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

合集下载

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

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

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为:(1)原发病已基本愈或病情稳定;(2)营养状况及肌力良好,断开呼吸痊机后,呼吸平稳,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现象;(3)呼吸频率<30次/min,潮气量>300ml;(4)神志清楚、反应良好,有张口及咳嗽反射;(5)神智清醒,肺部感染控制或基本控制,无痰或少痰;(6)氧和良好,吸入氧浓度(Fio2)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能够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相对正常范围内。

符合以上条件方可停机。

过早停机会加重呼吸肌负担,导致呼吸机疲劳再次呼吸衰竭;延迟停机则会造成呼吸机依赖和各种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以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呼吸机上机的适应证及撤机时机严格遵循三级检诊制度,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经济利益。

当患者病情稳定,已经具备撤机指征,可考虑撤机,撤机前应详细告知患者撤机的方法及步骤,以增强其信心。

撤机方法及注意事项: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准备撤机的患者,撤机时间宜选择在上午8时---10时,下午3时---6时,患者良好的睡眠后,此时患者精力较充沛,易耐受各种应激。

开始每次停20min----30min,然后带机使呼吸肌得到休息。

在停用期间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胸廓起伏,患者情绪和动脉血氧含量(Sao2)变化,如无异常可逐渐延长停机时间至1h—2h/次,每个白天3次—5次。

连续2个白天试脱机过程,患者自主呼吸平稳无不适感,才考虑夜间停机。

撤机时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迫,以改善膈肌的运动。

停机过程中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呼吸肌锻炼及物理治疗,一旦脱离呼吸机后情况良好,可考虑拔管。

对病情发展难以预料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拔除人工气道后对患者的观察时间,必要时随时准备再次插管额应用呼吸机治疗。

撤机时,护士应在场进行解释和指导,并做好各项检测和应急准备,每一撤机步骤后检测肺功能及血气,对患者撤机反应作出评估,必要时暂停撤机或部分恢复机械通气,支持呼吸。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1.临床标准:a.意识状态稳定:患者清醒,并能够自己维持呼吸,有时能够咳嗽和清除气道分泌物。

b.肺功能改善:患者具备足够的肺功能以支持自主呼吸,患者自主呼吸时呼吸频率正常,潮气量充分,呼气末正压逐渐减少。

c.氧合改善:患者自主呼吸时血氧饱和度达到正常范围。

d.无持续需要呼吸机支持的原因:患者病情稳定,并且原发病或并发症得到有效治疗,不再需要机械通气。

2.生命体征标准:a.呼吸频率稳定:患者自主呼吸时呼吸频率正常,每分钟呼吸次数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呼吸节律紊乱。

b.潮气量充分:患者自主呼吸时每次吸气能达到充分的潮气量,可以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

c.呼气末正压逐渐减少:为了保持肺泡的开放和防止塌陷,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可能需要呼气末正压(PEEP)的支持。

当呼吸功能改善,患者自主呼吸时呼气末正压逐渐减少至零。

d.血氧饱和度稳定:患者自主呼吸时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正常范围,通常应维持在90%以上。

在撤离患者呼吸机之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包括:a.患者病情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具备自主呼吸的条件和潜在的呼吸机撤离风险。

b.气道评估:检查气道通畅情况,清除分泌物以确保良好的通气。

c.呼吸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的需要等指标。

d.血氧饱和度监测: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确保在撤离呼吸机后血氧水平能够保持稳定。

e.备用呼吸机准备:确保备用呼吸机设备正常运行并随时可用,以防在撤离呼吸机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

综上所述,呼吸机撤离的标准包括临床标准和生命体征标准。

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气道情况、呼吸功能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患者具备自主呼吸的条件和稳定的生理状态,才能安全地撤离呼吸机。

同时,在撤离呼吸机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患者在撤离呼吸机后能够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撤离呼吸机的基本指标

撤离呼吸机的基本指标

撤离呼吸机的基本指标
撤离呼吸机是指从呼吸机上移除患者,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过程。

以下是撤离呼吸机的基本指标。

1. 意识状态:患者必须具有清醒意识状态,并能够自主维持呼吸。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无法维持呼吸,就不能撤离呼吸机。

2. 气道通畅:患者的气道必须通畅,没有分泌物或其他障碍物阻塞。

如果气道存在阻塞物,就必须清除后才能撤离呼吸机。

3. 稳定的呼吸模式:患者必须能够维持稳定的呼吸模式,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气时间等等。

如果患者的呼吸模式不稳定,就不能撤离呼吸机。

4. 适当的氧合与通气:患者必须能够维持正常的氧合与通气,这可以通过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来监测。

