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10年

合集下载

南昌市人口发展特征分析

南昌市人口发展特征分析

南昌市人口发展特征分析日期:2012-07-25 15:53:00作者:点击数:50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于2010年11月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全市居民的支持、理解和配合下,通过全市近3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机构队伍组建、方案设计、地图制作、户口整顿、摸底调查、现场登记、质量抽查、快速汇总等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工作。

本次普查摸清了全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民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生育、就业和住房等方面的情况。

全市人口发展特征情况如下:一、常住人口总数突破500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504.26万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市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43.42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60.84万人,增长13.72%,高于同期全国人口增长5.8%和全省增长8.71%的水平,平均每年增加6.0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9%。

(一)常住人口总数大于户籍人口按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总数推算,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505.33万人,比公安户籍人口502.25万人多3.08万人,这也是全市首次常住人口数大于户籍人口,同时说明,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来全市创业。

(二)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包括机械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流入超过人口流出而引起的增长。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省其他设区市来全市居住人员达34.10万人,而本地户籍人口到我省其他设区市居住的只有3.46万人,人口流入明显大于流出。

这是近1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而引起的增长。

由于全市常住人口中青年人大量增加,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20-29岁)从“五普”的39.03万人上升至46.57万人,10年增加7.49万人,增长19.32%,全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五普”的9.92‰下降为8.71‰。

福田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开发专刊(十二)

福田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开发专刊(十二)

福田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开发专刊(十二)第18期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2012年4月11日福田区女性育龄推迟的现状及对策初探林师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出现女性生育期普遍延后的现象,尤其是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影响力的三高女性,主动选择放弃黄金育龄期推迟生育年龄,甚至选择不育的丁克家庭生活方式。

由于生育观念的改变、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风险提高等诸多社会和家庭因素导致越来越多女性主动或被动选择高龄生产。

这不仅给我国人口素质带来负面影响,也带来如人口断层、加速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甚至影响着我国发展大局。

福田作为建设法治化、智慧型、高品质的先导城区,不仅要从经济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更要从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着手,加快社会建设步伐,进而实现“首善之区、幸福福田”的美好愿景。

本文根据福田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数据,分析福田区女性生育期延后现象并探讨对策。

一、女性生育情况现状“六普”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131.75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40.8万人,增长44.85%。

2010年福田区女性人口为63.69万人,与2000年女性人口42.96万人相比增加20.73万人,增幅为48.25%。

其中2010年、2000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口分别为486643人、353303人,增加128424人,增幅为35.85%。

一方面福田区女性人口以及育龄妇女人口出现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与2000年相比2010年福田区人口出生率为却降低0.49‰。

(详见图1)女性选择推迟生育甚至不育丁克的现象十分突出。

图1 福田区2000年和2010年育龄妇女人数及出生率对比图图1 2000年和2010年福田区人口出生率对比图与2000年相比,2010年20~24、25~29岁女性生育率分别降低0.53‰、0.82‰,而30~34岁、35~39岁女性生育率却明显提高,增幅达23.79‰、10.83‰。

2000—2010年广东省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2000—2010年广东省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一、引言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规定: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就是“老年型国家或地区”[1]。

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1982年为4991万人,占总人口的4.9%,2008年为10956万人,占总人口的8.3%,2010年为11883万人,占总人口的8.87%。

而广东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人口数量为703万人,占总人口的6.75%。

虽然广东省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低于7%,不属于典型的老年型地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老年人口比例将继续上升,老龄化现象会越发突出,与此相关的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将会越发凸显。

广东拥有雄厚的经济和社会资源,社会发展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更为接近。

因此,及早对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结合不同地级市的经济、文化、医疗、福利、保险等条件制订相应的养老政策措施和布局老年公寓、托老院、养老社区,对于广东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

老年公寓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近几年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它不仅仅是一种为老年人设计的实体建筑,也是一种老年居住形式,在老年公寓里除了有老年人住的房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全方位服务[2]。

中国老龄协会张文范会长对老年公寓的表述如下:“老年公寓是既可以体现老年人居家养老,又能使老年人受到社会化服务的新型老年住宅形式,其属于机构养老的大范畴”[3]。

1998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98年全国老年公寓研讨会”规范了老年公寓的定义。

