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考研真题
道路勘测考试题库.docx
道路勘测考试题库填空1.按运输工具不同,交通运输休系有、、、2.在道路几何设计屮,基本设计依据有。
3.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汽车主要有、、,其中车作为标准车型进行交通量换算。
4.我国《标准》规定,一般采用第5.公路勘测设计阶段中,三阶段设计由、和6.道路设计文件表现的基本形式有、7.道路基础设计新技术中,“3S”技术是指8.道路按用途可分为、、和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9.公路《标准》可分为等级;城市道路按《标准》可分为10•公路用地范|韦|对于路堤为两侧的用地,对于路堑为坡顶水沟外缘以外不小于lm的用地。
□•平面成形三要素通常指的是12•圆曲线最小半径有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13•我国对于直线最大长度无明确限制,一般控制在为宜。
14•为了保证汽车的横向稳定性,应保证15.《标准》规定,可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公路都应设置。
为了保证排水,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7•平面设计成果主耍包括:直线、曲线及转角表、逐桩坐标表、平面设计图。
18.路线发生断链时,当真实里程大于名义里程,则路线为19•在纵断面图上,有两个主耍线条为和。
20•汽车的行驶阻力有、、。
21•缓和坡段在设计时,纵坡应不大于,长度不小于。
22•越岭线连续上、下坡路段相对高差在500米以上时,平均纵坡不宜大于23.《标准》规定,为了满足排水耍求,均应设置不小于的纵坡。
24•竖曲线设计的主要指标有水平长度。
25•爬坡道宽度一般为。
避险车道宽度通常不小于。
2&避险车道由、27•纵断面采用,比例尺采用1:200的比例。
28•我国路基横断面按照公路性质及等级不同,可分为整体式断面和分离式断面两类。
29•路肩从构造上可分为和两类,高速、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应设左侧硬路肩。
30 •中间带每隔和31•当平曲线半径吋,应在圆曲线内侧设置加宽。
32•再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的要求设置。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2套
道路勘测设计综合习题及答案2.圆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一般情况下均可采用。
(错)3.汽车转弯时受到的横向力,可以衡量不同重量的汽车在弯道上的稳定程度。
(对)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6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5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50m。
(对)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 h的确定,速度V为实际行驶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零。
(错)6.各等级公路最小纵坡的规定,是从减少工程量的角度考虑。
一般最小纵坡不小于3% (对)7.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大小应保持均衡,是指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半径大小应相等。
(错)8.纵断面的设计线,直坡段的长度是指其水平长度,竖曲线的长度是指实际曲线长度。
(错)9.越岭线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纵坡的安排,因此,越岭线的选线中,须以路线纵断面为主导。
(错)9.环形交叉口,对于环道上的车道数应是越多越好,以提高通行能力。
(错)四、简答题(5×5=25分)1.路线设计中对同向曲线、反向曲线、S型曲线的线形设计要求。
2.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的限制因素。
3.沿河线路线布设要点。
4.环行交叉口圆形中心岛半径、环道宽度的确定,考虑了那些因素。
5.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
五、计算题(共25分)1.某公路纵断面有一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K25+400 ,高程为420.00m,变坡点前后的纵坡分别为i1= -5%,i2= -3%,变坡点处有一构造物,要求其设计标高不低于420.8 m。
试确定并计算:(8分)①竖曲线的半径R、曲线长L、切线长T;②K24+200 、K24+300 、K24+500的设计高程。
2 . 某公路设计速度V=60Km/h,路面宽度B=7.0m,路拱横坡i G=2%,Ls min=50m。
有一弯道半径R=200m,超高率i y=7% ,若取缓和曲线长度L S=50m,超高采用绕路中线旋转,渐变率p=1/175。
道路勘测设计(东南大学)习题集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1-1 作为道路设计指标计算行车速度,其数值应考虑那些因素来确定?1-2 同一条路线,各个路段的设计行车速度不应差别太大,为什么?1-3 道路设计为什么除应满足近期交通量需要外,还应满足远期交通量的需要?近远期的年限一般为多少年?1-4 城市交通网有哪些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有什么区别?如何应用于道路网规划?1-5 试述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在道路勘察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
