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
第一章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概况第一节国际疾病分类简介一、ICD的发展史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全称为“疾病,损伤和死亡原因国际统计分类手册”,简称ICD。
国际疾病分类自产生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成员国的关注和支持下得以不断的补充、完善,并成为国际公认的卫生信息标准分类。
1990年,由耶克.贝蒂荣(Jacques Bertillon,1851-1922,原译名伯蒂隆)主持,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死因分类修订会议。
经26个国家的代表共同修订,通过了一个包括179组死因的详细分类和一个包含35组死因的简略分类,这是国际疾病分类(ICD)的第一个版本。
此后,每隔10年左右,由法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先后主持了10次对ICD的国家修订会议,以补充和完善ICD的内容。
1948年举行的第六次ICD国际修订会议,标志着国际生命统计和卫生统计的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会议批准并通过了可同时用于死因分类和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中对疾病分类的综合性类目表,明确提出使用“根本死亡原因”、“国际死亡医学证明书”基本格式和确定死因规则及注释的要求,使ICD成为对疾病或死因进行分类的国际标准。
1975年举行的第九次ICD国际修订会议上,对ICD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补充和修改,使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我国自1981年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以来即开始了推广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ICD-9)的工作,并于1987年正式使用ICD-9进行疾病和死亡原因的统计分类。
1993年5月,国际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等效采用ICD-9编制“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的工作已经走上了法律化的轨道。
二.ICD-10简介国际疾病分类ICD,自1975年第九版出版至1994年ICD-10三卷书的编辑完成,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
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疾病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九个阶段。
这些阶段描述了从身体健康到疾病进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健康期在这个阶段,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正常。
没有明显的疾病迹象或症状,个体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
第二阶段:潜伏期疾病进展到第二阶段时,已经存在了疾病的风险因素。
然而,这些风险因素还没有出现具体症状。
疾病有可能慢慢发展,也有可能在此阶段发展迅速。
第三阶段:病前期在这个阶段,人体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明显或严重。
个体可能感到不适,但还能够继续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取决于疾病的性质和个体的健康状况。
第四阶段:临床病期在第四阶段,病情开始加重。
患者的症状变得明显,并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医生可能能够通过体检或其他相关测试来确定疾病的存在。
第五阶段:并发症期在并发症期,疾病已经引发了其他健康问题。
这些并发症可能是疾病本身的直接后果,也可能是因为治疗或疾病进展而导致的。
第六阶段:恶化期在恶化期,疾病进展迅速,症状加重。
可能需要更强的治疗手段来控制疾病的进展,以避免进一步恶化。
第七阶段:危急期在危急期,疾病已经达到严重的阶段,对生命构成威胁。
可能需要进行急救或特殊的治疗措施来挽救生命。
第八阶段:病情稳定期在病情稳定期,疾病的进展相对缓慢或停止。
治疗措施可能有助于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第九阶段:康复期或晚期在康复期或晚期,疾病的进展已被控制,但可能留下一些永久的后遗症或影响。
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并提供支持,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疾病可能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这些阶段的描述并不是普遍适用于所有疾病,只是一般性的指导。
在不同的疾病和个体情况下,疾病的发展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了解和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简述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简述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疾病是人类生命中的一种恶劣状态。
疾病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和思维,还会阻碍我们的日常活动和生活品质。
疾病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分为以下九个阶段。
1. 感染阶段:疾病最初的几天或几周称为感染阶段,人体开始出现症状,例如发热、咳嗽、头痛等。
2. 潜伏期:在感染阶段之后,病毒或细菌会开始潜伏在人体内,潜伏期的长度因疾病不同而有所不同。
3. 易感期:这是指在感染病毒或细菌之后,人体进入了易感期,此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尝试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4. 发展期:在易感期之后,人体进入了发展期,病原体开始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症状也逐渐加重。
5. 激增期:在发展期之后,疾病的进展速度开始急剧增加,症状变得更加严重。
6. 高峰期:在激增期之后,疾病的高峰期到来,症状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7. 稳定期:在高峰期之后,疾病开始进入稳定期,病人开始感觉好转,症状开始减轻。
8. 恢复期:在稳定期之后,人体开始康复,免疫系统逐步消灭病原体,并修复受损的组织。
9. 后遗症期:在恢复期之后,有些疾病留下了后遗症,例如流感引发的肺炎,可能会导致肺功能下降,导致一些长期的健康问题。
综上所述,了解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助于我们更加迅速和准确地采取应对措施,及早消灭病毒,并尽可能减少对身体的损害,以提高康复效果。
并且,我们应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国外社区卫生发展概述
社 会 健 康 保 险
国家计 划 管 理 , 政 府 + 公 立 医 疗 机 构 、病 人 逐 级 健 康 教 育 、 防 信息 基 础 上 政府 补 贴 + 服务量 预
耥坡 会 服 务
卫 生服 务 模式 :
藿器 耋 黼 蒡
医生 保健
鼬
歉
目前 , 国际社 会 主 要 有 三 种具 有 代 表 性 的 社 会
③ 以德 国、 大利亚等国为代表的国家计划管 澳
生 服务 系 统 作 为 国家 卫 生 系统 的 基 础 地 位 已 经 非
理、 私人提供服 务管理模 式。该模 式下 , 私人开业 的家庭/ 全科 医生 与政府 、 康保 险部 门签订服务 健 合 同, 为社 区居 民提 供卫生服务 。同时, 政府卫 生 投入方 向为需方 , 为居 民购买健康保 险或作为社会
常稳 固, 民对社区卫生服务 的接受度和认可度都 居 相对较高 。基本形成 了“ 小病在社 区, 大病在 医院 ; 手术在医院, 术后护理在社 区” 的格局 。 、 ()主要 国家社 区卫生服务的具体运作 : 2
《 国外 医学》 卫生经济分 册 2 1 年第 2 卷第三期 ( 01 8 总第 l1 ) 1期
疗 效果 和 医生工作 效 率 , 病 人 集 中起 来 治 疗 而 产 把
生医院, 到现在人们 清楚地 意识 到 , 并非 所有疾 病 和健康问题都需要在 医院里解决 , 绝大多数疾病都 可 以在家庭 、 社区中获得治疗 与康复。医疗 保健 重
归 社 区是 卫 生资源 合 理 配 置 的 必 然要 求 , 是 医 学 也 发 展 的必然 规律 。
12 年 , 9 0 作为公共卫生创始人之_的美 国耶鲁 大学 Wis w 教授 指 出 , 共 卫 生 ( u l at) nl o 公 P bi Hel c h
