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会计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经济管理课程,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的应用。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的会计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2. 了解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的应用,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3. 具备基本的会计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会计工作;4.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会计基本理论: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等;2. 会计凭证:介绍各种会计凭证的种类、作用、填制方法等;3. 账簿:介绍账簿的设置、登记、结账等基本操作;4. 报表:介绍财务报表的种类、编制方法等;5. 成本计算:介绍各种成本计算方法;6. 会计工作组织:介绍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理论和方法;2.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4. 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2. 考试成绩:包括卷面分和操作分,占总成绩的70%。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会计学基础》教材;2. 相关参考书籍(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3. 在线资源(如会计学相关网站、论坛等)。
七、师资要求与教学条件1. 教师应具备会计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更佳;2. 教师应熟练掌握会计学基础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手段;3. 教师应具备足够的实验设备和实践教学场地,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学时数:76学时________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______ 适用专业:会计事务________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会计课程的入门课。
本课程以基本原理和基础练习为主,不拘泥于一时的制度,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并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课堂上讲述最基本的会计基本循环原理,同时进行模拟实训练习,讲练结合,从练习中让学生自己体会会计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章绪论(4学时)(一)教学内容:任务一:认知会计基本知识(1学时)任务二:会计基本假设(1学时)任务三:会计基础及核算方法(1学时)任务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学时)(二)基本要求:了解会计对象现目标;理解会计基本职能及会计假设;掌握企业会计概念有会计核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会计概念;理解并掌握会计假设;理解运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8学时)(-)教学内容:任务一:财务状况会计要素(3学时)任务二:经营成果会计要素(3学时)任务三:会计等式(2学时)(二)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六大要素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掌握会计等式及相关原理;深刻理解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会计的六大要素;掌握会计等式;深刻理解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6学时)(一)教学内容:任务一:会计科目(2学时)任务二:账户(2学时)任务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2学时)(二)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科目及账户的概念,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掌握账户结构。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科目设置的意义,会计科目名称,账户与科目的区别,账户的性质与其结构。
第四章复式记账(8学时)(-)教学内容:任务一:复式记账(2学时)任务二:借贷记账法(2学时)任务三:会计分录及试算平衡(4学时)(二)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和借贷记账法,熟练编制会计科目。
本科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学基础》课程说明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会计学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述会计基础理论以及基础知识与账务处理的基本方法,它是后续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的基础。
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会计对象、会计核算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早制造业的运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报表、财务处理程序等内容。
因此,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为进行会计专业其他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会计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结构、基本程序、分类的基本知识,造就现代会计管理人才。
本课程学习难度一般,具有一般管理理论基础的学生均能很快地适应本课程的学习。
但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应该注意完成一定的课后习题,这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授课的老师应该注重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能够结合实例,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理解会计学基础比较抽象的理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任课教师还可自编一定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目来理解书本中的内容。
职业能力目标:(1)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内容、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相关内容。
(2)熟悉《会计法》中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具体内容,能灵活运用。
(3)掌握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对象和范围。
(4)遵守《会计法》中关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规定。
(5)了解违反会计法律制度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知法用法。
(6)学会办理支付结算业务。
(7) 了解银行结算账户的规定。
(8)掌握税务登记管理、发票管理的具体要求。
(9) 了解纳税申报的程序及要求,税款征收的法律规定。
(10)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3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本书共十个章节,包括总论、会计核算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早制造业的运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报表、财务处理程序等内容。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2.熟悉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等基本概念,掌握会计记账方法;3.能够正确地设置会计账簿和运用会计科目,正确地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4.了解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操作技能;5.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等;2.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以及相应的会计科目;3.会计记账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4.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等;5.会计账簿:包括账簿的设置、登记、更正等;6.财产清查:包括财产清查的方法、结果处理等;7.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解读;8.会计档案:包括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档案的整理、归档等。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模拟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设置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5.在线学习: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教学课件、视频教程等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简介基础会计课程是财经类专业中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基础会计课程的标准内容和教学要点,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
