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一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将一定浓度的药物按一定剂量比值给小鼠腹腔注射,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计算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4、精确配制一号药液
应取原液的量:
40*5%=x*25% x=8ml
取原液8ml加入32ml水(一号药液) 从中取出每组药液量供一组使用, 在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从中取出每 组药液量供二组使用,依此类推。
四、试验
[方法] 一、预试
快速找出0%和100%估计致死量(Dn,Dm)
首先用原液尼克刹米(25%)10倍稀释
液的一系列药液以不同容量各试4鼠,进而 2ml / 10g =6ml。
动物:小鼠,体重18-22g ,雌雄各半 将一定浓度的药物按一定剂量比值给小鼠腹腔注射,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计算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Bliss法]
(综合性实验)
[目的]
1.掌握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基本步骤 2.掌握用Bliss法计算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原理]
将一定浓度的药物按一定剂量比值给小鼠腹腔 注射,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计算药物的半数致 死量。
[材料]
动物:小鼠,体重18-22g ,雌雄各半 药物:25%尼克刹米、生理盐水 器材:注射器、量筒、烧杯、鼠笼、 电子天平
则可逐渐递增或递减剂量,找到4/4和0/4剂 将一定浓度的药物按一定剂量比值给小鼠腹腔注射,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计算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每组药液量/(1-K) 器材:注射器、量筒、烧杯、鼠笼、 电子天平
量即(Dm,Dn)。(0.2X0.7=0.14ml, =10*30g* 0.
快速找出0%和100%估计致死量(Dn,Dm)
1、每组均取10只小鼠,腹腔注射尼克刹米按照不况。(40分)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实验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 测定——序贯法
实验目的
1. 掌握测定药物LD50的药理学意义、序贯法 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2.熟悉盐酸普鲁卡因的毒性作用。
实验动物与实验器材
1. 实验动物: 小白鼠(18-22g),雌雄各半 2.实验器材:
仪器:注射器、鼠笼、函数型计算器 药品:2%普鲁卡因、苦味酸溶液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按表3-6拟定实验的药物剂量,相邻两剂 量按等比安排。相邻两剂量对数差为0.046。
2.每实验组取取小鼠10只,雌雄各半,称重后用 苦味酸标记;
浓度
剂量D (mg/kg)
r= 0.046
2.22 %
2%
1.8 %
1.62 %
1.45 %
合计
表3-6 小鼠半数致死量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的计算与表达 LD50=log-1(C/N)mg/kg
式中: C=∑(R·logD) R=剂量组的动物只数
logD=剂量D的对数值; N=实验动物总数=∑R
注意事项
1. 对实验动物进行随机化分组; 2.各组药物浓度不能混淆; 3.给药剂量及部位要准确,进针的深浅一致;
教师:康白
药理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注意事项:1.分组,组长负责,穿隔离衣,轮流操作; 2.预习指导做到心中有数,注意观察结果;3.节约药品动物, 爱护仪器,不要大声喧哗,结束后清点仪器,打扫卫生;4. 轮流值日,拿送动物。 三、实验设计:(P11)对照、随机、重复的原则。 四、报告的书写:目的、器材、方法、结果、讨论、结论 五、成绩分配:理论80%,实验20%(报告5%、设计5%、 实验测验10%)
LogD
实验结果
R
R·log D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2
0.25
LD50= lg-1 [Xm-i(Σp-0.5)] =lg-1[2.3522-0.0457(3.375-0.5)]
序贯法
取10只小鼠编号、称重 从最大剂量开始给药(尼可刹米0.1ml/10g) ,
观察10min. 若死亡,则下一只小白鼠降低一级 剂量,若没死亡,则用高一级剂量,依次类推, 直至10只小白鼠全死. 记录结果 计算X·R、∑(X·R) 按公式计算尼可刹米的半数致死量
LD50(median lethal dose):
药物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LD50和ED50的比值,药物安全性指标。
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
LD5/ED95的值或 LD5 ~ ED95之间的距离。
LD50 、ED50的意义
-⑧
0 1 1 2.535
LD50=lg-1( C/n ) = lg-1(30.675/11)
= (mg/kg)
注意事项
要对实验动物进行随机化分组 各组药物浓度不能搞错,给药剂量要准
确 注意选择正确的给药部位(腹腔注射),
进针的深浅要一致
实验后处理
列表显示实验数据 统计全班实验结果,计算出普鲁卡因和
实验设计书格式
题目(居中) 设计者(居中) 专业、班别(居中) 指导老师(居中) 1.实验目的 2.立题依据(包括参考文献) 3.实验方案
(1)实验材料 (2)实验分组 (3)观察指标 (4)实验方法与步骤 4.创新点 5.实验结果预测
实验设计书评分标准
1.设计内容为学生原创,有创新性 2.设计依据充分,阐述相关理论知
列表统计P值 按公式计算普鲁卡因的半数致死量 LD50=lg-1 [Xm-i(Σp-0.5)]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Xk :最大对数剂量 d:相邻两组对数剂量之差,即相邻剂量比值的对数
也可以直接按照前面的校正公式计算
计算步骤
2、求lgLD50的反对数LD50 3、求lgLD50的标准误SlgLD50 Pi(1 Pi) SlgLD50=d ni 4、求lgLD50的95%的置信区间 Ig-1(lgLD50 ± 1.96SlgLD50)
测定结果
某试剂的LD50值测定结果
对数剂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 + + + + + + -
20
21
22 23
1.95 1.90 1.85 1.80 1.75
+ + + x
整理与计算
对数剂量x 1.95 1.90 1.85 1.80 1.75 死亡 1 2 6 3 0 存活 0 1 2 5 3 合计n 1 3 8 8 3
寇氏法在实际工作中较常用,计算简便,结果 较准确。
【条件】 1.剂量必须按等比级数(剂量对数按等级数)分组。 2.各组动物数应相等。 3.“反应”应大致呈正态分布。最小剂量组的死亡率 (Pn)应为0%,最大剂量组的死亡率(Pm)应为 100%;如果Pn<20%或Pm>80%用校正公式计算; 如Pn>20%或Pm<80% 用此法计算结果不太准确。 3 Pm Pn 校正公式:lg LD50=XK-d ( P 4 )
特别注意
后一动物剂量上升或下降由由前一动物的死 亡或存活决定,从第一只改变算起到最后一 只止,最后的终止号也作为一次实验结果。 若最后一只动物死亡,下降一格画“x”, 以存活计数;若最后用一只动物存活,上升 一格画“x”,以死亡计数。

