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实践研究
幼小衔接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幼小衔接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幼儿教育中,早期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时间观念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报告将以幼小衔接教育为背景,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以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和方法。
首先,幼小衔接教育是指幼儿园阶段与小学一年级之间的过渡教育。
在这个阶段,幼儿将面临着从游戏为主导到学习为主导的转变。
因此,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成为幼小衔接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时间观念是指幼儿对时间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它包括了时钟时间、日常生活中的顺序和时间线等方面。
良好的时间观念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力。
因此,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教师在培养幼儿时间观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当成为时间观念培养的榜样。
教师要严格遵守时间表,做到时间观念的有机整合,养成良好的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日常活动,例如朝会、课间操等,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感知时间的流逝,加深对时间的认知。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及故事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时间的概念。
例如,通过玩具时钟、蒙太奇卡片等辅具,引导幼儿学习时间的分段和顺序。
同时,教师还可以选用富有情节和时间概念的故事书,提供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时间的概念。
此外,幼儿也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和实践中培养时间观念。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日常生活的时间安排,例如吃饭、洗澡、睡觉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时间的先后顺序,帮助他们理解事件在时间轴上的顺序。
总的来说,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当成为时间观念的良好榜样,并通过游戏、故事和实践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时间的概念。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小衔接中的时间观念培养
幼小衔接中的时间观念培养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时间观念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们从幼儿园逐渐过渡到小学,在时间的把握上面临许多挑战。
如何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时间的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从幼小衔接的角度出发,探讨几种培养时间观念的方法及具体技巧。
一、创造有意义的时间观念学习环境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需要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时间观念学习机会。
可以通过组织时间观念教育活动、角色扮演、故事阅读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时间的概念。
此外,可以运用一些可视化工具,如日历、时钟等,帮助孩子们形成对时间的感知。
二、合理规划时间活动合理规划时间活动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孩子们面临着学习和游戏两个不同的时间活动。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的概念,并根据孩子的能力和需求来规划时间。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的规则,帮助孩子们分清两种不同的活动,并逐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意识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意识到时间的存在和重要性。
例如,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思考时间对生活的影响,如早上起床的时间、上学的时间等。
同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和能力,鼓励他们制定并完成一些可行的小目标,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
四、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是幼小衔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孩子们提高时间管理能力:1.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和孩子们一起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目标的设定要具体明确,计划要合理可行。
孩子们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和活动时间。
2.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孩子们逐渐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如何搞好幼小衔接问题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大班如何搞好幼小衔接问题的实践研究摘要: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幼儿接受的教育也在不断的更新。
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注意幼儿素养的教育,然而,由于幼儿的年龄尚小等问题,使老师对幼儿比较宽容,这就使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后,发现没有很好的能力去适应小学的学习,因此在幼儿进入大班之后,教师要改进教学模式,做好幼儿幼升小的问题解决,使幼儿进入小学可以更好的学习。
本文就幼儿园大班如何搞好幼小衔接问题的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实践幼儿正处于对世间一切认知的时候,对世间一切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是幼儿生命中领路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幼儿的身心健康,对幼儿宽容,接受幼儿的一切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幼儿的年龄。
所受知识的多少,将课程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游戏化教育,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大班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幼儿进行时间意识、学习习惯、自理能力等的培养。
一、时间意识的培养幼儿园幼儿学习的时间比较涣散,在教学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游戏化教学等,对幼儿时间意识的强调不够。
而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后,小学有规定的上下学与上下课的时间,这就容易使幼儿无法适应小学的时间,从而出现心情不愉悦的情况。
因此,在大班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幼儿的时间意识的培养。
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给幼儿制定时间,固定上课的时间,中途幼儿不得随意的离开。