一、会计原理1.1 会计定义和目标会计的定义和目标是基础会计课程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关键特征。
1.2 会计主体和账务处理本部分将介绍会计主体的特征和分类,并详细阐述会计的账务处理流程,包括会计方程和会计凭证。
1.3 会计周期和报告会计周期和报告是会计工作中经常涉及的概念。
学生需要理解会计周期的概念和分类,并学习如何编制和分析会计报告。
二、会计要素和账户2.1 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征会计要素是基础会计课程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学习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2.2 账户的定义和分类账户是会计记录的基本单位,学生需要了解各类账户的定义和分类,包括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等。
2.3 账户的增减变动和平衡学生需要理解账户的增减变动和平衡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进行账户的调整和平衡处理。
三、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3.1 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本部分将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包括业务、凭证、账簿、账户方面的核算内容。
3.2 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财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重要输出结果,学生需要了解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3.3 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学生需要学习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程序和评估财务报表的质量。
四、会计制度和法规4.1 会计制度的组成和框架学生需要了解会计制度的组成和框架,包括会计制度的目标、原则和规定。
4.2 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本部分将介绍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普遍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特殊行业的会计准则。
4.3 会计伦理和专业职责学生需要了解会计伦理和专业职责的含义和要求,以及会计职业发展的道德和道德规范。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时学分】96学时6学分【适用专业】会计【并行课程】《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后续课程】《统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税收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审计实务》、《ERP软件及沙盘模拟》、《基础会计实训》、《会计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软件应用》、《会计信息化综合实训》、《小企业会计实训》二、课程定位本课程以突出技能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特点,培养学生掌握财会岗位群的操作技能,在企业财会岗位从事专业工作的一线高技能人才。
根据财会职业岗位群主要是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特点,《基础会计》课程要求是:熟练进行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这一账务处理过程的实务操作;明确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记账岗位、报表岗位等的基本规范和任职要求。
其作用是让学生全面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强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成为会计人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积极进行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本领。
成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会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认识会计职业岗位的背景、特点和要求,能正确应用会计的基本规范,正确判断经济业务性质及内容,能准确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会计基本业务进行处理。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一)专业能力1.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2.认识会计要素及其他分类;3.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握会计科目的类别,帐户设置;4.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及试算平衡的原理;5.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及审核;6.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记账凭证的填制及审核;7.掌握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及日记账的登记;8.掌握结账、对账的方法及财产清查的处理;9.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含义,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10.了解现金流量表及其编制;11.了解会计档案传递与保管。
会计基础 课程标准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会计基础是财经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学生打好财务基础、掌握财务核心知识的基础。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使其具备一定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
下面将从会计基础的概念、内容和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它是学习会计学科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学好会计基础对于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提高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基础的内容。
会计基础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的基本方法和会计的基本技能。
具体包括会计的定义、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的计量、会计的记录方法、会计的报表和会计的分录等内容。
学生应该通过学习掌握这些内容,建立起对会计学科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三、会计基础的教学目标。
会计基础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其具备一定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基础,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建立起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基本认识和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 技能培养,学生应该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包括会计的记录方法、会计的报表编制和会计的分录等。
3. 知识应用,学生应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掌握会计基础知识的应用技能,能够解决实际会计问题。
四、会计基础的教学方法。