如果患者不能维持正常的氧合与通气,就不能撤离呼吸机。

5. 稳定的循环状态:患者的循环系统必须稳定,血压、心率和心律必须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患者的循环系统不稳定,就不能撤离呼吸机。

6. 充分的肺功能:患者的肺功能必须足够,才能够维持自主呼吸。

这可以通过
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和呼吸道阻力等指标来评估。

如果患者的肺功能不足够,就不能撤离呼吸机。

以上是撤离呼吸机的基本指标,医生在进行撤离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确保患者在撤离呼吸机后能够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功能。

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标准

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标准

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是指在新生儿使用呼吸机治疗后,逐步减少呼吸机支持并最终成功脱机的过程。

撤机标准对于新生儿的痊愈和康复至关重要,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步骤进行撤机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标准以及撤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撤机标准1.稳定的呼吸功能:新生儿撤机前需要呼吸功能稳定,包括自主呼吸、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正常。

呼吸率应该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氧饱和度在90%以上,二氧化碳潴留不明显。

2.良好的心血管功能:新生儿撤机前需要心血管功能稳定,包括心率正常、血压稳定和灌注良好。

需要监测心率、血压和周围循环情况。

3.充足的肺功能:新生儿撤机前需要有充足的肺功能支持,包括肺顺应性良好、无明显呼吸困难、无气胸等并发症。

4.神经系统稳定:新生儿撤机前需要神经系统稳定,包括清醒度良好、反射正常、无癫痫发作、无脑损伤等并发症。

5.肌力充足:新生儿撤机前需要肌力充足,保证能够维持自主呼吸。

二、撤机过程1.准备阶段:在确定新生儿符合撤机标准后,需要进行撤机计划,包括撤机时间、撤机方式等。

同时要准备好撤机所需的药物、设备和人员。

2.撤机方式: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撤机方式,包括逐渐减少呼吸机支持、病程压力撤机、间歇性快速撤机等。

3.监测撤机过程:在撤机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及时调整撤机方式和支持措施。

4.评估撤机效果:根据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和撤机效果评估撤机的成功与否,如有需要可以重新启动呼吸机治疗。

5.随访和护理:撤机成功后需要对新生儿进行随访和护理,包括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神经系统等恢复情况的监测和评估。

三、注意事项1. 撤机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

2. 撤机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医护人员之间要密切配合,保证撤机过程的顺利进行。

呼吸机的「撤机」指征是什么?记住这9点

呼吸机的「撤机」指征是什么?记住这9点

呼吸机的「撤机」指征是什么?记住这9点近年来有创机械通气支持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为治疗患者原发病提供了时间,挽救了无数危重疾病患者的生命,但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并发症。

早日撤离有创机械通气是呼吸支持管理的关键,也是判定临床治疗和机械通气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如何改善或维护肺功能,尽早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完全脱离呼吸机,是在机械通气开始、维持、撤离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撤机指征是什么?撤机是一个缓慢、逐渐地降低呼吸支持的过程,20% ~ 30% 的患者出现撤机困难,有的患者甚至出现严重的呼吸机依赖。

机械通气的撤离是个完整的过程,占 MV 总时间的 40%,在某些特殊疾病状态下(如慢阻肺患者) 撤机时间可占总通气时间的 60% 左右。

对于接受机械通气患者,若满足下列9 条标准,则具备撤机条件:(1)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得到控制;(2)氧合状况良好(PaO2/FiO2≥ 150~200 mmHg, PEEP ≤ 5 ~ 8 cmH2O);(3)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参考指标:HR ≤ 140 次/分,90 mmHg < SBP < 160 mmHg, 未用血管活性药物或小剂量应用);(4)较强的自主呼吸能力、咳嗽能力;(5)无高热(参考指标:T < 38 ℃);(6)无明显呼吸性酸中毒;(7)血红蛋白水平不低于 8 ~ 10 g/dL;(8)精神状况良好;(9)代谢状态稳定(无明显的电解质紊乱,血糖水平正常)。

当然,撤机指征只是量化指标,在临床中,尽管有些患者不完全满足上述条件,我们也应综合考虑是否能进行撤机试验。

机械性地应用量化指标将会导致撤机时间的延长及并发症的产生,甚至导致无法撤机等不良后果。

选择何种撤机筛查试验?SBT 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撤机试验。

SBT 是指运用「T」管或低水平支持的自主呼吸模式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通过短时间(30 min ~ 120 min)的动态观察,以评价患者完全耐受自主呼吸的能力,借此达到预测撤机成功可能性的目的。

ICU患者的呼吸机支持与撤机

ICU患者的呼吸机支持与撤机

ICU患者的呼吸机支持与撤机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呼吸机的支持与撤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呼吸机的使用、撤机指征以及撤机程序等相关内容。

