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综述
浅析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浅析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者:邵国权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第01期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仍存在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机制不完善、考核标准滞后等问题。
建议创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全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促进企业职业资格证书与市场接轨。
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引导职业教育培训方向,起着培训与就业工作桥梁纽带作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它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劳动者就业、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简述1.职业资格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合格者授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3.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由一个多行业、多层次构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业发展规程与行为准则,是对从业者实施行业规范的国家意志体现。
它的实施,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层次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现状分析1.政出多门,名目繁杂重叠培训机构多部门管理,造成重复考核认证的现象。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职前学历教育由教育部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办法和职后教育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其他各部委办亦从各条块实施了专门化培训,并发放各自行业的岗位培训证书。
造成了培训机构多部门管理证书名目繁杂重置。
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1】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经过多年发展和完善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在我看来,这个制度在提升整体人才素质、推动职业发展和保障工作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和思考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2】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设置是否充分契合职场需求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现代社会职业发展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许多新兴职业及技能的出现使得传统的职业资格证书无法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制定针对新兴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和评价体系至关重要,以确保职场人士能够获得合适的证书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3】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一定的弊端?一些人批评认为,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过于注重文凭的获取,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
这使得一些人仅凭资格证书就能获得更高的职位,无视实际能力和经验,给企业带来了不少隐患。
我们应该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监管,确保其真正能够反映个人在特定职业领域的能力和素质。
【4】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否需要更加注重终身学习和持续教育的理念?现代社会的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一份职业资格证书在某些领域可能只代表了一个人过去的学习和经验。
我们应该鼓励职场人士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通过持续教育和定期的考核来更新和维持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性。
【5】我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否能够更全面地考虑个人发展和自主选择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并非通过传统途径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是通过自学、工作经验积累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们应该开放更多的渠道,允许这些人在符合一定标准的情况下申请职业资格认证,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6】总结起来,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推动职业发展和提升人才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面对职场多元化和快速变化的挑战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只有不断完善和调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文献综述
A Literature Review on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System in Our Country
作者: 王雪松
作者机构: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北京100054
出版物刊名: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页码: 26-3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B09期
主题词: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历证书;招生考试改革
摘要:在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的背景下,对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相互转换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为必然。
而要对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在联系做出科学的分析,势必要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
本文综合了建国以来、特别是20-~-纪90年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确立以来的相关研究,并简要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为两种证书的相互转换、进而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浅谈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浅谈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02年9月22日,我国举办了首批新闻出版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全国范围内参加考试的考生1.7万多人,考生年龄不等,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初级)到已经有了高级职称的老编辑、出版社负责人,对这次职业资格考试他们表现出同样的重视程度。
这是专门针对出版行业内的从业人员进行的一次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考试。
自1994年以来,全国已有3500万劳动者获得了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一种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人才评价制度,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引起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起源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
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进行客观公正、利,学规范的评论和鉴定,对合格者授子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对职业资格的要求和认定自古就存在。
