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派文化

合集下载

漫谈海派文化

漫谈海派文化

漫谈海派文化漫谈海派文化李伦新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它就像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万古长青,枝繁叶茂,这树的主干在北京,树根深扎在西安,树枝则是伸向祖国各地的地域文化。

因此有一种说法:中华文化五千年到西安去看;二千年到北京去看,一百年则到上海去看。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海派文化,是我们上海城市之魂。

上海城市文化,沉淀在这个城市的历史中,融化在市民的血液和气质里,根深蒂固,特色鲜明。

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除了缄市外貌、说话口音、生活习惯等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市民精神气质、生活观念、思维方式、情趣爱好的不一样。

这种差异性相当丰富而复杂。

今天漫谈的是我对海派文化的一些粗浅看法,抛砖引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教。

一首先谈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海派文化?让我们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来看上海人特别是干部,正确全面地认识海派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和主动,避免盲目和被动。

最近,在上海举行的国际性活动中,有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当志愿者,陪同外宾当翻译。

有的志愿者回答外宾的问题时说:“上海的豫园,就好比北京的颐和园。

”“三国故事里的曹操,是一个追求和平的人。

”“变脸是京剧特色之——。

”((((((试想,我们上海人用外语把这些错误知识传输给外国友人,他们回国以后,一旦互相求证,将会“拼揍”成怎样的中国文化和上海文化的概念?这个事实说明,我们多么需要在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要认识地域文化的差异。

上海人不能不了解海派文化的有关知识。

类似上述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难碰到的。

我是碰到过不止一次这样令人尴尬的情形的:有的外国朋友问我:你们的城市为什么叫上海?有下海吗?我当时难以回答,不免有些尴尬,但我没有随便说。

有的外地同志问我:你们上海有城墙吗?还有的问:英语讲得不规范,你们为什么称为“洋泾浜英语”?等等。

我在这些问题面前,有把握的就回答,没有把握的,不随便当场回答,老实承认自己不懂,去向知道的人或书本去请教。

海派文化传统民居

海派文化传统民居

海派文化传统民居
海派文化是上海特有的文化传统,而传统民居则是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上
海的老城区,依然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这些房屋不仅是建筑的代表,更是上海人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体现。

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江南园林式的庭院,也有西式的洋楼,这充分
展现了上海多元文化的特点。

在这些房屋中,可以看到传统的木质结构、石雕门楣、瓦片屋顶等元素,这些都是海派文化的独特标志。

除了建筑风格,传统民居还体现了海派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在这些房屋中,可以看到精美的木雕、砖雕、瓷砖画等装饰,这些都是海派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

同时,传统民居的布局也体现了海派人的家庭观念和社交习惯,庭院、厅堂、客厅等空间的设计都是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团聚和交流而设。

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传统民居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老旧房屋的维护和保护、城市化进程对房屋的改造等。

然而,海派文化传统民居作为上海城市的历史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应当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传统民居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海派文化的传承。

只有让传统民居
继续存在下去,海派文化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使其成为上海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

“海派文化”-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先行者

“海派文化”-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先行者

“海派文化”: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先行者“海派文化”为中国地域文化谱系中最具现代性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具有趋时求新、多元包容、商业意识和市民趣味四个主要特点,而形成这些特点的历史成因,主要在于上海作为商业都会、移民城市和租界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

从本质上讲,“海派文化”是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和典型表现。

(二)多元包容:“海派文化”的特点之二今天,人们对“海派文化”可能有这样那样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即“海派文化”具有多元包容的特点。

早期海派戏剧所谓“泛滥无范围之谓”,也是类似意思的贬义表达。

上海开埠以后,迅速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最大通商口岸,伴随着商贸的频繁往来,文化也随之进进出出,相继登岸。

包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内的西方文明的进入,使上海成为当时中国最洋气的城市;内地大量移民的迁入,则把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各个区域文化带进了上海,于是上海成为各种文化和文明的交汇、交流与交融地。

这种交汇、交流和交融使“海派文化”犹如千条江河汇入大海,它们相激相荡、相克相生,赋予“海派文化”兼容并蓄、多元共生的特点。

即以表演艺术为例,作为国剧的京剧的兴盛虽以四大徽班进京为标志,但京剧的定名却是在上海。

乾嘉年间,进京的徽班为了演出剧目和技艺的丰富,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创造了一种新的剧种,在咸同年间基本成形。

由于其唱腔以徽班主基调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被称为“皮黄戏。

”不久,徽班和北方京剧艺人南下上海演出,其剧目和唱腔、文字令人耳目一新,一时观看“皮黄戏”成为时尚,所谓“上海初不知二黄调,今则市井儿童信口成腔,风气移人,一至于此。

”光绪二年(1876)二月七日(3月2日),上海《申报》发表《图绘伶伦》一文,文中首次提出“京剧”这个名称,所谓“京剧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俗呼为台柱子。

”这是最早把“皮黄戏”称作“京剧”的书面文字。

从此,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流传于大江南北,其中,“京剧”在上海的定名可视作上海对京剧艺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和文学