糖尿病有那九个严重的症状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有那九个严重的症状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更薄。
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常常忽视这些症状,往往会延误最佳治疗机会。
2.当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被发现和治疗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
此外,糖尿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还会随时威胁患者的安全。
最严重的是糖尿病的症状,全身功能性损害,使患者的生命陷入黑暗!我们来看看糖尿病的九大症状。
糖尿病的九个最严重的症状1.糖尿病性功能障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有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月经紊乱和其他性功能障碍,这些都可能与糖尿病症状同时发生,但大多数都出现在糖尿病症状之后。
2,糖尿病神经病变:处于高血糖状态,神经细胞,神经纤维都容易发生病变。
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和感觉减退。
个别患者有局部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特征是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等。
3,糖尿病性脑血栓形成: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脑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2倍。
糖尿病是由于血糖升高。
它可以使血液变厚,血小板聚集增加。
血流缓慢,容易发生脑血栓。
4,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并且极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5,糖尿病眼病: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视力最常见的并发症。
6,糖尿病肾病: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的常见和难治性微血管症状,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肾小球硬化,小动脉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7,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液供应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足部疼痛,溃疡,坏疽等疾病,统称为糖尿病足。
8.感染: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体内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高血糖状态也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从而降低患者的抗感染能力。
9,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无需治疗,治疗中断或压力。
我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发展历程
我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发展历程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疾病负担加重,对于抗击慢性病疾病,我国政府和医学界一直致力于探索与完善预防与治疗策略。
本篇文章将简述我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发展历程。
内容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慢性病概念刚刚形成,我国开始针对慢性病制订预防策略。
1952年,我国成立了防治慢性病的专门机构——全国慢性病防治委员会。
1966年,规划生育政策制定,重点提出计划生育基本方针,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极大程度促进了我国人口数量的稳定。
第二阶段:重视阶段(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卫生研究中心针对我国慢性病进行综合考察,提出“六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目前我国防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1978年,李族楣等人规定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奠定了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启动健康教育的推广,提倡健康饮食、有氧运动、高强度锻炼等养生保健的理念,促进公众对健康的认知和改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慢性病的防治意识。
第三阶段:加强阶段(20世纪90年代-当今)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日益重视慢性病的防治问题,开始提出对慢性病防治的计划性管理。
1997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把第六个五年计划中“加强防治慢性病”的任务,提前到“九五”期间实施。
随后,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并且采用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的方法,大力推广慢性病管理模式。
在当今这个阶段,我国政府鼓励科学家和机构开展关于慢性病防治的医学研究,并大力推广慢性病防治的宣传。
例如,建立了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专科医疗中心;出现了面向公众开展的各种健康宣传和科普活动,包括慢性病健康风险评估、慢病患者自我管理等。
结论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单纯的制定政策、审定药品到加强宣传、推广人群层次化防治措施,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体检常识
健康检查详解在医学界,对于「健康检查」的涵意及其所需检查的项目并没有统一界定,专家们的说法并不一致,多数人同意将健康检查界定在身体尚无明显病痛出现前、对全身各重要器官做筛检、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
检查方向分为三大类:1.生命征象:如身高、体重、血压、呼吸次数、心跳等身体外观与整体检查。
2.器官的功能性: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听力、视力、肺功能等各项在器官功能检定方面的检查。
3.器官的结构性:如胸腹X光、上肠胃道摄影、超音波等在器官结构上的检查。
由此三大方向,来鉴定受检者的健康状况是否有潜在的疾病,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疾病加重的机率。
为什么定期做健康检查很重要?疾病的发生,在医学学理上分为五个阶段:1.易感染期:此时疾病尚未发生,但危险因子已经存在了;如抽烟、酗酒、肥胖、血压过高、胆固醇过高、血糖过高等。
2.临床前期:此时疾病因子已在人体内某部位产生病理上变化,但在外观及日常生活尚未有症状出现。
3.临床期:此时疾病的症状逐渐显现。
4.残障/恢复期:当疾病不断恶化,造成器官或身体某部位功能受到破坏,而进入残障期;或是当疾病症状发生时,立即做适当的治疗或身体免疫系统使症状消失,转为恢复期。
5.死亡:功能的破坏影响到生理代谢作用,引发身体重要器官步入衰退期,导致死亡。
做健康检查的精神在于:趁着致病危险因子或疾病潜伏人体,但尚未有症状显现出来时,可以先检查出来加以治疗,期望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增加医疗效果,减少疾病继续恶化,以期保持身体的健康。
总而言之,定期做健康检查的目的可归纳下列三点:1.早期发现潜在的致病因子,及时予以矫正治疗。
2.观察身体各项功能反应,适时予以改善。
3.加深对自我身体机能的了解,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危险因子的产生,以期保持健康。
健康检查是不是能将可侦测的疾病都筛检出来?经过一次健康检查,就可以把身体内大大小小的病征通通检查出来是全人类的共同期望,但目前医学科技发展,对于疾病筛检仍有其空窗期与检验技术上的盲点。
药品发展史
药品发展史一、天然药物时期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们开始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矿物来治疗疾病。
