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高锰酸钾的制备
高锰酸钾的制备实验报告

高锰酸钾的制备实验报告高锰酸钾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高锰酸钾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和消毒作用。
在实验室中,制备高锰酸钾是一项常见的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氧化锰酸钾溶液制备高锰酸钾,并探究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高锰酸钾的制备可通过氧化锰酸钾溶液得到。
在碱性条件下,锰酸钾溶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和水。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KMnO4 + 3H2O2 + 2KOH → 2K2MnO4 + 3H2O + O2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称取适量的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准备好饱和氢氧化钾溶液。
2. 混合溶液:将锰酸钾和过氧化氢逐渐加入饱和氢氧化钾溶液中,搅拌均匀。
3. 过滤沉淀:将反应产生的沉淀通过过滤纸进行过滤,得到高锰酸钾溶液。
4. 结晶分离:将高锰酸钾溶液放在恒温槽中,控制温度缓慢降低,使其结晶分离。
5. 干燥称重:将得到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烘箱中干燥,直至质量不再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高锰酸钾。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温度对制备高锰酸钾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温度对高锰酸钾的结晶分离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温度较高时,结晶分离速度较快,晶体形状较小而不规则;温度较低时,结晶分离速度较慢,晶体形状较大而规则。
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反应速率和晶体生长速率。
2. 反应物比例对制备高锰酸钾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锰酸钾、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钾的比例来控制反应的进行。
当锰酸钾和过氧化氢的比例过高时,反应会过度进行,生成过多的高锰酸钾,导致溶液呈现深紫色;当比例过低时,反应不完全,无法得到纯净的高锰酸钾。
因此,合适的反应物比例对制备高锰酸钾是至关重要的。
3. 搅拌对反应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搅拌对反应速率有一定的影响。
搅拌可以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搅拌溶液,可以更好地混合反应物,使反应更加均匀。
锰酸钾的制备

锰酸钾的制备
锰酸钾的制备方法有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其中实验室制法的操作过程如下:
- 在500mL的锥形烧瓶中注入65mL水,加热至65℃,在搅拌下小心地加入75g(1.35mol)氢氧化钾和10g(0.063mol)高锰酸钾。
- 安装带有碱石灰的冷凝管,使烧瓶内的物料回流。
- 约经15min,深紫色的高锰酸根离子的颜色突然消失。
接着往该绿色溶液中加2mol/L 氢氧化钾的热水溶液(70℃),以恢复原有的体积。
- 将烧瓶内的物料迅速冷却至-80℃(干冰-丙酮浴),并用2h加热至-5℃。
此时将析出粗产品结晶,故应将烧瓶不断地振荡。
- 经冷却,溶液的黏性增加,直至几乎成结冰状态。
- 在干燥空气中滤出产物(避免冰附着于沉淀上),迅速洗净暗绿色的结晶。
- 可依次用下列试剂洗涤:50mL甲醇+0.5g氢氧化钾(冷却至-5℃);100mL干燥乙醚(冷却至-20℃)。
- 产物在真空中用五氧化二磷干燥。
收量10.5g(85%)。
在制备锰酸钾的过程中,所有用到的水及溶剂均需煮沸,以除去溶解的二氧化碳,因为即使是二氧化碳所具有的酸性,也能使六价锰完全歧化。
初中高中物理高锰酸钾的炼制方法

初中高中物理高锰酸钾的炼制方法
高锰酸钾的制备通常涉及化学反应,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注意安全。
以下是高锰酸钾制备的一种常见方法:
方法一:通过矿石中取得的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在空气中或混合硝酸钾(提供氧气)加热,产生锰酸钾,再于碱性溶液中与氧化剂进行电解氧化得到高锰酸钾。
反应方程式为:2MnO2 + 4KOH + O2 → 2K2MnO4 + 2H2O,然后再有:2K2MnO4 + Cl2 → 2KMnO4 + 2KCl。
方法二:也可以通过将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
反应方程式为: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然后,将得到的MnCl2与KOH反应,得到KMnO4。
反应方程式为:2KOH + MnCl2 → K2MnO4 + 2HCl,接着有:2K2MnO4 + Cl2 → 2KMnO4 + 2KCl。
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且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有毒的化学物质和产生的有害气体。
制备过程中还需注意操作规范,如控制反应条件、混合物的均匀性等,以确保制备出高纯度的高锰酸钾。
化学实验报告_高锰酸钾(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高锰酸钾的制备方法。
2. 掌握高锰酸钾的性质及其检测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紫色晶体外观。
在实验室中,高锰酸钾通常通过氧化法或还原法制备。
