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流程预案与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流程预案与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流程预案与流程
【应急预案】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静,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材。

2.给氧及监测:持续低流量给氧;行心电监护,持续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3.急查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记物。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合理用药。

5.镇静、止痛:对持续性、剧烈胸痛的病人,可根据医嘱肌内注射杜冷丁或静脉注射吗啡针。

6.再灌注治疗的护理
(1)若为溶栓治疗,及时准确执行溶栓治疗给药方案,用药前后注意观察出血倾向。

(2)若为介入手术治疗,按医嘱充分落实术前准备,如碘过敏试验、静脉留置针穿刺、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

(3)再灌注治疗后的观察:严密观察再通指标,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记物,观察其动态变化。

7.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休克,防止病情恶化。

发生心脏骤停时,按心肺复苏处理。

8.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9.做好抢救后物品的清理、消毒、补充,急救药品及设备还原成备用状态。

【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1 、按危重症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遵守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

2、除颤器、抢救车预先放置床旁;立即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解除焦虑,必要时给与镇静剂.3、立即给氧气吸入3-5L/min,24h持续吸入。

4、立即给与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神志、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变化。

5、立即建立留置针静脉通路并同时抽血送检。

6、遵嘱给与扩冠、抗凝、镇痛、镇静、溶栓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必要时做好急症冠脉介入前准备工作.7、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及尿量情况,观察皮肤粘膜牙龈及尿便颜色有无出血倾向。

8、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1)心律失常(1室颤的立即电除颤;(2快速室速的遵嘱应用利多卡因或可达龙;(3房室传导阻滞的尤其前壁心梗合并Ⅲ度A VB做好立即行人工起搏器治疗的准备。

(4心率<50次/分,遵嘱给与阿托品静推,654-2或异丙肾上腺素泵入。

(2)急性左心衰氧气调制4-6 L/min,面罩加压给氧或简易麻醉机给氧;遵嘱给与利尿剂、吗啡药物治疗。

(3)纠正休克遵嘱调整前后负荷,适当补充碱液。

9。

被动或主动活动下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注意观察有无栓塞表现。

10、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

(1)第一周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

(2)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进食不宜过快、过饱。

第一周流食,第二周半流食,第三周软食,第四周恢复普通饮食。

(3)保持排便通畅,多食富含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11。

健康指导(1)合理饮食(2)防治冠心病易患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

(3)调整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减轻工作压力。

(4)如没并发症,6周后科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适度。

(5)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备急用。

(6)教育家属配合并支持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第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有急性心力衰竭、剧烈胸痛、意识障碍、休克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

我院为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选择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急诊护理与常规护理,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

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8±4)岁;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58±5)岁。

所有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均为(5±3)h。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经皮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给予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实行溶栓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患者基本病情的观察与评估、测量各项生命体征等,根据医嘱实施具体护理工作。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措施干预,具体如下。

1.2.1院前急救护理医护人员应即时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测,并详细记录数据,为医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严禁患者自主翻身加重病情。

对于有呼吸困难症状者需协助其取半卧体位,并根据患者病情,即时给予扩张血管、缓解疼痛等对症治疗。

1.2.2心理护理因为该疾病发病急且病死率高,患者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之交流,即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1.2.3疼痛护理可根据患者具体疼痛情况给予适量镇痛药物,缓解患者因疼痛引起的不适感。

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定时测量患者血压、脉搏等,若患者发生严重传导防碍情况,需即时向医生报告,并给予对症治疗等。

1.3观察指标4患者出院前1d,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实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病情观察以及交流沟通等内容。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一、心梗急性期护理1、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保持病房安静。

2、持续吸氧及心电监护。

3、迅速描记全导联心电图。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行止痛(杜冷丁或吗啡)、扩管(硝酸甘油)、抗血小板聚集(波利维)等治疗。

嚼服阿司匹林300mg,波利维300mg或者替格瑞洛180mg。

5、抽血急查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

6、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发作12小时内可以选择再灌注心肌治疗:有条件者行急诊PTCA术或急诊PCI术,及时完成术前准备; 静脉溶栓治疗。