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药品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主要依靠天然资源来获取药物。
这个时期的药品大多未经加工,直接使用天然物质,如草药、动物器官、矿物等。
二、合成药物的萌芽与成长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合成新的药物。
这个时期出现了第一批合成药物,如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的合成标志着药品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开始通过化学合成方法来生产药品。
三、合成药物的黄金时期随着合成药物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合成药物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合成药物,如抗癌药物、抗生素、心血管药物等。
这些药物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四、生物药物的崛起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药物开始崭露头角。
这个时期出现了第一批生物药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这些药物利用了生物技术的优势,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更低的副作用。
五、现代精准医疗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精准医疗时代。
这个时期的药品发展更加个性化,针对不同的患者和疾病类型,药物的治疗方案和剂量也有所不同。
同时,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也为药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六、药品制造技术的演进随着药品的发展,药品制造技术也不断演进。
从最初的天然提取法到现代的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药品制造技术越来越高效、精确和安全。
同时,药品制造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制药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七、药品监管法规的发展随着药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药品监管法规也逐渐完善。
各国政府纷纷设立药品监管机构,负责药品的审批、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监管。
这些法规旨在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八、药品营销与供应链的变革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药品营销和供应链也发生了变革。
药品营销方式从传统的广告和推销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方式;供应链也从传统的线性结构转变为复杂的网络结构,以实现更高效和灵活的药品流通。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
第一章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概况第一节国际疾病分类简介一、ICD的发展史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全称为“疾病,损伤和死亡原因国际统计分类手册”,简称ICD。
国际疾病分类自产生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成员国的关注和支持下得以不断的补充、完善,并成为国际公认的卫生信息标准分类。
1990年,由耶克.贝蒂荣(Jacques Bertillon,1851-1922,原译名伯蒂隆)主持,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死因分类修订会议。
经26个国家的代表共同修订,通过了一个包括179组死因的详细分类和一个包含35组死因的简略分类,这是国际疾病分类(ICD)的第一个版本。
此后,每隔10年左右,由法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先后主持了10次对ICD的国家修订会议,以补充和完善ICD的内容。
1948年举行的第六次ICD国际修订会议,标志着国际生命统计和卫生统计的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会议批准并通过了可同时用于死因分类和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中对疾病分类的综合性类目表,明确提出使用“根本死亡原因”、“国际死亡医学证明书”基本格式和确定死因规则及注释的要求,使ICD成为对疾病或死因进行分类的国际标准。
1975年举行的第九次ICD国际修订会议上,对ICD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补充和修改,使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我国自1981年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以来即开始了推广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ICD-9)的工作,并于1987年正式使用ICD-9进行疾病和死亡原因的统计分类。
1993年5月,国际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等效采用ICD-9编制“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的工作已经走上了法律化的轨道。
二.ICD-10简介国际疾病分类ICD,自1975年第九版出版至1994年ICD-10三卷书的编辑完成,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
中西医结合临床发展的前景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一、内科中医、西医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宝贵经验。
在其历史发展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影响,形成了两个不同理论体系各自进行发展。
第一阶段(1949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形成和逐渐发展阶段。
发展和组织队伍,逐渐开展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诊治内科疾病,是这个时期的基本特点。
1949年以前,中医饱经风霜,倍受压抑,几乎濒于灭亡的边缘。
新中国建立伊始,首要任务就是继承,尔后方能谈发展。
因此,毛泽东同志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大会上号召:“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明确规定:“中医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中西医合作,对中医中药知识和中医临床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负责搜集和整理中医中药书籍(包括民间单方秘方,并为医学院培养讲授中医课程的师资和编纂教材。
”同时组织了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
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批示卫生部“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总结报告时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随后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办了西医学习中医班,“西学中”逐渐形成了高潮;中医学习西医也蔚然成风。
至1958年第一批“西学中”班结业,第一批中西医结合高级医生诞生,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工作的广泛开展,在人员及其素质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临床主要是在西医诊断明确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找出辨证和治疗的规律,提高临床疗效。
如1954年河北石家庄根据乙脑发于夏暑,以热为主要症状之一等特点,中医辨之为“暑热”,用白虎汤加茵为主治疗,取得了100%的有效率。
此后北京、南京、沈阳、天津、上海等均有大量的报导,病死率控制在10%左右。
包头治疗肺脓疡16例,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而用加味阴理荣汤,肺疡汤、紫苑合剂及桔梗白散,结果13例治愈,1例好转、1例无效。
温病学知识点新.