例如,一节课30分钟,随后进行10分钟的活动时间,每天中午11点准时进行午饭,12点睡觉,给幼儿制定一个时间表,让幼儿按时完成,逐渐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幼儿年龄较小,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填鸭式教学,那么不利于学生培养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具,从生活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幼儿优秀的绘本,优秀的绘本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对于幼儿的生命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绘本所用语言符合幼儿的理解,从而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的可贵,帮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生命是存在的,帮助幼儿了解父母与家庭,懂得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爱护自己的生命,使得学生对生命充满敬畏,对他人怀有一颗关爱的心灵。
幼儿园小衔接认识时间概念
幼儿园小衔接认识时间概念时间是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概念,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对时间有基本的认识。
在幼儿园,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十分重要,它有助于孩子的生活规律和时间管理。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幼儿园中帮助孩子认识时间概念的有效方法。
一、通过日常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园是孩子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来引导孩子认识时间。
比如,在幼儿园的日程安排中,可以加入时间的概念,并用具体的动作和语言来说明。
例如,老师可以告诉孩子,在上午九点,我们开始上课;在十点,我们有休息时间;在十二点,我们吃午饭等等。
通过将时间概念与具体的活动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
二、利用可视化工具辅助教学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利用可视化工具来辅助教学,让孩子更直观地认识时间概念。
例如,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制作一张时间表,上面列出一天的各个时间段,并用不同的颜色或图像表示。
这样,孩子可以通过观察时间表来了解不同时间点的活动安排。
另外,可以制作一个时钟模型,让孩子亲自动手指针,模拟时间的流逝,加深他们对时间的认识。
三、利用游戏和歌曲培养时间意识在幼儿园中,游戏和歌曲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可以设计一些与时间相关的游戏,如“时间接力赛”或“时间宝藏寻找”,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时间的概念。
同时,也可以编写简单易学的歌曲,歌颂不同时间点的活动和意义,通过歌曲的简单旋律和有趣的歌词,促进孩子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四、家园共育,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培养孩子对时间概念的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
幼儿园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并鼓励家长用同样的方式在家中实施。
例如,家长可以在孩子的房间里放置一个小闹钟,帮助孩子认识不同时间段的活动;或者鼓励孩子制定自己的日程表,并适时提醒孩子按照日程进行学习和休息。
通过家园共育,可以加强孩子对时间概念的灵活运用和定期管理。
总结:通过日常生活情境的引导、可视化工具的辅助教学、游戏和歌曲的培养、以及家园共育的良好互动,可以帮助幼儿园的孩子逐步认识和理解时间概念。
幼小衔接: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实践研究
幼小衔接: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实践研究时间: 2013-5-24 作者: 薛君单位:徐汇区乌南幼儿园摘要:幼儿时间观念是指幼儿对时间的感知觉以及对时间估计随活动内容所抱的正确态度,即在感知、理解时间的基础上,知道时间会流逝和一去不复返的,懂得守时、惜时,合理的安排时间以及做事不拖拉的良好习惯。
时间幼儿观念的培养需要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更需要家园形成一致的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一)概念界定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和顺续性。
时间还意味着两个时刻间的一段距离或指它的某一时刻,时间观念是来自人类观察感知到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
幼儿时间观念是指幼儿对时间的感知觉以及对时间估计随活动内容所抱的正确态度,即在感知、理解时间的基础上,知道时间会流逝和一去不复返的,懂得守时、惜时,养成自觉的遵守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以及做事不拖拉的良好习惯。
具体包含: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时间,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逐步培养幼儿遵守时间的意识和行为,懂得按时作息,做事情按时进行,按时结束;培养他们守时、惜时和不拖拉的好习惯,并且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提高做事效率,形成对时间有紧迫感这样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研究意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瑾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指出:时间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教幼儿初步认识时间,不仅有利于幼儿感知时间的存在,发展时间知觉能帮助幼儿树立时间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幼儿对时间顺序性、周期性等的理解,可以提高幼儿对次序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认识,提高思维的抽象水平。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活动评价中指出,幼儿生活能力应“具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大班幼儿面临着即将跨入小学,接受小学教育。
而小学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因此从幼儿园大班阶段养成按时、有序、守时、惜时的生活习惯对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就“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要性和现状”向家长进行调查问卷,据统计,98%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时间观念一般或者不够强,具体表现为缺乏守时概念、做事被动和拖拉。
幼小衔接下如何培养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
幼小衔接下如何培养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摘要:时间管理是幼儿独立发展的最关键的标志,同时更是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教师们从教育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一种“从无意到习惯”的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训练策略,以指导幼儿们在愉快体验中主动发展时间管理能力。
关键词:幼小衔接,培养;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需要指向幼儿终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并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合理使用教学资源,选择最适合幼儿学习与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以凝聚家庭共育的合力。
一、一日活动时间模块化,平衡幼儿体验的时间自从认识时间以后,幼儿们就会常常念叨:“我换衣服很快,分针走了三圈我就换好了!”“我吃饭变快了,不到十一点零点五就吃完了!”看来,在幼儿的时间概念里,分比秒、比小时用的频率更高。
因此教师选择了在幼儿正常认知时间的基础上,以“1分钟”为主题,采用专门的活动让幼儿体验时间,挑战时间,从而提高幼儿对时间长短、多少的认知能力,并在一日活动中进行时间渗透,有助于幼儿形成时间价值观。
