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_7

合集下载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前苏联学者提出的“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文化论”的基础)的影响下,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5所大学附中进行计算机选修课实验,产生了第一个以程序设计为主的试验性教学大纲。

由此开始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历程。

1983年,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来未来。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观看两位少先队员进行电子计算机表演,摸着其中一个学生李劲的头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作为当时国家核心领导人,这一句高瞻远瞩的话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也历史性地成为了中国计算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高指令。

1986年第三次全国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后,受国际上通行的“工具论”的影响,原国家教委颁发了第二个试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增加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开课年级向初中发展,选修课名称改为“计算机课”。

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同年9月,确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18所第一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教育发展中起示范和带头作用,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教育体系。

1997年又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把计算机课程分为可选的若干模块,开课年级从高中到初中,一直到小学。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的通知》等三个重要文件。

课程的名称正式由“计算机课”改成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泛、更国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

会后还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1)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能识别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如鼠标、键盘)、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 (如:音箱、耳机、话筒等);能通过动手组装或观 看组装示范,探究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部件 的基本功能。
•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7)提供支持制作的资源 提供支持制作的丰富的资源,素材; 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对一些教
学难点或者技术实现的难点以范例或提供学 习网站来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 (8)客观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发挥好评价 的诊断、激励、促进作用
评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坚持客观、激 励、发展性的原则。评价的内容、主体、形 式多元化。
(5)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培养交 流能力、形成良好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学习不仅需要个体的自主探究和建构, 更需要表达交流、讨论合作。
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信息 技术,分享资料、合作交流,通过讨论深化理解, 通过合作促进知识建构;引导学生学会在合作过程 中合理表述个人观点,恰当地应用他人观点,在利 用社会公共信息的基础上共享个人的信息资料,培 养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交流能力和信息共享意识。
5、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 及目标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 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 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 础,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 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 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 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
•学会运用合适的信息处理工具或软件(如文字 处理软件、画图或图形处理软件、计算机录音 软件等),导入/插入图画、文字、表格和声音, 并进行必要的编辑或修改,设置图像和文字效 果;制作或插入表格;录制或截取一段声音等。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0]35号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

”为了进一步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现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印发给你们,希望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l、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讲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讲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讲解中國附件一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一、加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的重大意義人類即將跨人21世紀,信息社會已經來臨,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預示著人類經濟社會生活將發生新的巨大變化,信息的獲取、傳輸。

處理和應用能力將作為人們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標志。

以計算机技術。

微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為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已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与生活方式。

工作与學習方式。

當今世界各國都在積极發展信息技術,我國如不在信息技術教育方面加快發展,就會拉大与其他發達國家的差距。

在全國中小學積极推進信息技術教育,促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教學的改革,是貫徹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指示精神,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需要;是落實《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划》,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紀國際競爭,提高綜合國力和全民素質,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早在1984年,鄧小平同志就指出:“計算机普及要從娃娃做起。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在高中階段的學校和有條件的初中。

小學普及計算机操作和信息技術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絡進入全部高等學校和骨干中等職業學校,逐步進入中小學。

”因此,教育部決定加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建設,是積极推進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措施。

這對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于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鞏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對于推動教育消費,促進教育產業發展,為國民經濟發展作貢獻,都具有重大意義。

二、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若干重要問題1.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与任務信息技術課程是中小學一門知識性与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應作為必修課單獨開設。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修订讨论稿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修订讨论稿
3.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与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3.1 能根据学科学习和其他活动需要分析所需的信息及其类型,讨论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如他人、书籍、报刊杂志、光盘、录像、电视、因特网等),学会从不同信息来源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实验、调查、访谈等)。对信息搜集过程进行一定的规划,初步形成信息需求分析的意识和习惯。
1.3 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1.4 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利用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基本流程;
1.5 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2.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学习内容应丰富多样,要求要分水平,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殊发展需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讨论确定合适的活动方式,活动空间要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鼓励更自主的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
内容及目标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
5.1 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思考并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进而根据表达意图,比较图画、文字、表格、声音等不同信息表达形式的优缺点,选择(或组合)合适的表达方式,对作品的制作过程进行初步的思考和规划。
5.2学会运用合适的信息处理工具或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画图或图形处理软件、计算机录音软件等),导入/插入图画、文字、表格和声音,并进行必要的编辑或修改,设置图像和文字效果;制作或插入表格;录制或截取一段声音等。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全面发展
通过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
跨学科学习
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培养 其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个体差异
个性化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能力 水平,信息技术课程应关注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培养其自 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因材施教
0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 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01
02
03
全体学生
信息技术课程应面向全体 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 获得必要的信息素养和技 能。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 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 息道德等方面,是现代社 会必备的素质。
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应与其他学 科相融合,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如计算机原理、网络技术 基础等。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 具进行信息获取、加工、 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
培养学生对信息社会的正 确认识,形成积极的态度 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和责任感,提高其 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指导纲要
目录
• 引言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体系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目录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与反馈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建议
01
引言
课程背景与意义
时代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养。中小学阶 段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_7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_7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一、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中小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适应二十一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是计算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

