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汉语修辞学答案
![汉语修辞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40d4710b4e767f5acfce70.png)
13春汉语修辞学形考作业11.属于事务语体的是( )A. 广告B. 新闻C. 论文D. 诗歌满分:2 分2.刘白羽的《火光在前》原稿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王春像洗了一个澡,他的眼睛发光了,脸上有了活跃的神气,腰板也挺直了……定稿时作者把“活跃的神气’’改为“活气”,这样改的原因是( )A. 为了准确B. 为了生动C. 为了简练D. 为了鲜明满分:2 分3. 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化的方法、手段。
()A. 格式化B.规律化C.法律化D. 标准化满分:2 分4.关于修辞和语境关系表述错的误的是( ).A. 语言的运用的优劣得失是对语境而言B. 话题统一,叙述一致是修适应语境的辞表现C.说话的用语、语气要因不同的情态或场合而有所变化D.为了某种特殊的表达需要,修辞可以突破语境的限制满分:2 分5.口语语体在句式上的特征主要是( )A. 严肃呆板B. 简短明白C. 结构复杂D. 长句较多满分:2 分6.“大行其道”中的“其”没有意义,是()指。
A. 实指B. 虚指C. 特指D. 泛指满分:2 分7. 语境就是社会环境。
()A. 自然环境B. 社会环境C. 生存环境D. 生活环境满分:2 分8. 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都有关系,修辞研究是综合性的。
()A. 综合性B. 单一性C.双向性D. 多向性满分:2 分9.属于事务语体的是( )A. 广告B. 新闻C. 论文D. 诗歌满分:2 分10. 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A. 刘勰B. .陈望道C. 唐铖D. 孟子满分:2 分11.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光盘是一种区别于软盘的存储——,它有点类似我们见到的唱片。
②使用了几千年的汉字,在本民族没有——为表音文字,传播到外民族才成为表音文字。
③这本书本来知者寥寥,但经林纾用他那——的文字一译,立刻声誉——起,广为流传。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题库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db5136c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6.png)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题库1、单选《国际歌》“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中的“毒蛇猛兽”属于()。
A.明喻B.借喻C.暗喻正确答案:B2、名词解释绘景正确答案:运用各种形态变化的词语来描(江南博哥)绘人物,事件的情状,使陈述的情景历历如绘。
最常见的是采用形容词、动词的附加式或重叠式来表现。
大多用于描述性的文字中。
用得好,可细腻生动地再现某些感觉和动态。
3、单选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OoA、《文赋》B、《文心雕龙》C、《史通》D、《文则》正确答案:D4、问答题请说明运用新词的目的是什么?正确答案:运用新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很自然的运用,要准确表达非用新词不可,否则就表述不了新的事物、新的现象、新的思想观念。
一种是为了营造特殊表达效果,为追求生动而特意运用新词,有时还以这些词为基础加以引申,进行比喻,以更加生动地表情达意。
5、多选下列各句中都有成语活用现象,活用方式是“别指”的有()。
A、这出戏与原作虽貌离却神合。
B、白洋淀农民望“洋”兴叹。
C、元旦将至,商场天天人山人海,对此,一家新闻单位以《商家开始度日如年》进行了报道。
D、我校新建了一栋教工宿舍楼后,教师人人安居乐教。
正确答案:A,C6、名词解释狭义的同义形式正确答案:只包括一般的同义词语和句式,而不应当包括那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创新的变异方式。
7、单选1963年,张弓先生的()出版,标志着这一时期中国修辞学研究引人注目的成就和理论制高点。
A.《修辞学习》B.《修辞学发凡》C.《现代汉语修辞学》D.《修辞学研究》正确答案:C8、单选从修辞角度看,下列词语运用不当的句子是OOA、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B、公安战士早就设下了陷阱,量他们也跑不了。
C、您的光临,使寒舍蓬草生辉。
D、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他们两位来参加我们的晚会。
正确答案:B9、问答题某人对一个西方人说:“你太好了,就像一条狗。
”该老外很高兴。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d349f8f524ccbff021842c.png)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B.有生命事物拟人化
C.把人拟作物D.把一物拟作另一物
7、“乡下来了保姆,他不用再做马大嫂了”属于。
A.语义双关B.谐音双关
C.对象双关D.判断
8、“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属于。
A.正对、严对B.正对、宽对
C.反对、严对D.反对、宽对
9、“空山新雨后”起头的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8、串对又称。上下联意义相承,表示连贯、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
9、现代汉语中平声指、,仄声指、。
10、比喻从结构上说包括、、三个部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最早把“修”和“辞”连用(“修辞立其诚”)的著作是。
A.《论语》B.《孟子》
C.《易经》D.《老子》
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
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
C.仄起平收D.仄起仄收
10、“窈窕、坎坷、姐姐、太太”这些词语分别属于。
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B.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
C.双声、叠韵、叠音词、词的重叠D.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
三、分析题(共20分,每题5分)
1、从语音角度分析下面一段话的修辞效果。
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上一个翰林……(鲁迅。《阿Q正传》)
A.《文心雕龙》B.《文则》
C.《文选》D.《文赋》
3、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A.孔子B.刘勰