实验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实验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DJY
2
测定LD50的方法很多 本实验用的是简化机率单位法
y = a+bx
机 率 单 位 y
对数剂量x
DJY 3
药物的剂量与效应关系
死 亡 数 累 积 死 亡 率
剂量
累 积 死 亡 率 对数剂量
DJY
剂量 机 率 单 位 对数剂量
4
测定药物LD50的设计方法 1.预实验:摸索接近100%和0%死亡的剂量 2.按比例设5-7个剂量组(0.65~0.90) 3.随机分组,动物数不少于10只(小鼠) 4.实验条件均应相等
【注意事项】
1.动物应随机分组
2.各小组的动物标记要统一
3.剂量由小到大,注射量要准。
DJY
9
思考题
1.什么是LD50?
2.测定LD50的根据和意义何在?
DJY
10
【结果与统计】
对数剂量 动物数 死亡率 机率单位 死亡数 (mg/kg) (x) (n) (%) (y) 剂量 1 2 110.8 147.7 2.0445 2.1694
3 4
5
196.9 262.5
350.0
2.2942 2.4191
2.5441
y = a+bx
用直线回归法求 a, b, r
DJY 8
DJY
5
测定LD50的用药设计方法 同一浓度 不同浓度 不同剂量 同一剂量
DJY
6
【方法与步骤】
1.分组:随机分成5个剂量组,每组2只小白鼠。
2.给药:采用不同浓度,同一剂量的方法
0.20ml/10g,腹腔注射,涂上标记
3.观察:用药1小时后,观察小白鼠死亡情况,并记
录各组动物的鲁卡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Reed-Muench法[参考内容]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Reed-Muench法[参考内容]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Reed-Muench法[参考内容]Reed-Muench法是一种中和试验,通过测定病毒的感染力和免疫血清中和病毒的能力来判断中和抗体的存在。

中和试验有两种常用方法,一种是固定病毒量与等量系列倍比稀释的血清混合,另一种是固定血清用量与等量系列对数稀释的病毒混合。

中和试验不仅可以定性而且可以定量,可应用于病毒株的种型鉴定、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和分析病毒的抗原性。

毒素和抗毒素也可进行中和试验,其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基本相同。

用组织细胞进行中和试验,有常量法和微量法两种,近年来微量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定血清-稀释病毒法(病毒中和试验)中,病毒毒价的测定单位一般使用半数致死量(LD50)。

LD50是经规定的途径,以不同的剂量接种试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能致半数试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在测定疫苗的免疫性能时,则使用半数免疫量(IMD50)或半数保护量(PD50)。

用鸡胚测定时,毒价单位为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或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用细胞培养测定时,使用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

测定方法:以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为例,先接种病毒并让小鼠发病濒死,然后采用无菌法取脑组织,称重并加入稀释液充分研磨,最终制成10-1悬液。

接着,将悬液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后逐步进行10倍递次稀释,分别制成10-1、10-2、10-3……10-9的稀释液。

每个稀释度分别接种5只小鼠,每只注射0.03ml的悬液到脑内,然后逐日观察和记录各组的死亡数。

表2-24LD50的计算(接种剂量为0.03ml)如下:病毒稀释度活鼠数死鼠数活鼠死亡死亡比鼠数(%)10-4 5 5 0 10010-5 5 10 50 66.710-6 5 15 75 5010-7 5 11 55 45.810-8 5 1 5 1010-9 5 0 0 0LD50的计算:按照Reed和Muench氏法计算,距离比例为0.5,高于50%的死亡分数为83%,低于50%的死亡分数为17%。

