初状态”;
• 二 、美德伦理的复兴
• ( 20世纪80年代到最近的三十年之间)
• 学术:《追寻美德》,查尔斯· 泰勒、迈克尔· 沃尔泽 、迈克尔· 桑德尔
• 斯洛特:试图在麦金太尔的基础上,借援了英国情感 主义伦理学,甚至诉求于中国原始儒家和西方宗教, 建立“情感主义的美德伦理学”。 • 社会生活:风靡美国的“贞洁运动”;“公民道德教 育”; “国学热”;孔子学院。
共同体—德性本位社会向个体—能力本位社会的转变 • “我们越往前追述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 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 体。”——马克思 • 传统社会,个体对共同体的依赖性造成了一种以共 同体存在和发展为目的的价值理念。 • 现代社会,生产力提高,交往范围增加,个人进行 丰富的人际关系场所,独立性增强,任何利益关系 的互动首先是、且最终必然是利益博弈。道德维系 已经显得尤为薄弱。
五、麦金泰尔正义观的理论来源
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它是在新的哲学和社会背景下对古希腊和近代社群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与新自由主义以个体自由、自主性、普遍性、
自然权利、中立性为核心的价值观不同,社群主义是 根据共同善、社会实践、历史传统、文化特征和社 会责任加以构建的。
社会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