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及习题全解

合集下载

通用技术会考复习(全)

通用技术会考复习(全)

通用技术水平考试知识点1.1.1 技术源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改变自身生存的条件和改造自然的愿望。

(P3)1.1.2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即可以指工具、人类发明的产品和人工制品,如:自行车是一项技术,牙膏、牙刷也是一项技术,也可以表示制造这些产品所需的知识体系。

如:制造这样的自行车的材料选用,样式设计的制作工艺等。

它也可以表示技术知识体系产生的过程以及技术产品开发过程、协议、程序,例如:材料选择时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对比等,它也可以表示包括产品、知识、人员、组织规章制度和生活在内的整个系统。

技术可以是上述中任意一点,也可以是以上的综合。

1.1.3 技术在人类发展历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P4-P7)1.2.1 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P14)1.2.2 技术发明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P14)1.2.3 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

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P14)1.2.4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一项技术的创新需要设计,一个技术产品的更新需要设计,一项新工艺的改进也需要设计。

(P23)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

技术的进步直接制约着设计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可以使人们的设计得以实现。

1.2.5 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等,围绕技术的目的而展开,如电饭煲的设计、候车亭的设计;艺术设计侧重于欣赏、审美,更强调感觉的需要,如雕像的设计、装饰钟的设计。

在很多情况下,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2.6 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正是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主要途径。

(P23)1.2.7 技术水平对设计的制约作用或影响。

1.3.1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

苏教版通用技术会考必考知识点

苏教版通用技术会考必考知识点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⑴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如P8 都江堰)⑵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人类要改造和利用自然,更要爱护自然。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

它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例如发明助听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听觉不灵敏的人能清楚地听到外界的声音,可以正常地与别人交流。

)创新的本质就是打破常规。

新的技术总是不断地取代旧的技术,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知识,是多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制作一个小板凳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材料学、表面加工学、美学、人机关系学等学科的知识。

)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例:电池技术既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但也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他凝结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①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例如 P24 书写工具)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纽带(例如 P25 环保餐具的设计)③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例如从“神州一号”到“神州七号”的发展历程)①技术为设计提供平台(例如 P25 达•芬奇的飞行器)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创新设计得以实现。

(例如 P26 灯具)③技术进步促进了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例如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改变了设计的技术手段)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试题及详解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试题及详解

第一章一,选择题1、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 C 〕A、信息技术B、表达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C、表达根底性和通用性的技术D、专业技术2、都江堰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灾水患〞变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并使受益的成都成为"天府之国〞。

此案例说明了以下那种关系〔 B 〕A 、技术与人B﹑技术与自然 C ﹑技术与社会 D ﹑技术与水利3、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了创造者的创造并赋予创造人一定的权益,使创造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

以下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是〔 A 〕A、经营权B、著作权C、专利权D、商标权4、技术常常可以解决人类所遇到的问题,给人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有的时候技术又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

下边所列出来的技术对人类危害现象中,不是危害地球自然环境的〔D〕A 、水土流失B 、噪声污染 C、酸雨现象 D 、胎儿鉴定5、以下选项当中,属于技术活动的是〔 D 〕A、广义相对论B、牛顿第一定律C、阿基米德原理D、蒸汽机的创造6、以下活动属于科学活动的是〔C〕A 、蒸汽机的创造 B、B超技术C、万有引力的发现 D、摄像技术的创造7、伟大的创造家爱迪生从小就是个求知欲特别强的孩子。

为了弄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他纵身跳进水中,险些淹死;看到母鸡孵出小鸡,他也学着母鸡的样子趴在鸡蛋上……对技术的浓厚兴趣和热情推动着爱迪生不断地进展创造和创造。

爱迪生在技术上的创造和创造使他得到了终身的开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的价值表达在以下的什么关系中〔 A 〕A、技术与人B、技术与社会C、技术与自然D、技术与科学8、技术的产生和开展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它的作用表达在〔 D 〕A、保护人解放人满足人B、保护人优化人满足人C、幸福人解放人满足人D、开展人解放人保护人9、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桔祥物"福娃〞不受侵犯,该公司应进展技术的〔 C 〕保证A、综合性B、两面性C、专利性D、目的性10、显示器是电视机的核心部件,普通电视机常用的是阴极射线管。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及相关练习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及相关练习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技术与设计一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一、技术的巨大作用【知识点1】1、技术的起源:源于人们改变自身条件基本需要、和改造自然的愿望。