药理学-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药理学-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2020/7/28
半数致死量(LD50)
特点:1、是药物的剂量反应曲线上最敏感的 一点。
死亡率
50%
剂量
LD50
2、 测量简单,准确性高,误差小,易重复。
2020/7/28
实验目的
测定药物的LD50 了解常用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2020/7/28
实验方法
改良寇氏法 可直接用实验动物的死亡率进行计算,方法简 单,计算简便。
2 一组小鼠编号1-25,另一组小鼠编号26-50。 标签上排写编号,下排写体重,体重取整数。
3 根据Excell软件取随机数字,排序随机数字。 4 按随机数字取小鼠于另一鼠笼20/7/28
实验结果
解磷定LD50的实验结果
组别
1# 2# 3# 4# 5#
小白鼠 浓度
(只) (mg/ml)
10
1.5%
10
1.2%
10
0.96%
10
0.77%
10
0.61%
剂量 (mg/kg)
300 240 192 154 123
对数剂量
2.48 2.38 2.28 2.18 2.08
动物死亡数 死亡率
(只)
(%)
注:动物死亡数只统计给药后2小时内的死亡数
2020/7/28
3
1.5%
300
3
2#
3
0.75%
150
1
3#
3
0.375%
75
0
4#
3
0.188% 35.5
0
2020/7/28
实验步骤
小鼠50只,称重,随即分为5组
1#组10只
腹腔注射 1.5%的解 磷定溶液

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和计算

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和计算

3.观察试验结果:给药后即观察小鼠活动改变情况和死亡数,存活者一般都在15~20分 钟内恢复常态,故观察30分钟内的死亡率。
4.计算LD50及其95%可信限:
LD50计算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最常用的加权直线回归法(Bliss法)。此法虽计算步骤稍 繁,但结果较精确,实际应用时可借助于计算机。
首先,用较大的剂量间距确定致死剂量的范围,进而在此范围内设定若干剂量组,剂量按 等比方式设计,相邻两个剂量间距比例在0.65~0.85之间,给药后观察7~14天内动物一般情况 和死亡数,根据死亡率计算LD50。请注意:若死亡率为100%和0%的数据,其机率单位为+∞ 和-∞,数据可列于表格中,但不能用于计算。现用下述例子具体说明计算方法。
(4)LD50及其95%可信限:6.1532g/kg(5.4373-6.9634g/kg)
结果 1.报告实验日期,药品批号,生产厂名,小鼠的性别和体重范围,给药途径,给药后的中毒 症状;并将剂量(单位体重所用药量,mg/kg),死亡率等LD50的计算数据归纳简明的表格(参照 表11-6),报告LD50及其95%可信限主要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2.如实验失败或结果不理想,可按同样要求对下述练习题中的一个进行计算和报告。 练习题 1.将某种中药制剂给小白鼠灌胃后,48小时内各剂量组的死亡数如下,求该药的LD50及 其95%可信限。 灌胃剂量(g/kg): 5.12 6.40 8.00 10.0 12.5 死亡数/实验动物数: 1/10 2/10 4/10 7/10 9/10 2.小鼠皮下注射有机磷制剂对硫磷(1605) 1.8mg/kg,立即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氯磷定进行抢救,观察生存率(即氯磷定的有效率)如下: 氯磷定剂量(mg/kg): 12.8 16.0 20.0 生存数/实验动物数: 1/10 6/10 9/10 求氯磷定的ED50及其95%可信限;如果氯磷定的LD50为173.6mg/kg,那么它的治疗指数 (TI)为多少?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Reed-Muench法[参考内容]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Reed-Muench法[参考内容]

Reed-Muench法物受到病毒感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并与相应的病毒粒子呈现特异性结合,因而阻止病毒对敏感细胞的吸附,或抑制其侵入,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

中和试验 (Neutralization Test)是以测定病毒的感染力为基础,以比较病毒受免疫血清中和后的残存感染力为依据,来判定免疫血清中和病毒的能力。

中和试验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固定病毒量与等量系列倍比稀释的血清混合,另一种是固定血清用量与等量系列对数稀释(即十倍递次稀释)的病毒混合;然后把血清-病毒混合物置适当的条件下感作一定时间后,接种于敏感细胞、鸡胚或动物,测定血清阻止病毒感染宿主的能力及其效价。

如果接种血清病毒混合物的宿主与对照(指仅接种病毒的宿主)一样地出现病变或死亡,说明血清中没有相应的中和抗体。

中和反应不仅能定性而且能定量,故中和试验可应用于:1.病毒株的种型鉴定:中和试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利用同一病毒的不同型的毒株或不同型标准血清,即可测知相应血清或病毒的型,所以,中和试验不但可以定属而且可以定型。

2.测定血清抗体效价:中和抗体出现于病毒感染的较早期,在体内的维持时间较长。

动物体内中和抗体水平的高低,可显示动物抵抗病毒的能力。

3.分析病毒的抗原性。

毒素和抗毒素亦可进行中和试验,其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基本相同。

用组织细胞进行中和试验,有常量法和微量法两种,因微量法简便,结果易于判定,适于作大批量试验,所以近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 定血清-稀释病毒法(病毒中和试验)1.病毒毒价的测定毒价单位:衡量病毒毒价(毒力)的单位过去多用最小致死量(MLD),即经规定的途径,以不同的剂量接种试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能致全组试验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但由于剂量的递增与死亡率递增不呈线性关系,在越接近100%死亡时,对剂量的递增越不敏感。

而一般在死亡率越接近50%时,对剂量的变化越敏感,故现多改用半数致死量(LD50)作为毒价测定单位,即经规定的途径,以不同的剂量接种试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能致半数试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药物半数致死量_LD50的测定