比如我国封建社会中的行会,就对从事本行业的人有许多规定,不合格者不被承认是这一行业内的人,即所谓“外行”。
到了现代,职业资格的认定已经由社会自发行为,发展成为国家行为,成为一‘种甲家的职业证书制度。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职业都有明确的职业资格标准和就业准人制度。
各种职业的从业者,无论有多高的学历,都应接受相应的职业训练和考核,并取得经有关部门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现状从1992年起,我国就有个别行业探索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而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从1994年开始的。
根据2000年7月开始施行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实行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
根据这一《规定》,今后城镇高中毕业生、失业人员以及农村从事非农产业或进城务工人员,只要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职业(工种)工作的;必须经过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就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用技术职业(工种)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否则将受到处罚。
职业资格证书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职业资格证书的国内外比较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
一、国内职业资格证书的特点和体系国内职业资格证书是根据行业和职业的需求,在我国国家相关部门或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统一进行认证的证书。
它具有以下特点和体系:1. 多层次、多途径:国内职业资格证书分为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资格两大类。
技能等级证书按技能等级划分,包括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级别;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则按照职业分类,包括工程师、会计师、医师等专业资格。
2. 严格标准、权威认证:国内职业资格证书认证采取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涉及的考试科目和内容经过严格制定和审核,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3. 全国通用、有政府支持:国内职业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应用领域。
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和支持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特点和体系国外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与国内存在差异,具有以下特点:1. 多样性和灵活性:国外职业资格证书侧重于灵活性和多样性,不同职业和行业有自己独立的认证机构和标准。
例如,美国有AMT(美国技术人员课程)、CCNA(思科认证)等。
2. 行业导向、职业匹配:国外职业资格证书更强调职业的实用性和市场需求,对于特定行业或特定技能的认证更加重视。
这些证书在国际间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3. 持续教育、职业发展:国外职业资格证书通常要求持证人进行持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以保持职业技能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同时,这些证书也可以为持证人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三、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较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在体系构建、认证方式和国际认可度方面具有差异。
1. 体系构建:国内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相对较为统一和规范,以行业和技能等级为主要分类;而国外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则更加多样化和灵活,侧重于特定行业和专业技能。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文献综述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文献综述
王雪松
【期刊名称】《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6)0z1
【摘要】在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的背景下,对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相互转换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为必然.而要对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在联系做出科学的分析,势必要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本文综合了建国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确立以来的相关研究,并简要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为两种证书的相互转换、进而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26-32)
【作者】王雪松
【作者单位】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北京10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0
【相关文献】
1.“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文献综述 [J], 王雪松
2.英国职业资格证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r——兼谈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启示 [J], 单悌翠
3.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取向之思考——基于美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比较 [J], 谭彩敏
4.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我国1+X证书制度差异分析 [J], 尹书倩
5.技能人才培养视角下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基于600篇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J], 祖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研报告]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增强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一、什么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属性3、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二、如何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职业技能鉴定的概念2、职业技能鉴定的性质3、职业技能鉴定的特点4、职业技能鉴定的流程一、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职业资格及等级职业资格是社会经济部门或行业根据某一职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提出必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长作能力的要求。
劳动者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从社会权威认证机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获得对自己技能水平和从业资格的认可,其主要形式是职业资格证书,这是劳动者进入就业岗位的重要凭证。
有人说“多一本证书就多一条就业的路”,是有一定的道理。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职校和技校都实行了“双证制”,有的学校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学分考核。
职业资格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而运用特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与学历文凭不同,职业资格与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结合密切,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通常情况下,职业资格可以分为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起点标准。