7、落实心理护理,指导患者避免紧张焦虑,保持情绪稳定。

二、饮食1、急性心肌梗死-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以减轻胃扩张。

2、恢复期应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提倡少量多餐。

3、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病人无腹泻的情况下常规使用缓泻剂,防止用力排便导致病情加重。

三、病情观察1、疼痛的观察:观察患者胸痛有无缓解,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2、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发热、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心衰等症状。

3、动态观察18导联心电图的变化、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的变化。

4、溶栓疗效的观察:1)胸痛2h内基本消失;2)心电图ST段2h内回落>50%;3)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4)血清CK-MB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5、遵医嘱用药,患者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四、用药护理1、硝酸酯制剂: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

2、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量。

监测血压及心律的变化。

3、钙通道阻滞剂: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脉痉挛,监测血压及心律的变化。

4、抗血小板药物:注意胃肠道反应及出血倾向。

5、吗啡或哌替啶:有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五、健康指导1、心理指导,指导患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正确的对待自己的病情,告诉家属配合支持,避免对其施加压力。

2、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

3、出院后可行康复训练: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运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部分心肌坏死,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合并血栓而形成持续性痉挛,使管腔发生急性阻塞。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上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剧烈的心前区疼痛,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锁骨下及腹部,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发绀[1],一旦诊断心肌梗死,必须分秒必争进行抢救。

护士掌握该病的护理措施,对病人施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治疗疾病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1 疼痛的护理疼痛是最早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持续性心前区疼痛,使患者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和濒死感等。

由于心理变化,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增高,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梗死面积扩大。

少数患者可出现无痛性心肌梗死,一开始就是休克或急性心衰。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镇痛、镇静药物。

可给予度冷丁50~100mg或吗啡5~10mg止痛。

2 吸氧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不论有无并发症,常规予鼻导管吸氧2~3天,对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患者要加大氧浓度或50%酒精湿化吸氧,持续吸氧可缓解疼痛,增加心肌供氧,限制梗死面积再扩大。

3 生活护理3.1 绝对卧床休息。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搬运,严格限制家属探视,保持病人安静,病情稳定后可在床上或室内适当活动。

3.2 饮食护理。

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有心衰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给予低盐饮食,少量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心脏负担。

禁食辛辣及易发酵食物,宜多吃水果和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避免过热、硬、粗糙食物。

3.3 排便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由于强制卧床所引起的负性情绪、排便环境改变,排便反射减弱,排便用力不当等问题,容易导致排便困难。

病人往往因便秘用力过猛,增加心脏负担,而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多种并发症。

因此,采取恰当的排便护理,减少排便相关并发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极为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的护理

f 2 ] 谢红英 , 宫颈癌行腹腔镜手术 1 7例临 床护理[ J ] . 齐 鲁护理杂 志 ,
2 0l 2, l 8( 2 3) : 8 5—8 6 .
性枕 , 促 使 二 氧 化碳 上 升 , 聚集于盆腔 . 有利于气体的吸收 , 从 而
减少颈肩部酸痛 , 在 本组 1例 病 人 在 按 照 上 述 方 法 处 理 后 , 在 术 后 2 d得 到 有 效 的缓 解 。 ② 尿 潴 留 : 尿 潴 留 主 要 是 由 于 手 术 过 程 中损 伤 了 自主 神 经 结 构 , 从 而 导致 膀 胱 对 压 力 的 敏 感性 下 降 , 同时 , 子宫切除后 , 膀胱 过渡伸展 , 导 致 短 期 内 出现 膀 胱 麻 痹 出
现尿 潴 留 。 为此 , 在拔管前 3 d 要 对 尿管 进 行 定 时 夹 管 , 锻 炼 膀 胱 的 收缩 能力 , 同时 , 鼓励病 人多下床活动 , 术后 1 0 d开 始 多 喝 水, 保证每天 2 0 0 0 m1 的饮 水 量 , 指 导 病 人 进 行 盆 地 肌 肉 的 训 练, 从 而 促 使 膀 胱 功 能 的恢 复 , 本 组 1例 病 人 在 采 取 上述 质 量 方 案后 , 得 到 治 愈 。③ 淋 巴囊 肿 : 因为手术 过程 中易使淋 巴暴 露 , 术 后 容易 形 成 淋 巴 囊 肿 。本 组 1例 病 人 出现 此 种 并 发 症 , 在 给
察, 如有病情征兆 , 及时向医生汇报 , 做 好 恰 当 的处 理 。
3 小 结
腹 腔 镜 下 宫颈 癌 切 除 术 过 程 中设 计 到 多 种 脏 器 , 术 中 损 伤
和术 后 并 发 症 发生 几率 大 , 为 了提 高 手 术 效 果 , 缩 短 病 人 康 复 时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2.潜在并发症——猝死与心肌缺血坏死,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脏破裂有关。