1-6 初步设计文件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1-7 技术设计(施工图)的内容是什么?与初步设计有何不同?2-1 为什么汽车的车速越大时,作用在汽车上的牵引力反而小?2-2 汽车在路上不更换排档作稳定行驶时,当道路阻抗越________,则车速越________,发动机曲轴的转速越________,曲轴的扭距越________,发动机的功率越________,汽车的牵引力越________,动力因数越________,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越________。
2-3 汽车在小半径平面弯道上作高速行驶时,为什么会表现出横向的不稳定情况?为什么汽车高速行驶在弯道的内侧要比在外侧显得稳定?2-4 试计算并绘制解放牌CA-10B型载重汽车的动力特性图(仅Ⅲ,Ⅳ绘出两档的曲线)。
已知i°=7.63,r K=0.482m, G T=80KN, n, N, @m查图,各排档的i K查表。
2-5 已知青岛市市郊某公路为沥青路面(f=0.02),纵坡为5%,试问满载的解放牌CA-10B型载重汽车(G T=80KN)能否以等速V=40km/h上坡行驶?能上坡行驶的最大等速为多少?要用哪一个排档?2-6 一辆满载的解放牌汽车在纵坡I=3%的坡道上以Ⅳ排档等速前进(路面系沥青路面,干燥,摩阻系数−=0.5,滚动阻力系数f=0.02),前方遇到5%的纵坡,问该车能否上去?如不能,应采用何种措施?请计算说明之(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G K=60KN)。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填空题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
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15)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
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
A 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C 混合交通行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 最大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B 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C )。
东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计算题
2.某级公路相邻两段纵坡i 1=5%, i 2=-6%,变坡点里程为K1+100,变坡点高程为200.53米,该竖曲线半径选定为1000米。
(1)计算竖曲线要素。
(2)计算K1+120桩号的设计高程。
(3)如果要求切线长大于100米,则竖曲线半径应如何确定?2.解:(1)曲线要素为:11.0%5%612-=--=-=i i ω坡度差因坡度差为“-” ,故为凸形竖曲线(米)曲线长 11011.01000 =⨯=⋅=ωR L (米)纵距(米)切线长度 51.110002552 5521102 22=⨯=====R T E L T (7分) (2)K1+120桩号的设计标高:因变坡点里程为K1+100,故该桩号在变坡点之后20米,又因切线长为55米,故该桩号还在竖曲线范围内。
x=55-20=35 (米))( 61.01000235222米=⨯==R x yH 切 =200.53-20×6%=199.33 (米)H S = H 切-y =199.33-0.61=198.72 (米) (4分)(3))( 18.181811.010022米=⨯==ωTR 竖曲线半径应大于1818.18米 (4分)1. 某平面凸型曲线,交点里程JD=K0+199.25,其转角为α=22°33ˊ,如果缓和曲线长取60米,R=152.45米:(1) 试计算该平曲线切线长、外距、平曲线长。
(2) 试计算该平曲线缓直点里程。
1.解:(1)T=60.55 (2分,应写出计算过程)E=4.00 (2分,应写出计算过程) L=120.00 (2分,应写出计算过程) (2) 缓直点桩号计算如下:ZH=JD-T=K0+199.25-60.55=K0+138.70 (2分) HZ=ZH+2ls =K0+138.70+120=K0+258.70 (2分)2.某级公路相邻两段纵坡i 1=-5%, i 2=5%,变坡点里程桩号为K8+800,变坡点高程为100.00米,该竖曲线半径选定为1000米:(1)试计算竖曲线要素; (2)填出下表中的空白部分。
东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试卷D及答案
东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试卷D 及答案1.作为城市道路设计依据的机动车辆可分为: 小型汽车 、 普通汽车 、 铰接车 。
2.根据(JTG 01-2003),将公路根据 功能 和 适应的交通量 分为五个等级。
其中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 小客车 的年平均交通量为2000-6000辆。
3.汽车行驶的充要条件是:T ≥ R (驱动力大于等于行驶阻力)和 T ≤ψ· GK (驱动力小于等于附着力)。
4.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主要考虑 旅客感觉舒适 、超高渐变率、 行驶时间和 路容美观 几方面。
5.施工高度是指在任一横断面上设计标高 与 中桩地面标高之差,又称 填挖高。
6.中间带是由 两条左缘带和 中央分隔带 组成,其表面形式有 凹形 和 凸形 两种。
7.越岭线垭口选择要全面考虑垭口 位置、 标高 、地形、 地质 和 展线条件 等。
8.RS 、GIS 、GPS 分别是 遥感 、 地理信息系统 、 全球定位系统 的简称。
9.定线是在 选线布局 的基础上具体定出 道路中线位置 的作业过程。
10.道路交叉的交错点包括 合流点 、 分流点 和冲突点 等三类,其中 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的安全影响最大。
11.横断面设计图应按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进行布置,一般采用 1:200的比例。