执业资格是指点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涉及人身安全、重大财产安全和广大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是劳动者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职业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必备标准。
职业资格不仅规定了劳动者在某一职业领域从业或执业时的起点标准或必备标准,在工作岗位上还可以按照实际要求来区分资格等级,即根据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工作责任等要素,将特定职业岗位划分为不同的资格等级。
如经济管理人员可划分为经济员、助理经济师和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员、人力资源助理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技术型操作人员可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
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国内外比较研究职业资格证书是评价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准,它既是国家对相关行业人才能力的认可,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有效工具。
而在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职业资格证书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差异。
本文将探讨全国职业资格证书在国内外的比较研究,旨在了解不同证书制度的异同之处以及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部分:国内职业资格证书的特点与分类在中国,职业资格证书由国家质检总局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认定和颁发。
它涵盖了从技工、技师到高级工程师等多个层次。
根据不同行业和职业的特点,国内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专业技能类证书:如电工证、焊工证、美发师证等,这类证书主要针对具备一定技能的从业人员,证明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二、技师或高级职称类证书:如高级技师证、高级造价师证等,这类证书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在职级上也有所提升。
三、行业资格类证书:如会计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证等,这类证书主要针对特定行业的从业人员,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
以上仅为部分示例,实际上,国内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多,涵盖了众多行业和职业。
第二部分: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特点与分类与国内类似,国际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和需求制定了不同的证书体系。
一、技工类证书:如德国的Meister(大师)证书,这是德国技工教育体系中最高级别的证书,它不仅对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商业管理知识。
二、行业职业证书:如美国的CPA证书(注册会计师),这是全球公认的会计领域的权威认证之一,要求具备丰富的会计知识和实践经验。
三、跨国认证证书:如国际项目管理协会(PMI)颁发的PMP证书(项目管理专业人士),它是全球项目管理领域最具权威的证书之一,具备一定的国际通用性。
以上仅为部分示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多,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特定的证书体系。
第三部分: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较研究在对比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概述
架体系 、 德国的“ 双元制” 职业培训制度 、 国的 N Q证书 英 V 和G V N Q证 书制 度 、 日本 的 国 家技 能 鉴定 制 度 以及韩 国 国
家 技 术 资 格 鉴定 体 系 等 。 ( ) 二 国外职 业 资格 证 书制 度 的发 展 特 点
、
国 外 职 业 资格 证 书制 度 发 展概 述
( ) 业 资格证 书制 度 一 职
德 国制 定 了一 系列 职 业 教 育 专 门 的法 律 。 15 综 93年
职业资格 证 书制度是 劳 动就 业制 度 的一项 重要 内 容, 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国家考试制度 , 它是 指按 照国家
职业资格制度作为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一种专业技术
人员管理制度 , 起源于欧美发达 国家。1 1 8 9世纪 , 为适 应工业高速发 展的要 求, 促使 专业技术人 员素质 与能力 的提高 , 、 美 、 英பைடு நூலகம்德、 日等国家相继以立法 的形式建立 了职 业资格制度。 在经济发达 国家 , 职业 资格证 书教育体 系发展得 较
书为例 : 国政府在职 业资格证 书的管理上 , 英 不是只 由政
府 全 权管 理 , 反 , 府 用 委 托 方 式 鼓 励 企 业 界 人 士 参 与 相 政
以英 国为例 : 了确保 国家职业 资格证 书制度成 功 为 而又迅速地在 全国推 行 , 国成立 由国家职业资 格委员 英
到培训中, 实行 由政府 统一标准、 企业行会 具体 操作的 明 确分工。在考核上 , 也不是由政府 一家包办 , 往往授权企 业和行会专家进行考核 , 实现在统一标准下的灵活考试。 在联邦德国, 各行 各业都有 自己的协会 , 最大的行 其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逐渐成为了衡量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将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阐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背景、作用和重要性,其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接着介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涵、体系、标准及实施方法,然后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指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性、作用和使用价值。
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得到了广泛的。
国外学者主要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手段,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内学者则主要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指政府对职业技能进行认证和管理的制度,以确保从业者的技能水平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在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主要包括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两个环节。
职业技能鉴定是指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估,而职业资格认证则是指对经过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人员进行证书颁发和注册。
我国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包括职业分类、职业标准制定、培训教材开发、考评员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
虽然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存在重复认证的情况,给从业者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考评员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部分考评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一些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识不够充分,将其视为一种形式主义,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优化措施:减少重复认证:政府应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的统筹规划和管理,避免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出现重复认证的情况。
同时,对于一些存在重叠的职业资格证书,应进行整合和优化,以减轻从业者和企业的负担。
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大对考评员队伍的培训和建设力度,制定严格的选拔和考核标准,确保考评员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
龙源期刊网
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
作者: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11期
职业资格制度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积累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需要继续关注的研究问题。