药物半数致死量_LD50的测定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药物半数致死量测定的原理,方法,计算过
程及意义。
【实验原理】
• 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 LD50):是指能够
引起试验动物一半死亡的药物剂量,通常用药物致死剂量
的对数值表示。属于质反应,数据通过计数阳性反应的个
数来表示。
• 测定LD50意义
(1)是衡量药物毒性大小的指标,评价药物优 TI=LD50/ED50 劣的重要参数 (2)评价药物安全性---治疗指数 (3)申报新药过程中必须提供的药理学资料
• LD50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如:目测机率单位法、
加权机率单位法(Bliss 法)、寇氏法、序贯法等。
• Bliss 法是目前推荐使用的方法。此法对剂量分
生全身性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
制,初期表现为眩晕、烦躁不安、肌肉震颤,进而发展为
神经错乱、惊厥、昏迷、呼吸抑制等。患者可因呼吸衰竭 而死亡。
【实验材料】 • 实验动物:小白鼠,体重18~22g,实验 前禁食12h,不禁水。 • 实验器材:电子秤、注射器。 • 实验药品:盐酸普鲁卡因
(Procaine hydrochloride)
【实验步骤】
• 预实验 1.探索剂量范围:根据经验或文献,通过实验找出100%死亡
的最小剂量及0%死亡的最大剂量。此即上下限剂量(Dm,
Dn)。 2.确定组数、计算各组剂量:
r=1.17
• 组数(n):4组
• 按公式求公比r:
Dm r n 1 Dn
• 按公比求各组剂量: D1=Dn=124 mg/ml, D2=D1×r=145 mg/ml D3=D2×r=171 mg/ml, D4=D3×r=Dm=200 mg/ml

常见的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常见的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常见的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1.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250500毫克。

在大鼠体内进行的实验表明,口服阿司匹林的LD50值约为每千克体重200400毫克。

2. 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但其对某些动物(如小鼠、大鼠)的LD50值较高,约为每千克体重500010000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青霉素的毒性因物种而异,对人类的毒性较低。

3. 地高辛地高辛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其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13毫克。

在犬体内的实验显示,地高辛的LD50值约为每千克体重0.52毫克。

4. 吗啡吗啡是一种强效镇痛药,其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300500毫克。

在大鼠体内进行的实验表明,口服吗啡的LD50值约为每千克体重400600毫克。

5. 苯巴比妥苯巴比妥是一种镇静催眠药,其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200500毫克。

在小鼠体内进行的实验显示,苯巴比妥的LD50值约为每千克体重300400毫克。

需要注意的是,LD50值并非绝对固定,它受实验条件、给药途径、动物种类等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在评估药物安全性时,应以实际实验结果为准,并结合其他毒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我们还需关注药物在人体内的实际毒性,以确保用药安全。

当然,让我们继续探讨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并补充一些额外的信息。

6. 氯霉素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其对小鼠的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250300毫克。

然而,氯霉素的毒性在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例如在猫体内的LD50值较低,约为每千克体重50毫克,这表明猫对氯霉素更为敏感。

7. 哌甲酯(利他林)哌甲酯是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其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190毫克(大鼠口服)。

需要注意的是,哌甲酯的毒性作用可能与其药理作用相似,因此在用药时需严格控制剂量。

8. 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是一种常用的补铁药物,其对大鼠的LD50值为每千克体重250300毫克。

测定ld50的方法

测定ld50的方法

测定ld50的方法
LD50的方法是通过给试验动物(通常是小鼠或大鼠)以不同剂量的物质,然后观察其死亡率来确定该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程度。

LD50是指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即致死一半动物所需的剂量。

LD50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固体物质方法:将固体物质溶解成适当的溶液,通过灌胃或皮下注射等方式给予小鼠或大鼠不同剂量,然后观察其死亡率。

2.液体物质方法:将液体物质稀释成一系列不同的浓度,然后通过灌胃或静脉注射给予试验动物,观察其死亡率。

3.气体物质方法:将气体物质暴露给试验动物,通常通过密封的容器或特定装置来控制气体浓度和曝光时间,然后观察其死亡率。

4.皮肤接触方法:涂抹或注射测试物质于试验动物的皮肤上,然后观察其死亡率。

测定LD50的实验通常需要一系列的试验动物和剂量,可以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剂量-死亡率的关系曲线,从而确定LD50值。

然而,如今在伦理方面的考虑下,使用动物实验来测定LD50已经受到了限制,许多国家已经禁止或限制了这种做
法,并提倡使用替代方法来评估物质的毒性。

半数致死量_实验报告

半数致死量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定义及其在药理学中的意义。

2. 掌握LD50的测定方法及计算过程。

3. 通过实验,了解药物剂量与毒性反应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实验动物一半死亡的药物剂量。

LD50是衡量药物毒性的重要指标,对于新药筛选、临床安全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寇氏法(Karber法)测定药物LD50。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10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

2. 实验药品:待测药物(如普鲁卡因)。

3. 实验器材:电子秤、注射器、灌胃针(16号)、注射器(0.25、1、2、5ml)、吸管(0.1、0.2、0.5、1、2、10ml)、容量瓶(10、25、50ml)、烧杯(10、25、50ml)、滴管、外科剪、镊子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动物的选择:选用初成年的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

实验前对动物进行检疫,确保健康。

2. 剂量设计:根据预实验结果,将待测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设定4-5个剂量组,相邻两组剂量高剂量与低剂量之比的对数(相邻两组对数剂量的差值)为1:0.6~0.9。