一、呼吸机的使用在ICU内,呼吸机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它通过控制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氧气浓度,帮助患者维持适当的气体交换。

呼吸机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呼吸功率,减轻呼吸肌疲劳,并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

二、撤机指征撤机过程是将患者从呼吸机上脱离,使其自行呼吸的过程。

在ICU 内,正确判断撤机时机十分重要,以避免撤机失败或导致患者反复插管的风险。

一般来说,以下是撤机指征的主要考虑因素:1. 意识状态:患者应当清醒,并能够合作参与自主呼吸。

如果患者存在严重意识障碍或镇静状态,撤机需要在患者意识状态改善后进行。

2. 冠心病心肌缺血情况:患者存在严重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能增加撤机后再次插管的风险。

3. 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撤机时需要更加慎重。

通常建议呼吸机使用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 呼吸功能稳定:患者自主呼吸的各项指标应当稳定,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动脉血气分析等。

5. 气道情况:患者的气道应当通畅,无明显的阻塞和分泌物潴留。

当以上指征符合时,可以考虑进行呼吸机的撤机。

三、撤机程序1. 预备阶段:撤机前需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评估好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生命体征,明确撤机决策,与多学科团队进行协商。

2. 撤机前准备:清理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调整呼吸机参数,例如降低呼气末正压(PEEP),适当调整潮气量等。

3. 脱机试验:进行T管试验或者带负荷的CPAP试验。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和呼吸频率,评估患者的耐受程度。

4. 观察期:在脱机试验后,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其他相关指标。

观察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20分钟。

5. 撤机成功:若在观察期内患者的呼吸频率稳定、心率稳定、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并且患者能够维持足够的通气和氧合,撤机可以视为成功。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是指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将患者从呼吸机上撤离,以及在撤离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标准和操作规程。

一般来说,呼吸机撤离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的呼吸功能:患者必须能够维持稳定的呼吸功能,包括自主呼吸、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等方面。

如果患者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不能进行呼吸机撤离。

2.足够的氧合能力:患者需要能够维持足够的氧合能力,包括正常的氧饱和度和合理的呼吸机参数。

如果患者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不能进行呼吸机撤离。

3.稳定的心血管状态:患者需要能够维持稳定的心血管状态,包括正常的心率、血压和循环状态等方面。

如果患者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不能进行呼吸机撤离。

4.逐渐减少呼吸机支持:呼吸机的撤离应该是逐渐进行的,而不是一次性地停止呼吸机支持。

撤离过程中需要逐步减少呼吸机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等,以确保患者能够适应新的呼吸模式。

5.监测和观察:撤离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观察,以及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重新启动呼吸机支持和给予氧气支持等。

总之,呼吸机撤离需要严格遵守医疗标准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医疗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和病情进展,判断撤离时机,选择合适的撤离方案,并进行适当的指
导和教育,以保证患者的康复和离院。

icu病人撤呼吸机标准

icu病人撤呼吸机标准

呼吸机撤机在临床上又称脱机,是指机械通气对患者的支持水平逐渐降低,患者的自主呼吸逐渐增强,直至患者脱离机械通气的辅助,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主要指征包括基础性疾病得到控制、生理指标标准、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功能改善。

1、基础性疾病得到控制:即诱发呼吸困难的基础性疾病得到控制,病情趋于稳定,病症有缓解趋势;
2、生理指标标准:在撤掉呼吸机之前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如氧合分数>150-200mmHg;呼气末正压≤5-8cmH20;吸入氧浓度≤40%-50%;动脉血pH≥7.2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血pH>7.30,动脉血氧分压>50mmHg,吸入氧浓度<0.35,则表示指标归于正常;
3、血流动力学稳定:此时无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没有显著的低血压,不需要血管活性药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如盐酸多巴酚丁胺等进行输注;
4、呼吸功能改善:此时有自主呼吸的能力及较好的气道保护能力,咳嗽有力,分泌物明显减少。

患者达到以上四个指标时,可考虑呼吸机撤机,在撤掉呼吸机前需进行预撤机,即暂停使用呼吸机的情况下,患者可以维持自主性呼吸,且能坚持两个小时以上,代表患者可以脱离呼吸机。

要想撤掉呼吸机,必须要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进行撤机,部分患者在撤机后需要重新使用呼吸机,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撤机失败。

因此,是否需要撤掉呼吸机,要根据医生对患者的具体判断而定。

呼吸机的撤机标准

呼吸机的撤机标准

呼吸机的撤机标准引言:呼吸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用于辅助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患者病情好转后,撤机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但需要严格遵守撤机标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呼吸机的撤机标准,以及撤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撤机标准的概念撤机标准是指在医疗团队的评估下,患者是否达到了可以脱离呼吸机的条件。

