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区别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区别一、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的概述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都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发病现状大致相同,主要由于胃酸和胆汁的侵蚀,导致黏膜层受损,进而形成溃疡。
常引起的症状包括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但是由于十二指肠和胃的解剖位置不同,导致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症状和治疗方式有所不同。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往往出现在餐后,因为食物可以中和胃酸,减轻胃部的酸度,但是食物通过进入十二指肠后就进入到了胃酸和胆汁的侵蚀范围内,因此容易引起疼痛。
而胃溃疡的疼痛通常在空腹时出现,因为此时胃部没有食物中和胃酸。
治疗方面,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治疗方法是类似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调整。
药物治疗包括抗酸药、抗生素和胃粘膜保护药等,可以有效地减少胃酸的分泌,促进溃疡的愈合。
生活习惯调整方面,包括饮食上的注意事项(少吃辛辣、酸涩等食物)、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休息等。
对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治疗,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的区别(一)患者病变部位的区别十二指肠和胃都是消化器官,但它们位于不同的位置,因此引起的溃疡也不同。
十二指肠溃疡位于小肠与胃之间的消化器官,而胃溃疡则位于胃部。
具体来说,十二指肠溃疡通常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这是与胃相邻的小肠一段范围。
而胃溃疡则通常发生在胃的黏膜层的表面。
从病变部位的区别可以看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在病理生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在表现上常常会表现为餐后疼痛,因为食物进入到十二指肠时,食物可以中和胃酸,从而减轻胃的酸度。
但是,当溃疡位于十二指肠上时,食物恰好进入到胃酸和胆汁的侵蚀范围内,容易引起疼痛等症状。
而胃溃疡则常常表现为空腹疼痛,因为空腹时胃没有被食物中和,因此酸度更高,容易引起疼痛。
(二)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的区别除了病变部位的不同,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在临床表现和体征方面也存在差异:1. 饮食状况: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往往在饮食后感到疼痛,因为这时胃肠道中的食物可以中和部分胃酸,以缓解疼痛;而患有胃溃疡的病人则往往在空腹时出现疼痛,因为这时胃肠道中没有食物缓冲胃酸的影响,导致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更加明显。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有什么区别?该注意什么?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有什么区别?该注意什么?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都属于消化道内常见的病症,多数人容易将二者混淆,毕竟这两种疾病是很相似的。
其实,这两种疾病的症状、病机及治疗方法是有一定的区别,所以患者应该要鉴别清楚自己究竟是哪一种类型溃疡,才可以做到对症下药。
1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区别(1)病位不同:胃溃疡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幽门部、胃小弯出,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变部位在十二指肠球部前壁,两者通过胃镜可清晰鉴别出来。
除此之外,胃溃疡的病变面积相对较大一些,其直径大多在15~25mm;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变范围较少,直径大多在15mm内。
(2)临床症状体征不同:胃溃疡所致的上腹部疼痛主要是在用餐后出现,而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是在餐前或夜晚出现或加重。
在就诊中医师常会问患者“你是饱后腹痛,还是饿的时候才痛?”,饱后疼痛倾向于胃溃疡,饿时疼痛倾向于十二指肠溃疡,这是两种疾病最明显的区别。
具体症状鉴别点见表1。
表1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疼痛症状鉴别鉴别点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疼痛实际餐后3~4小时出现疼痛,至下次进餐后缓解,且常伴有夜间疼痛餐后30分钟~1小时出现疼痛,至下次餐前疼痛可自行消失疼痛上腹部正中或稍偏右剑突下正中或偏左部位饥饿感、烧灼感烧灼感、痉挛感疼痛性质一般疼痛→进餐→缓解进餐→疼痛→缓解规律(3)发病机制不同:胃溃疡的发病机制是胃酸分泌过多以及胃粘膜保护功能降低,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机只是胃酸分泌过多。
(4)患病群体不同: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年轻人,主要是年轻人不太注重饮食卫生,饮食习惯也比较随心所欲,不良饮食结构可对肠道产生较大刺激,再加上精神刺激、烟酒嗜好等因素,致使胃酸分泌过多,故易发生肠道溃疡。
而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因为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胃粘膜自身抗消化能力变弱,或者胃肠活动能力减退、胃内食物延迟排空等,影响胃酸分泌,也会引起胃粘膜退行性变化,故易引起胃溃疡。
(5)受季节性影响程度不同:十二指肠溃疡在秋季的发病率会相对高一点,主要是由于秋天是细菌、寄生虫感染的高发时期,极易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发生肠道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有哪些区分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有哪些区分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都是比较常见的胃部疾病,两种疾病发病时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上腹部疼痛的情况。
因为无论是十二指肠溃疡还是胃溃疡一般都会被人们归结为胃痛,但是这两种病还是存在较大区别的。
1.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早期症状不同十二指肠溃疡早期发病会出现反酸水的症状,吃饭后出现饱胀感,并伴随恶心、嗳气等情况。
早期发病病人往往会发生食欲下降,身体逐渐消瘦,还有部分人出现贫血或者舌炎等情况,发病严重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出现呕血或者黑便等情况。
胃溃疡的发作比较慢,大部分胃溃疡病人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出现显著的消化道病症,或者仅出现比较轻微的胃部不适。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上腹部疼痛,疼痛可能是刀割样疼痛也可能是烧灼感的疼痛。
但是疼痛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除了胃部疼痛外,还可能会出现腹胀、打嗝等症状。