3.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坏死,心肌传导系统结构改变有关。

4.体温过高与心肌坏死后机体吸收热有关。

5.自理能力缺陷与心肌梗死后限制活动有关。

6.恐惧与剧烈疼痛伴濒死感有关。

【护理要点】1.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收住监护病房,疼痛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

2.观察病人疼痛部位、程度和伴随症状,遵医嘱给予吗啡止痛治疗。

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

及时询问病人疼痛变化情况,注意有无呼吸抑制症状。

3.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3L/min,以改善心肌缺氧状况。

4.溶栓护理①溶栓前配合医生做18导联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谱、肝肾功能、血型等;②建立静脉通路;③观察溶栓药物有无过敏反应;④记录胸痛缓解程度及时间;⑤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及缓慢型心律失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⑥观察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尿道及颅内有无出血情况,如有出血征象,及时报告医生。

5.急性期病人应采取清淡易消化的流食,逐渐过渡到低盐、低脂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

6.病人因卧床改变了排便习惯,容易造成便秘。

遵医嘱给予缓泻剂,避免因用力排便而可能导致的心脏猝死。

7.记录出入量,当尿量<30ml/h时应考虑是入量不足还是肾功能下降引起的,及时报告医生。

8.急性期病人全身症状较明显,如虚弱、疲倦、乏力,恐惧、濒死感,护士应多给病人解释、安慰,缓解病人恐惧、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9.出院指导①家属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家属要帮助、鼓励病人,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②警惕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③定期门诊复诊。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常规1.病人监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密切监控病情至关重要。

24小时的心电监测是必须的,以及每4小时一次的生命体征的测量,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2.休息和活动: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阶段,病人需要卧床休息。

随着病情的改善,医生会逐渐允许病人适度活动,但仍需避免过量活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处方,给予病人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血管扩张剂等药物。

确保按时给药,控制病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疼痛控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常伴有严重胸痛。

给予病人合适的镇痛药物,如硝酸甘油或吗啡,以减轻疼痛并提供舒适感。

5.心理支持: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

护士需要提供心理支持,与病人进行积极的交流,鼓励病人表达情感,并提供信息和教育,帮助病人恢复信心。

6.饮食:为了减少心脏负担,病人需要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

注意让病人保持体重,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

7.氧气治疗:给予病人适量的氧气治疗,维持足够的氧气供应,以提高心肌缺血区的氧输送。

8.定期复查:病人需要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血脂水平等,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9.康复训练:在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进行康复训练,包括适度的运动、呼吸训练、心理康复等,以帮助病人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10.家庭教育:对于病人及其家人,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病因、病情、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管理疾病。

总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常规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病情,按时给药,提供舒适和疼痛控制,给予心理支持,并提供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以帮助病人尽快康复。

同时,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护理工作,可以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和担忧,促进病人的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病变,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

当病人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时,应该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同时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

以下是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的详细介绍:一、急救措施:2.确定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如果患者昏迷或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骨进行心肺复苏和进行人工呼吸。