撤机标准的制定主要基于患者的生理指标、临床症状和呼吸机参数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二、撤机标准的生理指标1. 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患者应具备一定的自主呼吸能力,能够主动完成一定频率和潮气量的呼吸。

2. 意识状态:患者应清醒、意识状态良好,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3. 咳嗽反射:患者具备较强的咳嗽反射,能够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4. 氧饱和度:患者的氧饱和度应在正常范围内,通常要求≥90%。

5. 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患者的呼吸酸中毒程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pH值≥7.35,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三、撤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逐渐降低辅助模式:在撤机过程中,应逐渐降低呼吸机的辅助模式,如逐步减少压力支持水平或压力支持时间等,以促使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

2. 观察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在撤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3. 监测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在撤机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结果,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4. 留置导管和气管切开:如果患者存在留置导管或气管切开等情况,应在撤机过程中逐步拔除,确保患者能够自主呼吸。

5. 紧急撤机准备:在撤机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随时做好紧急撤机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结论:呼吸机的撤机标准是确保患者安全脱离呼吸机的重要依据。

撤机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并逐步降低呼吸机的辅助模式,以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在撤机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结果,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呼吸机撤离和脱管

呼吸机撤离和脱管

呼吸机撤离和脱管概述呼吸机撤离和脱管是指在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将患者从呼吸机上脱离,并使其能够自主呼吸。

这是重症监护中的一项重要操作,需要谨慎进行。

呼吸机撤离呼吸机撤离是指从呼吸机上脱离的过程,以使患者能够独立呼吸。

撤离的步骤和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

撤离标准撤离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的气道稳定且通畅;2. 无呼吸道分泌物或分泌物可被有效清除;3. 肺功能良好,患者能够维持自主通气;4. 患者意识清晰,合作度良好。

撤离步骤通常,呼吸机的撤离步骤如下:1. 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设定合适的撤离模式;2. 逐渐减少呼吸机的支持水平,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3. 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包括血气分析、胸部X射线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撤离;4. 如患者能够维持稳定的自主呼吸,即可脱离呼吸机。

脱管脱管是指将已经脱离呼吸机的患者,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上进行拔除的过程。

脱管需要谨慎操作,以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

脱管时机脱管时机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呼吸状况来确定。

以下情况可能适合进行脱管:1. 患者能够独立维持稳定的自主呼吸;2. 患者的气道通畅,无明显分泌物和阻塞;3. 患者经过适当的评估和观察,呼吸状况良好。

脱管步骤一般而言,脱管的步骤如下:1. 确保患者的气道清洁,并进行吸痰等必要操作;2. 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注意操作细节,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3. 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状况是否稳定。

结论呼吸机的撤离和脱管是重症监护中的重要操作,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谨慎判断和操作。

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能够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和稳定。

ICU呼吸机撤机

ICU呼吸机撤机

一、撤机指标——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确定改善。

——刺激后能保持清醒,GCS≥13,无镇静剂应用。

——血流动力学稳定,仅需小剂量升压药(如多巴胺≤5ug/kg/min)。

——体温≥35度。

——肌力正常。

——氧合功能:FiO2≤50%及PEEP≤5cmH2O下PaO2>75cmHg,pH≥7.35。

——术后病人引流<50Ml/h。

上述指标仅提示可进行撤机尝试,并不能确定撤机成功。

二、撤机程序——确定已停止镇静剂。

——保持FiO2低于50%,PEEP低于5cmH2O。

——严密监测SpO2下每15~20分钟减少IMV频率2次,当IMV频率低于6次/分,压力支持低于10cmH2O,自主呼吸频率≤25次/分,浅促呼吸指数(呼吸频率/潮气量)<100,持续观察30分钟,复查血气分析在正常范围可直接拔除气管插管。

如需短时间停用呼吸机观察,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出现下列情况时中止撤机:——呼吸频率加快>10次/分或频率超过30次/分。

——SaO2≤93%或PaO2≤60mmHg。

——PH≤7.35。

——收缩压上升>20mmHg。

——心率增快>20次/分或频率超过110次/分。

——出现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增多。

三、拔管指征——患者神志清楚,具有自主排痰能力。

——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

——浅促呼吸指数(呼吸频率/潮气量)<100。

——PaCO2≤50mmHg。

——FiO2≤40%下PaO2>60cmHg。

——氧合指数>150。

——PH>7.25。

四、拔管程序——准备:吸氧面罩,吸痰管,10ml注射器,气管插管包,正压面罩及简易呼吸器。

——向病人解释拔管过程。

——充分吸痰,清洁口腔。

——吸痰管保留在气管插管内,顶端应在气管插管开口前。

——嘱病人深吸气并屏住呼吸。

——抽空气囊。

——嘱病人用力呼气,同时拔除气管插管。

——拔管后面罩吸氧,吸氧浓度应比原呼吸机设定高10%。

呼吸机撤机指征评估

呼吸机撤机指征评估

呼吸机撤机指征评估广义撤机(脱机):是指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逐渐恢复患者自主呼吸,最终脱离呼吸机的辅助通气,拔除人工气道的过程。

