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题基本计算方法与推断题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推断题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推断题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推断题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推断题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运用相关化学知识来进行问题的解答和推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推断题,下面对其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氧化还原反应(简称氧化反应)推断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或其他含氧化合物反应的过程。

在推断中,我们通常需要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氧化态变化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来判断推断的结果。

例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以推断出锌是化学活泼的金属。

2. 酸碱反应推断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相互作用产生盐和水的过程。

在推断中,我们需要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以及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来进行推断。

例如,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推断出苯酚具有酸性。

3. 化合价与化合物性质推断化合价是化学中元素的化学组合方式与其化合物性质之间的联系。

在推断中,我们通过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来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学组合方式,进而推断出一些化合物的性质。

例如,氟化钙溶于水会生成氟离子和钙离子,从而推断出氟离子的化合价为-1。

4. 化学式计算与化合物性质推断化学式计算是指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的摩尔比关系计算出化学式的过程。

在推断中,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式计算来推断化合物的性质。

例如,已知氯气和溴水可以生成氢氯酸和氢溴酸,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化学式,推断出氯气中含有氯原子,溴水中含有溴原子。

5. 温度变化与反应性质推断温度变化是化学反应进行过程中反应热效应产生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推断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的温度变化来推断反应的性质。

例如,放热反应往往伴随着温度的升高,放热反应会使温度降低。

6. 气体的生成与性质推断在化学实验中,生成气体是常见的反应现象之一。

通过观察气体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性质来进行推断。

例如,氯酸钠和氯化银反应生成氯气,可以通过氯气的颜色和气味来推断生成气体为氯气。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些技巧及高考计算题型突破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些技巧及高考计算题型突破

在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要占到15%左右,从每年的高考试卷抽样分析报告中经常会说计算题的得分率不是太高,大家在心理上对计算题不太重视,使得每次考试都会有不少考生在计算方面失分太多。

高一化学中计算类型比较多,其中有些计算经常考查,如能用好方法,掌握技巧,一定能达到节约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下面就谈一谈解答计算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态物质的体积差或物质的量之差等。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析混合物质量减轻是由于碳酸氢钠分解所致,固体质量差21.0g-14.8g=6.2g,也就是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混合物中m(NaHCO3)=168×6.2g÷62=16.8g,m(Na2CO3)=21.0g-16.8g=4.2g,所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0%。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

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原子守恒即反应前后主要元素的原子的个数不变,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元素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

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胶体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电子得失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以后将要学习的原电池或电解池均如此。

高中化学计算技巧(1)

高中化学计算技巧(1)

专题二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和技巧【专题目标】中学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①关系式法——多步变化以物质的量关系首尾列式计算。

②差量法——根据变化前后的差量列比例计算。

③守恒法——运用质量、电子、电荷守恒计算。

④极值法——对数据处理推向极端的计算。

⑤信息转换法——为解题寻找另一条捷径。

⑥讨论法——将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分别求算。

【经典题型】题型一:关系式法例1:一定量的铁粉和9g 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反响后再参加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g 水,求参加的铁粉质量为A .14gB .42gC .56gD .28g例2:有以下两组固体混合物:(1) Na 2O 2、NaOH 混合物,含Na 元素58% (2) Na 2S 、Na 2SO 3、Na 2SO 4的混合物,含硫元素:32%那么上述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

例3:一定温度下,w g 以下物质 (1)H 2,(2)CO ,(3)CO 和H 2,(4)HCOOCH 3,(5) HOOC ―COOH ,在足量氧气 中完全燃烧,将产物与过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响,固体增重 w g ,符合此要求的是〔 〕A .全部B .〔4〕〔5〕C .〔1〕〔2〕〔3〕D .〔1〕〔2〕〔3〕〔4〕练:在a L 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物溶液中参加b mol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24SO 离子完全沉淀;如参加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 3气,那么原溶液中的Al 3+离子浓度(mol/L)为A .a c b 22-B .a c b 22-C .a c b 32-D .a c b 62-【规律总结】用关系式解题的关键是建立关系式,建立关系式的方法主要有:1、利用微粒守恒关系建立关系式,2、利用化学式或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3、利用方程式的加合建立关系式。