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和文学

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和文学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和文学引言:现代社会中,电影和文学作为两种流行的艺术形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影以其影像的力量和生动的表现形式吸引了大众的关注,而文学则以其语言的力量和思想的深度触动了人们的内心。

在中国的海派文化语境中,电影和文学画龙点睛,互相影响,实现着文化的整合和互动。

本文将以互动与整合为主题,借助海派文化的背景,探讨电影和文学在海派文化中的互动与整合现象。

一、海派文化的特点海派文化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19世纪的上海市。

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风貌。

海派文化以其兼容并蓄的特点闻名,汇集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电影与文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互相映衬,使得海派文化更加多元和丰富。

二、海派文化中的电影与文学互动1. 影视改编文学作品电影与文学的互动最为直接的形式就是影视作品对文学作品的改编。

上世纪30年代,由于技术限制,大量中国电影的故事情节选自文学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这些改编作品不仅使得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扩大到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也借助电影的形象呈现为观众提供了更具视觉冲击力的体验。

2. 文学作品中的电影元素海派文化中的文学作品往往也包含电影元素。

作家们写作时受到了电影的影响,他们将电影理念融入其作品,运用电影技巧描绘场景、构建剧情。

比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就包含着对社会的观察和电影般的场景切换,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写实性。

三、电影与文学的整合海派文化的电影和文学并非互相独立,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借鉴,最终实现整合。

1. 电影与文学的主题共通不同的电影和文学作品往往都探讨着共通的主题,比如社会变革、人性困惑、城市生活等。

电影与文学可以通过各自的表现手法将这些主题展现出来,相互补充,使得主题的呈现更为立体。

2. 电影与文学的艺术手法整合电影和文学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手法,但也可以通过整合来创造更具表现力的作品。

浅谈海派文化

浅谈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定义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等中国吴越文化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体现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1. 上海的建筑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造就了中西并存、中外合璧、艺术交融、风格独特的“世界建筑博览会”;2. 上海的舞台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形成了本乡本土的“申曲”(沪剧)与国剧京戏、越剧、淮剧等地方戏,以及来自域外的话剧、芭蕾舞等百花争妍的“大联袂”;3. 上海的音乐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由乡土气息浓烈的“紫竹调”、“梅花三弄”,吹来了喜气洋洋的“广东音乐”、喧腾激越的“欢庆锣鼓”、回肠荡气的“二泉映月”,以及来自欧美的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上海的书画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传承、光大了传统中国书画的风骨,出现了被称为“海派”的“海上画派”,而且使发源于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和来自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的油画艺术在这里留下了“神秘的微笑”;4. 上海的饮食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荟萃了展示域内川、粤、京、鲁、江浙、淮扬等地特色菜系、传统名点和茶酒文化的馆堂楼肆,而且汇聚起散发着欧美情调、各国风味的西餐馆、咖啡厅;上海的民俗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仅保存并革新着传统节庆、吉凶礼俗、民间艺技、武术健身、收藏集古等彰显中华特色的文化,而且吸纳并发展着随欧风而来的交际礼仪、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异域风情……文化特性1. 是开放性,海派文化姓海,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2. 是创造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当年的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创新,如今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创新。

海派文化是一种“见识”文化

海派文化是一种“见识”文化

海派⽂化是⼀种“见识”⽂化海派⽂化是⼀种“见识”⽂化海派⽂化的原动⼒是“见识”。

所有的⽂化在其产⽣时候都有其原动⼒,并由原动⼒产⽣众多⽂化现象。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化现象反过来淹没了原动⼒,留下的只有传统与传承。

作为某种年代久远⽂化的传承者,对所传承的⽂化⼤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于原动⼒就更不知道了。

很多古⽼的⽂化都是这个情况,包括,中华传统⽂化⽬前也是这个情况。

我们传承了⼀堆⽂化现象,⽽且,还在寻找更多的⽂化现象,却对中华⽂化的原动⼒⼀⽆所知。

其实,中华⽂化出现过孔⼦、⽼⼦;出现过那么多的灿烂的⽂化现象,不是因为了有了孔⼦、⽼⼦以及那些⽂化先贤,⽽是,因为中华⽂化在出现的时候就有了原动⼒,因为有了⼀个了不起的原动⼒,才会涌现那么多的⽂化⼈物、⽂化现象。

今天,绝⼤多数的中国⼈已经不知道中华⽂化的原动⼒是什么了。

中华⽂化的原动⼒是什么,我们以后再说,现在我们讲海派⽂化,因为海派⽂化的原动⼒是什么,我们差不多也快不知道了。

海派⽂化是有原动⼒的,⽽且,这种原动⼒⾮常的“弹眼落睛”,是“见识”!什么是见识呢?包括了两部分的含义组成:⼀部分含义:是“见多识⼴”的意思,这⾥的见,是看见,是接触的意思。

这部分意思也是我们平时对见识这个词的理解,这层意思,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地⽅,只要在上海,⾃然会⽐其他地⽅的⼈见多识⼴。

