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工》国家职业标准

《测量放线工》国家职业标准
《测量放线工》国家职业标准

《测量放线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简况

1.1职业名称:测量放线工

1.2职业定义:操作各种工程测量仪器、从事建筑施工放线工作业地人员

1.3职业等级:初级、中级、高级

1.5申报条件: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地,可申请报考初级工:

<1)在同一职业<工种)连续工作二年以上或累计工作四年以上地;

<2)经过初级工培训结业.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地,可申请报考中级工:

<1)取得所申报职业<工种)地初级工等级证书满三年;

<2)取得所申报职业<工种)地初级工等级证书并经过中级工培训结业;

<3)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并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应地职业<工种)工作.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地,可申请报考高级工

<1)取得所申报职业<工种)地中级工等级证书满四年;

<2)取得所申报职业<工种)地中级工等级证书并经过高级工培训结业;

<3)高等院校毕业并取得所申报职业<工种)地中级工等级证书.

1.7鉴定方式、鉴定时间:理论以笔试形式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实

操以实际操作形式考试,考试时间以实际操作内容为准.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要求、法律与法规相关知识

2.2、基础理论知识:工程识图地基本知识、工程构造地基本知识

2.3、专业基础知识:工程测量地基本知识、测量误差地基本理论知识

2.4、专业知识:精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光电测距仪)、平板仪地基

本性能、构造及使用,控制及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地形图测绘

2.5、专业相关知识:施工测量地法规和管理工作、高新科技在施工测量中

地应用

2.6、质量管理知识:企业质量方针、岗位质量要求、岗位地质量保证措施

与责任

2.7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现场文明生产要求、安全操作与劳动保

护知识、环境保护知识

2、二、考核大纲:

1、《土木建筑测量放线工》(初级工> 马遇孙秉仁

2、《测量放线工》(初级标准、规范、题库>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胡明安姚荣华

3、《测量放线工岗位培训教材》(初级>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王光遐马国庆

1、《测量放线》(中级标准、规范、题库>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胡明安姚荣华

2、《测量放线工岗位培训教材》(中级>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王光遐马国庆

3、《测量学》<上下册)测绘出版社

2.3高级

高级混凝土工试卷(2)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混凝土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是非题(对的划“√”,错的划“×”,答案写在每题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5题,总分35分)1、2、3、4、6、7、9、13、15、19—22、24—26、28—30 对其他错 1. 剖面图的形式有全剖面图、半剖面图、局部剖面等。() 2. W面投影称为侧投影面。() 3.平板振捣器振捣最大深度为200毫米。() 4. 有抗掺要求的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 5. 能使混凝土显著地减少拌合用水的掺加剂为缓凝剂。() 6.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10℃时,拆模的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保温。() 7. 砼用粗集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 8. 黄砂的表面积越大就越节约水泥。() 9.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只是抗压强度的1/10。() 10.混凝土在空气中会碳化,对混凝土有利。() 11.施工中的三检制为预检、自检、互检。() 12.在满足强度和耐久要求下,水灰比取较小植。() 13. 细度模数范围3.7~3.1属于中粗砂。() 14. 普通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 ( ) 15. 压碎指标是表示石子强度的指标之一。() 16. 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尺寸变化的均匀性。() 17. 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监督机构共同进行验收。() 18.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的关键是实施D阶段。() 19.预应力梁板孔道灌浆,施工中如因故停顿,则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否则应处理后重新灌浆。() 20. 测定混凝土抗拉强度,最常采取劈裂抗拉试验法。() 21. 结构图一般包括刚劲布置情况、钢筋编号及尺寸、钢筋详图、钢筋数量等内容。() 22.TQC就是对全行业、全体人员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质量管理。()23硅酸盐水泥适用的工程是海水中的混凝土。(). 24.预应力板孔道水泥浆强度不低于20Mpa。() 25.基础垫层一般为C10混凝土,厚100mm。() 26. 测定砼抗拉强度用的标准试件是边长150mm的正立方体。() 27. 粉煤灰水泥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28.混凝土工程质量验评时,应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进行。() 29.在达到流动性的要求下,混凝土用水量取较小值。() 30. 水泥强度等级是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的。() 31.集水坑只能排水而不能降水。() 32.特细砂混凝土的干缩性较大,所以要特别注意早期养护,且养护时间要缩短。() 33.商品混凝土的运输原则是运输距离小于15km。() 34. 砂浆试块尺寸为70.7ⅹ70.7 ⅹ70.7()