(1)职业资格制度在不同群体中实施效果的研究。
职业资格制度在不同群体中执行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是有差异的,因此,需要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不同群体中执行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类研究,以便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2)加强对职业资格制度内外部环境的系统研究。
要用系统的眼光考察职业资格制度,将职业资格置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系统中,用全局的眼光去改革和设计制度,通过更加完善的制度设计克服和避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加强职业分析研究和实践,为职业资格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职业资格研究、课程开发研究乃至整个职业教育领域都应着力加强职业分析或工作分析的研究。
摘自《职教论坛》2013年第十六期高山艳《多学科视角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述评》。
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研究
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研究在现代社会中,职业技能的提升对于个人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国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并倡导全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本文将对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背景和意义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出台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推动,许多传统职业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提升职业技能成为了当前一个重要的任务。
全国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种权威的职业技能认证方式,可以帮助个人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收入水平,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优质的劳动力资源。
二、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特点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鼓励多种培训方式的创新,包括线下培训、在线培训、企业内训等。
这样的政策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培训需求,并且有助于提高培训的覆盖率和效果。
2.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通过实际工作经验和实地实训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这种政策的制定使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更具实质性,符合市场需求。
3.支持个人职业发展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支持个人的职业发展。
一方面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整体素质。
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个人在职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三、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影响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1.对个人的影响全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使得个人能够通过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来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同时,通过培训和学习,个人在职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提升空间,实现个人事业的发展。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国不断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这两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为了更好地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以下将从定义、目的、实施及互动性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政府为了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而建立的一套认证制度。
它是通过对个人职业素质和技能进行严格评定,颁发资质证书的方式来证明个人在特定岗位上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以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求职者提供透明的评价标准,避免招聘中的不合理和歧视。
其次,它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最后,它也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水平,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联动、合力推动。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制度的目标、范围和流程。
其次,行业协会和组织需要发挥自身作用,制定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参与对职业能力的评价和认证。
再次,学校和培训机构也要发挥教育培训作用,为学生和职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
最后,个人需要主动参与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职业技能鉴定作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职业技能鉴定是通过对个人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测评,评估他们是否能够胜任特定职业和岗位。
它不仅强调对技术能力的评价,还包括对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评估。
职业技能鉴定的结果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机会。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涉及到不同的环节和主体。
首先,鉴定机构需要制定符合国家标准的鉴定方案和鉴定标准。
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一、背景介绍(在这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背景和目的,例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职业教育和就业形势的迅速变化,为了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我国逐渐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2.1 促进职业素质提升(在这部分,可以探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意义,例如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和评价机制,可以促进职业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从而提高整体职业素质。
)2.2 优化人才结构(在这部分,可以探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优化人才结构的作用,例如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和认可,可以引导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从而优化整体人才结构。
)2.3 提升就业竞争力(在这部分,可以探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意义,例如有了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证明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3.1 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不一(在这部分,可以探讨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不一致性带来的问题,例如不同地区或不同行业对职业资格的认证标准存在差异,导致职业资格证书的可比性较差。