题型二:差量法例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向100 mL CH 4和Ar 的混合气体通入400 mL O 2,点燃使其完全反响,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枯燥气体460mL ,那么反响前混合气体中CH 4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例5:现有KCl 、KBr 的混合物3.87g ,将混合物全部溶解于水,并参加过量的AgNO 3溶液,充分反响后产生6.63g 沉淀物,那么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0.241B .0.259C .0.403D .0.487练: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 ,使之完全反响得剩余物ng ,那么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规律总结】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响,且反响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响体系。

高一化学计算题型总结归纳

高一化学计算题型总结归纳

高一化学计算题型总结归纳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其中计算题型是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计算题型进行总结归纳,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实例,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化学计算题。

一、摩尔计算题摩尔计算是化学计算中最基础的一种题型,涉及到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比、摩尔体积等。

解题时需要根据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M = m/n,其中M为摩尔质量,m为质量,n为物质的摩尔数。

以下是一个实例:实例1:计算化合物A(CH2)5OH的摩尔质量。

解析:根据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需要计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摩尔质量,并将其累加。

摩尔质量C = 12.01 g/mol,H = 1.008 g/mol,O = 16.00 g/mol。

化合物A(CH2)5OH的摩尔质量 = 12.01 × 1 + 1.008 × 6 + 16.00 × 1 =60.15 g/mol。

二、溶液计算题溶液计算是指根据溶液的体积、浓度等信息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浓度或溶度的题型。

解题时需要掌握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摩尔关系以及浓度计算公式。

以下是一个实例:实例2:已知有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硝酸银溶液,求其中硝酸银的质量。

解析:根据浓度的计算公式c = n/V,其中c为浓度,n为溶质的摩尔数,V为溶液的体积。

硝酸银的摩尔质量为107.87 g/mol。

硝酸银的摩尔数n = c × V = 0.1 mol/L × 0.1 L = 0.01 mol。

硝酸银的质量 = n ×摩尔质量 = 0.01 mol × 107.87 g/mol = 1.08 g。

三、配位化学计算题配位化学计算题是指根据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数、化学计量比等信息计算配位反应中的物质质量、摩尔比等题型。

解题时需要了解配位化合物中配体和中心离子的摩尔关系以及配位数等概念。

以下是一个实例:实例3:已知配位化合物[Fe(C2O4)3]3-的分子式为[Fe(C2O4)3(H2O)3],求其中含有的Fe2+离子的摩尔数。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

中学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化学计算题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比拟头痛的一类题目,也是同学们在测验和考试中最难得分的一类题,能选用最相宜的方法精确而快速地解决计算题,对于提高学习成果,增加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那么,解题方法有哪些呢?今日给同学总结了以下14种!1.商余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解答有机物(尤其是烃类)知道分子量后求出其分子式的一类题目。

对于烃类,由于烷烃通式为Cn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烷烃基通式为CnH2n+1,分子量为14n+1,烯烃及环烷烃通式为CnH2n,分子量为14n,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nH2n-1,分子量为14n-1,炔烃及二烯烃通式为Cn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nH2n-3,分子量为14n-3,所以可以将确定有机物的分子量减去含氧官能团的式量后,差值除以14(烃类干脆除14),那么最大的商为含碳的原子数(即n值),余数代入上述分子量通式,符合的就是其所属的类别。

[例1]某直链一元醇14克能与金属钠完全反响,生成0.2克氢气,那么此醇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A、6个B、7个C、8个D、9个由于一元醇只含一个-OH,每mol醇只能转换出molH2,由生成0.2克H2推断出14克醇应有0.2mol,所以其摩尔质量为73克/摩,分子量为73,扣除羟基式量17后,剩余55,除以14,最大商为3,余为13,不合理,应取商为4,余为-1,代入分子量通式,应为4个碳的烯烃基或环烷基,结合“直链”,从而推断其同分异构体数目为6个.、2.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依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而这个平均值必需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换言之,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确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定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高中化学计算练习(苑冰201*-9-15)一、【基本方法】计算方法质量守恒原理从宏观机理上看,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说明实例二、【易错指津】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计算时,一是准确判断新给物质的化合价,二是如原子团中某原子个数不为1时,要乘以原子个数。

