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8)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分析
普通心理学 第一部分考试大纲
第二部分复习指南 第三部分参考书目
1
心理学研究方 法
2
第一部分考试 大纲
3
第二部分复习 指南
4
第三部分参考 书目
5
心理统计学
第二部分复习指南
第一部分考试大纲
第三部分参考书目
心理测量学 第一部分考试大纲
第二部分复习指南 第三部分参考书目
发展心理学 第一部分考试大纲
第二部分复习指南 第三部分参考书目
01
教育心理学
02
第一部分考 试大纲
03
第二部分复 习指南
04
第三部分参 考书目
06
第一部分考 试大纲
05
社会心理学
第三部分参考书目
第二部分复习指南
心理学试卷(样卷) 及参考答案
读书笔记
这是《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的读书笔记模板, 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心 理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
试大纲及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辅导
部分
综合
成员
考试
学科
心理学
统一
理论
政治 参考书目
心理Biblioteka 学科指南研究复习
方法
大纲
测量
内容摘要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针对2010年考研 政治理论课复习备考即将开始之际,早已被广大学生和社会辅导机构的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更显扑朔迷离,使得参 加2010年考研的学生备感无所适从。为此,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了一批具有十年以上辅导经验、同时拥有高级职 称的教学、辅导一线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广大学员编写了一套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系列辅导丛书。聘请编委成员 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地域特点和知识的互补性,规避了以往单一院校成员组建编委的状况,将国内不同 重点高校的学科带头人聘为我们的编委成员。高教版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系列辅导丛书,是严格按照教育部考试 中心的考试要求,根据教育部新修订的教材版本,参照教育部社科司“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对相关知识点的诠释编撰并参考相关专家资料整理成为复习备考用书。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七章 社会互动——第九章 家庭
第七章社会互动7.1复习笔记一、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1.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又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动。
(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大多数互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流信息,而且还交流思想和情感。
(4)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2.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论①符号互动论特别注意符号沟通问题。
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
符号沟通是将人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
符号互动论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如下:a.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互动。
b.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活动的意义做出解释。
c.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
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意义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双方的协商而确定的。
d.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e.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②当代符号互动论有两个主要派别:a.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无法预测的、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文化展示)
第十五章文化展示5.15.1 复习笔记第一节文化撰写民族志是建立在田野工作中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通常说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
人类学家从事田野调查,之后要写出一个作品,描述那里的文化,这就是人类学的文化撰写。
起初,人们认为民族志只是人类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后来,人类学界普遍认为,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的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成果。
随着人类学的理论发展与经验积累,民族志的写作思路、写作方式、文章结构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一、文化撰写的三种模式1.“传送带”——现实主义民族志早期的纪实作品始于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写法。
现实主义民族志撰写的9个方面的特点是:(1)民族志的叙述结构是全貌的民族志(total ethnography),逐一考察文化的组成部分或社会组织,提供关于地理、亲属关系、经济、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详细图表;(2)民族志作者不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个权威叙述者在叙述客观的事实;(3)个人的存在通常被埋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创造了一个规范的角色模型;(4)提供地图、图表和照片作为“真的到过那里”的象征物;(5)分析时空坐落或发生的事件,从而来表述真实生活的细节;(6)提供资料,并忠实地表述当地人的观点;(7)写作风格趋于一般性的描述,而不是对个别事实进行细致的探讨,被研究的个别事项(仪式、婚姻、政治组织等)很少具有个性,而是具有典型性;(8)使用专业术语;(9)对土著的概念加以注释。
2.“深描”——解释人类学民族志格尔兹认为,文本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描写的系统,它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行为学意义上的——“文化即文本”,并试图真正从情境上去研究和解释文化。
格尔兹开创了“深描”的方法,即在特定的情境下探求并解释文化的意义。
格尔兹所说的写作,就是“深描”,就是对社会活动进行具有丰富意义的、全貌的描述。
在“深描”的过程中,文化撰写的技巧从堆砌事实转换为象征意义的解释和交流。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2.1.1 复习笔记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是法国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由于他第一个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并为社会学做了奠基性工作,被西方社会学界公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