3. 实验分组:将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

4. 灌胃给药:按照预定剂量,用灌胃针将药物溶液灌胃给予小鼠,观察7天,记录不同剂量组小鼠的死亡情况。

5. 数据处理:计算每组小鼠的死亡率,根据寇氏法计算LD50。

五、实验结果1. 各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如下:剂量组 | 剂量(mg/kg) | 死亡率(%)-------|--------------|-----------1 | 0.06 | 202 | 0.12 | 403 | 0.24 | 604 | 0.48 | 805 | 0.96 | 1002. 根据寇氏法计算LD50:LD50 = 0.48 × 2 × (1 - 0.2) / (0.8 - 0.2) = 0.32 mg/kg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寇氏法测定药物LD50,结果表明待测药物的LD50为0.32 mg/kg,说明该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

半数致死量测定

半数致死量测定

测定半数致死量:实验器材:鼠笼,天平,砝码,1ml注射器,伤寒杆菌(细菌浓度1%、1.18%、1.14%、1.68%、2%;苦味酸。

实验方法:第一步:试验动物选择原则:1.种属:昆明鼠2.年龄、体重3.性别:雌鼠对药物的敏感性稍大于雄鼠。

雌雄各半。

实验前禁食12小时。

第二步:探索剂量范围。

已知MLD为100mg/kg,LD100为200mg/kg第三步:均衡随机分组。

每小组取50只小鼠,称重,标号,随机分为5组,为了避免各组的实验误差,应先将雌雄鼠分开,然后分别随机分到各组,保证每组动物中雌雄小鼠数量相同,体重相近。

第四步:各组剂量计算。

用寇氏法计算LD50,各剂量组要求按等比级数排列。

经过预实验,得知最大剂量也就是死亡率为100%的剂量为200mg/kg,最小剂量也就是死亡率为0%得剂量为100mg/kg,然后按照下列公式求出各组剂量间的比值,计算出各组剂量。

第五步:给药观察和记录。

在各实验组剂量确定以后,即可给药,给药后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并记录动物死亡时的症状和死亡时间,按新药报批要求,一般需观察7天,因为学生实验时间有限,所以我们今天只观察2个小时。

2小时后,统计各组死亡率(用小数表示)。

第六步计算方法。

经上述实验得出各组死亡率之后,按下列公式计算LD50及其标准误和可信限。

LD50=log-1[Xm–i(∑P–0.5)]Xm ;I ;∑P;LD50的可信限=LD50(P+0.95)=LD50±2.68LD50(P=0.99)由于整个半数致死量实验比较繁琐,所需时间比较长,所以今天同学们作实验只需从第三步做起,也就是在已知MLD和LD100的情况下,求LD50。

做完实验后请同学们思考两道题。

在做实验之前,介绍一下小鼠的捉拿、标记及腹腔注射的方法。

小鼠牙长而尖锐,如果激怒它则容易被咬伤。

所以捉拿时动作要轻缓,现用右手拎住小鼠尾巴放于粗糙面上,轻轻向后拉扯,再用左手的拇指及食指抓住其两耳之间及关颈部皮肤,然后将小鼠腹部上翻,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尾巴使其固定。

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摘要:
本实验通过对小白鼠进行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得出该药物
的LD50值为Xmg/kg,进而评估该药物的毒性和安全使用范围。

实验结果表明,本药物可达到治疗效果且安全使用。

引言:
药物毒性评价是新药开发的重要环节。

药物的毒性评价能够帮
助我们了解药物的毒性情况并确定安全使用范围,为药物的进一
步发展提供支持和保证。

LD50值是表明药物毒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用来测量半数小白鼠死亡剂量的药物浓度,本实验旨在通过测
定药物的LD50值来评估药物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本实验使用小白鼠进行实验。

将小白鼠随机分成多次实验的不
同浓度组(mg/kg),每组分别注射药物。

注射完药物后,每组实
验小白鼠的死亡数和存活数记入实验记录表格中。

根据实验结果
绘制药物剂量-死亡率图,并计算出药物的LD50值。

结果:
在本实验中,我们测定出该药物的LD50值为Xmg/kg。

根据药物剂量-死亡率图可得出,当药物浓度为Xmg/kg时,小白鼠的死亡率达到50%。

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物的LD50值为Xmg/kg,表明该药物的毒性较低且安全使用范围在其LD50值以下。

这也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药物的毒性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测定,我们得出该药物的LD50值为Xmg/kg,表明该药物的毒性较低且安全使用范围在其LD50值以下。

该药物可达到治疗效果且安全使用。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实验一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半数致死量( LD 50 )是药物、毒物及病原微生物等毒力水平的一个标志。

它表示能使全部实验对象死亡半数的剂量或浓度。

由于生物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 LD 50 需用一批相当数量的实验对象进行实验方能测得,并且每种药物不同实验对象的 LD 50 值不相同。

测定 LD 50 的方法很多,如目测机率单位法、直线回归法、累计法及序贯法等。

由于寇氏法较常用,并有计算简便,结果较准确等特点,故专门介绍之。

[ 目的 ] 用寇氏法测定敌百虫对小白鼠的经腹腔注射的 LD 50 和 95 %可信限。

[ 方法 ] 寇氏法( K ?rbar氏法)[ 条件 ]1 剂量必须按等比级数(剂量对数按等级数)分组。

2 各组动物数应相等。

3 “反应”应大致呈正态分布。

最小剂量组的死亡率( P n )应为 0% ,最大剂量组的死亡率( P m )应为 100% ;如果 P n <20% 或 P m >80% 需用校正公式计算;如 P n >20% 或 P m <80% 则不能用此法计算。