撤机流程分为三个步骤:评估撤机条件→评估自主呼吸能力(SBT试验)→评估气道通畅情况(漏气试验)及咳痰能力(白卡试验)一、撤机条件的筛查(有创机械通气>24h)1.原发病得到控制;2.氧和状况良好;3.无明显酸中毒pH≥7.25;COPD患者:pH>7.304.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无明显低血压(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10ug/kg.min)5.有自主呼吸能力及咳嗽反射6.血红蛋白水平不低于8g/dl7.精神状态良好;8.代谢状态稳定9.无高热。

注:若患者满足以上条件,则可进行SBT试验。

二、SBT试验(自主呼吸能力)1.试验方法选择(1)T管试验:目前很少用(2)低水平CPAP:5cmH2O(将通气模式改为CPAP,保持气道内正压为5 cmH2O,Fi02维持不变)(3)低水平PSV:5-7 cmH2O(具体大小根据人工气道的长度及直径决定,Fi02不变。

)2.试验持续时间(30min-2h);肺炎、心衰、ARDS及老年患者30min,COPD患者需要2h。

3.试验过程评价(1)3分钟试验失败标准:Vt<5ml/kg,RR>35次/min;(2)SBT试验终止标准(满足任意一条,持续时间大于3-5min) a.肺泡气体交换功能恶化(参考指标:SpO2≤85%;PaO2≤50~60%;PH≤7.32;PaO2增加≥10mmHg)b.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参考指标:HR≥120~140次/分,或变化>20%;SBP<90mmHg或>180-200mmHg,或变化>20%;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增加)c.呼吸形态恶化(参考指标:RR≥30-35次/分或变化>50%)d.明显的精神状态恶化(如嗜睡、昏迷、躁动、焦虑等)e.明显的主观感觉不适f.明显发汗g.明显的呼吸功增加(参考症状: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胸腹矛盾运动)备注:原则上每天只需要进行一次SBT,成功后进一步对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及气道自洁能力进行评估。

