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甘利婷第一章职业理念

合集下载

幼儿《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习题附带答案

幼儿《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习题附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2、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关键是()。

A.改变学校管理模式B.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C.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和谐统一D.将促进教师成才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3.下列关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智力的发展,道德品质、意志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健康状况B.美育有助于发展幼儿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C.体育的作用最小D.美育能协调体、智、德育的发展,是体、智、德育的催化剂4.贯彻幼儿参与性原则的根本保证是()。

A.教师的引导B.教师要控制学生C.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D.创设优美的环境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高水平的智力B.审美能力C.健康体魄D.创新能力6.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在()时期能够实现。

A.封建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7.首次提出“全纳教育”概念的是()。

A.1959年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B.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C.20世纪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著的《蒙台梭利法》D.1994年教科文组织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8.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

A.促进机会公平B.保障公民依法有受教育的权利C.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扶植困难群体D.合理配置教育资源9.认为儿童是人,不是教育“白板”,更不是“小大人”,这一根本性转变是从()开始的。

A.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 B.《儿童权利宣言》C.蒙台梭利的“把儿童当做…人‟而不是…物‟” D.卢梭的“发现儿童”10.现代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

A.教学媒体现代化、多元化B.终身教育的思想C.把学生作为责权主体来对待D.教学服务对象11.“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要求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是()。

2016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总结

2016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总结

2016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一节教育观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教育观核心:“教育为了什么”(教育目的)(二)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先天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选择题)(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选择题)·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选择题)·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

2、素质教育观的发展·《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思想。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二、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一)素质教育的目标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基础教育处与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3、造就平等的公民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选择题)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基本普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知识点总结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素质教育的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2)坚持能力为重(3)坚持全面发展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第二节、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完整的个体(2)学生是学习的个体(3)学生需要尊重(4)学生都有潜能第三节、教师观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重点)(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劳动的特征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实施素质教育容易出现的误区
误区一: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误区二: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 误区三: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误解四: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
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误区五: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的考试 误区六: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
①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 ②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 ③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更重过程”转变; ④ 教学从“关注学科”向“关注人”转变。
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第二节 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学生具有个性与差异的特点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
育理念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章职业理念本章考点 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方面发展”的思想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省心缺憾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第一节教育观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这一事物以及它与其它事物关系的看法。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它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教育目的。

(二)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入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教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 第一章 职业理念

教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 第一章 职业理念

教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提出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文件正式提出。

1999 年,《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国推行实施素质教育。

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写进法律,成为国家意志。

什么是素质教育?1999 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所有适龄儿童,不论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和经济地位,学习成绩等差异)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是指均衡发展,不是平均)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发挥兴趣、特长;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一专多能))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观—发展性评价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德智体美劳)3、评价方式多样化。

(定量、定性)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家长、老师、管理者)5、更注重评价过程。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第二节学生观/儿童观1、学生/儿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看优点,会赞美)2、学生/儿童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面向现在】3、学生/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相信学生,多期望、鼓励学生)【面向未来】4.学生/儿童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学生是人,爱护尊重,讲民主)第三节教师观一、现代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知识的传授者→学习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中学综合素质-第一章 职业理念

中学综合素质-第一章 职业理念

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 •答题要求: •阅读题目问句要求——锁定知识模块 •寻找文中主体内容——分析内容性质 •联系模块知识要点——逐条陈述答案 •注意文字书写技能——卷面整洁清晰
•例题答题模板:
•答:(第一部分:总述-开头)该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违背)了以人为本 的学生观,值得肯定和发扬(应该反对和制止):
阅读理解
/
写作
模块总分 所占比重
(总分150分)
/ 22分 15%


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规范
8题-16分 / / /
16分 11%
4题-8分 1题-14分
/ / 22分 15%
四 文化素养
9题-18分 / / /
18分 12%
五 基本能力
4题-8分
/ 1题-14分 1题-50分
72分 48%

