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德席勒美学思想1012537

论歌德席勒美学思想1012537
论歌德席勒美学思想1012537

论歌德席勒美学思想

姓名:刘蕙质

学号:1012553

德国古典美学-----歌德、席勒的美学思想

中文摘要:通过对歌德思想和席勒美学思想的阐述及对比,折射出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地位,及对现实美学的影响以至对西方美学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德国古典美学的解释又衬托出歌德、席勒的经典美学,必然的内在联系成为美学上的一篇美丽的旋律。

关键词:歌德,席勒,美学思想,德国古典美学,西方美学

英文摘要:

Goethe and Schiller by ideological and aesthetic ideas expounded co ntrast, reflect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aesthe tics and aesthetic impact as well as the reality of Western aesthet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ae sthetics and bring out the Goethe, Schiller…s classic aesthetic,

the aesthetic is bound to become the inherent beauty of a melody. 关键词:

Goethe,Schiller,aesthetic,German classical aesthetic,the Western aestheti c

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系统的过程。德国古典美学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康德为始,到黑格尔之间形成的一股强大的唯心主义美学。它全面地总结以往的美学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以前规模最大、最有严谨科学形态的美学思想体系。将辩证法和历史观全面引引用到实践中。当时的德国政经落后,但社会上依然是上升的资产阶级和没落的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德国古典美学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他们主要目标是要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寻求自由。在此基础上,以康德、席勒、谢林、歌德、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总结了当时美学的成就,并围绕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中所提出来的新问

题,根据他们的哲学体系,把美学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建立起德国的古典美学体系。鲍姆嘉通最初提出“美学”这个名词,并试图把“美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古典美学则给美学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然而,西方美学则早在1750年独立以后经过了一个不断完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德国古典美学内部逐步进行的,就是把美学从认识论中解脱出来,使美学成为从认识向意志过渡的中介。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法国启蒙运动美学,三者同时出现于18世纪,这时是西方美学思想高度繁荣和发达的时期。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到现代欧美的美学思想发展史。西方美学史源远流长,著名的美学家、著作和流派极多,影响遍及世界。近现代中国美学也受到它的影响。

随后,歌德和席勒美学使美学走向客观化和现实化;.以他们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成为西方美学发展的一个成熟阶段。

一、歌德及歌德的美学思想:

1.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一位思想家和美学家,同时也是诗人和作家。他受卢梭、狄德罗、特别是斯宾诺莎的影响,哲学上是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正由于收到这样的影响才促使他以后在美学方面的思想和追求,并一直延续,创造巅峰。

1.1歌德自然美学论:他认为自然是客观存在的,是一个有规律的整体。他认为万物是真实的,都有自己的必然性。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性的整体,他强调世界的物质性,认为一切都是物质的。自然“本身就是一切”、“所有人都在它之中,而它也在所有人之中。”同时他对自然的看法还具有辩证法因素,他认为自然是变化发展的,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他的美学思想里,他的一个核心词就是“自然”。他认为美是自然的一种“本原现象”,即美是自然本身所固有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应是存在于自然万物中的丰富多彩的现象。但歌德认为并非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只有达到自然发展顶峰,实现或符合自然目的的事物才是美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只要符合自身的目的就必定是美的。他曾说:

“我对美学家们不免要笑,笑他们自讨苦吃,想通过一些抽象名词把我们叫做美的那种不可言语的东西化成一种概念。”

他亦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歌德认为客观自然是创作的源泉,作家只有热爱自然,以自然为基础,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作品。弗兰茨梅林(Franz Mehring)说:“从未有过一个诗人,像歌德这样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歌德不是描写大自然的诸般现象,在他的作品里,大地蒸腾、太阳照耀、群星灿烂、大海咆哮。”也正因为他采集于生活的原料才会出现这种壮观的情形才会被认可被理解,得到很高的评价。然而,在歌德看来,自然就是一切,一切都不能离开自然。他热烈地歌唱:…自然!他环绕着我们,把我们拥抱在他的怀里,我们既离不开他,又无力接近他。?

1.2 歌德的实际美学思想:他并不是康德的忠实信徒,如果说康德更多面向抽象理论,那么歌德就是更多的面向实际。歌德的美学思想并不否认外部客观现实世界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他十分重视实践和感性经验的作用。歌德在谈到美学和艺术问题时,一贯反对抽象的哲学思辨,注重从客观的现实出发。

歌德崇尚实际,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出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题材,他的作品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他容易被人们所理解。

1.3 歌德的象征艺术美学思想:对歌德提出了寓意和象征的概念,把概念转化为一个形象,但结果总是这样:概念总是局限在形象里,完全拘守在形象里,凭形象就可以表现出来。象征把现象转化为一个观念,把观念转化为一个形象,结果是这样:观念在形象里总是永无止境地发挥作用而又不可捉摸,纵然用一切语言来表现它,它仍然是不可表现的。可以看出,两者间最大的不同就是…概念?和…观念?。概念是逻辑推理的概括,是抽象的;观念则是形象的概括,是具体的。而…寓意?是为一般找特殊,特殊被局限在一般里;…象征?则在特殊中显出一般,从有限中体现无限。

二、席勒及席勒的美学思想:

2.1 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他是美学家、历史学家、剧作家、同时也是诗人。他的美学著作主要有:《论秀美与尊严》(1793年)、《美育书简》(1793--1794年)、等许多优秀作品。

在美学史上,席勒是从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的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美学转变的重要环节,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席勒美学思想是在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西方从古希腊开始的美学思想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倾向,一种偏重理性的作用,重视逻辑思维推理,另一种则强调感性的作用,突出对感性经验的偏向。这两种理论倾向一直存在于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各自极端发展并呈现出互相交融的特点,共同构成西方美学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主要传统。席勒就是在西方美学思想的这种背景下,批判地吸收已有的美学思想成果和同时代的康德等人的理论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因此,席勒的美学思想既体现出西方美学思想的承接性,使西方美学的发展具有更加严密的内在逻辑性,他的思想又成为德国古典美学这根链条上的关键一环。同时,西方人性论思想也是他美学思想的重要源泉,卢梭和康德是他人性思想的直接来源。席勒从人性入手开始对时代的问题进行分析,人性问题贯穿在他美学思想的始终,而这为后世思想家提供了的新的思考维度。

2.2 席勒的审美思想观念:他的这一美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人。他认为,美的概念表面上来源于经验,实际上却植根于人性。…要确定美的概念,只能用抽象的方法,从感性到理性本性的能力中推论出来。总之,美只能表现为人性的一种必然。?他认为,要实现政治自由,先决条件是要有具备完整性格的人,而这种人又只能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来。

席勒的崇高理论,是对康德思想的发展和进一步拓展,我们可以看出,他主要是把康德的抽象的道德意志具体化为人性和人的现实自由。较之康德而言,他的崇高论更充满了人本主义的色彩,这和他的哲学、美学是主张一致的。同时,崇高理论作为席勒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阐释了有限的人对无限的追索和超越,充分体现了席勒对人的心灵和意义世界的探询,这种在有限和无限的超越中的感悟,体现在艺术观上,正是对传统的模仿主义艺术观的否定。。这样,席勒则基于他的人本主义的美学观,完全继承了他对崇高的道德内涵的强调的一面,使崇高完全和人性和人的自由解放联系在了一起。而康德崇高理论的无限性和无形式的一面,则被后现代主义者利奥塔德完全加以吸收,使崇高又得以回归。