另⼀部分意思,这个“见”字,是“见”的通假字“现”。

海派⽂化的“见识”的厉害,就厉害在这个“现”上。

“现”字是啥意思呢?有点⽣活、⼯作经验的⼈⼀定知道,决定⼀件事情的,不是事情本⾝,⽽是事情背后眼睛看不见的那些规律、关系,要把事情做好,就不能看那些眼睛能看到的东西,⽽是要把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显现“现”出来。

见识的第⼆个意思,就是在⽣活、⼯作中,把眼睛看不见的东西,“现”出来,并且认识它,这个“见识”(现识)才是让海派⽂化了不起的原动⼒。

我们后⾯讲的“见识”就是这种见识(现识)能⼒。

海派的文化位置及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之关系

海派的文化位置及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之关系

海派的文化位置及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之关系【摘要】海派文化作为上海特有的地方文化,在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海派文化在文化位置上独具特色,对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海派文化融入通俗文学中,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使之更具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海派文化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使得文学作品更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性。

海派文化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密切相关,其传承与发展对于通俗文学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中得到了完美展现,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关键词】海派文化,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关系,文化位置,影响,融入,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发展,繁荣,作用。

1. 引言1.1 海派文化的概念海派文化是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二十世纪初至中期在上海兴起并繁荣发展的一种文化风格。

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元素,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

海派文化以上海为中心,影响面广泛,涵盖了文学、艺术、建筑、服饰、饮食等多个领域,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一种重要流派。

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独特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城市,上海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文化人才和思想潮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风貌。

海派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蓬勃发展,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西方现代文明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海派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体系,代表了上海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它不仅是上海的文化名片,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

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兴起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大量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月报》等文学刊物的出版,使得通俗文学逐渐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通俗文学的兴起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种类和形式,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丰富多彩的阅读选择。

海派建筑与海派文化浅析

海派建筑与海派文化浅析

海派建筑与海派文化浅析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过百年的沧桑变迁,一种体验着各国建筑风情的与上海独特的气息油然而生。

上海因多元文化而充满生机与活力,世人喜欢将上海的诸多方面冠以“海派”二字。

所谓海派,我认为是吸纳和融合各种建筑风格的一种有上海特点的风格。

海派建筑是海派文化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当我们要探究海派建筑形成与发展时,不得不先对海派文化做一番探源。

1 海派文化的探源关于海派文化的形成,普遍认为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

回顾海派文化演进的过程,可以看到,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吴越文化的和其它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化。

处于苏浙边缘地带的上海,主要受到近邻吴越文化的熏陶,但是在近代上海社会的中下层社会,普遍由来自于苏北、广东及安徽等地移民构成,这也为多元的中式文化构成注入了一定的元素。

19世纪中叶,当八方的海风跨海越洋而来之时,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此交流、碰撞、演变和发展。

海派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成型并发展起来的,最终在上海近代史的发展轨迹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它是中外交流、内地与沿海交流、农村与都市交流综合形成的产物。

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以为可以说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

一是开放性,海派文化姓海,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

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二是创造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

当年的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创新,如今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创新。

三是扬弃性,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及时地提出这时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更深层次的海派文化,藏于建筑隙间

更深层次的海派文化,藏于建筑隙间

更深层次的海派文化,藏于建筑隙间一、从海派建筑中窥探海派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海派文化是近代崛起的一种地域文化,它也可以代表上海的近代文化。

这种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在上海的近代建筑形象中得到显现。

建筑是最能够清晰地体现城市文化的元素,海派建筑文化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

1. 海派建筑是海派文化的“容器”上海文化的原型,其实是江南文化,这种文化表现在建筑上,现在还可以在上海郊区的一些遗留建筑中见到。

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的建筑也就有了更多的城市化,如今上海南市豫园一带的小街店铺,明显地表现出当时的上海文化形态。

近代的上海是新的文化时代,当时西方文化大举东渐,西方列强在此建立租界;而随着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上海便逐渐变成一座近代的大城市了。

它的文化特征就是“海派”,充满欣欣向上、富于想象、敢于冒险、敏于领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气质,即吸收许多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共存共容,不拘一格。