1.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疼痛时间和位置不同十二指肠溃疡一般是吃饭后3、4个小时开始发作,疼痛会一直持续到下一顿吃饭,吃完饭后疼痛感会逐渐减轻或者消失,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空腹就容易导致胃部疼痛,因此夜间发病的概率也比较大。
而胃溃疡一般是吃完饭半个小时到2个小时内出现,疼痛一般会延续2个小时左右,到下次吃饭前出现减轻,这种疼痛规律被称为餐后痛。
十二指肠发病疼痛位置是在肚脐上方或者偏右的位置,在按压时疼痛会更明显;而胃溃疡发病位置主要在上腹部偏左的位置,按压时也会出现疼痛加重的情况。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位置主要是在球部位置,溃疡面一般在2到15毫米,十二指肠溃疡的单发性比较常见,多发性比较少。
溃疡面形态不一,大部分是圆形或者椭圆形,如果溃疡的程度比较深,已经达到黏膜肌层,会出现边缘整齐的溃疡面,一般还会伴随水肿、炎症或者增生等。
如果溃疡面持续加深达到血管,则会导致胃出血。
溃疡的深度超过浆膜层或者肌层,还可能会造成穿孔的危险。
胃溃疡的位置大部分是在幽门或者胃小弯的位置,主要发生在后壁。
溃疡面相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来说更大,一般为5到25毫米。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八大区别[1]
培训部15011版11月门店每周小知识点(第三周)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八大区别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同属消化性溃疡,因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不少共性,故一般都统称消化性溃疡。
通常人们总是把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称之为“胃病”或溃疡病。
主要是它们临床表现极其相似。
但毕竟是两种独立的疾病,从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特点,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临床表现还是有所不同的,有必要加以鉴别。
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1.原因不同:目前认为胃溃疡的形成因素较多着重于胃粘膜屏障的削弱和胃泌素分泌的增加,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因素则较多着重于壁细胞总体的增大。
2.位置不同:胃溃疡多发生在胃小弯和幽门部,以后壁为多,直径一般为5~25mm,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以前壁为多,直径一般为2~15mm.溃疡多为单发,但也有多发性溃疡。
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深达粘膜肌层,边缘整齐,有炎症、水肿、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等病变,当溃疡侵及较大的血管时,能引起大量的出血。
若溃疡穿透肌层及浆膜层,常引起穿孔。
3.疼痛性质不同:上腹部疼痛是溃疡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节律性、周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疼痛的性质常为隐痛、灼痛、胀痛、饥饿痛或剧痛,以阵发性中等程度钝痛为主,亦有持续性隐痛,能被碱性药物和食物暂时缓解。
胃溃疡的疼痛部位常位于剑突下或偏左,多发生于餐后半小时~2小时,再经1~2小时的胃排空后疼痛能自行缓解,在下次餐前自行消失,部分病例进食后即可引起腹痛,尤其幽门管溃疡表现更为明显,常伴见餐后饱胀不适或恶心呕吐。
其疼痛规律为进食-舒适-疼痛-舒适。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部位在剑突下偏右,后壁穿透性溃疡疼痛可放射至背部7~12胸椎区,常于饭后2~4小时发作,持续至下次进食后才缓解,进食后疼痛可减轻或缓解,故叫“空腹痛”,其疼痛规律为进食-舒适-疼痛。
有的也可在夜间出现疼痛,常在夜间痛醒,又叫“夜间痛。
”4.发病年龄不同:一般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中青年,而胃溃疡则发病年龄较迟,多发于中壮年。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区别
⼀般将胃溃疡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有时简称为溃疡。
原本消化⾷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酶(酶的⼀种)却消化了⾃⾝的胃壁和⼗⼆指肠壁,从⽽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1、⼗⼆指肠溃疡 胃溃疡是由于防御因⼦的作⽤减弱、攻击因⼦的⼒量相对增强⽽引起的。
⽽⼗⼆指肠溃疡是因为属于攻击因⼦的胃酸分泌增加所引起。
⼤多数医`学教育搜集整理的⼗⼆指肠溃疡都发⽣在⼗⼆指肠⼊⼝处的⼗⼆指肠球部。
这个部位容易暴露在胃部流过来的胃酸中,黏膜容易受伤。
当⾝⼼承受强⼤的压⼒时,胃酸分泌将会增加,⼗⼆指肠球部的黏膜将会溃烂,演变成“糜烂”的状态。
通常只要过⼀段时间,糜烂就会⾃然痊愈,但是如果反复发⽣糜烂,⼗⼆指肠球部的黏膜将会变性为类似胃黏膜的“胃上⽪化⽣”组织。
⽽这⾥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将会导致黏膜的防御功能降低,使得糜烂进⼀步发展,形成溃疡。
溃疡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与呕⾎、⾎便。
上腹将会出现以⼼窝为中⼼的疼痛。
疼痛程度因⼈⽽异,有⼈出现绞痛,也有⼈感到胀痛、钝痛或灼痛。
疼痛和饮⾷有关,对胃溃疡⽽⾔,通常在空腹时或餐后30分钟左右开始痛,⽽⼗⼆指肠溃疡则是在空腹时、餐后2~3⼩时,或是医.学教育搜集整理夜间开始痛。
⼗⼆指肠溃疡以空腹痛或夜间痛更为常见。
这种疼痛只要⽤餐,就会暂时缓解。
这是因为刺激黏膜的胃液受到⾷物的中和所致。
⼀般情况下,症状持续数⽇后,由于机体的防卫反应,使得溃疡表⾯产⽣叫做⽩苔的薄膜,疼痛会有所轻减。
消化性溃疡还常出现胃灼热(烧⼼)或打嗝等症状。
胃灼热的症状在躺着的时候⽐站着或坐着的时候更明显,⽽左侧卧时尤其感觉强烈。
这是因为左侧卧时胃液容易回流到⾷管下部,刺激⾷管黏膜的缘故。
呕⾎、⾎便等也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症状。
溃疡达到深处时,贯穿肌层⾥⾯的⾎管将会受到侵犯,引起出⾎。
胃溃疡以呕⾎较多见,⼗⼆指肠溃疡则以⾎便更常见。
呕⾎时,刚开始会觉得反胃,然后会吐出⼤量类似咖啡⾊的液体。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方法
本文来源于北京胃肠医院:/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就叫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表现有上腹部疼痛、泛酸、嗳气,腹痛多在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10点及夜间2点前后比较明显,进食后腹痛减轻或消失。
这类患者中老年人多无腹痛,但并发出血或穿孔者多见,其原因有病人不知道、未能及时治疗的缘故。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有何不同?(1)发病机理不同:胃溃疡是以胃粘膜防御机能减弱为主,大部分患者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酸分泌增多和大脑皮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2)临床症状不同:胃溃疡疼痛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均不如十二指肠溃疡明显。
胃溃疡的疼痛部位多在剑突下偏左,常在进食后出现。
而球部溃疡腹痛部位中上腹或稍偏右一点,多在饥饿时发作。
(3)恶变的可能;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几乎不发生恶变。
(4)症不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易并发幽门梗阻、出血及溃疡穿孔:胃溃疡上述并发症较少见。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一种慢性、容易复发的疾病。