2.3 席勒的唯心美学思想:他信奉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唯心主义二元论者,他用唯心主义的观点去考察自然,不相信客观自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他反对自然,寻求超自然的空幻的理想生活,特别是康德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出版后,对他的美学思想影响最为深刻。席勒认为世界由两个独立的部分构成;一个是真实的,另一个是理想的。所以他从主观出发,追求空洞的理想美。

就此观点,他还从创作的角度进行论述;席勒认为观点高于自然,他不注意从现实中取材,而偏于从空幻的理想取得灵魂。不是取自外界自然,而是取于作家个人的主观想象。这属于浪漫主意的空想。这在他的早期作品《唐.卡洛斯》中就能得到说明。在这部剧作中,他塑造了两个能反映时代精神的人物,波萨侯爵和卡洛斯王子,他对这两个人物加以崇拜和赞扬,使其理想化。这充分体现了他的主观思想。

2.4 席勒的感性、理性美学思想:他首先把人性分为感性、理性两部分。他认为人身体有两种对立因素:一个是人格,一个是状态。人格即自我或理性,状态则是自我规定或感性。然而,人格的基础是自由,状态的基础是时间。犹如花开花落。花总是花,人格持久不变,而状态则随时变化。这就是说,人既有超越时间的一面又有受制于时间的一面;人既是有限存在又是绝对存在,既有感性本性又有理性本性。这样一来,人就必然具有两种相反需求,构成行为的两种基本法则:一方面感性本性需求绝对的实在性,要把一切形式的东西转化为世界,把人的一切资本表现为现象,也就是…把一切内在的东西外在化。?;另一方面,理性本性又要求绝对的形式性,要把一切纯属世界的东西消除掉,…给一切外在的东西加上形式。?由于要实现这两种需求,我们便受到两种相反力量的推动;一种是感性冲动,他来自人的感性本性,把人置于时间的限制之中,使人变为物质。一种是形式冲动,他来自理性本性,保持人格不变,扬弃时间和变化,追求真理和正义。前者造成各种个别情况,后者则建立起一般原则;这两种要求和冲动都是所固有的天性,理想的人性就是二者的和谐统一。所以,美或活的形象是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的统一,或者说是对象与主体的统一。美对于我们是一种对象,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在席勒看来,美根源于两种冲动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实质上也就是人性的完成,是自由,人不只是物质,也不只是精神,因此美既不只是生命也不只是形象,生命受感性需要的支配,形象受理性需

要的支配,都没有真正的自由。然而,席勒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力求避免历史上经验派与理性派的片面性,而对二者加以调和。他把美放在人性的高度和历史发展的背景下加以研究,努力从真、善、美的统一中去把握美的客观性。

2.5 席勒的自由美学思想:自由,历来是一个谈论颇多的话题,在不同的领域被广泛地应用着,如在伦理学中,有道德自由;在法律中,有法律之自由;在美学中,有审美之自由。而自由的原义是指从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人类一直梦想着自由,寻找不同的途径去接近它,自由,作为席勒毕生追求的目标。这也是他思想产生的现实和理论土壤。

他认为美是…现象中的自由?。a.它是纯粹意志的形式对感性世界的要求。纯粹意志的本质是自由,而感性世界则无所谓自由。b.它是事物的…自我规定?,也就是感性世界的自由形式的根据在于自身,它是一个由于自身而存在的东西。c.规定美的本质的…自由?是既符合法则而又摆脱法则的。所谓法则是指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d.与美的本质相关的自由是显示在直观中的自由。e.与美相关的自由,又是纯形式的自由。席勒认为,美是感性,是在直观中显示出来的自由;美是超功力的,与认识活动和道德目的无关;美是纯形式的,与内容和材质无关。

席勒关于…美是现象中的自由?的定义是黑格尔的论断…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锥形。席勒认为有两种艺术美,选择的美或质料的美----这是对自然的模仿;表现的美或者形式的美---这是对自然的模仿。两者的结合才产生出伟大的艺术家。艺术类的本质在于自由的表现和表现自由。或者说,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类不曾所表现的对象美与不美,只要它是真实的对象,能够由艺术家赋予其美的形式,构成一个美的形象现象,就便可以产生艺术美来。总之,美是合乎艺术的自然。美的自由必须在现实世界里得到体现,美的客观性得到验证的同时,美与道德在客观感性现象领域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席勒在对艺术独立性分析的同时也指出了实行审美教育必须提供好的艺术作品,只有理想的艺术作品才能鼓舞人心,对人性分裂的人类内心起到感染和触动作用,这是实行艺术教育的前提条件。这里席勒指出了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更指出了美在人性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的比较及内在联系:

3.1歌德和席勒是同一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家、思想家、美学家。他们用文艺实践反映出迥异的美学思想。正是这种体现而反映出他们的特色和德国古典美学的经典。不仅在文学史上歌德与席勒以不同的风格各自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在西方美学史上他们更是相互辉映。

3.2歌德与席勒都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但在思想倾向、作品风格、美学观点上都有截然的不同。

这种不同跟他们自身的信奉和惯用的风格有必然的关系。歌德曾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概括:“我主张诗应采取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创作方法才可行。”因为他一生尽管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但在美学上并没有系统的著作,也因此他的美学观点都散见于他的诗歌、剧本、小说等。与他相反,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创作。

这样,就可以从对他们的比较和联系中明白他们的美学思想及那个时期的古典思想。

3.3哲学倾向

1).首先哲学并不是个独立存在的学问,也不是与我们讨论的古典美学毫无关系的学问,更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高深莫测的难点。它和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哲学和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是美学的母体基础,美学则是哲学的子系、分支,两者是个别与一般、部分与全局的关系。

3).从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它与哲学就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哲学为美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以指导和推动美学发展;美学则为哲学提供新经验、新成果以丰富哲学的内容,充实和推动其发展。

4).实际生活中,美学家们在研究时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总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按照一定的哲学观点去研究美学问题;这样就会出现一种哲学与美学不分家的思潮,没有分割的美学派别。

因而,歌德和席勒的美学思想也必然受他们哲学倾向的影响。

由于这种不同,歌德和席勒分别走上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意的创作道路。

3.4 艺术创作

1).美学研究的对象:

a.美学是关于美的学科;

b.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c.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经验和审美心理;

d.美学研究应以艺术为对象,是艺术哲学;

2).从艺术出发探究歌德与席勒的美学思想:

他们的创作风格和著作表达出他们的美学思想:歌德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出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他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题材。他认为客观自然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接近自然热爱自然才能创造出真实感人的作品。而席勒是从主观想象出发,用想象去勾勒生活而不考虑现实,所以作品反映的不一定就是生活的真实,这属于浪漫主义的空想,因而有时他的作品反而不易被理解和明白。

由此可以延伸出他们更内在的思想,他们都主张一般和特殊要达到统一,但出发点完全不同。歌德的观点是在特殊中显现一般,应该抓住特殊的东西,通过它来表现一般;席勒的观点是为一般而特殊,他认为先有人物性格再塑造人物,创作从一般出发,先有观念后有形象。

3.5 美学思想

1).歌德:他由于深受泛神论影响,他美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词是“自然”。美是自然的一种'本原现象',即美是自然本身所固有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存在于自然万物中的丰富多彩的现象。他也并不是一切都是美,只有达到自然发展的顶峰实现或符合自然目的的事物才是美的。歌德谈美更多的是艺术美。他认为艺术美主要表现在特征、内容和意蕴方面。他认为艺术或艺术美应当是“有生命的显出特征的整体。”他反对自然主义,要求艺术高于自然,艺术不但要服从自然而且要超越自然,他并不是机械的摹仿而是基于自然的一种创造,是“对自然最称职的解释。”然而对于艺术家来说,自然只是艺术的“材料宝库”,他们要凭伟大的人格去胜过自然。就此歌德提出了寓意、象征概念。他说,寓意把现象转化为一个概念,把概念转化为一个形象,但结果是:概念总是局限在形象里,完全拘守在形象里,凭形象就可以表现出来。象征把现象转化成一个观念,把观念转化成一个形象,结果是:观念在形象里总是永无止境的发挥作用而仍然是不可表现的。由此可看出,概念是逻辑推理的概括是抽象