职业 之——
• “好!”陶行知立即从衣袋里又掏出第四块糖,高兴地说:
[分析参考]
• 启示之一: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不要用粗暴与野蛮的态度 当众呵斥、批评,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 启示之二: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对于犯错的学生, 不全盘否定,而是积极地从他身上寻找另外的一些优良的表现和 “闪光点”,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公平和善意。 • 启示之三:教师不要盲目地批评犯错误的学生。在教育前对 学生犯错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地调查了解,这就避免了误伤学生和批 评的盲目性。
• (第二部分:分述-主体)首先,主题句+倡导性+禁止性+材料中证据
• 老师对三毛说:“你转过身去给全班同学看一看。”三毛就 这样面对大家在教室的角落里一直站到下课。老师还不肯罢休,要 三毛到操场绕一圈再回到教室。
历年真题

OK.甘利婷-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精讲班-1-3章(美工版10.9).ppt.Convertor

OK.甘利婷-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精讲班-1-3章(美工版10.9).ppt.Convertor

前言第1章职业理念本章是教育素质的最基本的内容。

本章学习目的主要是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与教师观。

具体如下:教育观的学习主要是形成素质教育的理念,包括(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第1章职业理念本章是教育素质的最基本的内容。

本章学习目的主要是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与教师观。

具体如下:教育观的学习主要是形成素质教育的理念,包括(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本章是教育素质的最基本的内容。

本章学习目的主要是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与教师观。

具体如下:教育观的学习主要是形成素质教育的理念,包括(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第一章职业理念学习学生观的主要内容是指如何正确看待与对待学生。

包括(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3)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4)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一章职业理念学习教师观要求(1)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4)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第一章职业理念这一章的学习目标大多是理解、掌握、运用,对内容的学习熟练程度要求较高。

因此,要求各位在理解基础上记住相应的要点。

考题表现为选择题和材料分析。

基本内容: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中学)考点串讲之职业理念

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中学)考点串讲之职业理念

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中学)考点串讲第一章职业理念考察范围: 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师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考情分析:题型及题量:4个单选题+1个材料分析题分值: 22分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概念、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三、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6.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8.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五、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

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

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教育。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体、主导、主动性、健康成长。

如何使学生健康成长:关心、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两个尊重,适合教育。

培养的各类人才: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

(2)战略主题教育改革发展额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核心: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观、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意识、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不同主题教育的各个方面。

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能力为重。

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三个着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三个学会:知识技能、生存生活、动手动脑、做人做事。

(3)坚持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劳、心理健康、安全、生命、国防、可持续发展等。

三统一: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是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革新发展的统一。

二、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科课堂教学。

(一)把教育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现行的课堂教学,在目的要求的先进性、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现行的课堂教学,对知识教学、思维开发、能力培养等有较明确和全面的目标体系,但在科学馆教育、科学意识教育、科学态度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科学作风教育也要有具体的要求。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章职业理念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参考答案】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

因此,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最好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

但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又有所区别。

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

作为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相关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2.(1)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2)据报载: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直打瞌睡,教师发现后并未板着面孔去训斥,而是从故事说开去。

问题:请结合这两个事例,谈谈现阶段我国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以上两个案例实际上都说明:一个教师只要真正地“爱”学生,对孩子寄予期望,这些孩子(包括差生)都会取得较大的进步,反之则会使孩子的学习倒退,甚至彻底丧失学习的信心。

所谓教师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的推断和预测。

它通过教师的话语、暗示、行动等表现出来,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动产生复杂的效应。

教师的期望效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教师。

教师的期望有积极和消极的差别,教师应力求发挥人际期望的积极效应,防止消极的效应,这取决于教师形成的期望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以及根据期望采取的行动是否适当。

3小李考上了某初中的语文老师,认为一个老师不过是一个孩子王,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你怎样评价这种看法?【参考答案】父亲的看法是错误的。

他错误地理解了教师的职业特征和专业要求。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职业;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教师不但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还是人类智慧的引领者、课程开发者、心理医生。

幼儿《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一章职业理念

幼儿《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一章职业理念

幼儿《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一章职业理念(常考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1.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儿童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对智力的影响特别大。

若在这一时期内,对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智力水平能得到明显提高-2.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幼儿时期,儿童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

这时他们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因此,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3.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产生性别意识,这是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

如果幼儿能够正确将自己的性别与社会要求的性别角色对应起来,他们的性心理就能够正常发展。

二、幼儿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在提高群体素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体的素质。

