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圈的组成及结构
简述大气圈的结构
简述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圈是围绕地球的一层气体,它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之一。
大气圈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主要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热层。
首先是对流层,它是大气圈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也是最厚的一层,大约有10公里至15公里的厚度。
对流层的上界被称为对流层顶。
在对流层中,空气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约0.65摄氏度。
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从而使空气被加热并上升,然后冷却并下沉。
这种上升和下沉的运动形成了对流层的特点,所以它被称为对流层。
接下来是平流层,它位于对流层之上,大约在15公里至50公里之间。
平流层的特点是空气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保持稳定,甚至有时会略微上升。
这是因为在平流层中,空气流动的方式是水平流动,而不是上升和下降。
平流层在大气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阻止了大气中的湿气和污染物向上扩散,保持了对流层的稳定。
在平流层之上是臭氧层,它位于大约50公里至80公里之间。
臭氧层是由臭氧分子组成的,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这种臭氧层的存在对地球生命的保护至关重要,因为紫外线辐射对生物体有害。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臭氧层受到破坏,臭氧层的减少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最后是热层,它位于大约80公里以上。
热层是大气圈最外层,也是最稀薄的一层。
在热层中,空气的温度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这是因为在这个高度范围内,太阳辐射对大气的影响较小,而热层的主要加热来源是地球本身的热量释放。
总的来说,大气圈的结构是由不同的层次组成的。
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了解大气圈的结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公开课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公开课
大气圈是地球固有的气体层,其主要组成是氮气、氧气、水蒸气、惰性气体和微量气体等。
大气圈的结构由下向上分为以下五层:
1.对流层:位于大气圈最下部,高度约为0-12公里,其中九成以上的大气质量集中在这里。
由于太阳辐射的加热作用,大气体发生对流运动,形成了云和降水。
2.平流层:高度在12-50公里之间,气温逐渐升高并达到一个最高点,称为平流层顶,然后渐渐下降。
主要为臭氧分子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辐射。
3.中间层:高度在50-85公里之间,极度稀薄,几乎没有水蒸气和云层,夜空中的流星就是在这一层中燃烧。
4.热层:高度在85-500公里之间,X射线、紫外线和其他高能辐射会使得空气分子离子化,并影响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
北极光就是在这一层中形成。
5.外层:高度在500公里以上,上空几乎没有空气,只有极少量的原子和分子组成这一层。
太阳风和其他高能粒子在这一层中与地球大气层相互作用。
总之,大气圈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但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的气体保护层,为地球上生命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大气、 大气、地面的 反射散射34 34% 反射散射34% 辐 射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19 % 吸 收
47%
地
面
大气
大气吸收 大 气 逆 辐 地 面 辐 射 射
地
面
太 阳 辐 射 大气地面的 反射散射34 34% 反射散射34% 大 气 吸 收 19 % 吸 收 47% 47% 辐 射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大气上界
[考纲点击 考纲点击] 考纲点击 大气受热过程
[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 1.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知道大气的热量来源。 .知道大气的热量来源。 3.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保温作用。 .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保温作用。
解析:晴朗的夜晚,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少, 解析:晴朗的夜晚,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少,大气逆辐 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 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 答案: 答案:B
6.地球表面的温差比月球表面的温差小得多,与图中 .地球表面的温差比月球表面的温差小得多, 哪些辐射或作用有关 A.①② . C.③④ . B.②③ . D.②④ . ( )
解析: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 解析: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有 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地 球表面温度比月球表面温度低得多;夜晚, 球表面温度比月球表面温度低得多;夜晚,大气通过逆辐 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地面温度比月球表面温度高得多。 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地面温度比月球表面温度高得多。 故地球表面温差比月球表面温差小得多。 故地球表面温差比月球表面温差小得多。 答案: 答案: D
地球科学概论6大气圈
二、大气的结构 1.大气的垂直分层
a.对流层 热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暖层)
e.散逸层 (外层)
高空对流层
极光:太阳带
电粒子
(太阳风)进
入地球
磁场,撞击地
球大气
形成
14
二、大气的结构 1.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 位于大气的最低层,密度大,集中了约75%的大
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 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
