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烃》教案
《芳香烃》 教学设计
《芳香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芳香烃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苯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苯的同系物的概念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苯结构的探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的魅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苯的同系物的性质。
2、教学难点(1)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2)苯的取代反应机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水、香薰等,引出芳香烃的概念。
提问学生这些物质为什么会有芳香气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授(1)芳香烃的定义和分类讲解芳香烃的定义,即含有苯环结构的烃类化合物。
介绍芳香烃的分类,如单环芳香烃(如苯)、多环芳香烃(如萘、蒽)等。
(2)苯的结构展示苯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讲解苯分子的凯库勒式,并指出其局限性。
通过现代价键理论,介绍苯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和大π键的形成,使学生理解苯分子的特殊稳定性。
(3)苯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展示或图片展示,介绍苯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让学生了解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苯的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演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强调苯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伴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a 卤代反应讲解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步骤、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机理,强调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
b 硝化反应介绍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的实验过程、产物和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燃一、教材分析本行内容主要学习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苯的分子结构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关于苯的化学性质是以探究实验形式给出。
本门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绍的苯的化学性质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2. 了解芳香烧的来源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烧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及各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三、【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性质差异【难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2中已对苯有初步的了解:如苯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1、苯的卤代反应和硝化反应2、苯的加成反应。
以苯为基础,学习芳香烧,水到渠成。
但是由于相隔时间较长,学生记忆比较模糊,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贯彻好,通过对比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真理。
五、教学方法五、教学方法1.探窕法:苯结构特点的实验探究苯的同系物和酸性高钵酸钾溶液的反应。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4.教学基本环“:自主学习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一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总结、当堂检测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苯的同系物结构和性质。
2.教师的教学准备:导学案制作、课件的制作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小组教学。
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通过展示诱人的烤鸡翅图片引入课题。
(二)检查预习、集中反馈【问】:从苯的分子组成上看,具有很高的不饱和度,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单键、双键交替的结构吗?请设计实验证明苯的结构。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苯的结构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章第2节 芳香烃教学设计
《芳香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芳香烃》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苯的分子结构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关于苯的化学性质是以探究实验形式给出。
本节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绍的苯的化学性质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2.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2.自主设计有关实验并探究有关物质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及各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三、【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性质差异【难点】溴苯和硝基苯的制备探究实验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半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苯的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贯彻好,通过对比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真理。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苯的燃烧反应苯的同系物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芳香烃》的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内容,并填写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教室内教学,课前准备好苯的同系物和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的实验用品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通过抽查各层次的学案,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芳香烃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2.1芳香烃学案(人教版选修5)一、预习目标1、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2、简单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二、预习内容(一)、苯的结构和性质1、苯的结构(1)分子式_______________(2)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最简式______________ (4)空间结构: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键角为120。
