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的代表作有:《计什工资制》(1895)、《车间 管理》(1903)和《科学管理原理》(1911)等。
泰罗制的主要观点
管理的根本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效率的手段—运用科学方法 科学管理的实质—劳资双方的一次完全的思 想革命
泰罗制的主要内容
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 训工人
霍桑试验的四个阶段
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 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8-1928.4) 大规模访谈(1928-1931) 接线板接线工作试验(1931-1932)
人际关系学说 的主要观点
职工是社会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他的管理理论针对的主要是一般经营管理,他的理 论被称为“一般管理理论”,他被尊称为“现代经 营管理理论之父”;“管理过程之父”。 著作:《管理的一般原则》(1908);《工业管理和 一般管理》(1916);《国家管理理论》 (1923);《公共精神的觉醒》(1927) 第一个提出管理教育
自我 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会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高 级 需 要 低级需要
如果希望激励某人,就需要了解此人目前所处 的需要层次,然后着重满足这一层次或更高层次 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简单明了,得到普遍认可,但缺 乏实证基础。
3、双因素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 格提出一个新观点,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 要是从人的内部,从工作本身来调动人的内 在积极性,工作对人的吸引力才是主要的激 励因素,与之相对应的是保健因素。其理论 简称双因素理论。
1、企业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好坏的决定因素。 2、企业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3、企业管理是建设两个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
二、现代企业的类型
(一)按照企业内部不同生产力要素进行分类
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二)按企业的组织结构的不同进行分类
单厂企业 、多厂企业 、企业集团 (三)按企业规模的不同进行分类 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四)按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公司制 (五)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国有 、集体所有制 、私营 、外资
查尔斯· 巴贝奇:组织 罗伯特· 欧文:人事管理
二 、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特点:符合客观规律的管理
代表人物及理论:
泰 罗 ——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
马克斯· 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1、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F· W· TayIor 1856-1915) 人称“科学管理之父”
管理学基础概论
管理资料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系
第一章 管理与企业管理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管理的概念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rederick· Taylor)认为:“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 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们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现代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国实业家亨利· 法约尔(Henri· Fayol) 认为管理是所有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包括五种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 西蒙(Herbert.Simon)提出:“管理就是 决策”; 斯蒂芬· 罗宾斯(Stephen.p.Robbins)说:“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 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我国管理学界知名的学者芮明杰提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 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权力的三种类型
个人魅力型 传统型 法理型
韦伯认为,只有法理型的权力才是理想组 织形式的基础。
评价
韦伯认为这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 组织体系是一种合理的、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是优于其它 形式,适用于各种行政管理工作。这一理论,是对泰罗、法 约尔理论一种补充。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但是,他的官僚行政组织走到了非人格化的极至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满足之后, 即无不满。 未能满足, 则不满。
激励因素
沟通中应该 尽可能地 选择这些因素
.
薪金 管理方式 不满—没有不满 工作本身 没有满意—满意 . 赏识 处理不好, 处理不好, 地位 意见大。 意见并不大。 安全 进步 处理好了, 处理好了, 工作环境 成就 激励并不大。 激励大。 人际关系 责任 不满——没有不满、没有满意 ——满意 政策与行政关系 成长的可能性
3、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思· 韦伯 (Max Weber) -“组织理论之父”, 主要著作:《一般经济史》 《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社会学论文集》《新伦理教与资本主义精神》
主要贡献:指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行政组织: 是一种通过“公职”或“职位”,而不是 通过“世袭”或“个人魅力”来进行管理的 思想的组织制度。
(三)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赫伯特· 西蒙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有: (1)管理就是决策 (2)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3)决策的过程应科学化 (4)决策的准则 “令人满意的”
决策过程
发现和 确定问题
设计 方案
评价和 选择方案
实施 方案
评价决策效果
第三节 企业的概念与企业管理
2、需要层次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54年提出。 主要理论要点: (1)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2)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具有顺序性 (3)同一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 内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 (4)不同的人,各层次需要的强烈程度不一样 (5)需要满足了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比较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企业
公开发行股票、股份 可自由转让
无最高限(5-) 公开
相同
不
募股集资
封闭性、不发行股票
有最高限(2-50) 不公开 低、不分为等额股份 简单
股东人数
同
财 务 注册资本 较高、分为等额股份
组建程序
复杂
三、企业管理的概念及其作用
