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它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
《表内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有余数的除法》则是《表内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
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学好除法的基础,因此必须切实学好。
教材中的例2呈现了“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图,在摆正方形的这个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的横竖式写法。
而教材中的例3仍然以摆正方形为素材,提出了一系列的数学问题,为的就是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让学生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
3,在自主交流合作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索、讨论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分小组合作交流,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自主学习实践操作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能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通过游戏、激趣导入”,“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应用方法、拓展延伸”,“回顾总结、巩固新知”四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1、通过游戏、激趣导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纸上依次画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圈圈,画好后并数出个数,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到你所画的是什么颜色。
《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下学期)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下学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处理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具体操作和实例来帮助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能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入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运算过程。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拓展:让学生总结有余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实例。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正确率和小组合作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概念和基本的除法运算。
但是,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单、讨论小组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分析有余数的除法的例子,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的规律。
3.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4.实践:学生进行实际的除法运算,解决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
(精品教案)《有余数的除法》讲课稿(精选5篇)
(精品教案)《有余数的除法》讲课稿(精选5篇)《有余数的除法》讲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讲课稿,编写讲课稿助于积存教学经验,别断提高教学质量。
这么优秀的讲课稿是啥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讲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翼大伙儿可以喜爱。
本班共有学生11人,其中有9人为往常县残联语训部学生,一人为原普校学生,还有一人从未上过一天学,除存在语言障碍外,还存在一定的智力障碍。
本班学生有9人为聋哑学生,剩下两人为腿部有残疾。
学生整体学习水平较差,尤其是针对数学学科,学生普遍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关于那些逻辑性和概括性强且又抽象的数学语言文字,在明白上存在着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上存在非常大的难度。
另外学生学习能力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为方便教学,我将他们分为了三层:A层:(有一定的明白能力和数学基础,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B层:(数学基础较差,但有一定的明白力)C层:(基础差,明白能力差,学习适应差)1、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中的《除法的意义》中《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2、教材的明白:日子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浮现两种别同的事情,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事情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
《有余数的除法》要紧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事情。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也是今后接着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举行除法的计算。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感知、明白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依照平均分有剩余的事情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学会除法的笔算。
3、经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看、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感觉数学与日子的紧密联系,体味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1、重点:懂啥是“余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1. 说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在教材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对之前所学的整除概念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除法运算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运算中除不尽的情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除法运算的知识体系。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余数产生的原因,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有余数的除法。
重难点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初次接触除法运算中的“剩余”概念,需要克服整除思维的惯性,建立新的数学认知模型。
2. 说学情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
在知识基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法和整除的除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他们对“余数”这一新概念可能感到陌生,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加以引导。
学习困难预测:-难以直观理解“余数”的概念。
-在实际计算中容易忽略余数或计算错误。
解决策略:-使用生活实例和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余数的存在。
-设计丰富的练习,强化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技能。
3. 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目标达成:通过直观演示、小组合作探究、分层练习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核心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4. 说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阐述:-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解决策略:-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直观展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设计贴近生活的应用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解。
有余数的除法 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优秀6篇)
有余数的除法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作者爱岗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6篇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详案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篇一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建立余数概念及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教具:实物图及投影片。