C.唐钺D.陈望道
4、“一头猪等于一个有机化工厂。”属于比喻中的。
A.明喻B.借喻
C.暗喻(喻体—本体)D.暗喻(本体—喻体)
(完整版)修辞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修辞学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2ad4b14a7302768f99399c.png)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相仿而在()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词汇和()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文体风格和句子的()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构词能力和()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和()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第二要()。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
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
(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
”(徐迟:《地质之光》)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改成被动句)(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改成整句)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1)、“黑云堆成了一整片,象一块黑铁,渐渐地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
”(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传统的修辞方式包括哪两大类?2、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常见的有哪三类?3、简述什么是短句和长句及其各自的特点。
四、论述题(2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的系统和规则。
自考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a57fa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a.png)
自考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比喻修辞手法的典型应用?A.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B. 他跑得很快C.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D. 兔子跑得很快答案:A2. “江山如此多娇”中的“多娇”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夸张B. 借代C. 拟人D. 反问答案:C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技巧?A. 对偶B. 反问C. 比喻D. 排比答案:C4.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拟人B. 借代C. 夸张D. 擬声答案:A5.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哪种修辞方式?A. 夸张B. 借代C. 比喻D. 排比答案:A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对偶B. 排比C. 反问D. 夸张答案:A7.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万仞山”是哪种修辞?A. 夸张B. 借代C. 比喻D. 排比答案:A8.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深千尺”是哪种修辞手法?A. 夸张B. 借代C. 比喻D. 反问答案:A9.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中的“厌”字运用了哪种修辞技巧?A. 反问B. 拟人C. 借代D. 排比答案:B10.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对偶B. 排比C. 比喻D. 夸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修辞学是研究如何使用语言以达到________和提高表达效果的学科。
答案:更有效的交际12. 在汉语中,“对仗”是一种常见的________手法。
答案:对偶13.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拟人14.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________的典型例子。
答案:夸张15.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话中的“直教”是________的用法。
答案:借代16. “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技巧。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卷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50dca881c758f5f61f67cd.png)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卷定稿一、【单项选择题】1、“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这句话是([B] 比拟)修辞格。
2、“广州还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北国名城哈尔滨早已草木皆冰了。
”是(B仿词)3、“公路崎岖开古道,林园宛转创新陂。
”一句中所用的修辞为(C双声对叠韵)。
4、“表扬与表彰”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C语意轻重不同)。
5、“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
”这句话是(B仿词)修辞格。
6、“时期与时间”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B范围大小不同)。
7、“你们这一车西瓜,一百张“大团结”,我们包圆儿了。
”这句话是(C借代)修辞格。
8、“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这句话是(C借代)修辞格。
9、“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
”这句话是(D夸张)修辞格。
