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公园设计分析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规划分析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规划分析冯馨仪摘要:上海徐家汇公园(以下简称徐家汇公园)由加拿大蒙特利尔W.A.A景观设计事务所和上海园林设计院合作设计,整个规划布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由于徐家汇公园在我的成长中可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此次,我将对上海徐家汇公园的总体景观规划进行浅析。
一、公园地理位置概述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市繁华地段徐家汇商业中心(上海市西南部),毗邻徐家汇广场东北部。
北起衡山路、南至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占地总面积约为8.66万平方米。
二、公园基础设施概述徐家汇公园共分三期建设,一期为原大中华橡胶厂,占地3.3公顷,有标志性的保留建筑大烟囱和贯穿整个公园的景观天桥,景观精致典雅。
二期为原中国唱片厂,占地3.7公顷,保留具有法式风情的小别墅及百年古树,留下了人文历史的烙印,衡山路一侧更有“人在园中走,车在绿边行”的特点。
三期工程占地1.47公顷,虽然面积不大,但实用功能更趋完善。
它在传承和延续一、二期精髓的同时,突出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在整个地块布局上首次将篮球场、小型足球场等一批群众体育健身场所规划进绿地。
三、公园地形分析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西南部,由于上海市地势平缓,全市主要以坦荡地坪的地势为主。
所以公园内所建设施,如:运动场、草场、公众场所阶梯、人行道等均可符合其不同土地类型对坡度的要求。
徐家汇公园平面图-1 徐家汇公园俯视图-2四、公园内景观分析1.设计原则:(1)整体性原则徐家汇公园作为城市副中心的一个构成要素,必然与其它组成要素如物质实体要素、社会形态要素等相互影响和作用。
因此,公园设计必须从更高一个层次出发,明确它在整个城市大系统,至少是徐家汇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也就是说它是作为一个中心商业区的生态开放空间而存在,它的功能应该是与徐家汇广场周围的公共活动互补的,从而使其与周围的其他功能板块达到某种角色上的“平衡”。
(2)连续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是城市生活的基本特征在公园设计中的反映。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徐家汇公园是上海市内一处绿地休闲胜地,其生态设计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共享”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合自然与人文的生态园林。
在公园的规划与建设中,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
首先,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体现在植被的选择与布局上。
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
这些植被不仅美化了公园的环境,还为城市提供了氧气、净化了空气,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同时,公园内还设置了湖泊、水系等水域景观,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吸引了各种鸟类和水生动物栖息繁衍。
其次,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还体现在生态功能的发挥上。
公园内设置了多处湿地、雨水花园等生态景观,用于收集和净化雨水,提高了城市的雨水利用率,减少了城市的雨洪排放。
同时,公园内还建设了生态花坛、花境、草坪等景观,吸引了大量的蜜蜂、蝴蝶等昆虫,促进了植物的传粉和繁殖,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还体现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上。
公园内采用了生态材料和节能设施,减少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降低了公园的运营成本,延长了公园的使用寿命。
同时,公园还开展了生态教育和环保宣传活动,引导市民关注生态环境,培养环保意识,推动了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的来说,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体现了城市园林建设的新趋势,注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品质,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的休闲场所,展示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希望更多的城市园林能够借鉴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打造更多的生态园林,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是上海市内一处绿地,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公园的设计