首先,讨论“1分钟”,感受大家心中不一样的“1分钟”的快慢。
关于一分钟,有的幼儿讲很长,但因为它有六十秒钟那么长,得数60个;有的人说很短暂,因为六十分钟中只有一个小时,但大家对时间都有自己特殊的体会。
其次,体会“1分钟”,感受自己不同活动中的“1分钟”快慢,我们设定了二种完全不同的情景——自选活动情景与指定活动情景。
在自选活动场景中,我们先请小朋友在“1分钟”内自主活动,体验他们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结果大家都非常高兴。
最后总结时,大家都共同反映: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如玩玩具、读书、观察绘画等活动时,1分钟过得真快,太短、太没有用了。
在指定活动环境中,幼儿被强迫平静地坐着,啥都不做,结果,幼儿每次在自己的体验后,都感到一分钟有点多——因为静静坐着的确有些枯燥。
两个游戏情境的对比体验,使幼儿们了解到作自己感兴趣的事,时间也会过得飞快,变得很短;而作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无所事事的,时间也会过得很慢,变得很长。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时间管理的实践研究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时间管理的实践研究摘要:时间观是人类对待时间、功能和使用时间方法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属于人格特征。
因此,时间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和技能,也是一种心理选择。
关键词:幼小衔接;大班;幼儿;时间管理;研究时间是历史上所有创造的根源,它使幻想者死亡,给创造者快乐,学习的管理对人的发展非常关键。
研究表明,刚上一年级的幼儿在学习中常常出现心态、语言、学习和行为上的适应障碍,上课迟到、办事拖拉、散漫,很难在规定时段内达到目标。
一、认识时间,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认知时间是训练中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的第一步。
首先,以“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激发幼儿对认知时间的浓厚兴趣,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对在读书区里放置的玩具闹钟也很感兴趣。
因此,教师就可以在各班里放置了一些闹钟,闹钟的存在也引起了幼儿们强烈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家中有哥哥妹妹的幼儿马上就会很开心地表示:“我发现这是闹钟,我家中也有,我哥哥正是用闹钟来唤醒自已早上该起床了!”也有些幼儿还会很得意地提到她们早已学会看闹钟,因为他们在早上正是用闹钟来唤醒自已的。
其次,以教学活动指导幼儿了解时钟、理解时间。
根据当时班上多数幼儿还不了解钟表的现象,我们就策划、举办了专门的教育活动,指导幼儿们了解钟表、认知时钟。
在“认识时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让幼儿仔细观察钟表的指针,诱导幼儿发现了指针的粗细、长短之分,从而了解最大长度的、跑得最快的是秒针,而中间长短、不快不慢的是分针,而最少的、跑得最慢的是时钟指针。
为加强幼儿们对指针运动的了解,我们常让幼儿自己操纵闹钟,体会各指针运转的大小不同,以及秒针、分针与时针转动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以“整点半点”的教育活动,指导幼儿们正确地认知整点、半点,在活动设计中加强对整点、半点的了解。
二、体验时间,深入感受时间的意义为了引导幼儿对时间快慢与长短的感知,开展了定时挑战的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自选活动与指定活动二种完全不同的场景,在自选活动中,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画画、下棋等事情,玩得特别开心。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摘要: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一般都实行弹性管理,一般幼儿的课堂教学时间都比较短,而且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学习状态来进行比较灵活的调整,作息时间管理没有那么严格,所以很多幼儿的时间观念和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现象造成幼儿在进入一年级的学习阶段之后,对学校的管理政策和相关规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的现象,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出现厌学等抵触心理。
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加强对孩子时间观念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策略,以促进幼儿进入小学阶段能够更好地适应其学习环境。
关键词: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时间观念;培养策略引言:时间观念指的是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以及对待时间的正确态度,对幼儿进行时间观念的培养,可以让幼儿明白时间的宝贵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幼儿对时间的管理能力,这对幼儿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有重要意义,同时这项能力是其今后发展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并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以及工作习惯的重要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以及家校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所以家长和教师应该对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以保证幼小衔接阶段,孩子能够具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并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
一.提高幼儿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从幼儿园小朋友对时间认知的特点来看,其对时间顺序的认知能力是逐步提高的,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时间教育是,可以采用阶段性的教学方式,在幼儿初期认识时间的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昨天、今天、明天能够有清楚的认知,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对更长的时间概念进行延伸,如周、月等,使幼儿对时间的感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对时间的顺序以及相关特点有清楚的认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时间感知能力。
在这之后,教师可以把时间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和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时间的长短有一个具体的感知,进而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举例来说,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课堂时间进行划分,并清楚地告知幼儿将用十分钟的时间来学习数字0—10,到十分钟之后,教师就立刻告诉学生十分钟到了,接下来的几分钟在进行什么内容,长此以往,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对策
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对策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时间观念的培养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你知道,时间对大多数小朋友来说,还是个比较抽象的东西。
他们有时会觉得,天啊,怎么这么慢,放学都不放学!有时候又觉得,“妈妈,怎么才几分钟就到了?”可见,时间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变形金刚”,有时候快得像飞箭,有时候慢得像蜗牛。
那怎么办呢?我们怎么才能帮大班的孩子更好地理解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呢?这可是个大课题呢!首先呢,给孩子们一个直观的时间感。
别再告诉他们“等会儿”或者“快点”,这种模糊的说法,他们根本摸不着头脑。