[ 步骤 ]1 预备实验( 1 )摸索上下限:即用少量动物逐步摸索出使全部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D m )和一个动物也不死亡的最大剂量( D n )。

方法是据经验或文献定出一个估计量,观察 2~3 只动物的死亡情况。

如全死,则降低剂量;如全不死,则加大剂量再行摸索,直到找出 P m =100% 和 P n =0% 的剂量,此两量分别为上下限。

( 2 )确定组数,组距及各组剂量①组数:一般 5 ~ 8 组,可根据适宜的组距确定组数,如先确定 5 组,若组距过大,可再增加组数以缩小组距。

有时也可根据动物死亡情况来决定增减组数。

②组距:指相邻两组剂量对数之差,常用“ d ”来表示。

D 不宜过大,因过大可使标准误增大;也不宜过小,因过小则组数增多,各组间死亡率重叠造成实验动物的浪费。

组距大小主要取决于实验动物对被试因素的敏感性。

药物急性毒性实验

药物急性毒性实验

药物急性毒性实验实验⼀药物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的】了解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意义、原理,掌握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法和计算过程。

【原理】LD50是指在⼀群动物中能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由于实验动物的抽样误差,药物的致死量对数值⼤多在50%质反应的上下呈正态分布。

在这样的质反应中药物剂量和质反应间呈S型曲线,S型曲线的两端处较平,⽽在50%质反应处曲线斜率最⼤,因此这⾥的药物剂量稍有变动,则动物的死或活的反应出现明显差异,所以测定半数致死量能⽐较准确地反映药物毒性的⼤⼩。

【实验材料】1、动物:⼩⽩⿏,体重18-24g,雌、雄各半,实验前禁⾷12⼩时,不禁⽔。

2、药品:盐酸普鲁卡因,苦味酸。

3、器械:⼩⿏笼,天平,注射器(1mL),电⼦计算器。

【⽅法和步骤】(⼀)预备实验1、探索剂量范围:先找出100%及0%死亡的剂量,此即上下限剂量(D m及D n)。

⽅法是先取出⼩⿏9-12只,每组3只,按估计量(根据经验或⽂献资料定出)给药,如3只⼩⿏全死则降低剂量⼀半,如全不死则增加剂量⼀倍,如部分死亡,则按2:1的⽐例向上、向下调整剂量,由此找出上下限剂量。

2、确定组数,计算各组剂量:确定组数(G):可根据适宜的组距确定组数,⼀般分5-8个剂量组。

计算各组剂量:要求各组剂量按等⽐级数排列,在找出D m及D n和确定组数后,可按下列公式求出公⽐r:r再按公⽐计算各组剂量D1,D2,D3,D4,D5……D m,其中D1=D n=最⼩剂量,D2=D1?r; D3=D2?r; D4=D3?r; D5=D4?r; ……D G=D G-1?r。

r值⼀般以1.7~1.15之间为宜。

计算举例:已知某药在致死毒性实验中,Dm=187.5 mg/kg; Dn=76.8 mg/kg, 确定组数G=5,求r及各组剂量。

先代⼊公式求r=1.25,再计算各组剂量D1=Dn=76.8 mg/kg,D2=76.8?1.25=96 mg/kg, 依次计算D3,D4,及D G(D5)分别为120,150,187.5 mg/kg。

药物半数致死量(LD)的测定

药物半数致死量(LD)的测定
LD50(median lethal dose):
药物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LD50和ED50的比值,药物安全性指标。
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
LD5 ~ ED95之间的距离,其值越大越安全。
可靠安全系数(certain safety factor):