物表面的蒸发或蒸腾作用。 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
夏季大于冬季。 ✓ 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态变化的成分; ✓ 能反射太阳辐射; ✓ 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5
一、大气的组成 3.气溶胶粒子(低层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和固体粒子,包括水滴、冰
晶、悬浮着的固定灰尘微粒、烟粒、微生物、植物的 孢子花粉以及各种凝结核和带电粒子等。 ✓ 水汽的凝结核,对云、雨、雾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 降低大气的透明度,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 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起保温作用。
18
二、大气的结构 1.大气的垂直分层
(2)平流层 在平流层的中上部,由于受阳光紫外线辐射,使 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O3而形成了臭氧层,臭氧层吸 收了阳光中对生物杀伤力极强的短波紫外线和宇宙射 线,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其害。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使一些有机污染物进入平流 层,使臭氧层受到破坏,给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危害,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离层。 23
二、大气的结构 2.对流层中的水平非均一现象—气团和锋 (1)气团 大气的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呈现非
均一现象。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如温度、湿度、稳 定度等)比较均匀的巨大空气块称作气团。
大气组成、分层、热力作用
大气(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 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依 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增温
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的 主要直接的能量来源 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实 现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画一画
大气的受热过程我们可以简单的 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 气”、“大气还大地”三个过程,你 能用最简单的图形来说明其过程吗?
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2)各层特征比较
垂直分 高度(KM) 层
A____ 层
气温特点
大气运 动状况
与人类关系
平均厚度 随高度增加而 ________ ________ 随高度增加而 ________
最为密切,合飞机飞行 为主 有_______, 能反射短波无 线电波
思考: 在“大气的 垂直分层” 图中,对流 层的气温为 什么会随海 拔的升高而 降低。
太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阳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辐 哪个部分? 射 集中在可见光区 光 谱 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示 意 图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
物体温度越低,辐射的波长越长。
思考
1、大气主要吸收太阳 辐射中的哪些波段的 能量? 2、大气增温是不是依 靠大气直接吸收太阳 辐射增温的? 3、低层大气主要直接 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4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作用主要是通过什么 途径实现的?
臭氧:1.14×10
-6
1、大气圈(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组成 作用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干 洁 空 气
氮 氧
CO2
O3
水汽
绿色植物进行
大气圈组成及其各层特点
大气圈组成及其各层特点大气圈是地球围绕在行星表面上的气体层,它是地球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过渡层。
大气圈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
此外,还有少量的氢气、氦气、氖气、氪气、氧氟化氮等稀有气体。
大气圈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跃层、热层和外层。
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1. 对流层对流层是距离地球表面最近的一层,其厚度约为10-15公里。
这一层是气候变化最为明显的区域,天气现象也主要发生在这里。
对流层内的空气通过对流运动形成对流层的名称。
在这一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平均每升高1公里,温度下降约6.5摄氏度。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厚度大约为15-50公里。
这一层的特点是空气流动平稳,没有明显的垂直运动。
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上方的臭氧层吸收了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3. 跃层跃层位于平流层之上,厚度约为50-85公里。
在这一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再次下降,这是因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分子被太阳的紫外线分解,释放出能量。
这一层也是飞机和导弹的主要飞行区域。
4. 热层热层位于跃层之上,厚度约为85-600公里。
这一层的主要特点是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明显上升。
这是因为热层中的气体分子吸收了太阳的高能量辐射,导致温度升高。
热层中的气体分子也很稀薄,几乎没有空气运动。
5. 外层外层是大气圈中最外面的一层,厚度约为600公里以上。
这一层几乎没有气体分子存在,主要是一些高能量的粒子和辐射。
外层是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主要作用区域。
总结起来,大气圈的各层次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从对流层到外层,温度、气压、气体组成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些层次的存在和特性对地球上的生物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大气圈也起到了保护地球的作用,吸收了太阳的紫外线和其他有害辐射,维持了地球的适宜环境。