)3.2 考试内容和大纲更新不及时(在这部分,可以探讨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大纲更新不及时带来的问题,例如随着技术和行业的发展,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也需要不断更新,但有时候更新不及时,导致考试与实际技能要求脱离。
)3.3 培训机构和考试机构利益挂钩问题(在这部分,可以探讨培训机构和考试机构利益挂钩的问题,例如一些培训机构与考试机构存在利益关系,导致职业资格考试变成了利益链条的一部分,失去了公正性和客观性。
)3.4 职业资格与人才需求不匹配(在这部分,可以探讨职业资格与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例如一些职业资格证书的设置和需求不符合实际,导致人们持有证书无法找到对应的工作岗位或者不能适应工作需求。
)四、改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议4.1 统一标准与认证制度(在这部分,可以提出改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议,例如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认证制度,加强各地区和各行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可比性和权威性。
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与建议标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状反思与未来建议引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几十年,它作为评价和认定个人在特定领域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人才培养、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多元化,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浮现。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全面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第一部分: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状的思考1.1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解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提高劳动者技能、确保职业素质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
- 引用相关数据,展示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
1.2 现状问题的剖析- 分析目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如培训质量不稳定、认证标准不够严格、招聘中的认可度不足等。
- 从政府、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等角度探讨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1.3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际比较- 对比其他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分析其特点和亮点。
- 思考出国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问题,引出对我国制度改革的紧迫性。
第二部分: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议2.1 加强培训质量管理- 提出建设规范的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确保培训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 引入市场监管机制,推动培训机构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内容。
2.2 完善认证标准与评估机制- 建议探索多元化认证标准的建立,以适应不同行业和职业发展需要。
- 提出定期评估和审核机制,确保认证标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3 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 增加政府对持证人员的用工倾斜政策,增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
- 鼓励企业在招聘和晋升中优先考虑持证人员,倡导用人单位与职业资格证书颁发机构的深度合作。
2.4 推动国际认证体系建设- 提出加强与国际认证机构的合作,推动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国际化认可。
- 思考建立跨国认证体系,为持证人员在国际移动中提供更多便利。
总结与回顾性内容:通过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状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在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武龙彪沈梦溪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22期摘要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有效对接的基础,然而在现阶段,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和沟通,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是实现两者有效沟通的前提。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1职业标准的制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对人才需求和能力要求自然存在很大差异,制定统一的职业标准,培养规格和能力相同的职业技术人才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实现。
那么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职业标准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首先应成立全国职业资格证书委员会,各个行业则成立行业技能委员会。
职业资格证书委员会是由政府参与和监督、企业掌握和管理的机构。
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督促企业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组织相关专家修改和制定新的职业资格标准,使职业标准能够及时得到更新。
定期对劳动力市场和生产的实际需要做出分析,不断修订和完善职业标准,使职业标准能够与时俱进。
企业根据现实需要,定期邀请全国各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对所在行业进行技能分析,并借鉴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界定本行业的核心技能。
教育专家根据行业专家界定的核心技能,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特点,对核心技能进行具体量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各地区可以根据地区实际,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
即:制定国家统一的职业标准,以及在国家职业标准的框架内根据地区实际制定地方职业标准,逐步建立国家和地方两大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2职业资格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结合的实践阶段,对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有效结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内有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的探讨
An i n v e s t i l  ̄ a t i o n i n t o t he Re s e a r c h o n Chi n a’ S Vo c a t i o na l
Qu a l i i f c a t i o n C e r t i i f c a t e S y s t e m
第1 6 卷 第3 期
2 0 1 3 年 9 月
成都 工业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E N G D U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1 . 1 6 , N o . 3
S e p ., 2 0 1 3
摘要 : 通 过 对 国 内职 业 资 格 证 书制 度 的研 究 文 献 的 梳 理 , 从发展脉 络、 实施 现 状 、 国 际对 比 三 方 面加 以 分 析 和探 讨 , 提 出还 应
该在 高职 院校 以外 的其 它办学层次 、 社会 的认可度和 国际衔接 等方面加强职业资格证 书制度 的研 究。 关键词 : 职业 资格证 书制度 ; 职 业资格证书 ; 研 究 中图分类 号 : c 9 7 5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5 3 8 3 ( 2 0 1 3 ) o 3~ 0 1 0 3— 0 4
中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概述