绝大部分球部溃疡患者经过Hz受体桔抗剂泰胃美(甲氰昧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治疗6周后,均可愈合,但停药之后,约80%的病人会在一年内又复发。
如何预防球部溃疡病的复发呢?这得从溃疡病的发生说起。
近代认为,渍疡病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袭球部粘膜,前者攻击力超过后者防御力所致。
现代溃疡病治疗的策略已着眼于减少胃酸分泌和提高粘膜抵御侵袭能力两个方面。
有关医学专家认为,对HP(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球部溃疡患者可用H2受体桔抗剂合并抗菌药(如庆大霉素口服片、麦滋林—S颗粒、胶体铋剂);对HP阴性球部溃疡患者可用Hz受体阻滞剂合并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治疗。
对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可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治疗4—6周。
以上联合用药对降低球部溃疡的复发率大有稗益。
溃疡愈合后,为预防复发可采用长程半量H2受体拮抗剂每晚服用,需6个月一1年甚至更长些时间。
这种日维持量疗法适用于慢性溃疡有出血史、经常复发(每年发作2次以上)的老年患者。
胃溃疡好发的部位是哪里
胃溃疡好发的部位是哪里可能很多朋友对于胃溃疡这种疾病的发病症状都不了解,更不会知道胃溃疡的发病部位是在哪里了。
其实,胃溃疡好发的部位是胃窦小弯侧或者幽门腺区的位置,当你们在生活中发现这两个位置出现发炎的情况很可能就是胃溃疡,这时候你们就要及时的对于这种疾病进行治疗了,希望你们可以理解。
胃溃疡好发部位:胃窦小弯侧。
但更准确是在小弯胃角附近。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球部前壁和后壁,前壁更多见。
前壁多见穿孔,后壁多见出血。
还有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球部以后的部位)多见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半以上。
其中又有3/4是十二指肠溃疡。
一般是前壁,有大出血的溃疡多为慢性溃疡,一般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或胃小弯,由于溃疡基底的动脉被侵蚀破裂,裂口缺乏收缩能力,出血往往不易自止。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部位为十二指肠前壁。
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部,尤其在胃窦部小弯处多见。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后壁。
前、后壁都比较常见,前壁比后壁多见些。
胃幽门部,大多数最先是先感染上幽门螺旋杆菌引起,以及胃酸过多.另外,还有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好发的部位是在胃窦部小弯侧,就是在胃底腺区和幽门腺区两种不同结构的交界处,即胃体和胃窦粘膜交界处胃角,约占胃溃疡的75%左右。
其次是幽门管处,偶见于胃大弯。
在老年人溃疡可发生在小弯上端至宏门区,即胃小弯垂直部。
而胃底部大弯侧是非常少见的,后壁较前壁多见。
胃的粘膜层里,大约有五百万个小腺体,在胃底扣胃体的胃底腺里,有三种细胞,有主细胞,能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能分泌盐酸;有粘液细胞分泌粘液,胃底腺区又称为泌酸腺区。
胃窦部粘膜是由粘液细胞组成的幽门腺,称为幽门腺区。
泌酸腺区和幽门腺区,通常以角切迹为界,两者之间有宽约2厘米的“界带”,胃渍疡多位于幽门腺区漓“界带”1.5厘米之内的区域。
因这个部位紧邻分泌酸和胃蛋白酶处,此处胃酸和酶浓度较高,比起其它部位更易长期受到更多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而发生粘膜损害,形成溃疡。
中医辨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辨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胃脘痛的范畴,临床表现胃脘痞胀疼痛,多以久痛,饥时痛,喜温喜按,得食少愈为主要特征。
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
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
1 发病特点①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或十几年。
②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
过去发作期可长达数周或数月,现因有效治疗而显著缩短。
缓解期亦可长短不一,短的仅几周或几个月,长的可达几年。
③发作有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可因不良精神情绪或解热镇痛药及消炎药物诱发。
④多发于中青年男性。
2 病因病机溃疡病的形成,大多和情志饮食有关。
思虑伤脾,或情志所郁、肝郁犯胃,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机能损伤,逐渐形成溃疡。
亦由于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饮食生冷辛辣等损伤脾胃,致使溃疡发生或加重。
过度忧愁、持续强烈的精神创伤,如丧偶、离婚、事业失败、恐惧等,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病情加重有一定的关系。
大量实验材料与临床观察表明,当机体处于高度精神紧张或应激状态时,可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生物化学、免疫功能和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近年来国内有人对华东地区891例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示性情急躁者较易患消化性溃疡,尤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
3 鉴别诊断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同属消化道溃疡,临证时同中有异,不可不辨。
两者均是久痛,喜温喜按,胃溃疡疼痛常于饭后0.5~1 h发作,俗称“食后痛”或“饱食痛”,夹杂胃气不降,不通则痛的病机,属虚中夹实;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常于食后3~4 h发作,俗称“食前痛”或“饥时痛”,多属脾不升清,不荣则痛。
两种溃疡初痛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故均可伴黑便,为脾虚不能统血之征,胃溃疡多兼呕血,夹胃气上逆病机,虚中夹实。
4 类证辨治溃疡病多属虚证,久病体弱,痛喜温按,得食可缓,食少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厚腻或滑白,脉弱。
鉴别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
鉴别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导读:怎么鉴别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是有溃疡症状的患者急于想知道的问题,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症状都属于上腹部痛,因此患者很容易混淆而造成误诊。
下面请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二者的区别。
……怎么鉴别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是有溃疡症状的患者急于想知道的问题,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症状都属于上腹部痛,因此患者很容易混淆而造成误诊。
下面请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二者的区别。
怎么鉴别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属消化性溃疡,因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不少共性,故一般都统称消化性溃疡。
但毕竟是两种独立的疾病,从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特点,有必要加以鉴别。
