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语文最全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汇总

合集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京城贡院 (礼部)
礼部侍郎或 钦差大臣 举人 贡士 乡试次年
三月,杏榜 会元 - -
返回
殿试
皇宫 (宫殿)
皇帝 贡士 进士 会试同年四 月,金榜 状元 榜眼 探花
返回
3.与科举相关的内容 (1)童生试 明、清两代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 “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 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 试与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 学”。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促织》中“邑 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林书院等。
(√)
返回
4.“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
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
解析: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5.“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
的称举人。
(× )
解析: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
考中的称举人。 6.“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字数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
成文。文章内容空洞,形式死板。
4.与教育相关的内容
返回
(1) 古 代 学 校 有 “ 庠 (xiá n g )”“ 序 ”“ 太 学 ” 。 “ 庠 ” 和
“序”是地方学校。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
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5)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
的生员。有时也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

古代科举知识

古代科举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集萃(一)关于古代科举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常识】“古代科举制度”考点汇总

【常识】“古代科举制度”考点汇总

【常识】“古代科举制度”考点汇总一、古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取缔过程开始阶段: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后逐步发展发展阶段:武则天时期,举行殿试,开创武举兴盛阶段:明清时期,制度完善,采取八股取试废止时期:1905年清朝末期废除科举制,推行现代学校教育二、古代科举制度的程序三、古代科举制度中连中三元三次考第一,解元(乡试)——会元(会试)——状元(殿试)四、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前三甲(三鼎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成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由于在殿试之后,皇帝召见新科进士时,状元位置居中,且稍前于榜眼、探花,如三角形的顶角位置,正好站在第一块御道石正中镌刻的巨鳌头部,独个踏占在鳌头之上,因此也就有了“独占鳌头”。

五、和科举制相关的成语金榜题名:使用黄色的纸对外公布公告。

(中进士)蟾宫折桂:蟾宫指代月宫,传说月宫中有一只长三条腿的蟾蜍,因此称月宫为蟾宫。

去月宫折桂花,很难办到,用蟾宫折桂指代科举考中。

现在在考试前吃桂花糕,就是为了取好彩头。

独占鳌头:相传皇宫宫殿之前刻着巨鳌,只有状元才有资格站在上面迎接榜单。

五子登科:源于窦禹钧。

窦禹钧居于燕山府,他有五子,都中科举。

相关的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名落孙山:书生孙山与同乡去考试,回来之后,乡人问他,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中举,孙山回答:中举名单最后一名是我孙山,你家孩子在我之外。

用委婉的方式告知没有中举。

【课后练习】1.古代科举考试最后在殿试中考取第二名被称为()。

A.状元B.探花C.榜眼D.解元(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C。

解析: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高考科举制知识点

高考科举制知识点

高考科举制知识点一、科举制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经过隋唐时期的完善和宋明时期的发展,成为明清两代的主要选拔人才的制度。

二、科举制的组成科举制由诸多环节组成,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地方选拔考试,会试是地方官员的考试,殿试是皇帝亲自出题的考试。

三、科举制的考试内容科举制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文学作品和政治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文化素养。

四、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对古代中国的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打破了封建世族的垄断,使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仕途。

其次,科举制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普及,推动了社会进步。

最后,科举制使文人成为社会的主要阶层,对社会道德伦理和风尚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科举制的弊端与改革科举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选拔了人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科举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际能力和实践经验。

其次,科举制容易导致腐败和懈怠现象的产生。

因此,科举制在清朝末年遭受了严重的批评和质疑。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的进程,科举制逐渐被废除。

在20世纪初,科举制正式废除,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考试制度和学历教育。

这一转变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科举制的意义与启示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对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科举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即要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过分追求书本知识的堆砌和应试技巧的训练。

总之,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考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选拔人才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如今,我们应当从科举制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高考语文科举制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科举制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科举制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语文科目是每个考生必须参加的科目之一,而科举制则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与高考语文科目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对高考语文科举制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科举制简介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从唐代开始兴起,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制由进士科、举人科和明经科组成,而状元、榜眼、探花则是科举制中的最高荣誉称号。

科举制的出现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高考制度奠定了基础。

二、科举制对高考语文科目的影响1. 古文阅读:科举制的历史背景决定了高考语文科目中古文阅读的重要性。

考生需要熟悉古文的词汇、句法和结构特点,能够准确理解古文材料的含义,分析其语境,并在答题中灵活运用相关知识。

2. 文言文写作:科举制中明经科要求考生作文,这对高考语文科目中的文言文写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考生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构思、结构和表达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以便在考试中写出符合古代文风的文章。

3. 历史背景与文学作品联系:科举制的历史背景与古代文学作品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考生需要了解科举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和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与科举制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贾府举子等情节。

4. 名人典故和古代思想文化:科举制涵盖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选拔和培养,因此,其中涉及的名人典故、古代思想文化与高考语文科目中的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名人典故,了解古代思想文化,并能在作品分析和论述中运用相关知识。