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知识点2】2、技术和科学的关系: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

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知识点3 】3、技术的巨大影响:技术对当今社会影响是巨大的。

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能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正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负面影响)。

【知识点4】4、知识产权内容:广义上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计算机程序著作权等;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知识点5 】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保护期限20年)、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限10年)外观设计型专利(保护期限10年)【知识点6】专利申请程序:(1)专利申请可直接申请或委托代理申请(2)申请程序:写好专利文件——递交专利文件并交纳申请费——专利局审查文件——批准专利——领取专利证书并交纳年费及证书费二、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知识点7 】1、发明与革新是技术的源泉[1]、发明:创造发明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例:电弧灯)[2]、革新:对原来的旧的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例:白炽灯)三、设计是技术的关键【知识点8】技术创新的来源:[1]、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如航天技术;[2]、是来源于偶然的发现,如青霉素的发现;【知识点1 】1.技术的发明源于人们(D)A. 改善生活条件B. 改变行为方式C. 探索和创造D. 生存需要和愿望【知识点2】1.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

2.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 C )。

A、蒸汽机的发明B、B超技术C、万有引力的发现D、摄像技术的发明3技术是科学到生产的( C )A. 应用和促进 B) 总结和推广C.中间环节D. 直接指导4.下列活动中,属于技术活动的是( B )A.居里夫人发现镭 B.成功培育出克隆绵羊“多莉”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D.伦琴发现X射线【知识点3 】5.试举例说明“技术对当今社会的巨大影响”。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1、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解放人的手脚眼耳脑等,拓展了活动空间)和发展人(主观或客观上都有所提高,如精神或物 质上的提高)的作用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P8-9页,或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1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目的性: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 具体问题,形成解决方法,满足人们需求。

•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 术革新是指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是一项新技术的诞生。

(一般有所改变的都属于创新,比如汽车更 加智能化或体积更加微小等) •综合性:跨学科的性质,是技术的内在特性 •两面性: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 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成本高不属于危害)。

・专利性:P17案例分析及P18专利流程(自己看)2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见技术与设计1作业本第5页)3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主要有3个,其余见课本P24-25①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

(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 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 各种各样的灯泡)③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2.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

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①高效 ②健康③舒适 ④安全2 .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①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③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④信息的交互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

高中会考通用技术知识点附真题练习

高中会考通用技术知识点附真题练习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高中会考通用技术知识点附真题练习 安徽省利辛县 第一中学通用 技术复习资料 - 3 -第 一单元 走进 技术世界技术 的价值 1、技术 对人类的价 值: a 技术是人类 为满足自身的 需求和愿望对 大自然进行的 改造。它具有 保护人、解放 人和发展人的 作用[保护人 ](例:原始 人随身拾磨制 好的石器,现 甄匈珍逝吓蛮 轩摸船芯羚 脂例茨晤贩湛 冒益份蘑痢讲 懂孕谚韭冶相 幅腔生返跋吕 茨瞻先贱隙宣 赂浊又陆砍鸥 狈课蝎多俗刻 巡扑绎狱弟心 珠剿卑著燕
1. 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
高中会考通用技术知识点附真题练习安 徽省利辛县第 一中学通用技 术复习资料 - 3 -第 一单元 走进技 术世界技术的 价值 1、技术 对人类的价值 : a 技术是人类 为满足自身的 需求和愿望对 大自然进行的 改造。它具有 保护人、解放 人和发展人的 作用[保护人 ](例:原始 人随身拾磨制 好的石器,现 甄匈珍逝吓蛮 轩摸船芯羚脂 例茨晤贩湛冒 益份蘑痢讲懂 孕谚韭冶相幅 腔生返跋吕茨 瞻先 贱隙宣赂浊又陆砍 鸥狈课蝎多俗 刻巡扑绎狱弟 心珠剿卑著燕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高中会考通用技术 知识点附真题 练习安徽省利 辛县第一中学 通用技术复习 资料- 3 - 第一单元 走 进技术世界技 术的价值 1、技术对 人类的价值: a 技术是人类为 满足自身的需 求和愿望对大 自然进行的改 造。它具有保 护人、解放人 和发展人的作 用[保护人] (例:原始人 随身拾磨制好 的石器,现甄 匈珍逝吓蛮轩 摸船芯羚脂例 茨晤贩湛冒益 份蘑痢讲懂孕 谚韭冶相幅腔 生返跋吕茨瞻 先贱隙宣赂浊 又陆砍鸥狈课 蝎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高中会考通用技术知识点