会计基础的教学方法应该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主,注重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
教师应该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会计基础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会计基础的教学评价。
会计基础的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
教师应该通过考试、作业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加强学习。
六、会计基础的教学要求。
会计基础的教学要求是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和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范文5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标准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1)《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能力目标学习领域名称基础会计代码对应行动领域财务会计各岗位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112学时,7学分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成本会计、纳税实务、财务软件应用、财务管理、审计实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帐户设置的基本理论及其关系;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及会计记录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程序。
能力目标: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对账、结账、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
熟悉工业企业各环节基本的会计处理。
素质目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二、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及学时安排序号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时1总论理论教学会计概述1.了解会计的发展2.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与对象;4 实践教学观摩见习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42会计科目与账户理论教学1.会计要素2.会计等式3.会计科目4.会计账户1.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的概念、分类2.掌握会计等式及其恒等性,理解会计等式恒等性所制约经济业务类型。
3.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了解各科目的核算范围以及分类4.掌握会计帐户的概念,理解会计科目与会计帐户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会计帐户的一般结构8 实践项目会计数字书写训练掌握会计工作中大小写数字的规范书写方法43借贷记账法理论教学借贷记账法1.掌握复式记账法及借2贷记账法的概念;2.深入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的以下内容:记账符号;各类账户的结构及各常用帐户的具体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的概念、分类,能够编制简单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账户的登记方法;试算平衡方法及其理论依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概念及其平行登记方法。
6 实践项目1.总账科目试算平衡表编制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1.以简单案例采用借贷记账法,指导学生动手从方法。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会计类各专业学生掌握会计核算、会计软件应用与会计手工技能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80学时,10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会计核算、会计软件应用的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会计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会计账务处理、会计软件应用等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出纳、会计核算、会计软件应用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会计工作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认知会计职业、训练会计基本技能、理解并运用会计专门方法”为主线,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会计记账、算账和报账的1能力,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理念,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
1.了解会计数字与文字书写的基本要求,了解珠算的发展历史和运算方法,掌握票据录入和点钞的基本指法。
2.理解会计的基础知识,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具备继续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
3.正确分析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内容,能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准确地进行会计处理,会进行信息化平台下的初始设置和经济业务核算。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研究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
4.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5.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6.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
2.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
3.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会计基本理论1.概论掌握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和核算方法体系,理解会计的对象、特点以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以及会计的任务及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2.会计要素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构成和会计等式,理解会计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3.账户和复式记账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及设置原则,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则,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4.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了解工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过程,掌握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掌握利润总额的构成。
5.会计凭证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6.会计账簿了解登记会计账簿的意义,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掌握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理解会计账簿与凭证之间的关系,掌握对账的基本内容。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熟悉会计实务操作,为后续的财务管理、审计、税务等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法,了解基本的会计实务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基础理论、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
具体要求如下:1. 会计基础理论: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了解会计的产生、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2.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学生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法,能够根据企业实际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3. 会计实务操作: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包括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
