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应按中医血证辩证。
中医的基本病机可归纳为火热熏蒸和气虚不摄两大类。
在火热之中有实火、虚火之分;在气虚之中有气虚与气损之别。
症候方面也有虚实之分,并且有很多的夹杂症状。
因此,临床治疗上主要应掌握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基本原则。
根据临床的伴随症状,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实证清气降气,虚证当利气益气。
各种出血还应酌情配合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
具体辩证施治大概分七种,分述如下:1、胃中积热主证:因误食辛辣或饮酒,或进坚硬食物后,胃脘闷胀疼痛,恶心,呕吐紫暗或呈咖啡色,甚至鲜红血,量较多,常混有食物残渣,口干臭,喜冷饮,大便色黑如漆,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方药:泻心汤加味。
大黄、丹皮、赤芍、黄芩、乌贼骨、牛膝各10g黄连5g 白芨20g大小蓟、侧柏叶各15g,呕血较多者加十灰散或云南白药,或三七粉冲服。
2、肝火犯胃主证:吐血色红或带紫,伴口苦而干,胁痛,心烦易怒,少寐多梦,躁扰不安,大便干,小便黄,脉弦数,舌质红绛。
治法:泻肝清胃止血。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丹皮、栀子、当归、柴胡、龙胆草各10g,黄芩、赤芍、白芍、生地、牛膝、枳壳各15g,白芨20g甘草5g。
或加十灰散以凉血止血。
3、脾虚胃热主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或带血,口臭而干,面色少华,黑便如柏油样,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辛开苦降,化瘀止血。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黄芩、大黄各10g,太子参、茜草、炒地榆、花蕊石、乌贼骨各15g黄连5g白芨30g。
4、肝胆湿热主证: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拒按,腹胀,吐紫红或鲜红血,口干苦,大便不畅,小便黄赤如浓茶,脉弦滑,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胆,化湿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当归各10g生地、泽泻、藿香各15g车前草20g三七6g。
5、淤血内阻主证:胃脘疼痛,拒按,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吐血紫暗,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涩。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
故有 效 止血 和降低 门脉压 力至关 重要 。在肝 硬化 并发 上消 化道 出血 的诱发 l 素 中 , 夭 I 病毒 性 肝炎 在 我 国最 为 常见 . 主要
为 乙 型 病 毒 性 肝 炎 . 次 为 丙 型 肝 炎 , 乙 型 加 丁 型 双 重 感 其 或
2结 果
肝 硬 化 (e a ccr oi)是 一 种 以 肝 组 织 弥 漫 性 纤 维 h pt i hs i r s 化 、 小 叶和 再生结 节形成 为特 点 的慢性 肝病 。上 消化道 出 假 血 为 常 见 并 发 症 , 突 然 发 生 大 量 呕 血 或 黑 便 , 引 起 出 血 多 常 性 休 克 . 死 率 高 _ 现 笔 者 回顾 本 院 2 0 病 1 】 。 0 3年 5月 ~ 0 0年 5 21
后 减 为 01 I , 次 /, 持 2 3d后 停 药 。维 生 素 K 注 射 液 . , 3 d维 z g ~
肝 硬化合 并上 消化 道 出血有 其特 殊性 ,因其 病程 长 , 发 病 急 骤 , 情危 重 , 治 疗是 一个 及 时 、 贯 、 谨 的综 合过 病 其 连 严
程 。 因此 , 医护 人员 要 密切 观察 病 情 , 确 及时 地抢 救 和处 准
医护论 坛
20 9 第7第7 0年 月 l 2 1 卷 期
肝 硬化 并 上消 化道 出血 的临床诊 治
穆 海 波
( 吉林省 白城 中心 医院消化 内科 , 林 白城 17 0 ) 吉 3 0 0 【 摘要】目的 : 探讨肝 硬化 并上 消化道 出血 的临床 特点 和诊治效 果 。 方法 : 回顾分 析笔者 所在 医 院收治 的 8 例 肝硬 化 8 并上 消化 道 出血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结 果 : 本组 患者 8 8例 , 经过 治疗 后有 8 0例患 者止 血成 功 , 疗有 效率 为 9 . , 治 09 % 另外 8例 中继发感 染 6例 , 亡 2例 。结 论 : 死 密切 观察病 情 , 准确及 时地 抢救 和处 理 , 是肝 硬化 合并 消化道 出血抢救
头孢曲松钠联合奥曲肽、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关 键 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头孢曲松钠 ; 曲肽 ;奥美拉唑 奥
中 图分 类 号 : 532 R 7.