2.根据化学反应,利用气体物质的速率推算容器压强时,量不要将固体矿物的量也计算在内。

3.对一些特殊反应,如浓H2SO4、浓HNO3、浓HCl随反应需要进行浓度在减少,导致反应情况改变,不能只从理论上计算方法。

三、【典型例题】1.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R则此①在电解质溶液中,因整个溶液呈中性,所以阴、阳离是巧妙选择化学式或溶液中某两守电荷守恒子所带的电荷总量必须相等。

②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种数(如正负化合价总数、阴阳离例1恒物所带正(负)电荷比重与生成物所带正(负)电荷总子所六分之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或例2法量相等。

几个连续(或平行)的方程式前后例3某微粒(如离子、原子、电子)的例4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在原电池和化锰中通过无可避免两极的电子数必然相等。

使用量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依据。

例5原子守恒反应前原子总数等于反应后产物以各种形式的总数质量差利用物质在反应前后变化趋势的质量差求解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例6差化的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量“理论差量”。

利用该法关键有物质体积差利用气体两法在反应前后的体积差量求解点:①弄清差量原因;②弄清差量例7与什么量成比例。

是把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变化通过假设,推所用到理想的极之常用于求有关存在“极限值”的计极值法限值,使因果关系变得十分较为明显,从而得出结论正确的判断,算题,如某些惰性的计算,平例8具象或者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的极限问题求解。

行反应的计算,混合物的计算等。

高中化学《经典计算题》解题方法分类总结

高中化学《经典计算题》解题方法分类总结

高中化学《经典计算题》解题方法分类总结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A. 3.2gB. 4.4gC. 5.6gD. 6.4g【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

该碱金属M可能是()(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A.锂B.钠C.钾D.铷【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将5.21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

应填:+2。

(得失电子守恒)四、差量法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

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化学计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通过化学计算,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或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推导出一些未知的化学量,进而解决化学实验和理论问题。

下面将总结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

一、摩尔计算在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个基本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计算是指根据物质的摩尔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摩尔计算最常见的应用是计算物质的质量、体积、浓度等。

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比,从而确定生成物的摩尔量;或者根据物质的摩尔量和摩尔质量计算质量之间的关系等。

二、质量计算质量计算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法。

根据物质的质量和化学式来计算摩尔数或质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通过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物质的摩尔量,从而确定生成物的质量;或者通过已知的摩尔量计算出物质的质量等。

三、体积计算在溶液稀释、气体体积比计算等化学实验中,体积计算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通过体积计算可以了解不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或者根据气体体积的变化来推导出化学反应的结果。

例如,根据浓度计算出一定体积溶液所含的溶质的质量;或者通过气体体积比计算出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压力等。

四、浓度计算浓度计算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法。

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与溶剂的体积之比。

通过浓度计算可以推导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质的摩尔数等重要信息。

例如,通过浓度计算出一定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摩尔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出质量等。

通过以上四种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和理论问题,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高考常用的8种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在高考化学中,常见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包括:摩尔计算、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配合物计算、燃烧分析计算、酸碱滴定计算、晶体计算和电化学计算。

1.摩尔计算:根据给定物质的摩尔质量以及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计算公式为n=m/M,其中n表示摩尔数,m表示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

2.浓度计算:根据溶质溶液中的质量或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为C=n/V或C=m/V,其中C表示浓度,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m表示溶质的质量。

3.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和物质的电价,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数、质量或体积。

根据氧化还原半反应的电子数差异推导出反应物的摩尔比例。

4.配合物计算:根据配位化合物的配合比例和物质的摩尔或质量来计算其他相关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根据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解析出其中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摩尔比例关系。

5.燃烧分析计算:根据化合物的燃烧产物的摩尔或质量,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摩尔或质量的含量。

根据燃烧产物的摩尔比例或质量比例,得出化合物中元素的比例关系。

6.酸碱滴定计算:根据滴定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和滴定剂的摩尔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摩尔浓度或质量。

根据滴定反应的摩尔比例或质量比例,推导出待测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7.晶体计算:根据晶体结构和晶体的摩尔质量,计算晶体中各元素的摩尔数或质量。