4. 会计报表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能够根据财务报表数据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估和预测。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
具体如下: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案例分析: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验教学:通过模拟企业实际经济业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
具体标准如下:1. 平时作业:学生需按时完成每次布置的作业,评估标准包括作业质量、完成情况等方面。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基础会计》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也是会计类专业针对会计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会计职业最基本的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的介绍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的环境和职业道德,认识会计工作的一般流程,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使学生具备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专业基础能力,为其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会计学习领域课程描述三、学习情境设计与描述1.学习情境设计《基础会计》课程基于企业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将会计知识融入具体会计工作中,以基本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进行情境化教学理念设计。
经过分析,本课程分六个学习情境,见表2。
表2 学习情境设计2.学习情境描述包括学习情境名称、学时、学习目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工具与媒体、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用到的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见表3-1~6。
表3-4 学习情境四描述四、课程评价内容及方式课程成绩有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50%。
通过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会计知识掌握程度及会计操作动手能力。
理论知识和个人训练项目由教师通过对学生日常考核和结构考核形成;分组训练项目(筹资、生产、销售、利润等业务)由小组互评和教师测评构成,分值各占50%。
五、编制说明5.1教学设计原则本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在本课程完成整体教学设计,确定课程学习项目及各项目组成模块明确的基础上,对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按每一教学单元(原则上是2学时为一教学单元)进行的教学方案设计,它包括对本模块学习目的、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及教学内容分解到本教学单元中的具体授课内容、课堂活动教学的组织方式与教学要求、课时建议等。
特别是要通过设计清楚阐述针对本模块的工作任务如何将典型实践性环节所需实践知识融入理论知识学习中,并根据能力要求,如何将技能实践融入学习过程中。
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将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面向会计工作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基本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
学完本课程,学生应明确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任务,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
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取得会计相关资格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双证课程”,即将学历证书课程的内容与会计相关资格培训课程的内容整合而成。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从审核原始凭证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编制财务报表,这是一个完整的会计实际工作程序。
我们的教学项目就是以完成这一工作流程中的工作任务展开,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四、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会计科目,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
会更正错账。
4.能编制简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5.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
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2.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能够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三)素质目标1.了解会计基本法规制度及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树立法制观念。
2.具有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具有团结协作和创新意识。
3.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师资条件要求具有“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2.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网中网教学软件3.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学好基础会计课的基础。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一、制定依据依据非会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而制定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企业财税基础与实务》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二、适用对象本标准适用于非会计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基础》、《财税基础》等相关课程。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非会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四、课程定位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生熟悉企业创设的基本程序,掌握税费计算与申报技能,并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握企业经济活动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核算和分析应用,能够正确认识到会计与税收实务操作能力对本专业发展的促进意义以及和其他课程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运用财税基础知识服务于企业经营业务运行与管理的基本意识和初步能力,促进交叉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五、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财务素质,熟悉企业创设的基本流程和相关规定,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相关的金融与税收的基本知识,了解企业账务处理的基本流程和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和相关信息载体,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开立银行账户、办理税务登记并进行主要税费的计算与申报,能根据企业相关会计核算资料和会计报告,获取与自己经济管理工作相关的会计信息,满足决策与管理需要。