这些文化特征反映在建筑上,其特点是多方面的,有住宅方面的,商业建筑的,以及其他建筑形态等。

上海的近代建筑,不仅是这些文化的“容器”,而且表述着这种精神。

2. 弄堂中的海派文化上海近代的住宅,可以说是以里弄房子为主。

这种形式是:一条弄堂进去,两边都是住宅,叫石库门房子(门框用条石筑成),一个门就是一家,但现在已是三四家合住。

门内是一个小天井,正中客堂间,室内后壁有一扇门,里面是楼梯间及灶间等,然后是后门。

门外仍是弄堂,也是一家家的石库门房子,如此形成一片住宅区。

这种住宅一般为二至三层,楼上是卧室、书房等,屋顶上有晒台,可以晾晒衣物等。

这种建筑适合上海的一般市民居住。

客堂间可作起居室、会客室等。

有的喜欢中式,八仙桌、茶几椅子,墙上可挂山水画、对联等;有的喜欢西式,则圆桌、沙发、写字台、转椅等,墙上挂的当然是西洋画了。

大门形式利用传统的江南民居形式(石库门),但门上门边,也可以装饰西方古典建筑上的浮雕图案,可谓中西结合。

3. 海派建筑最大的亮点在于“活性”也许有人以为“海派”是一种无规无矩、随心所欲之义。

多角度“聊”海派文化——以《从石库门走出来的海派文化》一课为例

多角度“聊”海派文化——以《从石库门走出来的海派文化》一课为例

能 了解 的石库 门等 , 从 而 引 出课题 。接着 再 用 “ 聊” 来 了解 海派文 学 、 海 派绘 画、 海派 服饰等 海派 文化和 它 的组成部分 , 让 学生有话想说 , 有 问题可提 , 有不解
可讨 论, 从而激发学生对海派文化 的兴趣 。
话 ?如果一个城市连它 的语言都丢掉 了, 那又 如何谈 文 化呢 ?文化是一个城 市的灵 魂, 它就像树木 的年轮
2 0 1 5 / 3 A 见 代 擞 学 。
◎ 电子 邮 箱 :X i a n d a i j i a o x u e @ l 6 3 . C O i n
多角度“ 聊" 海派文化
以《 从石库门走出来的海派文化》 一课为例
文/ 上海市杨浦 区教 师进修 学院 潘 玮
上海 是国际化大都市 , 海派文化在世界 文化领域 具有 独特 的地位 。在美 术课堂 教学 中引入 海派文 化 的教 学 资源 , 让 学生 了解更 多的海 派文化 , 热爱海 派

样 向人 们诉 说着 曾经 发生在 这 里 的辉 煌 与没落 。
二 、引导学生对海派文化 的关注
学生 是 学 习 的主体 , 当他们 对 海 派文 化 有 了兴 趣后 , 就会 主动 关注海 派文 化, 他们 会用 他们 的眼睛
去看 ; 会 用他们想 说 的语 言去表达 , 同时用心 去感悟 他们 想 了解 的海派文 化 。海派文化有着 丰富的 内涵 , 它 既有海 派绘 画、 海派 文 学、 海派 戏剧 、 海 派 电影、 海


激发学生对海 派文化的兴趣
何将 自己的杂文集取名为 “ 且介亭” ?由学生提 出的一 个个关于海派文 化的问题接踵而至 , 这些不 断生成 的 海 派文化课堂资源 , 需要 教师 的艺术修养和综合 素养 来引导和解答 , 促进师 生共 同感悟从石库 门走 出来的

海派文化介绍

海派文化介绍

海派文化介绍海派文化就在上海那旮旯诞生的,它就像一个大熔炉,啥东西都能往里装。

上海这地儿,本来就有好多外国人来,还有全国各地的人也都往这儿跑,人多了,文化也就杂了。

这海派文化就把中外的、各地的文化都给搅和到一块儿,变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

就说建筑吧,上海的建筑那是千奇百怪。

有那种老欧式的建筑,像外滩那些大楼,看着就特别洋气,柱子啊、雕花啊啥的,满满的西洋味儿。

可走几步呢,又能看到石库门房子,这就是本土特色了,窄窄的弄堂,一扇扇黑漆大门,里面是一家家的小日子。

这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就这么和谐地呆在一块儿,就像一对性格迥异却又相处融洽的朋友。

海派文化在吃的上面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帮菜是上海的招牌,浓油赤酱的,像红烧肉,那肉炖得软软糯糯的,一口下去,甜滋滋的酱汁就在嘴里散开了,特别下饭。

但你再看看上海的西餐店也到处都是。

而且上海人还把西餐给本地化了,什么罗宋汤,据说原本是俄罗斯那边的汤,到了上海就变成了上海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道家常菜,里面加了土豆、洋葱、牛肉啥的,酸酸甜甜的,冬天喝上一碗,整个人都暖和了。

上海人的穿着打扮也很海派。

老上海的时候,那些摩登女郎穿着旗袍,踩着高跟鞋,扭着小腰走在大街上,那旗袍的样式也是千变万化,有的绣着大朵大朵的花,有的是素净的颜色,简单的线条,把东方女性的柔美展现得那叫一个到位。

男的呢,也有穿着西装的,戴着礼帽,看起来既洋气又绅士。

现在的上海人啊,那就更会穿了,各种时尚潮流都能在上海的街头看到,既有国际大牌的高级感,又有上海人自己的小个性。

海派文化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

上海的越剧,那唱腔婉转悠扬,戏服也是精美得不得了。

还有海派清口,用上海话讲段子,讲的都是上海的市井生活,家长里短的,听起来特别亲切。

海派文化就是这么个神奇的东西,它就像一个宝藏,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去挖掘,都能发现惊喜。

它包容又独特,既有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大气,又有着弄堂小巷里的烟火气,在这个城市里生根发芽,然后慢慢扩散到每一个角落,感染着每一个生活在上海或者来到上海的人。

海派文化的定义

海派文化的定义

海派文化的定义
海派文化是指上海市特有的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种文化形成于近代上海的历史背景中,其基础是民众生活方式和流行文化,尤其是上海本地的方言、风味、服饰等。

海派文化是多元的,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包括音乐、舞蹈、戏曲、美食、建筑等方面。