1、临床症状: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可出现规律上腹部疼痛。
胃溃疡多在餐后1/2~1小时即可发生疼痛,在下次餐前自行消失,部分病例进食后即可引起腹痛,尤其幽门管溃疡表现更为明显,常伴见餐后饱胀不适或恶心呕吐。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痛多出现在餐后1~3小时,下次餐后则疼痛缓解。
约半数病人有午夜疼痛。
2、体征:胃溃疡发作时病人在剑突下偏左有固定而局限的压痛点。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压痛点多在剑突下偏右,缓解时无明显阳性体征。
3、发病年龄:一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好发于中青年,而胃溃疡则发病年龄较迟,多发于中壮年。
临床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明显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均以男性居多。
4、胃液分析: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正常或稍低于正常;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则常有胃酸分泌过高。
5、预后:少数胃溃疡病人可发生癌变,若有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年龄在45岁以上,症状顽固而经严格的8周内科治疗无效,且大便潜血持续阳性者,应考虑癌变可能,应高度警惕并进一步检查。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则不会发生癌变。
如不能确诊者,可行胃肠饮餐透视或胃镜检查,及早明确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区别
医诊通消化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区别【摘要】虽然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都属于消化道内常见的病症,但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在治疗原理上也有一定的区别,患者可以从症状、部位、受季节性影响程度不同、患病群体不同等方面进行区分。
【关键字】十二指肠溃疡;溃疡;防治姻张芝芝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都属于消化道内常见的病症,多数人容易将二者混淆,毕竟这两种疾病是很相似的。
其实,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原理有一定的区别,所以患者还是应该分清自身到底患的是何种疾病,这样才能够做到正确治疗。
二者有三大区别1.病症部位不同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发病部位并不相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变部位在十二指肠球部的前壁,而胃溃疡多发病于胃小弯部或者幽门部位,所以是很容易被区分开的。
此外,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灶范围比胃溃疡小一些,一般在直径15毫米之内,而胃溃疡疾病的溃疡面却很大,多数患者都能达到直径25毫米。
2.受季节性影响程度不同十二指肠溃疡疾病多出现在秋季,因为这个季节是寄生虫和细菌的高发时期,所以容易引发人们出现感染的情况,进而就形成了十二指肠溃疡疾病。
而胃溃疡疾病基本是没有季节性节律的,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季节,人们患胃溃疡疾病的概率都相差不大。
3.患病群体不同一般年轻人更容易患十二指肠溃疡疾病,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还不太注重饮食事宜,吃什么全凭自己的心情以及喜好来操控,进而就容易出现肠道溃疡的症状,因为不良饮食结构对肠道刺激性很大。
而胃溃疡这种疾病却多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因为这类人身体机能显著下滑,就给这种疾病提供了良好的入侵契机。
消化性溃疡的防治目前对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主要是胃镜和X线钡餐。
治疗上要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保护胃黏膜。
然而,患者除了配合医生积极做检查、明确诊断、服用药物治疗外,平时的家庭护理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平时护理的小建议:1.进餐时保持心情舒畅,充分咀嚼。
2.症状重的患者改为以碱性的面食为主,不习惯吃面食的患者以软饭或米粥代替。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区别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区别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这些溃疡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的滥用、胃酸分泌异常等。
虽然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在症状和体征上有些相似,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
因此,了解它们的区别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并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1、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定义1.1胃溃疡的定义及发病部位胃溃疡是指胃黏膜或黏膜下层出现溃疡形成的病变。
它通常是由于胃内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蚀所致,导致黏膜损伤。
胃溃疡发病部位主要在胃的内壁,通常集中在胃窦(胃的下部区域)或小弯曲部(胃的左侧区域)。
这些部位易受胃酸侵蚀,因此较容易形成溃疡。
1.2 十二指肠溃疡的定义及发病部位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十二指肠(小肠的一部分)黏膜或黏膜下层出现溃疡形成的病变。
十二指肠溃疡通常形成于空肠的起始部分,称为十二指肠球部。
这个区域是十二指肠最接近胃的部位,正对胃底部。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部位相对于胃溃疡较为靠近胃的出口,所以它也容易受到胃酸和胆汁的影响而形成。
2、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2.1 胃溃疡的常见病因①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溃疡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这种细菌感染可导致胃黏膜受损,增加溃疡形成的风险。
②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是一类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的常见药物,但长期滥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引发溃疡形成。
③胃酸分泌异常:胃内酸的分泌过多或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失调,使得胃黏膜易受到胃酸的侵蚀,导致溃疡的发生。
④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天生对胃黏膜受损的抵抗力较低,因而更容易患上胃溃疡。
2.2 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病因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类似,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导致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病因。