的;观念则是形象的概念是具体的;寓意是为一般找特殊,特殊被局限在一般中;象征则在特殊中显出一般,从有限中体现无限。

2).席勒:他的美学思想很系统。他认为美是“现象中的自由”。

它是纯粹意志的形式对感性世界的需要。纯粹意志的本质是自由,而感性世界则无所谓自由。与美的本质相关的自由是显示在直观中的自由。与美相关的自由,又是纯形式的自由,与认识活动和道德目的无关把美视为人性的完满实现,将美与政治学、社会性、人类学等连席勒的美学思想受政治的影响因素也很重。席勒一直在追求一种“自由”状态。他开始是支持法国大革命的,他一度从法国大革命中看到了社会政治的光明大道。他认为要以人道主义思想,来完善人的道德人格,实现人性的完美。没有这一过程,是无法谈论政治上的自由的。这场革命的种种弊端让他对政治改造方式产生了强烈的怀疑,最终,他选择了用美和艺术来改造人的心灵和灵魂,以此作为人获取内心自由的途径。这是用超现实的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由歌德和席勒不同的美学思想可见,这种对立是美学史上两大阵营在特定时代的表现,这样的两个阵营对立的基点就是何为美。

德国古典美学里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美:以柏拉图为代表的阵营认为美是理念;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另一阵营认为美是实体;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这些阵营有对立有联合。康德美学、黑格尔美学就是融合的产物。然而对立依然存在:歌德从自然出发,认为自然真实是美的,只有真实的自然才能给人类带来没感;席勒则认为从主观现象出发,认为理想的东西是美的,美是现象中的自由。

不管是对立还是融合,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歌德和席勒的美学思想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歌德虽没有多少专门的美学理论著作但在创作方法上,他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有非常精湛的美学理论。他作品中的美学思想已够人们深刻理解和感悟的了。他的那些思想对后来不少的美学家都发生过影响,尤其是他在创作上的理论和思想,对西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更是产生了大的影响。

四、歌德、席勒的美学思想与德国古典美学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

德国古典美学的现实维度:德国古典美学的现代性基本维度之一就是对启蒙的深化和改造。它是在三个层面上完成的。第一,理性层面。通过对理性概念的不同阐释,德国古典美学实际上确立了启蒙的核心:自由,以及启蒙的辩证法。第二,感性层面。一般认为,启蒙是一种理性而与感性无关,实际上感性构成了启蒙的重要方面。德国古典美学中的感性与传统美学不同,第三,情感层面。审美能够与实践、认识并列为人的三大活动,其功绩来自于德国古典美学对“情感”的挖掘。德国古典美学现代性的第二个基本维度是审美公共性的建立。,审美权利在私人领域出现了,它开始脱离单纯的政治意识形态,走进市民社会。德国古典美学现代性的第三个基本维度是回归生活世界。传统的形而上学美学与生活中的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联系不大,而从康德开始,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康德美学谈论的就是现实审美活动。他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先验美学原理,并据此推出人在现实审美过程中才能生成美的本质,这对于改变日常生活世界的自在状态无疑具有巨大的意义。然而,歌德、席勒的美学思想无不应征并契合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宗旨及思想。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东西,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映衬。这是它渊源流长的内在因果,是一种必然。

五、歌德、席勒的美学思想以及德国古典美学的现实意义及对世界的影响:

歌德、席勒美学思想在德国古典美学史的这根长链上,具有关键性价值和意义。由于席勒美学的存在,使得整个西方美学的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更加严密。更重要的是他试图用艺术和审美去拯救人类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启发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提出了马克思扬弃私有化达到人性和谐的发展。席勒的游戏说对我们分析评价现代社会的文化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参照。席勒的美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经漫长时光丰富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席勒所倡导的审美教育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审美教育。

作为十八世纪与歌德齐名的一名文化巨人,他们的审美教育思想不但确立了美育的独立地位,更将美与人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美育来弥合由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所导致的人性的分裂状态,突出了人性在个体现实生存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席勒对人的感性的重视和对个体在现实世界的和谐生存状态的关注,使得他的思想不仅在美学史上

具有转折性的价值,在政治学、社会学方面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指出席勒美学思想的旨归在于寻求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探讨席勒美学思想在社会和谐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席勒对美和人性的分析的目的在于探索政治自由的现实产生途径。席勒将和谐的个体生存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席勒所有的作品中所指向的都是一种社会理想的存在。席勒接受了康德的国家概念,对国家进行了人本主义的先验规定。他把国家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联系起来,在国家和个体的关系中,席勒将个体的地位放在了国家的地位之上,将国家的实现看作是个体实现自由的一种一体性的结果。人类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充分体现在中西方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探询之中,也体现在“和谐”作为一个美学范畴的动态发展。席勒寻求人身心和谐的思想是西方美学中的和谐观发展的必然。席勒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开启了现代性审美批判的大门,无论是对社会状况、人的异化以及对美的探讨上,马克思与席勒都有相通之处,但在实现途径上,马克思则主张通过社会革命和生产革命的现实活动来达到目的。席勒以美学来对社会文明进行批判并寻求政治问题的解决的做法在马尔库塞等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中都能得到呼应。美学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一部分,他们强调美学的实践功能指向,用美和艺术来实现对社会的批判,试图完成对异化的社会和人生的现实拯救。德国古典美学以后,西方美学思想向着3个方向发展:①发展唯心主义,形成了19世纪中叶以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美学思想;②经过费尔巴哈的批判,发展成为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美学思想;③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和改造,继承了以前的美学的“合理内核”,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来源。

由此可见,歌德、席勒的美学思想影响着德国古典美学甚至影响西方美学以至世界美学,成为美学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为我们的学习和认知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像他们致敬!

参考文献:[1]李少林.欧洲艺术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吴琼.西方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3]弗里德利希席勒.张玉能. 席勒散文集. 1997

[4]李少林.西方美术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5]叶朗.现代美学体系.1988

[6]汝信.西方美学史论丛编集.1983

[7]凯·埃·吉尔伯特. 美学史. 1989

[8]张玉能.席勒的美学范畴体系.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

[9]陈伟.论西方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社会科学辑刊,2004

[10]杨青,曹书堂.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方法的美学思想之比较.南部学坛,2001