八、温毒病邪和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 (1)温毒病邪的概念、形成。(2)温毒病邪主要致病特点。 温毒病邪能引起局部红肿热痛或溃烂、斑疹的特点。
九、疫疠病邪及其致病特点 (1)疫疠病邪的概念、形成特点。(2)疫疠病邪主要致病特点。(3)疫疠病邪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疾病播散、流行 的特点。十、温病病因学的实际意义。
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十一、体质因素在温病的区分及其意义。
体质因素对于人体抵抗温邪能力的影响。十二、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的概念、临床意义。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初起证候和传变的不同。以风热病邪和伏寒化温病邪所致温病的初起证候表现为例,说明温病有发于表和 发于里的区别。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本章为温病的核心理论,重点突出温病的传变规律,临床辨证思维方法。一、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理论 的源流。 与《内经》“营卫气血”和“三焦”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二、卫气营血辨证 1.卫分证的概念、病机、证候表现、辨证要点。 (1)卫分证的概念。(2)卫分证的主要证候类型。(3)卫分证的病理特点和辨证要点。(4)不同温邪所致卫分证证候表 现。(5)卫分证所处的病变阶段和转归。 2.气分证的概念、病机、证候表现、辨证要点。 (1)气分证的概念。(2)气分证形成来路。(3)气分证涉及的脏腑和主要证候类型。(4)气分证的病理特点和辨证要
2.中焦的证候及其病机、辨证要点。 (1)阳明热炽的主要证候、病理及其辨证要点。(2)阳明热结的主要证候、病理及其辨证要点。(3)湿热困阻脾胃证的主 要证候、病理及其
辨证要点。(4)区分中焦燥热证和中焦湿热证的脏腑病位和病机要点。 3.下焦的证候及其病机、辨证要点。 (1)足少阴肾的主要证候及其辨证要点;(2)足厥阴肝的主要证候及其辨证要点。(3)肾阴耗损证和阴虚动风证的病理; (4)下焦证的邪正 对比和在温病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温病“心中憺憺大动”机理。 4.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病机的联系和相互传变。 四、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意义
中医病机十九条内容
中医病机十九条中医作为中国专门研究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总结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
中医病机十九条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阐述了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和解释。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解读中医病机十九条,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
一、中医病机的概念中医病机是指中医对于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机理的认识和归纳总结。
中医病机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外感病机、内伤病机、六淫病机和情志病机。
二、外感病机1.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是外感病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2.外感病机与人体的抵抗力有关,抵抗力强的人不易受外邪侵袭。
3.外感病机与季节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不同季节和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三、内伤病机1.内伤病机主要是指由于内部因素引起的疾病,如饮食不规律、劳累过度、情绪波动等。
2.内伤病机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内伤病机的诊断主要通过问诊、望诊、闻诊、切诊等方法进行。
四、阴阳病机1.阴阳病机是中医病机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一。
2.阴阳病机是指人体阴阳平衡失调导致的疾病,3.阴阳病机的调理主要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
五、六淫病机1.六淫病机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引起的疾病。
2.六淫病机主要与气候和环境因素有关。
3.六淫病机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针灸、艾灸等方法进行。
六、情志病机1.情志病机是指由情绪变化引起的疾病。
2.情志病机主要与心理因素和精神因素有关。
3.情志病机的调理主要通过调节情绪、心理疏导等方法进行。
七、病机的发展过程1.病机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发病、发展和转归三个阶段。
2.发病阶段是指疾病从潜伏期到临床症状出现的过程。
3.发展阶段是指疾病逐渐加重和恶化的过程。
4.转归阶段是指疾病的康复或恶化过程。
八、病机的分类1.病机的分类主要有实病机、虚病机、寒病机、热病机、气滞病机、血瘀病机、痰湿病机、湿热病机、痰热病机等。
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第一阶段:打喷嚏、打哈欠
如果有这样的症状,说明人体第一道防线正常,身体灵敏度高
第二阶段:流鼻涕,吐痰
儿童经常会流鼻涕,说明儿童的身体灵敏度高,进入身体的细菌,立刻通过流鼻涕的方式被排出体外。
黏膜系统越灵敏,身体越健康。