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并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小学阶段:1、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

初中阶段: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处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机使用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等。

高中阶段: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以及利用现代化的工具与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日本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


1985年,文部省成立了由专家组成的临时教育审议 会,在他们向政府提交的咨询报告中提出教育所面 临的最重要课题是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观点。 1986年,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要把“信息运用能力” 摆到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学校教育活 动中加以培养。临时教育审议会前后四次向政府提 交咨询报告,一再强调教育要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 应承担“培养学生具有应用信息能力”的任务。
日本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


1988年,为了进一步明确培养信息运用能力的重要 性,文部省修改了物理教学大纲,在初、高中教学 中增加了有关计算机学习的内容。 1989年3月,文部省修改了教学大纲,要求从小学起 就实行信息技术教育。同年4月,文部省又在“现行 学习指导要领”中明确规定要以计算机有关内容为 中心展开信息教育,并要求在初中阶段“技术· 家庭 科”中开设“信息基础”选修课,共约20--30学时。
日本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


20世纪90年代初,文部省提出一项九年行动计划,拟 为全部学校配备多媒体硬件和软件,训练教师在教学 中使用多媒体以支持先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1997年11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公布了面向21世纪 的《关于改善教育课程基准的基本方向》的文件,指 出从小学到高中都应开设信息课。小学开设“综合学 习时间“;初中把现行的“信息基础”选修课改为必 修课;高中开设“信息”课。并规划:所有初中、高 中、特殊教育学校到2001年、所有的小学到2003年实 行网络化。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82--1990年):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1991-1999)逐步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全面发展阶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知识背景:活动主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科特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 高综合运用能力。例如,“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选择与 文学、历史、文化等相关的主题。
3、兴趣爱好:活动主题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对于喜 欢音乐的学生,可以组织“音乐欣赏与创作”活动;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 开展“体育技能大比拼”活动。
5、自主性:活动主题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例如,“我的科学研究项目”主题可 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开展独立研究,体验科研的乐趣。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纲要》活动主题解读
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了多个活动主题,包括科 技、艺术、体育等方面。这些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程目标
《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 新能力。具体而言,该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应用、多 媒体制作、编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利用办公软件进行日常办公、利用 网络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等;
四、评价建议
《纲要》还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建议,具体包括:
1、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和进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多样化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考核,如书面考试、上机 操作、作品评定等,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强调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评价应该公正、客观,避免主观臆断和偏 见,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一、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的三、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建议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模块一: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模块二: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模块三: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模块四:程序设计语言模块五: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五、关于教学要求的说明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一、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它对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普及计算机文化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一)中学:1、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了解电子计算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信息处理工具,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2、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去处理信息。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计算机职业道德。

(二)小学:1、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和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3、初步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4、在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建议:1、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内容共包含五个模块,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各地在编选教材时,可根据本地区的机器设备、师资水平、课时安排、学生素质等条件在内容的选取和顺序的编排上有所选择。

2、在安排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应按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修订讨论稿)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在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
发展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奥秘的兴趣;
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思考、讨论和分析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现象,养成适当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内容及目标要求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修订讨论稿)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在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
发展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奥秘的兴趣;
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思考、讨论和分析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现象,养成适当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内容及目标要求。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汇报+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汇报+

实用文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前苏联学者提出的“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文化论”的基础)的影响下,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5所大学附中进行计算机选修课实验,产生了第一个以程序设计为主的试验性教学大纲。