席勒美育思想之现实性思考

2007年第4期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No.4.2007 J OURNAL OF GU I Y ANG UN I VERSI T Y (总第8期)Social Sc ience(Quarterly)(G enera lNo.8)席勒美育思想之现实性思考 刘继平 (1.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批判地分析了席勒美育思想,论述了其美育思想于理论上的可行性。但由于其教育者和教育方式都是理想化的,而现实社会又复杂多变,人的本性难移,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席勒的美育思想只能是令人神往的海市蜃楼。 关键词:席勒;美育思想;人性;游戏;乌托邦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33(2007)04-0028-04 A R ealistic Consi deration of Schiller s Conception of A esthetic Education LIU Ji p i n g (1.G u i yang U niversity,G uiyang G uizhou,550005,Ch i na; 2.Co llege of Ch i nese L anguage and L iterature,H ua z hong N orma lU n i ve rsity,W uhan H ube,i430079,Chi na) Abstrac t:T h i s text analyzes Sch ill er,s concep tion o f aesthe ti c educati on fro m theo re ti ca l and realistic ang l es and ex p l ores its theo re tica l feasi b ility.H owever,due t o idea liza ti on o f educa ti onists and educa ti on approaches,the comp l ex ity o f actual soc i e t y and stability of hu m an na t ure,Schiller s Concepti on of A est hetic Educa tion is on l y a castl e i n Spa i n cau s i ng people to crave for,w hich can never be rea lized in rea l life. K ey word s:Sch ill er;thought o f aest hetic educa ti on;hu m an nature;ga m e;U top ia 席勒的人性论美育思想 席勒认为美是一种形式的形式,是活的形象,是一种形而上的自由。其美学思想作为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从康德过渡到马克思和黑格尔美学起了桥梁作用,其主要美学思想体现在 审美教育书简 一书中。当时的德国正处在四分五裂之中,经济萧条,文化落后,统治者穷奢极欲,席勒深切体验到封建专制的残暴,对之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主张实行共和主义的自由。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但作者并不赞同暴力革命。他希望从古希腊人那里找到完美的人性,通过审美来解决现实社会中人的感性与理性、现实与理想、诗意与庸俗的尖锐对立,解决人性的异化、理性对感性的压抑等问题,他说: 希腊人的本性把艺术的一切魅力和智慧的全部尊严结合在一起,不像我们的本性成了文化的牺牲品 他们既有丰满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温柔又充满力量。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的一种完美的人性。 [1]P48-49 在席勒看来,这种完美人性的全面发展,惟一的通道是通过艺术和审美教育: 经过教养的鉴赏力通常是同知性的明晰、情感的活跃、自由的思想以及行为的庄重联结在一起的,而缺乏教养的人则与此相 收稿日期:2007-08-15 作者简介:刘继平(1969-),男,湖南邵阳人,贵阳学院教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级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学、文学理论教学和行政工作。

席勒美育书简观后感

要:席勒的《美育书简》是“审美现代性”创生的划时代文献。它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深刻批判了启蒙理性的弊端,提出恢复感性的合法性,解除理性对感性的粗暴专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具有现代性意义的美和美育。宏扬人的感性本质、对现代人性分裂和异化的揭示和批判、赋予美和美育鲜明的现世性和此岸性、把美和审美作为人的生存范畴来理解,构成了席勒美育理论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席勒《美育书简》审美现代性感性美育 正文:这学期拜读了席勒的《美育书简》,个人感觉虽然读了一遍,但对其中的思想并没有完全通透,所以就自己读懂的部分做一些探讨。 当时的作者出于一种“上层腐朽,下层粗野”的社会现实中,他认为当时的人是不完整的的分裂的人。这种分裂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即形式冲动和理性冲动。前者的对象是生活,它占有、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后者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是理性人。但二者各有强制性,不能直接结合,故要是二者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这便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使人恢复健康、赋予人美的心灵、充当人性的教师,它尤其能唤起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这种冲动是自由的同义语,它使得感性与理性、物质与形式等对立都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人的分裂状态。作者在书中通过二十七封信阐述了他的美学观。 我想就《美育书简》里的核心内容做一下简单的探讨。 问题的提出 席勒美学虽然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但席勒对于康德哲学存在许多异议。 他不满康德把现象界与物自体割裂的不可知论,决定克服康德对美的概念的主观性,为美建立一个客观基础。 国家的变革与人格的完善 席勒在这里把国家比作了活得钟表机构,要使这一机构得以运转并且持续下去,要寻找到一种支柱。人的自然性格中的自私,残暴只能破坏社会,而道德性格中也并不存在这种支柱,它是有待形成的,是由自然性格中分离出的专横与道德性格中分离出的自由相关联,而产生出的第三种性格,这样衍生出的第三种性格,与自然和道德性格相关。只有这第三种性格在一个民族中占据优势,才能完成对国家的改造。因为,只有这种性格才能保障道德原则的持久。 在人格方面,席勒认为,片面的道德评价会抹杀理性与自然地差别。他强调,教育必须保护每个人独特个性和人格,把国家看做一个整体,每个人则为个体,不是要每个人去适应国家,而是要让国家的政策或手段更好的亲近个体,因此必须爱护独特个性与人格。 他还指出,我们要把自然当作自己的朋友,因为你在尊重自然的同时,保护了自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自然地专横,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发展。正如国家与人民,国家只有尊重个体,满足个体自由合理的发展,这样的民族,可以使每个人的性格得以更加的完整,同时国家也可以长久稳定的发展。 对时代劣根性的批判

孔子美学

论孔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 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美学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孔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美学原则是礼乐相亲、善美相成。其中核心的美学范畴是“仁”以及“仁”的形式“礼”。本论文着重探讨孔子美学范畴的几个方面:“仁”“礼”和孔颜乐处的人生境界,孔子的生命美学意识,“兴观群怨”观五个大的方面。同时考察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仁”;“礼”;生命美学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其思想的核心部分已经成为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孔子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在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孔子的美学思想最早追溯到先秦时代的经典著作,如《左传》二十九年载季札观周乐:盛赞《颂》乐“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用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要求各种情感恰到好处的和谐观,对后来的儒家中和美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儒家所强调的中和之美的思想,要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根基。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行为处事的准则同时也在文学、美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美学思想属于先秦美学的范畴,这一时期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艺术审美和哲学没有完全脱离,属于文、史、哲相互融合的阶段。因此人们对于美学和艺术的考虑还是建立在历史、哲学的基础之上,没有用单纯的文学角度来考察,美学思想和美学体系的建立有着更为广阔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同时,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以及美学体系对于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哲学美学观念和基本的审美理想及思维方式的确立上。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的创始者孔子、及继起者墨子,都是谈论人生问题,而未尝成立宇宙论系统。”①黑格尔认为孔子的哲学是一种道德的哲学,“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史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老练的道德教训。”②而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中则认为:“孔子在宇宙观方面无重大成就,有关宇宙观的重要范畴,如道器、理欲、理气、有无、天地、坚白、心物、动静、虚实、一多等,在孔子思想中均未出现。”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一种深刻体现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美学思想,有非常浓厚的教化和伦理特色,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创立者,而中国文化从建立之初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实用性和伦常性,重视理性的节制反对感情的大肆宣泄,整个中国文化既是一种理性文化,明显区别于西方重视感情抒发的传统。 孔子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在艺术标准上强调温柔敦厚的中和原则,重视比兴德思维方式,开创了自然美欣赏的比德理论,以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为具体的艺术标准。其核心在于成就人生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与日月合其明,与天地合其德”的圣人境界,从中体现了智与德德高度完备,并通过个体的修养推广到整个社会,具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性品格。同时孔子的美学思想较多的吸收了西周的文化,主要是周公所建立的礼制,但是孔子在周公礼制的基

郭溪《林泉高致》的绘画美学思想

浅析郭溪《林泉高致》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摘要:郭熙的《林泉高致》为宋代画论名著,它集中体现了基于儒学的绘画美学思想。其中以绘画“四可”说来提升人格境界,以山水意象营构来扩展主体的胸襟、开拓审美视界;借营造山水之“势”来体现生命的张力,并在“三远”说的理论凝结中表达了画家对生命境界的追求和性灵安顿。《林泉高致》不仅在绘画功能、构图和技法上有独到见解,而且在艺术精神和人生境界方面亦有智慧的表达,因而成为中国古典画学的一座里程碑。 关键词:四可山水意象势三远 《林泉高致》集,主要内容为宋代画家郭熙所撰,其子郭思后来将《林泉高致》做注并整理成集,约成书于宋政和七年(1117)。《林泉高致》涵盖深广,集中体现了郭熙精深的画学与美学思想,其中对山水画的起源、功能到构思、、笔墨,以及观照法式等,都有精辟的阐述。笔者在多次研读的基础上,就其中体现的郭熙绘画美学思想的几个层面做简要述评。