,碳碳键长介于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之间2、苯的物理性质苯是______ 色,带有 ___________ 气味的有_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3、苯的化学性质(1 )取代反应①苯与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苯的硝化反应苯与和的混合物共热至50C―― 60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的加成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的氧化反应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苯的含碳量很高,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苯 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二、苯的同系物1、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______________ 取代后的产物2、结构特点:分子中只有—个苯环,侧链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碳碳键全部是单键)3、通式: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与苯相似4、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书写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时,苯环不变,变换取代基的位置及取代基碳链的长短。
高中化学选修芳香烃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芳香烃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芳香烃的基本性质、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碳氢化合物知识,引出芳香烃的概念。
2.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芳香烃吗?它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芳香烃的结构(15分钟)
1. 讲解苯环的结构和特点。
2. 介绍芳香烃的一般结构。
3. 展示一些常见的芳香烃分子结构。
三、芳香烃的性质(20分钟)
1. 辅导学生了解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通过实验示范,展示芳香烃的燃烧性质和化学反应。
四、芳香烃的制备方法(15分钟)
1. 讲解芳香烃的制备方法,包括直接蒸馏、加氢、硝化等方法。
2. 分析各种制备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五、芳香烃的应用(10分钟)
1. 分析芳香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2. 探讨芳香烃在材料制备、化工生产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六、总结与讨论(10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2. 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对芳香烃的兴趣。
3. 鼓励学生学习更多关于芳香烃的知识,提出更多问题。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加深学生对芳香烃的理解。
2. 提出问题,供学生下节课讨论。
教案结束。
高中化学《芳香烃》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芳香烃》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5第一篇:高中化学《芳香烃》教案6 新人教版选修5苯芳香烃●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主要性质;2.使学生了解芳香烃的概念;3.使学生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4.通过苯及其同系物性质的对比,对学生进行“事物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分子结构的关系。
2.苯的同系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1.以凯库勒与苯分子结构的故事引入课题;2.通过观察实物和实验验证探究得出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实验验证和类比分析得出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用具投影仪、试管若干、苯分子的比例模型;苯、甲苯、二甲苯、酸性KMnO4溶液、溴水、冰块、乒乓球碎片、蒸馏水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著名的科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一名言的最佳实例莫过于德国科学家凯库勒。
当他每天苦思冥想某一个问题而又不得其解时,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才使其豁然开朗,使问题得到较圆满地解决。
他思考的问题就是关于苯分子的结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苯的知识。
[板书]第五节苯芳香烃[实物展示]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苯[生]观察苯的颜色状态:是一种无色的液体。
[补充演示]在一干净的试管中倒入少量的苯,将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
[生]观察并记录现象:当试管从冰水混合物中拿出时,液体变成无色固体。
[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由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时能将苯由液体冷却为固体,表明苯的熔点高于0℃。
[补充演示]在一试管中加入1 mL 苯,另外加3 mL 水,振荡之后静置。
[生]观察现象:振荡时溶液混浊,静置后分层,在液面下1 mL 处有一明显界面。
[师]这又说明了什么?[生]说明苯不溶于水;所加的1 mL 苯在上层,3 mL水在下层,又表明苯的密度比水小。
高中化学教案芳香烃
高中化学教案芳香烃
教学目标:
1. 了解芳香烃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掌握芳香烃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3. 理解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芳香烃的结构、命名和性质。