1 3 疗效评 定标 准 .
显效 : 治疗后 2 4h内消 化 道 出 血 停 止 , 命 征 生 稳 定 , 呕血 , 无 黑便 次数 及量 减少 , 性状 变稠 , 血红 蛋 白含量 趋于 稳定 ; 有效 : 治疗 后 4  ̄7 8 2h内血 压 、 心
率 、 吸基本 平稳 , 呼 呕血 停止 , 黑便 次数 及量 减少 , 性
c n e ti e o s b o d h s i l s a n e le i g r t i n f a ty d c e s d i b e v t n o t n n v n u l o 。 o p t t y a d r b e d n a e sg ii n l e r a e n o s r a i a c o g o p a t rt e t n P< 0 0 ) I d i o t et t l fe t e r t b e v t n g o p wa b r u fe r a me t( . 5 . n a d t n, h o a f c i a ei o s r a i r u so — i e v n o v o sy h g e h n t a n c n r l r u ( 3 3 V 3 3 , i u l i h rt a h ti o to o p 9 . 3 g S5 . 3 P< O 0 ) Co c u i n C mb n d . 5 . n l so o ie te t n t e t i x n , c r o i e a d o p a o e i e f c i ea d s f o p e a t o n e t— r a me t wi c f ra o e o t e td n me r z l s fe t n a e f ru p rg s r i t s i h v
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经临床观察 及统计学 分析结果 显示 : 组止血时 间 比较差异有 两
统计学意义( < 0 1 , P . )治疗组止血时间缩短可能与部分患 者除 0
食管静脉 曲张破 裂出血外 , 尚有并 发急性 胃黏膜病变 出血 、 胃及
不合 理抗菌 药物应 析 用分
朱 路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 医院药剂科, 湖北荆州 4 4 2 300 [ 摘要 】目的 探讨抗菌药 物的应用情况 , 指导 临床合理用药 。 方法 随机对笔 者所 在医 院 2 0 0 9~2 1 的门( ) 0 0年 急 诊处 方抽样并 进行 合理性分析 。 结果 本调查抗菌药 物使 用率为 2 .5 不合 理处方 占抗菌药 物处方的 1 . %。 结论 医院 92 %, 23 8 门诊抗 菌药物存在多种 不合 理应用现象 , 应加强管理 。 【 关键词 】 抗菌药物 ; 不合理 应用
消化道 出血疗效 满意 。
【 关键词 】 泮托 拉唑 ; 垂体后 叶素 ; 肝硬化 ; 上消 化道 m血 【 中图分类号 】 5 52 R 7 . 【 文献标识 码 】 B 【 文章编号 】 0 5 0 1 2 1 1— 8 0 2 9 — 6 6( 0 1) 9 7 — 2
肝硬 化导致 门静 脉高 压并 发 食管 胃底 静脉 曲张破 裂 大 出 血, 是危 及 患者 生命 的最 直接 原 因 , 死率 高 。 目前治 疗方 法 致
Co l i n Th ra i n l s f t i t h v ro sma i s a o sa d t e ma a e n h u d b te g h n d nc us o eir to a e o n i o i u a b  ̄ a a i u n f t t n n h n g me t o l es r n t e e . s e i s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分析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随即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且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奥美拉唑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临床常见急重症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起病急骤,出血量大,病死率高,出血复发率高,其临床治疗较为棘手。
理想的药物治疗不但能降低门静脉高压而达到止血目的,同时更为病人进一步治疗争取有利条件。
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其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且资料完整的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2~74岁,平均46.3±4.2岁。
肝炎后肝硬化45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胆汁性肝硬化3例。
按照中华消化内镜学会2000年通过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诊断规范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轻度4例、中度45例、重度11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12例、B级42例、C级6例。
所有病例均有呕血或黑便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征象,并经肝功能和B超及内镜等检查确诊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排除溃疡病、妊娠、哺乳、食物过敏者,以及有严重心脑血管病、慢性肾衰竭者,且2周内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制酸剂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如何治疗?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如何治疗?肝硬化是一种因为肝炎、酒精中毒、代谢因素等病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的肝病,临床症状常见有身体疲劳、水肿、皮肤巩膜黄染等症。
肝硬化是一种一直会变化的慢性疾病,且会容易引发众多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即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这种并发症有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风险。
在治疗方法上,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随医学的发展还出现了介入治疗的方式,这些治疗手段有效减轻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1]。
1、引起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研究发现关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的主要原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这是因为肝硬化会导致门静脉高压,从而导致食管和胃底的血管血液流通有问题致使静脉曲张,当发生静脉曲张的血管发生破裂就引发了上消化道出血。
所以定期胃镜检查食管底静脉曲张情况,必要时采取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降低门静脉系统压力、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或胃底食道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治疗可以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
除了静脉曲张出血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贲门黏膜撕裂等均会造成上消化道出血。