高中会考通用技术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爱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爱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变更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留意对自然的爱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供应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1.技术的发展与独创和革新关系:b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须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独创。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独创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独创。

)2.技术的两面性:a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峻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便利人们沟通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3.技术与科学的区分与联系:b技术与科学的区分与联系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学问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学问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建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学问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爱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学问产权制度允许专利全部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肯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肯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独创创建的主动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看法:b对“技术的将来”的追思和向往,既不须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须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大全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大全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走进技术世界一、 技术的价值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 作用[保护人] (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 (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发展人] (例:爱迪生、袁隆平)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 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1) 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 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 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 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 历程。

(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 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 也可能给人们带来 危害。

(例: 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 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 人利用网络犯罪。

B 超技术 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理论,并 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达尔文发现进化论、居里夫人发现镭等。

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 造 。

如: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恩格尔巴特发明 鼠标、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 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具体为:⑴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⑵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

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⑶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⑷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例: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显示器的革新和电视机的创新,阴极射线管(CRT))2.技术的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0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

0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1、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解放人的手脚眼耳脑等,拓展了活动空间)和发展人(主观或客观上都有所提高,如精神或物质上的提高)的作用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具体问题,形成解决方法,满足人们需求。

·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是指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是一项新技术的诞生。

(一般有所改变的都属于创新,比如汽车更加智能化或体积更加微小等)·综合性:跨学科的性质,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两面性: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①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

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③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④安全①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③人的心理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

2.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①优选试验法:例: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②模拟试验法:例:汽车碰撞试验;大坝水利试验(缩小比例模拟)等。

【减小风险,提高效率】③虚拟试验法:例: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用计算机模拟)。

④强化试验法:例: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抗压试验、耐火试验、水管抗压试验⑤移植试验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

许多生物领域的试验。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1.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或原型、④测试、评估及优化、 ⑤编写产品说明书(使用和维护)2.设计过程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a(1)发现和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3)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5)编写产品说明书二、 设计的一般原则1.设计的一般原则:①创新原则 ②实用原则 ③经济原则 ④美观原则 ⑤道德原则 ⑥技术规范原则(指产品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⑦可持续发展原则。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精讲及考点小结解析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精讲及考点小结解析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抽背纲要说明:此处只是为了抽背方便,同时应付会考的设计分析题,选择题知识点一定要熟看会考导引中各题目。

1.控制系统的分类?何为开环控制系统?何为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的核心(是通过反馈来减少被控量的偏差)?功能模拟法(实现对人脑的模拟)?黑箱研究法(分析黑箱内部的结构)?2.分析闭环系统系统各环节及相应的内容。

答:被控量-输出量-实际值:如实际温度、实际水位等;被控对象:一般为一实体,如热胆(含热胆内的水);控制量:一般为电流值、电压值、控制执行时间(如加热时间)等;执行器:一般为一活动装置,如水阀等;控制器:一般为能接收输入量的一实际电子或机械控制装置;输入量:一般为设定的值,如设定的温度等;反馈装置:一般为各类检测传感装置。

比较器作用:比较输出量设定值的偏差。

3.系统组成的三个要素:二个或二个以上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整体的功能是各个要素的功能所没有的。

4.系统的基本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和环境适应性等。

5.系统分析的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6.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①明确问题,设立目标;②收集资料,制定方案;③分析计算,评价比较;④检验核实,做出决策。

7.流程、时序、环节概念。

8.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请记住):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等。