理念中,生态环保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公园的设计师们充分考虑了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使得公园成为了一个生态友好的休闲场所。
首先,徐家汇公园的植被设计十分精致。
在公园内,各种树木、花草被精心布置,形成了一个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美丽景观。
这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美丽的休息场所,也为周围环境增添了生态氛围。
同时,公园内的植被设计也充分考虑了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使得植被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起到了保护土壤、净化空气的作用。
其次,徐家汇公园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也非常注重生态设计。
公园内设置了多处
水池和喷泉,不仅美化了景观,也为植物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同时,公园内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浇灌植物和清洁环境,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减少了对城市自来水的依赖。
最后,徐家汇公园在建筑和设施的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生态环保。
公园内的建
筑和设施采用了环保材料,同时在设计上也注重了节能和环保的原则。
公园内的垃圾分类设施也设置得十分完善,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环保举措。
总的来说,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通过
精心的植被设计、水资源利用和建筑设施设计,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美丽、舒适的休闲场所,同时也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希望这样的生态设计理念能够在更多的城市公园中得到应用,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是上海市内一处绿地,它以其独特的生态设计理念而闻名。
公园的设计师们将自然生态与城市环境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绿色宜人的休闲场所。
首先,徐家汇公园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
在公园内,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树木、花草和灌木。
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城市提供了氧气,改善了空气质量。
公园内的湖泊和溪流也为各种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增加了公园的生态多样性。
其次,徐家汇公园注重节约资源和环保理念。
公园内的建筑和设施大多采用了可再生材料,例如木材和石材。
同时,公园还采用了节水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这些举措不仅为公园节约了资源,也为城市树立了良好的环保榜样。
最后,徐家汇公园注重教育和宣传环保理念。
公园内设置了各种生态展示区和环保主题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生态和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总的来说,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希望更多的公园和城市能够借鉴徐家汇公园的设计理念,共同努力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徐家汇公园空间与使用(空间布局)

法式殖民公园——坐凳极少,水池景观不 完善,导致使用人群极少,成了一个消极 空间。 红楼露天餐厅——工作日期间消 费。人群极 少
红楼露天餐厅
法式殖民花园
红楼露天餐厅
法式殖民花园
滨水休闲空间
空间开敞——适宜的步行尺寸、开敞的草 坪、自然的驳岸形式及水中鲤鱼和黑天鹅, 使得滨水区成为一处吸引人群的场所。
但是景亭遮荫不足,炎热的夏季日间几乎 无人游玩。
滨水空间
一、空间氛围塑造 二、人群使用方式
使用者行为特征
儿童
主要活动时段
不定时
主要活动地点
儿童游乐场地及水边
主要活动项目
戏水、游戏
对私密性、领域性的要求 行为习惯
弱 为人所看
青少年
下午4点以后 篮球场、椭圆形广场
打篮球、轮滑
较强 边走边玩
中青年
中老年
此次调研为夏季时分,观察的结 果与时节相适应,中午尤其炎热, 所以使用者较少。 结果显示: • 晨练的人群并不受工作或节假 日的影响 • 上班族则集中在周末出行
工作日 周末
行为统计地图分析
8:30-10:30——上班族路过、穿行,及 休闲散步、运动的人群集中的时间段。 18: 30-20:30——晚饭后出来散步、锻炼 的 居民,以及下班的人群。
结果显示: • 两条主轴线的使用强度较大,人流高峰 期 甚至会处于超负荷状况,且对步行交通 有一 定的影响。 • 椭圆形广场的座椅较少,人流量多时,不 能充分满足休息需求。
8:30—10:30 18:30—20:30
工作日的傍晚、清晨、周 末全天
早晨、晚上
比较分散
林荫道、老城厢
穿行、休息、散步、看书、 锻炼身体、跳舞、聊天、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一个占地广阔、绿树成荫的城市绿地。
作为
城市中的绿肺,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