根据晶体结构的化学式,分析出晶体中各元素的比例关系。

8.电化学计算: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电荷数、电位差和摩尔浓度等参数,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数、电量或浓度。

根据电化学反应的电量比例或摩尔比例,推导出反应物质的摩尔数或浓度。

以上是高考化学中常见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

这些方法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和物质的计量关系,通过推导和计算来解决具体的题目。

在考试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到不同的题目中。

高中化学《经典计算题》解题方法分类总结.doc

高中化学《经典计算题》解题方法分类总结.doc

高中化学《经典计算题》解题方法分类总结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A. 3.2gB. 4.4gC. 5.6gD. 6.4g【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

该碱金属M可能是()(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A.锂B.钠C.钾D.铷【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1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将 5.21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 2.53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

应填:+2。

(得失电子守恒)四、差量法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

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

高考化学计算题4种常用方法总结

高考化学计算题4种常用方法总结

高考化学计算题4种常用方法总结一、假设法所谓假设法,就是假设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对比,进行合理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1、极端假设法主要应用:(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

把混合物看成由某组分构成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讨论。

(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

把可逆反应看作向左或向右进行到底的情况。

(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变化。

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

(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

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单一反应。

2、状态假设法状态假设法是指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中间状态,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

该方法常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使用。

3、过程假设法过程假设法是指将复杂的变化过程假设为(或等效为)若干个简单的、便于分析和比较的过程,考虑等效状态的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的方法。

该方法在等效平衡的计算中使用概率非常高。

4、变向假设法变向假设法指在解题时根据需要改变研究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进而迁移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关系式法在多步反应中,关系式法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

正确书写关系式是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的前提。

1、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关系式特点:在多步反应中,上一步反应的产物即是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

2、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叠加找关系适用于多步连续反应或循环反应。

方法:将其中几个有关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适当变形(改变化学计量数),然后相加,消去中间产物,即得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差量法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其解题步骤如下:(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之间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一、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所谓“差量”就是指一个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

它可以是气体的体积差、物质的量差、质量差、浓度差、溶解度差等。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1】把22.4g铁片投入到5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22.8g,计算(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Cu 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FeSO4溶液,不能轻解析“充分反应”是指CuSO4中2率地认为22.8g就是Cu!(若Fe完全反应,析出铜为25.6g),也不能认为22.8-22.4=0.4g 就是铜。

分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溶解56gFe,就析出64g铜,使铁片质量增加8g(64-56=8),反过来看:若铁片质量增加8g,就意味着溶解56gFe、生成64gCu,即“差量” 8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也可是物质的量)成正比。

所以就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已知“差量”22.8-22.4=0.4g 求出其他有关物质的量。

设:生成Cu x g,FeSO4 y gFe+CuSO4 =FeSO4+Cu 质量增加56 152 64 64-56=8y x 22.8-22.4=0.4故析出铜3.2克铁片质量增加0.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的质量必减轻0.4g,为500-0.4=499.6g。

【巩固练习】将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反应器内,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6%,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器内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1∶______。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所以只要把起始、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多少mol表示出来即可求解。

方法一设起始时N2气为a mol, H2为b mol,平衡时共消耗N2气为xmolN2+3H22NH3起始(mol) a b ?0变化(mol) x 3x 2x平衡(mol) a-x b-3x 2x起始气体:a+bmol平衡气体:(a-x)+( b-3x)+2x=(a+b-2x)mol又因为:体积比=物质的量比(注意:若N 2为1mol ,H 2为3mol ,是不够严密的。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法归纳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法归纳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计算方法原理差质量差利用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求解量法体积差利用气体物质在反应前后的体积差量求解质量从宏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守恒①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整个溶液呈中性,所电荷以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必定相等。

②在守守恒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恒与生成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法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得电子总数等电子于失电子总数,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经过两极守恒的电子数必然相等。

原子反应前原子总数等于反应后产物以各种形式守恒存在的总数粒子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关守恒数必然相等。