盐酸普鲁卡因和尼可刹米的毒性作用
局麻药
中枢抑制作用
中枢兴奋药
兴奋呼吸中枢
致毒原因:呼吸衰竭
生理科学实验的实验设计
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
第7周 第8~12周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第16周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理论 实验设计的准备及初步方案 上交实验设计书 设计性实验的论证和方案确定 实验准备 设计性实验的实验
1. 10只小鼠,称重编号
2. 按表从最大剂量开始给药(i.p.尼可刹米0.1ml/10g), 观察10min
3. 若死亡,则下一只小白鼠降低一级剂量,若没死亡, 则用高一级剂量,依次类推,直至10只小白鼠全部 做完
4. 列表,计算出结果
表 尼可刹米的LD50实验用表
剂量(mg/kg)
实验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一、基本程序
1.立题: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实用性 2.建立假说:预期结果 3.设计:实验研究的计划和方案 4.实验准备、预实验及正式实验 5.结果分析处理及撰写论文
二、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
1.实验对象:选择要求 2.处理因素:主要因素、标准化、非处理因素 3.观察指标:选择原则(特异性、客观性、重
[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 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 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设计性试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设计性试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为使计算更为方便,还须再将对称S形曲 线的死亡率转换为概率单位,使之转 换成直线(如右下图)。
2021/4/9
7
这样可按直线方程式y=bx+a计算,获得各种指标。该方程式表示直线内x和y值的关系, x代表剂量对数,y代表死亡百分率,用直线上的死亡率50%处的剂量对数,查其反 对数,即得实际的剂量。a是常数,亦称截距,即x=0时的y值,亦即代表在不给毒 物时,动物自然死亡的估计。从这曲线上可查得最小致死量和绝对致死量,分别用 LD1、LD99或LD5、LD95表示,也可用直线方程式计算出来。从公式也可算得 LD0,即最大耐受量,它是使动物中毒而尚未致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它与LD100 一样,受到个别动物的敏感度的影响太大,往往不够准确。而且在统计理论上,正 态曲线向左右伸展,绵延无穷,找不出与LD0或LD100相应的概率单位。由于实验 资料具有抽样性质,所算出的LD50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故必须计算其95%可信 限。它由LD50值加减1.96倍标准误后所形成的高限和低限两个值组成。
2021/4/9
4
步骤
LD50的理论依据是: 将一群动 物(如50只)等分为五组,每组 给予不同剂量,各组有不同
的死亡率,以毒物剂量作横
轴,死亡百分率为纵轴制成
曲线,则得到一个长尾的S形 曲线(如左图)。
图中可以看出,在低剂量或高剂
量处,剂量改变对动物的死
亡率影响较小,而在曲线中
段,即在50%死亡率附近, 坡度较陡,剂量稍有增减,
鱼病学实验
2021/4/9
1
实验八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2021/4/9
2
目的
学习科研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学会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2021/是指一个毒物在实验生物的群体中可引起半数死亡的剂量。在毒理学 中常用以测试某一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最为原始的急性毒性指标是最小致死量(MLD)和绝 对致死量(LD100)。前者指在一个群体中仅仅足够引起个别生物死亡的剂量,后者指生物 群体中全部出现死亡的剂量。但如果所用的动物数增多,则在一定范围内,还可能发现更 为敏感的或耐受的动物,则最小致死量将随之不断下降,而绝对致死量也可能不断增高。 因此,这种方法所取得的参数是不够正确的,目前已少采用。如用动物实验制得剂量-反应 曲线,再用统计学方法予以处理,所得半数致死量,则较有代表性,因此,它已成为常用 的指标。毒物的毒性是LD50的倒数,即LD50的数值越小,毒性越高。反之亦然。在毒物 的毒性分级中,常根据LD50的大小将毒性分成剧毒、高毒、中毒、低毒,或实际无毒等数 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一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半数致死量(LD 50 )是药物、毒物及病原微生物等毒力水平的一个标志。

它表示能使全部实验对象死亡半数的剂量或浓度。

由于生物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LD 50 需用一批相当数量的实验对象进行实验方能测得,并且每种药物不同实验对象的LD 50 值不相同。

测定LD 50 的方法很多,如目测机率单位法、直线回归法、累计法及序贯法等。

由于寇氏法较常用,
并有计算简便,结果较准确等特点,故专门介绍之。

[ 目的] 用寇氏法测定敌百虫对小白鼠的经腹腔注射的LD 50 和95 %可信限。

[ 方法] 寇氏法(K ?rbar氏法)
[ 条件]
1 剂量必须按等比级数(剂量对数按等级数)分组。

2 各组动物数应相等。

3 “反应”应大致呈正态分布。

最小剂量组的死亡率(P n )应为0% ,最大剂量组的死亡率(P m )应为100% ;
如果P n <20% 或P m >80% 需用校正公式计算;如P n >20% 或P m <80%
则不能用此法计算。

[ 步骤]
1 预备实验
( 1 )摸索上下限:即用少量动物逐步摸索出使全部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D m )和一个动物也不死亡的最大剂量(D n )。

方法是据经验或文献定出一个估计量,观察2~3 只动物的死亡情况。

如全死,则降低剂量;如全不死,则加大剂量再行摸索,
直到找出P m =100% 和P n =0% 的剂量,此两量分别为上下限。

( 2 )确定组数,组距及各组剂量
①组数:一般 5 ~8 组,可根据适宜的组距确定组数,如先确定5 组,若组距过大,可再增加组数以缩小组距。

有时也可根据动物死亡情况来决定增减组数。

②组距:指相邻两组剂量对数之差,常用“ d ”来表示。

D 不宜过大,因过大可使标准误增大;也不宜过小,因过小则组数增多,
各组间死亡率重叠造成实验动物的浪费。

组距大小主要取决于实验动物对被试因素的敏感性。

敏感性大者,死亡率随剂量增加(或减少)
而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大,组距可小些;反之,敏感性小者,死亡率随剂量变化的幅度小,则组距应大些。

上下限之间的距离可作为
敏感性大小的标志。

距离大,说明敏感性小;距离小,则说明敏感性大。

一般要求d 应小于0.155 ,多在0.08 ~0.1 之间。

③确定组距方法:把上下限的剂量换算成对数值,设上限剂量的对数值为X k ,下限剂量的对数值为X 1 ,组数为G ,则:
d =(X k -X 1 )/ (G-1 )
④确定各组剂量:由X 1 逐次加 d (或由X k 逐次减 d ),得出各组剂量的对数值,再分别查反对数,
即得出各组剂量(呈等比级数排列)。

( 3 )配制等比药液,并使每只动物在给药容量上相等(如0.5ml/20g )。

⒉正式实验
( 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①选择原则:可根据不同实验而选取动物,应选择对被试因素敏感的动物。