第一节实证哲学的基本精神一、“实证”概念的含义孔德指出,实证主义的一切本质属性都概括在“实证”这个概念中,他把实证概念列于他所创立的新哲学之首。
1.实证概念的含义实证概念有以下含义:(1)实在的而非幻想的;(2)有用的而非无用的;(3)可靠的而非可疑的;(4)精确的而非含糊的;(5)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2.知识的划分“实证”是孔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他把实证精神奉为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
他指出,实证的思维方式是对以往一切思维方式的超越。
实证哲学的诞生是个标志,它把一切知识划分为前实证阶段和实证阶段。
根据实证概念的基本性质,所有前实证阶段的知识都是幻想的、无用的、可疑的、含糊的和绝对的,实证阶段的知识才是实在、有用、可靠、精确和相对的。
3.科学孔德把实证知识看做科学的象征,正是实证精神把科学同神学及形而上学区别开来。
在前实证阶段,人们纠缠于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即那些既不能用观察到的事实加以验证,也不能用事实加以推翻的问题。
而科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拒斥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必须能“证之以实”。
二、人类知识的发展阶段孔德认为,每一个知识门类,都经历过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虚构)阶段、形而上学(抽象)阶段和实证(科学)阶段。
1.神学(虚构)阶段(1)在神学阶段,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超自然的存在物造成的,是在某种超自然力量支配下发生的。
(2)神学阶段的知识特点是,运用虚构的图像和拟人化类比寻找一切事物的终极起源和终极目的,运用想象寻找存在的超验本质。
即使这些图像是真实的,也只是把困难往后推,因为人们所规定的认识目标本身就是虚构的、注定无法解决的。
2.形而上学(抽象)阶段(1)形而上学阶段与神学阶段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人们仍然追求关于事物本质的绝对知识,同样认为感觉与经验不足以提供这类知识。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史-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
第三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2.3.1 复习笔记迪尔凯姆(1858—1917,又译涂尔干、杜尔克姆)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
当代西方社会学的方法论思想以及许多基本概念、观点乃至理论取向,都与他有关。
第一节社会学基础的奠定一、迪尔凯姆的社会观1.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针锋相对,主张社会是具有客观性的独立实体,社会先于个人并决定着个人的本质。
(1)迪尔凯姆的社会唯实论观点迪尔凯姆强调,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于个人,并不意味着社会可以完全摆脱个人,并不等于主张社会是一种超验存在物。
社会的实体性仅仅意味着社会具有不同于个人特征或不能完全通过个人特性加以认识的特殊实在性,它不过是主张个人仅仅是构成社会实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2)迪尔凯姆与斯宾塞社会观的区别通过对斯宾塞社会观的批评,迪尔凯姆进一步澄清了自己的社会观同其他社会实体观之间的区别。
斯宾塞认为,社会等于自然人加契约,迪尔凯姆则认为,契约的前提是人们的共同生活,即必须先有社会,社会塑造了个人并为缔结理性契约提供非理性前提。
迪尔凯姆社会观的显著特征是赋予社会超出个人、独立于个人、规定个人的独立意义。
2.社会整体观(1)社会整体观的哲学基础整体不等于或大于部分之和。
社会整体观注重的不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而是各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或结合方式,以及在这种结合方式中产生的新的现象、新的属性。
正是这些不能由个人特性直接加以说明的新现象、新属性体现着社会的独立性和实体性,即只有坚持整体观才能贯彻社会唯实论。
迪尔凯姆强调,作为整体的社会,其成员之间的关系除了物质性结合以外,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性结合。
(2)迪尔凯姆坚持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的目的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明确划分一条界线,认为二者分属两个不同层次,受不同性质的规律支配,必须由不同学科分别对之进行研究。
(3)在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上。
迪尔凯姆坚持社会高于个人,社会决定个人,而不是相反,即高层次事物对低层次事物具有首要的决定性意义。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文化与社会运行)【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4.1复习笔记一、文化的含义与特性1.文化的含义(1)德国学者普芬多夫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按照这个定义,文化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
(2)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
文化的特点是: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3)学者对文化所做定义的共性:①文化是社会成员所享有的一切知识、思想、价值观和物质财富(近似于前述的普芬多夫定义);②文化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近似于前述的泰勒定义);③文化是社会成员获得的、经社会认可的、满足生理和精神需要的方式、方法等。
(4)本书的观点。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2.文化的特性(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①文化的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和创造的,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②文化的超个人性是指个人虽有接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于个人。
(2)文化的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构成文化复合体的大体上可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类。
(3)文化的象征性象征性是指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
文化的象征性充斥于全部社会活动、社会秩序之中。
(4)文化的传递性传递性是指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
传递有两个方面:①纵向传递,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种传递在社会学上又称为“社会化”;②横向传递,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
