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杜甫诗三首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人教版初中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哪几个词写出了差役怒呼、老妇 哭啼的情景?
呼 啼


赏析2:
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 了“藏问于答”,如“吏呼一何 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 矛盾,但并没写吏的蛮横凶暴, 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 怎样知道的?
一家三男被征 二男新战死 寡媳衣不遮体
听妇前致词
•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的 修辞手法。“白发”为愁所致,“搔” 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 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 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 哀。 • 5、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 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 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文
•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 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 由于大自然的偏爱,给了这儿神奇秀丽的 景色,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 暗两部分。 • 层层云升腾,心胸荡然,极力张大眼睛把 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 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俯瞰群山会是 多么渺小!
岱宗夫如何?
远 望
杜甫(公元712-770), 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 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 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 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 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 的真实历史面貌。 他的诗歌被公认为 “诗史”,他本人也被 看做一带代宗师,被尊 称为“诗圣”。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赏析3:
至此,诗也进入尾声。“夜 深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个 “如”字点明了这里所写的又是 诗人的错觉。而这错觉不正出自 诗人那忧国忧民之心吗?
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 概括本诗的主题?

杜甫初中的古诗有哪些

杜甫初中的古诗有哪些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三闾庙》
三闾大庙庭,钟鼓乐鸣清。 客有扶老翁,起舞吟且行。 翁啼妇号子,泪下沾裳巾。 群公聚观者,辞旧迎新春。
8.《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狂歌痛饮已成欢,落日犹回照离披。
9.《戏为六绝句》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丝桐飘拂,乃知至高。 人心易变,如江水翻滚,何时止息,忧患寡欢。 岂不尔思,涛川万里,宛转东南,逝不可追。 鸷鸟飞翔,群狐逐兔,何异骤雨,千里一遇。 君须悟之,春秋无义,往来成古,泪痕满襟。
10.《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承志来,八月即飞霜。
6.《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初中语文杜甫的诗

初中语文杜甫的诗

初中语文杜甫的诗登兖州城楼——杜甫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岳,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张氏隐居——杜甫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杜甫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椽曹乘逸兴,鞍马到荒林。

能吏逢聊璧,华筵直一金。

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杜甫秋水通钩洫,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杜甫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巳上人茅斋——杜甫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房兵曹胡马诗——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能横行。

画鹰——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杜甫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夜宴左氏庄——杜甫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龙门——杜甫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陆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

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
代表作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zxxk
(二)长安十年时期
(三)战乱流离时期 (四)漂泊西南时期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当时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 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y n)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 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 就是这期间写的。
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 雄心和气概。 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 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 群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 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 : 鸣的原因。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 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 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吗?它那苍翠 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地。(远望 所见)
指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 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两百公 里。诗末的“绝顶”才是指泰山的主峰玉皇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它那 里,泰山之大啊,使山南山北昏晓不同。 (近望所见)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zxxk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公元712-7 70),字子美,诗中 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 他杜少陵。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 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 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 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 的真实历史面貌。 他的诗歌被公认为 “诗史”,他本人也被 看做一带代宗师,被尊 称为“诗圣”。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

杜甫诗歌初中

杜甫诗歌初中

杜甫诗歌初中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内容广泛,包括了抒发个人情感、揭露社会现实、反映历史事件等。

以下是一些杜甫的诗作,适合初中学生阅读:
1. 《月夜忆舍弟》
夜坐井底灯如豆,遥看天际雁南飞。

初心易得凭谁论?落尽梨花春又归。

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 《登高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些都是杜甫的诗歌作品中的部分,他的诗歌富有感情,直观地揭示了他对社会、家国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初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杜甫的诗歌,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深度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初二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初二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望岳》(东岳泰山)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 / 2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翻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

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

初中八年级初二语文课件 《杜甫诗三首》

初中八年级初二语文课件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杜甫诗三首
春望
石壕吏
作者简介
结束
作者简介: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 (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 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 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 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 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 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 湘一带,贫病而死。
回首页
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哪 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
有吏夜捉人
回首页
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 举动?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捉人
回首页
赏析1:
本诗中不说征兵、点兵、招 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 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 “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 义就更丰富了。
回首页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回首页
荡 胸 生 曾 云
回首页
决眦入归鸟
回首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回首页
整体感知
泰山
助词, 无义
{岱宗夫如何?
远望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兴 惊人之笔 描写山之秀美 描写山之高大
{荡胸生曾云,
细望 决眦入归鸟。
内心激荡 眼界开阔
{会当临绝顶, 全诗主旨:相信
愿望
自己终能攀上人生
一览众山小。 顶峰的豪情壮志。
终当、 终要
艺术特色
自远至近,从朝至暮;语言精警, 情感饱满。
回首页
逐句品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初中语文ppt:杜甫诗三首