第三阶段:经常疲劳,乏力、手脚冰凉。
第四阶段:发烧
身体失去发烧的能力是危险的。
不要因为多年没有发烧过,就沾沾自喜。
当病毒进入血液,身体会通过发烧来抵御病毒。
不论是细菌还是病毒,或者是癌细胞,都需要通过发烧来消灭。
如果身体正在发烧,你要做的不是降温,而是支持身体的修复。
所有的皮肤问题或是妇科疾病,只有身体烧到39度6以上才有机会痊愈。
第五阶段:过敏
当身体无法通过发烧来解决问题,就会进入过敏的阶段(皮肤过敏,情绪过敏,易怒、紧张、怀疑)
第六阶段:发炎
包括心脏病,通常都是由于器官发炎导致。
所有癌症的前期,都是炎症。
第七阶段:溃疡
溃疡的发生,代表黏膜细胞死了一大片。
细胞死亡的速度远远大于细胞生成的速度。
第八个阶段:硬化
第九个阶段:癌症
如果你的疾病处于第七阶段前,整体自然疗法有百分百的把握可以帮助身体重获健康。
第七阶段之后,只能说争取机会。
如果疾病处于前七个阶段我们称作调理,如果处于第七个阶段之后,就代表着抢救。
整体自然养生哲学:让生命充满喜悦。
没有治疗的过程,只有改变生活习惯的过程。
不要去对抗伤害,对抗只会增加伤害。
乳腺疾病
第二节
与乳房疾病有关的过去史
• 一、感染、外伤及手术史 • 有几点提示区别与癌: • 断乳虽有数年,但忆起哺乳时有积乳史 • 肿块自哺乳时引起,尽管不明显,但仍是长期存 在 • 肿物存在长期隐痛,但增大不明显,甚至无体积 大小变化 • 肿物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再度出现症状 • 大体标本可见肿块似恶性,没有包膜、剖面组织 坏死、结构不匀,所不同的是,组织坚韧,切面 上往往有0.3~0.5ml的黄白色乳酪样物。
• 初潮年龄<=13岁年龄级别乳腺癌发生的 相对危险性(RR)为>=17岁年龄的2.2 倍 • 初潮年龄<=13岁年龄组乳腺癌发生的RR 为>=14~16岁年龄组的1.6倍 • 绝经年龄>=50岁年龄组乳腺癌发生的RR 为<=44岁年龄组的2倍
五、婚姻生育史
• 独身妇女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高于已婚者 • 婚后生育妇女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低于已 婚未生育者 • 20岁以前生育者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低于 未生育者 • 产次的增加与乳腺癌危险性成反比 • 足月妊娠对乳腺癌有防护作用
• 锁骨上淋巴结是进入体静脉的第一站,又 称哨兵淋巴结。出现此淋巴结转移,说明 肿瘤细胞已入血液向全身播散,肿瘤已属 晚期。
• 第二篇 • 乳房疾病病史、临床表现与体格检查
第一章
•
乳房疾病病史
第一节 乳房疾病现病史 • 一、乳房疼痛情况 • 1、乳房疼痛随月经周期及情绪的改变而出没者 多为乳痛症,又称小叶增生。其乳痛特点: 1)月经来潮前乳房疼痛,月经过后缓解或消失; 2)随着精神情绪的变坏,而出现乳房疼痛,情绪 好转后疼痛即缓解或消失。 • 、 2、无规律的乳房疼痛,有较明确的部位,伴 片状肿块者,多为乳腺增生症。
二、乳房肿块
1、肿块出现的规律性
传染病学_复习笔记
复发(relapse):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麻疹合并脑炎
感染性休克(扩容、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中毒性菌痢
细菌性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概述:
由志贺氏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由消化道传播;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夏秋季多发。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血脓便伴里急后重,可伴有发烧;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可多次感染,多次发病。 病机:乙状结肠和直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和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致炎症、坏死和溃疡。
2.病原治疗
3.对症治疗
4.康复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提高人群免疫力。
传染病的危重症
重型肝炎
肝性脑病
上消化道出血
肝肾综合征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菌素的适量应用)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充血、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
3.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型
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
传染病的诊断
(一).临床资料
(二).流行病学资料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
1. 一般实验室检查
1.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兽医传染病学
兽医传染病学第一单元总论第一节动物传染病与感染一、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特征:⒈特异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⒊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⒋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⒌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⒍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周期性、季节性)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传染病的病程):⒈潜伏期;⒉前驱期;⒊明显(发病)期;⒋转归期(灰复期)四、一类疫病: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