(5)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①引发文化变迁的因素:a.自然条件的变化;b.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不同国家、民族在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会引发大的文化变迁;c.发明与发现。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社区)
第十章社区1.10.1 复习笔记第一节社区概述一、社区的含义及构成1.滕尼斯的社区概念当今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es)提出的。
1887年,滕尼斯写了《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一书以论述社会的变迁。
他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状态,共同体(gemeinschaft)是指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形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组合方式,社会是由契约关系和理性意志形成的社会组合。
在这两种社会组合中,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性质的不同:前者是一种依存关系,即共同体状态;后者是利益关系,人们因谋求自己的利益而结合。
后来,美国学者用community来翻译gemeinschaft,而我国学者将community译为“社区”,与“社会”(society)相对应。
2.社区的含义社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
(1)社区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②社区由一定的人群组成;③在社区活动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意识;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与社会的关系社区与社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社区和社会指的都是人类生活的群体形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社区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
不过,从社区概念的内涵看,社区与社会有着明显的区别:①社会并不强调“共同”,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②社会不注重地域概念,而社区则强调地域特征;③社区更强调具体地域内的人群关系,强调这种关系的亲和性;④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3.社区的构成社区作为一种社会实体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
社区的实质是相互关联的一群人,即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群体。
(2)一定的地域界限。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
第五章定量研究方法4.5.1 复习笔记第一节问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是采用一种预先设计好的结构化、标准化的问卷作为资料收集工具的一种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有着自身的特点。
(1)问卷调查是一种典型的定量研究手段,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获得丰富的量化资料,可以说,问卷调查就是通过对这些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来获得研究结论的一种手段。
(2)问卷调查主要是按照有特定设计要求的问卷、程式化的程序和系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来收集研究资料,“标准化”是问卷调查中的一个极为明显的基本特点。
(3)问卷调查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资料来推断研究总体,因此大多数问卷调查研究都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即通过一定的方式从研究对象总体中抽取出必要的样本,并从对样本的统计分析来推断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的总体状况。
(4)问卷调查的逻辑过程与个案研究从经验事实来构建理论相反,它从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理论命题、理论假设出发,然后收集资料来验证或证伪这些研究假设。
一项问卷调查任务的完成包括如下几个基本环节:问卷设计、抽样设计、试调查、调查的组织实施、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撰写研究报告。
一、问卷设计1.问卷的结构问卷是以书面问答为主要形式的问题表格,用以收集有关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资料。
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以及结束语等主要内容。
(1)封面信这是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简短精练、言辞中肯的短信,用于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大致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对调查结果的保密性以及调查主办者或调查员的身份。
(2)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
对于一般性的指导说明,常常在封面信之后以“填答说明”方式给出,提出问卷填答的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
(3)问题与答案问题与答案是问卷的主体内容,它又可称为题器,即指作为调查者的研究工具而设计的具体问题。
调查者根据研究目的,提出理论假设并确定了指标体系后,进一步就是要将指标体系分解成一道一道的具体的问题。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史-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
第二章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2.2.1 复习笔记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哲学家、英国社会学奠基人。
其著名社会学理论是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
在社会学的性质和方法论问题上,斯宾塞和孔德一样,主张社会学同自然科学的性质和方法是相通的,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实证研究。
第一节社会有机论社会有机论的核心观点是把社会当成一个统一整体来看待。
一、社会是有机体在社会观上,斯宾塞明确表明自己的社会唯实论立场。
社会不是毫无固定联系的个人组成的集合体,而是靠着长期、牢固的关系联系起来的稳定结合体,它并非对众多个人的命名,而是独具特征的实体。
所有实体可划归为三类。
第一类是无机体,包括种种物理和无机化学现象;第二类是有机体,包括生物现象和心理现象;第三类是超有机体,特指社会。
把社会看成超有机体意味着不能从个体层面上考察社会现象,只能把社会看做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角度考察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社会同生物有机体的比较1.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的相似之处(1)生长。
有机体不同于无机物质之处在于,它具有生长、发育的过程,即形体或规模能够扩大、增殖。
生物机体的生长过程较明显,社会的生长即地域空间的扩大、人口的增加,需经漫长时间才能完成。
(2)结构分化。