公园的设计理念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注重打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绿洲。
首先,徐家汇公园的植被种植充分体现了生态设计理念。
公园内栽种了大量的
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被群落。
这些植被不仅美化了公园的环境,还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氧气和空气净化功能。
同时,这些植被也为鸟类、昆虫等动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其次,公园内的水体设计也是生态设计理念的体现。
徐家汇公园内有多处人工
湖泊和溪流,水质清澈,水生植物丰富。
这些水体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还为周围的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长和生活的场所。
此外,公园内的水体还起到了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的作用,为城市环境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最后,徐家汇公园的建筑设计也体现了生态理念。
公园内的建筑风格简约大方,融入了自然元素,与周围的植被和水体相互呼应。
建筑材料选用了环保、可再生的材料,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公园内还设置了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总的来说,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为城
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场所。
希望更多的城市公园能够借鉴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打造更多的城市绿洲,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徐家汇公园案例研究

上海市徐家汇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1.明确评价对象、目的及内容1).评价对象上海市徐家汇公园及周边环境。
2).研究目的(1)以环境艺术学的理论为基础,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检验徐家汇公园的设计与人们需求的契合程度,评判设计得失,找到今后改进的方向。
(2)对本课题提出的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方法和技术进行应用并检验其适用性、可行性,有效性,探讨较精确的量化与质化方法结合的有效途径。
(3)关注使用者关心的因素,完善城市公共空间这类环境的评价因素体系。
3).评价内容评价旨趣:根据前文普遍情况的研究,徐家汇公园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以徐家汇公园的品质为综合评价,结合环境形象质量及使用功能两个焦点评价,其中焦点评价是核心。
4).评价操作流程根据上章总结的评价方法体系的初步结构,结合本案的研究特点进行过程的取舍,如图(图A-1)。
2.前期研究准备探索性研究——发现问题1).非参与性研究——研究对象状况简介(1)徐家汇公园周围环境徐家汇公园坐落于繁华的徐家汇地区,是在原“三废”企业基地上开辟的一块绿岛,基地形态呈梯形,属于开放式公园,徐家汇公园的西侧,是上海著名的徐家汇现代繁华的商业中心,在北侧是具有浓郁欧陆风情的衡山路都市休闲街,足可突显徐家汇公园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南边是车水马龙的交通主干道——肇嘉浜路,东面是较安静的宛平路。
总的来说,徐家汇公园周围的环境北侧偏“静”,南侧偏“闹”(图A-2)。
(2)徐家汇公园布局徐家汇公园的整体平面布局:形似上海的版图,弯曲的黄浦江、古老的城厢、立体高架,民族工业的大烟囱……徐家汇公园总占地面积约8公顷,四边临近四条道路,公园将自身与人行道结合起来,使得四条道路上处处都可以进入公园,相当开敞,同时也丰富了人行道的形式,宽敞而绿化充足,美化了街道空间。
按照分期建设的过程,整个公园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期为原大中华橡胶厂,占地3.35公顷,主要包括公园的主入口广场、贯穿整个公园的景观天桥,其中一条河流贯穿其中,景观精致典雅。
徐家汇公园设计分析

徐家汇公园设计分析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广场东侧,北起衡山路、南至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占地面积约8公顷。
徐家汇公园由加拿大W.A.A.合作公司与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合作设计,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特别突出与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时期的花园别墅风格的融合,是上海市公园设计的佳作。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徐家汇公园进行分析。
区位分析徐家汇公园原址是大中华橡胶厂、中国唱片厂和宛平路幼儿园,位于徐家汇商圈人流密集处,徐家汇地铁站及徐家汇商圈均位于二十分钟步行圈内,交通可达性较高。
徐家汇范围内缺少大面积生态绿化,周围居民和游人缺少一块日常休息、游憩的场所。
因此徐家汇公园的定位便是满足区域功能,提升图1生态环境品质。
总体布局徐家汇公园功能布局大致分为文化娱乐区、亲水休闲区、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模纹花园区和附属设施区等六大部分,整体布局围绕中央的汇金湖水系及景观天桥一线展开,而汇金湖一侧紧邻汇金百货商圈,需要满足随商业活动而来的大量游人的游憩活动,因此水系周边设计布局开阔,安排大量休息设施,景观天桥引导游人穿过整个公园。