10、合乎(B语法)是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
11、“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
”这句话是(C排比)修辞格。
1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句话是(B整句)。
13、“老秦爷:皇军好,皇军给中国人民造福来了!不杀人,不放火,不抢粮食,你看多好啊!”这句话是(D反语)修辞格。
1、“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是(D反语)2、修辞学属于(语音)学。
3、“军队与部队”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B )。
[A] 适用对象不同[B] 范围大小不同[C] 语意轻重不同[D] 感情褒贬不同4、“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濯濯童山披上了锦裳,水库和运河像闪亮的镜子和一条衣带一样布满山谷和原野。
”这句话是(C 排比)修辞格。
5、“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
”这句话是(D 夸张)修辞格。
6、“批评与批判”这组词的不同表现为(C语意轻重不同)7、杨树达的著作为(A《中国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730643360cba1aa811da9c.png)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相仿而在()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词汇和()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文体风格和句子的()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构词能力和()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和()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第二要()。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
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
(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
”(徐迟:《地质之光》)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改成被动句)(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改成整句)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1)、“黑云堆.成了一整片,象.一块黑铁,渐渐地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
”(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意见分歧....。
”....,工作消散....,关系松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传统的修辞方式包括哪两大类?2、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常见的有哪三类?3、简述什么是短句和长句及其各自的特点。
四、论述题(2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
2019年最新电大开-放本科《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小抄
![2019年最新电大开-放本科《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小抄](https://img.taocdn.com/s3/m/1255029ec77da26925c5b0b1.png)
广播电视大学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修辞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语修辞学的初步建立期,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既是文学理论的巨著,又是修辞理论的力作。
2.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平仄协调。
3.宋代陈騤的(文则)是我国第一部论述修辞的著作,它的出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4.(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5.词语锤炼和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
6.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的特点。
7.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8.按照正常顺序组成的句子叫(顺装句),改变正常顺序的句子叫(倒装句)。
9.(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
10.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
11.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化)的方法、手段。
12 “大家都了解他”变成否定句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不了解他)。
13.(引用)就是引述有关的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认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4.语境就是指我们平时说话或写文章所具有的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一定的(题旨),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以及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
15.填成语:……决不是像“山穷水尽”那样,走到走投无路的地方,忽然(海市蜃楼)似地出现一个(柳暗花明)的村子。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小题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中横线上。
每小题2分,共20分)1.“修辞立其诚”中“修辞”的意思是(修饰文辞)。
2.“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这里用了(比拟)的辞格。