企业管理:是根据企业的特性及生产经营规律, 按照市场需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 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资 源,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满足社会的需要,不 断谋求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1)管理科学性 ——理论体系
(2)管理的艺术性 ——实践性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发展
企业文化理论 权变理论 管理丛林时代 人际关系学说 行政组织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 科学管理理论 传统管理阶段
一、传统管理阶段(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
特点:经验管理
代表人物及理论
亚当· 斯密:劳动分工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1、按行政方式控制的机构的目标所要求的日常活动,
是作为正式职责来分配的 2、执行这种职责所需要的权力是按一种稳定的方式 来授予的,并由官员能加以控制的某种强制手段来 严格的加以限制 3、对于正常而继续的履行职责来行使相应的权力的 方法有所规定:只有按一般规定符合条件的人才被 雇佣。
① 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 ② 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 ③ 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
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① 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② 实行职能工长制。 ③ 进行例外管理。
评价
重要性: 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 基础。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使企业的生产率得到了提高。并 被借鉴到其他非工业组织中。 局限性: 研究的范围比较小、内容比较窄。 而且由于提高了劳动 效率,使工人担心工作机会的减少和裁员,加剧了劳资双方 的矛盾。泰罗把人看作是纯粹的“经济人”,认为人的活动 仅仅出于个人的经济动机,忽视了企业成员之间的交往及工 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三、现代管理阶段 (20世纪40年代—)
特点:各学派林立
代表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梅奥 、马斯洛 、赫茨伯格、麦格雷戈 管理科学学派——布莱克特、丹齐克、丘奇曼 决策理论学派——西蒙
(一)行为科学学派
1、梅奥人际关系学说
乔治· 埃尔顿· 梅奥(Elton· Mayo,1880-1949年),美国哈 佛大学教授,著名的行为科学家 梅奥领导了1924-1932年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 的试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际关系理论 代表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
4、X、Y理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道格拉斯· 麦格雷戈(1906—— 1964)于1957年首先提出X理论和Y理论。他围绕“人 的本性”来论述人类行为规律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Y理论的观点(自我实现人假设): X理论的观点(经济人假设): a.人在工作中消耗体力和智力,是极其自然的事,如同休息和 a.一般人对工作具有天生的厌恶,只要有可能,便 结论: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 X理论或Y理论 游戏一般。 会逃避工作。 b.控制和惩罚并非促使人朝向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一般人能 b.由于人类具有不喜欢工作的恶性,故必须予以大 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 数人强制、控制督导,给予惩罚的威胁,才能迫使 c.只要情况合适,一般人不仅学会承担责任,还会寻求责任。 他们朝向组织目标而努力。 d.人群中存在高度的想象力、智力和创造力并用以解决组织内 c.一般人愿意受人指责,不愿承担责任,志向不大, 的各种难题。 但求生活的安定。 e.在现代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一般人的潜能只挥出一部分。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Enterprise):企业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得 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 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1、现代企业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得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2、现代企业必须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 3、现代企业作为法人实体,必须具有法人地位
一般管理理论
经营与管理的区别:
经营比管理的内涵更广泛 经营包括六种活动:技术、商业、财 务、安 全、会计、管理 管理活动由五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 挥、协调、控制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劳动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人员的报酬
集中 等级制度 秩序 公平 人员的稳定 首创精神 人员的团队
管理的两重性
(1)管理的自然属性(必要性)
合理组织生产力 (2)管理的社会属性 (目的性) 为一定生产关系服务
理解管理两重性的意义 : 自然属性是管理最根本的属性,它要求管理工作 要按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来合理组织生产力, 为我们学习、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 经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管理的社会属性表明任何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技 术和管理手段其有效性往往社会历史背景相适应, 不存在一个适用于古今中外的普遍管理模式。因此, 在学习和运用某些管理理论、原理、技术和手段时, 必须要结合自己本国、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管理(management):
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 现预期的目标,通过计划、 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协调以人为中心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管理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 控制和创新。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二、管理的性质
源自文库
管理的两重性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未能满足, 没有满足感, 但不是不 满 满足了, 则有满足感
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 类,一类为保健因素,另一类为激励因素。 (1)保健因素又没有激励人的作用,在工作 中,起着防止人们对工作产生不满的作用。 (2)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 (3)该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保健因素与激励因 素不可相互替代
(二)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延续和发 展,他以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技术等科学技术为 手段,从操作方法、作业水平的研究向科学组织研究 扩展,同时吸取了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新成果, 形成一种现代的组织管理科学。
主要观点: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把 管理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而进行系统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