老年公寓是指按老年人特点设计建造的独立居住单元,内部设有卧室、起居室、浴室、厨房等,公寓内需配备各种服务、文化、娱乐、医疗设施,配备各种专业服务人员。

刘洋则认为老年公寓是指由社会投资兴办,并按市场化运作模式经营管理,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人居住与生活场所,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老年聚居类型。

1949-2018我国历年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平均预期寿命

1949-2018我国历年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平均预期寿命

25166 25660
18.95 19.42
96680 95833
72.80 72.53
2006年 2005年
131448 130756
25961 26504
19.75 20.27
95068 94197
72.32 72.04
2004年
129988
27947
21.50
92184
70.92
2003年 2002年
34146
0.00 33.59
62517
0.00 61.50
1981年
100072
0.00
0.00
1980年 1979年
98705 97542
0.00 0.00
0.00 0.00
1978年Βιβλιοθήκη 962590.00
0.00
1977年 1976年
94974 93717
0.00 0.00
0.00 0.00
1975年 1974年
据为当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数;其余年份数据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总人口和
135404
22287
16.46
100403
74.15
2011年 2010年
134735 134091
22164 22259
16.45 16.60
100283 99938
74.43 74.53
2009年
133450
24659
18.48
97484
73.05
2008年 2007年
132802 132129
26 26.8 27.3 28.1 30.3 31.4 31.9
32 32.6 37.5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解题方法技巧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解题方法技巧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解题方法技巧综合题1、在中国的版图上,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有一条呈45度角的斜线,这就是地理学家胡焕庸1935年提出的中国人口分布界线——胡焕庸线。

(1)与“胡焕庸线”有相关联性的的地理分界线有____。

(2)出现“胡焕庸线”的自然原因:____,社会经济原因____。

(3)破除“胡焕庸线”的举措有____。

答案: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东部地区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西部优越,人类开发历史较西部地区长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吸引东、中部地区企业落户的优惠政策;加强西部社会治安,优化投资环境;瞄准西部农业、能源等特色,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东、中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发展机遇,增加对西部的投资和技术指导;知识青年要响应国家开发西部的号召,积极投身西部建设;国家应继续制定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及时、稳妥处理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分布的有关知识。

(1)与“胡焕庸线”有相关联性的的地理分界线有:胡焕庸线大体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相关联。

(2)出现“胡焕庸线”的自然原因:两边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东部气候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西部气候条件较恶劣,地形崎岖、多荒漠化地区。

社会经济原因:东部地区交通比较便利、经济比较发达、开发历史悠久。

(3)破除“胡焕庸线”的举措主要围绕着吸引人口西移,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方面:①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②政策倾斜,引导东、中部地区企业到西部落户;③加强西部治安管控,优化安全投资环境;④发展特色农业、开发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⑤东、中部地区要加大对西部的帮扶力度,共同走向富裕;⑥国家要加大西部人才队伍的培养,鼓励优秀的青年到西部就业;⑦国家及时、稳妥处理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我人口年龄与性别结构的分析

对我人口年龄与性别结构的分析

对我市人口年龄与性别结构的分析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的人口年龄与性别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市未来人口发展规模和劳动力结构。

年龄与性别结构是人口的两个最基本的自然结构。

今天我们所遇到的人口问题大多与人口年龄性别结构有关。

一、我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特征1、当前我市人口年龄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

2010年11月1日,我市的人口总量为800.47万人,其不同年龄段人口分布如下图所示。

南京市人口年龄分布的正态分布图一南京市人口年龄分布的正态分布图二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口分布在15岁以前、65岁以后的人口比重相对较低,16岁到64岁之间人口比重相对较高,出现两端小、中间部分大的正态分布曲线。

2、人口年龄结构正处于类型转换阶段。

上图中,在15岁以前,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数量随着人口年龄的减少,而有所下降;65岁以后,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数量随着人口年龄的增大,逐步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

3、人口年龄峰值出现波动变化。

不同年龄人口数差别大。

从上图可以发现,在我市不同年龄组的人口总量分布中,有三个年龄组人口曲线回落,分别对应的是2010年11月1日时的50岁、36岁和26岁前后,这三个年龄组人口出生的时间分别是1960年、1974年和1984年。