2、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肝硬化患者常见死亡原因就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突然且出血量大,会造成患者休克等现象。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常有两种典型症状即呕血和黑便。
患者呕血前常有恶心、腹部不适感加重等感觉,患者呕出血的颜色常常是鲜红色或暗红色,如果患者呕血颜色是鲜红色则表明是急性呕血。
而呕出的血是暗红色时,表明在出血后血液滞流在胃部一段时间。
患者在呕血后可能会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等症状,若出血量超过一千五百毫升时则发生休克,此时患者会四肢冰凉、脉搏微弱、血压快速下降等。
另外,出血量小的患者会有大便呈现黑色的情况,粪便还会又稀又粘,可能会有血腥的味道[3]。
3、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由上文我们可知肝硬化出血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日常生活中不会出现出现明显症状,一旦发病会很突然,所以掌握急救措施可以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
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
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作者:潘灵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1例胃癌导致出血,4例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5例消化道溃疡出血;12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2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过治疗有效止血患者44例,占比91.7%;3例患者出现继发性感染;1例患者死亡。
结论消化道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是目前导致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对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患者的临床诊治首先应该确定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及具体位置,然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综合治疗。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临床诊治;病因【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73-02再生结节形成、假小叶以及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基本特点,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临床主要并发症就是患者上消化道突发性大量出血,患者出现黑便或者大量呕血等病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止血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肝功能衰竭以及失血性休克,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1]。
导致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治疗方法也随之不同[2],快速确定病因,才能够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
为了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临床疗效,文章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48例患者均经过CT、肝功能、胃镜、B超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等项目检查,根据肝硬化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诊断为肝硬化,并且13例酒精性肝硬化,32例肝炎后肝硬化,3例不明病因。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1. 引言1.1 介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受损,造成肝脏组织纤维化和硬化。
肝硬化患者常常伴随着门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肝硬化患者中10%-30%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是其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指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静脉丛曲张,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严重,不仅会危及患者生命,而且易复发。
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至关重要。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止血治疗、预防再出血、改善肝功能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
在临床治疗中,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接下来将介绍奥曲肽和埃索美拉唑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1.2 奥曲肽和埃索美拉唑的作用机制奥曲肽和埃索美拉唑是目前常用于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药物。
奥曲肽是一种合成的生长激素释放肽类药物,通过刺激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肠道蠕动,降低门脉压力,从而减少出血风险。
而埃索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预防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垂体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结合,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增加蠕动,提高胃肠道通透性,改善肠道通透性,增加微循环血流速度,减少胃肠道蠕动,降低肝静脉压力。
埃索美拉唑的作用机制则是通过抑制胃壁的质子泵,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减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埃索美拉唑能够有效地降低胃酸对胃壁的损害,保护胃粘膜,减少出血的发生。
在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时,两者的作用机制互补,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出血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 正文2.1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的疗效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方面,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能有效控制出血病情,减少出血次数和出血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4例治疗体会
2. 8
中国医学创新 2 1 年 2 L 箍 鲞筮 鱼 00
!