3.下列爱护草坪的说法中,(足下留青)比较富有艺术性。
4.“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中的“风樯”指“帆船”,属于(部分代整体)。
汉语修辞学-模拟题
![汉语修辞学-模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429145ad51f01dc281f1c4.png)
大学汉语修辞学模拟考试试题一一、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空1分,共20分,填错不得分,也不扣分)1.修辞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察法、归纳法、比较法、统计法解析:见修辞学的研究方法2.______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答案:语言解析:见语言世界3.交际活动是______和______的统一。
答案:表达者、接受者解析:见对象原则4.修辞是______的艺术,表达基本原则是______。
答案:表达、保持自我本色解析:见交际的矛盾和修辞的原则、自我5.同义异形的“形”可以指书写形式,也可以指______。
答案:词语和句子的结构解析:见同义异形之“形”6.标志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______,作者是______。
答案: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解析:见年轻的修辞学7.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
答案:叠韵、叠音、拟声词解析:见语音一章8.______,是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近似、音节数目完全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______或______的意思。
答案:对偶、对立、对称解析:见对偶9._______,就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答案:对照解析:见对照的定义10.“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答案:借代解析:见借代的定义和功能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30分,选对得分,选错不扣分)1.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的学者是( )。
A.孔子B.刘勰C.唐钺D.陈望道答案:C2.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把修辞格分为( )。
A.38种B. 27种C.24种D.131种答案:A3.我国最早对比喻作出精辟解释的是()。
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答案:B4.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语文基础知识汉语的修辞格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语文基础知识汉语的修辞格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484e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c.png)
语文基础知识汉语的修辞格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拟人、比喻)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比喻)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反复、排比)D.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引用)2.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比喻)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借代)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拟人)3.下列诗句与“疏松影落空坛静”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曲径通幽芳草香B.细草香闲小洞幽C.锦屏春短碧纱暗D.晚凉天净月华开4.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比喻)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C.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
(夸张)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对偶)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的是()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参考答案:1.【答案】A。
解析:A项中只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本题选A。
2.【答案】C。
解析:C项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白发说成是有三千丈那么长,这是夸张的修辞。
故本题选C。
3.【答案】B。
解析: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可先分析能与“疏松”相对的词,从“词性一致”的角度分析,只有“晚凉”不相对,故排除D项;再看“影落”这个词,只有“通幽”不相对,故排除A项;再从“平仄相对”的角度分析,“空坛静”音为“平平仄”,须对“仄仄平”,“碧纱暗”音为“仄平仄”,故可排除C项。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fc7a5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4.png)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1、问答题什么是言辞选择,它有什么内涵?正确答案:言辞选择:词语的选择,既包括词的选择,也包括短语的选择。
不仅只是选择运用现成的词语,还包括改造运用某些词语,这种改造运用时对词与短(江南博哥)语创造性的选择,是一种为追求特殊表达效果的变异性运用。
2、单选“国破山河在”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C.仄起平收D.仄起仄收正确答案:D3、多选下列句子,表达不恰当的有()。
A、暑假里,爸爸陪同我去黄山玩,爬天都峰。
B、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需要,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已逐渐形成。
C、程老师的一番话,好像一股强大的暖流,流到我的心田。
D、上课以前,班主任就把王老师生病的新闻告诉了同学们。