你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小道具,帮助孩子们理解时间的流逝。
例如,带孩子们一起玩沙漏或者定时器。
沙漏这个玩意儿,真是神奇。
你看着沙子一颗颗流下来,孩子就能感知到时间的流逝。
甚至,可以设置一些小挑战,比如,沙漏中的沙子倒完了,孩子就要完成一个小任务,比如收拾玩具、背一首儿歌,或者给你讲个小故事。
孩子们通过这种互动,不仅能感知时间流动,还能学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时间的单位感也得教给孩子。
别以为一个小时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小时的概念,孩子很难理解。
你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很具体的场景让他们慢慢习惯。
比如,一天吃三餐,每次吃饭前可以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提示:“现在是午餐时间,吃完饭后,我们就去公园玩。
”这样,孩子知道“午餐”是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他们能从实际中学会分辨不同的时间段,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脸懵逼地看着表。
再比如,设定固定的作息时间,让孩子明白“吃饭、玩耍、睡觉”都是时间表里的重要任务。
当孩子明白时间并不是无穷无尽时,他们自然会更主动地管理自己,做事有计划。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哎,这么一做,孩子不就成了个时间机器?其实呢,这个培养时间观念的过程并不需要那么机械。
让孩子通过游戏、通过日常的互动来感知时间,才是最自然的方式。
比如,设定一些时间的小游戏——“谁能在五分钟内搭好这个积木塔?”这样的小比赛,不仅有趣,还能训练孩子的时间感。
幼儿园时间观念教研活动
幼儿园时间观念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主题: 培养幼儿时间观念一、教研活动目标1. 了解时间观念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2. 学习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有效策略。
3. 探讨时间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整合方式。
4. 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主要内容1. 专家演讲邀请相关专家就时间观念的重要性、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理论基础。
2.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的时间教育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反思等环节,启发教师的思路。
3. 经验交流教师相互交流时间教育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创意。
4. 协作探讨教师分组讨论时间观念培养的难点和策略,引导教师批判性思考,鼓励创新性教学。
三、具体安排1. 时间:一天2. 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3. 流程安排:(1)专家讲座(2)案例分享与讨论(3)小组讨论(4)经验交流(5)总结分享四、注意事项1. 准备充分的多媒体资料,增强直观性。
2. 组织有针对性的讨论,提高参与度。
3. 注重实践经验的分享和总结,提高可操作性。
4. 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教师勇于创新。
五、活动意义1. 提高教师对培养幼儿时间观念重要性的认识。
2. 掌握科学有效的培养时间观念的策略和方法。
3. 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促进专业发展。
4. 加强教师团队的交流合作,构建学习型团队。
时间观念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生活自理、学习能力等均有深远影响。
本次教研活动将为广大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促进时间教育的开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幼小衔接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实践研究
幼小衔接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实践研究引言:时间观念是人们对时间的认识、理解和使用的能力。
幼儿期是时间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时间观念,不仅能够加强他们对时间的认知,而且能够为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做好准备。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时间观念。
一、背景分析1.1幼儿园对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视: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1.2幼儿园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现状:目前,幼儿园大班幼儿的时间观念普遍不强,存在意识模糊、时间认知不准确等问题。
二、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实践活动2.1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通过晨会、洗手、吃饭、睡觉等活动引入时间概念,例如告知幼儿晨会在早上8点准时开始,洗手前倒计时5分钟,饭后休息时间为15分钟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理解不同活动所需的时间,形成对时间的感知。
2.2游戏中的时间观念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时间的流逝,例如玩“时间过山车”游戏,幼儿可以站在一条线上,教师模仿过山车起点的声音启动时间,幼儿开始蹲下,随着时间推移,教师再次模仿过山车终点的声音,幼儿站起来,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能够感知并理解时间的流逝。
2.3观察时钟培养时间观念在幼儿园中设置大型时钟,教师可通过时钟的形式向幼儿展示指针的运动,教幼儿学会看时钟,理解时钟所指示的时间,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基于时间的问题,例如:“现在是几点了?过5分钟是什么时候?”让幼儿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培养时间观念。
2.4故事绘本启发时间观念通过阅读富有时间概念的故事绘本,例如《毛毛的一天》、《小猪佩奇的时钟》等,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对时间的理解和认知,通过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活动等,幼儿能够更好地感知并理解时间。
三、实施过程与效果评估3.1实施过程:通过以上的实践活动,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关注时间,培养幼儿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策略思考
关于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策略思考
幼小衔接阶段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幼儿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需要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其中时间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
以下为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策略思考。
一、日常时间感受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通过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来感受时间的流逝,比如用砂漏计时、画出一天的时间表、玩转数字时钟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逐渐建立对时间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二、课堂时间管理
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需要逐渐习惯小学的课程时间管理,包括上课时间、下课时间、休息时间等。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时间提示器、课间操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渐适应小学的时间管理规律。