3.让患者保持安静:尽量保持患者的安静,防止剧烈运动或激动的情绪。

4.放松患者的症状:根据需要给予硝酸甘油含片、咀嚼阿司匹林等,以舒缓患者的症状。

5.维持通气道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吸痰、气管插管等操作。

6.给予氧气:如有条件,给予纯氧气吸入,以增加心肌梗死区域的氧供。

7.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急救措施实施的同时,应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二、护理要点: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治疗,如给药、手术等,确保治疗效果。

3.心理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护士需与患者进行沟通、安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供安全感。

4.饮食护理:患者需要适当的饮食,建议采取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饮食,避免高脂、高盐、高糖等不健康食物。

5.动态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等,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6.密切监测药物治疗: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包括药物的剂量、频率等,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7.床旁紧急设备准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时刻保持床旁有必要的急救设备,如除颤仪、氧气等。

8.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胸痛,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的变化,及时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

9.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温: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如发热,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一、病情观察:将病人置于抢救室或ccu,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疼痛的变化,预防并发症。

二、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24h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限制探视。

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h后可允许病人坐床边椅,协助病人洗漱、进餐,逐渐过度到床旁活动。

心肌梗死第5-7天后可在病室内、室外走廊散步,若有并发症,则应适当延长。

(2)饮食:起病后4-12h内给予流质饮食,随后逐渐过渡到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提倡少量多餐。

(3)给氧:氧流量2-5L/min。

(4)心理护理:疼痛发作时应有专人陪伴,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病人恐惧心理。

(5)保持大便通畅。

2、用药护理:(1)给予吗啡时,注意有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2)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时应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

(3)使用溶栓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低血压、出血等不良反应。

(4)使用抗凝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血小板减少症和出血等不良反应。

3、对症护理:(1)疼痛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予以心理护理,并及时正确执行医嘱。

(2)心源性休克应将病人头部及下肢分别抬高30°-40°,高流量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

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

三、健康指导1、饮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戒烟。

2、心理指导:指导病人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

3、康复指导: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活动及活动时间过长。

4、用药指导:指导病人遵医嘱服药,告知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定期门诊随诊。

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急性持续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造成的心肌坏死。

临床以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以及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坏死的全身反应与一系列心电图的动态改变为特征。

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因此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要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病人的生活及护理。

1 一般护理1.1 卧床休息第一周患者绝对卧床,保持环境安静,禁止翻身,减少亲友探视,防止情绪激动,降低组织代谢及耗氧量,护理操作尽量一次完成,少搬动患者,减轻心脏负担。

每日睡眠时间以10—14小时为宜。

如患者过度焦虑,可给予镇静药。

第二周可在床上翻身及肢体自由活动,但动作要缓慢。

第三周病情趋向稳定,坏死部分心肌逐渐瘢痕化,可在床上做轻微活动,如洗脸、进食等。

第四周床边及室内活动,活动后如有心悸及不适,应减少活动量,无不适感觉,尚应逐渐增加活动量。

1.2 心理护理心肌梗死突然发病,患者毫无思想准备而产生焦虑的心理变化。

对这种患者应热情接待,态度要亲切和蔼,耐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之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因情绪因素影响而导致一些不该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病情细致,技术操作娴熟,护理要周到,不怕麻烦。

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1.3 饮食护理及大小便的观察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应少食多餐,给予清淡易消化的膳食。

避免有刺激性的辛辣饮食,禁止用咖啡和茶。

喂食时不要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注意保持大便通畅,进食适量的蛋白、水果、高纤维素饮食。

24h尿量,<400ml或<50ml则为少尿或无尿,应及时查明原因。

1.4 避免肢体血栓形成及便秘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定期作肢体被动活动,避免肢体血栓形成。

由于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引起便秘。

要提醒病人排便忌用力过度,因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而危及生命,可给些轻泻剂或开塞露通便,便前可给予口含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等。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计划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计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计划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

主要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烦燥不安等,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的护理问题有:(1)疼痛;(2)恐惧;(3)焦虑;(4)自理缺陷;(5)活动无耐力;(6)便秘;(7)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