系对循环反应(前一反应的某一产物,在参加后式方程式续反应后,又再生成,使反应循环下去)将方法叠加程式相加,消去循环项。

平均即用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平式量物质成分或含量均平均摩电反应中平均转移 1mol 电子所需混杂物的质量,值子质量其值介于两组分之间法平均在混杂物的计算中,可以把平均组成作为中说明依照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 。

利用该法要点有两点:①弄清差量的原因;②弄清差量与什么量成比率。

是巧妙选择化学式或溶液中某两种数(如正负化合价总数、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或几个连续(或平行)的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离子、原子、电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依照。

是计算中用来表示已知量与未知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

是一种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

它依照数学原理是:两个数A1和A2的平均值 A, A 介于 A1和 A2之间。

应用于混杂物的解析(定量、定性),常用的技巧:十字交织组成介,以此谈论可能的组成法。

是把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变化经过假设,推到常用于求有关存在“极限值”的计算题,理想的极限值,使因果关系变得十分明显,从如某些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行反应的计算,极值法而得出正确的判断,也许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混杂物的计算等。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打印版)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打印版)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打印版)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掌握解题方法对于学生提升化学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解题能力。

1. 梳理题意在解决化学计算题之前,首先需仔细阅读题目,理清题意。

特别关注题目中提到的物质、性质、条件、计算量等。

可以标注、划线或做简单的注释,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2. 明确所需求解的量在理清题意后,需要明确需要求解的量。

化学计算题常涉及摩尔质量、摩尔比、物质的量、摩尔浓度等。

将问题的核心数值抽取出来,并确认需要使用哪些公式进行计算。

3. 单位换算和计算公式单位换算在化学计算中经常出现,特别是涉及物质的量、浓度等。

需要熟悉常用的单位换算关系,并将数值一致转换为所需的单位。

另外,不同类型的计算题目会涉及不同的计算公式,需要掌握各类常见的化学计算公式。

4. 解题步骤解题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列出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量。

- 第二步,进行单位换算,确保所有数值的单位一致。

- 第三步,根据所需求解的量,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 第四步,代入已知条件的数值,并进行计算。

- 第五步,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5. 练和实践化学计算需要通过大量的练和实践来提升。

建议学生多做化学计算题,并在解答后仔细分析解题步骤和思路。

通过不断的练和实践,掌握解题方法,并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

6. 注意事项在解决化学计算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单位换算,确保单位一致。

- 注意计算公式的选择和正确代入已知条件。

- 注意使用计算器和表格等辅助工具,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 注意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避免低级错误。

结论掌握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梳理题意、明确求解量、掌握单位换算和计算公式、遵循解题步骤、进行练和实践以及注意事项,学生可以提升化学计算的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含例题解析)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含例题解析)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含例题解析)1、守恒法多数计算题是以化学反应为依据,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微观粒子、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变化关系,又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电荷数、电子得失数、微粒个数都是守恒的。

在有关的多步反应、并行反应、混合物的综合计算等问题中,如能巧用这些守恒规律,可使难度较大和计算过程繁杂的题目达到解题思路简明、方法简单、步骤简化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质量守恒法例1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FeCl3和CuCl2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不溶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

求混合物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解析:设混合物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x,FeCl3物质的量为yFe+CuCl2=Cu+FeCl2Fe+2FeCl3=3FeCl2xmol xmol xmol y/2mol ymol反应后所得不溶物为铜粉和过量的铁粉。

按题意,反应中与FeCl3和CuCl2反应而消耗的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粉的质量相等。

按此等量关系用代数法求解。

56(x+y/2)=64x∴x:y=2:7(2)摩尔守恒法这是利用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反应前物质的量等于转化为各种产物中所含该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2(1994年高考24题)38.4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molB、1.6×10—3molC、2.2×10—3molD、2.4×10—3mol解析:此题的隐含条件是“随着铜与硝酸反应,硝酸越来越稀,因而产生的气体有NO2和NO”。

根据N原子守恒(不考虑NO2聚合成N2O4)有:nHNO3=nCu(NO3)2+nNO2+nNO=nCu×2+n总气体=[(38.4×10—3)/64]×2+(22.4×10—3)/22.4=2.2×10—3(mol)应选C。