正确答案:A, B, D4、多选语言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A、准确朴实B、简洁有力C、新鲜活泼D、生动形象正确答案:A, B, C, D5、问答题普通话四声中,哪些是平声,哪些是仄声?平声和仄声各有什么特点?合理安排平仄有什么修辞效果?正确答案:平声包括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
平声的特点是长而扬,仄声的特点是短而抑。
平仄安排得当,声调平衡交替,声音显得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具有抑扬美。
6、多选下列各句在成语运用中不够恰当的是()A、她这个人清高自负,对那些衣着豪华、佩金戴银、显得美轮美奂的“贵妇人”总是看不顺眼。
B、那个黄头发的青年见魏不肯拿钱,便气极败坏地抢下出租车钥匙,来搜魏的衣袋。
C、她比大家大一点,深受大家的敬重。
平时店主任在,她是营业员;店主任不在,她就代理主任的工作。
主任回店,她又心安理得地回到助手的位置。
D、巴拿马运河终于物归原主。
正确答案:A, B, C7、问答题简述什么是移情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1、移情: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作者使周围的物体染上一层与自己情感一致,但实际不存在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方式叫移情。
移情就是把人的思想感情转移到物身上的修辞方式。
北语20秋《汉语修辞学》作业1-辅导资料附学习答案
![北语20秋《汉语修辞学》作业1-辅导资料附学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56dd5b680203d8cf2f2486.png)
20秋《汉语修辞学》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对偶的基本类型包括:正对、反对、()。
--A.串对
--B.方对
--C.严对
--D.比对
注:请仔细阅读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参考选择答案是:A
2.()是词语的音调所体现出来的情趣。
--A.词趣
--B.义趣
--C.字趣
--D.音趣
注:请仔细阅读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参考选择答案是:D
3.把前后语句组织成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修辞方式叫()。
--A.婉曲
--B.回环
--C.排比
--D.通感
注:请仔细阅读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参考选择答案是:B
4.张雪涛认为辞格设立结构上具有()。
--A.模式性
--B.能产性
--C.超越性
--D.特定性
注:请仔细阅读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参考选择答案是:A
5.使用“是、变成”一类喻词的比喻方式是()。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博喻
注:请仔细阅读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参考选择答案是:B。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含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d70c11172ded630a1cb60e.png)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每个词语都与合成词“司令”的结构方式相同的是(A)。
A.革新、凝神 B.革命、齐心 C.伤心、突破 D.埋头、澄清2.在下列各组中,属于语法最根本的属性是(B)。
A.抽象性 B.递归性 C.层次性 D.稳定性3.下列每组语言单位中,都属于词的是(C)。
A.电脑、海浪 B.学习、哭闹 C.理事、雪白 D.海带、大路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D)。
A.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但词不一定比语素长B.短语的意义一般都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总和C.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活动的单位,短语不是D.所有的短语只要加上语调就能成为句子5.下列各组动词中,都不能带宾语的是(B)。
A.游行、哭 B.示威、结婚 C.知道、禁止 D.进来、离开6.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副词的是(D)。
A.突然、猛然 B.黑白、刚才 C.刚刚、永久 D.就、没有7.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区别词的是(A)。
A.男、多年生 B.彩色、雪白 C.医务、医生 D.非常、道德8.“吃了一个小时”和“花了两天”两个短语分别是(B)。
A.述宾、述补 B.述补、述宾 C.偏正、主谓 D.述补、偏正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由于他们工作疏忽和水平不高,造成该书错误百出.B.这一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多方面。
C.《红楼梦》作为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趋势。
D.眼下,为数众多的医院实行的是“先交钱后抢救”的政策。
10.下列短语中都属于名词性的是(A)。
A.飞快的动作 B.他哭了 C.买过三个 D.活动活动二、多项选择题11.下列几种分析方法中,属于结构主义语法学分析法的是(ABCD)。
A.分布分析 B.替换分析 C.变换分析 D.直接成分分析 E.中心词分析12.下列语法属性中,主要为名词所拥有的重要特点是(BC)。
A.可以做谓语 B.可以受数量词修饰C.可以同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结构 D.可以做补语 E.可以做定语13.下列短语中,属于体词性的是(BCE)。
汉语修辞学期末模拟试卷
![汉语修辞学期末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1656d2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6.png)
汉语修辞学期末模拟试卷《汉语修辞学》期末模拟试题2008年秋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先秦两汉)2、比喻就是人们平时说的“”。
(打比方)3、反问句又叫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的意思。
(反诘。
确定)M、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四字格”)4、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