本实验采用氧化法,以KMnO4为原料,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制备高锰酸钾。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烘箱、电子天平、试管、滴管等。
2. 试剂:KMnO4固体、硫酸、氢氧化钠、盐酸、淀粉溶液、碘化钾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称量:准确称取一定量的KMnO4固体。
2. 溶解:将KMnO4固体溶解于适量的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3. 氧化:将溶解后的KMnO4溶液加入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8,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 过滤:将氧化后的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5. 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至浓缩。
6. 结晶:将浓缩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观察晶体析出。
7. 干燥:将晶体用滤纸过滤,然后在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制备过程:在氧化过程中,KMnO4溶液颜色由紫色逐渐变为棕色,说明氧化反应已发生。
2. 结晶过程:冷却后的溶液中出现紫色晶体,经干燥后得到高锰酸钾晶体。
3. 性质研究:- 氧化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多种还原剂,如碘化钾、硫酸铜等。
- 还原性: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被还原为无色的Mn2+离子。
- 颜色变化: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呈紫色,在碱性条件下呈棕色。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KMnO4的氧化性较强,操作时需注意安全,避免与皮肤、衣物等接触。
2. 在氧化过程中,控制pH值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需精确调节。
3. 实验过程中,结晶过程对高锰酸钾的纯度有较大影响,需注意控制条件。
七、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高锰酸钾,并研究了其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还原性和明显的颜色变化,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基础。
初中高中物理高锰酸钾的炼制方法

初中高中物理高锰酸钾的炼制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高锰酸钾的炼制方法主要包括碳酸钾氧化法和电解法两种。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步骤和原理。
一、碳酸钾氧化法:碳酸钾氧化法是通过将碳酸钾和高锰酸反应制备得到高锰酸钾的方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原料:首先需要准备碳酸钾(K2CO3)和高锰酸(KMnO4)两种原料。
碳酸钾是一种碱性物质,而高锰酸则是一种氧化性强的化合物。
2. 反应制备:将碳酸钾慢慢溶解在水中,生成碳酸氢钠(NaHCO3)溶液。
然后将高锰酸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氧化反应会发生,生成高锰酸钾(KMnO4)和二氧化碳(CO2)。
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 3Na2CO3 + H2O → 2K2CO3 + 2Mn(OH)2 +3CO23. 过滤和结晶:将反应混合物进行过滤,将生成的高锰酸钾晶体收集并干燥,即可得到纯净的高锰酸钾产品。
碳酸钾氧化法是一种简单且成本较低的高锰酸钾炼制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生产的实验室和中小型化工厂。
二、电解法:1. 制备电解槽:准备一个电解槽,将一定量的高锰酸和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电解槽中,作为电解液。
2. 进行电解:在电解槽中通过两个电极通电,会发生电解反应。
其中阳极会氧化高锰酸,生成高锰酸钾和氧气,而阴极则会还原产生氢氧化钠。
反应方程式如下:电解法是一种高效、快速且易于控制的高锰酸钾炼制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碳酸钾氧化法和电解法是两种常见的高锰酸钾炼制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生产规模和要求。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二篇示例: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防腐、漂白、消毒等多种用途。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锰酸钾的炼制方法。
高锰酸钾的炼制主要是通过高锰酸钾的重结晶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
以下是高锰酸钾的炼制详细步骤:1.原料准备:炼制高锰酸钾的原料主要包括氧化锰(MnO2)、碳酸钾(K2CO3)、硝酸、硫酸等。
高锰酸钾化学式

高锰酸钾化学式potassium permanganatepotassium permanganate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化合物。
它的化学式为KMnO4,是一种深紫色的晶体,可溶于水中。
高锰酸钾可用于氧化、消毒和脱色等多种用途。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了解高锰酸钾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结构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含有一个钾离子(K+)和一个高锰酸根离子(MnO4^-)。