砌筑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砌筑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砌筑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砂浆或其他黏合材料,将砖、石、砌块砌成各种形式的砌体和屋面挂瓦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或室外),高温(或低温),高处(或地下)。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计算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有一定的空间感和高处作业能力。动作协调灵活。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概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9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能满足培训教学要求的场地,配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工具、设备。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4)取得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一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的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

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依据2008年颁布的《计算机操作员》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满 分80分。) 1.在商业活动中,不符合待人热情要求的是( A )。 A、严肃待客,不卑不亢 B、主动服务,细致周到 C、微笑大方,不厌其烦 D、亲切友好,宾至如归 2.树立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是( A )的内容。 A、职业道德修养 B、职业道德教育 C、职业道德准则 D、职业素质 3.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道德建设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加强职业道德的立法工作 B、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 C、重视员工爱国意识的培养 D、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4.合同员工违犯职业纪律,在给其处分时应把握的原则是( C )。 A、企业不能做罚款处罚 B、严重不遵守企业纪律,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C、视情节轻重,可以做出撤职处分 D、警告往往效果不大 5.我国制定的约束计算机在网络上行为的法律法规是( C )。 A、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B、计算机联网规则 C、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安全法 6.下列关于勤劳节俭的论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B )。 A、勤劳节俭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B、勤劳是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而节俭则不宜提倡 C、勤劳和节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D、节俭有利于节省资源,但与提高生产力无关 7.下列四个选项中,( A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低位置。 A、行政规章 B、行政法规 C、刑法 D、法律 8.下列字符中,其ASCII编码值最大的是、( D ) A、空格 B、D C、9 D、a

混凝土工国家职业标准

混凝土工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职业名称 混凝土工。 职业定义 将混凝土浇筑成构件、建筑物、构筑物的人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职业环境 室外,常温,有噪声。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感和计算能力,有准确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手指、手臂灵活。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培训要求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7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必要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鉴定要求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鉴定方式

国家职业标准目录(1-6册)

国家职业标准汇编目录 第一分册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车工 (3) 跣工 (21) 磨工 (41) 镗工 (58) 组合机床操作工 (77) 加工中心操作工 (86) 铸造工 (97) 锻造工 (113) 焊工 (125) 金属热处理工 (145) 冷作钣金工 (164) 涂装工 (181) 装配钳工 (197) 工具钳工 (211) 锅炉设备装配工 (223) 电机装配工 (239)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 (253)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 (266)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 (278) 机修钳工 (292) 汽车修理工 (309) 摩托车维修工 (328)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 (347) 锅炉设备安装工 (358) 变电设备安装工 (393) 维修电工 (421)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 (435) 手工木工 (445) 精细木工 (467) 音响调音员 (479) 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 (491) 砌筑工 (505) 混凝土工 (521) 钢筋工 (534) 架子工 (545) 防水工 (557)