还有四次年龄组人口曲线上升,形成较大的谷峰,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市超过20万人的有四个年龄段,分别是1990年出生的280643人,它是所有年龄段中人口最多的一年;1989年出生的264910人,1988年出生的205401人,1991年出生的200908人,也就是说:现在1988年—1991年,这四个年龄出生的人,全市总量最多,其他年份的人口都是在20万以下。

5年之后,南京市将迎来一个婚娶的高峰,每年至少有10万对新人结婚。

全市人口年龄从86岁开始,至93岁,人口数量就不足万人,在9434人—1161人之间,从94岁开始,人口数量就不足千人了。

人口年龄结构具有持续再生产能力,每一次人口峰值的来临,都会给社会带来就学、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

高一地理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台湾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完成题。

【1】图中反映台湾省A.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B.40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C.20岁人口比重现下降再上升D.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答案】A【解析】图中反映台湾省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40岁人口比重先上升后下降;20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正确答案选A。

【2】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程度高B.人口增长速度快C.就业压力太大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金字塔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金字塔的判读及人口问题。

2.下图是某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造成该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出现一对“翅膀”的原因最可能是A.大量老人和少年儿童迁往外地B.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业C.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答案】B【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老人、中年人和儿童段人口金字塔变化趋势正常,15-29岁的人口比重明显增多,说明这种现象是大量外来劳动力拥入造成的。

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金字塔。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判读人口金字塔并了解形成原因。

3.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包括少儿抚养比和老人抚养比。

下图为“甲省及我国人口抚养比统计图”据图回答题。

【1】若图中abc三条曲线(从上往下依次为a、b、c)表示的有少儿抚养比、老人抚养比和总抚养比,结合所学知识推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的应该是A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人抚养比、 B总抚养比、老人抚养比、少儿抚养比C少儿抚养比、老人抚养比、总抚养比 D少儿抚养比、总抚养比、老人抚养比【答案】A【解析】总抚养比等于少儿抚养比与老人抚养比之和。

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10年

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10年

少年儿童抚养比(%) 老年人口抚养比(%) 22.28 11.9 10.41 11.99 22.46 22.7 17.99 14.59 15.06 15 10.62 17.09 17.05 25.03 20.18 31.02 21.15 29.73 18.07 24.27 22.12 4 27.71 23.76 23.54 38.1 28.93 34.55 19.16 24.67 28.75 29.79 28.44 10.54 10.43 10.99 10.06 9.65 13.17 10.53 10.44 12.46 14.31 12.05 14.17 10.3 10.77 13.23 11.83 11.81 13.47 8.84 13.38 10.8 16.17 15.19 12.94 10.65 7.22 11.11 11.19 8.66 8.89 8.47
总抚养比(%) 34.18 20.95 22.42 33.46 32.75 27.64 27.76 25.59 25.44 23.07 31.4 29.11 39.2 30.48 41.8 34.37 41.56 29.88 37.74 30.96 44.82 38.5 39.93 38.73 51.04 39.58 41.77 30.27 35.85 37.41 38.68 36.91
2010年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 0-14岁 全 国 133972 22246 按地址分 北京市 1961 169 天津市 1294 127 河北省 7185 1209 山西省 3571 611 内蒙古自治区 2471 348 辽宁省 4375 500 吉林省 2746 329 黑龙江省 3831 458 上海市 2302 199 江苏省 7866 1023 浙江省 5443 719 安徽省 5950 1070 福建省 3689 571 江西省 4457 975 山东省 9579 1507 河南省 9402 1975 湖北省 5724 796 湖南省 6568 1157 广东省 10430 1762 广西壮族自治区 4603 999 海南省 867 173 重庆市 2885 490 四川省 8042 1364 贵州省 3475 876 云南省 4597 953 西藏自治区 300 73 陕西省 3733 549 甘肃省 2558 464 青海省 563 118 宁夏回族自治区 630 1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81 453 注:本表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汇总的11月1日零时数。 指标 人口数(样本数) 15-64岁 99843 1622 1057 5384 2690 1936 3424 2187 3054 1870 5986 4216 4275 2828 3143 7129 6642 4407 4769 7965 3178 626 2061 5797 2300 3293 212 2865 1883 409 454 1593 65岁及以上 11883 171 110 592 271 187 451 230 319 233 857 508 606 291 339 943 786 520 642 704 425 68 333 881 298 351 15 318 211 35 40 135