堕
:Q
! : : ! 垒
・
I . 3- 临 e K ̄ t 究
・
肝硬 化合 并上 消化 道 出血 3 4例 治疗 体会
李梅
【 摘要 】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f血的诊治要点。方法 “ 对 20 2 0 0 1~ 0 8年笔者所在科经 胃镜确诊
改 变 8 。平 均 m 一 例 l 6次 。
等) 生长抑素可选择性减少门静脉和肝脏的m流 、 , 减少奇静
脉 内 I流 , l 同时 还 能抑 制 体 内扩 l 递 质 , 内脏 m 管 收 缩 , f 【 札管 使 引起 门脉 【流 降低 等 , 而 引起 门脉 压 力 降低 而 达 到 止 血 的 I I L 进 目的 。推 荐 使 用 奥 曲 肽 10 I 0 g加 入 生 理 盐 水 2 l 作 x 0m 中 为 首 剂缓 慢 静 推 后 , 以 2 gh静 脉 连续 泵入 , 续 3d 同 再 5 / 连 ,
13 治 疗 .
一般 治 疗 包 括 禁 食 , 卧床 ,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保 吸
氧, 生命体征监测 , 放置 腔二囊 管 , 定期复 查血常规 、 肾 肝
功 能 等 。积 极 预 防 和 治疗 休 克 , 量 多 次 输 新 鲜 积 红 细胞 少 及 m浆 , b 0g L町停 止 输 胁 。应 用 生 长抑 素 降 低 门脉 H >7 /
命 体 征 监 测 , 置 腔 二 囊 管 , 期 复 查 眦 常 规 、 肾 功 能 放 定 肝
平均 4 7岁 。均有 肝 硬 化 病 史 , 程 2~ 0年 , 凶 中 乙 型 肝 病 3 病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与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鉴别诊断
需与胃溃疡出血、胃癌等上消化道出 血性疾病相鉴别,主要依靠内镜检查 和病理学诊断。
02
CATALOGUE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止血药物
使用止血药物如生长抑素 、质子泵抑制剂等,抑制 胃酸分泌,促进血小板凝 集,达到止血目的。
抗生素
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 起的胃黏膜炎症、糜烂出 血,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 染。
症状
呕血、黑便、血便、失血性休克 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主要病因是肝炎后肝硬化,其他原因包括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病等。
病理生理
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内血管受压,门静脉血流受阻,形成门静 脉高压。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曲张的静脉破裂即发生出血。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 查,如肝功能、血常规、内镜等可确 诊。
其他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使 用护肝药物、利尿剂等辅 助治疗。Fra bibliotek内镜治疗
内镜下止血
通过内镜观察出血部位,采用电凝、止血夹等手段止血。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
将硬化剂注射到曲张的静脉内,使血管硬化闭塞,达到止血 目的。
介入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
通过在肝内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置入支架,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出血风险。
脾动脉栓塞术
通过栓塞脾动脉,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手术治疗
断流术
通过手术结扎胃底食管曲张静脉,降低出血风险。
肝移植
对于严重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治疗根本方法,可恢复肝功能和降低出血风险。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和疗效。
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纤维胃镜检查,患者出血的原因有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胃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重症胃粘膜疾病、消化道溃疡以及消化道肿瘤等,患者人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29人(4833%)、18人(3000%)、6人(1000%)、4人(667%)、3人(500%)。
所有患者均行止血治疗,其中55人治疗有效,止血有效率为9167%,其余5人中,2例死亡,剩余3例行再次止血成功。
结论导致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有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胃出血、食管静脉破裂、重症胃粘膜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等,临床诊治应以纤维胃镜为主要手段,及时判定出血程度以及出血的部位和原因等,行针对性止血措施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
【关键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诊治作者单位: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肝硬化具有发病率高且易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的特点,在我国常见有肝硬化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膜炎、肝肾综合征以及肝功能衰竭等,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多见且程度较为严重。
可发生由于短期内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或引发急性肝性脑病而导致患者死亡。
现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0例。
其中男4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29~46岁,平均年龄为(313±78)岁;患者均以大量呕血或大便颜色暗红作为首发症状就诊。
依据每日出血量的多少,分为轻度出血(每日出血量低于600 ml)、中度出血(每日出血量在600~1000 ml之间)和重度出血(每日出血量>1000 ml),分别有26例、32例和2例。
肝硬化合并胃粘膜病变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论文
肝硬化合并胃粘膜病变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的治疗经验和方法。