五、一类疫病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14种。
二类疫病:是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疾病。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
六、感染的类型:⒈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⒉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⒊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⒋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⒌典型感染和非黄型感染;⒍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⒎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第二节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⒈传染源;⒉传播途径;⒊畜群的易感性。
二、传染源:是指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
三、传染源包括:患病动物、病原携带者。
四、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染动物所经历的路径称为传播途径。
五、传播途径包括: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六、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
七、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八、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
身体有9次防癌机会
◎文/乔杉每日健康有些人怕生病,病症一出现就吃药。
其实,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生病并非全是坏事。
我们身体内其实自带防御机制,有些病症正是因为触动了防御机制,身体自动作出反应、抵御病毒的结果。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身体自带的防御系统“抗病”的九个阶段。
第一阶段:打喷嚏如果忍住喷嚏会导致咽部压力升高,引起鼻出血、鼻骨受损等。
细菌等也可能由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引起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疾病。
第二阶段:咳嗽如果一咳嗽就用止咳药甚至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消炎药),将本来要排出体外的病原菌又压回身体里去,不利于炎症的消除,于是身体的防御系统就会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乏力、没有食欲当身体出现乏力、没有食欲,是在告诉我们要慎食、喝水、好好休息,以便集中体力对抗进入身体里的病原菌等毒素。
身体不想吃饭不用强迫,多喝水、米汤或蔬果汁,维持身体水分、养分。
第四阶段:发烧体温超过37℃就属于发烧,当温度升高到38.5℃时免疫力会增加一倍。
温度升到40℃,大部分病毒将被烧死。
这时要喝足够的水,保持身体的水分。
第五阶段:过敏皮肤过敏,是防御系统要将血液里的毒素排出体外的现象,这时如果用抗过敏药或涂药膏,使用不当就会将本来要通过皮肤排出来的毒素,压进身体里。
第六阶段:发炎所有炎症都是身体内部问题的外在反映,过多的抗生素可能会破坏身体自带的防御系统。
第七阶段:溃疡不当的药物,可能会使溃疡部位纤维化。
第八阶段:纤维化、硬化50%的人死亡跟各种硬化有关,人们使用药物或其他医疗措施可能会破坏身体的硬化努力,并把被包裹的毒素释放出来。
第九阶段:癌变、肿瘤化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是因为体内积存太多酸毒,身体无法将酸毒排出体外而形成。
肿瘤生长是身体为了包裹癌变的细胞不使其扩散而采取的最后措施。
从“打喷嚏”到癌症的这九步中,每走一步,我们都要随时观察身体变化。
具体治疗上,应多听医嘱,让自身免疫系统去完成自我修复。
身体有次防癌机会阴虚质人群:这部分人群平时就可能有口干、大便干结、怕冷怕热、睡觉不好等问题,如果也经常感到疲劳,可以考虑练习瑜伽、八段锦;按摩内关穴(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处);多喝灵芝汤、沙参麦冬排骨瘦肉汤、银耳百合炖冰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老百姓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真实地反映了人们最希望和最不希望拥有的两种情况,在许多场合我们会听到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祝愿身体健康,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健康的强烈愿望。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从健康、亚健康、疾病,这三种状态中度过的,健康是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而与之对立的那是疾病,处于两者之间的是亚健康,所谓亚健康,就是平时觉得经常乏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头晕、稍一活动就感觉心慌气短,经医生检查却查不出病来,它是连接健康和疾病的桥梁,向好的方向发展是健康,向坏的方向转化就是疾病,目前我国人口的相当部分生活在亚健康之中,所以一定要清楚疾病不是突然俯身降临夺走人的健康,而是由于长期疏忽和糟蹋身体才引发的疾病,,从疾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到第九个阶段的细胞发生错乱,癌症要经过相当长的积累才会发生,因此在任何一个阶段你都可以制止疾病的继续及恶化,同时消除一切疼痛和不适,这些疼痛和不适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就是他们不断的警告我们,才会使我们做一些必要的改变,否则症状将进一步恶化。