呼吸机撤机和拔管

呼吸机撤机和拔管

呼吸机撤机和气道拔除机械通气的撤离是一个过程,不仅仅是将患者和呼吸机脱离,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判断,包括对是否进入撤机程序的判断和对试验性撤机是否成功的判断;一、撤机具备的条件1、呼吸衰竭的诱因和机械通气的原因已经解决或显着改善;2、停用镇静药物;3、停用神经肌肉阻滞剂;4、神志恢复到正常状态;5、无脓毒血或显着发热;6、稳定的心血管状态;7、电解质紊乱已纠正;8、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已纠正;9、预计期没有需要全麻的外科手术;10、适当的气体交换,血气分析:吸氧浓度小于40%和PEEP小于5厘米水柱,氧分压大于60厘米汞柱,血样饱和度大于90%,PAO/FIO2>200,11、适当的呼吸泵能力;12、适当的睡眠;二、机械通气的撤离一撤机流程图二撤机前的初步判断:撤机前判断的目的是初步筛查,意义在于为临床医师建立早期撤机的概念,在撤机时对患者反应性判断;每日对病人进行每日筛查,筛查项目如下1、主观指标: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得到控制;临床医师认为存在撤机的可能性;咳嗽功能良好;2、客观指标:氧合状况稳定PaO2/Fio2>150-200、PEEP≤5-8cmh2o、FiO2≤0、4—0、5;循环状况稳定无心肌缺血表现、无明显低血压、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微克/KG.、min;无明显呼吸性酸中毒PH≥7、25;当患者满足要求时,即可开始试验性撤机,对患者的判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三撤机方法撤机涉及患者和呼吸机的互动,目的在于降低呼吸机给予的支持水平,让患者承担更多的呼吸肌作功,直至完全脱离机械通气支持;目前撤机方法有SBT自主呼吸试验PSV压力支持通气SIMV同步间歇指令1、SBT在短时间内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根据患者的反应预测其完全脱离机械通气支持的可能性;SBT的方法包括:T管、低水平的CPAP和低水平PSV;目前指南推荐的SBT时间为30-60分钟;对于SBT失败的患者,判断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给与患者充分的机械通气支持,使呼吸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降低呼吸肌疲劳的发生率;2、PSVPSV的特点在于每次呼吸给与量化支持;通过逐渐降低支出水平达到增加患者呼吸肌负荷的目的,直到撤机;给与每分钟通气量检测,维持在15L/MIN以内;压力支持调节到克服人工管道的管路阻力5-10厘米水柱,稳定2-4小时后撤机;该撤机方式是一个逐渐连续过程,规律平稳,人机协调性好,感觉舒适,易被患者接受;3、SIMVSIMV撤机开始按每小时下调1-2次/分,观察反应性;当频率降到2-4次/分时,稳定2-4小时撤机;4、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撤机NIPPVCOPD患者属于撤机困难的高发群体,在感染控制后,可考虑使用NIPPV方式撤机,解决气道阻塞状态和呼吸肌疲劳问题,减少VAP发生率;四撤机预测参数:1、机械指标:每份通气量<15L/min;最大吸气压>-25厘米水柱;肺活量>10ml/kg;f/VT<105;呼吸功<5J/min;压力时间指数<整合指标:CROP>13;撤机指数<4患者情况评估:无呼吸困难;无辅助呼吸肌用力;无胸腹反常呼吸;无躁动、焦虑、心动过速;六采用SBT评价指标1、客观指标;:氧合:SPO2≥85-90%、PAO2≥50-60mmhg、PH≥、PACO2升高幅度≤10mmhg通气:RR≤30-35次/分、RR升高幅度<50%循环:HR<120-140次/分、HR升高幅度<20%、SBP<180-200mmhg或>90mmhg、BP 变化幅度<20%、未使用血管收缩药;2、主观指标:神志清楚;无不适感觉;无发汗;无辅助呼吸肌运动;无胸腹反常呼吸;三、对撤机失败的处理一1、未通过撤机前的初步筛查,继续机械通气支持,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并定期评定患者的撤机可能性;2、通过初步筛查,进入撤机程序,并通过试验性撤机的评估,达到与呼吸机完全脱离的目的;3、通过初步筛查,进入撤机程序,但未通过试验性撤机的评估,这部分患者撤机失败的可能性最大;二原因:1、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药物作用导致的自主呼吸驱动力异常;2、各种原因导致的氧合障碍;3、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血管系统不稳定;4、由于负荷过重、废用性萎缩、代谢障碍或营养不良导致的呼吸肌肉疲劳;5、精神因素;三撤机过程中应注意:充分细致地进行撤机前的准备,创造撤机条件;加强定期筛查,每日筛查PAO2/FiO2>200;PEEP<5厘米水柱;f/Vt<105;吸痰时呛咳反射正常;四、无镇静药或升压撤离机械通气1、一般撤机方法:选择上午或午休后,患者精神、体力、情绪较好的时刻;2、充分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呼吸平稳后,撤去呼吸机;3、给与高于机械通气时的吸氧浓度;4、医护人员必须在床旁监护,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及呼吸方式,心率、血压;有条件给与生命体征监护;五、气管导管的拔除:1、拔管指征撤离呼吸机成功,估计不再行机械通气支持;2、患者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恢复;3、患者的咳嗽力量完成自行排痰;4、无喉头水肿,上呼吸道通畅;5、下颌活动良好,以防拔管后出现呼吸障碍再度拔管;6、胃内无较多的内容残留,避免拔管后呕吐误吸;。

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

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

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为:(1)原发病已基本愈或病情稳定;(2)营养状况及肌力良好,断开呼吸痊机后,呼吸平稳,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现象;(3)呼吸频率<30次/min,潮气量>300ml;(4)神志清楚、反应良好,有张口及咳嗽反射;(5)神智清醒,肺部感染控制或基本控制,无痰或少痰;(6)氧和良好,吸入氧浓度(Fio2)<0.6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能够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相对正常范围内。

符合以上条件方可停机。

过早停机会加重呼吸肌负担,导致呼吸机疲劳再次呼吸衰竭;延迟停机则会造成呼吸机依赖和各种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以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呼吸机上机的适应证及撤机时机严格遵循三级检诊制度,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经济利益。

当患者病情稳定,已经具备撤机指征,可考虑撤机,撤机前应详细告知患者撤机的方法及步骤,以增强其信心。

撤机方法及注意事项: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准备撤机的患者,撤机时间宜选择在上午8时---10时,下午3时---6时,患者良好的睡眠后,此时患者精力较充沛,易耐受各种应激。

开始每次停20min----30min,然后带机使呼吸肌得到休息。

在停用期间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胸廓起伏,患者情绪和动脉血氧含量(Sao2)变化,如无异常可逐渐延长停机时间至1h—2h/次,每个白天3次—5次。