一、“四可”说之意蕴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北宋中期有巨大变化,突出的一点是多数山水画家摒弃隐居,不再强调山水画表现隐居的思想倾向。郭熙作为宫廷御用画家,适应山水画的发展趋势,及时从实践和理论方面给予总结。由于郭熙的山水画强调表现诗意,并提出山水画的“四可”价值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使山水画的创作和理论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一开始就谈到山水画的艺术价值与功能问题,认为人们生在承平时代,想要“苟洁一身”,不必去隐归自然;借助山水画,完全可以不下堂奥而坐穷泉壑。这是对宗炳提出的“卧游”、“畅神”的绘画美学功能论的补充和发展,宗炳的“卧游”、“畅神”论是在道家和佛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而郭熙则不同,他主要是从儒家的角度来看待绘画的艺术功能问题。《山水训》曰:“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在郭熙看来,君子爱惜山水,主要是为了养素、啸傲、隐逸、常亲、常适,“快人意,获我心”。是为了养成淡泊虚静、素洁平常的内在的心灵世界。从而陶冶性灵,提升人格境界。 同时郭熙认为,“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欣赏山水,要“以林泉之心临之”。林泉之心就是审美的心胸,是超越世俗尘淖的真我的体现。

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为十八世纪与歌德齐名的一名文化巨人,席勒满腔热情地追求着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坚持不懈地在艺术实践、艺术理论和哲学美学等各个领域进行自由之途的探索。因此,他的美学思想一开始就与现实中的国家政治状况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意义。 他的审美教育思想不但确立了美育的独立地位,更将美与人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美育来弥合由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所导致的人性的分裂状态,突出了人性在个体现实生存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席勒对人的感性的重视和对个体在现实世界的和谐生存状态的关注,使得他的思想不仅在美学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价值,在政治学、社会学方面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本文分四章对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梳理与阐释。第一章梳理了席勒美学思想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理论来源。 席勒美学思想是在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西方从古希腊开始的美学思想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倾向,一种偏重理性的作用,重视逻辑思维推理,另一种则强调感性的作用,突出对感性经验的偏向。这两种理论倾向一直存在于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各自极端发展并呈现出互相交融的特点,共同构成西方美学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主要传统。 席勒就是在西方美学思想的这种背景下,批判地吸收已有的美学思想成果和同时代的康德等人的理论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因此,席勒的美学思想既体现出西方美学思想的承接性,使西方美学的发展具有更加严密的内在逻辑性,他的思想又成为德国古典美学这根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同时,西方人性论思想也是他美学思想的重要源泉,卢梭和康德是他人性思

想的直接来源。席勒从人性入手开始对时代的问题进行分析,人性问题贯穿在他美学思想的始终,而这为后世思想家提供了的新的思考维度。 第二章阐述了席勒美学思想产生的德国现实社会状况。现实是席勒美学思想的出发点,这是我们研究席勒美学思想的前提。 席勒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德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18世纪的德国,政治分裂,诸侯国林立,无法实现国家的统一;经济衰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新兴资产阶级力量不足,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同时也与其它阶层都存在矛盾。 虽然德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受到了启蒙运动思想的深刻影响,但是德国无法在政治和社会纬度产生法国大革命式的革命运动。席勒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以古希腊人的完满生存状态为摹本,看到了同时代人“碎片”化的生存状态,推动了异化理论的发展,也开启了美学现代性批判的先河。 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席勒进行哲学和美学研究,试图从另外一条道路来实现政治自由,通过人的感觉方式的整体改变来实现人的审美化生存。第三章从人性的角度来阐述席勒美学思想的内涵,指出人性的完满是席勒美学思想的核心。 席勒吸收康德和费希特的哲学思想,对人的天性进行抽象的分析,从人本身来指出游戏产生的机理,将游戏与人的天性联系起来,将游戏根植于人性深处,在西方游戏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游戏理论,并指出了游戏的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即物质的严肃-物质的游戏-审美的游戏。席勒用审美来克服人性的“碎片”化,他从游戏与人性的联系上分析出活的形象诞生的过程,强调了人在美的形成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席勒对技艺的强调更凸现了对人的能动性的重视。 针对现实中人的“碎片”化现象,席勒指出通过审美教育,用振奋性的美和溶

欲望超脱与生命自由_王国维与席勒美育思想比较

作为德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美学家和哲学家,席勒是西方美育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他于1795年发表了《美育书简》,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美育从此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王国维则是我国近代思想史上杰出的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和史学家,他是第一个从西方引入“美育”概念的人,他对西方美学特别是德国美学、美育思想的吸取和自觉改造,揭开了20世纪中国美育思想现代性探索的序幕。对席勒和王国维的美育思想进行比较,就是试图从两人美育思想的异同中,发现王国维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扬弃与中国式改造,找到自本世纪初以来中西方美育思想交融与碰撞的轨迹,从而为当代中国美育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上的借鉴与启迪。 一、理论渊源的皈依与超越 美育尽管已从美学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但它仍与哲学、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比较席勒和王国维的美育理论,也就必然要考察他们美育思想的哲学美学基础。 首先来看席勒、王国维对康德哲学美学观点的继承和超越。 在美学史上,人们一致公认席勒的美育理论来源于康德美学。卢卡奇说,席勒是康德的“第一个伟大的追随者”。席勒自己也从不讳言,他在《美育书简》的第一封信中就直接表白:“我对您毫不隐讳,下述命题绝大部分是基于康德的各项原则。”(1)而王国维的美学探索也经历了始于康德又复返康德的曲折 历程。在《静安文集自序》(1905)中,王国维自述:“余之研究哲学,始于辛壬(按:1901-1902)之间。癸卯(按:1903)春,始读汗德(按:即康德)之《纯理批评》,苦其不可解,读几半而辍。嗣读叔本华之书而大好之,自癸卯之夏以至甲辰之冬,皆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今岁之春,复返而读汗德之书。嗣今以后,将以数年之力研究汗德。”(2)从上文可以看出,王国维因读康德的艰涩而转向通俗优美的叔本华,最后又重返康德。 考察席、王的美育思想,可以发现他们对康德共同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知、情、意的划分。在康德看来,人的心理功能分为“知”和“意”这两个相互隔绝的领域,要将其沟通就必须借助于情感的领域,情感是知和意之间的中介和桥梁,而同情感相对应的美也就成了真与善的中介与桥梁。二是关于审美无利害性。作为沟通纯粹知性和纯粹理性的中间桥梁,审美判断表现的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四个契机“质、量、关系和情状”的分析中非常明确地区分了审美和道德:审美是无利害的、无目的的、无概念的、主观自由想象的;道德是有利害的、有目的的、理性概念的、客观规律的。 康德的上述观点成为席勒和王国维美育独立性思想的共同基石。席勒认为,“美是自由观照的作品”,美和艺术是事物的“外观”,而不是事物的实体,人由审美观照产生对“外观”的喜悦,“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形成一种“审美心境”,它是不受实在事物的拘限和束缚的、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在王国维看来,审美也是一个独立的领域,人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就 广角 欲望超脱与生命自由 ——王国维与席勒美育思想比较 俞晓霞 142