中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概述中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旨在鼓励和促进职业技能的提高,提供公正、权威、可信赖的证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化程度的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许多行业从业者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对中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该体系的特点和功能。
一、职业资格证书的定义和意义职业资格证书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或授权的机构颁发给具备相关职业技能的人员的法定文化标准,在职业发展、人才选拔和市场竞争中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是从业者具备职业技能的象征,也是企业用人单位招聘和评定员工能力的重要依据。
二、职业资格证书的分类和层次中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根据不同行业的职业特点和工作要求,将职业资格划分为不同的分类和层次。
其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是最高层次的证书,具备最高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要求;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是中等层次的证书,适用于从事一般技术操作的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是最基础的证书,适用于初级技术操作人员。
三、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发和评定机构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发和评定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授权机构负责。
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通过组织专家评审、考核和技能培训等方式,确保职业资格证书具备公正、权威、可信赖的特点。
同时,授权机构也承担着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注册和管理工作,确保证书的管理和使用符合规定和标准。
四、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和影响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从业者的权益: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业者合法从事职业的凭证,能够保障其合法权益,提高职业保障水平。
2. 提升从业者的竞争力:职业资格证书是评价从业者职业能力的重要依据,持有证书者在职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3.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可以促进行业规范化、职业化的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4. 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职业资格证书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标志,可以引导和支撑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五、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发展与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化的趋势,中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但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有必要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其实施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拟在对国内学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综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内涵研究准确理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涵,离不开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二者关系的准确界定。
概括而言,关于二者的关系,有“同一说”和“联系区别说”。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和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据此职业资格证书看似劳动者从事某项职业的必备条件,所以有学者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含义相同。
徐国庆认为:职业资格证书的本义是关于职业的最低准入条件的证书,而不是能力等级证书①。
某人一旦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就意味着他获得了政府认可,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②。
高卫东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是就业准入制度③。
马叔平、邢晖等在检索有关就业准入制度文献时发现这类文献较少,笔者亦有同感,但笔者不同意他们对此所做的归因,即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有关实施就业准入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发布后,各地只有执行的责任,相关专家学者没有研究的必要了④。
笔者认为个中原因很可能是许多研究者将职业资格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混为一谈了。
有部分学者认为职业资格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有联系,但也有区别,“联系区别说”的依据是职业资格有不同的种类。
金难认为:将责任迥异、难易悬殊的多种职业所需职业资格分为“重大资格”和“一般资格”“注册资格”和“免注册资格”等多种类别,实行多头管理是合乎客观实际需要的⑤。
“重大资格”的判别标准:一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的严重程度;二是影响的权限范围——人数和地域面积大小。
此类资格为“入门资格”或“起点资格”,即未获资格擅自以该职业身份从事活动便视为违法⑥。
吕忠民认为此类资格类似国外的License (许可、执照),必须经过注册(Registration )的法规程序。
一般性的从业资格则类似国外的Certification (证明、证书),一般不需要经过注册的程序⑦。
石金涛等则将职业资格明确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属于从业资格范围,由各种协会向公众提供的服务型资格认定,是单纯技能型的资格认定,不具有强制性;另一种则属于执业资格范围,主要是政府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针对某些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业而建立的准入资格认定制度,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如统一考试、注册和颁发执照管理等,不允许没有资格的人从事规定的职业,具有强制性⑧。
这里的执业资格制度即指就业准入制度。
显然,职业资格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的内涵及外延并不完全相同,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职业资格制度包含就业准入制度,或者说职业资格制度的外延要大于就业准入制度。
吕忠民亦认为:准入资格制度是职业资格制度的一个分支⑨。
二、新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演变的历史分期研究陈宇等认为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源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徒工定级考核,所以,《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体系)》一书将新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史上溯至新中国成立初。
该书的发展史起止时间为1949~2006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起源——工人考核制度的建立与流变(1949~1992年);转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确立(1993~2003年);发展——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2004年以后)⑩。
该书的关注点主要是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特别是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演变。
吕忠民的专著《职业资格制度概论》则主要关注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
他认为1990年推出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是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开始实施的标志,故将1990年至今二十余年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制度”时期(1990~2002年);“水平认证资格和准入资格制度”时期(2003~2007年);“能力水平评价和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制度”时期(2008年及以后) 。