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否定句的语气比较。
(直率明确。
委婉灵活)5、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
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
(连珠)6、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
(《语法修辞讲话》)7、现代汉语中,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
(仄声)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什么长句?长句有什么特点?长句是指句子的形体长,词语的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2分)长句的特点:1、信息丰富。
长句词语多,结构复杂,所以能负载较多的信息2、气势充畅。
长句内容较多,常常蕴蓄丰富的情感,读来显得很有气势。
3、脉络分明。
运用长句可以使句子的脉络清楚地显示出来,既突出句子的主要信息,又使其内部的关系表现得很明晰。
(6分)2、修辞和语言三要素关系怎样?答:语言三要素指得是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
修辞学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从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来看是不同的,修辞所研究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
语言三要素要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通不通、行不行的问题。
修辞与语言三要素又是有联系的,有时某种修辞手段的运用,跟对应的某一语言要素直接有关。
3、举例分析叠音的修辞作用。
答:(1)语意鲜明突出。
(2)表情细致生动。
(3)语音和谐流畅。
举例略三、指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格(每题2分,共36分)1、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谚语)答:借代。
2、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
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三个要素。
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7、句子的格式简称。
8、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结构,字数,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和。
二、选择题(共20分)1、“辞达而已矣。
”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2、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语出自()。
A.《文心雕龙》B.《文则》C.《文选》D.《文赋》3、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A.孔子B.刘勰C.唐铖D.陈望道4、“沙漠之舟——骆驼”属于比喻中的()。
A.明喻B.借喻C.暗喻(喻体-本体)D. 暗喻(本体-喻体)5、“孟蓓气得看瞪对面的辛小亮。
谁让她天生一副笑模样呢,像生气,又像笑。
”其中的“像……像……”属于()。
A.明喻B.暗喻C.表比较D.表不确定6、“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B.有生命事物人化C.把人拟作物D.反一物拟作另一物7、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
”中的“道是睛无却有睛”属于()。
A.语义双关B.谐音双关C.对象双关D.风景描写8、“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属于()。
A.正对、严对B.正对、宽对C.反对、严对D.反对、宽对9、“国破山河在”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C.仄起平收D.仄起仄收10、“玲珑、苗条、星星、看看”这些词语分别属于()。
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B.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C.双声、叠韵、叠音词、词的重叠D.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三、分析题(20分)1、屈原《离骚》中有一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翻译。
(1)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雕零,怕的是理想的佳人也要早衰。
(郭沫若)(2)想到草木的零落,就恐怕美人也到了晚景。
(瞿悦园)(3)设想起草木在瞬息之间雕零飘落,你——理想的美人哟!怕要老了吧,我深深的忧虑。
(文怀沙)2、分析下列句子中词语的使用效果。
评奖评奖,无人开腔;评奖评奖,越评越僵;评奖评奖,轮流坐庄,评功奖变成了平奖。
(蒋子龙《人事厂长》)3、分析下列诗歌的押韵方式。
山川壮丽欣重睹,旧梦依稀认血痕。
千万险滩皆稳渡,水头如箭破夔门。
(陈毅《重过三峡》)4、指出下列句子中含有的修辞格(三种以上)。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
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副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又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四、简答题(共20分)1、有人说“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2、举例说明成语活用的方式(不少于三种)3、举例说明设问句和反问句的联系和区别。
4、怎样区分借代和借喻?五、实践题(20分)1、比较下列原文和改文的区别点(不少于5处),并指出其中的修辞效果。
【原文】另一种奇珍异品是雪莲,如果你从山脚往上爬,超越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青凛凛的雪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这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的雪莲,根部扎入岩隙间,汲取着雪水,承受着雪光,柔静多姿,洁白晶莹。