方法:回顾本院2010- 2011年收住3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治疗体会。
结果:27例内科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无呕血、黑便,血压、心率平稳,血红蛋白稳定;72小时没有活动性出血,痊愈出院。
3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肝昏迷死亡。
结论:消化性溃疡或肝性溃疡,根治hp的治疗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肝硬化胃粘膜病变;上消化道出血【中图分类号】r 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438- 01近年来,肝硬化合并胃粘膜病变已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
本人从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
收治肝硬化合并胃粘膜病变致上消化道出血30例,就其出血的原因及治疗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肝硬化合并胃粘膜病变致上消化道出血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
年龄45-70岁,平均57.5岁。
肝硬化合并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例占67%,合并糜烂、出血性胃炎10例占33%,肝硬化病史多在5-8年。
有3例入院后方查出肝硬化。
有22例患者出现呕血及黑便。
有8例患者出现黑便。
发病24-48小时入院。
当时血色素70-90g/l。
30例中检查出幽门螺杆菌者21例,占70%。
1.2 治疗经过针对门静脉高压出血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预防出血的药物和治疗出血的药物。
对已经发生食管静脉曲破裂出血的患者,均应早期治疗以防再次出血。
一般在急性出血止血后5-15d 开始应用。
首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如普奈洛尔等,钙通道阻滞剂及h2剂以降低门脉压。
同时保肝治疗,改善肝脏功能,减轻肝脏负担,防止肝硬化继续发展,补充血容量和药物治疗是基本治疗措施。
出血的治疗:可选用三氨酰赖氨酸加压素、开始剂量2mk,缓慢注射严密监测血压和心率,每4小时一次,直至出血控制,一般用24小时,最多不超过36小时。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21年5月-2022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计42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抛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1),研究组(n=21)。
对照组患者行奥曲肽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输血量及止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加快患者治疗,减少并发展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奥曲肽;生长抑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上消化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的原因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外,应该考虑到消化性溃疡,肝源性溃疡,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等。
此外,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还会造成患者的肝功能进一步受损,诱发肝性脑病和感染等。
因此,需要针对患者开展相应的治疗。
当前临床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以止血、输血等常规休克治疗为主。
基于此,为更好地分析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21年5月-2022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计42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抛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1),研究组(n=21)。
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2:9,年龄38-75岁,平均(56.5±18.5)岁;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8:13,年龄36-78岁,平均(57±2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的止血、输血等常规治疗为主。
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558,规格:1ml:0.15mg)进行治疗,将0.1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泵注,25μg/h。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晚期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
肝硬化患者一旦发生大出血,往往加重肝损坏,诱发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预后不良。
因此,及时诊断、积极抢救、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是关系到控制出血和病死率的重要环节[1]。
在临床医生积极抢救的同时需要有良好的护理与之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007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6例,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和精心护理及康复指导,有效地控制了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出血治愈率和好转率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告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8年10月本科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6例,男性109例,女性77例;年龄17~78岁,平均52岁。
其中16例因反复出血先后住院4~5次。
临床表现多以呕血为主,多数患者伴黑便,本组186例患者除6例死亡, 3例自动出院外,其余177例经7~36天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有效地控制了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病情稳定出院。