应该针对幼儿的差异因材施教。

2.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水平教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之中进行幼儿素质教育必须将其落实到教学之中,可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和游戏来进行。

4.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幼儿的素质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要贯穿在教师的言行中,不管大事小事,教师都要用自身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言,行举止去影响幼儿,做幼儿的楷模。

5.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在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只有将三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保证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考过5次)1.面向全体我们国家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面向全体适龄学生,让每一个适龄的学生都能进到学校里来,进到班级中来。

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把这个方针贯彻好、落实好,在这方面不能有任何放松。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速记第一章职业理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速记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章职业理念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考查教育观、学生观及教师观,要求考生能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能够针对我国中学教育职业理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本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重点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第一节教育观高频考点提要1.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2.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高频考点速记一、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入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索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模块一职业理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模块一职业理念

为人师表,求实创造
(三)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排斥素 质教育,素质教育也不能取代全面发展教育。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即彼此相应,相互补充。 彼此相应是指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是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合起来就是通过全面发展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 的素质。 相互补充是指在学校中实施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把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统一起来,即用“全面”补充素质教育,用 “素质”补充全面发展教育。
5.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 以超前的意识,确立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教育指导思想。 以开放的意识,创造新型的办学模式,抛弃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模式,实行 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正确认识教育与科技,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增强教育为本的意识。 增强改革意识,加速教育自身现代化建设,其中包括办学体制的改革,学 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更新
为人师表,求实创造
3.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
14—16世纪,欧洲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自身的存在,充分 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地位。这种新的人生观沉重打击了中世纪教会所谓 的“原罪说”儿童观,人们开始关注儿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发现了儿童 区别于成人的地方。认为儿童是自由的,有发展的可能性,人们应该热爱 儿童,尊重儿童。 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伊拉斯谟认为要研究孩子的自然能力和才智,不要想 象他们的兴趣与成人是一样的,不要指望他们像小大人一样的举止,他明 确指出,对待儿童,首先是爱,然后渐渐随之以某种自然和温柔的尊严, 而不是畏惧,前者比后者更有价值,用恐怖的手段来使儿童弃恶,乃是一 种奴性的做法。因此,自由的教育是符合儿童的。 同时,在这一时期捷克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著名的 “种子论”,认为在人的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通过 教育便可以把它们发展出来。他还相信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两全两发展、创新和实践(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平均,并不是全面)(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是为了可持续发展)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途径有:(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方法有:(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①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②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二、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1.“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关联的(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2.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起点,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综合素质1——职业理念大纲

综合素质1——职业理念大纲

职业理念•教育观o素质教育的概述▪素质教育的概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贯彻党的教育仿真,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6.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 1.总目标:”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

• 2.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 3.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4.造就平等的公民• 5.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品质• 6.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7.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8.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o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与任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o核心层• 3.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o最高层o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o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o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o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o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o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o 6.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现状▪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o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o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o 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中▪教育目的:▪ 1.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思维品质的培养▪ 3.一般的学习能力和特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4.学习兴趣的激发▪ 5.学习动机的培养▪ 6.学习需要的满足▪7.学习方法的指导▪8.学习态度的端正▪▪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2.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要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要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第1章:职业理念。

第2章:教育法律法规。

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这三个方面是关于教育方面的素养。

以下两个内容是一般素养,亦即通识教育。

第4章:文化素养。

第5章:教育能力。

三、考试题型与分析根据考纲要求,考试的内容和结构安排大体如下:考试题型分三大类,即单项选择、材料分析及写作题。

这些题型对考生记忆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复习时不要求大家对教材原文死记硬背(大纲上明确规定的除外),而是要求能够理解,融会贯通,在掌握的基础上记住各内容的要点、关键词,也就是理解记忆。

所以,听课时重在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把握相应的内容。

同时,听完课之后要求认真看书,反复领会,理解之后再记忆相应的内容。

对教材的内容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进行相应的练习。

对练习题的态度要端正,一定要自己真正理解和掌握,不要死记硬背。

第一章职业理念本章是教育素质的最基本的内容。

本章学习目的主要是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与教师观。

具体如下:教育观的学习主要是形成素质教育的理念,包括(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学习学生观的主要内容是指如何正确看待与对待学生。