在海派文化中,人们注重精神生活和品质,强调文化艺术的美学价值,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可欣赏性。

海派文化也反映了上海人作为“开放之城”的较高文化素养和城市气质,深深植根于上海人的心灵和生活中。

漫谈海派文化

漫谈海派文化

漫谈海派文化漫谈海派文化李伦新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它就像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万古长青,枝繁叶茂,这树的主干在北京,树根深扎在西安,树枝则是伸向祖国各地的地域文化。

因此有一种说法:中华文化五千年到西安去看;二千年到北京去看,一百年则到上海去看。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海派文化,是我们上海城市之魂。

上海城市文化,沉淀在这个城市的历史中,融化在市民的血液和气质里,根深蒂固,特色鲜明。

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除了缄市外貌、说话口音、生活习惯等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市民精神气质、生活观念、思维方式、情趣爱好的不一样。

这种差异性相当丰富而复杂。

今天漫谈的是我对海派文化的一些粗浅看法,抛砖引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教。

一首先谈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海派文化?让我们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来看上海人特别是干部,正确全面地认识海派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和主动,避免盲目和被动。

最近,在上海举行的国际性活动中,有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当志愿者,陪同外宾当翻译。

有的志愿者回答外宾的问题时说:“上海的豫园,就好比北京的颐和园。

”“三国故事里的曹操,是一个追求和平的人。

”“变脸是京剧特色之——。

”((((((试想,我们上海人用外语把这些错误知识传输给外国友人,他们回国以后,一旦互相求证,将会“拼揍”成怎样的中国文化和上海文化的概念?这个事实说明,我们多么需要在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要认识地域文化的差异。

上海人不能不了解海派文化的有关知识。

类似上述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难碰到的。

我是碰到过不止一次这样令人尴尬的情形的:有的外国朋友问我:你们的城市为什么叫上海?有下海吗?我当时难以回答,不免有些尴尬,但我没有随便说。

有的外地同志问我:你们上海有城墙吗?还有的问:英语讲得不规范,你们为什么称为“洋泾浜英语”?等等。

我在这些问题面前,有把握的就回答,没有把握的,不随便当场回答,老实承认自己不懂,去向知道的人或书本去请教。

海派建筑与海派文化浅析

海派建筑与海派文化浅析

海派建筑与海派文化浅析上海,就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得城市,经过百年得沧桑变迁,一种体验着各国建筑风情得与上海独特得气息油然而生。

上海因多元文化而充满生机与活力,世人喜欢将上海得诸多方面冠以“海派”二字。

所谓海派,我认为就是吸纳与融合各种建筑风格得一种有上海特点得风格。

海派建筑就是海派文化很重要得一个表现形式,当我们要探究海派建筑形成与发展时,不得不先对海派文化做一番探源。

1 海派文化得探源关于海派文化得形成,普遍认为就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得结合。

回顾海派文化演进得过程,可以瞧到,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得基础上,吸纳了吴越文化得与其它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得影响,逐渐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得海派文化。

处于苏浙边缘地带得上海,主要受到近邻吴越文化得熏陶,但就是在近代上海社会得中下层社会,普遍由来自于苏北、广东及安徽等地移民构成,这也为多元得中式文化构成注入了一定得元素。

19世纪中叶,当八方得海风跨海越洋而来之时,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此交流、碰撞、演变与发展。

海派文化,正就是在此基础上成型并发展起来得,最终在上海近代史得发展轨迹中形成了自己特有得文化,它就是中外交流、内地与沿海交流、农村与都市交流综合形成得产物。

海派文化得基本特征,我以为可以说就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与多元性。

一就是开放性,海派文化姓海,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

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二就是创造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就是重复与模仿人家,而就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得活力。

当年得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戏、机关布景就是创新,如今得《曹操与杨修》也就是创新,金茂大厦就是在建筑文化方面得创新。

三就是扬弃性,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得形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就是可以理解得。

我们及时地提出这时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与盲从。

海派文化名词解释

海派文化名词解释

海派文化名词解释海派文化是指起源于上海地区的传统文化风格,主要包括苏州园林艺术、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海鲜美食、文学艺术等方面。

海派文化在清朝末期开始形成,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

本文将对海派文化的一些主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拓展。

1. 海派文化概述海派文化是指起源于上海地区的传统文化风格,主要包括苏州园林艺术、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海鲜美食、文学艺术等方面。

海派文化在清朝末期开始形成,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

海派文化的特点包括:注重美学、讲究意境、追求精致、强调特色等。

2. 海派文化的主要名词解释2.1 海派文化概述海派文化是指起源于上海地区的传统文化风格,主要包括苏州园林艺术、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海鲜美食、文学艺术等方面。

海派文化在清朝末期开始形成,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

海派文化的特点包括:注重美学、讲究意境、追求精致、强调特色等。

2.2 园林艺术园林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苏州园林和江南园林。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江南园林则是苏州园林的进一步发展,更加注重对环境的规划和装饰,形成了更为精致、典雅的园林风格。