沿此一线辐图2射展开有大量的树林绿化,充分满足生态调节功能,降低城市噪音,满足了游人居民的游憩功能。
公园整体呈上海版图状,公园水系设计成黄浦江形状,特别是“黄浦江”上架设了“徐浦”、“卢浦”、“南浦”、“杨浦”4座“大桥”,以及湖面第一个弯道处的“豫园”景观,显示了公园人文景观设计的巧妙构思。
景观道路(图3:公园主要道路与轴线)徐家汇公园的景观道路布局结构不同于一般景观道路的环状结构、枝状结构、带状结构等结构形式,而是采用了不规则的网格结构,与城市道路结构相似。
这种设计手法是为了与现场交通状况相适应:徐家汇公园处于人流密集区,为了满足人员集散和高峰期人流快速通过的需要,公园几个入口多设置在城市道路交汇处,园路系统也多与城市道路平行或垂直,并将不同入口连接,在公园中心,网格状道路由水系统一为一个整体。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
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强市民的 归属感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徐家汇公园对 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具有积极作用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02
徐家汇公园的总体规划设 计
空间布局
空间层次
空间连接
徐家汇公园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将 公园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休 闲区、运动区、儿童游乐区等,以满 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的结合
在植物配置中,既考虑了乡土植物的适应性,又引入了外来植物的 多样性,丰富了植物种群。
景观小品
雕塑小品
公园内的雕塑小品,以简洁明快 的造型,传达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和艺术气息。
设施小品
座椅、灯具、指示牌等设施小品,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融入 了景观设计中,提升了整体的美
感。
互动小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于受损的生态系统,徐家汇公园采取了一系列 生态修复措施,如湿地恢复、土壤改良等,促进 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
雨水收集与利用
雨水收集系统
徐家汇公园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集水沟、集水池等设施,将 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植物灌溉、清洗道路等园内日常用水需求。
生态湿地处理
利用湿地对雨水进行自然净化处理,通过湿地植物、微生物等自然 净化方式,降低雨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实现雨水的自然净化。
建筑功能再利用
除了保留建筑外观,徐家汇公园还注重挖掘和利用这些建 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如开设博物馆、艺术馆等,让游客在 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
文化元素融入
01
地域文化展示
徐家汇公园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了上海地区特有的文化元素,如石库门、
上海徐家汇公园调研报告

上海徐家汇公园调研报告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上海市徐家汇公园调研报告一、徐家汇公园简介徐家汇公园地处繁华的上海市徐家汇城市副中心,是一座开放式公园绿地。
公园占地面积约为公顷,分三期实施建设:一期为原大中华橡胶厂地块,约为公顷;二期是原中国唱片厂地块,约为公顷;三期为宛平路周边旧居民住宅地块,约为公顷。
徐家汇公园的设计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特别突出与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时期的花园别墅风格的融合。
图1徐家汇地理位置徐家汇公园的建设开创了上海市中心城“三废”企业拔点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其划设计方案采用向社会公开征集方式,由徐汇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主办,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征集,从而选出最佳方案。
这种形式当时在上海公园绿地建设中尚属首次。
公园名字也是通过社会征集后定名为“徐家汇公园”。
二、公园景点1)老城厢老城厢以黄浦江的形状来勾勒,配合黄浦江缩影水系,在小河的环抱中划出一个旧上海的印象。
其布局构思嵌入城市记忆元素,再加上位于上海县城内外交接的位置,在此处设置老城厢花园,并且用青砖铺地的小径给人以历史的感怀。
2)新一代由美国着名雕塑家曼纽尔·卡博内尔(Manuel Carbonell)制作、授权的大型雕塑新一代,于2007年4月6日落址于本园。
雕塑由法国知名人士柴立伟女士等捐赠给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卡博内尔是世界着名雕塑家之一,雕塑新一代是大师1988年的作品,寓意新生命的诞生。
图2新一代3)纪念烟囱纪念烟囱原高28米,原为大中华橡胶厂的排烟设备,建于1926年。
徐家汇公园建造时,在烟囱表面包裹了一层类似纤维布的特殊材料,用以防蚀加固。
并且将烟囱加高11米,在其顶部安装一个不锈钢锥状、镂空且内部布满光导纤维的新装置。