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气象要素的特征
主要大气成分
气体 按容积(%) 按质量百分
20.948
75.52
23.15
28.0134
31.9988
氩
二氧化碳
0.934
0.033
1.28
0.05
39.948
4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分 类
成
份
粉尘微粒 硫化物 氮化物 卤化物 碳氧化物 氧化剂
碳粒、飞灰、碳酸钙、氧化锌、二 氧化铅 SO2、SO3、H2SO4(雾)、H3S等 NO、NO2、NH3等 Cl2、HCl、HF等 CO、CO2等 O、过氧酰基硝酸脂(PAN)等
1、气压的空间分布
• 某地的气压值,等于该地单位面积上大气柱 的重量。高度愈高, 压在其上的空气柱愈短, 气压也就愈低。因此,气压总是随着高度的 增加而降低的。
等高线与等压面的关系
• 高线和等压面图空间气压场的情况一般用等 压面图表示。在空间的每一点都有一个气压 值,如果把所有气压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就 形成一个等压面。由于同一高度上各地的气 压不等,气压在空间的分布,就象山丘一样 起伏不平。
• • • • 1)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3)天气变化复杂多变 4)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
• 在对流层的顶部,直到高于海平面50-55公里 的这一层,气流运动相当平衡,而且主要以 水平运动为主,故称为平流层。
3、中间层
• 平流层之上,到高于海平面85公里高空的一 层为中间层。 • 这一层大气中,几乎没有臭氮,这就使来自 太阳辐射的大量紫外线白白地穿过了这一层 大气而未被吸收,所以,在这层大气里,气 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很快,到顶部气温 已下降到-83℃以下.由于下层气温比上层高, 有利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故又称之为高空 对流层或上对流层.
大气圈的结构和功能
大气圈的结构和功能1. 大气圈的定义和组成大气圈是地球外部的一个包围层,主要由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它对地球的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气圈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2.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底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上延伸约10-15公里。
这一层是天气现象发生的主要区域,包括云、雨、雪等。
对流层中的气流是由地表的热量驱动的,热量使得空气上升,形成云层,最终形成降水。
3.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的顶部,向上延伸约50公里。
这一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因为臭氧吸收了太阳的紫外线辐射。
平流层中的气流相对平稳,因此它是飞机飞行的理想区域。
4. 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向上延伸约80公里。
这一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因为臭氧层变得稀薄,无法吸收足够的紫外线辐射。
中间层中的气流复杂,包括对流和湍流。
5. 热层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向上延伸至数千公里。
这一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因为太阳辐射的影响。
热层中的气流非常稀薄,几乎为零。
这一层对于卫星和太空船的运行非常重要。
6. 外层空间外层空间是指大气圈之外的太空区域。
这一区域没有明显的气流和温度变化,是宇宙辐射和微流星体的主要来源。
7. 大气圈的功能大气圈具有多种功能,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7.1 温度调节大气圈通过吸收和发射地球表面的红外辐射,起到保温的作用。
此外,大气圈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还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参与地球的能量平衡调节。
7.2 水分循环大气圈通过蒸发、凝结和降水等过程,参与地球的水分循环。
水汽在大气中上升,形成云层,最终形成降水,回到地面,为生物提供水资源。
7.3 保护作用大气圈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其伤害。
此外,大气圈还可以吸收部分宇宙辐射,保护地球表面免受宇宙射线的辐射。
7.4 化学平衡大气圈中含有多种气体,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后作业
2017年2月25日,我市因污染严重,市长被环保部公开约谈, 市长当场保证没有第二次;
• 重压之下,我市下猛药铁腕治理大气污染。对全市的57家重 点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对全市412家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对 生态治理情况和秸秆禁烧情况进行了调度。
作业:
秋冬季节,农民通常用燃烧秸秆的“经济”方法来防止农作物遭受冻害, 却不理解或者忽视了秸秆燃烧与大气污染、雾霾多发之间的联系。请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 波
2、太阳辐射主要由A紫 外线、B可见光、C红外 线三部分组成。 3、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
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50%
7%
AB
C 43%
3、大气的削弱作用
吸 收
反射
云
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
散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主 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A.① B.② C.③
D.④
AC 大气保温原理: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释放大气逆辐射返还地面,保温。
6、临沂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 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 回答问题。
解析:阴天云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气温比晴天低;夜晚阴天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 气温比晴天高,昼夜温差小。
吸收
反射(主要削弱形 式)
散射
吸 收
大气的反射作用:
影响因素:
云层 越厚 反射越强
学以致用: 晴天和阴雨天相比,晴天的 白天气温更高一些,为什么?