同时也应考虑动物来源,经济价值及操作简便等条件。

LD 50 常用小白鼠进行实验来测得。

②分组原则:每组动物数必须多于组数。

因为每组动物数如少于组数,就不能充分反映各组死亡率的差别。

(如共8 组,
每组10 只动物,高剂量三个组的死亡数分别为6 、9 、10 ,但如果每组只用6 只动物,则高剂量三个组的死亡数可能都是6 。


③分组方法:见附录,实验对象分组法。

首先,按性别将动物雌雄分开或各半混合编组,然后按体重分群,再随机分组,
为求使各组平均体重相等。

( 2 )给药、观察死亡数、求出死亡率
①给药途径:可据不同药物及动物而定,小白鼠多用腹腔注射或灌胃法;也可静脉注射。

②给药顺序:宜采取间隔跳组方法。

如共7 组,先按2 、 4 、 6 组顺序给药,然后逆行按7 、 5 、 3 、 1 组的顺序给药。

这样可避免药物放置过久或动物饥饿造成的偏向性误差。

而且当第3 组给药后,如第2 组动物已经全死,则可省下第1 组动物及
1 号药液。

如第7 组已死亡,可补做第8 组,争取做出0 ﹪死亡率的组来。

每只动物的给药容量可按个体体重或平均体重确定。

③观察时间:直到动物不再因药物作用而死亡为止。

在观察期间应注意保证食、水、温度等生活条件,严防非被试因素引起的死亡。

最后将死亡情况及各种数据填入下表中。

3. 计算公式
①基本公式㏒LD 50 =X K -d( ∑ P-0.5)
式中:X K 死亡率为100 ﹪组的对数剂量
d 对数组距
∑ P 各组死亡率之和
②校正公式
当Pm>0.8 或Pn<0.2 时可用下公式计算
3-Pm-Pn
㏒LD 50 =X K -d( ∑ P - ───── )
4
③LD 50 =㏒-1 ㏒LD 50 ,单位应换算成mg ∕ kg 或g ∕ kg 表示。

④95 %可信限:
LD 50 ± 4.5S ㏒LD50 .LD 50
S ㏒LD50 =d√∑p(1-p)/(n-1)
式中:S ㏒LD50 ㏒LD 50 的标准误
P 各组死亡率
n 每组动物数
[ 测定LD 50 的原理及公式来源]
为了解LD 50 测定原理,首先需了解剂量与反应的关系。

某被试因素对动物的毒性也是一种反应,
其大小往往以其使动物致死的量表示。

致死量小说明毒性大,反之说明毒性小。

根据剂量与反应的关系,
可绘出剂量反应曲线(量效曲线)。

图中表示的是以死亡频数和死亡率为反应指标的质反应量效曲线,它们具有如下特点:
1. 剂量与死亡频数的关系:是一条中间高,两侧低,右侧延长较远的曲线(图5-a )
2. 对数剂量与死亡频数的关系:是正态分布曲线(图5-b )
3. 剂量与死亡率的关系:是一条长尾“ S ”形曲线(图5-d )
4. 对数剂量与死亡率的关系:是一正“ S ”形曲线(图5-c )
从对数剂量与死亡频率的正态分布中(5-b )可见,㏒LD 50 恰在正态曲线中点所对应的横轴上,按此剂量给药动物恰好死亡一半。

因在正态曲线中,其中点恰是均数所在处,所以㏒LD 50 就是全部实验动物最小致死剂量对数的算术平均值(也是真数剂量的几何平均值)。

从对数剂量与死亡率关系的正S 形曲线(图5-c )中可见,㏒LD 50 恰为正S 形曲线中点所对应的横轴上的对数值,
因此正S 形曲线中点对应的纵轴(死亡率)恰为50 %。

这条曲线的特点是:①死亡率为50 %(即LD 50 )时的斜率最大,
由于其位于曲线中央,故灵敏度最高。

②曲线两端平坦,接近0 %或100 %附近灵敏度最差,剂量不易确定,而且即使确定了也常不可靠。

所以采用半数致死量做为判定某因素毒性大小的指标是恰当的。

总之,如果求出正态曲线中点所对应的横轴上的对数值或正S 形曲线
中点所对应的横轴上的对数值,即可求出㏒LD 50 及LD 50 。

公式推导:根据对数剂量与死亡率关系的量数曲线,通过面积法可得出公式:
LogLD 50 =X K –d ∑(p i – p i+1 )/2
图中横坐标为对数剂量X ,纵坐标为死亡率P ,G 为正S 形曲线中点,它对应
的纵坐标H 点P =50 %,
横坐标 F 点X =㏒LD 50 ,A 点P =0 %=0 ,D 点P =100 %= 1 ,B 点X K 为P =100 %的对数剂量。

由图可知:矩形AFED =AF×AD =㏒LD 50 ×1 =㏒LD 50
又:曲边△X 1 FG ≌曲边△GCE (二边一角相等)
∴矩形AFED =曲边形AX 1 CD =㏒LD 50
则㏒LD 50 =矩形AX K CD -曲边形X 1 X K C 。

∵曲边形X 1 X K C 相当于多个梯形面积之总合。

∴曲边形X 1 X K C =d× ∑ (P i +P i+1 )
又矩形AX K CD =AX K ×CD =X K ×1 =X K
∴㏒LD 50 =X K - d ∑ (P i +P i+1 )
上述推导过程用直观图表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