12.道路建筑限界又称 净空 ,由 净高 和 净宽 两部分组成。
13. 城市道路设计标高是指 建成后的行车道路面中线 标高或 中央分隔带中线 标高。
二、单项选择题30分1.当车速为32km /h 时,路拱横坡为2%,超高横坡度为6%,横向力系数μ=0.12,则曲线最小半径为( D )A 、135mB 、100mC 、80mD 、45m2、 某公路某段采用人工挖运土方,已知免费运距为20m ,借方单价为16元/m 3,远运运费单价为4元/m 3·km ,则其经济运距为( C ) A 、24m B 、80m C 、4.02Km D 、4.2Km3、平原区路线选线时( A )A 、原则上不穿过城镇B 、尽可能穿过城镇C 、高速公路可穿过城镇D 、乡村道路不宜穿过村镇 4.公路工程两阶段设计是指( B )A.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B.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C.技术设计和初步设计D.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5.汽车在某一档位以速度V 做稳定行驶,相应的动力因数为D ,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 ,则汽车所能克服的纵坡度i 为( B )A. i=D + fB.i=D - fC.i = D fD.i = D/f 6.关于附着系数,正确的是( C )A.与车速无关B.车速越高,φ越高C.车速越高,φ越低D.与荷载无关 7.在直线和半径为R 的圆曲线之间设置一回旋线,其长度为L ,参数为A ,R 、L 和A 单位均为m ,则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C )A.R+L=AB.R-L=AC.R ·L=A 2D.R 2/L=A 8.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B ) A.0.3% B.0.5% C.0.7% D.0.9%9. 三级公路设计车速v =30km /h ,最大纵坡为8%时,坡长限制为300m ,而最大纵被7%时,坡长限制为500m ,当路线连续陡坡,假如纵坡为8%,坡长为120m ,相邻坡段纵坡为7%时.则坡长不应超过( D )A.180mB.500mC.200mD.300m10.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D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A.V=(A1+A2)LB. V=(A1-A2)LC. V=2(A1+A2)LD.V=(A1+A2)L/211.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C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12.各级公路都必须保证的视距是( B )A.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C.错车视距D.会车视距13.用于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司机操作反应时间一般取为( B )A.1秒B.3秒C.6秒D.9秒14. 土石方调配时,横向调运复核( D )A.本桩利用+填方=挖方B.挖方=本桩利用+废方C.挖方=本桩利用+填缺D.挖方=本桩利用+挖余15.公路纵断面的线形要素有( D )。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试卷A一、单选超(毎fl 1.5分,共30分)I 《公昭丁程技术标冷》中现定的各级公略浙能适应的交通( ) •A.年平均11交通呈 B ・I 」平均小时交通呈C •益人交通呈2. 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艰关进的翁数是〈〉oA. 3%B. 2%C.非定值 8. 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A.二次抛物线B.高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g 、二、三.啊级公路的路基仪计标高一股是指()•A ・路基屮线标岛B 路面边缘标岛C.路基边缘标高lOv 凸形睜蔽线員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耍根据()来选取It 中较大值.A.行程时同、离心力和视距B.加速度、行年时间和离心 力C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IK 汽车在公坷上行驶.当牵引力等J :各种行驶阻丿J 的代数和时,汽车就()fftt. A.加連B 芻逆C.减辿D.无江倫逗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髙的控制主要取决于()•人路基块小填土高度B. 土石方境挖平衝C.最小纵坡和坡长13、 路基填方用丄取'OF 或“f 萨的界限距离称为(> - A.经济运甌B •平均运瓯C.超运运麵14、 钦制横斯而阳的比例尺一般为()- A. I : 100 B. 1; 200 C. I : 500 15、 平甌区布綾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A.穿过城镇B.离开城俄C.靠近城傥16A 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般应根据()来确定. A.曲线长 R •切线长 C.外强 17、详细测量结朿后需要编制< > • A ・骏工决舜 B.施工图预算 C.设计概舜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I 十385终点桩号为KZ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 一处长ffi57.94n, 一处矩谜彳3・36叭 则该路线总长()。