包括(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3)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4)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习教师观要求:(1)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4)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总结:这一章的学习目标大多是理解、掌握、运用,对内容的学习熟练程度要求较高。

因此,要求各位在理解基础上记住相应的要点。

考题表现为选择题和材料分析。

基本内容: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第一节教育观1、什么是教育观?教育观就是人们对教育的根本性看法和态度,其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体现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即体现在教育目的观上。

教育观对教育者的观念和行为有直接影响作用。

2、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观应该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成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全面发展教育与实施(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即促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即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观念,促进其身心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个层次的全面、充分、自由、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

具体表现为:1、全体性2、全面性3、主动性4、和谐性5、充分性6、可持续性。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它们各有特定的内涵、任务和作用。

只有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使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例: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物质基础是()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答:C 体育。

(四)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要求1、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基础教育的性质(为培养学生基本素质打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认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危害:(1)使基础教育变成纯粹的升学教育、应试教育,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2)关注少数学生;(3)单纯抓智育忽视其它各育,置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4)加重学生负担,封闭学生生活,剥夺学生快乐。

2、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其中关系,发挥较高的整体功能一是各育均有相对的独立性;二是现实或真正的教育应是一体的。

3、坚持统一目标与因材施教相结合4、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全面发展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五)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一,通过课堂教学实施。

包括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通过课外活动实施。

第三,通过学生集体组织活动实施。

三者密切配合,相互补充。

二、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二者是一致的。

(一)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历史沿革: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历史上和现阶段的“全面发展教育”为基础的。

本质特征:是一致的,都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落实和深化教育目的具有定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

素质教育的提出,发挥了教育目的的调控功能。

全面发展——针对片面发展提出;素质教育——针对“应试教育”提出。

三、素质教育与实施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确定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它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

“应试教育”——偏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片面追求升学率,过于注重学生智育(过于注重知识而忽视能力)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

这是一种典型的功利教育价值观念。

具体体现:教育对象方面——抓少数学生,以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和企业家作为人才标准作为学校培养目标;促进发展方面——只重视个别学生的个别方面,“重知不重能,重理不重文,重智不重德,重才不重人”课程方面——偏重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教学组织形式——“满堂灌”;死记硬背;师生关系方面——非对等的“主客”关系;教育价值观念——以分数论英雄。

结果:给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造成莫大伤害,严重影响基础教育质量,影响培养人的目标实现。

例1、与“素质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A、应试教育B、基础教育C、启蒙教育D、升学教育答:A、应试教育。

例:2、素质教育的提出,发挥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答:C、调控功能(二)素质教育的内涵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共同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

要做到:(1)普遍提高教育质量,实施教育公平,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儿童都享受平等的教育。

(2)要求全体适龄儿童入学接受现代学校教育,防止流失,更反对以学生智力、成绩、行为等为借口强迫学生退学。

(3)要求普遍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现代人和现代公民。

(4)要求根据不同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儿童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人的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也包括各方面与潜能的自由、充分地发展;既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也包括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发展。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个性发展:个体素质的各个方面在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

传统教育过分强调统一性,忽视了差别性,造成“一刀切”。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使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其天赋允许范围内得到健康、完善的发展。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应试教育”按考试要求片面强调知识传授,采用“填鸭式”教学,扼杀天性,忽视创新。

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自身素质,从而内在地要求教育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体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此外,素质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学习的教育。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对素质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误区一: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特长——忽视学科课的改革,盲目增加活动课;刻意追求特长培养,忽视全面发展教育。

误区二:认为搞一些文体活动就是素质教育——甚至有时发生文体活动冲击正常“智育”活动的情况,喧宾夺主。

误区三:认为素质教育就可以不考试。

误区四:认为素质教育应突出实践能力,可以削弱理论知识的学习。

误区五: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负担——追求学习的简单化和玩玩乐乐,追求机械式地不留作业。

误区六:认为反传统、藐视纪律就是素质教育倡导的个性例1、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提高个人素质B、提高国民素质C、培养精英D、培养有特长的人答:B、提高国民素质例:2、着眼于当今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A、高等教育B、素质教育C、职业教育D、特殊教育答:B、素质教育(三)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2)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3)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基本方法1、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转变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从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重点转向教育学生做人、做文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