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教育学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孔子所处春秋时期,在春秋之前,在当时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去读书,获得教育的权利的,“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不官则无所授书”,教育、学术皆由“官府”世守,那时候的教育是“有类”的。到了春秋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下移,下层平民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孔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无论学生是怎样的身份、地位、民族都愿意去教他们,所以在孔子三千学生之中,来自当时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身份的人,绝大多数出身贫贱。孔子对自己弟子的教育方法不是那种一味的灌输式教育,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只管老师我说。孔子对每一位弟子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弟子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去接受教育,在因材施教的同时结合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要求学生达到“愤”和“悱”的心理状态,然后再施以“启发”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所以他的弟子当中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七十二贤士。他的这些思想在《侍坐》当中得以体现。 美学思想:孔子的学说中最重要的就是“仁”,所以的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仁”为中心,孔子强调善与美相联系。他认为美与善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甚至是善的同义词,如“里仁为美”(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这样才算是善的、好的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帮助和赞成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和不赞同别人做坏事)等。这里所谓的“美”是和善、德一个意思,二者可以混同使用。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出美育思想的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以“诗”为基础,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在《侍坐》篇中可以看出他关注的是具体社会中的人。文质彬彬,是孔子典型的美学思想,它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与质的关系体现孔子所推崇的君子的的理想人格。这文与质的关系,礼与仁的关系都是孔子美育思想的体现。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并且有着自己的理论。苏格拉底一些教育思想与孔子极为相似。他没有建立自己的学校,他的课堂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对于学生如同孔子一样有教无类。无论是乞丐、农民、有钱人、贵族等等,都可以是他的学生。无论是谁只要去请教他,他都施教。当时智者施教是需要收取费用的,苏格拉底是不收取任何费用。苏格拉底教育目的是培育人才,这一点与孔子的目的相似,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苏格拉底倡导圣贤治国,认为群众缺乏理智和政治能力,治理国家只能依靠那些少数优秀人物。苏格拉底以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为己任,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哲学和教育事业上。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治国人才。在教学方法上,苏格拉底采用“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这个方法在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中得以体现。他认为真理是潜在地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的,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既成的知识,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谈和讨论,消除错误的见解,形成正确的认识。,他在教学中,常用设问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认识加以回答。如果回答错了,他就用暗示性的提问适时引导,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他认为这样可以检验青年人的心灵。 美学思想:在《大希庇阿斯》篇中,通过希庇阿斯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对美本质的讨论,区分美本身和具体美的事物,提出美本身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最后得出结论:美是难的。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被称为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号召人们把目光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苏格拉底从目的论和美德论出发,提出了他的美学思想,其核心观念就是美善同一说,是西方美学史上美善同一说的开拓者。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就是善,美与善是同一的。接着,他还谈及是美善同一的基础就是功用。“凡是我们用的东西如果被认为是美的和善的那就都是从同一个观点——它们的功用去看的”也就是说,美的和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之比较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之比较 在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狂飚突进”运动中一大批青年文学家在德国涌现,文学进入繁荣时期。歌德与席勒正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所产生的杰出的领袖,他们将德国民族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共同奠定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他们“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黑格尔评价他们说,“席勒和歌德都不仅是他们时代的歌手,而且是范围更广泛、意义更深刻的诗人。”朱光潜也说,“由于两人合作,有意识地走古典主义的道路,不但把各自的文艺创作推进到高度的成熟,而且也替德国建立了一种辉煌的民族文学。 ”由于受德国现实阶级关系、社会政治状况以及哲学观点等方面的影响,歌德与席勒的创作和理论上则是既有联系又相区别。 歌德(1749—1832)深受德国启蒙主义者赫尔德的影响,他积极参加狂飚突进运动,并培养起对民间文学、荷马史诗和莎比亚作品的强烈兴趣。由于具有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妥协双重矛盾,歌德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脱离了狂飚运动,走向了追求古典文化、宁静和谐的道路。在文艺美学思想上,他接受了狄德罗、莱辛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他们的唯物主义、现实主义观点。从总的方面来说,歌德的思想倾向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并表现在他的许多文艺理论主张上。 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歌德认为艺术既服从自然,又超越自然。艺术家“应该遵循自然,研究自然,摹仿自然,并且应该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但是,“摹仿自然”并不同于完全的再现自然,而应有所超越,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改造,发挥作家的主动性。所以,他提出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可见,歌德在处理文艺与现实关系的问题上,是持辩证的、现实主义的态度。 关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古典主义”实际上指的是现实主义。对于歌德本人的创作实践来说,很难讲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在创作上,他从浪漫主义到古典主义,追求的是二者的结合,但他的主要思想倾向还是现实主义的。在《歌德谈话录》中,他谈到古典和浪漫的问题,并明确说

读席勒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所感

读席勒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所感 我是70年代末出生的,从幼儿园到初中,我们都有音乐课,也有图画课,但要我回忆,只记得在图画课上画过几张画,在音乐课上学唱过几首歌,而初中音乐老师更主要的任务,似乎是从班级里选出声线乐感稍好的同学加入学校合唱队出去比赛。我的很多同龄人,至今还看不懂五线谱甚至简谱,而我自己直到现在,连基本的欣赏绘画的水平都不具备。到了美术馆也是瞎看而已。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美育的真实写照吧。 记得念小学的时候,正是儿童乐器潮兴起的年代,部分稍有条件的家长,不吝时间和金钱,供孩子参加乐器学习班。当年最流行的是小提琴。自觉练琴的日子其实很快就随着三分钟热度的退却而结束了,我迫于父母和课堂的压力坚持着每天练琴一小时左右。就这样,一学就是六七年。尽管现在有很多人批评“逼迫”孩子学乐器或其他技能是急功近利等等,但,撇开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的功利心,当我回过头去看,懂一种乐器,是我的骄傲,的确使我的身心得到了熏陶,远离了低俗趣味。因此,我无比感激父母节衣缩食地培养我。他们没有给我买过几件漂亮衣裳,却把有限的钱花在了这些“看不见”的地方。 成年后成为了教师以至母亲,我一直只是把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看作陶冶性情、培养高雅志趣的一个手段。直到最近接触了席勒和蔡元培的审美教育方面的著作,才对“美育”有了深一层的了解和领悟。 什么是美育?席勒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美育”概念,并将其与人的情感与自由紧密相连,被称为“美育之父”。他所著的《美育书简》,是资本主义现代发展过程中有关人性批判与人性建设的一部重要典籍,标志着美学逐步由书斋走向生活。而中国美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还说:“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1 席勒生活在18、19世纪之交的德国。当时,正值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整个社会正面临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急剧转变。一方面,席勒认为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非此方式人类就不能取得进步”2;另一方面,他又空前尖锐地批判了所谓现代性所导致的人性分裂和艺术低俗的弊端。“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由他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人也就无法发展他生存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刻到他的自然(本性)中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事业的一个标志。”3这句话使我想起了伦敦奥运赛场上引起轩然大波的一幕: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小组赛最后一轮比赛,中国选手于洋/王晓理VS郑庆恩/金荷娜、韩国的河贞恩/金旼贞VS印尼波利/娇哈利在比赛中涉嫌故意放水,对此国际羽联于8月1日宣布对涉事者进行处罚:这8名运动员全部被取消奥运会资格。消息一出,国内舆论沸腾了。有的批评她们缺乏奥林匹克精神,有的批判“唯金牌论”,有的批判赛制的商业化,有的批判举国办体育的体制……在众多的批评声中,有一个角度引人注目——“异化论”:实力超群的运动员,心甘情愿沦为棋子,如僵尸般在赛场上践踏着竞争的法则和自我的尊严。他们自觉地或者被迫地自我异化,让她们在比赛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独立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195页。 2【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53页。 3同上书,第51页。