②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不仅会增加胃溃疡的风险,也会对十二指肠黏膜产生损害,导致溃疡的形成。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有何不同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有何不同现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环境、心理等因素受到影响,使得人们的肠胃越来越脆弱,肠胃疾病成了发病率极高的疾病。
在消化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溃疡”,溃疡可发生于食管、十二指肠、胃等多个部位,日常生活中听得较多的就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两种疾病都属于消化性溃疡,同类疾病必然存在相似之处,那我们该怎么区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不同之处。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同属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致病菌是幽门螺杆菌,据相关数据显示,因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消化性溃疡占溃疡病的80%-90%之间。
十二指肠溃疡是因十二指肠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犯下,失去维护平衡的能力,造成自身粘膜被消化,从而导致局部出现炎性缺损。
此类溃疡多发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更为常见),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十二指肠溃疡的患病率约占消化性溃疡患者的70%。
而胃溃疡是因为胃粘膜受到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害,失去维护平衡的能力,使得自身粘膜被消化,从而导致的局部炎症缺损。
此类溃疡多发生在胃角、胃窦小弯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身上,据相关数据显示,胃溃疡的患病率约占消化性溃疡的25%。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二者属于“近亲”,所以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如:①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会引起腹痛,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常见症状,且都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纳差、腹胀等症状。
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常见的如粘膜充血、小血管破裂、水肿等。
③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可能会引起消化性穿孔。
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会引起人体的消化功能异常。
⑤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诱因均和精神因素、生活习惯有关。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何不同?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虽同根而生,发病机制相似,但二者也是存在差异的。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发作怎么办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272020年 第23期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中,上腹疼痛属于比较常见临床症状,部分患者饥饿状态下上腹隐痛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通过制酸剂与进食方式予以缓解。
在临床医学中,2/3患者疼痛感具有节律性:吃早餐后的1-3h 开始发生上腹痛,若未服药、进食,患者疼痛症状会持续到午餐。
进食2-4h 后患者会再次出现疼痛情况,需要通过进食缓解。
大部分患者午夜疼痛严重,患者往往会痛醒,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反复发生。
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1.1发病原因(1)是由于胃炎与其他刺激造成,长时间会影响胃粘膜,易导致十二指肠黏膜和胃粘膜的溃疡损伤,具体表现为: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吃喝生冷与辛辣食物;紧张和生气、恐惧等紧张情绪。
(2)胃溃疡,通常是因为胃内缺失胃粘液造成,会导致胃粘膜的屏障破坏。
1.2发病机制此疾病患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化,但通常可以划分为两种力量间抗衡,一方面为粘膜侵袭力的损伤,另一方面为粘膜自身防卫力偏低,侵袭力强,均会造成溃疡。
对于损伤粘膜侵袭力,其主要是因为胃酸消化作用造成,尤其是胃酸,也可以表现为胆盐与胰酶等,具有侵袭作用,会造成溃疡病。
(1)胃酸与胃蛋白酶侵袭:当出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时,胃酸与胃蛋白酶侵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发生溃疡时较多胃酸进至十二指肠球部,很难被生理功能中和,从而引发此种疾病。
(2)降低粘膜的防卫力量:通常是因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造成,如果发生十二指肠球炎,会直接造成粘膜屏障的破坏,最终造成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血液循环:维持良好粘膜血液循环,可以提供丰富营养,也是去除有害代谢物主要保证,在保护粘膜完整性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表现上腹疼痛是常见临床表现,可以表现为灼痛与钝痛等,或者出现饥饿时存在隐痛不适症状,具体发病特点包括:(1)慢性过程具有反复发作特点,病史时间偏长;(2)病情发作有周期性特征,和缓解期呈现相互交替。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区别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区别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
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
其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多位于上腹部,也可出现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
常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
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
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
其临床表现:与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SAID、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工作及外界压力、吸烟、饮酒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95%,以前壁居多,其次为后壁、下壁、上壁。
1发病年龄:胃溃疡病人的平均年龄比十二指肠溃疡大,胃溃疡的好发年龄在40-50岁,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年龄在20-30岁;2性别: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男性多于女性,而胃溃疡的发病与性别无明显关系。