镇江人口老龄化及发展趋势研究

镇江人口老龄化及发展趋势研究

镇江人口老龄化及发展趋势研究(镇江市民政局课题组)人口老龄化作为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共同问题,已经对欧洲等发达国家长期运行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构成了挑战。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综合国力还不够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1986年,镇江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10.28%,以超前全国14年的水平率先达到国际公认的人口老龄化地区标准。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如今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截止2010年11月1日,镇江总人口为311.43万人, 60岁以上老年人口49.36万人,占总人口15.85%。

14岁以下少儿人口32.8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0.55%。

与“四普”1和“五普”相比,老年人2口比重进一步上升,少儿人口比重进一步下降,老少比3进一步上升,人口年龄中位数4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口已经超过少儿人口,各项指标大大超过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标准(表1)。

1“四普”“五普”“六普”分别指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开展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2文中“老年人”数据除明确年龄界定以外,均指60岁及以上人群。

“六普”全市户籍人口为269.81万,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18.3%。

3老少比指65岁以上人口与0~14岁人口之比。

4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人口分隔成两个相等部分的那个年龄值。

1、老年人口增速提高自2000年以来,镇江总人口增加26.94万人5,增长9.47%,年均增长0.91%;而老年人口却新增14.47万人,增长41.5%,年均增长率达3.53%,相比前十年(1990-2000年,下同)多增加6.87万人,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提高1.04个百分点,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3.59个百分点(表2、表3)。

表2:三次人口普查镇江老年人口变化情况2、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加剧近20年,镇江人口峰值已经从20-24岁年龄组发展到40-44岁年龄组(图1)。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解析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解析

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与之密切相关的人口负担问题也逐步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1990年,我国人口抚养比达49.8%,2010年为34.2%,2016年达到37.9%,人口抚养比在经历了短暂的下降后开始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

一般来讲,抚养对象分为少年和老年,201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就已达2.2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预计2050年每两个劳动人口就要抚养一个老年人。

老龄化体现的是人口抚养负担的增加,而作为减少抚养负担政策的“二胎政策”也开始在效果上出现瓶颈。

作为“全面二孩”的第一年,2016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95%,而到了2017年出生率开始下降为12.43%,“全面二胎”仅两年,政策效果便开始出现下滑。

查阅有关人口老龄化相关文献,更多的是关注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劳动力变化等横向联系的研究,与人口老龄化息息相关的人口负担问题也仅仅停留在概念上,现有资料还缺乏对人口抚养负担改善的系统性研究。

既然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成必然趋势,那么受其影响的人口抚养负担比是如何变化呢?面对这种变化,相应政策的理论依据又是怎样的呢?针对这两个递进问题,我们来依次进行分析。

二、抚养负担变化分析(一)已有修正的抚养负担计算方案。

国家统计局用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来定义总人口抚养比,在实际计算上,直接规定了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年龄段,具体公式如下:GDR=P0-14+P65+P15-64×100%=P0-14P15-64×100%+P65+P15-64×100%=CDR+ODR其中,GDR为总抚养比,CDR与ODR分别为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

但是有学者对该总抚养比的计算提出质疑,认为我国《劳动法》第十五条明文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且法律规定60岁及以上就是老年人,现有的统计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国情,但却并未提出如何度量总抚养比。

高三地理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1年10月31日是“世界70亿人口日”。

下图示意某同学绘制的M国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其中某一时期的图例标错。

据此完成小题。

【1】图例标错的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根据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可知④图错。

【2】根据人口演变规律,四个时期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④②①③D.①③④②【答案】B【解析】根据“三率”数值大小可知四图中由先到后依次为③②④①。

【3】人口性别—年龄构成最符合M国①时期的是 ()【答案】D【解析】M国①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1%,人口增长快,故D选项正确。

2.下图为2010年我国各省老年人口比例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0年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京津地区B.长三角地区C.川渝地区D.珠三角地区【答案】C【解析】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四川、重庆老年人口比例所占比例最高,是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两省分别简称川、渝,C对。