学具:11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用竖式计算(两人板演)84=369=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2.卡片口算(与板演同时进行)()里较大能填几?3()<22 4()<37()2<11()5<38(二)学习新课教师谈话:大家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同学们看一看,今天学的笔算除法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1.教学例1出示例1的一幅图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学生动手操作。
(用6个圆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把横式和竖式写在练习本上,并指名板演。
63=2订正时,提问:(1)在被除数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2)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分完了,没有剩余)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如果有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怎样分?分分看。
学生动手操作,用圆片代替梨。
(教师行间指导)提问:(1)出现了什么情况?(每盘放2个,还剩1个)(2)剩下的1个梨,还能再继续分吗?(剩下的1个梨,不能再分)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分的结果是每盘2个,还剩1个。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5篇)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方面对本节课的是设计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能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2.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确定此目标基于以下三点:一是基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是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
为了让学生巩固这个知识点,在新知授完以后,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及练习册中的题目。
三是对学情的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除法竖式进行学习,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
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学生比较难理解。
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思考,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知道什么是余数以及有余数除法算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余数的含义和实际意义。
二、教法《课标》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说课稿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说课稿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了解在除法运算中可能会出现余数,以及如何处理余数。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在处理有余数的除法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理解余数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余数的概念,掌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巩固:布置一些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掌握程度。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可以采用流程图、列表等形式,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6《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1.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求商和余数。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并应用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准确地求出商和余数。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和探索。他们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直观、具体的例子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们对数学运算充满好奇,尤其是涉及到实际操作和游戏的活动。然而,在学习习惯上,他们可能还缺乏自觉性和持久性,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2.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情况的观察和评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练习题将涵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规则。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3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
应对这些问题,我将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1.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2.设计有趣的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提高他们对除法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有余数的除法》的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
《有余数的除法》的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有余数的除法》的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余数的除法》的优秀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余数的除法》的优秀说课稿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要求: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1.笔算:6÷3指名笔算,反馈是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分一分,说一说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生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分成了几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一份?生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她们所表示的意思。
1.揭题: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可能是正好分完,也可能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
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出示课题)二.新授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
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的口述。
指名列式:7÷3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分别表示什么?2)写出竖式问:分成了几份?这就说明7里面最多有几个3?商写几?问: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几个?竖式中怎样算?3和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7个桃子,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那么竖式中怎样得到余下的1?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完成横式的板书)3)生完整的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通用11篇)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通用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篇1一、内容: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
本课的内容包括教材第1至第2页。
二、说教材:有余数的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既可以使学生拓展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又为以后继续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本节课要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
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有余数除法的,教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认识到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产生,联系除法的含义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并说明“余数”的含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法。
随后的练习,都是让学生试着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来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对有余数除法含义的理解。
三、说目标:介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通过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实际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四、说教程(说教法与学法)本课的教学分这样四大块。
第一块:复习引新。