2.3 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包括苏州园林建筑风格和江南园林建筑风格。

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以简约、自然、精致为特点,注重对环境的规划和装饰;而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则更加复杂、华丽、富有装饰性,以石库门、拙政园、留园等著名园林为代表。

2.4 海鲜美食海鲜美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上海海鲜、苏州海鲜、杭州海鲜等。

上海海鲜是指上海本地的海鲜,以梭子蟹、大闸蟹、龙虾、鲍鱼等为主要代表;苏州海鲜是指苏州地区的海鲜,以鲈鱼、鲥鱼、夹沙馅等为主要代表;杭州海鲜则是指杭州地区的海鲜,以鲳鱼、鲳鱼馅、西湖醋鱼等为主要代表。

2.5 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昆曲、京剧、小调和沪剧等。

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

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

在中国所有的城市中,没有也 不可能有两个城市是完全相同 的,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 和个性。上海,无论是城市的 形成过程、发展道路,还是外 观风貌、人文内蕴,抑或是民
间风俗习惯等,都有鲜明的特 点和个性,有些方面还颇具奇 光异彩! 如果要我用一个字来形容上 海这座城市,我以为唯独一个 “海”字,别无选择。
梅花糕
扎肉 方糕
青团
臭豆腐
汤包
吃完饭,就在古镇小街上信步闲逛, 很多卖工艺品的摊子,拐弯走到了 后街,小吃街展现在我的眼前!只 看见满眼的各式小吃摊子,大都是 当地的著名特产:有各式卤味,扎 肉,方糕,梅花糕,臭豆腐,番薯 干。 雁阵小街看看走走,卤味的品种琳 琅满目.估计是这里出白酒的缘故, 所以特产也大都是下酒菜:就着卤 味,白切羊肉,咸花生,咪一口老 酒,古镇人以往悠闲的生活浮现在 眼前...
臭豆腐是一项流传于全中国
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豆腐发酵制品, 但在各地的制作方式、食用方法均 有相当大的差异。臭豆腐分臭豆腐 干和臭豆腐乳两种,都是相当流行 的小吃。臭豆腐乳曾作为御膳小菜 送往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 亲赐名御青方。臭豆腐在上海是颇 具代表性的小吃。
青团,是一种用草头
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 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 (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 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 泥胡菜汆后色做碧绿,以前 常用,现在用的已不多见) 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 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 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吃青 团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 清明节节日食品。
返回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 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 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 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 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 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 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 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 求卓越,勇于创新。海派文 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开放 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 性:

上海文化与文化上海

上海文化与文化上海

第三种说法是,沈从文在上世纪 30年代挑起的一场文学争论中提出的, 上世纪30年代写实小说和抒情小说流 派基本上分别被京派和海派所分割。 海派作家应该是指活跃在上海的作家 (未必是上海人)。广义上的海派指 所有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包括左 翼文学、新感觉派文学、鸳鸯蝴蝶派; 狭义的话,就只指鸳鸯蝴蝶派。
上海集合着“JAZZ,机械,速度,都市文化,美国味,时代美。”
海派文化的特征 多元、创新、变异、时髦 modern(法文moderne)一词在上海有了它的第一个译音。
海派文化的负面特征 市侩气,投机性 近代上海是商业气息相当浓重的城市,流露出投机性,散发出市侩 气,拜金主义盛行。 流氓气 崇拜实力。不讲是非正义,只讲哥们义气。“像杜月笙那样做人”, 成为底层民众的目标。 小市民习性 近代居住格局的局促、生存压力的巨大,造就了爱凑热闹、锱铢必 较、爱贪小便宜等特性。
有学者指出:“没有敢为天下先的意气,没有统领全局
的强悍,上海人的精明也就与怯弱相伴。他们不会高声朗 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上海 人的丑陋性,大多由此生发。文化程度高的,染上沙龙气, 只听得机敏的言词滚滚滔滔,找不到生命激潮的涌动;文 化程度低的,便不分场合玩弄机智,每每堕落于刻薄和恶 滤;再糟糕一点的,则走向市侩气乃至流氓气。即使是受 到全国厌弃的那份自傲气,也只是上海人对于自己生态和 心态的盲目守卫,做得琐琐碎碎,不成气派。真正的强者 也有一份自傲,但有恃无恐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变得大方豁 达,不会只在生活方式、言谈举止上自我陶醉,冷眼看人。 总而言之,上海人的认知结构尽管不失精巧,却确实缺少 一个沸沸扬扬的生活热源。”(《南方周末》2003年2月27日)
海派最初是文艺形式,以后演变成文化风格。
名人论海派

海派文学特点

海派文学特点

海派文学特点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

其特点是:开放性,海派文化姓海,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

繁华与靡烂的同体文化模式:强势文化以充满阳刚的侵犯性侵入柔软靡烂的弱势文化,在毁灭中迸发出新的生命的再生殖,灿烂与罪恶交织成不解的孽缘。

当海派文学的渊源时,似乎很难摆脱这样两种文化的同体现象,也可以说是“恶之花”的现象。

但上海与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不一样,巴黎从来就是世界文明的发射地,它的罪恶与灿烂之花产生在自己体腔内部,具有资本主义文化与生俱来的强势特性,它既主动又单一,构成对他者侵犯的发射性行为,而在上海这块东方的土地上,它的“恶之花”是发酵于本土与外来异质文化掺杂在一起的文化场上,接受与迎合、屈辱与欢悦、灿烂与靡烂同时发生在同体的文化模式中。