具体如下:(一)知识目标1.了解企业设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熟悉我国的税制体系,掌握我国流转税和所得税类三大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缴纳方法;3.了解企业内部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的基本内容;4.掌握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会计核算基本理论、方法和程序;5.理解并掌握会计报表的概念、类型、结构、编制方法;6.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7.初步理解财税工作对生活与事业发展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1.能完成企业的创设任务,会正确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账户开立等企业设立事宜;2.具备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三大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缴纳能力;3.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能力;4.能根据企业日常账务处理所形成的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进行分析加工,正确解读,获取相关信息,为其管理活动所用;5.能根据企业经济管理活动需要,配合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正确识别企业业务运行与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适度的内部控制。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标准课程代码:03024课程名称:会计学基础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计划学时:99学时本学期学时:88学时讲课学时:52学时实验(训)学时:36学时学分:6学分适用对象: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三年制)先修课程: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一)课程的性质会计学基础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对会计职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应用和操作。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账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处理会计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备基本的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
(二)课程定位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和规定,基础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应限于学习会计的基础知识,解决学习会计学的入门问题。
所谓会计学的基础知识,或称会计原理,学术界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即都是指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亦称会计的“三基”。
至于“三基”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准则;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的目的和任务。
(2)会计等式和会计平衡理论;复式记账原理;会计凭证和会计帐簿;存货盘存和财产清查方法;成本计算方法;财务报表。
(3)会计循环理论,会计从分录、过帐、试算、调整到结帐、编表的全过程及其基本操作技能。
会计学基础的基本教学目的要求,就是要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的“三基”,以便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明确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教学的目的要求,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案的基本依据。
二、课程基本理念会计学基础遵循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必须够用为度”的课程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突出体现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传授会计工作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
重点传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复式记账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基本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会计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适用于财经类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以及相关的经济类专业。
该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基础部分。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会计工作组织、会计工作的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职业的特征、会计的概念,并理解会计六大要素。
同时,学生还可以掌握会计的记账方法,学会常见凭证的填制、各种常见账簿的登记方法,能够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并熟悉不同单位如何选择账务处理程序,从而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该课程的设计依据是针对会计及相关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围绕任务驱动来选择和组织研究领域的教学内容。
该研究领域按发生经济业务—会计核算基本方法设计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设计研究情境,在研究情境的基础上再设计子研究情境。
该课程的目标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在专业能力方面,学生需要了解会计工作组织和会计目标,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明确会计职业的特征,理解会计要素的内容,并掌握会计的记账方法、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审核内容,以及各种会计账簿的填制方法、错账的更正方法、对账内容和结账的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明确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掌握简单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在社会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的精神,树立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信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方法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学会常见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常见各种账簿的登记的方法和更正错帐的方法,以及编制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
该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包括会计基础概述、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等。
在会计基础概述方面,学生需要了解会计的概念,明确会计的基本特征,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在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方面,学生需要明确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会计计量的基本单位,明确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理解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下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并明确会计信息质量要符合的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据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对会计信息的阅读、分析、决策、实施和控制等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侧重
于动手能力与技能训练,并穿插介绍必备的理论知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二)课程总体设计 (五号黑体加粗,顶头空两字)
课程总体设计表 1:课程项目表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描述
学时 安排
企业财税基础
四、课程定位
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生熟悉企业创设的基本程序,掌握税费计算与申报技能,并运用会计核算方 法对握企业经济活动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核算和分析应用,能够正确认识到会计与税收实务操 作能力对本专业发展的促进意义以及和其他课程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运用财税基础知识服务于企 业经营业务运行与管理的基本意识和初步能力,促进交叉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体验学习法、自