一、疼痛[相关因素]心肌缺血、缺氧。

[护理目标]1、病人主诉疼痛次数减少,程度减轻。

2、能识别引起疼痛的因素。

3、能够运用有效的方法减轻或缓解疼痛。

[护理措施]1、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3、密切观察有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4、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重点评价]病人疼痛缓解的程度。

二、恐惧[相关因素]1、胸闷不适、胸痛、濒死感。

2、因病房病友病重或死亡。

3、病室环境陌生/监护、抢救设备。

[护理目标]1、病人能说出恐惧感觉。

2、安全感和舒适感增加。

3、能采取应对方法。

[护理措施]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2、尽快地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

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

4、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

5、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

6、关心病人,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

[重点评价]病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三、焦虑[相关因素]1、身体和心理上的异常感觉。

2、环境和日常生活发生改变。

3、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护理目标]1、病人能描述焦虑的症状。

2、能运用有效的应对机制减轻焦虑程度或控制焦虑。

[护理措施]1、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1疼痛与心肌缺血低氧有关。

措施:①休息。

发病后1~3 d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告诉病人及家属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

②止痛。

遵医嘱给予杜冷丁或吗啡止痛,持续静滴硝酸甘油,并注意滴速,给予持续低流量或中流量吸氧,以心肌得到再灌注的目的。

③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并分散其注意力。

2恐惧濒死感与持久而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对设备及治疗方法的不了解,以及现实的或设想的对自身健康的威胁等有关。

措施:①安定情绪。

护士尽可能和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向病人讲明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这样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痊愈;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知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治疗。

②尊重病人。

确认病人的痛苦并以最和善的态度、最妥善的语言,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安慰。

详细了解每个病人的个性、习惯,针对不同性格的病人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

③向病人讲解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和使用监护系统的意义,消除病人的恐惧感。

3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肌缺血致心肌收缩力减低心律失常有关。

措施:①提供病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根据病情给予合理舒适的体位。

②严格按医嘱用药,保持静脉输液通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在20~30滴/min。

③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及尿量。

4 自理缺陷和活动无耐力与急性疼痛、心律失常及心输出量减少有关。

措施:①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协助翻身、进食、洗濑、排便等。

②症状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在病人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和运动,增强病人的自我价值感。

5便秘与紧张恐惧、卧床、体虚无力、饮食不合理有关。

措施:①急性期说服病人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向病人说明保持大便通畅的意义,避免用力排便,因用力排便可增加心脏受损。

加重心肌缺血。

②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食量,进行腹部按摩。

6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

措施:①嘱病人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送你六大护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送你六大护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送你六大护理要点在临床当中急性心肌梗死是最为常见,正常情况下这一病症的患者发病及时,病毒死亡率也比较高,在近些年当中发病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势,二三十岁突发急性心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对于该疾病进行说明,并对于该疾病的护理进行探讨。

1.急性心肌梗死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突发急性闭塞,从而导致的血流中断,使得患者出现较为严重并且持久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在临床当中该病有一定的突发性,并且会伴随着剧烈的胸痛,患者的血清酶发生增高,并且现在图的动态演变也发生变化,在发生缺血性心肌坏死之后,患者还可以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病症,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该疾病九成以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药硬化后,患者很有可能出现血栓,学生堵住了冠状动脉,从而突发急性的闭塞。

当然,还有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炎症等导致。

该病症的发生通常会有一些诱因,例如患者在发生前通常会有过劳或是大出血或是较为激动或是外科手术等情况。

在临床当中患者在发病之前可能会出现乏力,活动时会出现心悸烦躁以及心绞痛等情况。

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是疼痛,患者疼痛的部位以及性质和心绞痛相同,并且没有明显的诱因,常常在患者安静时感觉疼痛较重,并且这一疼痛的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患者会感受到数天或者数小时的疼痛,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片之后,也并不能够缓解,同时会伴有烦躁不安的情况,存在一种濒死感,只有少数的患者并不疼痛一开等严重情况,患者的疼痛通常位于上腹部,一些患者的疼痛会出现放射的情况,放射到整个颈部或是背部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全身的症状当中还会存在着发热,白细胞升高,心动过速等情况,患者体温会升高到三十八摄氏度,持续时间在七天左右。