晴天云层薄,反射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 阴天云层厚,反射作用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大气及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的名词解释
大气及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的名词解释
大气:指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附近的气体层,由一层层不同性质和组成的气体组成。
大气圈:指地球或其他行星周围的气体层,由多个不同高度和性质的气体层组成,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组成:大气圈主要由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这些气体的比例和含量在不同层次和区域会有所不同。
结构:大气圈可以从地球表面向上划分为多个层次,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等。
每个层次的特点和性质都会有所不同,比如温度、气压、气流等。
- 对流层:最接近地面的层次,大部分天气现象发生在这里,温度递减。
-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温度保持稳定,飞机和气球常在这一层运行。
-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温度逐渐上升。
- 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温度急剧上升,太阳辐射主要影响这一层。
- 外层:位于热层之上,气压非常低,主要由稀薄的气体组成,与太空相连。
这些层次的不同结构和组成对于地球的气候、天气、空气质量等都有重要影响。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时【明确考点】大气圈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各层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课堂互动】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大气圈的组成.低层大气的组成有干洁空气、少量的____和________。
.低层大气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大气成分体积作用干洁空气N2_____________________o2________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____o3____________________水汽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杂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有何影响?.大气成分的变化能带来哪些危害?.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有何变化?为什么?.为什么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典例剖析例读低层大气组成图,回答:图中B表示;c表示,作用是。
在大气含量很少的成分中,有地球生命保护伞之称的是,他主要是能强烈吸收。
解析:图示为干洁空气组成图,干洁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其次是氧,二者占干洁空气的99%。
由于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氮氧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物质臭氧太阳紫外线变式训练.城市上空多雾的原因是A.空气中多水汽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c.空气中的固体杂质较多D.空气中臭氧含量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正确的是A.海平面上升B.臭氧大量减少c.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所致D.森林被砍伐自主学习知识点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分层的依据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____、____及____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分为______、______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空气____运动显著;__、云、__、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因此该层与人类的关系________。
大气圈的组成
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包围层,是地球生命活动的重要保护层及各种大气现象的发生地。
了解大气圈的组成对于我们理解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气圈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特点。
一、大气圈的层次结构大气圈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热层。
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组成和特点,下面将分别介绍:1. 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上方约10千米的高度,具有最丰富的气氛成分。