三、家庭时间规划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并执行时间规划,比如安排娱乐时间、学习时间、休息时间等,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四、故事演绎
通过故事演绎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时间的概念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时间。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时间相关的故事,如《春节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等,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方式,帮
助幼儿加深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是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策略思考,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幼儿逐渐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为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促进大班幼儿时间管理的研究
如何促进大班幼儿时间管理的研究时间管理能力是幼儿自主成长的重要标志,也是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必需的一项能力。
大班时期是幼儿从学前期进入学龄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幼儿开始认知、掌握“时间”等抽象概念的一个转折期。
良好的时间观念不仅是幼儿形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前提,更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着幼儿时间观念不强、对时间敏感度较弱、不会有计划地安排运用时间等现象。
如在一日生活中总有一些孩子因为拖拉而延长了整理、吃饭、操作的时间,影响整个活动的进程;还有一些孩子在过渡环节时容易被自已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到了下一个活动环节才想起要喝水、如厕。
忽视对幼儿时间观念的提升,不仅会导致幼儿缺乏时间感,做事效率低下,责任心、自信心等方面也会受此影响。
因此,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小衔接的需要,帮助幼儿认知时间的意义,掌握自主管理一日生活的时间,学会节约时间,提高做事的效率,在这个阶段尤为必要。
现阶段我班幼儿存在的问题:1.对时间概念缺乏认知:许多孩子不知道今天是几几日,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一年有几个季节;上幼儿园不知道星期几;缺乏对钟表的指认,不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了。
2.做事没有条理效率低:多数孩子做事情拖拉,无先后顺序,自律性差,吃饭拖沓,边吃边玩;入厕时间选择玩闹,等到活动开始才想起自己没有上厕所;做事不慌不忙,迟迟不肯动手等等。
3.家长对幼儿时间观念养成重视不够:家里的大人以他为中心,以他为准则,让他们养成了做事拖沓,无先后顺序、完全凭心情做事,自律性差的坏习惯,家长依然不以为然,觉得只要孩子开心就可以了,其他的也不是那么重要。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他们要从自主、游戏为主的生活过渡到集体、学习为主的生活,作息规律更加严格,现在大多数孩子时间观念缺乏,做事时随心所欲。
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引导他们时间观念意识,帮助他们养成按时、守时的好习惯。
一、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意识1.听故事,构建时间概念好听的故事是孩子们无法拒绝的,对于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期,有关时间的故事是最吸引孩子们注意的了。
四环递进:助推大班幼儿时间观念养成的策略研究
四环递进:助推大班幼儿时间观念养成的策略研究【摘要】针对目前大部分幼儿时间时间意识淡薄、家园教育方式的现状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我们从疫情后的中班下学期的最后两个月开始到现在整个大班时期,都在进行对幼儿时间观念培养的尝试,通过时间的认知、准确的时间感知与概念、制定守时公约、制定时间计划,家园合力增强时间观念,评价执行情况等策略,环环递进、循序渐进地培养大班幼儿的时间观念,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大班幼儿时间观念养成策略一、我们的发现与分析(一)发现问题在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尤其是中班下学期疫情后返园的这段时间中,我们发现本班部分幼儿时间意识淡薄:早上来园迟到;吃点心拖拉;画画、做题东张西望;排队不积极,等别人都走了才跟上;起床拖拖拉拉,保育老师搬床了才慢悠悠的穿衣服……(二)分析原因1.基于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所决定(1)时间观念模糊我们经常会发现,当和孩子约定好再玩五分钟的玩具就好收起来了,可时间到了孩子嘴里回应着马上就收,可行动上一点儿也没变化;有时,当父母催促着“很晚了,快要迟到了”但孩子仍然磨磨蹭蹭毫无概念……,这种磨蹭的现象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贪玩和拖拉,而是孩子们无法准确的估算时间的长短。
心理学家们曾将6-14岁的儿童分组进行时长估计实验,结果表明:5-6岁的儿童对短时间的估计不够准确,多变且不稳定,需要进行科学引导,逐步形成时间观念。
(2)缺少自主支配时间的机会幼儿园及家庭中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比较宽松、自主、自由,很多时候都是在教师及家长的“指挥”下进行各环节的活动,幼儿缺乏支配时间的机会,导致依赖性强,催一下动一下,形成磨蹭、拖拉的现象,没有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2.由于家长不当引导行为所影响(1)方法上:催促、责骂、说教当孩子出现拖沓的现在或是孩子在做某件事快到时间点时,家长则会在一旁催促、责骂,结果越催越慢,甚至有的时候因为着急而代替他们完成。
(2)行动上:家长自身缺乏时间观念有些家长自身缺乏对自我时间的管理、缺乏时间观念。
浅谈谈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时间观念
浅谈谈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时间观念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即将进入到小学的学习阶段,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一些幼小衔接的教育,以便提升幼儿的思想意识和能力,帮助幼儿较好地融入小学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从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教育幼儿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珍惜时间,建立时间的管控意识。
只有这样,幼儿才能认识时间的宝贵。
为此,我在教学中融入了时间观念,培养幼儿珍爱时间的意识,教会幼儿把控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一、丰富区域游戏,提升幼儿的自我规划能力对于时间的管理而言,教师需要给幼儿设置一定的情境,便于幼儿更好地融入教学环境中,逐渐形成自我管理时间的意识。
如何能将教学内容与时间规划相结合,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多样性的区域游戏可以给幼儿提供多种环境进行体验,帮助幼儿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内容以及完成的程度进行调整,形成规划时间的能力。
比如,教师为了给幼儿一个自我设计和管控的机会,可以设置美术区、角色扮演区、阅读区、建构区、制作区、运动区、科学实践区、益智区等,通过丰富区域种类来为幼儿提供实际锻炼的场景,让幼儿能够借助自己的喜好进行自主选择,并接受这个场景涉及的相关任务。
如美术区域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充分的美术工具和设备,并给幼儿两天的时间进行油画的创作;阅读区域,幼儿需要按时完成绘本的阅读,并给教师讲述故事;制作区中,能够让幼儿进行动手实践,在制作中提升思维,开发大脑,并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自己的作品。
幼儿通过参与和玩耍的方式,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管控意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教学计划,给幼儿一定的空间进行兴趣的选择,让他们在选择中发现自己的能力,感受到时间流失之快,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分配,从而逐渐提高合理分配时间、合理规划时间的意识和能力。