2 护理措施2.1 心理护理肝硬化病程长,病情不稳定易反复发作,特别是当患者突然出现大出血严重并发症(如大量呕血、便血)直接威胁生命时,易产生紧张、恐惧、濒死感等消极心理[2],且由于肝硬化患者反复住院,沉重的经济负担带来的悲观心理也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极度的悲观情绪。
尽可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成功治疗的基础。
护理人员应主动、耐心地与患者交流,在抢救过程中做到耐心、细致、关心体贴,构建和谐气氛,设法取得患者的信任,稳定患者的情绪,正确运用解释、鼓励、安慰、暗示等支持性治疗方法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积极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3]。
2.2病情观察患者大出血期间,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心率、血压、尿量、四肢温度等,以及时发现休克早期征象。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疗分析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以本院2012年全年我院急诊救治的确诊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66例病患为分析的对象,对全部病患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果6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经纤维胃镜检查,25例病患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出血,占37.9%;20例病患为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出血,占30.3%;10例病患为消化性溃疡引起出血,占15.2%;11例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出血,占16.7%。
全部病患经治疗,成功止血60例,占90.9%,止血失败6例,占9.1%。
结论采用胃镜检查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找出出血病灶,同时配以及时有效地支持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患的病死率。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4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35-01肝硬化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以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出血性休克以及诱发肝坏死、腹水等[1]严重情况。
所以,掌握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很重要。
本组研究回归分析了本院2012年全年我院急诊救治的确诊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66例病患相关的诊治资料。
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患中,女37例,男31例,年龄均在20-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6岁。
全部病患都有1-15年的肝硬化病史,其中30例为酒精性肝硬化,28例为肝炎后肝硬化,10例为其他。
参照肝功能child-pugh的相关分级标准进行分类如下:a级、b级、c级各20例、30例、10例。
1.2一般方法1.2.1诊断方法全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的诊断依据如下:①肝硬化诊断:肝功能衰退、门静脉高压症;影像学检查(ct 检查、b超检查)均可见肝脏呈肝硬化表现,或者经胃镜可见食管胃底静脉发生曲张。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联用生长仰素、奥美拉唑的效果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联用生长仰素、奥美拉唑的效果发表时间:2018-03-15T11:48:43.5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作者:方娟[导读] 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时联用生长仰素和奥美拉唑临床效果明显,能极大的缩短止血时间。
(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贵州六盘水 553001)【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联用生长仰素,奥美拉唑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观察组患者采用生长仰素注射液联合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生长仰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时联用生长仰素和奥美拉唑临床效果明显,能极大的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生长仰素;奥美拉唑【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240-02 肝硬化晚期患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原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很常见,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也是内科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骤且凶险,出血量大,症状一般为呕血、黑便,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病死率高,因此给予患者快速且有效的止血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1]。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联用生长仰素、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排除近期经过内窥镜检查治疗或胃部手术的患者,严重休克患者,有严重肝肾等器脏功能不全患者。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特利加压素止血,治疗组患者采用注射奥曲肽进行止血。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和临床特征表现。