4)希望之泉2005年5月16日,上海友好城市法国马赛市政府送来的中法文化交流年礼物—“希望之泉”大型雕塑,选定落址于此。
上海徐家汇公园调研精品PPT课件

[公园:上海的缩影]
公园整体布局呈上海版图状,公园湖设计成黄浦江形状,特别是“黄浦江”上架设了“徐 浦”、“卢浦”、“南浦”、“杨浦”4座“大桥”,并在湖面第一个弯道处设计了豫园景 观,更显示了公园人文景观设计的巧妙构思。
[观景桥:“时光隧道”]
架设了一座长约200米的观景桥,跨越这座桥犹如穿越“时光隧道”,上海的昨天、今天、 明天就会不断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游走公园,让我记住了这些……
公园印象
保留烟囱
落水
蜿蜒河道
框景的运用
空中廊道
笔直园路
下沉式花园 规则花坛绿地……
肇嘉浜路天平路上主入 口,远远望见高耸的烟 囱
入口标志景观
天平路衡山路入口, 易进入的小广场
衡山路宛平路入口, 易进入的铺地广场, 易识别的雕塑标志物 和水池
1 多样的休息空间
休息亭的座 椅:朝朝 外坐皆可, 柱子可让人 靠。
上海公园绿地设计风格与手法调研
徐家汇公园
学生:李 晨 0920010128 老师:金云峰
公园区位
公园位于徐家汇广场东侧,北起衡山路、南 至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 占 地面积约7.27万平方米。徐家汇公园的设计 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特别突出与 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时 期的花园别墅风格的融合。
徐家汇公园有三大看点:
公园简介
[烟囱:光纤扮靓夜空]
耸立在原大中华橡胶厂的那根烟囱,在公园建设中不仅没被拆除,反而增高了11米。 设计人员别出心裁地将“长高”部分的内部设计为布满光导纤维、外观镂空的“高帽子”, 烟囱一旦通电打开,光导纤维发出的光亮透出外罩,就像是烟囱顶端冒出的白烟,弥漫整个 夜空,煞是好看。
手绘节点1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作为上海市的一个重要公共休闲空间,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生态意识的城市绿地。
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植被的选择和布局上,更体现在整体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
首先,徐家汇公园在植被的选择上注重多样性和原生态。
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
这些植物的选择不仅美化了公园的环境,更为当地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同时,公园还设置了一些湿地和水系,为一些水生植物提供了生长的空间,增加了公园的生态多样性。
其次,徐家汇公园在整体规划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公园内设置了多处垃圾分类回收点,引导游客养成环保意识。
同时,公园还采用了一些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如太阳能路灯和雨水收集系统,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公园还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和植物的自然蒸腾,实现了雨水的自然循环利用。
最后,徐家汇公园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着不懈的努力。
公园内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的方式来保护植物的生长。
同时,公园还注重保护野生动物和鸟类的栖息地,设置了一些保护区和禁止捕猎的规定,保护了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
总的来说,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从植被的选择到整体规划,再到环境保护,都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保护。
这样的生态设计理念不仅美化了公园的环境,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休闲场所。
希望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能够为更多的城市绿地提供借鉴和启发,让城市的绿色空间更加美丽和可持续。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在绿地北侧中央,靠近衡山路处保留了中国最早的一座唱片制作楼,这座现被称 之为红楼的小洋楼是东南亚地区最早的录音基地,三四十年代不少大牌明星就是从 此地走红的。徐家汇公园的东南侧还保留了上海三四十年代建造的典型上海民居。
4.5设计手法感受
1 环境文化:所处地段是旧上海的租界,区域城市道路已经是各种不为90度的夹角,发射状。 公园设计道路肌理相呼应。 2 规则花坛 3 几何形水池
保留的烟囱成为公园的标志物 几级落水吸引人的注意 落水带来悦耳的自然之声 步道穿插于两级落水间,亲水性很好
夹景的手法,强烈透视感 纵横的景墙围合、分割,增加空间层次 横向的墙与竖向的植物搭配 花坛、景墙、树木的高低层次
4.5设计手法感受
1 休息亭座椅:古典园林中亭子是原型 2 框景的运用:古典园林中框景手法的现代运用方式, 体现在入口花架,以及公园中厕所的设计中。
02
公园简介
General situation
2.1公园实景
上海徐家汇公园由加拿大蒙特利尔W.A.A景观设计事务所和上海 园林设计院合作设计,整个规划布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2.2总平面图
2.3鸟瞰图
2.4周边用地
2.5公园特点
徐家汇公园有三大特点:
原大中华橡胶厂的那根烟囱,在公园建设中不仅没被拆除,反而增高了11米。 “长高”部分的内部设计为布满光导纤维、外观镂空的“高帽子”,烟囱一旦通 电打开,光导纤维发出的光亮透出外罩,就像是烟囱顶端冒出的白烟。
徐家汇公园(功能分区)

特色绿化 竹林
沿湖绿化 垂柳、枫杨 水 生鸢尾、睡莲
肇嘉浜路一侧 结合自然入水的草坡
林荫大道 榉树
天平路一侧 香樟、女贞、杜英
入口广场 白玉兰、广玉兰、 紫薇、梅花、海棠
入口广场东北侧 樱花林、白玉兰、 紫玉兰、桂花
疏林草地 常绿、落叶混交林
百年香樟
殖民地花园 整形花灌木
疏林草地 香樟、银杏,
球场绿化
天桥两侧 深山含笑、香樟 木本绣球花道
南北两侧围合 东西两侧透空,
上海老城厢 花灌木 榔榆、 苦楝点缀
ART DECO风格区
殖民地花园区 上海老城厢
图例
规则式列植 自然式栽植 散植 整形 灌木
规划种植系统
树种选择充分体现了上海特色与公园主题。 主要树种 以广玉兰、白玉兰、桂花体现上海特色。 以香樟、榉 树、朴树、银杏、悬铃木等为主要树种。
衡山路一侧 悬铃木
A R T 一D E C O 风格区 棕桐、加拿列海枣、 华盛顿棕搁
上海徐家汇公园
功能分区
一、规划功能分区 二、规划交通分区 三、规划竖向设计 四、规划种植设计 五、规划照明系统
分期建设分析
徐家汇公园共占地8.47公顷,分三期建设完成。
二期 原中国唱片厂地块,约为 3.7公顷
一期 原大中华橡胶厂地块,约为 3.3公顷
三期 宛平 路周边 旧 居民住宅 地块,约为 1.47公顷
-1.65
A-A剖面
+1.05
+1.05
±0.15
±0.00
规划竖向设计
• 公园整体竖向为外高内低。 •一、有利于排水组织,兼有防灾功能。 •二、有利于公园整体土方平衡 •三、视线上有效隔离外部交通对园内的干扰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设计环境分析

一.请选择一处你所熟悉的景观环境,通过现场观察,分析其使用中的优缺点,并请谈一下作为一个景观规划设计师,你如何在设计方案中考虑控制和减少管理成本?地点:上海徐家汇公园时间:2009 /5/22,2:00pm~4:30pm天气:晴温度:22-28度内容:景观环境与设施公园位置概述: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市繁华地段徐家汇商业中心,毗邻徐家汇广场东北部,东接宛平路,西靠天平路,南至肇家派路,北邻衡山路,占地总面积为6.67hm。
所选场地分析:A.开放式的水景广场B.由绿篱围合的空间C.下沉式法国花园所选地块中,B,C同属于规则式的法式花园,B靠近衡山路,与作为行道树的悬铃木林荫大道相结合,体现出法国风情的浪漫情调。
C位于公园中央区域,笔直的景观大道右侧,是法国规则式下沉花坛的设计风格,同样营造出一个法国风情花园。
A 位于徐家汇公园的主入口,是交通枢纽地段,设计成临水的亲水平台,因此在公园中属于人气比较旺盛的地方。
下文将详细比较A开放式活动空间与B,C较私密活动空间的景观环境之不同。
所选场地景观及设施对比:一.环境1.地形变化A.由于入口广场的有意抬高,湖面右侧草坪由高坡缓缓入水,草坪上由高到低自然栽植了一组垂柳。
下层驳岸也草坪直接入水。
沿河边创造亚空间,利用绿化种植来吸引人们登高而上(图1)。
而左侧为主要活动场地,地面平整,但有台阶拾级而下,作为近水平台(图2)。
(图1)(图2)2. 植物配置A.湖面左侧为主要活动空间,相对于开敞的湖面另一侧由景观植物带包被,植物带由草坪——灌木,小乔木——乔木构成,十分具有层次感(图3)。
右侧的草坡其植物配置就相对丰富。
通过采用垂直绿屏的手法,不仅起到了屏障、分隔的效果,又成为衬托水边植物的良好背景,营造出一个优雅宁静的水际空间,并且相对降低了外部商业高楼造成的压迫感(图4)。
(图3) (图4)缺点:景观还不够丰富,水边的草花、水生植物等用得太少,使得滨水空间的色彩过于单调,层次也不够鲜明。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作为上海市内一处绿地,一直以来都秉承着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
公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清澈的湖水和蜿蜒的小溪构成了一幅生态和谐的画面。
这种生态设计理念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和呵护。
首先,徐家汇公园在植被的选择上注重多样性和原生态。
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
乔木和灌木,其中不乏一些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
这些植被不仅美化了公园的环境,还为很多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在公园的湖泊和小溪中,还可以看到各种水生植物,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作出了贡献。
其次,徐家汇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循环。
公园
内设置了多处湖泊和喷泉,通过水的循环利用,保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此外,公园内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也做得相当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徐家汇公园还注重了生态教育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
公园内设置了生
态展示馆和环保主题活动,向市民宣传环保知识,引导大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此外,公园还定期举办各种环保活动和义工活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总的来说,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绿化和植被的选择上,更是
贯穿于公园的各个方面。