其中主要成分包括78%的氮气、21%的氧气以及少量的水蒸气和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氩气等。
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温度随海拔高度下降的区域,也是人类活动和大部分气候现象的发生地。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大约在10千米到50千米之间。
平流层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臭氧,因此也被称为臭氧层。
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温度保持稳定或随高度略有上升,同时臭氧层对地球上的生物起到了关键的保护作用,吸收和屏蔽了大部分紫外线辐射。
3. 中间层介于平流层和热层之间的中间层是大气圈中温度逐渐上升的区域。
中间层主要由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和温室气体等组成,这些气体对于地球上的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4. 热层热层位于大气圈的边界,主要由高温高压的空气构成。
这一层中的气体主要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
热层几乎没有空气的分子,形成了大气圈与太空的过渡区域。
5. 外热层外热层是大气圈的上层边界,也是与太空相接触的区域。
外热层主要由稀薄的气体和大量的游离气体组成,还包括一些电离气体和高能粒子。
外热层是太空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太阳风、行星际粒子和宇宙射线等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气圈的成分除了上述层次结构外,大气圈还包含了各种气体成分,如下所述:1. 氮气氮气是大气圈中最主要的成分,约占总体积的78%。
氮气的存在对于维持地球的氮循环和气候变化非常重要。
2. 氧气氧气是大气圈中的第二主要成分,占总体积的21%。
第三章人类与大气圈
第三章人类与大气圈第一节大气圈的结构与组成一、大气圈发展史1.46亿年前,原始大气:H2、NH3、CH4、H2O、CO22.30亿年前,CO2生成:为光合作用创造了条件3.20亿年前,生物出现,富氧大气圈形成:为生命的演化创造了条件。
生物圈是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但生物的出现以及生物圈的形成又深刻地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其它圈层的面貌。
二、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圈的厚度约为1000KM,大气圈的质量只及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大气质量主要集中在下部。
★按照分子组成,大气可分为均质层和非均质层(或同质层和异质层)⑴均质层:指从地表至90KM高度的大气层,其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除水汽有较大变动外,它们的组成是稳定均一的,这是大气低层的风和湍流连续运动的结果。
⑵非均质层:氮层(距地面90—200KM),原子氧层(200—1100KM),氦层(1100——3200KM)、氢层(3200——9600KM),没有明显的分界面。
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垂直变化的特征,分为:P471.对流层:12Km⑴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6.5℃/Km;下层热空气膨胀上升、上面冷空气下沉,垂直方向上对流;②密度大,大气总质量的3/4以上集中在此层;⑵分层:因受地表影响不同又分为两层:①1-2 Km以下,低层大气,污染物质活动区域;② 1-2 Km 以上,自由大气层,雨、雪、雹等天气过程。
2.平流层:12-50Km特点:①下部20Km以下,同温层;上部升温-----原因: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吸收短波紫外线,同时被分解成O和O2。
当它们重新生成臭氧时,释放大量能量。
②水汽、尘埃含量少,无云、雨等天气现象。
3.中间层:50-80Km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垂直运动----原因:无臭氧,氮氧等气体所能直接吸收的波长更短的太阳辐射又大部分已被上层大气吸收了。
层顶,温度达到最低,-83℃。
4.热成层:80-800Km 电离层,暖层、热层、增温层或电离层。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一、大气组成
1、干洁空气(Dry Air) 除水汽、气溶胶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2、水汽(Water Vapor) 垂直和水平分布差异较大;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变的成分, 来源于地面,含量变化。容积计约占0~5%。
3、气溶胶粒子(大气杂质)(Aerosols) 水汽凝结物水滴和冰晶 悬浮的固体微粒烟粒、盐粒、尘粒、各种凝结核以及带 电离子等。
• 上层(从6000m到对流层顶)-受地表影响更小,水汽含量很少,气温通 常在0以下,各种云多由冰晶或过冷水滴组成。
1500m高度以上的大气因为几乎不受受地表摩擦作用的影响---自由大气。
2、平流层
在对流层的顶部直到 55km,气流运动相当平衡, 而且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故 称为平流层(Stratosphere)。
• 二氧化碳含量分布特点:
– 工业区多、农村少 – 同一地区冬季多、夏季少 – 夜间多、白天少 – 阴天多、晴天少
讨论总结: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质量分数发生 变化的原因?