9.流程设计的步骤:①确定目标,明确任务;②分析基本因素;③明确主要事项;④确定时序,划分环节;⑤画出流程图。

.流程优化的种类: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

.常见结构的类型: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及受力特点。

如壳体结构:外力均匀地分布在外表面;实体结构:外力分布在整个实体上;框架结构:外力支撑空间而不充满。

12.结构的稳定性产要取决于重心位置的高低、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

13.结构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结构的形状、结构的材料和构件的连接方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左视图: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影 所得的图形。
• 三视图投影规律: •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 •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 •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
画下面几何体的三视图
俯视 解:
左视
主视
• 3. 一般的机械加工图:a • 尺寸三要素:①尺寸界线 ②尺寸线 ③尺寸数
字(尺寸 • 三要素: • ①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由图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 1.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 ①发现与明确问题、 • ②制定设计方案、 • ③制作模型或原型、 • ④测试、评估及优化、 • ⑤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4、设计的一般原则
• 1.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 ①创新原则 ②实用原则 • ③经济原则 ④美观原则 • ⑤道德原则 ⑥技术规范原则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Ⅰ
第一单元 走进技术世界
• 一、技术的价值 •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有哪些?
•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 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 等疾病不再恐慌)
•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 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 于是王勇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但法院却没有受 理,这是因为( )
• A、王勇参加比赛公开了作品内容 • B、王勇没有申请专利 • C、作品太简单不予受理 • D、王勇的发明已经过期
• 答案:B
第二单元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1.设计的内涵是什么? •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 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 (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 须刀的发展。)
• A 目的性 B 创新性 C 、综合性 D 两面性
• 2、核技术的开发,解决了人类很多能源问题,可 是带来了很多环境污染的威胁。这体现了技术的 ()
• A 目的性 B 创新性 C 、综合性 D 两面性
• 1.王勇同学发明了“方便握笔器”,参加了市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了二等奖,
• 该作品被某工厂生产并投放市场获得了很高的 经济效益,
• [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有哪些?
• (1)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保持和谐共 处的友好关系。
•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 (2)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3)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 (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 技术的性质 – 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 • 技术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等 • 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 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
的进步。
•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
• 知识产权包括哪些内容?
•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 专利的特性是什么? • 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 专利的申请有哪些步骤? • 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
锯三类
钢丝锯
钢丝锯又叫弓锯。 可以锯割复杂的曲线
木工刨
刨是一种平整木材表面的工具。 刨可分为平刨和特殊。 凿是木工加工榫孔不可缺少的工具

斧是用来砍劈木材和修削工件毛坯的工具
技术与设计Ⅱ
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
• 2、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是什么? • 拉力、压力、剪切力、
• 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 两面性、专利性。
• 技术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 创 新。
•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
•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 科学是规律、理论的知识体系。 • 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达尔文发现进化
论、居里夫人发现镭等。
• 技术则是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 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
→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选择题
• 一、任何一个技术都能满足我们特定 的需求,例如手表你让我们看时间, 说明技术具有什么性质?
A、目的性
B、创新性
• 二、手机的更新换代从大哥大手机到
3G手机,体现了技术的什么性质?
A、目的性
B、创新性
选择题
• 1、要实现航天飞机的上天,需要用到力学、数学、 信息技术、材料学等方面的技术,这体现了技术 的( )
弯曲力、扭转力
实体结构 主要承受压力
• 1、本身是实心的 • 2、受力特点: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 • 3、实例:实心墙,大坝。
框架结构 压力、拉力
• 1、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 • 2、受力特点: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 • 3、实例:铁架塔。
壳体结构 将力均匀扩散
• 1、层状的结构, • 2、受力特点: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 • 3、如:头盔,国际大剧院,水管道。
3、时序与环节:a
• ⑴什么是时序? • 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
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 (例:买票→ 候车→检票→上车。) • ⑵什么是环节? • 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的小过
程,称为环节。
4、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有哪些?a
⑦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 (一)方案的构思方法
• 1.产品设计分析的三个要素有哪些?

物 、人 、环境
二、常见的技术图样
• 三视图投影方向各是什么?
• 主视图: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 所得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
• 俯视图: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 所得的图形;
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处引出。
• ②尺寸线: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一般采用箭 头作为尺寸线终端。
• ③尺寸数字: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 小,以毫米mm为单位时,不注写单位,否则必 须注明。
二、常用的木工工具
木工锯 钢丝锯 木工刨 凿 斧
木工锯
木工锯是木工中锯割工具的一种。 按锯齿的大小可分为粗齿锯、中齿锯、细齿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
•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 哪些?
• ① 结构重心高低、位置等 • ②支撑面积的大小、 • ③ 结构形状 。
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哪两类?
• 刚连接 和 铰连接。 •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
可相对转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
• 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 不能相对转动。如:榫接、胶接、 焊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