3精神因素:二者发病都与精神因素有关,但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更为密切;4血型:十二指肠溃疡病“o”型血的人发病率高,而胃溃疡的发病与血型无关。
5症状:十二指肠溃疡一般都有明显的饥饿时疼痛、夜间痛、反酸等症状,进食后缓解,而胃溃疡上述情况不典型,其次胃溃疡的症状一般较十二指肠溃疡重,十二指肠溃疡症状较胃溃疡容易控制;6癌变,胃溃疡可以癌变,而十二指肠溃疡不会癌变。
第一,饥饿疼痛。
这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症状,其他症状并不明显,而且常因年龄不同而有区别。
儿童十二指肠溃疡的表现以呕吐为主;老人由于胃酸分泌减少,对黏膜的刺激降低,有可能到了肠道出血的地步也不会感到疼痛。
而胃溃疡多表现为钝痛、灼痛。
第二,疼痛时间不一样。
十二指肠溃疡除了空腹时疼痛,夜间疼痛也会很明显;而胃溃疡则在进食后疼痛加剧。
第三,疼痛部位不同。
病例分析: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伴糜烂性胃炎
➢ 无吸烟、饮酒史。
疾病简介
辅助检查
查体 体温:36.1℃,脉搏:92 次/分,呼吸:17次/分, 血压:147/107mmHg
13C阴性 胃镜:
➢ 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入院诊断
➢ 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 ➢ 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初始用药方案
治疗目的
药物
埃索美拉唑钠粉针 抑酸治疗 40mg,静脉输液,
疾病简介
多数消特点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
临 体征不明显。
床
表
现
部分患者(约10-15%)平时缺乏典型临床
表现。而以大出血、急性穿孔为其首发症状。少
数特殊类型溃疡其临床表现又各有特点。
疾病简介
主要症状
上腹部疼痛:突出症状,多为隐痛、胀痛或烧灼痛、 (1)节律性:GU 进食-疼痛-缓解
严重者慎用,必 严重者慎用 严重者慎用 严重者慎用 要时剂量减半 15mg/日 40mg/隔日
埃索美拉唑 1.3h
减奥小美拉唑的 S异构体 不乳首明过,代停谢止率哺低 无抑临酸床强资,料持久 个体差异小 无需调整
严重者慎用
慎用,严重者 日剂量20mg
一
抑酸药物选择
二
促动力药比较
用药分析
临床常用促胃肠动力药
肥
胃泌素 GR
大
细
胞
乙酰胆碱 MR
H+
蛋白激酶
H+/K+-
ATP酶
HCl
K+
[Ca2+]
抗酸剂 如:氢氧化铝
抗胆碱药 如:哌仑西平
用药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
“前体药”,需要在酸性环境中活化,进入壁细胞,作 用于质子泵,使其失去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 对基础胃酸和刺激后的胃酸分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方法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方法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就叫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表现有上腹部疼痛、泛酸、嗳气,腹痛多在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10点及夜间2点前后比较明显,进食后腹痛减轻或消失。
这类患者中老年人多无腹痛,但并发出血或穿孔者多见,其原因有病人不知道、未能及时治疗的缘故。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袭球部粘膜,前者攻击力超过后者防御力所致。
患者多在空腹时疼痛,进餐后缓解,也可于晚间睡前或后半夜出现疼痛。
疣状胃炎的病因未完全阐明,但发现症状的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高,主要通过根除HP治疗。
1、药物治疗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包括抗酸药和抗分泌药。
抗分泌药有组胺H2受体拮抗药、抗胃泌素药、抗毒蕈碱药和质子泵抑制药四大类。
2、消除有害的环境因素(1)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应劝阻病人停用致成消化性溃疡病,使溃疡病加重或诱发出血的药物。
这些药物常用者有:①水杨酸盐及其它一切非甾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②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利血平等。
(2)戒烟:现已有肯定的证据表明吸烟可以延缓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
虽然有人认为吸烟似不影响胃溃疡的愈合,胃溃疡病病人最好也停止吸烟。
(3)膳食:虽然现在还不能证明膳食治疗在促进溃疡愈合,减轻症状,缩短发作期,预防并发症和防止复发上具有价值。
3、减少精神应激现有证据表明焦虑的程度在一些溃疡病病人可以影响他们对内科治疗的反应。
一个研究报道表明,在28名急性溃疡病时表现有中等度到严重程度焦虑的病人中,有17名于治疗后6个月仍有持续性疼痛,而相反在36名开始治疗时毫无焦虑的病人仅有4名仍感疼痛;而且大多数焦虑的病人在治疗6个月后仍不能工作。
因此,试图减少溃疡病病人的精神应激是必要的。
4、休息在溃疡病活动期,应该保持一定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
具有对照的研究表明,卧床休息的胃溃疡病病人较非卧床的门诊病人溃疡愈合快。
胃镜下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分几期各期的特点如何
胃镜下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分几期各期的特点如何胃镜下判定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状态技其严重程度,从重到轻分为3个期,3个期内各包括2个期,分别用A1、A2;Hl、H2;S1、S2来代表。
(1)急性期包括A1、A2两个期:A1期:溃疡表面坏死,覆盖较厚的白苔或黄白谷,周边明显充血、水肿。
A2期:溃疡表面坏死,覆盖的苔变薄,周边仍有较明显的充血、水肿。
(2)愈合期包括Hl、H2两个期:Hl期:溃疡表面无坏死,白苔消失或变得很薄,仍有糜烂,溃疡周围的充血、水肿减轻或基本消失,并可见再生的上皮。
H2期:糜烂消失,溃疡周边轻度充血或充血、水肿消失,可见明显的再生上皮及轻度的粘膜集中。
(3)瘢痕期包括S1、S2两期:S1期:亦称红色瘢痕期,此时溃疡已愈合,形成红色瘫痕,周边无充血、水肿,可见再生上皮及粘膜集中象。
S2期:亦叫白色瘢痕期,此时溃疡部位形成白色瘢痕,粘膜集中象明显。
应该说明的是,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胃镜下分期是人为的结果,其各期的界线很难严格区分,且与胃镜操作人员的经验有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袭球部粘膜,前者攻击力超过后者防御力所致。
患者多在空腹时疼痛,进餐后缓解,也可于晚间睡前或后半夜出现疼痛。
疣状胃炎的病因未完全阐明,但发现症状的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高,主要通过根除Hp治疗。
现代溃疡病治疗的策略已着眼于减少胃酸分泌和提高粘膜抵御侵袭能力两个方面。
1、生活有规律,心情乐观,戒烟禁酒,力戒肌饱不均和精神过度紧张。
2、少食多餐,避免难消化和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及进食后会加重症状的食物。
3、治疗应首选雷尼替丁、泰胃美,法莫替丁等,每晚一片维持量长期服用,应保证足量和长疗程、忌一有效果就立刻停药。
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一般不会癌变,而少数顽固难治的胃溃疡可能恶变、应遵照医嘱定期作胃镜复查。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一种慢性、容易复发的疾病。