高中化学 有机推断题解题策略及常见题型归纳

高中化学 有机推断题解题策略及常见题型归纳

有机推断题解题策略及常见题型归纳有机化学推断题是根据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而设计的。

这类试题通常以新药、新的染料中间体、新型有机材科的合成作为载体,通过引入新的信息,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的产物,从中引出相关的各类问题,如推断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所含官能团、判断反应类型、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同分异构体等。

一、解题策略解有机推断题的一般方法是:1、找已知条件最多的,信息量最大的。

这些信息可以是化学反应、有机物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变化前后的碳链或官能团间的差异、数据上的变化等等。

2、寻找特殊的或唯一的。

包括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如常温下处于气态的含氧衍生物——甲醛)、特殊的分子式(这种分子式只能有一种结构)、特殊的反应、特殊的颜色等等。

3、根据数据进行推断。

数据往往起突破口的作用,常用来确定某种官能团的数目。

4、根据加成所需22Br H 、的量,确定分子中不饱和键的类型及数目;由加成产物的结构,结合碳的四价确定不饱和键的位置。

5、如果不能直接推断某物质,可以假设几种可能,结合题给信息进行顺推或逆推,猜测可能,再验证可能,看是否完全符合题意,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二、常见题型归纳1、给出合成路线的推断题(即框图题)此类题是最为常见的有机推断题。

除题干给出新化学方程式、计算数据、实验现象和分子式或结构式外,大部分信息均集中在框图中。

解答这类题时,要紧紧抓住箭头上下给出的反应条件,结合题给信息,分析每个代号前后原子数、碳干和官能团变化情况,找准突破口。

例1 已知:烷基苯在酸性高锰酸钾的作用下,侧链被氧化成羧基,如:化合物A~E 的转化关系如图a 所示,已知:A 是芳香化合物,只能生成3种一溴化合物;B 有酸性;C 是常用增塑剂;D 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和常用化学试剂(D 也可由其他原料催化氧化得到);E 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酚酞,结构如图b 。

A ①−−−−→−+-H ,MnO 4B ②正丁醇−−−−−→−+H ,C 108H C42216O H C③ 250℃D ④苯酚−−−−→−+H , E 348O H C图a写出A 、B 、C 、D 的结构简式。

高中化学计算中的基本解题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中的基本解题方法
多步连续反应计算的特征是多个化学反应连续 发生,起始物与目标物之间存在定量关系。解 题时应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据方 程式找出连续反应的过程中不同反应步骤之间 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关系,最后确定已 知物和目标产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列出 计算式求解,从而简化运算过程。
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
[练习]
1.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反应如下:
h
11
解析 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
2NaHCO3==△===Na2CO3+H2O+CO2↑
Δm
168
106
62
m(NaHCO3)
(w1-w2)g
故样品中 NaHCO3 质量为168w612-w2g,
h
12
样品中 Na2CO3 质量为 w1 g-168w612-w2g,






mNa2CO3 m样品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h
4
思路点拨 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可用差量法直接
求解。
6NO+4NH3 5N2+6H2O(g) ΔV(气体的体积差) 6 mL 4 mL 5 mL 6 mL (5+6)-(4+6)=1(mL)
(理论差量)
9 mL 6 mL
17.5-16=1.5(mL)
例2. 5.85 g NaCl固体与足量浓H2SO4和MnO2共热, 逸出的气体又与过量H2发生爆炸反应,将爆炸后的 气体溶于一定量水后再与足量锌作用,最后可得 H2_________ L(标准状况)。
思路点拨 若先由 NaCl浓―H△ ―2S→O4HCl 算出 HCl 的量,再由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算出 Cl2 的 量,……这样计算非常繁琐。找出以下关系式就可迅速求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是学习化学必须经过的阶段。

高中化学共分为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化学知识都有不同的难度和深度。

推断题是高中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察学生对已有化学知识的运用和推理能力。

本文将从推断题的概念入手,讲解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一、推断题的概念推断题是指通过对已知化学知识的推理和分析,得出对未知化学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定义的一种题型。

推断题是高中化学考试中比较难的一道题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化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因此,针对推断题,学生需要系统地积累化学知识并灵活运用。

二、推断题的应用推断题主要是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的,通过出现的反应现象以及一些已知因素,解释实验结果是推断题的一个主要应用。