难点:芳烃的反应类型和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投影仪、幻灯片、化学试剂。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酸碱试剂。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芳烃的结构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芳烃的特点和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芳烃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讲解芳烃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三、实验(20分钟)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用溴水测试芳烃和脂肪烃的区别,让学生亲身感受芳烃的性质。
四、讨论(15分钟)
与学生讨论芳烃的反应类型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思考芳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芳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实验环节和案例分析,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2.2《芳香烃》教案.doc
第二节芳香烃教学目标:1、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2、了解芳香烃的及其应用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复习脂肪烃,回忆必修2中有关苯的知识,完成表格完成P37[思考与交流]中1、2小结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苯的物理性质: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80.1C,熔点5.5C 二、苯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加成、取代等反应。
1)苯的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有黑烟。
*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苯的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3)苯的加成反应(与H2、Cl2)总结:能燃烧,难加成,易取代m [课堂练习]:1、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理由是 ()(导学)(A )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B ) 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 ) 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 )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有二种2 、 苯 环 结 构 中 不 存 在 C-C 单 键 与 C=C 双 键 的 交 替 结 构 , 可 以 作 为 证 据 的 是[]①苯不能使溴水褪色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A .①②④⑤3、下列物同一平面B .①②③⑤C .①②③D .①②质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上的是 ( )4、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 、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C 、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 、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三、P37[思考与交流]中第 3 问。
1、由于制取溴苯需要用剧毒试剂──液溴为原料,因此不宜作为学生操作的实验,只要求学生根据反应原理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芳香烃的教案
芳香烃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芳香烃的特性与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芳香烃的定义和特性。
2. 掌握芳香烃的结构以及常见的芳香烃化合物。
3. 了解芳香烃的应用领域,如化学工业、医药、香料等。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芳香烃的定义和特性。
2. 常见的芳香烃化合物及其结构。
3. 芳香烃的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芳香烃的相关知识、实验设备和材料。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芳香烃是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你们对芳香烃有了解吗?2. 提问学生:你们能举出一些常见的芳香烃化合物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芳香烃的定义和特性。
2. 展示常见的芳香烃化合物结构,并解释其特点。
3. 介绍芳香烃的命名规则和常用的简化表示法。
三、实验探究(3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利用碘苯溶液检测芳香烃与非芳香烃的区别。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芳香烃与非芳香烃的区别。
四、应用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芳香烃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应用领域,调研并展示芳香烃在该领域的应用案例。
3. 学生展示并进行互动讨论。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1. 小结芳香烃的定义、特性和常见化合物。
2. 学生反思实验过程和结果,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深入了解芳香烃的性质和反应。
2.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芳香烃应用研究进展。
3. 布置课后作业: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芳香烃分子结构对其性质和应用的影响。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记录情况,评估其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展示和讨论的成果,评估其对芳香烃应用领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评估学生对芳香烃的深入学习和探究能力。
教学反馈:1. 针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教学设计10:2.2芳香烃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二节芳香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并从中了解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
②观察实验:苯的溴代或硝化反应。
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
③阅读与交流: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过程】[引入]在烃类化合物中,有很多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我们已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苯。
[板书] 第二节芳香烃一、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复习]请同学们回顾苯的结构、物理性质、主要化学性质。
[提问]1、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2、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结构的研究:(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