患者的胃肠道通常会出现剧烈疼痛,同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状况。

2.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是,应当尽早发现并且住院。

该病的治疗原则是对于心肌进行挽救,缩小患者的梗死面积保护患者的心脏功能,并且对于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1.执行心血管疾病一般常规护理。

2.休息与活动(1)发痛24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可坐床边椅,有严重并发症者需延长卧床时间。

根据病情调整活动量,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2)病房保持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获得充足、高质量的睡眠.3.饮食护理(1)给予高维生素、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

最初两天宜进半流质,病情好转后改为普食. (2)少食多餐,忌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禁烟酒。

4.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测,以防病情恶化。

(2)心绞痛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遵医嘱及时给予硝酸甘油、消心痛含服。

剧烈疼痛时给予强效止痛剂,并给予氧气吸入。

并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

5.药物治疗及护理(1)止痛药物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对镇痛药的效果。

同时注意有无呼吸抑制、脉搏加快等不良反应,给予硝酸脂类药物者随时监测血压。

(2)溶栓药物的护理准确、迅速地配置并输注溶栓药物,观察用药后有无寒额、发热、皮疹等过反应。

低血压,是否发生皮肤、粘膜、内脏出血等副作用,一旦出血应紧急处理。

使用溶栓药物后,应定时描记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询问胸痛有无缓解。

(3)康心律失常药物的护理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及心电图的变化,备急救药品、除频仪、起搏器,注意维持血药浓度;监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4)抗休克药物的护理严密监测血压、神志、尿量、肢体温湿度等的变化,保持静脉通畅。

(5)抗凝药物的护理给药剂量、途径、时间准确,观察全身有无出血、过敏反应。

如抗凝剂治疗者应注意皮肤黏膜在无出血点、大小便颜色,并且实时监测思者的查血结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对症处理(1)入院后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3~4L/min),以后根据病情改为低流量吸氧(1~2/min),病情平稳后停止吸氧。

(2)保持大便通畅,入院后常规给予缓泻剂,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嘱患者排便时勿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发生意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也是威胁生命较重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

在此基础上,一旦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达20~30min以上,即可发生ami。

其主要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通、发热、wbc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因此,必须争分夺秒,全力抢救,诊断确立后密切监护和良好的护理甚为重要。

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情能否转归。

1.临床资料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8.5岁,其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者11例,心律失常者25例,心源性休克者6例,死亡4例。

2.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濒死感及恐惧感,加上陌生的环境,急性期卧床休息、床上洗漱、大小便等,改变了往日的生活习惯,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多关心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让其感觉到温暖和安慰。

在发病的1~2d可应用音乐疗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护士在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准、稳、快,稳定患者的情绪,主动关心患者的起居及做好生活护理。

在解释和安慰患者时,要语言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和关心患者,从而融洽护患关系,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2.2卧床休息。

ami患者发病的第1周内病情最不稳定,易出现并发症,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

进食、洗漱、大小便等一切生活由护理人员协助进行,尽量避免增加劳力。

第2周除低血压外,可在床上做深呼吸及伸展四肢等轻微运动或四肢被动运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第3~4周帮助患者逐步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

以根据病人的病情适当增加活动量为宜,运动量以不引起心脏不适或气短为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一)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宜给低盐、低热、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少吃多餐,最初2~3天流质饮食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半流饮食或软食。

为了利于病人饮食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增进病人的食欲。

2、活动与休息发病后1~3天应绝对卧床休息,尤其是最初的24小时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由护士协助完成,并保持情绪稳定,其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

对于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肢体功能训练。

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h后可允许病人坐床边椅,协助患者进餐、洗漱,在患者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患者参与部分自理活动。

第5~7天后可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

患者活动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与监测下进行,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宜。