这生长在人迹罕到的海拔几千公尺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一种很难求得的妇女良药,(碧野《天山景物记》,《人民文学》杂志)【改文】另一种奇珍异品是雪莲,如果你从山脚往上爬,在那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在青凛凛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它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根部扎入岩隙,汲取着雪水,它承受着雪光,蓝洁晶莹,柔静多姿。
这生长在人迹罕到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碧野《天山景物记》,高中语文课本)2、修辞下列短文,并指出它的主要毛病。
西双版的气候是四季长春的。
在那里你永远看不到植物凋敝的景象。
但是,即使如此,春天在那里也仍然是最美的季节。
就在这样的季节里,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揽坝。
3、评析下列原文和改文词语的修辞效果。
【原文】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
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划行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
(泰牧《花城》,见同名散文集)【改文一】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
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
(泰牧《花城》,见长河浪花集)【改文二】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
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夹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
(泰牧《花城》,见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汉语修辞试题(1)答案一、填空题(20分)1、先秦两汉2、《文赋》3、《修辞学发凡》4、语音、词汇、语法5、制约6、准确朴实。
简洁有力。
新鲜活泼。
生动形象7、句式8、散句9、相关。
相同。
相等。
平仄10、整齐一致。
集中突出。
清晰醒目11、更强烈的语气。
感情色彩二、选择题(20分)1、A2、A3、C4、C5、D6、C7、B8、A9、D 10、C三、分析题1、(1)郭沫若的翻译比较切合原文意思,属于直译;(2)瞿悦园的翻译接近原意又稍有诗意,属于意译;(3)文怀沙的翻译颇具文采,在原诗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属于创译。
应该说,他们的翻译各有特色。
2、其一,该句子中使用了同韵的词语,如“评奖”、“僵”、“坐庄”等,产生了较好的语音效果;其二,用同音词语“平奖”和“评奖”相照应,既有新鲜的趣味,又有对“评奖”失去鼓励作用的讽刺。
3、第一句“睹”和第三句“渡”都押u韵,第二句“痕”和第四句“门”都押“en”韵,这属于交韵的押韵方式。
4、该段落中所用的修辞格有:(1)反语(好个“友邦人士”);(2)排比兼反复(…他们不惊诧,…他们不惊诧,…他们不惊诧);(3)映衬(…他们不惊诧,在学生情愿中又一点纷扰,他们惊诧了!)(5)比拟(拟物)(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四、简答题1、修辞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是“适合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包括背景、场景和句境,广义的语言环境包括说话时的地理、人文、宗教、题旨等等因素,“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话。
词语句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看它的使用地方。
普通的词语可以产生很好的修辞效果,这是因为这个词语适合那样的语言环境。
2、成语的活用方式由以下几种:(1)易字,指更换原形中的某个这,如:望洋兴叹——望书兴叹;(2)谐音,指变体和原形中如:一往情深——一网情深;(3)拆用,指把成语原形拆开使用,如:根深叶茂——根深才能叶茂;(4)易色,指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同;(5)易序,改变成语原形成份的次序,如:心安理得——理得心安;(6)别指,成语原形指某一事物,变体借用来改指另一事物。
3、设问句和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设问句是指先提出问题,接着把答案说出来,自问自答的句子。
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引起对方的注意。
反问句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表现较强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例略)4、借代和借喻都是不出现本体,以借体或喻体代替本体。
其差别在于,借代在于“代”,借喻在于“喻”。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构成借喻的基础是相似;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像……),借代不能。
五、实践题1、【修改】“超越……以上”搭配不当,故改为“在……以上”。
【修改2】在短语“青凛凛的寒光中”前面加介词“在”突出这个短语的状语性质。
【修改3】去掉定语“雪的”,文字简练。
【修改4】“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后改为句号,因为语意已尽。
【修改5】“这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的雪莲”改为“它习惯于生长在奇寒环境中”,因为前面的宾语是“雪莲”,主语没有必要重复,因此改为“它”。
把原来的定语改为谓语,既与下文的“这……的”的句式避免雷同,又使句子更顺畅。
【修改6】“岩隙间”中删去“间”,表意更简练。
【修改7】“汲取雪水”后改为句号,后面加“它”。
因前面的文字说明性的,后面的文字是描写性的,分为两句表述更清楚。
【修改8】“柔静多姿,洁白晶莹,”改为“蓝洁晶莹,柔静多姿”,“洁白”改为“蓝洁”更准确,改变次序先写颜色,再写姿态,更加合理。
【修改9】删去“海拔几千公尺”,更简练。
【修改10】“妇女良药”改为“妇科良药”表意更准确。
2、【修改】西双版纳(的气候)是四季长春的。
(在那里)你永远看不到植物凋敝(的景象。
但是即使如此),春天(在那里也)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
(就在这样的季节里,)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榄坝。
括号内为删除的词语。
原文的毛病是词语重复,言语啰唆。
3、【原文】……划行着……,【改文一】……错杂着……,【改文二】……夹杂着……。
“划行”重在描写船只的情态,和文章描述花城的繁丽主题稍有距离:“错杂”着重描述珠江上的景状,与主题较切合,然“错杂”有不太协调的意思:“夹杂”的作用和“错杂”相似,但比“错杂”更准确地描写了为装点花城,花市开始前珠江上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