伴随生长过程,有机体自身结构日益分化和复杂化,即社会或生物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差异性增大了。
(3)功能分化。
伴随结构分化,各个结构单位为维持整体生存而执行的功能也出现了分化。
功能分化表现为,各个结构单位的活动已经不能互相替代。
(4)相互依赖。
在高级生物或社会机体中,没有任何一个部分可以独立维持其自身生存,必须依靠其他部分,从其他部分那里获得自身所需的生存条件。
(5)内部结构的有机化。
随着生物机体或社会的发展,其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也不断趋于有机化,即各个结构单位也经历与整体相类似的分化与整合(一体化)过程,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微型有机体。
(6)由于各结构单位的独立性增强了,当整体生命消失后,其结构单位仍能存活一段时间。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教育、社会与人)
第3章教育、社会与人3.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一、简答题1.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答: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人类文化一旦产生,就成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教育对于文化保存与发展的作用,构成了教育的文化功能。
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教育是文化传输的重要工具,既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
教育传递着文化,因而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
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就得不到保存、积累和发展。
教育传递文化,将人类的精神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成为整个生命的一部分,人类的精神财富便有了具有再生功能的“保险库”。
(2)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文化既然可以传递,也就可以传播交流。
文化的传播,一般指某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向另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传输过程,是单向的;而文化的交流,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共同体的文化相互传播,是双向的或多向的。
文化的传播交流,可以通过教育、战争、贸易、移民等途径和手段来进行,学校教育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段。
教育是使人学会更好地进行交流,并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吸取益处的重要工具。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即教育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摈弃社会文化的糟粕,发扬其精华。
这就需要教育对“文化”进行筛选,把经过选择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因而教育对文化也具有提升的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与认知意向的转变,并且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它撷取文化的精华作为教育的内容,提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态度与知识、技能,并通过一整套价值标准和评价手段进一步保证和强化这种选择的方向性。
(4)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地更新与创造文化。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社会问题)
第十二章社会问题1.12.1 复习笔记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一、社会问题的含义、特征及类型1.对社会问题概念的几种理解默顿等人认为,社会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社会期望的事物被中断、社会规定的正当的东西被破坏、社会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与关系脱节。
一般而言,社会问题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
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安全运行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社会学一般从狭义上理解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一般认为,社会问题包含下述四种要素:(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2)这种失调情况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3)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4)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3.社会问题的特征一般地说,社会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遍性和变异性、复杂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客观性和主观性以及时空特征。
(1)普遍性与变异性社会问题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①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存在社会问题;②一个国家和社会在其不同时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普遍的。
同时,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时代又有不同,这就是其变异性。
(2)复杂性与周期性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社会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②社会问题的影响是复杂的。
社会问题的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反复出现的特性。
(3)破坏性与集群性社会问题的破坏性是指它违背了人们所希望的社会状态,不符合人们的价值期望,并对人们所期望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社会问题的破坏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①它打断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②社会必须动用社会资源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造成了浪费。
③它给社会进步带来障碍,不利于社会发展。
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考试分
第一部分考试分析一、报考指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是我国目前开展的非全日制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方式之一。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保证我国学位授予的总体质量、规范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而设立的国家水平考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是国家为同等学力人员开辟的获得学位的渠道。