初中语文ppt:杜甫诗三首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 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 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 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 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 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 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 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 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在漫游途中所作。第二首诗作于作者中 年时,宰相房琯(guan第三声)败绩丧师于陈涛斜 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而满是失意。第三首 作于作者暮年。
名 家 点 评
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 《垂老别》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 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 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 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 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 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 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 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乾 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 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 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 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 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 这篇不朽的诗作。
名 家 点 《唐风定》:述情陈事,琐屑近俚,翻极高 古,此神皆法《孔雀东南飞》,绝得其奥妙。 评
谢谢
《唐宋诗醇》:‚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 仇兆鳌《杜诗详注》: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 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 上六实叙,下二虚摹。少陵以前题咏泰山者,有谢灵 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却平浅。 李诗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复。此诗遁劲峭刻, 可以俯视两家矣。龙门及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 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其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能直驾齐梁以上。卢世㴶(que第四声)曰:公初登东 岳,似稍紧窄,然而旷甚。后望南岳,似稍错杂,然 而肃甚。固不必登峰造极,而两岳真形已落其眼底。 沈德潜《唐诗别裁》:‚‘齐鲁青未了’五字,已尽 太山。‛

初中杜甫诗三首原文

初中杜甫诗三首原文

初中杜甫诗原文初中杜甫诗三首原文导语:阅读杜甫的诗,可以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杜甫诗三首原文,供各位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

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初二语文杜甫诗三首

初二语文杜甫诗三首

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 、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 可一言也未发, 可一言也未发,最后走时 也没对老翁表示安慰, 也没对老翁表示安慰,你 是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是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 、石壕吏未抓年青的“ 而带走“力虽衰” 母”,而带走“力虽衰” 的老妇,原因是什么? 的老妇,原因是什么? 3、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夫如何? 岱宗夫如何? 远 望
——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讶仰慕的情形。 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讶仰慕的情形。 乍一望见泰山时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 歌咏泰山的绝唱 你喜欢这首诗吗? 你喜欢这首诗吗 能讲讲你喜欢的理由吗? 能讲讲你喜欢的理由吗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县探家, 天宝十四载( )十一月,诗人赴奉先县探家, 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叛贼攻破潼关, 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叛贼攻破潼关, 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辘州。七月, 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辘州。七月,肃宗即位于 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 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 被押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 被押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 他乘机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 他乘机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当时朝廷 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 凤翔县。 的所在地 凤翔县 月写的。 月写的。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
杜甫 《望岳》、《春望》 《石壕吏》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 世称“诗圣”,其诗是“诗 史”。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 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 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 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代表作品《春望》、“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 《潼关吏》)、“三别” ( 《新婚别》 、 《垂老 别》 、 《无家别》等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开头四句写故事发生。四句各 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 关系,交代分明。"有吏夜捉人", 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 呼、老妇苦啼声中,一个饱受 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 步展示出来。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 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 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 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 男,可见战争之惨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 的人就永远地去了。可见战争 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妇希望以 自家处境来博得差吏的同情, 高抬贵手。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 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差吏并不理会老妇人的哭诉, 仍然逼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 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 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 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 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 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 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 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 之情溢于言表。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骚乱终于停息,在死寂一般 的深夜,仍听到抽泣之声,也许 是寡媳在哭泣,也许是更多的人 在哭泣。诗人第二天天明上路时, 只跟老翁告别。一夜之间,经此 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

《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大诗人,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世称杜少陵。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

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被称为“诗圣”。

主要作品有《杜工部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这三首诗歌是他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望岳》《望岳》一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是现存杜甫诗歌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当时诗人风华正茂,满怀抱负,遍游祖国大地。

在北游齐、赵时写了这首诗。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春望》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

安史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

此时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

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

《石壕吏》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诗人回到洛阳,看到战乱之后的家乡。

两个月后,唐军在邺城大败,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经骚乱。

诗人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所见,征夫怨妇哀声载道。

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

《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知识积累《望岳》1.岱.(dài)宗:即泰山。

旧时认为泰山为五岳之首,为众山所宗。

2.齐鲁青未了.(1iǎo):意思是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

齐,指泰山以北地区,春秋时属齐。

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人教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释义 • 我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纵观群山 的低矮渺小。 • “望”的角度: • 俯望 • 引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 含义 • 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 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 早年的远大抱负。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释义 • 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 河依旧;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 是乱草丛生。 • 赏析 • 虽是写景,却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 的感情。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作者介绍 字词提示 课文分析
主题思想 相关图片
请思考并回答
6、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
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是什么?
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 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 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二、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六、将相

杜甫初中诗歌(精选9篇)

杜甫初中诗歌(精选9篇)

杜甫初中诗歌杜甫初中诗歌(精选9篇)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杜甫初中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杜甫初中诗歌篇1朝代:唐朝|作者: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初中诗歌篇2朝代:唐朝|作者:杜甫【其一】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其二】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其三】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杜甫初中诗歌篇3朝代:唐朝|作者: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杜甫初中诗歌篇4朝代:唐朝|作者: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杜甫初中诗歌篇5朝代:唐朝|作者: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杜甫诗初中