装饰镶贴工 (585) 装饰金属工 (614) 装饰打胶工 (633) 电气设备安装工 (648) 管工 (680) 汽车驾驶员 (695) 化学检验工 (709) 食品检验工 (734) 纺织纤维检验工 (760) 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 (778) 防腐施工 (801)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动物疫病防治员 (841) 动物检疫检验工 (851) 沼气生产工 (858) 商业、服务业人员 营业员 (873) 推销员 (884) 出版物发行员 (898) 中药购销员 (937) 鉴定估价师 (947) 医药商品购销员 (957) 中药调剂员 (967) 冷藏工 (977) 中式烹调师 (986) 中式面点师 (996) 西式烹调师 (1010) 西式面点师 (1027) 调酒师 (1041) 营养配餐员 (1054) 前厅服务员 (1065) 客房服务员 (1082) 保健按摩师 (1094) 职业指导人员 (1113) 物业管理员 (1144) 锅炉操作工 (1155) 美容师 (1201) 美发师 (1216) 摄影师 (1235)

混凝土工国家职业标准修订版

混凝土工国家职业标准 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混凝土工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混凝土工。 1.2 职业定义 将混凝土浇筑成构件、建筑物、构筑物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 室外,常温,有噪声。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感和计算能力,有准确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手指、手臂灵活。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7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必要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1.8.3 鉴定方式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管理系统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二OO一年三月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2任务概述 (5) 3需求规定 (6) 3.1功能需求 (6) 3.1.1创建题库资源 (6) 3.1.2组卷计划制定 (9) 3.1.3设置试题可用状态 (12) 3.1.4自动组卷 (13) 3.1.5试卷管理 (18) 3.1.6外部试卷入库 (20) 3.1.7试卷调用 (21) 3.1.8试卷信息导出 (22)

3.1.9备份试题资源 (23) 3.1.10安装题库资源 (24) 3.1.11考核层次定位 (25) 3.1.12统计当前资源试题信息 (25) 3.1.13其他衍生数据存储需求 (26) 3.2对性能的规定 (34) 4运行环境规定 (35) 4.1设备 (35) 4.2支持软件 (35)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本说明书的目的,旨在从开发和使用的角度对软件的功能、性能、输入、输出等提出具体的要求,以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完善性,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健壮性,确保软件的成功开发和推广应用。本说明书是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管理系统》的基础,是开发者和使用者之间互相交流的重要依据。它的读者为各级有关领导、与项目相关的各责任单位、预期的用户和全体项目开发人员。

1.2 背景 a. 本软件的名称为: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管理系统 b. 本项目的开发由部鉴定中心提出,经过部鉴定中心相关部门与软件开发单位北京金地鑫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软件项目开发部的充分讨论,确定了本软件的功能需求,并形成本说明书。 1.3 定义 题库资源:由不同专业专家根据题库要求的规则编制一定数量的考试题,由专业人员制作成可供题库管理软件装载、应用的试题资源。 考核范围:根据不同考试科目,按层次分组关系组成题库资源的基本框架结构。 考核比重:根据不同侧重范围的考核,确定考核范围的不同考试科目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 细目表:细化考核比重层,将考核比重层分解为更细的考核点,并确定各考核点在比重层的重要程度。 1.4 参考资料 a.《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1999.5 b.《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编号GB8567—88(《计算机

混凝土工(初级)理论知识考核题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混凝土工(初级)理论知识考核题 注意事项 1.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考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内容。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分人 一、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图纸上的标高是表示各部分或各个位置的高度,单位是米。() 2.每袋水泥重50千克,在施工前可不必检查核实。() 3.不同品种的水泥只要标号相同,可以混合使用。() 4.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比硅酸盐水泥高。() 5.混凝土的和易性不佳,可在浇注过程中少量水并拌和均匀。() 6.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越长越好。() 7.混凝土的表面产生的麻面是浇水养护过早引起的。() 8.混凝土在实凝后,才能在上面连续浇注新的混凝土。() 9.三七灰土的材料组成为三份黄土七份白灰。() 10.混凝土必须分层入模。()