这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申请人通过了学位授予单位及国家组织的全部考试、并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审查达到了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1.报名条件报名参加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考生,必须是已通过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审查的硕士学位申请人,即考生应具备以下资格:(1)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2)本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有关材料已提交学位授予单位,并经学位授予单位审查被确定具有申请硕士学位资格;(3)已通过学位授予单位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包括外国语考试)。
2.报名时间考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办法。
报考者在网上报名规定时间内,登陆有关省级主管部门指定的网站,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持经学位授予单位审查通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资格审查表》(简称《考试资格审查表》)到指定地点现场照相、缴费、确认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时间为3月中、下旬。
各省级主管部门确定所辖考区网上报名具体时间和网址后,于3月6日之前传送“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中心”汇总后于3月9日在“中心”网站()向社会公布。
现场确认时间原则上在每年3月底,各省级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情况确定具体现场确认时间,并在网上报名阶段告知考生。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圣才出
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9.1复习笔记一、研究概述1.研究对象与意义(1)研究对象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被视为人类“初级生活圈”。
它们是最深刻、最直接、最重要的人类关系。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可以用图9-1来表述,它可以看做是社会学在这一领域中的基本研究对象。
图9-1(2)研究意义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既是历史演变的产物与见证,又是社会文化发展中的能动因素,尤其是在这一领域中,人类所关心的一些最根本的问题。
社会学对“初级生活圈”的研究,不仅是本学科完善和发展的必需,也是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最佳突破口之一。
2.研究的独特角度(1)从个人活动的角度来看,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都是个人选择与行为的结果,表现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生活实体。
(2)从社会运行的角度来看,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都是社会管理的产物,表现为一种强制式的社会设置。
仅对生活实体的研究主要是心理诸学科的任务,仅对社会设置的研究则主要是法律诸学科的侧重方向。
社会学必须吸收和兼容它们的研究,确保从自己的基本假设出发,重点研究在同一载体内,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之间的运行机制与过程。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的现实存在形态,往往是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之间相互作用的妥协产物。
这就是社会学研究这一领域时所应该具有的基本角度。
二、婚姻家庭社会学1.定义(1)婚姻①作为个人活动结果的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
②作为社会设置的婚姻,则是指:a.两个人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同生活;b.双方都与对方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
(2)家庭①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②作为社会设置,家庭的定义强调的是:血缘+供养+继承,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3)家庭的类型①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只有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
它有三种具体形式:仅由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与子女(单亲家庭)。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三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1复习笔记一、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1.社会学的提出“社会学”一词最早由孔德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中正式提出。
社会运行论认为,社会学是指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对象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2.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1)18、19世纪的两大革命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影响18、19世纪的两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英国产业革命)是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
①社会转型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表现为工业化和都市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②社会转型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却暴露出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经济危机、贫富差距、劳资矛盾等。
这些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对于作为时代的实践要求的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2)英克尔斯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指出了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①历史的途径(创始人说了些什么)。
从根本上说是提出了争取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避免社会恶性循环和畸形发展的问题。