(2)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为40×10-10m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3、(1)苯与液溴在铁粉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C6H6+Br2 C6H5Br+HBr。
(2)苯在特殊条件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C6H6+3H2 C6H12。
(3)[讲述]苯的分子组成为C6H6,从其分子组成上看具有很大的不饱和性,应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
但实验表明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由此可知,苯在化学性质上与烯烃和炔烃明显不同。
大量的研究表明,苯为平面形分子,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碳碳键长完全相等,而且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
或均可。
[板书]1、结构:苯为平面正六边行结构,键角120°,碳碳键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完全相等。
高中化学芳香烃教案
高中化学芳香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芳香烃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
2. 掌握芳香烃的命名规则和常见物质的分类;
3. 理解芳香烃的反应特点和化学性质。
二、教学内容:
1. 芳香烃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2. 芳香烃的命名规则和分类;
3. 芳香烃的反应特点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重点:
1. 芳香烃的结构特点;
2. 芳香烃的命名规则;
3. 芳香烃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介绍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芳香烃的命名规则和分类;
3. 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芳香烃的命名练习;
4. 实验:进行芳香烃的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5. 总结:总结芳香烃的反应特点和化学性质。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实验教学;
2. 学生合作学习;
3. 讨论分析。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通过练习和实验掌握芳香烃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准确命名芳香烃并理解其化学性质;
3. 学生能够进行芳香烃的简单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七、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芳香烃的应用领域;
2. 学生可以自主探究芳香烃的反应机理。
以上为高中化学芳香烃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芳香烃教案
芳香烃一.教材分析《芳香烃》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苯的分子结构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关于苯的化学性质是以探究实验形式给出。
本节内容是对必修2中已经介绍的苯的化学性质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2.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及各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性质差异【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四、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半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苯的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通过对比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根据有机物的分类,我们知道有机物中有一类物质称为芳香族化合物,最初发现的这类物质绝大部分都是具有香味的,它们是从各种天然的香树脂、香精油中提取出来的。
目前,已知的很多芳香族化合物其实并不具有芳香气味,所以,“芳香族化合物”这一名称已经失去了原先的意义,只是一直沿用至今,那么现在我们所定义的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类怎样的物质呢?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的有机物。
【问】什么是烃类物质?【答】只含有C、H元素的一类有机物。
把这两类物质合并起来,取个交集,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一类有机物——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和性质。
【问】我们在高一就学过苯的有关知识,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苯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一)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问】请大家继续回忆,苯的分子式,结构式以及结构简式各是什么?并根据苯的分子式和结构式推测苯的化学性质【答】氧化反应(可燃性)、加成反应(因为具有不饱和度)、取代反应(苯环上有氢可以被取代)(二)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思考与交流】烃均可以燃烧,但不同的烃燃烧现象不同。
芳香烃(第一课时)教案
第二节芳香烃(第一课时)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独特结构,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教学重、难点
苯独特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
3、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讨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4、教学准备
苯分子模型,ppt课件,苯的燃烧实验视频。
填写课本中思考与交流。
芳香烃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二节芳香烃【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组成以及芳香烃的概念。
2.掌握苯的结构式并认识苯的结构特征。
3.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4.理解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设计:二课时教学流程:提问:什么叫芳香烃?最简单的芳香烃是什么?分子中含有苯环的一类烃属于芳香烃。
最简单的芳香烃是苯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苯及其同系物首先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复习回顾苯的有关性质【练习】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板书】一、苯的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苯的沸点是80.1 ℃,熔点是5.5 ℃。
用冰冷却,苯凝结成无色的晶体。
二、苯的结构分子式为,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或。