这种生态设计理念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和呵护。
希望这种生态理念能够在更多的城市绿地中得到借鉴和推广,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和宜居。
现代园林景观与地域历史文化的对话——徐家汇公园的历史文化保护设计

图1徐家汇公园总平面图图2建成后的徐家汇公园海的历史,穿越了20世纪20年代民族工业初兴时期,跟随着时间一起进入21世纪的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设计者又将人行景观桥设计成为一个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载体。
公园内部保留的烟囱和百代红楼代表了徐家汇乃至整个上海的过去;人行景观桥穿越的公园景观代表了现代城市的变迁:而景观桥的终点则是设计者对未来发展的无限遐想的体现。
4局部景观与历史的对话4.1入口区域景观的展开肇家浜路、天平路口处是徐家汇公园的主入口,设计者没有按照惯例为人们提供一个规模宏大的入口广场景观,而是围绕着一个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景观兴奋点——大中华橡胶厂的烟囱展开景观与历史最密切的对话,从而恰如其分地为入口区域界定了景观规模(图3)。
大中华橡胶厂保留在现代上海人记忆里的是“‘三废’企业”的名称和其污染物给徐家汇地区带来的环境恶化。
而将历史前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中华橡胶厂其实是近代民族工业的缩影。
设计师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保留了原来在人们心目中深恶痛绝而又具有橡胶厂典型特征的烟囱,变废为宝,构成了徐家汇公园的起点,也构成特定的景观兴奋点。
同时,主入口平静的长条形倒影池的设计又提供了3个与众不同的景观效果:(1)平静的水面在不大的入口空间内倒影了变化丰富的天空和保留的烟囱;(2)平静的水面倒影出公园入口经过景观重塑后的效果;(3)从精神层面看,平静的水面可以唤醒人们内心缅怀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渴望。
4.2保留“红楼”景观的展开“红楼”位于徐家汇公园近衡山路一侧,其历史保留价值和景观再造具有3个方面的意义。
(1)“红楼”是19世纪末百代唱片公司的所在,更是开创中国唱片生产历史的所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重量级人物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
(2)上海保留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称号。
而百代唱片公司最早是由法国人组建的,“红楼”的外观非常有殖民时期建筑风格。
(3)徐家汇公园外的部分老建筑本身具有艺术装饰风格,而衡山路又是法式风情一条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家汇公园设计分析
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广场东侧,北起衡山路、南至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占地面积约8公顷。
徐家汇公园由加拿大W.A.A.合作公司与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合作设计,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特别突出与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时期的花园别墅风格的融合,是上海市公园设计的佳作。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徐家汇公园进行分析。
区位分析
徐家汇公园原址是大中华橡
胶厂、中国唱片厂和宛平路幼儿
园,位于徐家汇商圈人流密集处,
徐家汇地铁站及徐家汇商圈均位
于二十分钟步行圈内,交通可达性
较高。
徐家汇范围内缺少大面积生
态绿化,周围居民和游人缺少一块
日常休息、游憩的场所。
因此徐家
汇公园的定位便是满足区域功能,
图1
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总体布局
徐家汇公园功能布局大致分为文化娱乐
区、亲水休闲区、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
模纹花园区和附属设施区等六大部分,整体布
局围绕中央的汇金湖水系及景观天桥一线展
开,而汇金湖一侧紧邻汇金百货商圈,需要满
足随商业活动而来的大量游人的游憩活动,因
此水系周边设计布局开阔,安排大量休息设
施,景观天桥引导游人穿过整个公园。
沿此一
线辐射展开有大量的树林绿化,充分满足生态调节功能,降低城市噪音,满足了游人居民的游憩功能。
公园整体呈上海版图状,公园水系设计成黄浦江形状,特别是“黄浦江”上架设了“徐浦”、“卢浦”、“南浦”、“杨浦”4座“大桥”,以及湖面第一个弯道处的“豫园”景观,显示了公园人文景观设计的巧妙构思。
景观道路
(图3:公园主要道路与轴线)
徐家汇公园的景观道路布局结构不同于一般景观道路的环状结构、枝状结构、带状结构等结构形式,而是采用了不规则的网格结构,与城市道路结构相似。
这种设计手法是为了与现场交通状况相适应:徐家汇公园处于人流密集区,为了满足人员集散和高峰期人流快速通过的需要,公园几个入口多设置在城市道路交汇处,园路系统也多与城市道路平行或垂直,并将不同入口连接,在公园中心,网格状道路由水系
统一为一个整体。
徐家汇公园园路充分满足游人通行
需要,同时形式充满现代感。
景观道路的尺度同样有所考虑。
在临近汇金广场的
公园西侧入口处,人流密集,沿景观道路的亲水休闲
区多设置较为开敞的公共空间并设置休息设施,为游
人集散和休憩提供条件。
在临近交通压力较小的衡山
路、宛平路一侧,道路尺度较小,布局比较分散,有
图4利于游人自由行走观景。
而直线型的景观天桥将上述
两部分道路直接联系在一起,为游客提供了另一种观景方式,同时使公园东西两侧的交通更加便利。
图5图6图7
(丰富的园路形式)
竖向设计