高锰酸根离子是由一个锰离子(Mn)和四个氧离子(O)组成的,呈 tetrahedral 的结构。
高锰酸钾晶体中,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以离子键的方式相互结合。
性质颜色和外观高锰酸钾是一种深紫色的晶体,呈现出闪亮的外观。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使得高锰酸钾在化学实验中易于辨识。
溶解性高锰酸钾在水中可溶解,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无机盐。
当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时,会产生紫色的溶液。
氧化性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
它能够接受电子并离开氧气,因此可以将其他物质氧化为较高的氧化态。
高锰酸钾可与有机物发生反应,产生火焰或爆炸,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小心谨慎。
制备方法高锰酸钾可以通过氧化锰(II)的方法制备而成。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制备高锰酸钾的方法:1.准备一定量的锰(II)盐溶液,如锰(II)硫酸。
2.慢慢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加到锰(II)盐溶液中。
3.过程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从无色逐渐变为深紫色。
4.当溶液不再发生颜色变化时,反应完成。
5.过滤沉淀并用冷水洗涤,最后干燥沉淀即可得到高锰酸钾。
在实验室中,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制备高锰酸钾,如氧化锰(IV)或氧化锰(V),但以上提到的方法是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方法。
应用领域高锰酸钾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它的几个常见用途:氧化剂高锰酸钾作为强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它可以将含有亚硫酸根(-SO3-)或亚硫酸盐(S2O32-)的化合物氧化为硫酸根(SO4^2-),如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
化学式高锰酸钾

化学式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KMnO4。
它是一种紫色的晶体,可溶于水,具有氧化性和强烈的还原性。
高锰酸钾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
高锰酸钾的制备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氧气氧化锰酸钾制得。
首先将锰酸钾粉末在空气中加热至1000℃以上,使其分解成氧化锰和氧气。
然后将氧化锰与氢氧化钾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高锰酸钾。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反应的温度和酸碱度,以确保高锰酸钾的纯度和稳定性。
高锰酸钾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药领域,高锰酸钾常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口腔炎症等疾病。
在农业领域,高锰酸钾可用作杀菌剂和肥料。
在环境保护领域,高锰酸钾可用于净化水体和空气,去除有害物质和异味。
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使其在化学实验室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氧化有机物、检测还原剂、制备其他化合物等。
同时,高锰酸钾也是一种常见的指示剂,它可以根据溶液的颜色变化反映出溶液的酸碱度、还原性等性质。
高锰酸钾的安全性需要引起重视。
由于其强氧化性和还原性,高锰酸钾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可能引起化学灼伤。
同时,高锰酸钾也是一种易燃物质,需要妥善存放和处理。
总的来说,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化学性质和安全性,以确保其正确使
用和妥善处理。
高锰酸钾的制备-学生用

实验4.1.8 高锰酸钾的制备及性质(6~8学时)实验目的1.了解碱熔法分解矿石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锰的各种价态之间的转化关系。
基本原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 2)与碱混合并在空气中共熔,便可制得墨绿色的锰酸钾熔体:222422MnO +4KOH+O =2K MnO +2H O本实验是以KClO 3作氧化剂,其反应式为:232423MnO +6KOH+KClO =3K MnO +KCl+3H O锰酸钾溶于水并可在水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高锰酸钾:3MnO42-+2H 22+2MnO 4-+4OH -从上式可知,为了使歧化反应顺利进行,必须中和掉所生成的OH -。
常用的方法是通入CO 2:4242233KMnO +2CO =2KMnO +MnO +2K CO但是这个方法最理想的情况下,也只能使K 2MnO 4转化率达66%,尚有三分之一又变回为MnO 2,所以为了提高锰酸钾的转化率,较好的方法是电解锰酸钾溶液(过程略):2422K MnO +2H O 电解42 2KMnO +2KOH+H阳极:2442MnO 2MnO +2e --→阴极:222H O+2e H +2OH -→实验用品仪器:托盘天平,铁坩埚(约60 mL),铁搅拌棒,研钵,量筒(100mL),烧杯(200mL, 150mL),布氏漏斗,抽滤瓶,温度计,瓷蒸发皿,表面皿,烘箱。