②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越来越复杂、越分越细微,系统里有小系统,部门里有小部门,因此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来越重要。
③分析的途径(理性指示什么)。
(3)思想材料在形成社会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①社会学的史前阶段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着社会思想。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十一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11.1 复习笔记第一节社会变迁一、社会变迁的含义与类型1.社会变迁的含义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既包括社会整体的变化,也包括部分的变化,但一般社会学家更关注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方面的变化。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的重大变化。
2.社会变迁的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社会变迁可以区分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1)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可以分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整体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结构和制度体系的变化,局部变迁是社会的某一或某些部分的变化。
(2)按照社会变迁的方向,可以分为进步与倒退。
那些有利于促进人类的福利、平等和发展的变迁被称为社会进步,而阻碍甚至与此相反的变迁被认为是倒退。
(3)按照变迁的性质,可以分为进化与革命。
进化是社会缓慢的、有秩序的变化形式。
革命则是社会剧烈的、本质性的变化,它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4)按照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程度,可以分为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
自然而然发生的社会变迁称为自发的社会变迁,它并非是人们刻意追求、有意干预而发生的。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设计而推动的社会变迁。
二、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导致社会变迁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社会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因素、科学技术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等等。
其中,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对于社会变迁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社会变迁的理论1.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基本原理:(1)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会带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会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
(2)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带来建立于其上的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具有反作用。
(3)社会变迁具有整体性特征,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变化。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考古与文化)
第七章考古与文化5.7.1 复习笔记第一节考古文化一、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archaeology),或称考古人类学(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在美英的学术传统中是人类学的四个分支学科之一,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研究方法是通过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或者与人类社会相关的遗迹、遗物或者遗迹现象进行研究。
和人类学其他分支一样,考古学也总是通过研究某一特定时空的社会和文化来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现象。
在理论上,跨越时空的文化连续性及其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考古工作的共同旨趣。
二、考古的人类学研究1.考古学文化考古学家认为,可以将含有相同或相似器物的组合合并到一起,建立一种与人类学中“文化”概念相类似的单位,即“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家致力于构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架构。
文化史的重建成为这个时期考古学研究的主旋律。
2.功能与聚落考古(1)对于文化变迁的观点也受当时人类学界传播论学派的影响,在研究中注重对文化传播现象的关注,并引入“文化圈”的概念来概括和比较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
(2)一些美国考古学者试图对文化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复原,将其视为理解文化、研究文化功能的一个出发点泰勒(w.Tylor)在1948年发表的《考古学之研究》一书中,把文化功能观点引入了考古学。
他主张把具体文化当做系统而不是文化特征的集合。
从保存在考古材料中的各种信息来探索功能关系,不但使个别器物的意义变得更为重要,而且有可能从整体上把史前文化作为一种系统来复原。
聚落考古也成为对史前社会展开综合研究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新考古学(1)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的新考古学(new archaeology)思潮中,宾福德(L.Binford)发表《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强调考古学要全面研究人类“文化”这个系统,更明确了美国考古学的人类学特征,并在世界范围引起很大的反响和认同,开启了“新考古学”的篇章。
在美国以宾福德为首的新考古学派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就成为美国考古学界的正统。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应用社会学-环境社会学)
第六章环境社会学3.6.1 复习笔记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一、环境问题及其由来1.环境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它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其中心事物是人类。
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
根据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环境加工改造的程度,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环境可分为以下四类: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