例如,给定两种溶液A和B,需要推断其中一种溶液中是否存在离子的情况。

通过对溶液A和溶液B的颜色以及其他反应现象的观察,得出结论。

三、推断题的知识点1.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推断题中考察和运用的重要知识点。

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一种体现,学生需要通过化学反应的现象来判断化合物的性质。

例如,如果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气体的释放,那么就可以推断在该实验中参与反应的物质一定是可以产生气体的。

2.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非常常见的反应类型,因此也是推断题中的重要知识点。

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比例下发生化学反应,将酸和碱中和到中性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pH值,因为不同的pH条件下反应的确切物质种类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3.化学方程式的解析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解析和平衡是理解实验现象和解释化学现象的重要的基础。

在化学实验和推断题中,学生需要能够正确地解析化学方程式和判断平衡反应条件,以此推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对于存在酸碱中和的反应,学生还需要对酸碱中和的平衡反应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4.解析离子反应解析离子反应也是推断题中的常考知识点。

解析离子反应是指酸碱或盐溶液中存在可解离的离子,当加入其他溶液时,其中的反应反映出解离离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计算题基本计算方法与推动总结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蓝色:CuSO4•5H2O、Cu(OH)2、含Cu2+ 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紫黑色:KMnO4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HCl有臭鸡蛋气味:H2S产生酸雾:HCl、HNO3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③红褐色沉淀:Fe(OH)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4. 燃烧时的主要现象①在氧气中:硫——蓝紫色火焰;铁——火星四射;木炭——发白光。

②在空气中:镁带——耀眼的白光;红磷——“白烟”;硫、氢气——淡蓝色火焰;CO、CH4——蓝色火焰5、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SO2 + 2KOH = K2SO3 + H2OH2SO3 + 2KOH = K2SO3 + 2H2OSO3 + 2NaOH = Na2SO4 + H2O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O2 + H2O = H2CO3 SO2 + H2O = H2SO3SO3 + H2O = H2SO4 N2O5 + H2O = 2HNO3(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6.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uO + 2HCl = CuCl2 + H2OCu(OH)2 + 2HCl = CuCl2 + 2H2OCaO + 2HCl = CaCl2 + H2OCa(OH)2 + 2HCl = CaCl2 + 2H2O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Mg(OH)2 MgO + H2O Cu(OH)2 CuO + H2O2Fe(OH)3 Fe2O3 + 3H2O 2Al(OH)3 Al2O3 + 3H2O1.差值法当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时或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密度、物质的量、体积等发生变化时可用差量法计算。

(1)体积差[练习1] 常温下盛有20mL的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在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16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分别是多少?若在上述大试管中缓缓通入O2,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残留2mL气体,则通入O2体积可能为多少mL?【解答】2223NO 323121v 2v 436y 20614NO x y NO H O HNO NO mL x x mL x mL mL+=+∆=∆===-=设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是,的体积是理论体积差实际体积差答:略。

223223222316NO 2mL 4NO+3O +2H O=4HNO NO,14NO 4NO+3O +2H O=4HNO 431410.5O NO 4NO+3O +2H O=4HNO 4316214mL mL xx mLmL y y mL=-=由上小题可以确定剩余气体均为,通入氧气后仍有气体剩余①若剩余气体是那么有参加反应②若剩余气体是,那么有16参加反应答:略。

(2)质量差[练习2] 将10.000g 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高压),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9.813g 。

若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的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0.721g ,求原混合物中各化合物的质量。

【解答】223223g,,.10O 74.59.81311944.50.1871190.51000.7211110.8100.50.88.7x y g z g x y z NaCl NaCl NaClKBr Cl KCl Na CO KClCaCl CaCl CaC x y z y y g z z gx g ++=⎫⎧⎧⎪⎪⎪+−−−−→+−−−−−→⎬⎨⎨⎪⎪⎪⎭⎩⎩++=-=====--=灼烧蒸干过滤沉淀干燥设:氯化钠 溴化钾氯化钙①②①②:答:略。