三、高考语文科举制知识点的备考方法1. 学习古文知识:考生可以通过背诵古代文学作品和名篇佳句,了解古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型结构。

同时,结合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进行练习,加强对古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阅读科举制相关文献:阅读与科举制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了解其背景、变革和影响。

这对于考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名人典故的背景意义,以及高考语文科目中与科举制相关的题目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科举制度无疑是一部重要的篇章。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之久。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选拔文武人才的一种手段,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

隋朝时,官员选拔主要依靠家族世袭和举荐制度,没有明确的考试制度。

而随着唐朝的兴起,多元化的社会需要更公正、更科学的选拔机制。

唐代贞观年间,创设了“进士科”和“明经科”,这是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最出色的表现是在宋代和明代。

宋代的科举制度经历了改革,包括诗词、文章等多个科目,考核内容更加全面。

明朝时,科举制度更是步入了顶峰之时。

明代设置了三级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覆盖了全国各地的考生,并将考试内容扩展到了典籍、经义、诗词等多个方面。

二、科举制度的目的与作用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主要目的是选拔人才,为朝廷培养合格的官员。

通过科举制度,可以选拔到各个领域具备才华和能力的人才,保证了政府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还提供了普及教育的机会。

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富贵,只要有一技之长和学识,就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这也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提供了动力和方向,推动了全民素质的提升。

科举制度还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科举考试,文人士大夫们在阅历、思想和艺术上的交流与较量,极大地促进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和独特性的形成。

科举制度也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文人才子,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与局限科举制度的影响深远,它为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政治、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变革。

随着科举制度的实施,中国古代社会出现了许多具备才华的官员,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秦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经济、
文化和政治制度。

它是为了招贤纳士培养官吏而设立的一种考试制度,自
汉代起,发展至明清,历经千余年,影响深远。

科举制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央级别的考试,称为“高考院试”;
二是省级考试,称为“殿试”。

在汉朝“六艺”(乐、射、御、书、数、政)的基础上,武周时将六艺改为九艺(文、武、论、乐、射、御、书、数、政),科举考试也就以九艺为基础,由此形成了有统一内容的国家统
一的科举制度。

随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从
秦朝和汉朝到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有各自的发展规律。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人才选拔和官吏
历任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在政治秩序建设上采取了严格的科举制度,将待遇提高,减少滥权,改善官吏素质,鼓励官吏严格律法,形成了以考试为基础的政治秩序,稳定了政权,推动了社会发展。

汉朝以后,科举制度发展到顶峰,以九艺为结构,重视文艺知识的传承,设置了严格的考试程序,科举制度成为向读书人推荐官员的重要途径。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1. 科举历史“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

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

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

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

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

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

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

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

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

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2. 科举制度的考试等级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3.科举的文武分科如同现在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样,古代的状元更难考取。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古代礼仪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古代礼仪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古代礼仪一、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高考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高考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 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又称礼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 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 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 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 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 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 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 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 中进士。
❖【金榜】金榜,指中国封建科举时代殿试揭 晓的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 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金榜。考 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古代乡试
❖ 【童生试】也叫“童试”“院试”;明代由 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 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 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 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 龄大小都称童生。
❖ 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 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 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参加 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第一名叫解(jiè )元。
会试 殿试
院试 县、府、州 各省学政 秀才/生员/诸 案首 生
秋闱/ 乙榜
春闱/ 礼闱
各省省会(三 年一次,农历 八月)
京城(乡试次 年三月)
皇帝派遣 主考官
礼部主持
举人 贡士
解元 会元
甲榜 皇宫(会试同 皇帝 年四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教育科举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教育科举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教育科举教育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合适的人才进入官府任职。

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考试评选合适的人才,使其有机会进入官府任职。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2. 请简述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唐代,唐太宗设立明经科,唐玄宗扩充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建立。

随后,宋代继续发展科举制度,并在宋仁宗时期设立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并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直到清末废止科举制度。

3. 请列举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流程?乡试:由县举行,考察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经义、史书、文章、诗歌和词曲等。

合格者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由省举行,考察学问和才德,主要内容包括经义、史书、文述和题对等。

合格者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察政治能力和礼仪,主要内容包括策问、论述和诗词等。

通过殿试的考生即可取得进士头衔。

4. 科举制度的意义是什么?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起到了选拔人才、提高官员素质、推动教育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科举考试,社会上的人才得到机会晋升,底层百姓也有通过竞争进入官府的可能。

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社会公平,并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注重记忆和死读书而不注重实际能力,造成了一些文人官僚的产生,以及对于其他才能的忽视。

此外,科举考试对于女性和农民等社会群体的限制也是一个争议点。

总体来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对于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精选6篇)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精选6篇)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1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语文高考科举制知识点汇总

语文高考科举制知识点汇总

语文高考科举制知识点汇总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在语文高考中,科举制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对语文高考中相关的科举制度知识点进行汇总和阐述。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实施。