只要你了解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的特征,你就能控制自己的健康,你可以驾御自我,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影响。
当然每一个阶段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每个阶段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几十年才能进入下个阶段。
疾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打喷嚏或呕吐打喷嚏的现象是指在将进入鼻腔的异物(如灰尘、细菌、病毒、花粉等)驱赶时出现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射”。
异物进入以后,位于鼻粘膜上的三叉神经向作用于肺部的呼吸肌肉发出指令,猛烈地排出空气(打喷嚏的速度为每小时177公里)将异物驱除出境。
喷嚏反射,俗称"打喷嚏"或"打嚏喷",是鼻黏膜受刺激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动作。
很少人会把打喷嚏当成是疾病,打喷嚏代表身体非常灵敏,随时进行着自我清洁。
如果你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打喷嚏了,那就代表着你的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失灵了,失效了。
举个例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边防线,那里都有边防哨所,驻扎着自己的边防部队。
一旦有敌人入侵,他们就会立即投入战斗,将敌人挡在国门外。
如果这第一道关卡没有挡住敌人,被敌人冲破,那整个国家就从和平建设的状态立刻转为战争状态。
人的身体也一样,在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打喷嚏,如果感觉有灰尘、细菌、病毒、花粉入侵,身体会立即启动喷嚏反射,用强大的风速将它们排出体外。
在消化道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呕吐,一旦有有害的东西从消化道进入体,比如变质的食物和身体不能消化利用的食物,身体也会立即启动呕吐程序将将有害物质呕吐出体外。
打喷嚏是身体防御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疾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如果你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喷嚏了,那意味着你的第一道防线可能已经失效了,身体将启动第二道防御步骤:流鼻涕、吐痰。
疾病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流鼻涕、吐痰朋友们!你们有多长时间没有流鼻涕、吐痰了?生活在、、、这样的大都市里,上百万辆的汽车排出的尾气,房地产工地扬起的灰尘,一千多万人呼出的废气,各种生活垃圾产生的废物,那么严重的空气污染,你都没有流鼻涕、吐痰。
哼哼。
我可以告诉你们很危险!很严重!因为代表你们的粘膜系统已经出了问题,表示你的身体清洁这些有害物质的能力大幅度下降。
那些呼入你身体里的有害物质都哪里去了?其实他们哪里都没去,都留在你体了,变成你晦暗的脸色,变成你浑浊的眼睛,变成你疲惫的身体,变成你的慢性炎症。
一个人即使是天天抽烟,如果他能够吐痰,那么他得肺癌的概率也是很小的。
如果他天天抽烟却没有痰可吐,那么多年以后不用检查,百分之一百肯定是肺癌!健康人鼻腔面衬着完整的一层粘膜,上面分布着很多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粘膜下有粘液腺,它们平时不断进行分泌活动,分泌的水分用于湿润吸入空气,另外,粘液腺还经常分泌少量的粘液,均匀的分布在粘膜表面。
吸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
粘液中还含有溶菌酶,有抑制和溶解细菌的能力。
这种粘液就是鼻涕。
痰在医学上的定义,是指肺及支气管等鼻腔以下的呼吸管道的粘膜所分泌、用来把异物排出体外的粘液,在人的呼吸道里,许多小纤毛像麦浪一样朝向口腔的方向运动,慢慢将脏东西推出来,推到嗓子眼儿时,人就会咳嗽吐痰特别是经过咳嗽吐出来的分泌物。
大家可以看到医学上对鼻涕和痰的定义,两者都是身体应对外界伤害而做出的自然反应,都是身体防卫体系的一部分,是积极的,主动的身体反应机制。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对身体的认知颠倒了。
家里的孩子咳嗽吐痰的时候他们干了什么勾当呢,给孩子吃了一些药物阻止他吐痰,叫做化痰!咳嗽的时候就给他吃些药叫止咳,意思是别咳出来这种东西还是留着自用吧!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这个错误从小时候就开始制造病人,这些无知的父母就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压制孩子的生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身体与生俱来具有自我清洁,自我调整把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的能力。
可是从小就被各种各样的方法,各种各样的药物制止了,导致身体一道一道防线,一道一道屏障消失功能!所以朋友们爱上鼻涕吧,爱上吐痰吧。
顺应身体,利用身体自有的天然防御体系,达到健康的目的。
别再用各种各样的药物压制身体自有的防御屏障,让它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如果这道防线还是被攻破或是被压制,那疾病就会发展到第三个阶段乏力,没食欲。
疾病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乏力、没食欲每个人都会乏力,都会累。
站久了腿酸,坐久了腰酸、脖子酸,躺久了浑身都酸。
关键是劳累后睡一觉第二天恢复没有。
正常情况下工作了一天,劳累了一天睡一觉就可以恢复。