1.观察:○○ ○○ ○○说说这6个苹果是怎么分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大体上和教科书准许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精心安排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林蝠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1一直以为数学课因其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所以必须上得一板一眼,但听了刘__老师执教的这节《有余数的除法复习》一课,音乐课使我对如何上数学课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数学课的算理必须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有明确的认识。
西凯努瓦县处理小青蛙跳水30÷7一题时,问学生什么是被除数,刘老师说被除数就是被分的数,一部分分拉著就是除数,一部分留下就是无理数。
如果一次翻弄就用减法,一次一次分走同样多的就用除法。
那么30÷7分走4个7,分了4次。
他用这种方式不但算理讲起得透彻明白,同时学生学得也很轻轻松松。
另外,刘老师的课形式新颖、趣味性强,使人耳目一新,不仅可牢牢的吸引住学生,就连听课老师班主任也被他紧紧的吸引了。
新颖不仅体现在习题的形式上,比如小青蛙跳水,学生说完答案后才喊123青蛙就跳开。
真有趣!小猴子挑桃子,最简单的习题形式,被刘老师赋予的“有余猴”“没余猴”两个专有名词给趣味化,生动化了。
另外,在数学课上用区别同音词的方式,“鱼数”、“愚数”,“愉数”,并列举了余字的其他组词的方式来让学生充分体会“余数”一词中的“余”字的含义。
不但闻所未闻,而且我相信在我看来经过刘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会彻底明白什么是“余数”了。
并且会一生不忘。
凸现新颖还体现在习题的内容设计的艺术性上。
刘老师这节复习课讲习的习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题目一般说来呈递增性。
并且到开放性。
不仅如此,在解题的过程中,除时常渗透算理外,还教给学生多角度看结构性问题,做题什么数逆向思维等。
例如:41÷()=()…6教师给出了两个答案,7和5,5和7。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等形式经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一、突破思维定势,引出有余数除法1、基于经验,动手操作。
谈话:这儿有10枝铅笔,如果要把这些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请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摆法:(1)每份2根,分成5根;每份5枝,分成2份;每份1根,分成10份……组织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应的直观图:[说明:前面学习中学生对于平均分的认识都局限于把物体正好分完。
这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也是本课学习的起点。
本环节教师精准地调用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展开教学,为有剩余现象的学习孕造了学习氛围。
]2、突破定势,感受新知。
谈话:把10枝铅笔平均分,可以每人分2枝,分给5个小朋友,也可以每人分5枝,分给2个小朋友……可为什么不每人分3枝呢?(因为每人分3枝,还有剩余的,分不完。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结果会怎样呢?请大家动手分一分,看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完成操作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法。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分法,分别进行如下引导:第一种:提问: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分的?(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个人,还剩下1枝。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8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8篇)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篇1一、教材内容本课为小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但只限于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情况。
三、教学目标1.理解整除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后,弄清整除的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4.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课前准备电脑课件。
五、教学流程一、基本练习。
(电脑显示)52÷8=24÷3=25÷3=8÷2=10÷4=38÷2=1.集体订正。
2.师:请学生根据各题商的结果,将这些除法计算题进行分类,每类商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小组内选出一名记录员,将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
(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后出现分类情况。
(电脑显示)商没有余数为24÷3=8,8÷2=4,38÷2=19;商有余数为52÷8=6…4,25÷3=8…1,10÷4=2…2。
二、谈话导入。
在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中,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余数的,一种是有余数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吧!三、新授。
师:(电脑显示)让我们先来观察这类除法算式。
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
(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生1: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而且商没有余数。
生2:我们组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们认为被除数、除数、商应是自然数。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教学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并且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的应用。
因此,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二、说学情《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较好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从总数分走了一些,还剩的不能分,只能剩余”从而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三、说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是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五、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借助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动手操作,建构知识"、“巩固新知"、“课堂总结”,四个教学环节。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7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7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篇1说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能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说教学重难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说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一)复习:1.口算练习2.解决问题: 有8根小棒,每4个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有10根小棒,每5个摆一个五边形,可以摆几个五边形?从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二)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摆摆看,你发现了什么?(三)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四)教师揭示:摆小棒时我们发现了剩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师: 真的可以摆3盘吗?两个同学一组,拿出6个圆片摆一摆,验证一下.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师:草莓分完没有,有剩余的吗?谁能把你分的过程说一说?怎么列算式呢?3.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用除法?6,2,3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这道除法算式个部分的名称吗?(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精选6篇)
⼆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精选6篇) 作为⼀位兢兢业业的⼈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1 ⼀、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学数学第四册的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是从表内除法向表外除法过渡的桥梁,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从教材上看,内容笼统,概念性强。
从同学⽅⾯看,同学刚学过表内除法,⽐较习惯⽤乘法⼝诀来求商,⽽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从乘法⼝诀中求商,要⽤竖式计算,但对于竖式每⼀步的意思以和具体写法同学较难理解。
总之,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学习掌握这样⼀个知识跨度较⼤的内容,是⽐较困难的。
针对这⼀状况,我的教学⽬标确定为: 1、通过摆⼀摆,分⼀分,以和⽣活中的⼤量实例,来理解“余数”这⼀基本概念。
2、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法,书写格式,能进⾏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等⼀系列基本技能。