A、B、D错。

【2】图示西藏老年人口比例特点的成因是A.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低C.医疗水平高D.迁入人口多【答案】A【解析】读图,西藏老年人口比例特点是在各省区中比例最低,这主要是因为该地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A对。

出生率低,少年儿童少,老年人比例占的高,B错。

医疗水平高,老年人死亡率低,占的比例会增高,C错。

西藏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容量低,迁入人口少,D错。

【考点】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

3.通常将人口按照0-14岁、15-64岁及65岁及以上分为三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

下图是我国不同时期三个年龄段人口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按照年龄0-14岁、15-64岁及65岁及以上划分,依次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答案】B【解析】随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出生率下降,0-14岁人口比重逐年下降,③为0-14岁人口比重;老龄化加剧,老年人比重上升明显,②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5-64岁比重变化不大,①为15-64岁人口比重。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2-12 分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全国与各省级,2002-2018,缺2010)_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2-12 分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全国与各省级,2002-2018,缺2010)_

22.60 32.09 26.42
24.68 23.84 33.49 24.99 33.23
19.31 24.74 26.83 28.29 32.22
23.39
14.25 14.59 25.57 20.69 17.91
13.39 16.51 12.76
13.12
11.04 14.72 11.30
21.09 21.83 17.08 13.24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2016 全国
北京
66100 46573 51658 32221 38163 82502
79005 48684 56647 91922 40385
7640
25337 68609 29612 39709
全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1144648
17673 12794 61907 30481 20781
35744 22173 30946
19877 65996 47034 51812 32309 38080 82408
78679 48498 56516
192963
1850 1314 11440 4753 2759
3628 2725 3267
1955 9061 6441 9631 5402 7725 14842
16761 7445
11013
815039
13834 10083 42612 22580 15976
26763 16705 2389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抚养比(%) 34.18 20.95 22.42 33.46 32.75 27.64 27.76 25.59 25.44 23.07 31.4 29.11 39.2 30.48 41.8 34.37 41.56 29.88 37.74 30.96 44.82 38.5 39.93 38.73 51.04 39.58 41.77 30.27 35.85 37.41 38.68 36.91
2010年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 0-14岁 全 国 133972 22246 按地址分 北京市 1961 169 天津市 1294 127 河北省 7185 1209 山西省 3571 611 内蒙古自治区 2471 348 辽宁省 4375 500 吉林省 2746 329 黑龙江省 3831 458 上海市 2302 199 江苏省 7866 1023 浙江省 5443 719 安徽省 5950 1070 福建省 3689 571 江西省 4457 975 山东省 9579 1507 河南省 9402 1975 湖北省 5724 796 湖南省 6568 1157 广东省 10430 1762 广西壮族自治区 4603 999 海南省 867 173 重庆市 2885 490 四川省 8042 1364 贵州省 3475 876 云南省 4597 953 西藏自治区 300 73 陕西省 3733 549 甘肃省 2558 464 青海省 563 118 宁夏回族自治区 630 1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81 453 注:本表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汇总的11月1日零时数。 指标 人口数(样本数) 15-64岁 99843 1622 1057 5384 2690 1936 3424 2187 3054 1870 5986 4216 4275 2828 3143 7129 6642 4407 4769 7965 3178 626 2061 5797 2300 3293 212 2865 1883 409 454 1593 65岁及以上 11883 171 110 592 271 187 451 230 319 233 857 508 606 291 339 943 786 520 642 704 425 68 333 881 298 351 15 318 211 35 40 135
少年儿童抚养比(%) 老年人口抚养比(%) 22.28 11.9 10.41 11.99 22.46 22.7 17.99 14.59 15.06 15 10.62 17.09 17.05 25.03 20.18 31.02 21.15 29.73 18.07 24.27 22.12 31.44 27.71 23.76 23.54 38.1 28.93 34.55 19.16 24.67 28.75 29.79 28.44 10.54 10.43 10.99 10.06 9.65 13.17 10.53 10.44 12.46 14.31 12.05 14.17 10.3 10.77 13.23 11.83 11.81 13.47 8.84 13.38 10.8 16.17 15.19 12.94 10.65 7.22 11.11 11.19 8.66 8.89 8.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