若活动时心率比安静时心率增加20~30次/分钟或15~20次/分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血压降低10~15mmHg以上或血压异常增高,心电图上表现出心律失常或ST段移动,患者主诉乏力、头晕、呼吸困难、恶心、心前区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3、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2~4L/min持续或间断的鼻导管吸氧。

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

4、保持大便通畅由于患者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而患者年老体弱,胃肠蠕动功能差,加之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担心弄脏床单。

因此护士必须耐心解释便秘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危险,同时指导病人采取通便的措施,保持排便通畅。

如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并及时添加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ml加适量温开水同饮;适当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以促进肠蠕动。

嘱病人勿用力排便,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使用开塞露。

(二)心电监护(1)置病人入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专人监护,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3~5天。

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

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

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导致冠状动脉或分枝闭塞,导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急性心梗时候的急救护理,供大家参考。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及护理1、迅速安置患者,取平卧位,同时通知医生。

2、吸氧(流量4-5升/分)。

3、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4、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情况。

5、建立双管静脉通道,先留血标本再输液。

6、按医嘱用药:溶栓药、抗心律失常药、扩张血管药、止痛药等。

7、遵医嘱进行溶栓,溶栓程序为:1)口服阿司匹林0.3g;2)用注射器抽利多卡因1支备用3)配好溶栓药:NS20ml+尿激酶25u静脉推注;NS100ml+尿激酶75u静脉点滴(30分钟内滴完)。

急性心肌梗死的注意事项1、观察并记录是否出现溶栓后的并发症,如有出血(大小便颜色变化,口腔、牙龈出血),心律失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停止用溶栓药。