笔者比较赞同吕忠民的分期观,原因如其所言:三个时期职业资格的变化体现了人们对职业资格认识的不断深化,职业资格变化的脉络表明了职业资格制度的不断完善。
综合上述两种分期观,笔者认为,1993年和2003年是两个重要的分界点。
1993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摘要]国内学者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涵、演变过程、意义、现存问题及完善对策进行了一定研究。
为使研究不断深入,需树立问题意识,就相关“真问题”开展研究。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问题意识研究综述[作者简介]李红卫(1972-),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职业教育、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100048)[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08JZD0028,课题主持人:俞启定)[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22-03国内学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综述李红卫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1993年7月原劳动部发布《职业技能鉴定规定》,明确提出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
随后1994年3月原劳动部、原人事部联合发布《职业资格证书规定》,标志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工作提上日程。
7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规定,为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为需要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职业划定了明确的范围。
2004年公布的《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将价格鉴证师等近50类职业设定为行政许可项目。
另外,考虑到吕忠民分期观中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对职业资格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据此,准入资格与行政许可类资格等同。
水平认证资格与能力水平评价资格差别不大,故可将这两个阶段合二为一。
综上所述,笔者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史分为如下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92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萌芽与初步尝试;1993~2002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正式推出与逐步发展;2003年至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三、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研究首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种劳动就业制度,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
职业资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是企业特定性人力资本向通用性人力资本转化的过程 。
职业资格表明个体所具有的能力产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有利于人才的流动 。
因此,从整个社会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源的配置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
另外,“职业资格证书与教育文凭作为一种模拟筛选信号不同,它是一种实际认证信号,也是劳动力市场上通行的质量信号或市场信号。
它对于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全、或者信息不对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降低企业招聘员工的成本,减少招到不适用员工的风险。
还有,职业资格制度是劳动就业成本分摊的制度安排,岗前培训的成本更多地分摊到了就业者的身上,所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助于减少企业员工培训的成本 。
综前所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其次,作为职业资格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就业准入制度还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
申家龙认为职业资格证书是行政准入或行政许可的技术手段。
之所以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手段来实施行政许可制度,是因为一些行业和岗位涉及了人身和公共安全问题,从我国较早实行准入资格要求的驾驶证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功能 。
既然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目的主要是维护公共利益和安全,那么认为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观点有误 ,原因是研究者把就业准入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混为一谈了。
最后,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是一种教育和培训制度。
陈宇等认为:职业资格制度是包括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运行等四个子系统的综合系统 ,所以职业教育与培训原本就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考试成为职业资格制度内容的那一刻起,职业资格制度就有了教育的属性和功能。
”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联系劳动就业和教育培训的桥梁和纽带。
当职业资格成为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条件时,自然会激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动机 。
也许正是基于此,政府才会把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存问题研究概括而言,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社会公众对职业资格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认可度较低。
究其原因,除了技术层面的因素,如职业资格鉴定标准滞后与实际生产技术不适应的矛盾,职业资格标准的统一性与地方、行业技术岗位要求特殊性的矛盾等 ,主要是认识、政策、制度及机制方面的原因。
首先,人们对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持不同意见。
如有学者认为,计算机操作员、餐厅服务员、美发师等职业没有必要实行就业准入。
一来这些职业的技术含量不高,二来并非涉及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的职业。
对这样的职业实行就业准入,难免会有假借“加强行业管理之名”行“限制公民的就业权利和企业的用工自由” 之实的质疑和批评。
其次,鉴定质量不高,导致证书的含金量不足。
鉴定质量不高,固然有职业标准滞后、鉴定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但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更为关键。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培训、鉴定一体化,即鉴定机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鉴定站主要靠培训费和鉴定费维持运转。
国家劳动行政部门要求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工作遵循“社会效益第一,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但在基层却往往是“职业技能鉴定价值取向模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位置颠倒” 。
周正认为:目前有的地方承认职业学校的理论教育和技能学习,学生可以免于培训和鉴定,但培训费和鉴定费照交。
还有些地方培训和鉴定流于形式,只要交钱就给发证 。
这也就难怪用人单位不信任职业资格证书,而更愿眼见为实。
最后,证出多门,让考证者无所适从,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劳动力市场。
谢冰认为:目前我国各地区、各行业采用的“上岗证”大致有三种:劳动部门颁发的具有政府准入效力的资格证书;行业部门认可的具有强制效力的资格证书;在行业内部有一定认可度,但不一定具有强制效力的国内外流行的各种资格认证。
此外,各省市也各自制定了一批“上岗证” 。
由于缺乏全国统筹,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和发放表现为各自为政,相同类别,重复认证,互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