杜甫诗初中

杜甫诗初中1.《望岳》1.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到泰山,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

层层云气升腾,使人心胸荡漾,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回旋入山。

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2.《春望》1.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3.《石壕吏》1.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家里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

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

三 合作探究
1.试分析“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 地方可以看出来? 3.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4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 这首诗什么地方吸引了你,并说明理由。
(写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 岱宗夫如何? 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吗?从齐 齐鲁青未了。 到鲁都望不尽它青青的山色。
⑤总领下文对话的语句: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⑥最能表现妇人无奈心情的语句: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⑦表明妇人确被抓走的语句: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知识链接
1.诗歌的特点及分类 特点: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 映。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像。③诗歌的语言 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④诗歌在形式 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的。 分类: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的角度看,诗歌可 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说理诗。从体裁上可以 分为旧体诗和新诗。 2.律诗的结构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 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3.叙事诗 • 叙事诗是用诗的形式来描述事件、塑造人物形 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抒情诗相比,叙事诗有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请思考并回答
1、从内容看这是一篇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事 件分别是什么?
时间:晚上 地点:老妇人家里(百姓)
事件:官吏抓壮丁。
2、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老妇人和官吏。 3、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
夜晚老百姓都在家里,白天躲避战乱和抓丁。
4、最终抓到人没有?
抓走了老妇人,到河阳军中做饭。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
泰山
二 感知诗意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诗歌的风格变化。

【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学习《望岳》1.了解作者生平。

2.播放录音,学生朗读。

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3.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4.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诗歌图片,要求学生欣赏图片,读出感情。

5.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1.唐朝盛世。

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6.合作探究:7.背诵本诗。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575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中“钟”、“割”的深意。
“钟”赋予了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 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出泰山 神奇秀丽的景象。是虚写。 “割”字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生命力,从 山的北面来看,那照在山下的阳光就像被 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 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和参天入云的雄伟气势。
整体把握
1、结合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
2、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感时恨别,忧国念家
试对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诗句 进行一点赏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通常,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 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 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诗人移情于 物,来表现内心的悲伤和愁苦。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 2、背诵默写诗歌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4、体会精彩的字句。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我国
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因诗中常 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 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 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他的许多优秀诗歌,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 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 “诗史”。
你知道中国有哪五大名山?
泰山 东岳_______ 华山 西岳_______
衡山 南岳_______
嵩山 中岳_______
恒山 北岳_______
朗读《望岳》, 读准字音、节奏.
品味诗歌
诗题为《望岳》,全诗由这个 “望”字统领,全诗句中没有一个 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 度有别,试做分析。
我们来演:
小组分配角色(一人可身兼几职), 试表演本文,要注意想像人物各自的动 作、神态和语言,还可以补充被诗人隐 去的情节,但要扣住本诗的主旨。(自 愿表演并且精彩的小组可得3-5分。)
作业:
1பைடு நூலகம்背诵默写三首诗,并掌握主旨。 2、完成练习册上的内容。
3、请发挥想像,把《石壕吏》改写为
远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近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 细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俯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想像之景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 胸 生 曾 云
决眦入归鸟
结合作者的经历,体会“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 深意。 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
的意愿。抒写了诗人的豪情,表现了 诗人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概。为千古名句,富有人生哲理。
杜甫的创作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1)漫游时期 (2)长安十年时期 (3)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4)漂泊西南时期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 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 “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1、“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2、“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思考探究:
1、诗中写了几个人物?都做了哪些活动?
2、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理清故事 情节,复述故事。
3、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妇人的痛苦申诉,描 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达了对 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表露出作者对时局 的忧虑。
下列诗句对“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 难作了多方面揭露。请连线。 1、“三男邺城戍” 2、“二男新战死” 重 3、“出入无完裙” 战争的惨烈 战争破坏严 兵役的苛酷
记叙文。
快速背诵,看谁背得快, 背得准,背得有感情。
<<石壕吏>>是一篇叙事诗,写于 ( 安史之乱 )时期。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解释下面加横线词语:
1、逾墙走 2 、吏呼一何怒(多么)
3 、邺城戍
5、惟有乳下孙

、存者且偷生
6 、出入无完裙 (只有) 7、力虽衰 (衰弱) 8 、急应河阳役 9 、犹得备晨炊 (还能够) 10 、夜久语声绝 (消失)


国破山河在,

杜甫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背景简介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唐朝 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倾 国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叛军焚烧宫室, 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中。三月,春天又来到了长安城,然而,昔日 繁华的都城,却已被叛军践踏得破败不堪。因 为战乱,诗人被迫只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目 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写诗抒发了 _________________ 忧国忧民 ,念家悲己的沉痛悲苦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