但是如果你睡了一觉还是疲劳,乏力,没有精神,而且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连续出现,那么就代表你身体的自愈能力已经减弱,细胞生长速度减慢,死亡速度加快,这已经为重大疾病的产生打开了大门。
在医学上定义衰老就是细胞死亡速度大于细胞生长速度,而疾病就是局部细胞死亡速度大于细胞生长速度。
任何一个组织或器官受到损害都情有可原,因为细胞的死亡每天都在发生。
但是伤害发生以后要多长时间才可以修复,修复的程度如何?完全取决与细胞的生长是否正常,细胞生长速度是否大于细胞死亡速度。
如果每一次修复都留下新的疲劳,新的乏力,新的难受,就代表你的身体已经出现问题,在走下坡路了,而且是以加速度的向下发展。
一旦出现疲劳、乏力的症状,你就已经和重大疾病挂上钩了。
身体用这样的症状通知你,别再劳累了,别再给身体增加负担了。
身体有限的能量要用来修复和修养。
这时你应该停下手上的工作,启动修养,疗愈的程序。
同时由于消化食物要用掉很多能量,如果身体要启动修养,疗愈的程序,那就会出现能量不够用的情况,这时智慧的身体就会本能地降低食欲,把原本用于消化的能量用到身体更需要的地方。
所以没食欲是身体根据现有情况作出的一种折中的反应。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让身体充分休息,并提供易于消化、吸收的流质营养食物,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自动修复,一定时间后就会恢复健康。
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些,而是继续工作,劳累,给身体增加负担,那么疾病的发展就会进入第四个阶段,身体就会启动下一个防卫体系:发烧。
疾病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发烧当细菌、病毒、突破身体的表面防线开始渗入血液、淋巴结和其他身体组织中,当身体的死细胞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堆积到一定程度,身体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补救这种情况,开始全面排毒,自我清洁,保持健康。
这个身体的行动就是发烧。
发烧是身体针对伤害主动做出的生理反应,就是免疫系统对入侵的细菌和病毒或滞留在身体的毒素发起战争的信号,它通过升高体温让细菌和病毒无常复制,丧失繁殖能力,从而大量死亡。
也可以加快新代燃烧身体里的毒素变成能量被身体利用。
这是典型的对身体健康有用的生理反应,却被我们当作了疾病,当成了敌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我们的身体是高度智慧的生物体,绝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调节体温是人体最基本的机能之一,由身体启动,有身体控制,并作为主要的防御手段被身体谨慎、明智的加以利用。
发烧需要调度很多能量才能将体温提高几度,达到让细菌和病毒无常复制,丧失繁殖能力的效果,发烧本身是不会伤害身体的,有些对脑部的损伤是因为脱水所致,只要在发烧过程中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是绝对不会对身体有伤害的!你相信你哪一天你一不小心造血造多了,就把自己淹死了吗?!你相信你哪一天不小心胃酸分泌多了就把自己的胃给消化了吗?!如果你不相信,那么你也别相信发烧会烧坏你的身体,烧坏我们的脑子,我们的身体比我们想像的要智慧的多!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发烧当成洪水猛兽,欲除之而后快,降烧药,抗生素全都用上,觉得只要是把发烧这个症状消灭了,问题就解决了。
殊不知这种“汉奸”“卖国贼”的行为,打击了身体的自我疗愈能力,自我清洁能力,让细菌,病毒和其他毒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在全身传播,引发更加严重的疾病。
善良的人啊,别再把退热药、抗生素当成救命恩人,把发烧当成疾病,当成敌人了,主动配合身体发烧,提供身体发烧用的材料,注意静养,相信我当身体解决完问题后,会主动将体温恢复到正常的体温状态,这样的退热才是真正的退热,才是恢复健康!如果身体的营养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身体不能将体温升高到39°C以上,而是反复低烧;或者是人为用药物强行降烧,使身体无法通过发烧完成消灭细菌病毒,排出毒素,清洁身体的任务,那么疾病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身体也就会启动下一个防御体系:过敏。
疾病发展的第五个阶段:过敏过敏阶段是身体启动防御机制,加速部运转以排出各种毒素。
排毒现象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引发的过敏反应虽然没有严重到让你找医生治疗的程度,却相当让人难受,足以使你想方设法摆脱这些不适。
其实过敏是人体提醒你采取行动的一种方式。
过敏时的显著特征是尿急或肠胃蠕动。
尿急当然不会感到疼痛,除非你憋的时间长了,会感到些许疼痛让你赶紧去排尿。
肠道和膀胱是人体排除毒素和垃圾的最显而易见的途径。
而人体其他部位的排毒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
许多过敏的症状你也许已经很熟悉。
比如说,过敏阶段一种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红疹、瘙痒。
皮肤不仅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一个排毒器官。
人体自由地、经常地利用皮肤从头到脚的40亿个毛孔来清除毒素。
如果你的皮肤某处感到瘙痒,那就表明这里正在排毒。
当毒素到达皮肤表面时,这片区域被毒素刺激就会产生过敏的现象。
这时情况并不严重,也不疼痛,但是很讨厌,这是人体吸引你注意力的一种方式。
只有当我们置之不理而且不采取措施消除病因的时候,瘙痒才会进一步恶化。
不是每个人在过敏阶段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有些人时不时地感到恶心,想呕吐,却没有什么明显的原因。
这种现象尤其在早晨出现,因为这时人体仍处在清除毒物的过程中。
另一种症状是鼻子微微发痒。
你有时可能会感到惊悸、忧虑、烦躁,以至于容易无缘无故动怒。
如果你发现自己反常地脾气暴躁,爱发火,这就是过敏的症状。
我们都听人说过“她总是容易生气”,或“不要惹他,他情绪不好”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