由此开始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历程。

1983年,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来未来。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观看两位少先队员进行电子计算机表演,摸着其中一个学生李劲的头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作为当时国家核心领导人,这一句高瞻远瞩的话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也历史性地成为了中国计算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高指令。

1986年第三次全国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后,受国际上通行的“工具论”的影响,原国家教委颁发了第二个试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增加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开课年级向初中发展,选修课名称改为“计算机课”。

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同年9月,确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18所第一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教育发展中起示范和带头作用,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教育体系。

1997年又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把计算机课程分为可选的若干模块,开课年级从高中到初中,一直到小学。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的通知》等三个重要文件。

课程的名称正式由“计算机课”改成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泛、更国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

会后还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是: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修订版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修订版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学目标:1、增强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

共7个模块。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信息与信息社会。

(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数据图表的创建。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网络的基本概念。

(4)电子邮件的使用。

(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5)网页制作。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汉字输入。

(1)多媒体介绍。

(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1)文本的编辑、修改。

(2)版式的设计。

*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数据的表格处理。

(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计算机安全。

(5)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般不少于68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小学部分解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前苏联学者提出的“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文化论”的基础)的影响下,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5所大学附中进行计算机选修课实验,产生了第一个以程序设计为主的试验性教学大纲。

由此开始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历程.1983年,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来未来。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观看两位少先队员进行电子计算机表演,摸着其中一个学生李劲的头说,“计算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作为当时国家核心领导人,这一句高瞻远瞩的话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也历史性地成为了中国计算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高指令.1986年第三次全国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后,受国际上通行的“工具论”的影响,原国家教委颁发了第二个试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增加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开课年级向初中发展,选修课名称改为“计算机课”.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同年9月,确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18所第一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教育发展中起示范和带头作用,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教育体系.1997年又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把计算机课程分为可选的若干模块,开课年级从高中到初中,一直到小学。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的通知》等三个重要文件。

课程的名称正式由“计算机课”改成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泛、更国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会后还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是: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 1息技术必修课。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修订版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修订版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一、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中小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适应二十一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是计算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

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并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小学阶段:1、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

初中阶段: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处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机使用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等。

高中阶段: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以及利用现代化的工具与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2、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比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等。

三、课时安排1、小学:一般为30课时,至多不超过60课时。

2、初中:一般为60课时。

3、高中:一般不少于60课时。

各地根据师资条件、硬件设备以及教学总课时等情况,可适当调整课时。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材编选原则1、教学内容的确定(1)教学内容的确定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内容是由教育目的决定的。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计算机教育必须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安排到课程中去。

因此,应将一些社会常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作为计算机课程的主要内容,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应用软件。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机器设备、师资水平、课时安排、学生素质等条件差别较大,因此,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设置需要有一定的层次和弹性。

(2)教学内容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包括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等),要循序渐进,要考虑小学、初中、高中之间的衔接。

根据多年的教学试验,一般认为: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计算机课比较合适。

小学计算机课的教学应以计算机常识、操作技能和益智性教学软件为重点。

计算机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课时不宜过多,一般为30个课时,最多也不宜超过60个课时。

如果有条件增加课时,建议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计算机应用上。

建议在四、五年级开设小学计算机课。

初中计算机课的教学应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性训练、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或图形信息处理为主。

一般为60个课时,建议在初一或初二年级开设。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宜教程序设计语言。

如果开展LOGO语言教学,应把LOGO语言的绘图、音乐等功能作为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手段来进行教学。

高中计算机课程要以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数据库、电子表格、工具等软件的操作使用为主。

程序设计可作为部分学校及部分学生的选学内容。

一般不少于60个课时,建议在高一或高二年级开设。

考虑到各地、各校及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计算机的起点不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内容还难以彻底分开,因此,允许有交叉重复。

★希望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为此,应尽量创造条件解决计算机教学中严重存在的"学而不用"问题,如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写作业、写作文、做实验和计算机辅助学习等;如果学校有计算机与社会联网,可通过网络查询浏览有关信息、讨论有关"话题"、开拓视野等。

对于有特殊要求和特殊兴趣的学生,可组成计算机兴趣小组,选学一些其它计算机应用项目,如计算机音乐创作、计算机绘图、计算机统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简单的自动控制、计算机桌面印刷等。