2.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这种失调不仅影响到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对人类社会自身构成了威胁。
(1)环境问题的类型理论上讲,按照环境问题产生的动力不同,它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
①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②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另一类是由于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
(2)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①土地资源严重流失,荒漠化面积越来越大;②森林资源越来越少,热带雨林破坏严重;③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面临危机;④城市恶性膨胀;⑤垃圾成灾;⑥物种不断减少,野生动植物大量灭绝;⑦世界人口急剧增加;⑧渔业资源急剧减少;⑨臭氧层破坏;⑩全球变暖;⑪酸雨污染;⑫水域严重污染;⑬放射性污染和有毒化学品(包括农药)污染普遍增加。
其中,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和酸雨也被称为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3)中国的环境问题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些具体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风沙、生活垃圾污染、绿化不足、森林破坏、公共场所污染、农药污染、荒漠化、工业垃圾污染、海域污染、野生动植物减少、耕地减少和质量下降,等等。
二、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社会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1.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有哪些阶段。
答:任何一项完整的社会调查研究都需要经历准备与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等几个基本阶段。
(1)准备与设计阶段准备与设计阶段包括确定研究课题、初步探索和调查研究总体设计等步骤。
①进行一项社会调查研究首先必须确定研究课题,即必须说明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进行这样的研究,研究的类型和基本假设是什么。
确定研究课题为整个研究规定了工作方向、目标。
②课题确定后,要围绕课题进行初步探索,包括查阅文献、请教专家、形成初步的研究假设,并将假设经过操作化转化为具体测量指标。
③准备的第三个步骤是调查研究的总体设计,其内容包括确定研究范围、研究单位和研究内容,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制定调查问卷或调查量表,并在人员、物质、日程上作出具体安排。
(2)资料收集阶段收集资料阶段包括确定调查对象、运用具体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初步编录整理。
资料收集是调查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经常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有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访问法等。
(3)资料分析阶段在资料分析阶段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有: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描述和总体推断、检验理论假设、提出新问题、撰写调查报告等。
2.社会研究主要有哪些类型?答:在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研究者必须首先根据研究的性质和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研究类型:(1)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这是从研究性质上来划分的研究类型。
①应用研究侧重解答各个社会领域、各个实际工作部门中的具体问题,它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政策性建议。
应用研究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和社会问题。
②理论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考察来发展和丰富社会科学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规律的知识。
它的主要目的是解答学科领域内的重大理论问题或疑难问题。
(2)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这是从研究目的上对研究类型的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
3.1.1复习笔记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式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勒温传统所代表的研究范式
勒温传统主要是指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创立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之后,他与同事、学生及其后继者围绕着场论的思想和方法所进行的研究。
1.勒温传统的主要理论假设
勒温传统的假设前提:
(1)认知一致性假设,即人们有一种最大限度地提高内在认知一致性的行为倾向,因此人们在群体中也是按照尽可能提高人际关系的内在一致性的方式去行动的;
(2)格式塔心理学的信仰,即整体与部分存在这样一种前后关系,即不能用分离的部分事物的特征来推论整体的特性,但与此相反,整体中部分的情况则明显地是由其整体的内在结构的规律性来决定的。
2.该范式的主要研究方法与课题
(1)勒温传统所倡导的仍然是实验的社会心理学,但是实验不单是像过去那样仅仅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手段,它还包括了态度、观点和方法论意义,勒温传统的实验已经走出了实验室,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实地研究。
(2)勒温传统所研究的主要课题有:紧张系统理论与蔡加利克效应,奥芙散金娜的确证实验,利斯纳和马勒关于替代价值的实验,抱负水平研究,群体氛围的实验研究,群体压力的实验研究,多伊奇的合作与竞争理论,费斯廷格关于认知失调的研究,海德关于人际关系认知理论的研究等。
二、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
1.基本假设
该范式在研究假设方面不同于勒温传统的认知一致性假设,它认为人类和动物的全部行为完全可以从刺激—反应模式中得到解释,这正如行为主义的奠基者华生所说的,行为主义者完全可以重写一部客观的心理学,但决不用诸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灵、内容和在内省上可证实的意象等术语;相反,这部心理学可以用刺激和反应、习惯形成、习惯整合等术语来加以表述。
2.该范式的主要研究内容
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经过斯金纳、赫尔、米勒、多拉德、班杜拉等人的不断修正与完善,更加强调对于学习和模仿的研究,提倡社会学习说,从而它们在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构建出新行为主义的潮流。
三、精神分析的研究范式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是该研究范式的首创者。
(1)他通过里比多的唯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的构建,丰富了本能驱动论的社会关系内容;