绝大部分球部溃疡患者经过Hz受体桔抗剂泰胃美(甲氰昧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治疗6周后,均可愈合.只要按上述去做,溃疡是可以痊愈的.在治疗期间,烟酒最好不要碰,痊愈后可继续享用,但是最好不用,以免复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的常见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大脑皮质接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壁血管和肌肉发生痉挛,使胃肠壁细胞营养发生障碍和胃肠粘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肠粘膜易受胃液消化而形成溃疡,目前有人认为是胃弯曲杆菌感染所致,溃疡常为单个性,但也有多个溃疡,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时存在时称复合性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思维导图
节律:进食→疼痛→缓解 压痛:剑突下偏左
胃溃疡(GU)
年龄:40~50岁,男性多见
病因:胃排空延缓、十二指肠反流、胃粘膜屏障受损 部位:十二指肠球部
上腹痛(主要症状)
时间:餐后3~4h或饥饿痛、空腹痛
节律:疼痛→进食→缓解 压痛:脐部偏右上
十二指肠溃疡(DU)
年龄:30岁,男性多见
病因:高胃酸、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反酸嗳气
全身症状:失眠多汗、消瘦、贫血
多突发于夜间空腹/饱食后
刀割样腹痛、肩部牵涉痛→迅速播散至全腹 腹膜炎体征
急性穿孔(多见于DU)
休克
呕血、黑便
并发症
失血>400ml,代偿性表现
大出血(最常见)
失血>800ml,休克表现
进食后,饱胀不适、胃痉挛性疼痛 频繁呕吐宿食→营养不良
毕II式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II)
吻合方式:残胃与近端空肠吻合,单独缝合十二指肠末端 优点:张力小,术后溃疡复发低
缺点:操作复杂、并发症多
瘢痕性幽门梗阻
临床表现
胃、十二指肠溃疡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实验室检查
立式腹部X线检查→新月形游离气体→穿孔
影像学检查
X线钡餐→龛影→溃疡直接征象
血管造影→查找出血点
幽门螺杆菌检测
粪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提示癌变
诊断性腹腔穿刺
根除幽门螺杆菌: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氨苄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治疗)
H2受体拮抗剂
内科药物治疗3个月不愈合或愈合后短期内复发
溃疡巨大,直径>2.5cm
适应症
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
胃溃疡恶变或不能排除恶变
出现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袭球部粘膜,前者攻击力超过后者防御力所致。
患者多在空腹时疼痛,进餐后缓解,也可于晚间睡前或后半夜出现疼痛。
疣状胃炎的病因未完全阐明,但发现症状的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高,主要通过根除HP治疗。
病因一、主要是胃炎和其它刺激因素。
长期的影响于胃粘膜,使胃黏膜、十二指肠黏膜产生溃疡性损坏。
(1)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酸过多);(2)胃黏膜屏障被破坏;(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炎的主要诱因。
(4)遗传:有的人胃和十二指肠功能低下。
(5)不良习惯:吃喝生冷、辛辣食物、过热、粗糙,烟、酒等造成。
吃饭不规律,饿一顿饱一顿。
(6)精神情绪:紧张、生气、长期处于恐惧之中。
(7)疾病:二、胃溃疡:主要是胃内缺少胃粘液。
伤胃物质和因素。
造成了胃粘膜屏障被破坏。
发病机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但可概括为两种力量之间的抗衡,一是损伤粘膜的侵袭力,二是粘膜自身的防卫力,侵袭力过强、防卫力过低或侵袭力超过防卫力时,就会产生溃疡。
所谓损伤粘膜的侵袭力,主要是指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特别是胃酸,其他如胆盐、胰酶、某些化学药品、乙醇等,也具有侵袭作用。
粘膜防卫因子主要包括粘膜屏障、粘液?HCO3-屏障,前列腺素的细胞保护、细胞更新、表皮生长因子和粘膜血流量等,均能促进损伤粘膜的修复。
正常时胃酸并不损伤粘膜,只有在粘膜因某种情况发生病损后胃酸/ 胃蛋白酶才起自身消化作用,从而导致溃疡病的发生。
(1)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过程中,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力起主要作用。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时有过多的胃酸进入十二指肠球部,不能很好地被正常生理功能所中和,导致十二指肠的过度酸负荷,这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
(2)粘膜防卫力量削弱:粘膜防卫力量的削弱主要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
十二指肠球炎也可直接破坏粘膜屏障,从而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
(3)血液循环:粘膜良好的血液循环,是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去除有害代谢物质的一个重要保证,对保护粘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
十二指肠球部的血液供应与胃小弯一样,直接由左胃动脉分出来的终端小动脉所供应,在粘膜与相邻的血管网沟通较少,故血液供应相对较差,当粘膜有炎症水肿时更易受压迫而发生微循环障碍,助长粘膜的缺血性损伤,极易受胃酸之侵袭而发生溃疡。
编辑本段主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
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
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
食后2~4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
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
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
发病特点①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或十几年。
②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
过去发作期可长达数周或数月,现因有效治疗而显著缩短。
缓解期亦可长短不一,短的仅几周或几个月,长的可达几年。
③发作有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可因不良精神情绪或解热镇痛药及消炎药物诱发。
④多发于中青年男性。
部分病例可无上述典型的疼痛,而仅表现为无规律性较含糊的上腹隐痛不适,伴腹胀、厌食、嗳气等症状。
可以适当使用中药治疗。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因并发症的出现而发生症状的改变。
一般来说,十二指球部肠溃疡具有上腹疼痛而部位不很确定的特点。
如果疼痛加剧而部位固定,放射至背部,不能被制酸剂缓解,常提示后壁有慢性穿孔;突然发生剧烈腹痛且迅速蔓延及全腹时应考虑有急性穿孔;有突然眩晕者说明可能并发出血。
影像学表现1.龛影:龛影为诊断十二脂肠球溃疡的直接征象,多见于球部偏基底部。
正位,龛影呈圆形或椭圆形,加压时周围有整齐的环状透亮带称“日晕征”。
切线位,龛影为突出球内壁轮廓外的乳头状影。
2.“激惹征”:钡剂于球部不能停留,迅速排空,称为“激惹征”。
3.十二指肠球畸形:为十二指肠球溃疡常见的重要征象。
表现为球一侧出现指状切迹,后者不恒定,随蠕动而变浅、消失,球外形呈山字形、花瓣型及小球状等畸形。
4.假性憩室:其形态大小可改变,尚可见粘膜皱壁进入憩室内,而龛影形态不变。
5.粘膜皱襞改变;粘膜皱襞增粗、平坦或模糊,可呈放射状纠集到龛影边缘。
6.常伴胃窦炎。
7.球后溃疡:球后溃疡较常见,大小不一,多位于肠腔内侧,外侧壁常有痉挛收缩或疤痕形成,使管腔狭窄,多呈偏心性。
凡十二指肠降段上部发现痉挛收缩,应考虑球后溃疡的可能。
溃疡的鉴别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同属消化性溃疡,因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不少共性,故一般都统称消化性溃疡。