(3)教学内容的确定受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结构和发展的制约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应用性和工具性学科,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而且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并能很快将新的技术应用于社会,所以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仅要考虑计算机学科的一些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操作系统与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等,也要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时地舍弃一些陈旧的和过时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等。

考虑到以上制约因素,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分为小学(参见附录一)和中学(参见附录二和附录三)两大部分。

其中小学部分包括五个模块,中学部分分为"基本模块"、"基本选学模块"和"选学模块"三大模块,共包含十大模块。

在中学部分,"基本模块"是最核心、最基本的模块,适合于所有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或学生; "基本选学模块"是在学习了"基本模块"之后可任选的模块;"选学模块"适合于部分学校或学生。

各地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教学内容和选遍教材。

2、教材编写原则(1)教材的编写依据是"指导纲要"。

教材应是按照"指导纲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法加工的产物,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一般特点进行加工编排的。

但是这种加工和编写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情景,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进行具体的再加工。

(2)按照"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多样化"的方针,根据本"指导纲要",全国组织编写若干套(种)适合于不同条件学校的系列教材、教学参考书、练习和上机手册、教学录像带、辅助教学软件等。

有条件的地区也可根据本地区的特点,按照"指导纲要",确定本地区的教学内容,编写适合本地区情况的教材或其它教学资料,但不宜过多、过滥。

计算机教材的编写、审查和选用要遵守国家教委有关中小学教材管理的规定。

(3)计算机的知识、操作和书面练习等要有机结合。

对于计算机数量较多的学校,学生上机操作时间一般不低于总课时的二分之一。

(4)教材编写要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注意小学、初中、高中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

同时也要注意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尽量选择相关学科的内容作为例题。

(5)教材的编写要注意科学性,体现教学特点,避免出现过多的计算机术语和"说明书化",教材的版面和语言文字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6)教材编写中各章节的次序不一定按照本"指导纲要"的模块次序。

(二)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见附录一、二、三)(三)关于教学要求的说明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求分为认知、操作、情感三个领域。

1、认知领域: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级学习水平层次。

了解:能够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方法。

理解:对已学过的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达、判断和直接运用。

掌握:能用所学过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

2、操作领域:采用初步学会、学会、比较熟练三级学习水平层次。

初步学会:能进行速度较缓慢的上机操作(允许有若干差错)。

学会: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

比较熟练:能进行效率较高的、习惯性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操作。

3、情感领域:采用愿意接受、感兴趣两级学习水平层次。

愿意接受:愿意感知、注意学习内容。

感兴趣: 自愿地进行学习,并从接受知识和操作实践中得到满足。

五、教学评价本学科主要从认知、操作两个领域进行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情感领域的教学要求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认知领域以书面考试为主,操作领域以上机操作考试为主。

学生成绩核定由书面考试和上机考试两类成绩结合进行综合评定,成绩评价采用等级制。

考试的目的在于教学的诊断、反馈、评定和激励。

各地可逐步实行计算机学科的合格考试或水平考试,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将初中的计算机课程纳入中考科目,高中的计算机课程纳入会考科目。

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本"指导纲要"所提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六、软硬件环境要求1、根据"指导纲要"的不同层次和模块的教学要求,硬件配备要贯彻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和分层次的原则,做到适用、好用、够用,不能"一刀切"。

有条件的地区(指经济和师资条件)应尽量开设WINDOWS系列的教学内容,可配置高档一些的计算机。

建议近期新配备的通用计算机单机配置要满足以下要求:兼容性好,可运行通用软件;至少采用32位的微处理器;内存至少8MB,并可扩充;显示方式至少应采用VGA方式;每台微机至少要配备1个高密软盘驱动器;每台微机除包含显示接口、软/硬盘驱动器接口、串并口等以外,至少应有两个通用扩展槽。

需要指出的是,对小学阶段的一些教学内容,或者中学阶段的基本模块甚至基本选学模块或选学模块的一些教学内容,一些低档计算机如低档PC、学生电脑、学习机等都可以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在经济较为困难的地区和学校,应充分发挥其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不应盲目追求高档计算机。

对于计算机数量很少或无计算机的学校,主要以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为教学内容,可通过录像、讲座、参观、演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兴趣和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