结果:对两组患者在72小时内的出血情况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8%(98/100),无效率为2%(2/1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70/100),无效率为30%(30/100),对于出血时间和出血量,治疗组患者的出血量为(80.32±20.15)ml,出血时间为(70.61±25.25) min,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98.87±27.18 )ml,(176.61±33.39)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讨论:虽然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分别使用的特利加压素和奥曲肽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都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奥曲肽的疗效更好而且毒性更低,产生的副作用少,对于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诊治分析肝硬化,各种肝病的晚期阶段,它的临床特征是弥漫性肝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
它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它的临床特征是大量呕血和黑便,还会引起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和肝功能衰竭,更严重者会导致死亡,且病死率逐年增加[1]。
但是导致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对于不同的病因,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所以临床上,需要尽早判断病因,然后及时抢救从而降低病死率。
本文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用于指导临床用药,以达到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2]。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特利加压素止血,治疗组患者采用注射奥曲肽进行止血。
思他宁联用洛赛克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18例
思他宁联用洛赛克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18例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漯河462000) 王红军 葛小和 主题词 肝硬化 药物疗法 出血 生长抑素 治疗应用 质子泵抑制剂 治疗应用 我们应用思他宁联用洛赛克(lo sec)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均因呕血、排暗红色大便或黑便而收入院,入院3日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其中男16例,女2例,年龄33~57岁,平均年龄为40岁。
乙肝后肝硬化17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
肝功能按Ch ild2p ugh分级:A级7例,B级9例,C 级2例。
2 治疗方法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积极补充血容量,在配血过程中先输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输血指征:①H b<70g L或血细胞比容低于25%。
②收缩压低于90mm H g。
一条通路静滴药物;思他宁首次剂量为250Λg静脉缓注,继而以3m g加10%葡萄糖500m l持续静脉滴注(250Λg h),滴注过程中不可中断。
用药2~3d,出血停止后维持2d。
洛赛克40m g静脉注射,2次 d,连续应用5~7d。
3 疗效判断标准 止血成功:①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压、脉搏正常。
②大便由黑色转为黄色,大便潜血转阴。
③胃镜证实出血已停止。
以上3条中有1条成立即为出血停止。
止血失败:①经治疗5d后临床症状无好转,继续呕血或黑便,需经积极补充血容量才能维持正常血压者。
②经治疗后无出血现象,但住院观察期间(3~5d)又有出血者。
4 结 果 按上述治疗方法,18例患者均获得成功。
讨 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50%。
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气囊压迫止血、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以血管加压素最为普遍,研究证明,但该药只有达到较大剂量(0.4u m in)时,才能发挥止血作用。
但此剂量不良反应大,常见的有腹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绞痛,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
多种病因长期的损害肝脏而使得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结节再生,广泛的纤维组织增生并且肝脏结构不可逆的疾病就叫做肝硬化。
肝硬化的基础上并发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在临床上常见的重症之一,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这种病在病发时通常较急、出血量上升迅猛、预后比较差,死亡率达到了30%-40%。
最近几年以来,这类患者的病发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抢救成功的关键是迅速有效的为患者止血,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介入治疗与内科的药物治疗。
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本院对接收的63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了内科综合治疗方法,最后获得的疗效比较好,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的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病例选自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3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资料完整,这63例患者当中有43例患者是男性,有20例患者是女性,年龄分布在25-7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5.5±5.3)岁。
这63例患者中有41例患者是肝炎后肝硬化,有15例患者是酒精性的肝硬化,有7例患者是不明原因的肝硬化。
根据2021年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通过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诊断规范分级,共有10例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为轻度,有45例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为中度,有8例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为重度。