本土文化突然冲破传统的压抑爆发出追求生命享受的欲望,外来文化也同样在异质环境的强刺激下爆发了放纵自我的欲望,所谓的海派都市文学就是在这样两种欲望的结合下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个性。

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

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 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时期中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 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复杂的共同体,不应该要求它纯之又纯,单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与俗, 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以致先进与落后,甚至低级、庸俗、黄色、反动文化也有可能混杂其间,特别需 要清醒地区别对待。
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浩劫,开始拔乱反正,在全中国范围对“文革”进行反思, 进行平反冤假错案,逐步恢复正常的文化活动。
上海以话剧《于无声处》和小说《伤痕》为起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海派文化开始新的繁 荣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焕发了青春,充满了活力, 健康地发展,在新的基础上正在走向成熟。
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形成了本乡本土的“申曲”(沪剧)与越剧、昆曲、评弹等地方戏,以 及来自域外的话剧、芭蕾舞等百花争妍的“大联袂”。
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由乡土气息浓烈的“紫竹调”,吹来了喜气洋洋的“广东音乐”、喧腾 激越的“欢庆锣鼓”、回肠荡气的“二泉映月”,以及来自欧美的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
海派文化
文化名词
目录
01 内容
03 形成和发展
02 特性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 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
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区别于中国其他文化, 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派文化浅谈江水泱泱入海激昂:海派文化浅谈"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

"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追溯上海的文明渊源,可以发现在上古时期其文明已有相当水平。

据考古资料表明,上海文化的滥觞时期始于据今5900-4900年的"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

在崧泽文化的古遗址中,发现了捕渔的网坠,织网用的靴形器、捻线的陶纺轮以及狩猎用的剑簇、石刀、骨锥、牙刀等与渔猎有关的遗物,上古时期上海的物质文明程度据此可以略窥一斑。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文化从属于中国古代的江南文化,而渊源于长江流域江浙的古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是一种水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海派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文化;其次,海派文化还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对异质文化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形成海派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另外,大量自南而来的浙江人和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构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群。

江浙人是古代吴越人的后裔,吴越文化大胆开放的冒险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边精神,构成了"海派"文化的开创性特征。

海派画家任伯年的商业画、刘海粟率先使用人休模特、开创机关布景等等,俱是"敢为天下先"的行为。

开埠后,西方文明又于此首先登陆华夏大地,上海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为全国的商业经济重心,中西大汇融的"海派"文化随之渐趋形成。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茸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迎异的文化。

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

上海的曹聚仁先生对之有一个生动点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

"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海派"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文学上曾出现过标新立异的"鸳鸯蝴蝶派。

"清末民初,上海文学界由一批文人自发组成了"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有:包天笑、程小青、张恨水、陈蝶仙、范烟桥、秦瘦鸥等,大多擅长写爱情故事:才子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一样"(鲁迅语)。

该派作家持"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观念",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游戏。

"不世之勋,一游戏之事也;万国来朝,一游戏之场也:号称霸王,一游戏之局也"。

文学就是供人们消遣休闲的,他们以"做出一本快活杂志来,给大家快活快活。

忘却那许多不快活的事……"为创作理念,祝愿人人" 皆大快活,秒秒快活,分分快活,刻刻快活,时时快活,日日快活,月月快活,年年快活,永远快活"(周瘦鹃:《<快活>祝词》)。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和秦瘦鸥的《秋海棠》,注意细腻的人物刻画,感染力较强,受到读者的欢迎,生发了较大的影响。

其后,广为流行的还有海派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如《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多少恨》、《小艾》等文学性兼通俗性的作品。

绘画上形成开辟新画风的"海上画派"。

清末画坛,画家们大多咀嚼古人的陈山剩水,呈现出衰微败落的景象。

而海上画派的画家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人,纵笔驰骋,一扫庸腐柔糜之习,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赵之谦的绘画取材极为广泛,笔墨恣意奔逸,用色绚丽灿烂,但艳而不俗,在浓妆艳裹里呈现出他的艺术特色。

任伯年不为陈法羁绊,敢于革新,其花鸟画"笔无常法,别出新机",技法娴熟,灵活多变。

吴昌硕在赵、任基础上,把花鸟画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进一步弘扬海派画风。

在艺术教育方面,上海也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1912年,由年仅17岁的艺术教育家刘海粟创办私立美术学校一一上海图画美术院,该校又屡屡打破陈旧的世俗偏见,如1914年的"人体模特"风波、"男女同校"、"招收青楼女士张玉良"等。

1919年,吴梦非、丰子皑、刘质平等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其影响也很大,自此全国掀起了创办艺术学校的高潮。

商业性的绘画--月份牌美人图更是风靡一时,成为上海时鬃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海派电影、戏剧在文化的大舞台上更是独领风骚。