空间构型为,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键角为。
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和之间的独特的键。
【科学视野】苯的大∏键介绍【归纳】(1)苯分子是平面六边形的稳定结构;(2)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是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3)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等效,六个氢原子等效。
《芳香烃》教学设计_2
《芳香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技能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独特结构,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二)过程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并从中了解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科学方法二、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三、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四、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一)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二)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苯的同系物:通式:C n H2n-6(n≥6)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苯的同系物的苯环易发生取代反应。
(2)苯的同系物的侧链易氧化: (3)苯的同系物能发生加成反应。
(三)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1、来源及其应用 2.稠环芳香烃 五、教学过程[引言]在烃类化合物中,有很多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我们已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苯[板书]第二节 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复习]请同学们回顾苯的结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 [投影]1、苯的物理性质 (1)、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2)、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熔沸点低,易挥发,用冷水冷却,苯凝结成无晶体 (4)、苯有毒 2、苯的分子结构(1) 分子式:C 6H 6 最简式(实验式):CH(2)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
(3)苯分子碳碳键键长为40×10-10m ,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化学键。
CC C CCH H HH H H(4) 结构式 (5) 结构简式(凯库勒式)3、苯的化学性质(1) 氧化反应: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三.苯的化学性质⒈氧化反应2C 6H 6+ 15O 2 12CO 2+ 6H 2O点燃现象:明亮的火焰、浓烟(含碳量大于乙烯)⒉取代反应①卤代+ Br 2 Fe (溴苯)+HBr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讲]苯较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能燃烧,但由于其含碳量过高,而出现明显的黑烟。
芳香烃-授课教案
为4n+2(n=0,1,2,3…),其结构具有相当的电子稳定性,即芳香性。
有机化学 (第9版)
二、非苯型芳香烃
(一)薁 (二)[18]-轮烯
薁
[18]-轮烯
有机化学 (第9版)
二、非苯型芳香烃
全顺式十轮烯
分子内夹角144,键角120, 角张力大,不稳定
名称 熔点 (℃) 沸点(℃) 密度(g·cm-3)
苯
5.5
80
0.879
甲苯
95
111
0.866
间二甲苯
25
144
0.880
邻二甲苯
48
139
0.864
名称 熔点 (℃) 沸点(℃) 密度(g·cm-3)
对二甲苯
13
138
0.861
连三甲苯
25
176
0.894
偏三甲苯
44
169
0.889
均三甲苯
45
有机化学 (第9版)
三、具有芳香性的离子
二茂铁 ferrocene
有机化学 (第9版)
三维球型芳香分子—富勒烯
C60
1. 苯为平面、大π键结构,键长、电子云密度均一化。 2. 苯及其同系物可在催化条件下进行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当苯环上已有取代基时, 再次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速度及主要产物由第一个取代基决定。 3. 苯不易被氧化,若α-碳上有H的烃基苯可被氧化为苯甲酸。 4. 萘的键长、电子云密度不均一,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α-位。
顺,反,顺,顺,反-[10]-轮烯
π电子数10,原子不共 平面,无Hückel芳香性
[14]-轮烯
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芳香烃》教学设计授课教师:于艳玲第二节芳香烃【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组成以及芳香烃的概念。
2.掌握苯的结构式并认识苯的结构特征。
3.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4.理解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引言]让我们来看两则新闻报道,大家看了后有什么感想?请大家看书上第37页告诉我什么是芳香烃。
[板书]第二节芳香烃定义:在烃类化合物中,有很多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苯是一种最简单的芳香烃。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苯及其同系物【回顾】1、苯的物理性质:【探究】2、苯的结构【学生活动】阅读【科学视野】苯的大∏键介绍【归纳】(1)苯分子是平面六边形的稳定结构;(2)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是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3)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等效,六个氢原子等效。
【回顾】3、苯的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归纳:难氧化、易取代、难加成)[思考与交流]书37页1苯的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三.苯的化学性质⒈氧化反应2C6H6+ 15O212CO2+ 6H2O点燃现象:明亮的火焰、浓烟(含碳量大于乙烯)⒉取代反应①卤代+ Br2Fe (溴苯)+HBr(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虽然与乙炔含碳量一样,但是液体,所以更难完全燃烧2、苯的取代反应(卤代、硝化)【思考】根据苯与溴、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条件,请你设计制备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方案提示: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①科学性②安全性③可行性④简约性同学们回去后根据课本所给提示,及实验设计的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3苯的加成反应[引入]通过一道例题引出苯的同系物,学生自己归纳二、苯的同系物1.苯的同系物的定义: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通式是C n H2n-6(n≥6)【设问】苯的同系物都有与苯相似的化学性质,苯的同系物太多了不可能全部去研究怎么办呢?找代表物,找个最简单的——甲苯[展示样品]甲苯、并得出二者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2芳香烃 教案12(人教版选修5)