所有的病例都经过B超与肝功能以及内镜等的检查后确诊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排除了妊娠、食物过敏、哺乳、溃疡病患者以及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和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并且在2周之内没有使用血管活性的药物、制酸剂以及非街体类的抗炎药物。
1.2方法
1.2.1综合处理
所有的患者在入院之后会经常被要求禁食,并且还要应用奥美拉挫和K族维生素等等,迅速的补充血容量,及时的进行输血抗休克治疗。
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应该建立多组静脉通道,快速的补充血容量来维持血压的稳定,并伴有感染病例,给患者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的药物治疗。
1.2.2內科治疗
将本次研究的实例分为了A、B、C三组,对A组患者使用奥曲肽0.1mg,加入了5%的葡萄糖注射液10ml,然后缓慢的进行静脉推注,最后再以25r*dh的速度来维持静脉滴注,直至停止出血3天后停止用药;对B组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以2.0~0.4U/min的速度来维持静脉滴注,在止血之后再减少一半的剂量,然后维持2-4天的治疗时间,酌情使用心痛定或硝酸甘油;对c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法,每12-24小时进行一次放气,抽取出胃液来检查出血的状况,24小时没有抽出血液性的液体就可以拔管。
1.3疗效判定标准
在患者用药的期间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进行密切的观察,用药24小时后活动性出血停止,并且胃管抽取出的胃液没有血性液体则为治疗效果显著;用药72小时之后活动性出血停止,并且胃管没有抽取出血性液体则为治疗有效;用药72小时之后仍然有活动性出血现象则为治疗无效。
总的有效率是治疗显著有效率加上治疗有效率。
1.4不良反应
再次出血则为不良反应,该反应的症状是:观察停药后的72小时内是否再次有呕血、黑粪以及胃管抽取出血性液体等症状产生。
对患者的治疗反应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并且要将对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记录下来。
1.5统计学的方法
所有的数据都采用了SPSS13.0软件来对其进行处理,计数的资
料都采用了士标准差来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的分析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0.5%,明显比B组的总有效率85.7%高,差异也有显著性(x 2=4.32,P=0.0*****);A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比c组的总有效率81.0%高,差异
(上接第64页)有显著性(x2=5.*****,P=0.0*****);B组合c 组之间的总有效率没有显著性的差异(x2=0.0*****,P=0.*****),详细情况请见表1.
2.2临床指标的改善状况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经过了内科的综合治疗之后,患者止血的平均时间是(18-5±85)小时,48小时候再出血的概率是14.2%(9/63),平均输血量是(500±50)毫升,平均住院时间是(6.5±3.51天。
2.3不良反应(1)再出血率:A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有再出血的现象(9.5%),B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有再出血的现象(14.3%),c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有再出血的现象(19.0%),A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明显的比B组和c组的再出血率低(P0.05)。
(2)不良反应:A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有轻度的呕吐现象(1.6%);B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有血压升高的现象、3例患者诱发了心绞痛(11.11%);c组患者中出现了胸闷、鼻粘膜损伤和胸骨后疼痛现象的分别有2例、3例和4例患者(14.28%),根据上述的数据来看,c组的不良反应率最高。
3讨论
由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是最棘手的,大约有30%的患者初次出血是致死性的大出血,但是幸存者在一年内经常会出现再次出血。
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其特征是出血量较大且来势凶猛,经常会导致出血
性休克和(或)引发肝性昏迷。
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了出血量比较大的患者需要及时的补充血容量,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止血药物发挥其药效并且降低其他的并发症出现的前提。
及时的为患者进行输血能够确保患者的重要器官灌注了足够量的血液,能够维持其各个脏器组织的正常运行,防止患者出现血性休克和重要的器官功能衰竭。
除去外科的治疗手段以外,临床上还常常使用了胃内镜下硬化剂、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以及内科药物的治疗方法等,经常使用的内科治疗药物有生长抑素和其衍生物(奥曲肽)、垂体后叶素等等。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是观察不同的内科治疗方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治疗结果显示:(1)使用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方法进行止血后再次出血的概率比较高,还有可能会出现鼻粘膜损伤的并发症;(2)垂体后叶素很有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和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药物的作用是收缩小血管以及减少门静脉血流,然而收缩血管的作用是非选择性的收缩作用,所以存在不良反应;(3)奥曲肽能选择性的作用在内脏血管,具有止血效率高、再出血率低和不良反应低的特点,能够有效的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减少门静脉血流,但是对于全身血流动力学没有明显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首选奥曲肽治疗,它的止血效果比较好、不良反应少和再出血率低,非常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