它的目的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保证政府能够选择到具备才干和德行的官员。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顶峰,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制度之一。

直到清朝末年,科举制度才被废除。

二、科举考试的种类和内容在科举制度中,有两种主要的考试,分别是乡试和会试。

乡试是在县级范围内举行的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文笔。

会试是乡试的补充,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应试者的答卷来决定能否进入最后一轮的殿试。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环,由皇帝亲自出题,考察应试者的才干和见识。

三、科举制度对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

首先,它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因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进入官僚体系,从而获得社会地位和声誉。

其次,科举制度也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因为很多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都要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自己的文采和表达能力。

四、科举制度的争议与批评尽管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争议与批评。

一方面,科举制度过于注重功利,往往忽视了人的人格和品质。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造成了一种以功利为导向的文化氛围,让人们过分重视功名利禄,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价值观念。

五、现代教育与科举制度的联系虽然科举制度已经在清朝末年废除,但是它对现代教育依然有着一定的影响。

现代教育的选拔机制也存在一种类似于科举制度的倾向,人们通过考试的成绩来评价一个人的才能和能力。

同时,科举制度的普及也让现代人思考如何将古代智慧融入到现代教育中,以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

总结起来,语文高考中的科举制度知识点主要涉及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考试的种类和内容、科举制度对文化的影响、争议与批评以及与现代教育的联系等方面。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之科举考试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之科举考试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之科举考试1.概念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2.发展历程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

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

炀帝时始置进士科。

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

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

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

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

元、明、清均用其法。

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

变法失败后复旧。

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3.古代学校(1)“庠”是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序”是周代学校的名称。

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促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1)童生试明、清两代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

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

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与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

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

《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2)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

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门生。

语文高考科举制知识点归纳

语文高考科举制知识点归纳

语文高考科举制知识点归纳作为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科举制的历史和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至关重要。

科举制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对语文高考中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起源于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时期是在宋代,结束于清代。

科举制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了选拔优秀人才而设立的一种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可以选拔到真正具备文学、才能、道德等多方面优秀素质的人才,使得国家能够得到最佳的管理和服务。

2.科举制的内容和形式科举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的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最基础的考试环节,由县级官员选出的考官组成考试委员会,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士人进行筛选。

通过乡试的选拔,合格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而会试主要是对考生的文学才能和文章写作能力进行考察。

合格的会试考生,可以进入殿试阶段,这是最高级别的考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生在皇帝面前抬笔作文,经过殿试的选拔,最后由皇帝决定是否录取。

3.科举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科举制的存在对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不仅提高了文人的整体素质,还促使文人们努力学习和创作。

为了应对考试,他们不得不加强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同时,科举制也成为了一个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契机,进一步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4.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的实行使得社会地位固化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通过考试能力的选拔,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具备才能和文化素养的新贵阶层。

此外,科举制也使得知识和学问成为一种社会资本,提高了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

5.科举制的局限性和问题科举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首先,科举制过于偏重文学和文科的考察,忽视了其他领域的人才选拔,导致科技、农业等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僚的考试制度,起源于隋朝,于唐朝,最盛行于宋朝,明朝废止。

这一制度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官僚体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乃至社会结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以文化程度来选拔官员,以考试来评定人的才能与品德。

在科举制度下,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各地优秀的士子进入省级的会试,通过之后才有资格参加最高级的殿试,殿试合格者即可成为进士。

进士经过礼部审查后,可以直接进入朝廷担任高级文官职位。

科举制度追求的是文化的卓越和能力的优秀,是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

隋朝以前,中国的官员一般是由世袭的贵族和权贵所控制,没有公正的选拔机制,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不稳定。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隋文帝杨坚在隋朝初年实行了科举制度。

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并将其推广到全国范围内。

科举制度的出现,既是对贵族和权贵的一种限制,也是对人才选拔的一种民主化尝试。

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的士人有了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不再受到身份出身的限制,这大大提高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公平性。

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和权贵垄断政治的现象,使得社会上的士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升迁,从而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

其次,科举制度加强了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文化教育的推动。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一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背景,对于国家的治理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充分发挥了教育的作用,使得古代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

同时,科举制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化的学习和应试能力,忽略了对实践和实际能力的考核,导致一些官员在管理和处理实际问题上不够灵活和有效。

第二,科举制度只选拔了文科人才,而忽视了理科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人才,这限制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科举制度【科举】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从隋代一直沿用至明清。

《诗话二则推敲》中“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的一种选官形式。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的一种选官形式。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童生试与生员】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中“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 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高考语文科举文化常识总结

高考语文科举文化常识总结

高考语文科举文化常识总结1、科举各级考试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2、历朝科举制度一览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选拔人才,设立御史府,每年都取进士补充国家的人才库。

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其实,关于人才选拔,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筛选的方法。

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

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

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高考语文最全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汇总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即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

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会元】参见“会试”条。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

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