席勒的美学思想之我见

席勒的美学思想之我见 自由,历来是每个人的向往,也是席勒的必生追求,我们在席勒那个时空中去把握席勒,才能真正的了解他的美学思想,“游戏的冲动”“人性的和谐”以及审美教育概念的提出至今都对现代教育事业影响深远。 一、从了解席勒其人了解其美学思想,了解美育。 通过了解发现其实席勒是一个具有过渡意义的人物,在康德和黑格尔之间,也是西方美学发展的中心環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席勒他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他自小就热爱戏剧,席勒和康德一样也是一个狂飙突进的德国青年,席勒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的小城贫穷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1773年被公爵强制选入他所创办的军事学校,毕业后在斯图加特某步兵旅当军医。7年与世隔绝的军旅生活,使席勒形成了反专制的思想,并于178O年写成反抗封建暴政、充满狂飙突进精神的剧本《强盗》,1782年创作出了他的代表作《阴谋与爱情》。 二、席勒美学思想的形成 1、以法国革命的时代背景对席勒美育思想的影响 正如所说那样一定时代的作品总是反应了那个时代的发展,席勒作为创造主体,总属于 于一定的民族,席勒的美学思想必然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他的美学思想必然受政治的因素影响。席勒他开始是支持法国大革命的,他期望革命会带来他理想中一种“自由”状态。然而法国革命胜利后,他看到的是法国革命党人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权力斗争,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使“自由、平等、博爱”成了穿着华丽衣服的谎言,反对革命的思想在他的脑海里油然而生。就是大革命暴露的种种资产阶级的缺点,让他产生了些思考,逐渐使席勒追寻的自由脱离了物质基础,转而精神层面的追求。 2、席勒对康徳思想的继承发展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是有迹可循的,席勒的思想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席勒的美育思想尤其是继承继承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席勒逝世时,歌德为此痛苦万分:“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歌德死后,被安葬在席勒的遗体旁。人生难得一挚友啊,可见席勒和歌德感情颇深。席勒在美育书简第一封信中就提到他的看法的大多数是以康德的原则为依据的,席勒的文学创作也有歌德的功劳,在席勒的美学思想调和中性就是继承了歌德的思想,并且这一点席勒并不讳言。 三、席勒主要的美学思想。

论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

论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 悲壮美是悲剧美和崇高美的有机融合,悲壮美以雄伟的气势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能给人们以强烈的精神鼓舞和情感超越。在孔子美学思想体系中,由于孔子“仁者爱人”的崇高理想与“天下无道”的强烈冲突,以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宿命等因素,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悲壮美。悲壮美丰富了孔子的美学思想,而且对于中华文化品格的形成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签:悲壮美崇高理想悲剧意识 孔子虽无专门的美学著述,但其美学思想博大精深,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性的观点,如“美善统一”、“中和美”、“仁之美”等等,在我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意义。在孔子美学思想体系中,由于孔子“仁者爱人”的崇高理想与“天下无道”的强烈冲突,以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宿命等因素,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悲壮美。 悲壮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悲剧美和崇高美的有机融合。《新编美学词典》是这样解释悲壮的:悲壮是艺术风格之一,以刚健遒劲的艺术形式,表现正义遭到挫折的情景,抒发受压抑的深沉忧愤,从而形成悲痛壮烈的情调,它源自现实中可歌可泣的斗争和惊天动地的事迹,并与作者的审美态度紧密相联,悲壮的作品,具有憾人心灵的艺术力量,发人深思,激人奋斗,充分体现出悲壮的风格。[1]跳出艺术作品的局限,悲壮美可以概括为正义力量面对无可挽回的失败命运,所展现出的强劲精神力量而带给人的震撼、鼓舞和敬仰的超越性情感。 孔子美学思想的悲壮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仁者爱人”的崇高社会理想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正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变革、大动荡的乱世,“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出自《论语·八佾》),“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诸侯国相互攻伐,役使屠戮人民,民不聊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孔子提出“仁”的思想,“泛爱众而亲仁”(出自《论语·学而》)、“仁者爱人”(出自《孟子·离娄下》)等等。“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出现达109次之多,以至于孔子的学说又被后人称为“仁学”。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基层民众的关注,体现出“仁”之思想的崇高。朗基努斯在《论崇高》中指出,“崇高可以说就是灵魂伟大的反映。因此,一个毫无装饰的,简单朴素的崇高思想,即使没有明说出来,也每每会单凭它那崇高的力量而使人叹服的。”[2]在“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背景下,孔子能跳出阶级局限,在教育上有教无类,在思想上提出“仁者爱人”,则孔子的理想显得尤其崇高,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中悲壮美的一个方面。 二、“进取不忘其初”的奋进精神

论歌德席勒美学思想1012537

论歌德席勒美学思想 姓名:刘蕙质 学号:1012553

德国古典美学-----歌德、席勒的美学思想 中文摘要:通过对歌德思想和席勒美学思想的阐述及对比,折射出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地位,及对现实美学的影响以至对西方美学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德国古典美学的解释又衬托出歌德、席勒的经典美学,必然的内在联系成为美学上的一篇美丽的旋律。 关键词:歌德,席勒,美学思想,德国古典美学,西方美学 英文摘要: Goethe and Schiller by ideological and aesthetic ideas expounded co ntrast, reflect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aesthe tics and aesthetic impact as well as the reality of Western aesthet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ae sthetics and bring out the Goethe, Schiller…s classic aesthetic, the aesthetic is bound to become the inherent beauty of a melody. 关键词: Goethe,Schiller,aesthetic,German classical aesthetic,the Western aestheti c 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系统的过程。德国古典美学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康德为始,到黑格尔之间形成的一股强大的唯心主义美学。它全面地总结以往的美学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以前规模最大、最有严谨科学形态的美学思想体系。将辩证法和历史观全面引引用到实践中。当时的德国政经落后,但社会上依然是上升的资产阶级和没落的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德国古典美学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他们主要目标是要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寻求自由。在此基础上,以康德、席勒、谢林、歌德、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总结了当时美学的成就,并围绕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中所提出来的新问