图8徐家汇公园的设计体现了立体化的设计概念,多样化、
多层次的竖向设计为游人带来丰富的空间体验。
公园的主入口临近汇金广场,为了实现从繁华商圈到
公共绿地的过渡,入口空间的标志性烟囱后设置向下的台
阶,游客通过台阶进入地势较低的亲水休闲区,台阶形成
的高度差异将城市环境与公园环境有效分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隔绝城市噪声的作用,同时台阶对水面形成包围,使亲水休闲区西侧形成明确的边界,营造浓厚的游憩氛围。
在公园主入口处至园内儿童乐园之间架设了长度约为230米、架空高度为4米的景观天桥,提供了俯瞰观景空间。
徐家汇公园的整体竖向为外高内低,有效阻断了城市视线对公园的干扰,最高点为烟囱所在的主入口广场,观景天桥的起点与之同高,下沉空间有亲水休闲区、法式花园和老城厢,其中亲水休闲区为公园最低点。
徐家汇公园的竖向设计形成了由天桥游览空间、地面游览空间、亲水游览空间组成的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多层次的空间布局方式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空间感受,为游客提供了多种游览方式,扩大了游人对公园空间的感知;同时,多样化的空间使得公园中发生多样化的活动成为可能,从而集合了多种社会功能,更好地为城市服务。
绿化
徐家汇公园的绿化覆盖率达70% ,主要分为规则式列植、自然式栽植、散植、整形灌木等种植方式。
植被绿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一、视线遮挡:
在临近交通繁忙的肇嘉浜路一侧公园边缘种植较低矮灌木与高大乔木的组合,可以有效遮挡来自城市的视线干扰以及噪声干扰,提升公园的游览体验(图10)。
在观景天桥与亲水休闲区交叉处,天桥一侧树木高大,形成屏障,将游人的视线引导至空间开阔、活动丰富的亲水休闲区,有利于增加空间中的视线层次,丰富游览体验(图11)。
二、塑造空间:
绿化种植可以为公园不同区域塑造密闭、半开敞、开敞、覆盖等不同空间形式,为公园内多样化的活动提供场所,营造公园内的特色空间。
在徐家汇公园临近余庆路入口处有一个特色鲜明的小广场,周边植物普遍高大,在四周形成连续界面,将小广场围合成一个半密闭空间,同时使小广场成为公园中唯一一个可供游人进行羽毛球运动的空间(图12)。
图12
汇金湖水系沿岸,草坪缓坡入水,灌
木与乔木组合种植,形成密闭界面,而另一侧的水面平坦开阔,可以直接欣赏到水面对岸的景色,形成了密闭-开敞的空间形式(图13)。
公园的南北向林荫大道悬铃木高大茂盛,形成覆盖空间,同时具有遮阴作用,夏季树荫匝地而又不影响冬季日照,道路两侧设休闲设施,营造出休闲氛围,是公园中游人活动较多的空间(图14)。
三、观赏:
徐家汇公园不同区域设置不同风格的植物造景。
主入口广场以工厂遗址纪念为主题,保留烟囱作为标志性雕塑,此处的植物造景强调春季景观,采用香樟、乐昌含笑、广玉兰做基调,以白玉兰、马褂木为主景树种,布置紫薇、海棠、梅花、喜树垂柳等,将标志性雕塑烟囱衬托得更加突出。
临近天平路一侧,植物造景强调秋季景观,以香樟、女贞、杜英作背景,
主景树种有无患子、黄连木、栾树、榉树、红枫、红叶李等,秋季呈现缤纷绚烂的景象。
天桥两侧植物造景以高大乔木为主,以乐昌含笑、香樟、榔榆等形成疏密有致的疏林,在景观天桥上行走,树冠如盖,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中。
沿衡山路一侧保留有较多的以原始线条和纯净色彩构成的ART-DECO风格的构筑物,成为ART-DECO风格区。
该区的植物造景与其风格相协调,采用简洁、明朗的规则式手法栽植了广玉兰、香樟、棕榈、加纳利海枣、华盛顿棕榈、龟甲冬青、杜鹃等植物,简洁而不单调。
图15图16
灯光
公园主要道路照明高度约3.2米,分布于整个公园步行系统,照度适中,灯光柔和。
充分考虑与行人的关系,与景观有机结合,照明的同时,营造曲径通幽的浪漫氛围(图17)。
景观天桥照明高度约3.2米,分布于景观天桥单侧,照度适中,光线柔和,且照明范围较小,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面部感受,照明氛围舒适、恬静,与景观天桥融为一体(图18)。
入口广场、体育活动区及景观主轴道路照明高度约4.5米,照度较高,以获得热烈的气氛(图19)。
在雕塑、水景下,有射灯、地灯等灯具,以烘托气氛,强调重要小品构筑。
在恒悦轩等特殊景点,有着较独立的照明设计。
文化意义
徐家汇公园基地前身是大中华橡胶厂及中国唱片厂,西侧是繁华的徐家汇商圈,北侧是具有欧陆风情的衡山路都市休闲街,领会场所精神,延续城市文脉,传承历史风貌,是徐家汇公园设计的一大特色。
公园主入口保留了具有72年历史的大中华橡胶厂的烟囱作为标志性雕塑,保留下来的烟囱增加了11米的高度,新增部分内部设计为布满光导纤维、外观镂空的“高帽子”,烟囱一旦通电打开,光导纤维发出的光亮透出外罩,就像是烟囱顶端冒出的白烟,弥漫整个夜空,使得基地遗存的构筑物融入到新的城市环境中。
除了烟囱,公园中也保留了中国唱片厂“小红楼”、改造后的传统民居、石磨等,融合传统元素,记录着基地曾经的历史。
图
7
图18 图19
图20 图
21
徐家汇公园设计充分融合了中西方园林文化。
入口处墙面及卫生间洞口均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框景”手法,结合建筑与植物创造出雅致的植物景观,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公园中央区域营造了下沉式法式风情花园,花坛修建规整,植物色彩缤纷,游人既可以走进花园,也可以在观景天桥上俯瞰花园,不同的观景方式丰富了游览体验。
图22图23
公园绿地是城市文化的体现。
徐家汇公园延续历史文脉,将人工环境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满足了城市的多样化需求,为游人提供了丰富的游览体验,是海派公园设计的佳作。
参考文献:
吉南.海派公园的设计风格与手法——以徐家汇公园为例.《建筑工程》
江哲炜.上海城市绿地植物造景研究——以延安中路绿地和徐家汇公园为例图片1、8、17、18、19、20、21、22:来自网络
图片2、4、5、6、7、9、15、16、23:作者自摄
图片3、10、11、12、13、14: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