连续2个白天试脱机过程,患者自主呼吸平稳无不适感,才考虑夜间停机。

撤机时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迫,以改善膈肌的运动。

停机过程中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呼吸肌锻炼及物理治疗,一旦脱离呼吸机后情况良好,可考虑拔管。

对病情发展难以预料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拔除人工气道后对患者的观察时间,必要时随时准备再次插管额应用呼吸机治疗。

撤机时,护士应在场进行解释和指导,并做好各项检测和应急准备,每一撤机步骤后检测肺功能及血气,对患者撤机反应作出评估,必要时暂停撤机或部分恢复机械通气,支持呼吸。

重症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指征和技术

重症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指征和技术

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恢复
患者能够自主咳嗽并有效排痰,吞咽 功能正常,无误吸风险。
生理学参数稳定要求
氧合指数达标
患者的氧合指数(PaO2/FiO2) 在撤机前需达到一定标准,通常
要求大于300mmHg。
血流动力学稳定
患者心率、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正常范围内,无严重的心律失常 或低血压现象。
呼吸力学指标改善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在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血氧 饱和度等指标,以及有无呼吸机对抗等不良反应。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 施
肺部感染风险降低方法
01
02
0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医 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原则,减少外源性感染 的机会。
加强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吸 痰,注意观察痰液的量、 颜色及性状,及时发现并 处理呼吸道感染。
撤机时机不当
应选择合适的撤机时机,避免在患者病情不稳定或未达到撤机标准 时进行撤机。
呼吸机参数调整不当
在撤机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时反应调整呼吸机参数,如呼吸频率 、潮气量等,以确保患者平稳过渡。
新型撤机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智能化撤机技术
未来撤机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发展,通过自动 识别和分析患者生理参数,实现个体化撤机方案 的制定。
重症患者呼吸机撤 机的指征和技术
contents
目录
• 呼吸机撤机基本概念与意义 • 重症患者呼吸机撤机指征 • 呼吸机撤机技术方法介绍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撤机后患者监测与护理要点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呼吸机撤机基本概念 与意义
呼吸机撤机定义及目的

icu呼吸机撤机指征和标准

icu呼吸机撤机指征和标准

icu呼吸机撤机指征和标准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重症监护室的缩写,是医疗系统中用来收治危重患者的特殊部门。

ICU内的呼吸机也被称为人工呼吸机或者机械通气机。

撤机是指在患者的情况允许下,将呼吸机从患者身上拔除的过程。

呼吸机撤机指征和标准是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可以顺利脱离机械通气的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ICU呼吸机撤机的指征和标准。

一、撤机指征1.基本病情稳定:患者的原发病已得到有效的治疗,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没有明显的进展趋势。

2.呼吸功能改善:患者的肺部病变逐渐恢复,呼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肺部炎症和水肿减轻,呼吸机支持要求逐渐降低。

3.意识状态改善:患者从昏迷或者昏睡状态逐渐恢复清醒,能够自主呼吸和咳嗽,有意识参与通气过程。

4.饮食和排尿正常:患者能够进食和排尿,消化功能和尿液排泄功能恢复正常。

5.血气指标稳定: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在正常范围。

二、撤机标准1.自主呼吸能力良好: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较好,深而均匀的呼吸,腹胸式呼吸或胸式呼吸均可,能够较好地维持气道通畅。

2.平稳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平稳,无明显的心律失常和呼吸突然加快或减慢。

3.没有明显的呼吸窘迫:患者的呼吸音正常,无呼吸困难或不能维持气道的迹象,气道分泌物少。

4.咳嗽反射良好:患者能够咳嗽清除气道分泌物,有积极的自我保护反应。

5.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患者在脱离呼吸机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可以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低氧血症。

6.动脉血气分析正常:患者的血气指标,如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酸碱平衡等能够稳定在正常范围。

7.无明显的呼吸窘迫:撤机后患者的呼吸不需要外界干预,能够自主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8.意识状态正常:撤机后患者清醒,能够正常与他人交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9.引流通畅:患者在撤机后,Haemoflux容积和质地正常,无明显的引流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为:
(1)原发病已基本愈或病情稳定;
(2)营养状况及肌力良好,断开呼吸痊机后,呼吸平稳,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现象;
(3)呼吸频率<30次/min,潮气量>300ml;
(4)神志清楚、反应良好,有张口及咳嗽反射;
(5)神智清醒,肺部感染控制或基本控制,无痰或少痰;
(6)氧和良好,吸入氧浓度(Fio2)<0.6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能够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相对正常范围内。