得分 评分人 二、填空(每题2分计20分) 1.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常产生的变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施工缝处理混凝土表面强度达到______以上时,才允许继续浇注混凝土。 3.混凝土试件的标准立方体为______ 4.向搅拌机内投料,应先加______,后加______ 5.土方开挖时,弃土应离边槽______以外。 得分 评分人 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计量方法应采用() A体积B重量比C看颜色D以和易性为准 2、用平板振动器振动楼板混凝土,当楼板厚度超过()毫米时,应分层进行。 A200B300C400D150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发指南(可编辑修改word版)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发指南 理论知识题库 理论知识考试是职业技能鉴定两大鉴定考核方式之一。按照职业技能鉴定命题基本理论利国家题库开发技术规程,理论知识考试命题主要有以下两个工作环节: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参考有关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确定《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按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和试题编制要求,编制理论知识试题。 以上每一个工作环节皆有明确的阶段成果,经审定后,这些阶段成果皆是下一工作环节的基础。 一、编制《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根据标准中“比重表”确定的鉴定比重,分等级对“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逐级(层)细分形成的结构化表格,是理论知识命题的基础依据。(细目表举例见汇编) (一)《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主要内容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层次结构,即将理论知识鉴定要素按国家职业标准逐级细化后,组成具有多层次结构的表格;二是特征参数,即各层次鉴定要素的代码、重要程度指标、鉴定比重箅参数指标。 (二)《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编写基本步骤和要求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按职业、分等级进行编制,即一个职业每一个等级编制一套细目表。 1.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中相关知识的内容,分别确定理论知识鉴定要素 细目表》各级“鉴定范围”。’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一级:是理论知识鉴定的总体要素。 名称与国家职业标准对应,一般分为“基本要求”利“相关知识”; 代码分别用“A”“B”表示;鉴定比重按国家职业标准确定; 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鉴定范围二级”的重要程度比例的累计值。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基本要求”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必须掌握的内容,原则上,“基本要求”部分的试 题三个等级相同。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二级:是对“鉴定范围一级”的分解,一般对应国家职业标准中的“基本要求” 和“工作要求”中的有关内容,将从业人员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按所隶属的职业活动范围领域进行划分。 名称与国家职业标准中“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职业功能”中有关内容对应; 代码按其在鉴定要素细目表中的自然排列顺序,分别用人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鉴定比重按国家职业标准确定; 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鉴定范围三级”的重要程度比例的累计值。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三级:是对“鉴定范围二级”分解,一般对应国家职业标准“基本要求”、“工作 内容”,将从业人员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按所隶属的工作内容范围进行划分,也可按知识单元进行划分。 名称一般与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基础知识和工作内容”中有关内容相 对应,或按知识单元确定名称; 代码按其在鉴定要素细日表中的自然排列顺序,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鉴定比重按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如国家职业标准未给出具体比重则按该鉴定范围重要性由专家具体确定; 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鉴定范围四级”或“鉴定点”的重要程度比例的累计值。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四级至六级:是对上一级鉴定范围的分解,一般可按知识单元进行逐级细分。大多数职业理论知识鉴定范围分至三级即可,如有必要细分至四至六级,请注意整个细目表结构层次应保持一致。名称、代码、鉴定比重、重要程度比例编写要求同鉴定范围三级。 2.对最小级鉴定范围进行可鉴定性分析和深入细化,确定鉴定点 理论知识鉴定点:是对最小级鉴定范围进行可鉴定性分析,并按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细化到最小不可分割 且独立可鉴定的“知识点”。 鉴定点的名称应准确表达鉴定点内涵,文字表述必须清楚明确、完整简炼。表述时多用某某的概念、性质、特点、分类、方法、规则、原理等语句,避免针对教材中某“章”或某“节”的内容,而不是某个“知识点”,避免使用疑问句。 鉴定点代码按鉴定点在鉴定范围中的自然排列顺序,分别用数字“001、002、003……”表示; 鉴定点的重要程度是指每个鉴定点在整个鉴定点集合中的相对重要性水平,它反映了每个鉴定点与其