试剂:200目软锰矿粉,KOH(s),KClO 3(s),H 2O 2,HNO 3(2mol ∙L -1),NaOH(6mol ∙L -1, 2mol ∙L -1, 1mol ∙L -1), HCl(6mol ∙L -1),NaBiO 3(s),NaNO 2(0.5mol ∙L -1)材料:全的确凉布或尼龙布实验内容1.锰酸钾溶液的制备将3克固体氯酸钾和7克固体氢氧化钾放入60mL 铁坩埚中,混合均匀,用铁夹(去掉橡皮套)或瓷三角将铁坩埚固定在铁架上,戴上防护眼镜,然后小心加热。
高锰酸钾配制溶液方法

高锰酸钾配制溶液方法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水处理、消毒和医疗领域。
配制高锰酸钾溶液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操作,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1. 原料及设备准备:- 高锰酸钾:优质高锰酸钾颗粒,一般以KMnO4表示。
- 去离子水:纯净无杂质的水,可通过反渗透、蒸馏等方法制备。
- 酸洗玻璃器皿:如瓶子、烧杯、磁力搅拌器等。
- 称量仪器:比较准确的电子天平。
2. 实验操作步骤:(1) 称量高锰酸钾:使用电子天平将所需的高锰酸钾粉末按照配制溶液的需求进行称量,通常以克为单位。
(2) 高锰酸钾加入容器:将称量好的高锰酸钾粉末缓慢地加入到容器中,可使用烧杯或瓶子等,同时要注意避免高锰酸钾粉末飞溅。
(3) 加入去离子水:将适量的去离子水缓慢倒入容器中,使高锰酸钾充分溶解。
注意要避免使用自来水或有杂质的水,以免影响溶液质量。
(4) 搅拌溶液:使用磁力搅拌器等设备,将溶液充分搅拌均匀,促进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
(5) 保存溶液:将搅拌均匀的高锰酸钾溶液倒入干净的瓶子中,封闭好瓶盖,以防溶液挥发和污染。
3. 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操作时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以免溶液溅入眼睛和皮肤。
(2) 加水顺序:高锰酸钾溶解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热量,应先加入水,再加入高锰酸钾,避免因高锰酸钾过多导致热量释放过快。
(3) 搅拌均匀:搅拌溶液可以使高锰酸钾更快地溶解,并确保溶液均匀、稳定。
(4) 瓶盖密封:为避免溶液蒸发和污染,应尽快将溶液倒入密封好的瓶子中,并封闭瓶盖。
4. 注意事项:- 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一般为0.1%-0.5%,具体浓度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 高锰酸钾溶液在光照下容易分解,所以制备好的溶液应存放在暗处,并尽快使用。
- 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接触有机物可能产生剧烈反应,应注意避免与有机物接触。
以上是一种常用的高锰酸钾配制溶液的方法。
在实验操作时,应注意安全、精确称量和溶解过程控制,以得到质量稳定的高锰酸钾溶液。
化学实验报告高锰酸钾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高锰酸钾的制备方法。
2. 掌握高锰酸钾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高锰酸钾在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紫黑色晶体,溶于水,呈紫色。
高锰酸钾的制备方法有氧化法、电解法等。
本实验采用氧化法,以氯酸钾(KClO3)为原料,硫酸(H2SO4)为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高锰酸钾。
反应方程式如下:2KClO3 + 3H2SO4 → 2KMnO4 + 3Cl2↑ + 3H2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试管、滴定管、量筒、蒸发皿、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磁力搅拌器等。
2. 试剂:氯酸钾、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铁、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仪器是否完好。
2. 称取2.0g氯酸钾,放入烧杯中。
3. 向烧杯中加入10mL硫酸,搅拌均匀。
4. 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反应现象。
5. 当溶液变为紫红色时,停止加热,用玻璃棒搅拌。
6. 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直至浓缩至饱和。
7. 待溶液冷却后,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晶体生成。
8. 将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高锰酸钾固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加热过程中,溶液逐渐变为紫红色,有氯气逸出。
冷却后,溶液中析出紫黑色晶体。
2. 结果分析:(1)高锰酸钾的制备:通过氧化法,氯酸钾在硫酸催化下分解生成高锰酸钾,实验结果符合反应方程式。
(2)高锰酸钾的物理性质:高锰酸钾为紫黑色晶体,溶于水,呈紫色。
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3)高锰酸钾的化学性质: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硫酸亚铁、硫酸铁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结果符合化学性质。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加热速度不宜过快,以免溶液沸腾。
2. 氯气对人体有害,实验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措施。
3. 高锰酸钾在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杂质,需进行纯化处理。
高锰酸钾的制备

三、锰酸钾的歧化
趁热向浸取液中通二氧化碳气体至锰酸钾全部
歧化为止(可用玻璃棒沾取溶液于滤纸上,如
果滤纸上只有紫红色而无绿色痕迹,即表示锰
酸钾已歧化完全,pH在10~11之间),然后
静止片刻,抽滤。
[思考题] 该操作步骤中,要使用玻璃棒搅拌 溶液,而不用铁棒为什么?