教室
汇总与编制会计
实训项目单
主学习法
报表
会计凭证的概念
教材、课件; 学做一体
填制与审核会 与功能;原始凭
业务文件;
3.1
计凭证
证的涵义与类型; 0.5+4
练习资料; 讲授法、练习法、
教室
原始凭证的取得、
实训项目单 体验学习法、自
6
填制、审核要求; 记账凭证的涵义 与类型;记账凭 证的编制方法
讲授法、讨论 教材、课件
2.1
计的萌芽、奴隶社会
0.5
法、自主学习
教室
发展
“会计”一词出现、封
法
建社会会计方法的改
变、近代社会会计的成
熟与完善 ,说明经济愈
4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的含义与 会计的含义
2.2
特点
会计的 5 大特点
讲授法、讨论
0.5
教材、课件 法、自主学习
教室
法
实训项目单 法、自主学习
法
教材、课件
讲授法、自主 学习法 学做一体
授课场所
教室+ 实 训室
教室
企业注册管理制度
1.2
注册企业
选择注册区域
企业注册
1.5+2
教材、课件; 讲授法、练习 教 室 + 实 训
练习资料
法、体验学习 室 法、自主学习
法
学做一体
我国税制体系
教材、课件;
增值税的解读
1.3
解读税制
企业所得税的解读
六、课程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程遵循按岗位确定职业能力,按职业能力确定相关会计与财务知识与能力结构及具体要求,从 而确定课程内容的理念。根据各经济管理岗位对会计与财务知识与技能的共性要求,选择与培养其相应 职业能力直接有关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会计与税收等专业知识内容,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理论和实践 教学内容体系,基本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重点突出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财务素质,强 调会计信息的阅读、分析与利用,以此搭建实践教学模块,强化会计与财务基本技能训练,突出课程内 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结合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际,明确不以账务处理能力培养为目标,而以能够看 懂会计核算资料、读懂财务报表数据为目的;不以申报纳税为重点,而以明确税制内容、正确计算应纳 税额为终点。由此提炼出经济管理岗位所需掌握的通用会计与税收知识、技能和素质,确立企业财税基 础、企业经营与会计核算、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解读与分析等三个课程内容框架。 本课程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模式,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实际应用项目为导向,按 “项目——任务”的结构模式来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时,以了解会计核算与管理活动为主线,同时将 与开展会计核算与管理活动相关的企业创设等操作实务有机结合,按照学生了解会计、税收、金融等相 关知识的认知规律进行序化,并设计为若干个项目,再对每个项目设计相应的工作任务,由浅入深,根
1
《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
(二)能力目标 1.能完成企业的创设任务,会正确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账户开立等企业设立事宜; 2.具备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三大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缴纳能力; 3.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资料搜集、整理和加工能力; 4.能根据企业日常账务处理所形成的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进行分析加工,正确解读,获取相关 信息,为其管理活动所用; 5.能根据企业经济管理活动需要,配合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正确识别企业业务运行与管理过程中的 风险,进行适度的内部控制。 (三)素质目标 1.树立依法纳税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明确企业不做假账的重要性; 2.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能与企业会计与财务人员良好沟通; 3.明确遵守国家各项财税法规制度的重要性,促使自己在其业务与管理活动中遵守国家以及企业所 制定的有关财经法规制度; 4.具有一定的会计核算、理财和内部控制意识; 5.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财务素质,熟悉企业创设的基本流程和相关规定,掌握 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相关的金融与税收的基本知识,了解企业账务处理的基本流程和会计信息的生 成过程和相关信息载体,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开立银行账户、办理税务登记并进行主要税费的计算与 申报,能根据企业相关会计核算资料和会计报告,获取与自己经济管理工作相关的会计信息,满足决策 与管理需要。具体如下:
教学过程 设计 序号
1
1.1
任务导入——教师引导——练习、讨论——技能训练——归结评价——课后练习
教学任务
注册企业 认知企业
教学内容
认知企业 注册企业 税制解读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6+8
企业概述、企业类型、
0.5
教学教具 教学方式
与材料
和方法
学做一体
教材、课件;
税制文件、 讲授法、练习
练习资料 法、体验学习
合计
72
教学载体
课程总体设计表 2:校内实训项目表
序 实训名称
号
实训类型 学时数 实训场所
企业设立登记
1
模拟仿真训练
2
(工商、税务、银行)
实训室
2
计算应纳增值税额
基本技能训练
2
3
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基本技能训练
2
4
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基本技能训练
2
教室 教室 教室
5
原始凭证辨识
模拟仿真训练
2
教室
6
填制记账凭证
业务文件;
2
用
税实务应用
8
讲授法、联系法、 练习资料;
教室
体验学习法、自
企业终止阶段财
实训项目单
主学习法
税实务应用
学做一体 教材、课件;
企业创建阶段财
2.1 税实务应用
业务文件;
2
讲授法、联系法、 练习资料;
教室
体验学习法、自
实训项目单
主学习法
学做一体 教材、课件;
企业经营阶段财
2.2 税实务应用
业务文件;
税制文件; 讲授法、练习
4+6
练习资料; 法、体验学习
教室
个人所得税的解读
实训项目单 法、自主学习
法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含义与特点
2
初识会计
会计的分类
会计的目标
讲授法、讨论
教材、课件
4
法、自主学习
教室
法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
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
观要求而生产与发展
会计的产生与 起来的。从原始社会会
3
加强企业内部 加强企业内容控制
控制
教材、课件 讲授法、讨论
教室
法、自主学习 4
法
了解会计职业
3.1
设置会计机构 设置会计机构
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教材、课件 讲授法、讨论
教室
2
法、自主学习
法
则、责任人、内容和
2
控制
措施
教材、课件
讲授法、讨论 法、自主学习 法
教室
讲授法、讨论
2.3
会计的分类 会计的两种分类
0.5
教材、课件 法、自主学习
教室
法
会计的基本目标
2.4
会计的目标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教材、课件 讲授法、讨论
教室
0.5
法、自主学习
法
教材、课件 讲授法、讨论
教室
会计信息的质 会计信息的 4 大主要质
2.5
量要求
量要求
2
法、自主学习 法
设置会计机构
设置会计机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企业设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熟悉我国的税制体系,掌握我国流转税和所得税类三大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缴纳方法; 3.了解企业内部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的基本内容; 4.掌握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会计核算基本理论、方法和程序; 5.理解并掌握会计报表的概念、类型、结构、编制方法; 6.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 7.初步理解财税工作对生活与事业发展的价值。
总学时
72
项目一
企业财税基础
学时
22
依法纳税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我国税收具有显著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的特质。通过本项目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税收的涵义、本质、基本职能和 教学目标
基本特征等,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纳税意识,更要使其基本熟悉我国现行主体税种
的主要制度要素内容,初步形成应纳税额的计算能力。
业务文件;
1
讲授法、联系法、 练习资料;
教室
体验学习法、自
实训项目单
主学习法
学做一体 教材、课件;
会计科目的概念
业务文件;