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例证法”常见失误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运用“例证法”常见失误及对策
进入高中,同学们的写作慢慢地由写记叙文转向写议论文,所谓议论文,顾名思义,就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写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很多,但运用的最多的还是“例证法”,这也是和议论文的“摆事实,讲道理”的特点相一致的。“例证法人人会用,但写出的文章却有高下之别,这固然和很多因素有关,但我认为不懂“例证法”的运用技巧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在初学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就常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两篇文章,语言、构思都差不多,所用事实论据也基本相同,但优劣却非常明显,而那篇给人印象不好的文章,问题常常出在运用“例证法”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下面我就就同学们经常出现的失误及对策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油水分离所谓油水分离,就是所用的材料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出现这种错误,有时
是因为思想混乱,思路不清,有时是因为对所用材料一知半解、甚至误解,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因为他不会“叙”。
关于议论文中的“叙”,一般写作指导书上只讲到了它和记叙文中的“叙”的不同,即前者“概括”后者“具体”,但何为“概括”何为“具体”,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如果以详略长短作为区别“具体”和“概括”的标准,那么叙得简略的、占用篇幅度短的就是概括,可事实是,有些文章中的有些事例叙述得比较长,但没有给人以冗长赘余的感觉,反而让人感到用得好、用得妙,而有的事例叙得并不怎么长,却让人感到废话连篇、味同嚼蜡。由此可见,把“概括”作为议论文中“叙”的特点在指导学生写作,其指导意义并不是很大。那么,怎样“叙”才算会“叙”?怎样“叙”才符合议论文的要求并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呢?
首先,同记叙文中的“叙”一样,议论文中的“叙”要重点突出,要有针对性,一定不能把你知道的事例原原本本地搬到文章里去。这里的“重点”是由你要证明的论点决定的。
所谓论点,其实就是一个判断,就是对论述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想。如“逆境出人才”就是一个判断,也是一个论点,它对“逆境”这一论述对象做出了肯定的判断,即能“出人才”,如果要用事例证明这一论点,其中“逆境”就是你要突出的重点,即你的叙述一定要能表现出他或她是处在“逆境”中,他或她是在“逆境”中成才的,只要是表现他是处于逆境中的材料都要详细的叙述,且多多益善,而与表现他处于逆境中没有关系的材料则坚决不能写进文章,否则,你叙述的事例就可能不能证明你的观点,从而造成“油水分离”的毛病。
当然突出重点并不说一定要长篇大论,写得详详细细,至于什么时候该详写,什么时候该略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说:大家都熟悉的事例要简略一些,比较生疏的例子就应该叙得详细一些;含义比较明显的例子就可以叙得简略一些,如韩愈的《师说》中举“古之圣人”例子证明“从师”的必要性,只用了一句话,“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点到为止,并没有详细叙述古人是如何“从师”的,因为从师的含义太好理解了;含义比较隐晦的例子就应该叙述得详细一些,以揭示出它们的具体含义或比喻义。如我曾让学生写过一篇以“阳光”为话题的作文,不少同学为证明“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有阳光”,就举例说某某心中有阳光,所以怎么样怎么样。这是一个含有比喻义的话题,这里的“阳光”可以是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一个理想、信念等,他所说的阳光到底是什么呢?读完之后让人不知所云。还有一篇谈“惑”的文章,有位同学为了要证明“不该惑时就不应惑”,就举了项羽的例子,说项羽在鸿门宴上就是因为“惑”而放走了刘邦,从而导致了项羽最后的失败,可项羽到底在哪里“惑”了则没有交代,因此读后也是让人糊里糊涂。
其次,别忘了交代“结果”。据笔者观察,论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论点本身就存在因果关系,如上面提到的“逆境出人才”,还有像“失败是成功之母”“梅花香自苦寒来”
等,对这类论点,同学们在举例论述的时候一般不会忘记交代结果,另一类就是论点本身不
存在因果关系,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论点本身不存在因果关系,举例论证的时候也无需交代结果,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举例的时候只需说出某人或某物有何短有何长就可以了;“是金子总会发光”,举例的时候只需说出某人是金子(有才)虽遭压抑,最终显露才华、干出了一番事业就可以了。第二种情况,论点本身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在举例论证的时候必须交代“结果。如“善待逆境”“学会放弃”等,对这类论点,只叙述某某如何善待逆境、如何放弃了该放弃的东西是不行的,因为这只说明了他是这样做的,并不能说明这样做是对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或者更准确地说,“结果”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是什么样的观点或主张,只要在实践中取得了好的结果,它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一般情况而言),我们说“大锅饭”的做法是错误的,就是因为在实践中,它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使得我们的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我们说改革开放是正确的,就是因为它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使得我们国家经济繁荣了,综合实力增强了,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反过来说,要证明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正确的,除了用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因此,在用例证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只叙述是“怎样做的”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交代结果的一定要交代这样做的结果,否则会让人感到说服力不强,甚至不能证明你的观点,“油水分离”。在这个问题上,韩愈就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韩愈在在《师说》中为证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次说“今之众人,其下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如果到此为止,不再往下写,能说古圣人的“从师”是对的,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是错的吗?当然不能。紧接着,他就交代了这不同做法的不同结果:“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里,作者虽然用了揣测语气,但表达的意思却非常明确:圣人是因为“从师”而更加圣明,愚人是因为“耻学于师”而更加愚蠢;圣人是因为“从师”而成为圣人,愚人是因为“耻学于师”才成为愚人的。第三段,作者又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同士大夫之族相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结果是: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齿”的“士大夫之族”,“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结果的交代有力地证明了“从师”的必要性。
总之,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想到了用该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材料和论点之间还是存在某种联系的,只是因为叙的时候未能突出重点,该交代的结果没有交代,从而导致了油水分离的错误,如果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要克服这类错误还是比较容易的。
二、罗列事例
有些同学的文章,看完之后,给人的感觉是一例接着一例,没完没了,整篇文章好像就是例子堆砌而成的。
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思路狭窄,不会多角度、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因此只好“字数不够,例子来凑”。要克服这类毛病,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多读书,让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同时要学会多角度、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考场上也可采用以下方法应急。
如前所述,例子用得恰当与否,与重点是否突出有关,与详略关系不大,既然如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抓住重点来详叙一两个例子的办法,来达到既增加字数,又减少用例数量的目的。关于这一点,一位浙江考生给我们作出了榜样。这一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是“位置与价值”,该考生提的论点是“位卑者同样能创造出不凡的价值”,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只举了一个例子,他是这样叙述的:
“铸造业中,有一种材料叫幅膜砂,加温后可以迅速凝固成一次性成型的精密器材,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如瓷。它是这样诞生的——
上世纪80年代初,大别山腹地一贫苦农家的男孩子考取了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