A. 26029. 16 mB. 27380 mC. 26000 m 19、当呼曲线半径小于( )时・平曲线应设迓趙髙・ A ・一般44小半径 B.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C.极限厳小半径V 设计车辆B ・交通虽 C.没计乍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 4外侧昭眉边缘 B.外侧路血边缘 1>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进行. A.外侧 B.内侧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停车现爪 B.会车视距 )纵坡比原设计纽坡增加的坡度. C.路面审心C •两侧同时 ). C ・超乍视距 6、一像公路住向路堀怙况卜的趙向沟成对采川( 九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 C •中軸旋转7、公路克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閱曲线部分員小眉嵩横玻度应是(Z0、路毎设计表是汇集了()・A.平浙、纵血综合址计成果B.纵•横血综合成果C- ¥、t处纵综合设il成果二、填空题《毎空1分,共30分〉I《公册匸程技术标笊》(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
(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2套
道路勘测设计综合习题及答案2.圆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一般情况下均可采用。
(错)3.汽车转弯时受到的横向力,可以衡量不同重量的汽车在弯道上的稳定程度。
(对)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6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5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50m。
(对)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 h的确定,速度V为实际行驶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零。
(错)6.各等级公路最小纵坡的规定,是从减少工程量的角度考虑。
一般最小纵坡不小于3% (对)7.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大小应保持均衡,是指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半径大小应相等。
(错)8.纵断面的设计线,直坡段的长度是指其水平长度,竖曲线的长度是指实际曲线长度。
(错)9.越岭线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纵坡的安排,因此,越岭线的选线中,须以路线纵断面为主导。
(错)9.环形交叉口,对于环道上的车道数应是越多越好,以提高通行能力。
(错)四、简答题(5×5=25分)1.路线设计中对同向曲线、反向曲线、S型曲线的线形设计要求。
2.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的限制因素。
3.沿河线路线布设要点。
4.环行交叉口圆形中心岛半径、环道宽度的确定,考虑了那些因素。
5.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
五、计算题(共25分)1.某公路纵断面有一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K25+400 ,高程为420.00m,变坡点前后的纵坡分别为i1= -5%,i2= -3%,变坡点处有一构造物,要求其设计标高不低于420.8 m。
试确定并计算:(8分)①竖曲线的半径R、曲线长L、切线长T;②K24+200 、K24+300 、K24+500的设计高程。
2 . 某公路设计速度V=60Km/h,路面宽度B=7.0m,路拱横坡i G=2%,Ls min=50m。
有一弯道半径R=200m,超高率i y=7% ,若取缓和曲线长度L S=50m,超高采用绕路中线旋转,渐变率p=1/1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东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考研真题资料
1、公路、城市道路如何分类分级?其依据是什么?
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都可以采用哪几种阶段设计?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3、设置缓和曲线的作用?
4、说出三种以上平面线形要素组合类型,并说明其相应的适用条件?
5、试述什么是平均纵坡、合成坡度?为什么要对平均纵坡和合成坡度加以控制?
6、平、纵线形有哪几种组合形式?从视觉条件角度分析每种情况的优势和不足?
7、不同等级公路规定了哪几种最小半径?在运用平曲线三个最小半径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8、什么是视距?视距分为哪几种?如何确定通视区域从而保证视距?
9、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OO, 高程为780.72,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
(1)判断凹凸性;
(2)计算竖曲线要素;
(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标高。
10、设计题:如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平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为2500m,一般最小半径为400m,极限最小半径为250m,临界圆曲线半径如下表所示。
缓和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100m,极限最小半径为70m。
请根据已知已知条件,设计出尽可能多的平面线形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