席勒的美学思想

席勒的美学思想 席勒(1759—1805),德国诗人、剧作家、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1759年11月1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1766年,举家迁往路德维希堡。幼年曾进拉丁语学校。13岁时,被公爵强迫选入军事学校,接触到莎士比亚剧作、狂飙运动文学和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深受影响。1780年毕业后,在一个步兵旅当军医。1781年,完成《强盗》的写作,公演后引起强烈反响。1782年9月22日,席勒毅然摆脱公爵束缚,乘机逃出斯图加特,到达曼海姆。其间,完成《阴谋与爱情》。这是席勒青年时代最成功的一部剧作,反映了当时德国统治阶级政治的腐败、生活的侈靡、精神的空虚、宫禁的秽行。恩格斯曾说,它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1785年4月,席勒接受克尔纳等人的邀请,前往莱比锡。由于深感友情温暖,写成名诗《欢乐颂》。同年秋,迁居德里斯顿,写成中篇小说《失去荣誉的犯罪者》和未完成的《视鬼者》,同时完成《唐·卡洛斯》。这是席勒青年时代最后一个剧本,也是他的文艺创作由狂飙突进时期进入古典时期的一个过渡。1787年7月,席勒应卡尔普夫人之邀前往魏玛,因感需要学习,毅然放下写作。从1788至1795年,研究历史与康德哲学。1789年三月,经歌德介绍到耶拿大学任历史教授。1792年,获法国国民会议颁发的荣誉公民状。1793年9月,席勒回路德维希堡探望父母,结识了出版商科塔,商定出版文艺刊物《季节女神》,后又出版《文艺年鉴》。其间,席勒同歌德结为深交。从1794至1805的10年,两位诗人的结交给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两人通力协作、相互启发。歌德的已经衰惫的创作精力经席勒的激荡而又旺盛起来,获得“第二次青春”,席勒得到歌德的帮助,逐步从唯心主义的哲学探讨中摆脱出来,面对现实。由于两人的密切合作而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作品。席勒最大的一部历史剧《华伦斯坦》于1799年完成。同年12月,席勒举家迁往魏玛。1801年,完成剧本《玛丽亚·斯图加特》和《奥尔良的姑娘》。1803年,完成他最后的一部剧作《威廉·退尔》。这部剧作塑造了一个反抗异族统治和封建统治、进行解放斗争的典型,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它是席勒的呕心沥血之作,演出时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1805年5月9日,席勒因病逝世。 席勒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对德国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为冲破封建的枷锁、赢得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而大声疾呼。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在《强盗》一剧中发出了“德国应该成为一个共和国”的革命呼声。晚年,他又在《威廉·退尔》中公开地对自由进行召唤,以澎湃的激情唱道:“他们冲锋陷阵,封建之花凋谢,自由高高地举起胜利的大旗。”但作为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他又必然地有其软弱性的一面,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对“自由”的呼唤都仅仅是停留在思想理论上而已。归根结底,在政治上他只不过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在哲学上,席勒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受到康德,歌德,孟德斯鸠、卢梭、温克尔曼、莱辛等各种思想流派的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康德和歌德。特别是康德,对他的影响更大。所以,人们一般都把席勒看作是康德哲学的信奉者。但席勒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康德的哲学体系,而是努力地摆脱其主观先验的根本局限。正因此,才使席勒的美学与文艺思想没有成为康德理论的翻版而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地位。 席勒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剧作家,而且对理论深有兴趣。自1791年开始研究康德哲学后,他就先后写作了一系列有关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论著。最具代表性的有《给克尔纳的信》、《美育书简》和《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等。《给克尔纳的信》又名《论美》,写于1793年2月。此时,他正在研究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同时又受到歌德的影响。这就使他对康德将美归结为主观性有些不同的看法,准备把这些看法写成一篇论美的对话。结果,对话没有写出,写出的却是给友人克尔纳的七封信,其中最重要的是1793年2月28日写的题为《论艺术美》的一封。《美育书简》的初稿写于1793年5月至次年7月。他为了报答丹麦亲王奥古斯登堡

孔子的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 美学的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需要在哲学体系中给艺术一个恰当的位置,于是他建立了一门学科研究感性的认识,并称其为“Aesthetic”(感性学)。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都有着紧密联系。 美学思想是一种抽象的带有很强主观性的对美的思想认识,是人对事物的美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偏好。一般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的审美气质。 在人类的早期意识中,美于善是混沌未分的。以后,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快感,逐渐同善区分开来了。但在理论上第一次明确地区分了美与善,从中国美学史来说是从孔子开始的…… 孔子在美学方面虽然没有专门的著作,但是其观点散见于《论语》及其他相关的文献中。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其美学脉络。 《论语·八佾》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朱熹注说:“《韶》,舜乐。《武》,武王乐。美者,声容之声。善者,美之实也。”美是从艺术形式说的,善则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而言。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

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在易学中明确提出了“美在其中”、“见仁见智”等著名美学命题。《童子问易》在易宗基础上提出了美宗,道:“阴阳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谓是美学之宗”。 美是处处存在的,世界没有美是万万不行的。美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 孔子整理《诗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和精神财富。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提到"兴于《诗》",也就是说诗篇能使一个人振奋精神。《诗经》中的作品,既包含着许多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感悟,体现出一定的道德原则,又充分抒发情感,形象生动,起到感染和熏陶的作用。《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阅读的同时,人们在头脑中浮现的是河中沙洲上站着的美丽姑娘,这本身已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又使人产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孔子不仅自身重视诗的学习,还经常督促他的儿子孔鲤和弟子学习诗。《论语·季氏》中提到,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鲤趋而过庭。孔子问儿子:"学诗乎?"孔鲤说:"未也。""不学诗,无以言。"孔鲤退而学诗。对于儿子的教导,孔子认为应该好好学诗,这样才能善于辞令,出席各种场合,不管是议论政事,还是聚会宾宴,都时兴以诗句相互对答。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诗言志"是中国古代已有的关于诗的本质特征的解读。在《礼记·经解》孔子曾谈到:"温柔敦厚,诗教也",体现出孔子将审美艺术活动与政治、道德教化相融合。 其次,"立于礼".孔子对于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感到痛心疾首,并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认为礼可以使人"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因此,他推崇周礼,认为礼的运用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对礼文化的把握可以从礼仪和礼义两个方面进行。从礼仪层

对孔子美育思想的一点看法

对孔子美育思想的一点看法 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陈方敏 美育,即审美教育。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以来才从西方引入(王国维、蔡元培首倡“美育代宗教”),但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有着美育的传统。《尚书·尧典》中就有舜帝命夔“典乐”(掌管音乐)以“教胄子”(教育子弟)的记载。这可算是中国传统美育的发端。后来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更加重视美育了。 通常情况下,美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鉴赏来实现的,孔子非常重视文艺作品的审美功用,他认为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其中的“兴”,朱熹注曰:“感发志意。”也就是说,通过欣赏诗歌(在这里指《诗》,即《诗经》),可以感动人、鼓舞人,激发人的心志。这表明,孔子已看到了诗(文学作品)对人的艺术感染作用。“观”是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情况(盛衰得失);“群”是说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交流思想感情,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怨”是说诗歌可以引起欣赏者对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等否定性的情感。“兴”侧重于个人心志的感发,而“观”“群”“怨”则侧重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这实际上指出了个人需要借助文学作品而实现两个方面的需求:个体自身情志的熏陶提升和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感。“兴”是基础,“观”“群”“怨”是延伸,是个体视野和心胸的外向作用。正因如此,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中国古代美学史便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对艺术欣赏,总是先强调人的精神从总体上产生的感发、激动、净化和升华,而不是首先强调某一局部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功用。如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所说:“能兴即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就阐明了“兴”对灵魂的净化激励作用,它可使人变得有志气,有作为,从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最终实现“救人道于乱世”。孔子同时也很重视《诗》的启发性,如《论语·八佾》中的一段: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子夏名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孔子认为子夏由他对“巧笑倩兮”等句的解释而引申出“礼”后于“仁”的见解对自己是一种启发,当然这是他自谦的话;反过来说,正是他的解释启发了子夏。除了教导学生以外,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地也与?”(《论语·阳货》)这正是他身体力行贯彻自己主张的有力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古代的统治者和许多思想家都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如荀子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而“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荀子·乐论》)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也十分重视对音乐的学习和鉴赏。他曾向乐官师襄学习,在齐国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他评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美”是就声音(即形式)而言,“善”是就内容而言,可见他对音乐也有极高的鉴赏力。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的完美的音乐应是“美”和“善”的统一,即于形式美之外,还强调艺术要应包含道德内容,这个道德内容主要就是仁。孔子认为只有符合仁的要求的艺术才能在人的主观意识修养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他评论《韶》“尽善尽美”,是因为《韶》表现的是舜接受尧的“禅让”,能继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