二、制订生活时间表,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幼儿阶段的生活和管理虽然与小学阶段有所不同,但还是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几点入园、几点放学回家、每天的上下课时间都是固定的,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给幼儿一定的规划,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这样的方式来逐渐培养幼儿建立一定的规划意识,让幼儿明白什么叫“按时”,什么叫“迟到”,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作息规定。
我是时间小主人——家园携手培养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实践研究
我是时间小主人——家园携手培养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实践研究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我们尝试通过家园共育,对大班幼儿进行时间观念培养的系列实践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并落实到各项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为今后在小学生活中养成按时、守时、惜时的良好行为习惯打下扎实基础。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小衔接大班时间观念一、幼儿时间观念的现状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时间观念体现在每个环节的点点滴滴中,如:幼儿能否按时来园,不迟到;在盥洗时,能否自主安排好先后顺序,不拖拉;在自由活动时间,能否自主安排与利用时间,及时处理个人生理需要等,这些环节中的教育契机,正是渗透着对大班幼儿的时间观念的培养。
但在观察中,我们会发现,结果却不甚理想,许多孩子对时间无概念,不会合理的规划和统筹自己的时间。
二、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意义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流程中,没有严格的作息要求,幼儿对于时间的概念仅限于早晨、中午以及晚上。
然而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所以对于完全没有规律的时间以及任务布置的完成等都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尝试通过家园共育,对大班幼儿进行时间观念培养的系列实践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并落实到各项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为今后在小学生活中养成按时、守时、惜时的良好行为习惯打下扎实基础。
三、大班幼儿时间观念培养的策略研究(一)确立家园共育培养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方案设计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和落实,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对于家庭和幼儿园而言,家园共育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仅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和家庭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家园共育培养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目标设计培养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目标:1.认识时钟,知道时针、分针所代表的具体意义。
幼小衔接中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幼小衔接中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策略摘要:所谓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由于两者属于不同性质的教育阶段,特别是在作息方面存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幼儿刚步入小学阶段,上课迟到、做事拖拉和无先后顺序等时间观念意识。
因此,将在幼小衔接阶段,正确引导幼儿感知时间的长度,并帮助幼儿充分意识时间的意义,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进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时间观念;培养策略;引言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学会时间管理对于人的一生十分重要。
调查发现,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中往往存在心理、能力、知识和习惯上的适应困难,上学迟到、做事拖拉、散漫,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表面上看,是幼儿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层次看,是幼儿缺乏时间观念,时间管理习惯和能力差的表现。
为了进一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大班把“时间管理”作为重要的活动内容,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帮助他们学习时间管理,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减少“入学不适应症”,形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为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要性现今,大部分幼儿都是在家长的安排下成长的,特别是幼儿园时期,家长都是根据幼儿的意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再者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对小学来说比较松散,安排不紧密,从而使幼儿在步入小学阶段时,很难适应小学阶段的学校生活。
而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包含不早退、不迟到、遵守纪律、勤洗手等行为习惯,不仅能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同时,还会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帮助。
二、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对策(一)学会自主管理时间,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实行弹性作息时间后,教师安排的集体活动时间少了,幼儿自主的时间多了。
这就需要幼儿能自主地去管理时间。
在实行弹性一日作息时间后,幼儿学会了自主管理时间。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阶段的时间观念养成策略探讨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阶段的时间观念养成策略探讨摘要: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意识,有助于孩子从相对宽松的幼儿园环境顺利过渡到时间管理相对严格的小学环境,并逐渐系统地进入学习状态。
而幼儿时间观念的发展和养成,对幼儿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和人格发展紧密相关。
因此,文章分析了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幼小衔接阶段的时间观念养成策略,希望可以通过认识时间、体验时间、利用时间等方式帮助幼儿系统地进入小学学习状态,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幼小衔接;时间观念;入学准备许多新入学的小学生通常都存在着拖延、不守时、上学迟到、行为散漫等不良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中,时间的观念经常被忽视[1]。
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往往不会在听了老师的指导后立即收起他们的玩具;也有的孩子会在区域活动开始后才想起来要上厕所等等。
所以说,时间观念不仅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必要心理条件,更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2]。