符合以上条件方可停机。

过早停机会加重呼吸肌负担,导致呼吸机疲劳再次呼吸衰竭;延迟停机则会造成呼吸机依赖和各种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以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呼吸机上机的适应证及撤机时机严格遵循三级检诊制度,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经济利益。

当患者病情稳定,已经具备撤机指征,可考虑撤机,撤机前应详细告知患者撤机的方法及步骤,以增强其信心。

撤机方法及注意事项: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准备撤机的患者,撤机时间宜选择在上午8时---10时,下午3时---6时,患者良好的睡眠后,此时患者精力较充沛,易耐受各种应激。

开始每次停20min----30min,然后带机使呼吸肌得到休息。

在停用期间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胸廓起伏,患者情绪和动脉血氧含量(Sao2)变化,如无异常可逐渐延长停机时间至1h—2h/次,每个白天3次—5次。

连续2个白天试脱机过程,患者自主呼吸平稳无不适感,才考虑夜间停机。

撤机时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迫,以改善膈肌的运动。

停机过程中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呼吸肌锻炼及物理治疗,一旦脱离呼吸机后情况良好,可考虑拔管。

对病情发展难以预料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拔除人工气道后对患者的观察时间,必要时随时准备再次插管额应用呼吸机治疗。

撤机时,护士应在场进行解释和指导,并做好各项检测和应急准备,每一撤机步骤后检测肺功能及血气,对患者撤机反应作出评估,必要时暂停撤机或部分恢复机械通气,支持呼吸。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管理制度
手卫生制度
空气净化和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口腔护理制度
消化道防止误吸制度
加强呼吸道及管道护理制度
1、手卫生制度
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

严格执行洗手规则是预防VAP的基本措施。

每次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处理完冷凝水后均应有效地洗手;戴手套操作也要养成洗手的习惯,防止交叉感染.
2.空气净化和消毒隔离制度
1.ICU房间应有空气净化装置及通风设施。

室温保持在20~24℃为宜,湿度保持在40%~50%为好。

2.ICU房间应定期消毒处理,每天用500mg/L,含氯制剂擦拭床、桌、椅及物品表面,室内空气培养要求细菌总数在200/cm3以下,可采用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药物熏蒸及喷雾,达到消毒目的。

3.严格探视制度出入更换专用工作衣、裤、鞋。

4.严格掌握ICU病人的分房标准,防止交叉感染。

3、加强口腔护理制度
1).每天两次给予口腔全面清洗,包括牙齿、口腔、舌、咽部和粘膜,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清洗次数。

2).口腔溶液选择2%氯己定(口泰),可减少口腔细菌的粘附、牙菌斑也可适当稀释的1%SB或过氧化氢。

3).对插管病人操作时,气囊充气后1人固定插管,1人清洗口腔。

根据插管正确位置,每次口腔护理前后记录插入深度,防止插管移位致气道损伤和感染。

4、消化道防止误吸制度
1).做好喂饲护理,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o -50o,可减少胃、食管返流后的误吸。

2).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进食前将气管囊充气,鼻饲时鼻饲量不过多,每次喂食量小于200ml,并可采用恒泵持续滴入方式进行。

3).进食后30分钟内尽量不进行拍背、吸痰等操作。

5、加强呼吸道及管道护理制度
1).严格无菌操作:强调手消毒,接触患者及操作前后严格洗手,进行吸痰操作时洗手、戴口罩、戴无菌手套,进行气管内吸痰的吸痰管一次一管,而且气管和口鼻的吸痰管不能混用;进行每一项护理操作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减少细菌侵入的机会。

2).适时有效地吸痰:反复频繁吸痰易增加气道损伤及感染机会,原则上应根据气道阻力、SPO2,肺部听诊情况等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吸痰,吸痰时注意负压不要太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

痰多者插入吸痰管用由浅到深,不能一插到底,以免将气管外的细菌带到气管深部,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气道粘膜,采用密闭式吸痰。

3).气道湿化:建立人工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气道原有的温湿功能丧失,咳嗽反射减弱,气道分泌物粘稠干涸,无法很好地清除分泌物,沉积于下呼吸道引发或加重肺部感染。

为保持警惕气道的湿化,常规开启呼吸机加温湿机器外,每2小时滴入生理盐水1-3ml,禁止在雾化液中常规加入抗生素而产生耐药性或予以呼吸机雾化吸入,吸入气体温度控制在32-35℃,促使并加强对患者胸背的扣拍,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促使痰液的稀释及排出。

4).呼吸环路的消毒及管理:每周更换管道一次,用含1%有效氯的健之素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后晾干备用,空气过滤器更换后高压消毒。

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要注意集水瓶要低于气管导管外口位置,并及时倾倒管道中的积水及集水瓶中的冷凝水,湿化器内的灭菌蒸馏水每天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