【练习3】将一定量的Na 投入246gt ℃时的水中,得到t ℃时312g 饱和NaOH 溶液,计算t ℃时NaOH 的溶解度。

【解答】22Na ,N N 2Na 22463680244312246666912012031210062.5x m H O NaOH H m g x y m gx g y g mm m g +=+↑∆=∆=-====+=设:投入的质量为生成aOH 的质量为y,t ℃时aOH 的溶解度为。

答:略。

(3)其他差值[练习4] 在一定条件下,NO 跟NH 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 2和H 2O 。

现有NO 和NH 3的混合物1.2mol ,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 2比经氧化得到的N 2多1.4g 。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NO 与NH 3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解答】3222323223(1)6456(2)6342.64566456(m 140.30.20.250.3(m 1.4NO NH N H Omol NO mol N mol NH mol N NO NH N H O g g NO NH +=++=+-∆=-∆=∴根据化学方程式还原成,氧化成还原氧化)=1mol 还原氧化)=0.05mol0.3+0.2=0.5<1.2n()=0.3mol n() =0.7mol 30.8NO mol n NH 或n()=() =0.2mol答:略。

2.守恒法(1)质量守恒 包含两项内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反应前后某原子的质量不变。

[练习1] 密度为1.1g/cm 3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直到沉淀完全为止。

已知沉淀的质量和原盐酸的质量相等,求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本题的分析方法如下,即可将AgCl 的式量看做原盐酸的质量。

333373()100%25.4%143.510001000 1.1/25.4%()7.65/36.5/AgNO HCl AgCl HNO gHCl gcm g cm c HCl mol L M g mol ωρω+=+=⨯=⨯⨯⨯⨯===答:略。

[练习2] 在反应X+2Y=R+2M 中,已知R 和M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 ,求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

【解答】Y a,M X+2Y=R+2M 22291.6 4.4b 3.6 6.4169a b a a b ⨯===设反应过程中消耗的质量是消耗的质量是b 解得答:略。

[练习3] 金属A 和非金属B 可以直接化合生成化合物AB 。

甲、乙、丙三人分别做A 和B 化合生成AB 的实验,每人所用A 和B 的质量互不相同,但A 和B 的总质量都是9g 。

甲用7gA 和2gB 充分反应后制得AB6g ;乙用4gA 和5gB 充分反应后制得AB6g ;丙制得AB4.44g 。

试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丙用了多少gA 和多少gB ?A B 234264.442.961.482.96 1.48 4.449A B 1.489 1.487.52A B 2.969 2.96 6.04A B AB xyx y y g x g x gy g+===+=<==-===-=由表中数据不难发现4gA 和2gB 恰好能完全反应生成6gAB.假设丙同学的实验中消耗的质量x ,消耗 的质量y 假定最简反应式如下:所以情况有两种①过量,正好②正好,过量(2)原子守恒系列反应中某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变。

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或原子团)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如质量或物质的量)。

[练习4] 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g 合金溶于80mL13.5mol/L 的浓HNO 3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L (标况),并测得溶液的c(H +)=1.0mol/L 。

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mL ,计算:(1)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

(2)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解答】 (1)NO 6.72(NO )0.322.4x x n mol ==假设硝酸被还原后的气体是硝酸被还原前后氮原子守恒所以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也是0.3mol(2)323,6410830C A C 213.50.080.0810.30.70.30.10.1108(A )100%30%30a b a b a b a b ω+=+=⨯-⨯-==⎧⎨=⎩⨯=⨯=设:合金中铜的物质的量是银的物质的量是①u 和g 与浓硝酸反应后的产物分别是u(NO )和AgNO 根据反应前后电子守恒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3mol 于是得到做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②联立①②:解得g 答:略。

(3)其他差值[练习5] NaHCO 3和Na 2CO 3的混合物10g ,溶于水制成200mL 溶液,其中c(Na +)=0.50mol/L 。

若将10g 的这种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变为止,请你计算出加热后减少的质量。

【解答】3232222232N (N )0.5/0.20.1mol ()0.05mol 100.05106 4.7aHCO Na CO CO H O CO H O n a mol L L n Na CO m g +=++=⨯==∴∆=-⨯=加热后减少的质量必是和的质量∵加热后答:略。

(3)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即: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