如果幼儿的时间观念更强,那么他们的心智成熟度也会更高,自然学习转态也会更稳定,自信心和沟通能力也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一、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要性1.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教育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如今每个幼儿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对于环境变更适应能力不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过多的干预,事事都为幼儿做好了“规划”,导致幼儿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进而导致适应能力发展不足[3]。
相对于小学时期,幼儿园时期的作息时间比较自由,基本上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特别的规定,但小学时期就大有不同,上课时间是上课时间,休息时间是休息时间。
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必须做好幼儿的时间管理,帮助其养成不迟到、不早退、行为得到、举止文明等好习惯,这不仅仅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环境,也能在提高幼儿适应能力的同时,为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必要的基本支持。
2.有助于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启蒙阶段。
引导大班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
大班是幼小衔接的过渡阶段,也是幼儿开始探究诸如时间等抽象概念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在“生活自理”部分提到,要让幼儿“有初步的时间观念,做事不拖沓”,应“引导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学会按时作息,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
这对幼儿后继自主学习与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
我们在对班级幼儿进行持续观察后发现,部分幼儿存在对时间概念认识模糊、缺乏合理分配时间的意识、经常出现拖沓现象等问题。
基于此,我们以“计划单”为载体开展了持续的实践探索,旨在引导大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逐步树立时间观念,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实践探索案例。
一、针对幼儿对时间概念认识模糊的现象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观察发现,大班幼儿虽然已经开始认识时钟,但对时间概念认识模糊,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理解。
然而,幼儿进入小学后将会面临更多需要自主掌握的时间段,因此引导大班幼儿建立对时间概念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1】5分钟是多久一天,离集体活动开始只剩5分钟了,但一些孩子还在不慌不忙地吃点心。
我对孩子们说:“只剩5分钟时间了,你们要加快速度了哦。
”孩子们似乎是听懂了“加快速度”的意思,吃点心的速度都快了起来。
事后,有孩子来问我:“老师,5分钟是多久呀?”考虑到大多数孩子都有类似的疑问,我组织孩子们对“5分钟是多久”进行了讨论。
孩子们纷纷说:“5分钟就是分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2。
”“我从家到幼儿园要5分钟。
”“我早上起床要5分钟。
”于是,我问孩子们:“从家里到幼儿园是坐车要5分钟还是走路要5分钟?”孩子们看着我摇摇头。
过了一会儿,一个孩子对我说:“我坐过高铁,很快很快,只要5分钟。
”另一个孩子说:“不对,不对,5分钟很短,不可能去很远的地方的。
”歆歆抬起头问:“那5分钟到底是多久呢?可以做多少事情呢?”对于幼儿出现的对时间概念认识模糊的问题,我与年级组的其他教师进行了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小衔接: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实践研究时间: 2013-5-24 作者: 薛君单位:徐汇区乌南幼儿园摘要:幼儿时间观念是指幼儿对时间的感知觉以及对时间估计随活动内容所抱的正确态度,即在感知、理解时间的基础上,知道时间会流逝和一去不复返的,懂得守时、惜时,合理的安排时间以及做事不拖拉的良好习惯。
时间幼儿观念的培养需要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更需要家园形成一致的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一)概念界定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和顺续性。
时间还意味着两个时刻间的一段距离或指它的某一时刻,时间观念是来自人类观察感知到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
幼儿时间观念是指幼儿对时间的感知觉以及对时间估计随活动内容所抱的正确态度,即在感知、理解时间的基础上,知道时间会流逝和一去不复返的,懂得守时、惜时,养成自觉的遵守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以及做事不拖拉的良好习惯。
具体包含: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时间,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逐步培养幼儿遵守时间的意识和行为,懂得按时作息,做事情按时进行,按时结束;培养他们守时、惜时和不拖拉的好习惯,并且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提高做事效率,形成对时间有紧迫感这样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研究意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瑾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指出:时间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教幼儿初步认识时间,不仅有利于幼儿感知时间的存在,发展时间知觉能帮助幼儿树立时间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幼儿对时间顺序性、周期性等的理解,可以提高幼儿对次序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认识,提高思维的抽象水平。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活动评价中指出,幼儿生活能力应“具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大班幼儿面临着即将跨入小学,接受小学教育。
而小学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因此从幼儿园大班阶段养成按时、有序、守时、惜时的生活习惯对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就“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要性和现状”向家长进行调查问卷,据统计,98%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时间观念一般或者不够强,具体表现为缺乏守时概念、做事被动和拖拉。
从访谈中我也发现家长虽然知道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存在着误区和盲区:第一家长重视不够,认为孩子还小,还不能理解。
第二认为幼儿时间观念培养就是能看懂日历、认识时钟等知识学习,忽视了幼儿行为上的培养,包办代替行为屡见不鲜。
第三家长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为此,尝试对幼儿大班幼儿进行时间观念的养成教育,引导他们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这对于减少“入学不适应症”和形成良好的守时、惜时习惯的行为习惯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策略(一)提高感知时间的能力根据大班幼儿对时间顺序认识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特点,在幼儿前期认识的短时时间包括今日、昨日、明日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对更长时间概念即周、月、年等时间概念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帮助幼儿将已有的零星经验进行梳理、提升,如何将日常活动与时间有机的整合起来,促使幼儿初步理解时间顺序和其他相关的特性,突破原有思维提升新经验,从而形成正确的时间概念。
1、由近及远,感知时间概念一年中有许多熟悉的节日和特别的活动。