但毕竟是两种独立的疾病,从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特点,有必要加以鉴别。
(1)发病年龄一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好发于中青年,而胃溃疡则发病年龄较迟,多发于中壮年。
临床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明显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均以男性居多。
(2)临床症状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可出现规律上腹部疼痛。
胃溃疡多在餐后1/2~1小时即可发生疼痛,在下次餐前自行消失,部分病例进食后即可引起腹痛,尤其幽门管溃疡表现更为明显,常伴见餐后饱胀不适或恶心呕吐。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痛多出现在餐后1~3小时,下次餐后则疼痛缓解。
约半数病人有午夜疼痛。
(3)体征胃溃疡发作时病人在剑突下偏左有固定而局限的压痛点。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压痛点多在剑突下偏右,缓解时无明显阳性体征。
(4)胃液分析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正常或稍低于正常;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则常有胃酸分泌过高。
(5)预后少数胃溃疡病人可发生癌变,若有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年龄在45岁以上,症状顽固而经严格的8周内科治疗无效,且大便潜血持续阳性者,应考虑癌变可能,应高度警惕并进一步检查。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则不会发生癌变。
如不能确诊者,可行胃肠饮餐透视或胃镜检查,及早明确诊断。
并发症(1)溃疡出血一般溃疡病活动期,病变均有微量出血,故粪便内有隐血存在,这不足以称为本症的并发症。
所谓的溃疡出血指的是一次出血量在60~100毫升以上的有明显消化道症状的。
主要表现有头晕、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及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
若出血过多过快,甚至可危及生命。
它约占溃疡病的25%。
(2)溃疡穿孔溃疡急性穿孔是溃疡病最严重的并发症,约占溃疡病的15%,也是溃疡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临床分急性穿孔与慢性穿孔两种,急性穿孔危险性大,死亡率高;慢性穿孔则使胃溃疡逐渐变深,侵蚀浆膜层,穿透胃壁,与附近器官发生粘连。
此后可穿入胰、肝等脏器和组织愈着,成为包裹性穿孔,在临床上不少见,一般不列为并发症。
胃穿孔一般较十二指肠穿孔严重。
溃疡穿孔后胃内容物流入腹腔,迅速引起腹膜炎,常产生剧烈腹痛,随后产生脓毒感染及中毒性休克,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3)幽门梗阻溃疡发生于幽门部或十二指肠球部,容易造成幽门梗阻。
有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同时存在。
约有10%的溃疡病人并发幽门梗阻。
梗阻初期,胃内容物排出发生困难,引起反射性胃蠕动增强,胃肌代偿性肥厚,以克服梗阻障碍。
随梗阻程度的加剧,胃肌活动逐渐减弱,因而进入胃内的部分食物停滞。
到了晚期,代偿机能不足,肌肉萎缩,蠕动极度微弱,胃形成扩张状态。
(4)溃疡癌变胃溃疡发生癌变多见于年龄较大有慢性溃疡病史的患者,约占溃疡病的2%一5%,青年人亦偶有癌变者。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恶变机遇较少。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宜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进餐要定时,防止饥饱过度,避免辛辣生冷、过咸食物及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食物,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2)中药治疗该方法是临床治疗浅表性胃炎的首选,没有西药对胃黏膜的刺激,没有药物依赖性,从五脏六腑同步调理,如吃胃用中药蜜浆,效果好,绿色安全没有副作用,达到治愈的目的,是中医中药治疗的典范。
(3)药物治疗①H2受体拮抗剂:常用的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西咪替丁作用最弱,法莫替丁最强,雷尼替丁则介于两者之间。
这些药物对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适当减量或慎用。
一般情况下,可把一日量在夜间一次服用,剂量为西咪替丁800mg,雷尼替丁300mg,法莫替丁40mg。
②质子泵阻滞剂:常用药物是奥美拉唑,常用剂量为20~40mg/d,该药优于H?2受体拮抗剂的优点是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
③制酸剂:是历史悠久的抗溃疡药物,现仍被应用的有胶体铝镁合剂(氢氧化铝和镁乳合剂) ,餐间服用可中和胃酸3~4小时,一般采用小剂量给药,15~30ml ,3次/d。
④增强粘膜防御力的药物:胶体次枸橼酸铋120mg,4次/d,餐前服,8周为一疗程。
此药所含铋的吸收量虽小,但有积蓄作用,故应避免长期服用以防中毒。
硫糖铝,由于铝能被少量吸收,故对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长期服用。
⑤杀灭幽门螺杆菌药物:临床常用药物有羟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甲硝唑、庆大霉素等。
(4)手术治疗:由于近年来内科治疗的进展,目前仅限少数有并发症者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为:①大量出血经内科紧急处理无效者;②急性穿孔;③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5)中医治疗溃疡病多属虚证,久病体弱,痛喜温按,得食可缓,食少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厚腻或滑白,脉弱。
治则以温中散寒、益气养阴、调胃和中、滋阴的肠胃调神剂临床上随症加减,在类证中分寒证、热证、气阴两虚、气陷等。
1,虚寒证:先天秉赋不足,饮食生冷,劳倦伤阳,导致胃气不和而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得食稍减,食少纳呆,大便溏涩,嗳腐吐酸,手足不温,舌体胖大,苔白脉沉弱。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甘温补虚。
2,虚热证:平素体弱,久病伤阴,或嗜食辛辣肥甘、饮酒成癖,耗伤胃阴,胃脘灼热胀痛,入暮尤甚,嘈杂脘闷,食少舌酸,若进辛辣,疼痛更重,灼热胀闷,手足心热,口干而不欲饮,大便燥或软,舌质四边鲜红,苔腻或滑,脉沉而关部弦,小数而无力。
治疗原则:益胃调中、滋阴生津。
3,气阴两虚证:久病未愈,病情迁延日久,阳虚于前,阴失于后。
症见外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而内胃脘热胀灼痛,虽喜温而恶寒,脘腹胀痛拒按,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口渴咽干,目赤溲黄,舌体略胖,质红苔黄,脉沉左关虚弦。
治疗原则:益气养阴、调中和胃。
4,气陷证:多因情志所伤,劳累过度,且忽视体力锻炼,思劳成疾。
胃脘疼痛不剧,但有重坠木胀之感,饥则嘈杂不舒,食则痛满不安,形体瘦弱,气短气衰,少气懒言,疲倦喜卧,舌体偏瘦,质淡苔白,脉软无力。
治疗原则:增补元气、升阳益胃。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法胃溃疡球糜烂大部分都是与幽门螺杆菌有关系,胃溃疡大概60%至80%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但是还有其他的原因,像服用阿司匹林这一类的药物,还有一些其他的刺激因素等等,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方法非常多,也很简单,很多医院都可以检查,首先确定有没有幽门螺杆菌,如果有的话就要进行根除治疗,如果没有,是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因为胃溃疡发生还有很多的因素,要查一查有没有其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