电影从欧美传入中国后,首先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的第一次电影放映。

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诞生于上海,该片由张石川、郑正秋组成的新民公司拍摄。

描写的是在封建婚姻制度下,一对素昧平生的少男少女被强迫配成夫妻的故事。

在当时电影尚被当作赚钱和消遣的"玩艺"的时代,如此严肃的题材是极其可贵的。

后来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拍摄了数十部影片,以注重"处处惟兴趣是尚"的娱乐性和"长片正剧"的教化性为宗旨。

艺术创作上,力戒欧化而试图创出一条电影民族化的道路。

其教化类的影片有:《孤儿救祖记》、《苦儿难女》、《好哥哥》等; 反映妇女题材的影片,如《玉梨魂》、《最后之良心》、《上海一妇人》等,这些影片,将妇女所承受的苦难一一陈现于银幕,震人心扉,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也拍摄了一些"鸳鸯蝴蝶派"的爱情片、香艳片,如《空谷兰》、《可怜的闺女》、《多情的女伶》等。

30年代由明星阮玲玉、胡蝶、王人美、金焰等主演的《神女》、《三个摩登女郎》、《渔光曲》、《天伦》、《马路天使》等影片,更是把中国电影推向发展高潮。

一部早期的中国电影史,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就是上海电影史。

据1927年1月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的电影公司总数目为179家,而上海就占142家,令人不得不惊叹。

海派戏剧受西洋戏剧的影响,在传统戏剧中融入新鲜成分,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剧。

从1903年到20年代初,海派戏剧创作出《明末遗恨》、《秋瑾》《黑籍冤魂》等百余新剧目,根据剧情需要着古装、清装或时装、洋装等,故被称为时装新戏或时事新戏。

海派京剧打破传统京剧的套路,偏于通俗明丽,注重按照剧情需要,灵活地驾驭程式,塑造出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追求舞台艺术的整体美;音乐上亦独具特色,保留了古老徽戏的吹腔、拨子、四平调等诸多腔调。

说到海派京剧独特风格的形成,不能不提到京剧艺术家周信芳、盖叫天等人的名字,他们以艺术的炽热情怀,在京剧艺术的编剧、表演、舞台方面,打破传统,大胆革新,使海派京剧风格逐渐凸显,形成京剧史上鲜活的一支艺术新秀。

海派服饰自然也是海派文化不可缺少的独特一景。

凡是欣赏过王家卫《花样年华》的观者,肯定对片中女主角苏丽珍优雅的旗袍着装印象颇深。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各式各样的新式旗袍几乎就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上海"摩登"的一个标签。

20世纪20年代,上海地区服饰呈现出中西合璧后的海派特色,服装样式渐趋多样化,除了满足蔽体和保暖的基本需求之外,更符合现代审美观念,上海成为中国流行服饰的发源地。

当时有一首歌谣:"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

"这不仅反映出上海服饰文化的兴盛,也道出了上海服饰引领中国服饰潮流的史实。

20年代甚至出现了美术家专门设计服饰新样式的现象。

如1920年,《上海时报》增发图画周刊,美术家但杜宇逐渐发表新装图说,向大众灌输服饰美学文化。

画家叶浅予在1928年10月为《良友》杂志第29期,设计了多种新式旗袍样稿。

另外,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对旗袍新样式的盛行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改良旗袍"是最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服饰,当时西洋盛行短裙,从1927年起,中国旗袍的下摆也不断上提,到1930年,旗袍下摆几乎与膝盖齐平,而且袖口叶逐渐缩短,改良后的旗袍成为上海职业女性的必备装束。

旗袍是充满韵味的、经典的东方服饰,既雍容华贵又仪态万方,端庄中见俏丽;贤淑中显清高。

宋庆龄一生钟爱旗袍,在各种正式场合总是身着款款大方的旗袍,即使赋闲在家也喜欢穿旗袍。

上海的建筑文化,亦体现出中西并存、中外合壁、艺术交融、风格独特,如外滩的特色建筑、豫园、石库门等。

上海的音乐文化也是"土洋"相融,既有"紫竹调"、"梅花三弄"、"广东音乐",又有欧美的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一些优雅的老歌,如歌星周旋演唱的《夜上海》、《花样年华》、《花好月圆》、《天涯歌女》等被传唱一时。

就连上海的饮食文化,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理念下,不但荟萃了域内川、粤、京、鲁、浙、闽、淮、扬等地特色菜系,而且汇聚了浓郁欧美情调、各国风味的西餐馆、咖啡厅……总之,"海派"文化襟怀开阔,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在吸收长江流域文明的古文化的基础之上,又融入了西方文化的某些成分,成为长江文化最有特色和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

回溯历史,七百年前的上海,只是扬子江口所堆积而成的沙洲,一个小小的渔村,这村镇只有七八条街巷,居民不及一百户。

村民以捕鱼为业,家家张着捕鱼的网,小河边上横着几十只小船,水面群鸭浮游其间。

今日的上海已成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面对滚滚长江千百年沉淀下来的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我们不得不感慨造化的神奇,也不得不折服中华民族文明魅力的巨大如斯……作者:郭淑敏选编自:《中华文化画报》2006年0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