大班伊始,在环境创设中就将一学期所包含的所有月份的日历呈现出来,并与幼儿一起将熟悉的节日和重要的活动标注在日历上,每当这些节日或活动来临前夕,就带领幼儿开展期待活动,从先认识月开始,然后采用倒计日的方式关注时间的推移,活动结束再将这些富含意义的照片一一对应展示在日期上,当新年到来和毕业前夕,和幼儿们共同回忆过往的美好时光,讲述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在幼儿对过去和现在怀揣喜悦和感恩的过程中,对年月日的顺序关系也更加完整和清晰了。
在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美好时光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过去和现在的时光虽好,但是不会再回来了,在畅想未来时,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小目标,锁定完成时间,同时结合文学作品等形象的内容让幼儿理解时间的宝贵,通过阅读《金老爷买种》,理解时间是在不断地流逝的,通过故事《等明天》和古诗欣赏《明日歌》等,让幼儿明白今天的事儿要今天做,不能等明天的道理。
2、突破难点,理解时间概念通过调研发现(见附件):大班幼儿对时间精确性的认识能力虽已开始发展,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大班幼儿刚开始接触时钟,他们对时钟上1—12的数字要读作5分钟、10分乃至55分钟难以理解,我便在挂钟1—12的数字旁对应标上了5、10、15—60的数字,并引导幼儿根据钟面上的数字对应读,还创编一首《识钟顺口溜》:先看短针是几点?超过几就是几,再看长针是几分?几点几分连着念。
能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当幼儿学着记录时间时,不会将钟面时间转化成数字时间,我就配上电子钟,看看时钟,看看电子钟,进行对比学习记录。
同样在认识月份中幼儿对上月结束与下月开始是周几总是不会衔接,我就采用过渡法让幼儿学习填写,先将上月的最后一天写在本月的开始点,让幼儿接着填写,随后再让幼儿自己填写上月的最后一天,接着填写本月的日期,最后才过渡到不填写上月最后一天直接填写本月的日期。
(二)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面临入小学的大班幼儿,同样需要理解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但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时间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幼儿常常会无视时间的存在,因此让幼儿在生活中理解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都是不可忽视的,更是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
进入大班后阶段,我们也时常会开展一些模拟小学生的活动。
在规定时间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学习活动,当小朋友初次尝试,常常手忙脚乱,有的文具盒忘带了,有的即使带来了,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看看、玩玩别人的文具,时间就这样流逝掉了。
我思索着如何让小朋友理解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于是我设计了两次让小朋友在一分钟内选择做件事情。
第一次小朋友很习惯的按常态做事,一分钟做事的效率很低,大家认为是因为时间太短造成的。
但是当我把身边老师、小朋友在一分钟做事的速度展示给小朋友,特别是看到同伴一分钟跳绳能达96个时,小朋友们由惊讶转而恍然大悟了:其实一分钟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们不能把时间白白浪废掉。
我还通过文学作品等形象的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时间的宝贵,《金老爷买种》是一本绘本,通过和幼儿共同阅读理解时间是在不断地流逝的,通过故事《等明天》和古诗欣赏《明日歌》等,让幼儿明白今天的事儿要今天做,不能等明天,因为流逝的时间是不会再回来的。
在此基础上我还选择幼儿熟悉的名人珍惜时间的励志小故事作为学习的榜样,进一步激励幼儿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三)学习管理时间的方法1、做事要守时我们发现午餐前有些小朋友一进盥洗室就玩耍,吃饭还要讲话,一顿饭总要超出规定时间很多。
为改变这种状况,老师告诉小朋友午餐的时间是30分钟,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个时间概念,我和小朋友约定凡在30分钟内吃完饭的,就可以奖励一颗小红星,这一招很管用,许多小朋友一改往日常态,进餐明显加快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洗手争先恐后,有的连肥皂液也不涂,毛巾也不擦就去吃饭,还有的狼吞虎咽,五、六分钟饭就吃完了,真是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怎么办?老师抛出问题:洗手不涂肥皂液、不擦毛巾算不算动作快?吃饭狼吞虎咽有什么害处?还请来了保健老师给大家上课,让小朋友明白进餐过快过慢都会影响身体健康。
接下来我们就和小朋友商定用红、蓝笔记录自己用餐的时间,15-30分钟之间用红笔记录表示抓紧时间,超出或没到这段时间则用蓝笔自我警示。
有意思的是一些平时吃饭过快的小朋友速度一下子还真降不来,可是当他们提起蓝笔记录时又很不甘心,于是他们就开始注意看时间来调节吃饭的速度,在限时的吃饭时间中幼儿渐渐的建立起来了遵守时间的概念,大部分幼儿会调节自己的进餐时间了。
2、做事有条理大班幼儿的独立性比较强,在生活中许多事情都能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在日常的观察中却发现有些幼儿对若干件事情放在一块儿来完成就显得无头绪、无章法,以至于拖延时间,影响后续的活动,每天早晨来园环节就遇到这样的情形。
于是我就带领幼儿一起将来园所要做的事情一一罗列,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将这些事情排列先后的顺序,取名为“来园五件事”,还将其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配上图示张贴在教室门口,每天当幼儿来园时,在图示的引导下和顺口溜的提示下幼儿就能有序自如的做好“来园”各项事情,再由“来园环节”引申到离园环节和其他生活环节中,从而让幼儿逐渐建立有序规范的做事行为。
3、做事有计划寒假来临之际,幼儿将面临宽松、自由的生活环境,老师和家长都有担心:松散的家庭生活常常使幼儿生活作息没有规律,看电视、玩游戏便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往往使一部分幼儿浪费了假期这段宝贵的时间,甚至造成在家庭中懒散的生活方式。
如何安排好假期生活?又如何调动幼儿自主管理意识、学习在假期中自主安排假期生活,养成良好的假期生活习惯,主题活动“寒假计划书”由此诞生。
基于寒假既是一个身心放松、有可以做一些喜欢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定位就是从幼儿、家长、老师三方考虑来选择寒假中的活动内容,包括“我喜欢做的事情”、“爸爸妈妈希望我做的事情”和“老师安排的事情”,在老师的带领下引导幼儿解读寒假的日期、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老师安排的事情,通过家长开放活动,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制定寒假计划书,对每天的作息时间、活动内容都作了具体的约定,寒假期间,请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每天予以评价。
寒假结束,再组织幼儿交流、介绍自己在寒假中按照作息时间所完成的任务。
在家长反馈中,家长都纷纷肯定了寒假计划书促进了孩子在家里也能合理的安排每一天的生活,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规律,自我约束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4、重要的事要先做参观了小学以后,重点培养幼儿自主、合理的安排好课间十分钟又成了我们新的切入点,幼儿们知道了一分钟的长短后,很快就能推算出十分钟就是十个一分钟。
接着和幼儿一起列出课间十分钟哪些事情是重要的,需要先做,哪些不重要的可以缓做,我们制作了一块“课间十分钟”的牌子,当休息开始时,用“课间十分钟”的牌子和语言提示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然后过渡到只出示牌子,语言不提示,渐渐地孩子们的行为发生变化了,当集中的音乐响起,没有幼儿再往厕所里跑了,为了加快速度,好多幼儿带一些便于整理的玩具、图书等,还有些幼儿在家长的支持下干脆自己佩戴手表来试着掌握时间,孩子们开始学着掌控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意识增强了。
(四)养成家园一致的习惯1、以专题沙龙为导向针对幼儿普遍存在的做事拖拉、不守时的问题,我们定期开展专题讨论,比如“来园不迟到”、“不做小拖拉”、“寒假计划书”、“三方合作制定个人挑战书”等。
在开展沙龙的过程中,首先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家长共同学习关于幼儿时间观培养的重要性,从家长自身问题进行剖析,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反映的是家长的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