(2)他又通过本我、自我与超我三位一体的人格模式框架,架起了精神分析理论中个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桥梁。
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深入到原始文化的深层心理,分析了图腾制和外婚制这两种原始社会常见的禁忌现象,成就了未来学者关于文化与人格现象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计划。
2.精神分析范式走向社会和文化心理学
(1)在精神分析范式走向社会和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
认为集体无意识有别于弗洛伊德的个体潜意识,其内容主要是原型,原型是人的心理经验先在的决定因素,它促使个体按照他的本族祖先所遗传的方式去行动。
(2)霍尼、沙利文、阿德勒等人继续对精神病行为进行了文化心理学方面的分析。
①霍尼指出,精神障碍是一种社会—心理表现。
她断言,在文化和精神病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质的关系,文化条件的性质决定着精神病冲突的强度和行为的特性,情感疏远、敌意、恐惧和衰减的自信等态度都会导致精神病。
②沙利文提出了精神病的人际理论,指出了人际关系在精神疾病尤其在精神分裂症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③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通过分析个体的反社会行为及其影响,指出除非个人能够表达社会性态度,一种对他人所怀的情感,一种社会性反应,否则他就难以进行良好的顺应。
一个人要成为正常的人,他就必须以一种社会能够接受的并由社会构建的方式表现自己。
④弗洛姆则通过社会潜意识、社会自恋、社会性格等概念构建,完成了其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全面展开了对于社会的精神分析。
(3)20世纪40年代,又有许多人继续沿着精神分析范式的理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诸如阿多尔诺等伯克利的研究者们提出了权威与人格理论,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同一性理论,卡茨和萨诺夫提出了关于态度的精神分析理论,拜昂提出了群体体验论等,他们被社会心理学家萨哈金统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四、符号互动的研究范式
符号互动论滥觞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真正社会学意义上的符号互动范式却形成于芝加哥学派。
(1)帕克、库利、托马斯、杜威、G·米德等人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既反对行为主义范式的刺激—反应模式将人的内心活动完全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外,又反对精神分析范式所使用的潜意识、原型等概念工具中隐含着的浓厚的宿命论主张,他们要求恢复对人类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的研究,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创造了一系列概念范畴,诸如符号、自我、互动、角色等来阐述符号互动范式的基本思想。
(2)当代社会学家布鲁默、戈夫曼、库恩等人则在原有思想上推陈出新,从而使得源于芝加哥学派的符号互动范式的生命力延续至今。
该范式在当代较有影响的思想有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戈夫曼的印象管理理论,另外还有人将加芬克尔的日常生活方法论(又译为常人常理方法学、本土方法论)也纳入到了符号互动的范式之中。
第二节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社会态度的含义及其特征
社会态度是人们对社会事物或社会现象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看法和具有内在结构的心理准备状况。
从社会态度的内在结构来分析,社会态度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图因素三部分组成。
社会态度最重要的特征有三点:社会性、稳定性和内隐性。
社会态度的社会性是指社会态度的形成和发挥作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社会态度的稳定性是指社会态度一经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不易改变,相对比较稳定。
社会态度的内隐性是指社会态度是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准备,它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只能从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中间接地进行分析、推测或判明其社会态度。
二、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社会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也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准备状态,而社会行为是社会态度的外显,是在社会态度的导引下对对象表现出来的具体反应。
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在论述社会行为的形成时曾经指出,社会行为是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的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B=f(P,E),其中B是社会行为;P是个人因素;E是情境因素。
决定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是否一致的因素有两类,一是以社会态度为核心的个人因素,二是具体社会环境的运动变化情况。
这两大类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呈现一致,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又不相一致。
三、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比较漫长也比较复杂,它一般需要经历模仿与服从→同化→内化等阶段。
(1)模仿是指在不知不觉或自觉自愿中重复、学习他人的言行,服从则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行为,因而其观点、行为是受外界压力的影响而被迫发生的。
(2)在同化阶段,人们既不是被迫接受,又不是简单地重复他人的观点和行为,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是自己的社会态度与所要形成的社会态度相接近。
(3)在内化阶段,人的内心已真正发生了变化,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和新价值,并将其拉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了自己的社会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进入同化阶段之后,社会态度就比较稳定,不易改变。
四、社会态度研究的范围及其意义
社会态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社会态度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等。
研究社会态度的意义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可以了解人们或社会群体对特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看法、价值倾向与心理倾向。
其次,可以了解人们或社会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可能有的行为倾向,从而达到预测社会行为的目的。
最后可以根据社会中大多数人所持的社会态度,判断社会运行状态,分析社会运行中的病态因素,把握社会运行规律。
第三节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