芳香烃【教学目标】之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的分子结构,进一步掌握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芳香烃的概念,苯的同系物的概念,简单芳香烃的命名,了解甲苯、二甲苯的化学性质2、掌握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教学目标】之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2、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对比芳香烃和脂肪烃的结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培养思维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教学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苯的分子模型,提出苯的分子结构假说,利用实验探究确定苯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认识到有机物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有机物性质的改变,强化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多媒体、推理【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多媒体】观看视频《苯的性质》的第一部分——苯的结构【学与问】通过视频的观看,苯有什么样特殊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对其空间构型有何影响?一、苯的结构1、苯的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杂化类型空间构型C6H6凯库勒式现代式sp2 平面六边形【讲解】在苯中的12个原子处于一个平面中,形成一个正六边形,键角为120°【学与问】苯的化学键与烷烃、烯烃比较有何特点?这样的特结构特点对其性质有什么影响【讲解】与烷烃和烯烃比较,苯环中的六个碳原子各提供了一个电子,形成了一个“离域大π键”,使得苯环中的碳碳键的键长、键能都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这样的结构使得苯即具有单键的性质,也具有双键的性质,但却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2、键的特殊性单键和双键之间:⎩⎨⎧单键——烷烃的性质:取代反应双键——烯烃的性质:加成反应二、苯的性质1、苯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难溶于水,有毒熔点5.5℃,沸点80.1℃,固体是无色晶体★苯的毒性:⎩⎨⎧急性苯中毒:在严重时可以引起抽筋,甚至失去知觉慢性苯中毒:能损害造血功能2、苯的化学性质【多媒体】观看视频《苯的性质》的第二部分——苯的性质实验:苯的溴代;仔细观察并思考每一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⑴取代反应①溴代 Br 2 催化剂Br +HBrBr :无色液体,密度大于水且不溶于水【学与问】⎩⎪⎨⎪⎧①怎样除去无色溴苯中所溶解的溴?又该怎样分离?②苯和液溴里不加铁丝时不发生反应,加入铁粉剧烈反应,铁粉起什么作用③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④为什么锥形瓶中的导管口不插入液面下?⑤与乙烯的加成反应比较,实验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讲解】⎩⎪⎨⎪⎧①加入NaOH 溶液后震荡静置,用分液漏斗分液,下面放出溴苯,上口倒出溶液③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冷凝易挥发的溴和苯、溴苯,导出生成的HBr)④锥形瓶中的导管口不插入液面下的原因:防止因HB r 溶于水而引起倒吸⑤生成了溴苯、导管末端冒白雾,且加入AgNO 3溶液生成了浅黄色的沉淀,加入铁粉后产生H 2,说明有HBr 生成【讲解】苯跟液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芳香烃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3、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善于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因此学好苯的结构和性质尤为重要,而苯的结构和性质,又进一步说明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从而可培养学生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其性质的思想,增强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师:在烃类化合物中,除了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脂肪烃之外,有很多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我们在高一已经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大家回忆一下它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板书】第二节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域化学性质
催化剂
1、苯的分子结构(由学生回答)
分子式:C 6H 6 结构简式: 或
最简式:CH (与乙炔最简式相同)
(出示历史原因,凯库勒式仍沿用,但它不能正确反映苯的结构)
结构特点:12个原子共平面,即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完全相等,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2、苯的物理性质
(强调)水苯ρρ<,且苯不溶于水,苯与水混合时应漂浮在水面上。
3、苯的化学性质(重点)
(1)可燃性
燃烧:与4CH 、42H C 、22H C 燃烧时的现象相比较,火焰明亮并带浓烟。
原因:苯分子内含碳量高,常温下为液态,燃烧更不充分。
(2)取代反应
A 、卤代反应
+ HBr ;
+ Br 2 →
取代反应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纯2Br )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4CH 与2Cl 反应,与氯水不反应)
实际催化剂是
3FeBr 。
装置
现象
【板书】B .硝化反应
⎢⎣⎡的原因导管口在锥形瓶液面上的原因从烧瓶到锥形瓶导管长⎢⎢⎢⎣
⎡),(,??中的溴碱性溶液洗去溶于溴苯等应用纯溴苯无色状态烧瓶内产物颜色如何检验何物锥形瓶液面附近白雾是NaOH
浓H 2SO 4
催化剂 + HO —NO 2 →
+ H 2O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纯2Br )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4CH 与2Cl 反应, 应注意:·是混酸(浓3HNO 与浓42SO H )而非只有浓
3HNO 温度控制在60℃之下,否则易挥发,浓3HNO 易分解。
温度计的位置:测水浴的温度,对比制乙烯时,测反应液的温度时,温度计位置 要不断振荡
产物应有的颜色(
应无色,混有杂质,显黄色)的类性,及在工业上的用途(简介)
硝化反应定义
【板书】C .磺化反应
应注意:反应物只有浓42SO H 。
+ HO —SO 3H →
+ H 2O 苯磺酸
磺化反应定义
【板书】(3)加成反应
A .与2H 加成
反应条件:180~250℃,Ni 催化剂。
+ 3H 2 →
环己烷
B .与2Cl 加成
反应条件:紫外线
产物:
俗称“六六六”,曾作为农药,现已被限制使用,因为它通过食物
链积累毒性。
【小结】
特殊性质苯的特殊结构决定−−→−表现在:既有类似饱和烃的取代,又有类似的不饱和烃的加成。
⎩⎨⎧键极稳定,难于突破加成,是因为大之所以易取代,而不易
饱和上看,苯的确远远未达从分子式之所以可加成,是因为 66πH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