四、滤液的蒸发结晶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浓缩至 表面开始析出KMnO4晶膜为止,自
高锰酸钾晶体。
[实验用品]
仪器:铁坩埚、启普发生器、坩埚钳、泥
三角、布氏漏斗、烘箱、蒸发皿、烧杯
(250mL)、表面皿
固体药品:二氧化锰、氢氧化钾、氯酸钾、
碳酸钙、亚硫酸钠
液体药品:工业盐酸 材料:8号铁丝
[基本操作]
1.启普发生器的安装和调试,参见第五章
第一节。
2.固体的溶解、过滤和结晶,参见第六章 第一节。
3MnO2+KClO3+6KOH = 3KMnO4+KCl+3H2O
熔块由水浸取后,随着溶液碱性降低,水溶 液中的MnO4 2-不稳定,发生歧化反应。一 般在弱碱性或近中性介质中,歧化反应趋势 较小,反应速率也比较慢。但在弱酸性介质 中,MnO4 2-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O4-和 MnO2。如溶液浓缩即可析出暗紫色的针状
温度,强热5min,得到墨绿色锰酸钾熔融
物。用铁棒尽量捣碎。
[思考题] 为什么制备锰酸钾时要用铁坩 埚而不用瓷坩埚?
实验时,为什么使用铁棒 而不使用玻璃棒搅拌?
二、浸取 待盛有熔融物的铁坩埚冷却后,用铁棒尽 量将熔块捣碎,并将其侧放于盛有100mL 蒸馏水的250mL烧杯中以小火共煮,直到 熔融物全部溶解为止,小心用坩埚钳取出 坩埚。
探究高锰酸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高锰酸钾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高锰酸钾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高锰酸钾的氧化还原性质。
4. 分析高锰酸钾在不同反应中的表现。
二、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紫黑色晶体,易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实验中,通过观察高锰酸钾在不同反应中的表现,来探究其性质和应用。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石棉网等。
2.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稀硫酸、氢氧化钠、过氧化氢、碘化钾、氯水等。
四、实验步骤1. 高锰酸钾的制备(1)将KMnO4固体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2)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将溶液倒入烧杯中,用滴管滴加稀硫酸,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 高锰酸钾的氧化还原性质(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KMnO4固体,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2)滴加几滴碘化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滴加几滴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 高锰酸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制备氧气:将KMnO4固体加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气体产生。
(2)测定过氧化氢含量:将KMnO4固体加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高锰酸钾的消毒作用:将KMnO4固体加入水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用KMnO4溶液进行消毒实验。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高锰酸钾的制备:KMnO4固体溶解后,溶液呈紫红色;滴加稀硫酸后,溶液颜色变深。
2. 高锰酸钾的氧化还原性质:滴加碘化钾溶液后,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棕色;滴加氯水后,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绿色。
3. 高锰酸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加热KMnO4固体,产生氧气;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KMnO4溶液具有消毒作用。
六、实验结论1. 高锰酸钾是一种紫红色晶体,易溶于水,具有强氧化性。
实验室制取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4,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在实验室中常常用于氧化剂、消毒剂、染料和分析试剂等方面。
制取高锰酸钾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1. 氧化锰矿高锰酸钾的制备主要依赖于锰矿石,通常是将锰矿石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氧化反应,得到三氧化二锰(Mn2O3)。
反应方程式:2MnO2 → Mn2O3 + O2这个反应是通过高温氧化锰矿石得到三氧化二锰和氧气。
2. 氢氧化钠处理接下来,将得到的三氧化二锰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高锰酸钠。
反应方程式:Mn2O3 + 2NaOH + H2O → 2NaMnO4 + 2H2O在这个反应中,三氧化二锰与氢氧化钠在水的存在下反应,生成高锰酸钠。
3. 酸处理通过在高锰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或者硝酸,并过滤,得到高锰酸钾的沉淀,并对其进行干燥,即可得到高锰酸钾。
反应方程式:2KMnO4 + H2SO4 → K2SO4 + 2MnSO4 + 3H2O + 5[O]在这个反应中,高锰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二氧化锰和水。
实验室制取高锰酸钾的化学方程式主要包括锰矿石的氧化、氢氧化钠的处理以及酸的处理这三个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得到高锰酸钾,从而应用在各种化学和实验室实践中。
实验室制取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高锰酸钾,化学式为KMnO4,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在前面的部分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实验室制取高锰酸钾的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步骤,现在我们来对这些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讨论和扩展。
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第一步,即氧化锰矿。
氧化锰矿是高锰酸钾的重要原料,主要是通过氧化锰矿石来实现。
锰矿石一般是以二氧化锰(MnO2)为主要成分,通过加热和氧化的方式来将其转化为三氧化二锰(Mn2O3)。
这个过程中,锰矿石中的锰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释放出氧气,最终形成三氧化二锰。
三氧化二锰随后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氢氧化钠(NaOH)溶液是一种强碱,它和三氧化二锰在水的存在下发生化学反应。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引言: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及工业领域。