2、水汽
水汽在大气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仅0.1% - 3%,却是大 气中最活跃的成分。水对于地球上生命的有重要意义。
2、水汽
水汽的分布:
因为大气不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但地 面能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并放出长波辐 射,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和通过对流、湍流等方式 从地面吸收热 低层空量气才由能于升从温地,面因得而到越热接量近使地之面受的热大上气升得, 高层冷到空的气热下量沉越,多从,而造造成成对对流流层层的内气存温在随强高 烈的垂度气直升象混高要合而素作降水用低平。。分热布带不地均面匀温。度高,垂直 混合能由到于很各高地高纬度度,和对地流表层性顶质高的度差高异;,极地地 地面温面度上低空,空垂气直在混水合平作方用向弱上,具对有流不层同顶物高 度低。理属性,温、压、湿等要素水平分布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太阳、地面和大气之间的热传递
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
太 阳
太阳辐射
地 面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保温作用
大 气
大气辐射
宇 宙 空 间
地面辐射
【合作探究】
1.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 低)? 答: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 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2.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 答: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 低。 3.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答: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依据:大气在 垂直方向上的 温度、密度及 运动状况的差 异
高 度 K
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气的垂直分层
电 离 层
1、有电离层 2、空气稀薄
高 层 大 气
臭 氧 层
上冷下热 高空对流 上热下冷 空气平流 上冷下热 对流运动显著
1、天气晴朗 2、空气以平流运动 为主
平流层 对流层
1、对流旺盛; 2、温度随着海拔升高 而降低 3、天气变化显著
• 探究3:在“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中,气温随高度的变化为 什么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竖起的“W”的形状。 不同的大气层大气的受热状况不同,大气的温度变化不 同。对流层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随高度的增加而上 升,高层大气有升有降,导致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呈现出竖起 的“W”的形状。
①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 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B ) A.① B.② C.③ D.④ ②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的电离层位于( D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第3讲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大气圈的组成(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2)干洁空气主要成分的作用氮生物体内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氧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________________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吸收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______”2. 大气圈的结构——垂直分层(1)垂直分层的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________、密度及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
(2)垂直分层分层气温垂直变化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的关系A_____ _ 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____运动显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_____ _ 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__运动为主有利于__________臭氧层保护作用C_____ ______ 随高度增加先____后______80~500千米有假设干________,对短波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特别提示(1)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千米。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对流强烈,可达17千米~18千米。
高纬度地区仅8千米~9千米。
(2)从近地面到高空,大气密度逐渐减小,气压逐渐降低,水汽、尘埃含量逐渐减少。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辐射与波长(1)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就波长而言:A为________辐射,B、C为________辐射。
2.受热过程3.结论:A是大气热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方法指导大气保温作用可以归纳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串”: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升温——大气逆辐射。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典例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主要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 碳吸收的结果
• D主要是受太阳光热照射的结果
2.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 造烟雾,这是为了( )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 • B.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光合作用 • C.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损失 • D.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
保温过程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A
太阳暖大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 太阳辐射
地
面吸收后增温
B
大地暖大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 地面辐射
气
射,大气吸收后增温
C
大气还大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 大气辐射
地
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
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
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 1.有关低层大气增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 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大气圈的组成及结构和大气的受 热过城
制作人:王金晶 20130221149
学习目标
• 知道并记住大气组成成分和作用,结合图理解 大气的垂直分层的特点及原因。
• 重难点
• 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以及大气的受热过 程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合作探究】1.低层大气组成成分有哪些?各
成分的主要作用又是什么呢?
有重要作用
流 层
大
气
练习
(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 (2)B层___部冷___部热,以____ __运动为主。
(3)在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 是___层;飞机多在____层飞行,因为 该层____________;____ 层 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______层 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
削弱(吸收、 反射、散射)
大气逆辐 射
大气辐射
大气辐 射
地面辐 射
注:太阳短波辐射能进来,地面长波出不去 地面与大气之间的作用是保温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大
辐
气
射
辐
射
地 大气吸收19% 面 吸 收
大气逆辐射
地面增温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射向宇宙空间
“大地暖大气”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归纳如下
• (2)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特点
与人类的关
系
对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与人类关系最 流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 为密切 层 现象复杂多变
高
层 大 气
平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 利于飞行 流 升;大气水平运动为主;
平
层 能见度高
流
层
高
对无线电通信
对
层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干
主要
氮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洁
成分
氧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须
空
物质
气
次要
CO2
植物光合作Leabharlann 的原成分料;调节地表温度
O3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保温作用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圈的垂直分层
• (1)垂直分层的依据 •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的
差异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