钢筋工国家职业标准规定

钢筋工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钢筋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工具及机械,对钢筋进行除锈、调直、连接、切断、成型、安装钢筋骨架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1.5 职业能力特征 手指、手臂灵活,较好的身体素质。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

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钢筋加工设备和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本职业学徒期满。 (3)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钢筋工职业标准】 钢筋工三级是什么标准

【钢筋工职业标准】钢筋工三级是什么标 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钢筋工。 1.2 职业定义使用工具及机械,对钢筋进行除锈、调直、连接、切断、成型、安装钢筋骨架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室外。 1.5 职业能力特征手指、手臂灵活,较好的身体素质。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钢筋加工设备和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本职业学徒期满。 (3)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混凝土工国家职业标准

混凝土工国家职业标准(编号:623030103)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混凝土工。 1.2 职业定义 将混凝土浇筑成构件、建筑物、构筑物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 室外,常温,有噪声。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感和计算能力,有准确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手指、手臂灵活。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7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必要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砌筑工国家职业标准

砌筑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砌筑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沙浆或其他黏合材料,将砖、石、砌块砌成各种形状的砌体和屋面挂瓦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学习、计算能力,较强的空间感和高空作业能力,准确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手指、手臂灵活。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国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小于24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疾驶不少于160标准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大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本职业工作四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职业技能测试试题一览表

职业技能测试试题一览表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说明 本测试题目共5套,根据实际需要与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每套测试题用时90分钟;每套测试题总分为100分。这5套测试题是针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设定的,由会展专业教师提供纸质的技能测试题,测试教师抽测试题,并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打分。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一 ——会议筹备与组织工作策划 本套测试题有六题,重点测试学生筹划、组织会议(论坛)的能力。共有60个考核点,计100分,得85分及以上为优秀,得75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二 ——会议、展览活动项目策划 本套测试题有九题,主要测试学生策划会议、展览及赛事活动的能力。共有20个考核点,计100分,得85分及以上为优秀,得75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三 ——大中型会展招商、筹资策划 本套测试题有二题,主要测试学生的会展招商、筹资能力;共有20个考核点,计100分,得85分及以上为优秀,得75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四 ——商品展销会招展策划 本套测试题有十二题,主要是测试学生策划商品展销会的能力。共有20个考核点,计100分,得85分及以上为优秀,得75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五 ——大型会展常见配套活动创意、策划与运作 本套测试题有五题,主要是测试学生大型会展常见配套活动创意策划能力。共有70个考核点,计100分,得85分及以上为优秀,得75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

混凝土工国家职业标准

混凝土工国家职业标准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混凝土工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职业名称 混凝土工。 职业定义 将混凝土浇筑成构件、建筑物、构筑物的人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职业环境 室外,常温,有噪声。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感和计算能力,有准确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手指、手臂灵活。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培训要求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7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必要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鉴定要求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鉴定方式

电子元器件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电子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 电子元器件检验员 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第十四职业技能鉴定站

内容要求 本《标准》是根据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最新汇编的“电子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的一种。 本《标准》涵盖了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四个等级,对本工种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作了具体的描述,并对各等级的工作要求、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比重都作了严格的标准限制。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考核鉴定机构的培训教师和和具有参加相应等级资格的考生,对于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师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出版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 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 制定了《电子元器件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 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 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 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 为了保证《标准》能客观反映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根据“整体性、等级性、规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制定原则, 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 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 制定的该《标准》。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四个等级, 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陈蕾、周明、童本敏、王春丽、安福全、赵裕芬、史信沅、宋二荣、陈洁瑛。该《标准》在制定过程中, 得到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 在此一并致谢。 五、本《标准》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自2005年2月22日起施行。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版-水泥混凝土制品工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职业编码:6-15-01-02 水泥混凝土制品工 (2019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1

