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美感的心理因素
3.审美表象 (aesthetic presentation) • 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储存下来 的形象化的印象。 • 其美感特征是否鲜明、数量是否充足、组合新 形象的动态性是否强烈是审美能力强弱的重要 标志。
(二)联想与Leabharlann Baidu象
1.联想 •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 一般将其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 关系联想等。
(三)审美标准的内涵――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 “真”是指客观事物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 规律,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合乎客观) • “善”是指客观事物的功利价值符合主体实践的 目的性。(合乎目的) • “美”是指客观事物的外观和形态符合美的形式 与结构,并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合乎 形式)
三、美感的心理因素
(一)感知与表象 • 审美感知(aesthetic apperceive)是指审美 对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和知觉 的综合,是人们审美心理活动的起点,常被称 为审美经验的门户。 1.审美感觉(aesthetic sense) •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视、听感 官最容易感受事物美的形象,在审美感觉中起 主导作用。
“非概念性”指审美是通过表象而不是通过概念 来表达某种情感性的东西; “意无穷性”指审美理解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意味, 非任何确定性的概念所能表达和穷尽,需要去咀 嚼、玩味、反复体验。
(五)意志与灵感
• 意志是指人脑自觉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 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审美实践中,人 们需要意志去克服各种干扰而专注于对审美对 象的感受、思考和领悟。 • 倾心于专注,灵感才会不断涌现。
第二节 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 审美意识 (aesthetic conscious) 是周围客观 存在的各种审美对象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它 包括主体审美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 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 审美感受等等。
一、审美意识的结构要素
(一)审美观念 • 审美观念 (aesthetic conception) 泛指人在审 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等问 题所持有的一些基本看法和观点,简称审美观。
(三)美感的实质
1.美感是一种情感愉悦的体验 2.美感是一种自由的、符合文化的愉悦体验
二、美感的特征
(一)形象直觉性 第一,指审美感受的直接性、直 观性,即整个审美感受自始至 终都是在形象的、具体的、直 接的感觉中进行的。 审美感受重在亲自感受。 第二,指在美的欣赏中,个体无 须借助抽象的思考,便能不假 思索地判断审美对象的美或不 美。
(六)心理距离
• 心理距离是指人在主观态度上与现实生活保持 一定的间隔距离,对客观对象采取非实用、超 功利的态度。 • 距离是事物成为审美对象的内在原因,事物离 现实功利越远,就越容易引起审美知觉。
• 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表象积累是美感形成的 基础;活跃的想象力是美感达到独创性的根本 保证;情感参与使美感获得了巨大的内在动力; 移情使美感充满生命情趣;而审美思维、审美 理解和心理距离为美感的形成注入了理性的色 彩;意志使美感走向完善。
二、美感的特征
(二)情感体验性 • 情感体验是对客观对象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 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 • 情感体验具有整体性特征和一定的个性化特征。
女人因可爱而美丽, 而不是因美丽而可爱!
二、美感的特征
(三)精神愉悦性 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当人们被审美对象深深感染 的时候,产生的一种不含物质的、功利的、实 用的、目的性的主观的愉悦感情色彩,它是美 感区别于其他意识形式的最主要、最突出的特 征。
四、审美能力的形成
• 审美能力 (aesthetic faculty ) 是指主体的人 对各种美的事物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应遵循以下 三个基本途径: 1.培养审美观察力 2.培养审美态度 3.积极进行审美实践
(1)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艺术修养不同
(2)人们的生活经验不同 (3)观察和思维方式不同:
三、审美标准
(一)审美标准的含义
• 审美标准是在一定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 的影响和指导下形成的,是个体进行审美判断时所遵 循的基本准则,也是衡量事物审美价值的尺码。
(二)审美标准的基本属性
1.客观性:由审美意识的客观性所决定。 2.社会性:指审美标准从属于一定的社会形态,并由一 定的社会形态所决定。 3.多维性:是由于审美对象的丰富多彩和审美者的千差 万别决定的, 4.实践性:审美标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并在 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美感的心理因素
2.审美知觉(aesthetic perception) • 审美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多种感 觉力的综合。 • 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
审美知觉是对事物面 貌的整体把握.
审美知觉的选择性
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所获得的感知内容是不同的。
审美知觉的理解性
• 审美知觉不是对事物属性的被动机械的反映, 而是融入了审美主体的情感、趣味、知识、个 性因素的心理活动,包含着对事物所具有的某 种情意的把握。
一、审美意识的结构要素
(二)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 (aesthetic interest) 是指审美 主体的人从一定审 美需要出发对各种 审美对象所产生的 主观情趣、态度、 风尚和追求,又称 “ 审美情趣 ” 。
一、审美意识的结构要素
(三)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 (aesthetic idea) 是审美观念的高级 层次,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美的最好最高的境界。
第三章
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 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法国 罗丹
第一节 美感的本质与特征
一、美感的产生与实质 (一)美感的含义 美感:广义的美感(审美意识)包括主体审美的 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能力、审美 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 狭义的美感(审美感受)指个体在审美活 动中,由于审美对象刺激感觉器官而引起的感 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协调运 动而产生的愉悦体验,也称为美感经验 (aesthetic experience) ,它构成审美意 识的基础和核心。
•审美理想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强大精神动力。
•审美理想是相对的,具有可变性。
• 在穿衣打扮上,有人好时尚独特,有人好庄重 优雅,这体现了人们的( ) A审美观 B审美趣味 C审美理想
二、 审美意识的特点
(一)客观性 (二)差异性 1.时代差异 2.民族差异 3.阶级差异 4.个体差异
•审美意识的个体差异是由个人心理能力和生活 经验的差异共同形成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主要有:
(二)美感的起源与产生条件
1.美感的起源 • 美感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美感的发展与原始艺术不可分割 • 人类的美感受到生产实践水平的决定性制约
(二)美感的起源与产生条件
2.美感的产生条件 • 构成美感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①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审美的客体) ②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审美的主体) ③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纽带)
创造性想象中常用的方法与手段有:
①粘合②夸张③变形④浓缩⑤抽象
(三)情感与移情
1.情感 • 情感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形式,是指 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的态度 体验。 • 情感按其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可分为激情、心境 和热情。 •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感,对崇高美的创 造与欣赏有重要作用。 • 心境是一种平静、微弱、持久,主导着人一段时间的整体 精神面貌的情感,心境对优美的创造与欣赏有着重要作用。 •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稳定、深厚的情感,它长期影响着人 的身心活动。
(二)联想与想象
2.想象 • 想象是指人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 理过程。 • 从形式上看,审美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色彩、线条等符号的描绘在 头脑中重新组合与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的基本 趋向是最大限度地复现过去已有过的知觉印象。 • 创造性想象是无需借助他人描述,而将自己记忆中 储存的表象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从而形成新颖、独 特的新形象的过程。
(三)情感与移情
2.移情 是指个体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之中,与 对象融为一体、物我同一。 移情的几种方式 1)给无生命的静止对象注入生命: 2)拟人化: 3)心情外射:
(四)思维与理解
1.思维 • 思维是以分析与综合的形式达到对客观对象全面、深刻把 握的心理活动。根据思维活动的形式可将其分为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2.理解 • 理解是指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认识新事物的心理活动,是 渗透在审美活动中的理性能力。 • 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和“意无穷性”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