在实验室中,高锰酸钾常用于制备高锰酸盐溶液,以及作为氧化剂及指示剂。
标准溶液是通过准确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来确定其成分及浓度的参考样品。
本文将介绍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性质及其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一、制备方法:制备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称量法和稀释法。
1. 称量法:首先准备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然后将其溶解于特定容量的溶剂中,得到所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
该方法需要准确的称量和溶解步骤,适用于制备相对较低浓度的标准溶液。
2. 稀释法:在已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取一定体积,将其稀释至特定体积,通过稀释来制备所需浓度的标准溶液。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适用于制备相对较高浓度的标准溶液。
以上两种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配制条件的控制,如溶剂的选择、溶剂的纯度、固体高锰酸钾的纯度等,以保证制备出的标准溶液符合预期的浓度要求。
二、性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具有以下一些常见性质:1. 颜色: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呈紫红色,这是高锰酸钾本身的特征颜色。
2. 氧化性: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溶液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它可以氧化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常被用作化学分析中的氧化剂。
3. 可溶性: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饱和溶解度。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4. 稳定性:高锰酸钾溶液在常规条件下相对稳定,但会受到光照、温度和氧气的影响而逐渐分解。
三、实验室应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在实验室中有多种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氧化剂:由于高锰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常被作为氧化剂使用。
它可以氧化有机物,如酚类、甲醇等,也可以氧化无机物,如亚硫酸盐等。
在分析化学中,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来测定含有亚硫酸盐的溶液中亚硫酸盐的含量。
2. 指示剂: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会逐渐分解产生氧气。
这一特性常被用作滴定反应的指示剂,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滴定反应是否达到终点。
做流动显示实验时所用的高锰酸钾溶液

做流动显示实验时所用的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试剂,它具有明显的紫红色,可以用于流动显示实验。
流动显示实验是一种通过观察溶液在玻璃管中的流动情况来研究液体流动规律的实验方法。
下面将介绍高锰酸钾溶液的制备方法、流动显示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我们来介绍一下高锰酸钾溶液的制备方法。
制备高锰酸钾溶液的材料有高锰酸钾和蒸馏水。
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将适量的高锰酸钾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均匀,直到溶液呈现出明显的紫红色。
制备完成后,将其保存在暗处,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溶液发生分解。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流动显示实验的原理。
流动显示实验是通过观察溶液在玻璃管中的流动情况来研究液体流动规律的实验方法。
实验中,我们将高锰酸钾溶液加入玻璃管中,然后斜置玻璃管,使溶液从一端流向另一端。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溶液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状,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液体的流动规律。
我们来介绍一下流动显示实验的具体步骤。
首先,准备好高锰酸钾溶液和玻璃管。
然后,将玻璃管斜置,一端较高,一端较低。
接下来,用滴管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玻璃管的较高一端,让溶液自由流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溶液在玻璃管中的流动情况,并记录下溶液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通过流动显示实验,我们可以研究液体在玻璃管中的流动规律。
实验中,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溶液的流动情况。
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液体的流动规律,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参考。
总结一下,高锰酸钾溶液是流动显示实验中常用的试剂,它具有明显的紫红色。
通过观察溶液在玻璃管中的流动情况,我们可以研究液体的流动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高锰酸钾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流动显示实验的步骤。
通过流动显示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液体的流动规律,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应用。
高锰酸钾相关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高锰酸钾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掌握高锰酸钾的制备方法。
3. 学习高锰酸钾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紫黑色晶体,溶于水,具有强氧化性。
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可以将许多物质氧化,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在实验中,高锰酸钾可以用于制备氧气、测定还原剂的含量等。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玻璃导管、胶塞、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烧杯、电子天平等。