说明 为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引导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向,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立足培育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建筑材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水泥混凝土制品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为依据,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有关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为指导思想,对水泥混凝土制品工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内容进行规范细致描述,对各等级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进行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以下变化: ——随着职业范围和技术进步,水泥混凝土制品工的技能水平有很大提升,本次修订增加了一个质检员方向,职业技能等级由原来的四个等级增加到五个等级,增加了一级/高级技师等级。 ——根据技术装备和标准的更新对相关技能要求进行了部分修改和补充。钢筋骨架工中,加工钢筋和配件删减了“冷拉钢筋”部分;成型制作养护工中,成型方式增加了“径向挤压成型”部分,工作内容增加了模板安装、制品修饰等内容。 三、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有: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有:赵志刚、陈玉、唐振中、师海霞、张志远、沈冰、杨泓斌、张吟秋、黄俊强、李玉琳、刘亚平。 四、本《标准》主要审定单位有: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建联信认证中心、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建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要审定人员有:刘江宁、韩光辉、杨思忠、曾庆东、蔡亚宁、那文津、孙倩、汪加蔚、刘昊、刘若南、王贯明。 五、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葛恒双、宋晶梅,国家建筑材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孙倩等专家以及广东博越智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编制要求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规程编制要求 为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比赛原则,落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精神和《关于公布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的通知》要求,进一步细化各赛项申报方案,让参赛院校和选手客观、准确、全面地了解竞赛项目、在公开的同一平台上竞争,特制定《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编制要求》。 一、赛项规程编制的基本依据 赛项规程编制的基本依据为“三年规划”、“大赛各项制度”和“赛项方案申报书”。各赛项在编制赛项规程时应全面贯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精神,严格执行“三年规划”中的政策规定;在编制赛项规程中应遵循有关技能大赛的制度,按制度规定执行;以《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比赛项目方案申报书》为基本依据,吸纳答辩评审专家的意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赛项方案。 二、赛项规程编制的基本原则 赛项规程编制的基本原则是公开、公平和公正。要求各赛项在编制赛项规程时做到,公开:赛项规程中能公开的内容都应公开,如竞赛内容与时间、竞赛方式、竞赛规则、竞赛环境、技术规范、技术平台、评分标准和方法等,让参赛队和参赛选手做到心中有数。公平:赛项规程中应充分体现公平,让各参赛队和参赛选手在同一平台、同等条件下公平竞赛。公正:在成绩评定与公布、裁判聘用与执法、工作人员须知等方面,赛项规程应全面贯彻公正原则。

三、赛项规程编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赛项名称。阐述赛项内容规范的专业名称,包括赛项编号、赛项名称、赛项组别和赛项归属产业。赛项名称应标注规范的英语翻译。 (二)竞赛目的。阐述举办本项目竞赛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分别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与产业发展等方面说明。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阐述竞赛的具体内容与时长,包括竞赛内容的组成与比重、理论竞赛的内容与时长、技能竞赛的内容与时长和其他竞赛的内容与时长。另外应写清本赛项举办竞赛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 (四)竞赛方式。阐述竞赛的具体组织方式,包括个人赛还是团体赛、个人赛和团体赛如何组队、竞赛如何组织实施、是否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或观摩等。另外竞赛具体组织方式中应包括场次以及竞赛设备的确定方式,如需多场次竞赛,应明确多场次的确定方式;如采用抽签,应明确具体抽签的时间和方式等。 (五)竞赛试题。阐述本赛项是公开试题还是建立试题库。如是公开试题,请在本竞赛规程中明确公开试题的内容和说明。如是建立试题库,请在本竞赛规程中明确试题库建立的数量和有关说明。 (六)竞赛规则。阐述竞赛过程中的具体规定,包括从参赛选手报名资格、报名要求、熟悉场地、开始比赛、比赛纪律、成绩评定到成绩公布等,整个竞赛过程的组织者、参赛者和裁判者都应共同遵循的准则。 (七)竞赛环境。阐述竞赛过程安排的场地环境,包括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