2、病人绝对卧床,不能用力排便。

由护士实施生活护理。

3、定时抽血验心肌酶及行心电图检查。

4、谢绝探访,避免不良刺激。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

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6
• 2.主要表现:
• (1)疼痛:为最早出现, 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持 续心前区或胸骨后或剑突 下出现难以忍受的压榨性 疼痛,疼痛持续时间长, 一般>30分钟,常伴有大 汗,有濒死感;休息或口 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10
• (2)动态性改变:起病数小时后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 连接成单项曲线:出现病理性Q波:数日后S-T段恢复至 基线水平,T波低平,倒置或双向;数周后T波可逐渐恢复, 病理性Q波永久遗留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9
辅助检查
• 1.心电图的改变
• (1)特征性改变:宽而深的异常的Q波; S-T段抬高;出现倒置的T波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干部病房:黄敏
主要内容
• • • • • • •
2013-4-19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原则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2
定义
• 急性心肌梗死是灌装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 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 导致心肌坏死。 •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7
• 2心源性休克:疼痛时血压可下降,如疼痛缓解时,收缩 压〈80mmHg,同时病人烦躁,面色苍白或青紫,皮肤湿 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反应迟钝,常与心肌梗死数小 时至一周内发生。 • 3.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发 生于病后1-2天内,而以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也最危险, 前壁心肌梗死常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常是急性心肌梗死致死原因。下壁心肌梗死易发 生慢性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并伴有血压下降。
11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12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13
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
项目 肌红 蛋白 1-2h 肌钙 蛋白 2-4 肌酸磷 酸激酶 6 肌酸磷 酸激酶 同工酶 3-4 门冬氨 酸氨基 转移酶 6-12
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
• 肌钙蛋白在胸痛后4-6h上升,12h达高峰, 7天后才恢复正常,特异性强,是目前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化“金指标”。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15
治疗原则
• 治疗原则是保持和维持心脏功能,防止梗死面积 扩大,缩小缺血范围,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具体措施如下: • 1.急性期心电监护一周,如有并发症应延长监护 时间。 • 2.解除疼痛 哌替啶50-100mg肌注或吗啡5-10mg 皮下注射或罂粟碱30-90mg肌注。 • 3.心肌再灌注 溶栓疗法(尿激酶或链激酶静脉滴 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16
• 4.心律失常的处理室性心律失常应立即给予利多卡因静脉 注射:发生室颤时立即实施电复律;对房室传导阻滞,可 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严重者需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5.控制休克 应用升压药物及血管扩张剂,补充血容量,纠 正酸碱平衡紊乱。 6.治疗心力衰竭 使用哌替啶,呋塞米为主,辅以血管扩 张剂以减轻心脏负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有较好的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以内禁止使用洋地黄制剂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4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5
临床表现
1.先兆表现:约半数病人发病数日或数周
有新发生的心绞痛,或原有的心绞痛发作 频繁且程度加重,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 效果不好,或有乏力,胸闷,心悸,发作 。 时伴恶心,呕吐,大汗,血压波动,心律 失常等症状。
• 7其他促进心肌代谢药物,抗凝疗法,低分子右旋糖苷等。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 • (1)休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第一周前三天绝对 卧床休息:第四天可进行关节主动运动,坐位洗 漱,进餐:第二周坐椅子上进餐,洗手:第三周 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 • (2)饮食:第一周宜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心功能 不全及有高血压史者限制钠盐摄入 • (3)心理护理:病人常有紧张恐惧心理,情绪紧 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增高,引起 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使病情加重。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3
病因和发病机制
• 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心肌需血 量猛增或冠脉血供锐减,使心肌缺血达1小 时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2013-4-19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20
• 4.对症护理
• (1)疼痛护理:就地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 注意保暖,严重者给与半卧位;禁忌刺激性饮料 和食物。 • (2)心源性休克护理:应将病人头部及腰部分别 抬高30-40度;高流量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神志,尿量;必要时留置导尿,保证静脉输液通 畅;按时翻身,做好口鼻腔护理,预防压疮,肺 炎等并发症。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22
健康教育
• (1)自行料理日常生活(2)逐渐增加活动量,参加力
所能及的一些文娱活动与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骑自 行车,打太极等(3)康复锻炼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否胸 痛,心悸,呼吸困难,心率失常,血压升高或心电图改变, 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康复锻炼。 • 6.定期门诊随访。
出现时 间(h)
敏感时 间(h)
峰值时 间(h) 持续时 间(d) 2013-4-19
4-8
4-8
8-12
10-24 24 3-4
8-12
10-24 2-4 24-28 3-5
14
0.5-1 5-10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19
• (2)三大并发症观察 • 1)心律失常:①室性期前收缩,落在前一心博T 波上;②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每分钟超过5次;③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 ④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 2)心源性休克:休克早期病人可有烦躁不安,呼 吸加快,皮肤湿冷,继之血压下降等。 • 3)心力衰竭:心衰早期病人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 咳嗽,心率加快,舒张早期奔马律,严重时可出 现急性肺水肿,易发展为心源性休克。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21
健康教育
• 1.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有关疾 病。 • 2.合理调整饮食,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肥胖者 应节制总热量,适当控制进食量,并结合体力活 动,适当降低体重。 • 3.按医嘱坚持服药,随身携带保健盒。指导病人 进行自我心理控制,保持情绪稳定。 • 4.指导病人与家属掌握简易急救方法。 • 5.康复锻炼指导,急性心肌梗死6-8周后,病情稳 定,体力恢复,病人进入恢复期可进行康复锻炼。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23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24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8
• 4发热:T38°C左右,持续约1周,白细胞增高、 血沉增快,一般在发病24~48小时出现,为坏死 物质吸收所致。 • 5胃肠道症状:可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严重 者可有呃逆。 • 体征: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尖区可闻舒张期奔马 律,心音减低,血压下降,有左心衰竭和休克相 应的体征。
2013-4-19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18
• (4)保持大便通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长期卧床,进食少, 消化功能减退,加上疼痛后应用吗啡或哌替啶,抑制消化 腺分泌等,易引起便秘,切忌用力排便,以防诱发心律失 常,心脏破裂和猝死等,故应给与缓泻剂,或用开塞露纳 肛。 • 2.心电监护。 • 3.病情观察 • (1)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而持久 的心前区疼痛,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并伴有胃肠道症状, 心动过缓和血压改变等症状。心电图检查显示S-T一时性 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