2. 药品:高锰酸钾、硫酸、氢氧化钠、草酸钠、碘化钾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氧气(1)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2)将溶解的高锰酸钾溶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使溶液呈酸性。
(3)将锥形瓶放入水槽中,用玻璃导管连接锥形瓶和集气瓶。
(4)点燃酒精灯,加热锥形瓶,使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并测定氧气的体积。
2. 测定还原剂的含量(1)将高锰酸钾溶液用硫酸酸化,加入适量的草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2)将酸化后的高锰酸钾溶液倒入锥形瓶中,用滴定管加入碘化钾溶液。
(3)滴定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4)记录滴定过程中碘化钾溶液的体积,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还原剂的含量。
3. 制备高锰酸钾溶液(1)称取适量的高锰酸钾,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2)将溶液过滤,去除杂质。
(3)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
(4)用玻璃棒搅拌,直至高锰酸钾完全沉淀。
(5)将沉淀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直至洗涤液无色。
(6)将洗涤后的沉淀烘干,称量,计算高锰酸钾的纯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制备氧气(1)实验现象:加热锥形瓶后,产生气泡,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
(2)实验结果:氧气体积为XXX L。
2. 测定还原剂的含量(1)实验现象: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2)实验结果:还原剂含量为XXX g。
高锰酸钾的制备及纯度分析

高锰酸钾的制备及纯度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碱熔法分解矿石及歧化法制备高锰酸钾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锰主要价态之间的转化关系。
3.学习使用碱熔法的安全操作。
4.巩固滴定操作及滴定终点的判断。
二.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又成灰锰氧,是一种黑紫色的晶体,可溶于水形成深紫红色的溶液,微溶于甲醇、丙酮和硫酸;遇乙醇、过氧化氢则分解;加热至240℃以上放出氧气;在酸性介质中常用作强氧化剂。
本实验用下述工艺制备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在氯酸钾这一强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氢氧化钾共熔,制备锰酸钾(绿色)MnO 2+KOH+KClO 3=KCl+ K 2MnO 4+3H 2O把锰酸钾熔融物溶于水,加入醋酸,边加边搅拌,使锰酸钾歧化,得到高锰酸钾溶液。
3K 2MnO 4+4HAc=2 KMnO 4+ MnO 2+ 4KAc+ 2H 2O将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蒸发浓缩(温度控制在80℃)、结晶、得到高锰酸钾晶体。
在酸性条件下,用已知浓度的标准草酸溶液滴定制得的产品,计算产品的纯度。
2KMnO 4+5H 2C 2O 4+3H 2SO 4=K 2SO 4+ MnSO 4+10CO 2+8H 2O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产物高锰酸钾的纯度。
在酸性条件下,用Na 2C 2O 4标定KMnO 4的反应为:MnO 4-+ C 2O 42-+16H +=Mn 2++10CO 2+8 H 2O三.仪器与试剂%1005221⨯=m V M V cV 总ω仪器:FA2004N 电子天平、SHB-ⅢT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202-2型干燥箱、托盘天平、铁坩埚、酒精灯、坩埚钳、泥三角、石棉网、铁棒、玻璃棒、烧杯、抽滤瓶、玻璃砂芯漏斗、酸式滴定管(50mL )、锥形瓶、蒸发皿。
试剂:氢氧化钾、二氧化锰、氯酸钾、草酸、醋酸、硫酸。
四.实验步骤流程图:(一)锰酸钾的制备将2.0克氯酸钾和10mL40﹪氢氧化钾溶液及2.0克二氧化锰粉末置于20mL 铁坩埚内,用铁棒搅拌均匀后,缓慢烘干,逐渐升温至混合物熔融。
高锰酸钾制备装置

高锰酸钾制备装置高锰酸钾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消毒、氧化剂等领域。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高锰酸钾制备装置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高锰酸钾制备装置的原理、结构以及操作流程。
一、原理高锰酸钾制备装置是利用电解法从钾氯化物溶液中制备高锰酸钾。
该装置主要由电解槽、电源、冷却系统和收集系统组成。
电解槽是装置的核心部分,通过电解反应将钾离子和氯离子转化为高锰酸根离子和氧气。
二、结构高锰酸钾制备装置通常采用密封式结构,以防止高锰酸钾的挥发和泄漏。
装置由电解槽、电源、冷却系统和收集系统组成。
1. 电解槽电解槽是装置的核心部分,通常由耐酸碱的材料制成,如聚四氟乙烯。
电解槽内部设置有阳极和阴极,阳极由金属材料制成,阴极则通常是钢板。
阳极和阴极之间通过离子交换膜隔开,以防止阳极和阴极直接接触。
2. 电源电源是为电解槽提供电能的装置,通常采用直流电源。
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控制反应速率和产生的高锰酸钾的浓度。
3.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主要用于控制电解槽的温度,以防止反应过热。
通常采用水循环冷却的方式,通过循环水将电解槽的热量带走,保持反应的稳定进行。
4. 收集系统收集系统用于收集产生的高锰酸钾溶液和氧气。
高锰酸钾溶液通常通过管道输送至储罐中进行储存和后续处理。
氧气则通过排气管道排出。
三、操作流程高锰酸钾制备装置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装置的各个部分是否完好,确认电源和冷却系统正常运行。
2. 充电:将钾氯化物溶液加入电解槽中,同时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如硫酸。
调整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开始电解反应。
3. 反应进行:在反应过程中,观察电解槽中的反应情况,注意控制温度和电流。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电源的参数。
4. 收集产物:高锰酸钾溶液通过管道输送至储罐中进行储存。
同时,氧气通过排气管道排出。
5. 清洗与维护:每次操作结束后,对装置进行清洗和维护,以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高锰酸钾制备装置的操作,可以高效地制备高锰酸钾,并满足各种应用领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熔融物的粘度增大,用力加快搅拌 以防结或粘在坩埚壁上。待反应物干涸后, 提高温度,强热5min,得到墨绿色锰酸钾 熔融物。用铁棒尽量捣碎。
[2思、考实题验]时,为什么使用铁 1棒、而为不什使么用制玻备璃锰棒酸搅钾拌时?要用铁
坩埚而不用瓷坩埚?