3、能运⽤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的应⽤问题,培养同学观察判断和逻辑推理能⼒。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什么是“余数” 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余数要⽐除数⼩” ⼆、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
我主要通过游戏“猜猜看”。
(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同学在纸上依次画红、黄、蓝三种颜⾊的圆圈,⽐⼀⽐谁画得多,画好后,将⾃⾝画的个数数出来写在张上,⽼师不⽤看,就能猜出你所画的最后⼀个的颜⾊。
)这个游戏的设计在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后⾯的学习埋下伏笔:⼩朋友们学完了这节课,也能和⽼师⼀样能猜出圆圈的颜⾊了。
2、感受新知,探究新知。
在这⼀环节我主要通过⼤量⽣活中的实例,让同学来感受“余数”。
(1)让同学来分⼀分桔⼦。
6个桔⼦平均分成3份,7个桔⼦平均分成3份。
在分好后说⼀说,两次分有什么不同?同学会说出第⼀次分分完了,第⼆次怎么分都有⼀个剩下。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精选6篇)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精选6篇)大家好,我将为大家介绍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内容。
本节课是在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研究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个大知识点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明确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等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体验快乐”三个教学环节。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除法的概念,并介绍本节课的主题。
在摆一摆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草莓分盘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摆的过程中商和余数的含义。
在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环节,我通过课件出示7个草莓,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并引导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列算式。
我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有余数除法与正好分完的除法的不同之处,并讲解余数的含义。
最后在巩固新知,体验快乐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感受到研究的乐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够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并且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同时也能够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作者帮助聋哑学生掌握了有余数除法,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范文
一、说学生
本班共有学生11人,其中有9人为以前县残联语训部学生,一人为原普校学生,还有一人从未上过一天学,除存在语言障碍外,还存在一定的智力障碍。
本班学生有9人为聋哑学生,剩下两人为腿部有残疾。
学生整体学习水平较差,尤其是针对数学学科,学生普遍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于那些逻辑性和概括性强且又抽象的数学语言文字,在理解上存在着困难,因此在数学教学上存在很大的难度。
另外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为方便教学,我将他们分为了三层:A层:(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数学基础,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差)B层:(数学基础较差,但有一定的理解力)
C层:(基础差,理解能力差,学习习惯差)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中的《除法的意义》中《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2、教材的理解: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况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
《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
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进行除法的计算。
三、说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学会除法的笔算。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四、说重难点
1、重点:知道什么是“余数”。
2、难点: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
五、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聋哑学生,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用生活中学生已掌握的学习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形象化、直观化。
2、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感受创设过程中的无限乐趣。
通过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让学生能学有所成,学有
所用。
学法:
观察、比较、发现的方法: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摆法得到的不同结果,然后进行比较进而发现余数,从而建立余数概念,不仅准确,而且学生印象深刻。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情境探究”、“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新知,运用体验”三个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情境探究:
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合理选组教材,创设愉悦的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所以我选用了用盘子来装苹果这一活动。
首先,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必须在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算式的写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新课之前一定要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复习,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
我先情境导入,拿来15个苹果和几个盘子,让学生把每个盘子里装3个苹果,看可以装几盘,并列出除法算式,引出整除的概念。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①再分别装4个、5个、6个、7个苹果,再让学生分一分,这部分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1)学生操作:引导学生用动手分一分,看可以装几个盘子,有没有剩余的。
(2)学生展示:将学生的分法展示出来
(3)全班交流:请学生分别说一说分苹果的过程,明确余下的是多余的,不能再分,提出余数的概念和意义并让学生明白。
(4)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写法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并规范学生的手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②出示一道数学题: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______组,还剩_______盆。
引导学生,数字比较大,我们不可以用分一分的方法去寻求结果,我们可以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出示课件,讲解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竖式写法,并告知各部分的意义,在最后总结出本课的难点:余数是不够分的.数,所以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巩固新知,运用体验:
我设计以下练习题,除了突出本课的重难点余数的意义和余数比除数小之外,在练习过程中针对学生在以前学习除法时容易出现错误的试商,进行复习巩固。
⑴、判断
⑵、填一填。
⑶、拓展练习,学以致用(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数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布置一个小超市的场景,摆上贴了标签的实物,然后给学生20元钱,去买自己最想要的物品,并问其他同学他可以买多少个,花去了多少钱,老师应该找给他多少钱。
让学生轮流扮演售货员和顾客。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平均分东西的时候有时刚好分完,但有时也有剩余,剩下的不够分的部分我们叫做余数。
同时我们还发现,剩下的不够分的部分总是小于需要分的数,即余数小于除数。
八、说教学反思
1、本节课针对聋校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接近学生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教师要有“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紧扣教学重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
2、应规范数学教学手语,如在教授“被除数、除数”,手语不够规范,、直观、简洁。
3、在教学中,应注重聋生的理解力,对于应用题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读懂题意,在讲授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时,后面的单位一定要讲解清楚,让学生明白各部分的意义,而我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导致后面在买东西的环节学生会计算,但在具体操作时不明白应该买多少数量的东西,应该找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