二、浸取
待盛有熔融物的铁坩埚冷却后,用铁棒尽 量将熔块捣碎,并将其侧放于盛有100mL蒸馏 水的250mL烧杯中以小火共煮,直到熔融物全 部溶解为止,小心用坩埚钳取出坩埚。
固体药品:二氧化锰、氢氧化钾、氯酸钾、 碳酸钙、亚硫酸钠
液体药品:工业盐酸 材料:8号铁丝
[基本操作]
1.启普发生器的安装和调试,参见第五章第 一节。
2.固体的溶解、过滤和结晶,参见第六章第 一节。
[实验内容]
一、二氧化锰的熔融氧化
称取2.5g氯酸钾固体和5.2氢氧化钾固体, 放入铁坩埚内,用铁棒将物料混合均匀。将铁 坩埚放在泥三角上,用坩埚钳夹紧,小火加热, 边加热边用铁棒搅拌,待混合物熔融后,将3g 二氧化锰固体分多次,小加入铁坩埚中,防止 火星外溅。
表面开始析出KMnO4晶膜为止,自然 冷却晶体,然后抽滤,将高锰酸钾晶 体抽干。
五、高锰酸钾晶体的干燥 将晶体转移到已知质量的表面皿中,
用玻璃棒将其分开。放入烘箱中(80℃为 宜,不能超过240℃)干燥0.5h,冷却后称 量,计算产率。
六、纯度分析 实验室备有基准物质草酸、硫酸,设
计分析方案,确定所制备的产品中高锰酸 钾的含量。
七、锰各种氧化态间的相互转化(选做) 利用自制高锰酸钾晶体,如图所示设计实
验,实现锰的各种氧化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写出实验步骤及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习题]
1、总结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为了使K2MnO4发生歧化反应,能否用 HCl代替CO2,为什么?
3、由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歧化的方法来得 到高锰酸钾的最大转化率是多少?还可采 取何种实验方法提高锰酸钾的转化率?
实验:高锰酸钾的制备
——固体碱熔氧化法
[实验目的] 1、学习碱熔法由二氧化锰制备浸取。巩固过滤、结晶和重结
晶等基本操作。 3、掌握锰的各种氧化态之间相互转化关系。
实验原理: 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
在较强氧化剂(氯酸钾)存在下与碱共熔时, 可被氧化成为锰酸钾: 3MnO2+KClO3+6KOH = 3KMnO4+KCl+3H2O
熔块由水浸取后,随着溶液碱性降低, 水溶液中的MnO4 2-不稳定,发生歧化反应。 一般在弱碱性或近中性介质中,歧化反应趋 势较小,反应速率也比较慢。但在弱酸性介 质中,MnO4 2-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O4和MnO2。如溶液浓缩即可析出暗紫色的针状 高锰酸钾晶体。
[实验用品]
仪器:铁坩埚、启普发生器、坩埚钳、泥三 角、布氏漏斗、烘箱、蒸发皿、烧杯 (250mL)、表面皿
三、锰酸钾的歧化 趁热向浸取液中通二氧化碳气体至锰酸钾
全部歧化为止(可用玻璃棒沾取溶液于滤纸上, 如果滤纸上只有紫红色而无绿色痕迹,即表示 锰酸钾已歧化完全,pH在10~11之间),然 后静止片刻,抽滤。
[思考题] 该操作步骤中,要使用玻璃棒
搅拌溶液,而不用铁棒为什么?
四、滤液的蒸发结晶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浓缩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